dot數字貨幣的tps是多少
1. 數字貨幣seer的開發團隊有何來頭
SEER的開發團隊是全球為數不多的有石墨烯底層開發能力的團隊之一,據說核心開發者是和BM談笑風生的人物。目前具備了完整預測市場功能的主鏈已經上線,並且DAPP已經讓用戶玩起來了,能有這樣牛逼技術實力的團隊國內沒幾個吧,大多都還在炒概念炒空氣。東西好不好,用了才知道,SEER擁有3300TPS的高並發和平均1.5秒的確認速度,具備了大規模商用的可能,秒殺包括以太坊在內的其他公鏈。
2. 什麼是POW和POS,二者區別聯系
POW:全稱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
POS:全稱Proof of Stake,權益證明。
這兩者都區塊鏈的共識機制,是數字貨幣的記賬方法。
區別是:
1、POW機制:工作量證明機制即對於工作量的證明,是生成要加入到區塊鏈中的一筆新的交易信息(即新區塊)時必須滿足的要求。在基於工作量證明機制構建的區塊鏈網路中,節點通過計算隨機哈希散列的數值解爭奪記賬權,求得正確的數值解以生成區塊的能力是節點算力的具體表現。
2、POS機制:權益證明要求證明人提供一定數量加密貨幣的所有權即可。權益證明機制的運作方式是,當創造一個新區塊時,礦工需要創建一個「幣權」交易,交易會按照預先設定的比例把一些幣發送給礦工本身。權益證明機制根據每個節點擁有代幣的比例和時間,依據演算法等比例地降低節點的挖礦難度,從而加快了尋找隨機數的速度。
(2)dot數字貨幣的tps是多少擴展閱讀: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與大多數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
3. 你知道多少個TPS頁游要能玩的。
91wan槍魂啊,TPS頁游巔峰之作。之前玩開這個,不過都是副本副本,有點膩,所以准備換個口味,玩玩91wan的雷霆之怒,傳奇經典大作,熱血pk,激情無限,想到就有點按耐不住。
4. 我是租的伺服器,伺服器最大內存是8G,但是不論加了多少MOD,人數達到多少,tps降到很低,伺服器
SP_CONFIGURE 'SHOW ADVANCED OPTIONS',1
RECONFIGURE
EXEC SP_CONFIGURE 'Ad Hoc Distributed Queries',1
RECONFIGURE
插入的代碼:
INSERT INTO dbo.Resources(ResourcesUrl,ResourcesLink,ResourcesText) SELECT * FROM OPENROWSET('Microsoft.Jet.OLEDB.4.0',
'Excel 8.0;HDR=YES;Database=F:\Book1.xls', [sheet1$])
5. 作為一個熊T,TPS要達到多少才能符合25人raid的MT標准
我在T5本如果沒DZ或ZS給上破甲,只能拉到1000冒頭,有DZ或者ZS給上破甲的話能拉到1200+1300不到。KLZ一般有個700到800足夠了吧,其實這個東西要看你隊伍里的DPS能力的,不能一概而言的。
這樣吧,給你個仇恨原理:
我們統稱1傷害等於1仇恨。
仇恨的核心的內容是110%/130%OT原理。
也就是說:
近戰玩家如果站在怪物肉搏范圍內,那麼如果他造成怪物當前目標(一般來說是MT)仇恨的110%,就會獲得怪物的目標(一般來說就等於OT);如果遠程玩家站在怪物肉搏范圍外造成傷害,那麼如果他造成怪物當前目標仇恨的130%,就會獲得怪物的目標;而如果一個造成仇恨超過了110%但是低於130%的遠程玩家(因為低於130%所以還沒有OT)走進怪物肉搏范圍內,那麼他也不會馬上OT,而如果他在怪物肉搏范圍內使用任何一個仇恨技能,他馬上會OT(一般來說這個情況多發生在怪物主動閃爍到某仇恨很高的遠程玩家旁邊,而這個人沒有馬上收手)。
仇恨修正:熊形態的仇恨系數修正是 130%,加上天賦中的野性本能,熊形態最終的仇恨修正值是145%。也就是說,熊形態平砍100傷害相當於145點仇恨。而貓形態和盜賊的仇恨系數在同一個版本被修正為71%(也就是說平砍100傷害相當於71點仇恨)。其他職業在不計算天賦的時候,仇恨系數基本都是100%。所有治療法術的仇恨系修正都是50%,也就是100點有效治療量造成50點仇恨。其中強化寧靜可以令寧靜無仇恨,微妙能降低所有法術 (包括平衡傷害法術)仇恨的20%。生命之花最後開花部分治療仇恨算在被治療者上。能量的回復也有仇恨,分別是:每點回藍造成0.5仇恨;每點怒氣造成5點仇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這些仇恨不包括裝備/精神的回藍,而是主動回藍:藍瓶、怒氣葯水、法力之泉、激怒、血性狂暴、激活等。
貓的仇恨系數修正是71%,當帶拯救的時候,修正為71% * 0.7=0.49
70級時具體的技能的仇恨:
挫志怒吼: 42仇恨(意外的小……)
精靈之火 : 108仇恨
8級錘擊: 額外造成322仇恨,也就是說造成 (傷害+額外322仇恨) X 仇恨系數1.45
掃擊(熊形態的那個aoe): 造成84+AP/15的傷害,按照傷害來計算仇恨,就是說造成 揮擊傷害X1.45的仇恨
割傷(熊形態的破甲):造成 固定285仇恨 和 造成傷害 X 0.2的仇恨
例如你破甲了3次,3次直接傷害21,隨後的破甲總造成傷害752 ,那麼仇恨就是(285 * 3 + (21 + 22+ 21 + 752) * 0.2) * 1.3 = 1322點仇恨
芒果: 造成傷害 X 1.304的仇恨,比如芒果一下500,那麼仇恨就是 500 X 1.304 X 仇恨系數1.45,另外,T6套2件屬性:在熊形態下的裂傷技能所造成的威脅值提高15%,也就是造成1.45的仇恨系數了。
貓形態的猥瑣:減少1170點仇恨
暴擊對於製造仇恨來說沒有什麼特別的好處。暴擊的額外傷害可以產生仇恨,但是暴擊本身並沒有固有仇恨。
例如: 錘擊暴擊後的仇恨是(暴擊的傷害+額外322)X仇恨系數1.45
根據以上,我們可以得出,正常情況下,在拉仇恨的時候,芒果>割傷>掃擊>錘擊,錘擊是和戰士的英勇打擊一樣在怒氣多的時候用來釋放怒氣的方式,掃擊更適用於拉群怪,幾乎相當於群體破甲,在對免疫流血dot的怪時,芒果>掃擊>割傷>錘擊。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對免疫流血dot的怪時,如果你是副T並沒有獲得足夠的怒氣,割傷>掃擊,而如果你是當前T有足夠的怒氣,掃擊>割傷。
在怒氣不夠的時候,免費的精靈火可以有限增加你的仇恨。
將一個槌擊轉換為普攻可增加19.494的怒氣,減少498仇恨。
將一個割傷轉換為精靈火(熊)可增加13點怒氣,減少183仇恨。
將一個芒果轉換為割傷可增加2點怒氣,減少474仇恨。這個當然很不劃算。
如果當熊德AP超過2700,爆超過40%的時候,掃擊會取代割傷來拉仇恨,這個時候蠻獸神像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嘲諷
嘲諷的原理如下:
1.給怪物一個DEBUFF,強制他攻擊你x秒。
2.獲得怪物當前目標的仇恨,也就是你嘲諷之前怪物打的人,復制他的仇恨,如果之前目標是你,則仇恨不變。
注意:你通過嘲諷得到的只是你嘲諷怪物當前目標的仇恨值。例如:一個遠程玩家比如是個法師吧,他積累了你仇恨的120%,但是根據100/110/130規則,他並未ot。你如果嘲諷的話並不能得到那個法師的仇恨值,因為怪物當前目標不是他。另外,如果Boss使用第二仇恨目標技能或者隨機目標技能時你嘲諷,因為那個人的仇恨低於你,你也不會復制他的仇恨。
3.將怪物當前目標強制轉換為自己。
4.嘲諷會被抵抗,嘲諷會由於沉默而無法施放。
5.如果目標已經是你,嘲諷是不加仇恨的。
6.群嘲不會復制仇恨,只是讓對方強制攻擊你幾秒。
6. KTO是什麼數字貨幣
KTO幣是Kortho chain的代幣,又叫科圖鏈,供應總量為 88,480,000 KTO
Kortho chain隸屬於新加坡科圖鏈基金會(Kortho Foundation)。是電商應用領域公鏈的開創者,為電商領域的數據加密、商品溯源、數據確權提供區塊鏈的解決方案。
Kortho chain擁有全棧式技術架構,包括P2P網路架構、DSL特定智能合約、BFT共識演算法機制、ED25519橢圓曲線簽名等技術,TPS每秒可達10萬筆以上。在保護各方參與者利益的同時,有效整合電商領域的資源,KTO幣將構建多方參與、多方受益的全新價值互聯網生態,為電商領域提供新的商業方向和底層技術架構支持。
應用場景:
1、共享新零售信用服務體系:有效降低了生態中資金的使用成本,促進生態在自金融領域的快速發展。
2、共享新零售精準廣告服務:實現精準廣告服務和數據隱私保護,消費者成為數據所有權的擁有者和收益者。
3、共享新零售場景:開放、平等、共享的理念將保障場景參與者的利益,跨域的多中心化信任,使不同組織按分布式的方式相互協作。
4、共享新零售金融服務場景:通過區塊鏈和智能合約建立金融服務場景,構建可信任的價值網路,快速形成新零售金融服務的技術能力,實現金融業務的快速發展。
7. btd是什麼數字貨幣
按照數字貨幣與實體經濟及真實貨幣之間的關系,可以將其分為三類:
一是完全封閉的、與實體經濟毫無關系且只能在特定虛擬社區內使用,如魔獸世界黃金;
二是可以用真實貨幣購買但不能兌換回真實貨幣,可用於購買虛擬商品和服務,如 Facebook 信貸;
三是可以按照一定的比率與真實貨幣進行兌換、贖回,既可以購買虛擬的商品服務,也可以購買真實的商品服務,如比特幣[2]。
交易模式
現階段數字貨幣更像一種投資產品,因為缺乏強有力的擔保機構維護其價格的穩定,其作為價值尺度的作用還未顯現,無法充當支付手段。數字貨幣作為投資產品,其發展離不開交易平台、運營公司和投資者。
交易平台起到交易代理的作用,部分則充當做市商,這些交易平台的盈利來源於投資者交易或提現時的手續費用和持有數字貨幣帶來的溢價收入。交易量較大的平台有 Bitstamp、Gathub、Ripple Singapore、SnapSwap 以及昔日比特幣交易最大平台日本 Mt.Gox 和中國新秀瑞狐等[4]。
數字貨幣通過平台進行交易的流程如下:
(1) 投資者首先要注冊賬戶,同時獲得數字貨幣賬戶和美元或者其他外匯賬戶。
(2) 用戶可以用現金賬戶中的錢買賣數字貨幣,就像買賣股票和期貨一樣。
(3) 交易平台會將買入請求和賣出請求按照規則進行排序後開始匹配,如果符合要求即成交。
(4) 由於用戶提交買入賣出量之間的差異,一個買入或賣出請求可能部分被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