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d數字貨幣
① 安哥拉是什麼意思
安哥拉
目錄·國家簡介
·地理
·政治
·經濟
·軍事文教
·旅遊
·外交
·安哥拉另解
國家簡介
【國 名】 安哥拉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Angola, Republica de Angola)。
【面 積】 1,246,700平方公里。
【人 口】 1396萬(2004年)。主要有奧溫本杜(約占總人口的38%)、姆本杜(25%)、巴剛果(14%)、隆達等民族。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主要民族語言有溫本杜語、金本杜語和基孔戈語等。49%的人信奉羅馬天主教,13%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其餘居民中大部分人信奉原始宗教。
【首 都】 羅安達(Luanda),人口約400萬(2004年)。
【國家元首】 總統若澤· 愛德華多·多斯桑托斯(Jose Eardo dos Santos),1979年9月就任至今。
【重要節日】 獨立日(國慶日):11月11日。
地理
【簡 況】 位於非洲西南部。北鄰剛果(布)和剛果(金),東接尚比亞,南連納米比亞,西瀕大西洋,海岸線長1650公里。大部分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22℃;南部屬亞熱帶氣候。
歷史上曾分屬剛果、恩東戈、馬塔姆巴和隆達四個王國。1482年,葡萄牙殖民者船隊首次抵達,1576年建立羅安達城。在1884~1885年柏林會議上,安被劃為葡萄牙殖民地。1922年,葡佔領安哥拉全境。1951年,葡將安改為葡的一個「海外省」,派總督進行統治。從20世紀50年代起,安哥拉先後成立了三個民族解放組織: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簡稱安人運)、安哥拉民族解放陣線(簡稱安解陣)和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簡稱安盟),並於60年代相繼開展爭取民族獨立的武裝斗爭。1975年1月15日,安上述三個組織同葡政府達成關於安哥拉獨立的《阿沃爾協議》,並於1月31日同葡當局共同組成過渡政府。不久,安人運、安盟、安解陣之間發生武裝沖突,過渡政府解體。同年11月11日,安人運宣布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國,阿戈斯蒂紐·內圖任總統。
安獨立後長期處於內戰狀態。在葡萄牙、美國和前蘇聯的推動下,1991年5月31日,安政府與以薩文比為首的反對派安盟簽署《比塞斯和平協議》。1992年8月,安議會決定改國名為安哥拉共和國。9月,安舉行首次多黨制大選。安人運獲議會選舉勝利並在總統選舉中領先。安盟拒絕接受大選結果,安重陷內戰。2002年2月,安盟領導人薩文比被政府軍擊斃。4月4日,安政府與安盟簽署停火協議。安結束長達27年的內戰,實現全面和平,開始進入戰後恢復與重建時期。
政治
【政 治】 2005年,安政局繼續保持穩定,經濟逐步恢復,安政府以鞏固和平、深化民族和解及恢復發展作為施政核心,工作重點轉向國家經濟建設,國家重建步伐加快,同時,全國大選准備工作亦取得進展。
【憲 法】 現行憲法於1975年11月11日頒布並先後四次修改。憲法規定:安的首要目標是消除殖民主義遺留的影響,建立一個繁榮、民主和沒有剝削的國家。實行多黨制;共和國總統經選舉產生,任期5年,可連任;總統兼任政府首腦和武裝部隊總司令,有權公布或廢除法律,宣布戰爭或和平狀態,任免政府部長、軍隊高級將領、省長、總檢察長、最高法院法官等。憲法還規定,安不參加任何國際軍事組織,也不允許外國在本國領土上建立軍事基地。
【議 會】 安哥拉國民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構。主要職能:修改憲法,批准、修改或取消法律;審批國民議會常務委員會的立法工作;監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監督國家和政府機關的工作;批准國民經濟計劃和國家預算並監督執行;批准大赦;宣布戒嚴和緊急狀態法,以及授權總統宣布戰爭或和平狀態。每屆任期5年,每年舉行兩次例會。
本屆議會於1992年11月根據多黨選舉結果組成。目前,在220個議員席位中,安人運佔129席,安盟70席。其它21席為另外10個政黨所得。議長羅伯托·安東尼奧·阿爾梅達(Roberto Antonio de Almeida,安人運,1996年當選)。
【政 府】 民族團結和解政府於1997年4月11日成立,2002年12月5日改組。改組後重新設立總理職位,設29個部,總統為國家元首兼政府首腦。總理和各部部長名單如下:總理費爾南多· 多斯桑托斯· 南多 (Fernando dos Santos「Nando」 ),總理助理部長阿吉納爾多· 雅伊梅(Aguinaldo Jaime),國防部長昆迪· 帕亞馬(Kundy Paihama),內政部長奧斯瓦爾多· 范杜嫩(Osvaldo Van-Dunem),外交部長若昂· 米蘭達(Joao Miranda),計劃部長安娜·洛倫索(Ana Dias Lourenco,女),國土管理部長維爾吉利奧·佩雷拉(Virgilio Pereira),財政部長若澤·德莫賴斯(Jose de Morais),石油部長德西德里奧·達科斯塔(Desiderio da Costa),工業部長若阿金·杜阿爾特·戴維(Joaquim Duarte David),農業和農村發展部長吉爾貝托·布塔·盧圖卡塔( Gilberto Buta Lutukata),漁業部長薩洛芒·西林賓比(Salomao Xirimbimbi),運輸部長安德烈·布蘭當(Andre Bran),貿易部長若阿金·穆阿富馬(Joaquim Muafuma),衛生部長塞巴斯蒂昂·維羅佐(Sebastiao Veloso),教育部長安東尼奧·布里蒂·達席爾瓦(Antonio Burity da Silva),文化部長博阿文圖拉·卡多佐(Boaventura Cardoso),救濟和社會安置部長若昂·庫蘇穆阿(Joao Kussumua),司法部長曼努埃爾·阿拉岡(Manuel Aragao),公共管理、就業和社會保障部長安東尼奧·內圖(Antonio Neto),新聞部長恩德里克·內圖( Hendrik Neto),飯店旅遊部長愛德華多·欣貢吉(Eardo Chingungi),郵電部長利西尼奧·里貝羅(Licinio Ribeiro),家庭和婦女促進部長坎迪達·達席爾瓦(Candida da Silva,女),老戰士部長佩德羅·范杜嫩(Pedro Van-Dunem),公共工程部長弗朗西斯科·卡爾內羅(Francisco Carneiro),青年和體育部長若澤·巴里卡(Jose Barrica),能源和水利部長若澤·博特略(Jose Botelho),地質礦產部長曼努埃爾·阿弗里卡諾(Manuel Africano),城建與環境部長迭昆布納·若澤(Diekumpuna Jose),科技部長若昂·巴蒂斯塔(Joao Baptista)。中央銀行行長阿馬德烏·毛利西奧(Amadeu Mauricio)。
1993 年12月,根據憲法成立了共和國國務委員會。該委員會為總統的政治性咨詢機構,旨在聽取並集中全國各階層人士意見,供政府制定政策時參考。共和國國務委員會由行政、立法、司法領導人,擁有議會席位的各政黨主席以及由總統指定的10位社會知名人士、宗教界人士和大酋長組成。
【司法機構】 設有最高法院、軍事法庭、上訴法院和共和國總檢察院。軍事法庭受國防安全委員會直接領導。上訴法院專門受理上訴案件。總檢察院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受總統直接領導。最高法院院長克里斯蒂安諾·安德烈(Cristiano Andre)。 總檢察長奧古斯托· 達科斯塔·卡爾內羅(Augusto da Costa Carneiro),2002年7月就任。
【政 黨】 自1991年起實行多黨制。全國現有125個合法政黨。主要政黨有:
(1)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Movimento Popular de Libertacao de Angola),簡稱安人運(MPLA),自安獨立後一直為執政黨。1956年12月成立。1990年,安人運「三大」決定放棄馬克思列寧主義,將黨改為群眾黨,確定其戰略目標是「民主社會主義」,並決定在安實行多黨制。2003年12月,安人運召開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新的中央委員會,多斯桑托斯總統再次當選為黨主席,安東尼奧·內圖(Antonio Neto)和儒利昂·馬特烏斯(Juliao Mateus)分別當選為黨的副主席和總書記。
(2)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Uniao Nacional Para Independencia Total de Angola),簡稱安盟( Unita )。主要反對黨。成立於1966年3月,若納斯·薩文比(Jonas Savimbi)為創始人。1967年開始反對葡萄牙殖民統治的武裝斗爭。1975年初同安人運、安解陣和葡當局組成過渡政府。安內戰爆發後,轉移到農村和叢林山區,開展反對安人運政府的游擊活動。1991年與安政府簽署《比塞斯和平協議》。1992年注冊成為合法政黨並參加當年的大選。1994年與政府簽署《盧薩卡議定書》。1998年9月,內部分裂,部分高級成員成立安盟革新委員會,公開反對黨主席薩文比。2002年2月22日,薩文比被政府軍擊斃。此後,安盟與政府正式簽署停火協議、完成非軍事化並宣布放棄武裝奪權目標。2003年6月,安盟召開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新的領導人:政治委員會主席伊薩亞· 薩馬庫瓦(Isaia Samakuwa),總書記馬里奧·瓦圖瓦(Mario Vatuva)。
較有影響的政黨還有:安解陣(FNLA)、社會民主黨(PSD)、民主革新黨(PRD)、安國家民主黨(PNDA)、安民主論壇(FDA)、安國家進步與聯盟民主黨(PDP-ANA)、民主聯盟聯合會(AD-Coligacao)、安青年工人農民聯盟黨(PAJOCA)等。
【重要人物】 若澤·愛德華多·多斯桑托斯:總統、安人運主席。1942年8月28日生於羅安達市一工人家庭。從中學時代起積極參加反對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1961年加入安人運,1962年任安人運青年副主席、安人運駐剛果代表。1963~1970年在蘇聯學習石化和通信專業,獲碩士學位。1975年任安人運中央對外聯絡部長、衛生部長並當選安人運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安獨立後,歷任外交部長、第一副總理、計劃部長、計委主任、安人運中央文教體育書記、國家重建部書記、經濟發展和計劃部書記等職。1979年9月,任安人運-勞動黨主席、共和國總統兼武裝部隊總司令。1980年11月任人民議會議長。1985年12月、1990年12月和1998年12月再次當選為安人運主席。1988年和1998年兩次訪華。
經濟
【經 濟】 實行市場經濟,有一定的工農業基礎,但連年戰亂嚴重影響經濟發展,基礎設施遭到破壞。石油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02年實現和平後,戰後重建全面展開。2005年 經濟運行平穩,恢復速度加快,各行業均有所發展。 政府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優先解決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設施項目,實施經濟結構調改,穩定宏觀經濟形勢, 同時加快國企私有化進程,鼓勵私營經濟發展,並加大基礎設施重建投入。 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困難是資金嚴重短缺。
國內生產總值(2004年):201億美元。
人均國民總收入(2004年):1030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004年):11.2%。
貨幣名稱:寬扎(Kz)。
匯率(2005年9月):1美元=89.2寬扎。
通貨膨脹率(2004年):31%。
失業率(2003年):54%。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安哥拉官方估算)
【資 源】 石油、天然氣和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石油儲量為125億桶,天然氣儲量達7萬億立方米。主要礦產有鑽石、鐵、磷酸鹽、銅、錳、鉛、錫、鋅、鎢、黃金、石英、大理石和花崗岩等。初步探明鑽石儲量近2億克拉、鐵礦17億噸、錳礦近1億噸,磷酸鹽2億噸。森林面積5300萬公頃,出產烏木、非洲白檀木、紫檀木等名貴木材。水力、海洋資源較豐富。
【工 礦 業】 石油和鑽石開采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05年石油行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0%,全年原油產量為4.352億桶,居非洲第二,目前日產石油120萬桶。安為世界第七大產鑽國和第四大鑽石收益國,2004年原鑽產量近610萬克拉,產值約8億美元。主要工業還有水泥、建材生產、車輛裝修、紡織服裝、食品和水產加工等。
【農 業】 土地肥沃,河流密布,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良好。農業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65%。北部為經濟作物產區,主要種植咖啡、劍麻、甘蔗、棉花、花生等作物。中部高原和西南部地區為產糧區,主要種植玉米、木薯、水稻、小麥、土豆、豆類等作物。2004-2005年度穀物產量為190.4萬噸。糧食不能自給,2005年缺糧62.5萬噸。
【漁 業】 漁業資源豐富。漁業為安重要產業,從業人員約5萬人,2004年捕魚總量為23萬噸。漁場自然條件良好,可全年作業。多數中、小漁業公司已私有化。
【交通運輸】 以公路運輸為主。多年內戰使交通設施遭到嚴重破壞。據安哥拉政府估計,修復和重建約需100億美元。
公路:總里程7.3萬公里,其中1.8萬公里為柏油路面,其餘為沙石土路面,干線總長2.5萬公里。
鐵路:總里程2800公里,有本格拉、納米貝和羅安達-馬蘭熱三條主幹線。本格拉鐵路全長1350公里,與剛果(金)的鐵路連接,曾是南部非洲鐵路運輸干線之一。因多年戰亂,目前只有部分路段維持運轉。
水運:海運船隊總噸位10萬多噸,主要港口羅安達、洛比托和納米貝等均可停靠萬噸級貨船。2004年,羅安達港裝卸貨物總重310萬噸,貨運量佔全國進出口總量的70%。
空運:安哥拉航空公司是國際民航組織成員,航空客貨運輸量居非洲第五位。全國共有32個機場。羅安達國際機場可起降大型客機,有通往葡萄牙、法國、英國、比利時、俄羅斯、巴西以及剛果(布)、剛果(金)、加彭、維德角、衣索比亞、辛巴威、南非、納米比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等國的定期航班。
【電 信】 電信比較落後。截至2005年6月,安手機用戶為100萬,占總人口的8%,固定電話用戶不足10萬,普及率不到1%。2001年,安宣布放棄國家對電信業的壟斷,私有化比例最高可達40%。主要電信公司有:國營安哥拉電信公司(ANGOLA TELECOM)和私營聯合電信公司(UNITEL)。2004年,安聯合電信公司收入2.4億美元,用戶達54萬,業務份額佔全國的65%。
【財政金融】 2003年,財政收入33.78億美元,財政支出42.76億美元,財政赤字8.98億美元。
2004年底,外匯儲備13.68億美元,外債總額105億美元。
【對外貿易】 2005年外貿總額約290億美元。近幾年對外貿易情況如下(單位:億美元):
2002 2003 2004 2005
出口 84.6 92.4 130 200
進口 39.7 40.8 52 90
差額 44.9 51.6 78 110
2004年,主要出口產品有石油、鑽石,主要進口產品有日用消費品、原材料和機械設備、汽車及零配件等,進口主要來自葡萄牙(占安當年進口總額的19.2%)、南非(12.6%)、巴西(7.6%)、中國(6.5%)、比利時(5.9%)。
【外國資本】 主要集中在石油工業、鑽石開采、公共工程、建築、漁業和加工工業等。近年來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在非洲國家中名列前茅,2003年為14億美元,位居非洲第二。主要投資國有美國、法國、義大利、比利時、英國、葡萄牙、日本、巴西、南非、韓國等。
【外國援助】 2001年接受外援2.68億美元。雙邊援助主要由美國、日本、荷蘭、挪威、瑞典、葡萄牙等提供。多邊援助主要來自歐盟、國際開發協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難民署、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組織。
【人民生活】 工資標准由國家統一制定。全國最低月工資約合50美元。行政、技術、管理人員工資為工人工資的兩倍。幹部、職工每年可帶薪休假一個月。全國實行免費醫療。 據安哥拉衛生部2002年統計,全國共有國家級醫院8家,省級醫院103家,衛生中心277個,醫療站1716個,全國平均每千人擁有醫生0.46名,護理人員11.27名,病床0.79張。
安是聯合國確定的全球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據2002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布的全球人文發展情況報告,安人文發展指數為0.403%,居全球第161位。安人均壽命40.1歲,人口增長率2.8%,出生率5.1%。2003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250‰。據安媒體公布的數字,2003年,安68%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2萬多人死於瘧疾;感染艾滋病人數逾100萬,占總人口的8.6%。
軍事文教
【軍 事】 1995年,安哥拉政府與安盟就組建統一軍隊達成協議。2003年,安哥拉武裝部隊總兵力10萬人,其中陸軍9萬人,空軍6000人,海軍4000人。預備役1萬人。國家元首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武裝部隊總參謀長阿戈斯蒂紐·內倫巴·桑雅爾(Agostinho Nelumba「Sanjar」)。2001年國防預算占國家預算總額的4.18%。
【文化教育】 教育體系分為基礎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基礎教育為義務教育,學制8年。兒童從7歲起入學。阿戈斯蒂紐·內圖大學是唯一的國立綜合性大學,另有兩所私立大學。2004年,接受學前教育兒童比例為7%,小學入學率為52%,中學為5%,大學為0.5%,15歲以上人口識字率為67%,注冊學生總數為260萬,公共教育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8%。(資料來源:安哥拉計劃部、世界銀行)
【新聞出版】 《安哥拉日報》為葡文官方日報,1923年創刊,發行量4萬余份。《共和國公報》為官方不定期刊物,葡文。《安哥拉北方》、《支部》由安人運主辦,《勞動者之聲》由工人聯合會主辦。《對外貿易》、《能源》為專業性雜志、季刊。
安哥拉通訊社:國家通訊社,有記者近百人,駐外有7個分社。
安哥拉國家電台:用葡語和多種民族語言廣播,對外用葡、西、英、法等語言廣播。
安哥拉電視台:國營,每天播放15小時。
旅遊
【重要景點】 姆蘇魯島(MUSSULO)位於安哥拉首都羅安達以南,乘坐機動快艇約15分鍾即可到達,是安哥拉著名的旅遊景點和國內外遊客周末休閑度假的勝地。小島系由寬扎河與海水交匯、經年沖積而成的水上沙洲組成,四面環水,擁有全國最好的沙灘,部分地段的海灘呈銀白色,在陽光下熠熠閃光,宛如鑲嵌在羅安達海濱的一串寶石。島上植物茂密,椰樹、木瓜和芒果樹果實累累,一片熱帶風光。沿島遍布各色建築,既有現代化的度假別墅,也有造型各異的非洲茅草小屋。遊人可乘機動快艇登島一游,在海灘散步、垂釣或從事水上運動,去特色餐館燒烤、品嘗海味,也可乘艇環島觀光,欣賞姆蘇魯灣景色。在小島附近還有著名的月亮谷和奴隸博物館等旅遊項目。
安哥拉人類學博物館是安國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每年參觀者數以萬計。博物館有兩層主要建築,始建於18世紀,原是葡萄牙富人宅邸。20世紀30年代,安鑽石公司買下該建築,並進行擴建。安獨立後,國家將此建築辟為博物館,於1976年11月初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主要有12個展廳、1個圖書館以及1個會議室。展品以實物為主,兼有部分模型、木雕、微縮景觀和圖片,反映了安哥拉主要部族繁衍生息、男耕女織、祭神拜祖的歷史和特有的傳統文化習俗。展品包括安哥拉先民們農耕、糧食加工和儲存、釀酒、冶煉、鑄造、狩獵、捕撈、飼養家畜、用炊的各種工具、器具、武器;傳統的敲打樂器、樹皮製作的衣服、婦女的頭飾、腰帶、婚嫁、喪葬祭品,統治者和部族首領使用的象徵政治權利的權仗、部族帽、雕花紅木椅和面其,一夫多妻制下大戶人家院落布局模型;傳統宗教和西教的圖騰、崇拜物、祭品面具和神事用品。
安哥拉軍事博物館是安哥拉最著名的建築之一。它始建於1575年,是葡萄牙殖民者在羅安達灣與小島交匯處構築的一座城堡,也是羅安達市開埠建城的標志,安獨立後改為軍事博物館。館內目前辟有一間陳列室,陳列有安哥拉反殖民武裝斗爭時期和安內戰中用過的一些槍支、衣物和模型、圖片展覽。館內院中還保存有葡萄牙殖民時期鑄造的葡萄牙國王、總督和著名詩人卡蒙斯等人的銅像。該館還是羅安達市的制高點,登上城堡,可以遠眺總統府,俯瞰羅安達海濱大道,並可觀賞羅安達灣海天一色的景緻,是羅安達市區內賞景和拍照的好去處。
外交
【對外關系】 奉行和平共處和不結盟的對外政策;主張在相互尊重主權、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同世界各國建立和保持外交關系;要求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是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東南部非洲共同市場、中部非洲國家經濟共同體、葡語國家共同體成員國。已與約100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2002年實現和平後,安政府外交工作的主要目標是為鞏固和平和戰後重建多做工作,發揮經濟外交作用,積極尋求更多的外援和投資,進一步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為地區和平與穩定做貢獻。2006年1月1日起,安正式擔任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理事國,任期3年。
2005年,多斯桑托斯總統分別出訪巴西(5月)、阿根廷(5月)、以色列(7月),並出席納米比亞新總統波漢巴就職典禮(3月),教皇保羅二世葬禮(4月)以及在利比亞舉行的非洲聯盟首腦會議(7月)。年內訪安的有:納米比亞總統努喬馬(2月)、莫三比克總統格布扎(4月)、幾內亞比索總理戈梅斯(4月)、納米比亞新任總統波漢巴(4月)、象牙海岸總統巴博(6月)、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總理塞依塔(7月、11月)。葡萄牙總統桑帕約、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總統德梅內澤斯和剛果(布)總統薩蘇出席了安獨立30周年慶典(11月)。
【同中國的關系】 1983年1月12日中安建交後,兩國友好合作關系不斷發展。 2005年是安哥拉獨立30周年,胡錦濤主席致電多斯桑托斯總統表示祝賀。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05年,中國同安哥拉貿易總額為69.5億美元,同比增長41.6%,其中中方出口3.7億美元,進口65.8億美元。
中國駐安哥拉大使:張備三。 館址:RUA PRESIDENTE HOUARI BOUMEDIENNE NO.196-200, MIRAMAR-LUANDA, ANGOLA。 電話:444658(值班室)、441683,國家地區號:244-222。傳真:444185。經商處地址:RUA FERNAO MENDES PINTO NO.26-28 ALVALADE-LUANDA, ANGOLA。電話:320367。傳真:324049。
安哥拉駐華大使:若昂·曼努埃爾·貝爾納多(JOAO MANUEL BERNARDO)。館址:北京塔園外交人員辦公樓1-13-1。電話:65326968、65326839。傳真:65326969。
【同美國的關系】 1985年7月,美宣布廢除《克拉克修正案》,公開支持安盟,並向其提供軍援。1990年美參與推動安沖突雙方和平談判。1991年成為執行安和平協議觀察員國。1992年,安美互設代表處。1993年,美國宣布承認安政府,兩國建立外交關系。1995年,多斯桑托斯總統首次正式訪問美國。兩國簽署了經濟、技術、物資援助協定。安哥拉是美國在南部非洲地區的第三大貿易夥伴,美國是安哥拉第二大投資國,在安投資約30億美元。安70%左右的原油由美國公司開采並銷往美國(佔美國進口原油的7%)。2002年美對安援助1.2億美元。 2004年5月,多斯桑托斯總統再次訪問了美國。
【同非洲國家的關系】 安哥拉重視發展與非洲國家的關系,與鄰國辛巴威、納米比亞、剛果(金)等關系密切,並結成共同防務聯盟。
安哥拉另解
土耳其首都安卡拉(Ankara),舊譯安哥拉,至今仍保留有安哥拉兔、安哥拉山羊(其毛即馬海毛)的說法。
② 誰能幫我介紹下安格拉的國家狀況!天氣什麼的!
【國 名】 安哥拉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Angola,Republica de Angola) 代碼AO。 【面 積】 1,246,700平方公里。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底由紅、黑兩個平行長方形構成。旗面中間是相互交叉的金色弧形齒輪和砍刀。在弧形齒輪和砍刀之間有一顆金色五角星。黑色是對非洲大陸的頌揚;紅色表示同殖民者進行斗爭的先烈的鮮血。五角星表示國際主義和進步事業,五個角象徵團結、自由、正義、民主與進步。齒輪和砍刀象徵著工農勞動者和軍隊的團結,並表示對早年起來進行武裝斗爭的農民和戰士的紀念。 【國徽】呈圓形。圓面為淺藍色,圓周由齒輪和安哥拉的主要農產品玉米、棉花、咖啡及綠枝圖案組成。下方齒輪和 安哥拉 國徽
綠枝連接處是一本打開的書,象徵教育和文化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書之上為冉冉升起的太陽,象徵這個年輕的國家;太陽光芒中交叉著鋤頭和砍刀,象徵國際主義和人民永遠向前;之上為一顆黃色五角星,寓意同國旗。底端的黃色綬帶上用葡萄牙文寫著「安哥拉共和國」。 【人 口】 1650萬(2006年)。主要有奧溫本杜(約占總人口的38%)、姆本杜(25%)、巴剛果(14%)、隆達等民族。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主要民族語言有溫本杜語、金本杜語和基孔戈語等。49%的人信奉羅馬天主教,13%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其餘居民中大部分人信奉原始宗教。 【首 都】 羅安達(Luanda),人口約400萬(2004年)。 【國家元首】 總統若澤· 愛德華多·多斯桑托斯(Jose Eardo dos Santos),1979年9月就任至今。 【重要節日】獨立日(國慶日):2月4日(1975)。 【語言】官方用葡萄牙語,奧溫本杜語 地方語言主要有奧溫本杜語、全本杜語、巴剛果語和隆達語等。 【貨幣】寬扎(Kwanza)
編輯本段歷史
安哥拉郊外一景
中世紀時期,安哥拉分屬剛果、恩東戈、馬塔姆巴和隆達四個王國。1482年葡萄牙殖民船隊首次抵達安哥拉,1560年侵入恩東戈王國,1576年建立羅安達城。在1884年至1885年的柏林會議上,安哥拉被劃為葡萄牙殖民地。1922年葡佔領安哥拉全境。1951年葡將安改為「海外省」,派總督進行統治。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簡稱「安人運」)、安哥拉人民解放陣線(簡稱「安解陣」)和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簡稱「安盟」)先後成立。1961年2月4日「安人運」開始進行武裝斗爭。1975年1月15日,上述三個組織同葡政府達成關於安哥拉獨立的《阿沃爾協議》。1月31日安三個組織同葡當局組成過渡政府。不久,「安人運」、「安解陣」、「安盟」之間發生武裝沖突,8月過渡政府解體。葡當局於1975年11月10日宣布「把權力交給安哥拉人民」。11月11日,「安人運」宣布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國,阿戈斯蒂紐·內圖任總統。1975年獨立後仍長期處於內戰狀態。1976年「安人運」擊潰「安解陣」部隊,並將「安盟」部隊逐出城市。1992年8月,安議會決定將國名改為安哥拉共和國。2002年4月,安哥拉政府與反政府武裝安盟最終簽署停火協議,結束長達27年的內戰。
編輯本段地理
安哥拉地圖
位於非洲西南部。北鄰剛果(布)和剛果(金),東接尚比亞,南連納米比亞,西瀕大西洋,海岸線長1650公里。安哥拉西部有濱大西洋的狹窄平原,北部鄰近剛果三角洲一帶地形開闊。內陸為安哥拉高原,平均海拔1200米,最高點莫寇峰(2619米)。境內多河流,但大多不通航運。大部分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22℃;南部屬亞熱帶氣候。全國分為18省(Province),省下設立縣(City Councils)。
編輯本段政治
政治
2005年,安政局繼續保持穩定,經濟逐步恢復,安政府以鞏固和平、深化民族和解及恢復發展作為施政核心,工作重點轉向國家經濟建設,國家重建步伐加快,同時,全國大選准備工作亦取得進展。
憲法
現行憲法於2010年1月制定,規定總統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三軍總司令,總統不再由直接選舉產生,而是改由議會選舉中勝選的黨派推舉,任期五年,至多可以連任一次。總統上任後,可以自行任命副總統(註:總統任期從2012年議會選舉算起,這就使得現任總統多斯桑托斯最多可以擔任總統到2022年)。新憲法取消了總理職位,給予總統任命最高法院大法官、審計署署長的權利,國民議會有罷免總統的權利,但是必須經過最高法院的批准才能生效。憲法還規定,安哥拉所有土地屬於國家,只有安哥拉公民以及在安哥拉注冊的公司才能使用它。
議會
安哥拉國民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構。主要職能:修改憲法,批准、修改或取消法律;審批國民議會常務委員會的立法工作;監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監督國家和政府機關的工作;批准國民經濟計劃和國家預算並監督執行;批准大赦;宣布戒嚴和緊急狀態法,以及授權總統宣布戰爭或和平狀態。每屆任期5年,每年舉行兩次例會。 本屆議會於2008年9月根據多黨選舉結果組成。目前,在220個議員席位中,安人運佔191席,安盟16席,社會革新黨8席,安哥拉民族解放陣線3席,新民主選舉聯盟2席
政府
根據新憲法的規定,總統既是國家元首,還是政府首腦與武裝部隊總司令。總理的職位將被取消,其原先的職責將由新設立的副總統擔負。此外,今後總統將由贏得國民議會選舉的黨派領導人出任,而不是由原先的直接選舉產生。新憲法還規定,從2012年起,也就是下一屆議會選舉產生後,總統的任期為5年,最多可以連任一屆[1] 1993 年12月,根據憲法成立了共和國國務委員會。該委員會為總統的政治性咨詢機構,旨在聽取並集中全國各階層人士意見,供政府制定政策時參考。共和國國務委員會由行政、立法、司法領導人,擁有議會席位的各政黨主席以及由總統指定的10位社會知名人士、宗教界人士和大酋長組成。
司法機構
設有最高法院、軍事法庭、上訴法院和共和國總檢察院。軍事法庭受國防安全委員會直接領導。上訴法院專門受理上訴案件。總檢察院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受總統直接領導。最高法院院長克里斯蒂安諾·安德烈(Cristiano Andre)。總檢察長奧古斯托· 達科斯塔·卡爾內羅(Augusto da Costa Carneiro),2002年7月就任。
政黨
自1991年起實行多黨制。全國現有125個合法政黨。主要政黨有: (1)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Movimento Popular de Libertacao de Angola),簡稱安人運(MPLA),自安獨立後一直為執政黨。1956年12月成立。1990年,安人運「三大」決定放棄馬克思列寧主義,將黨改為群眾黨,確定其戰略目標是「民主社會主義」,並決定在安實行多黨制。2003年12月,安人運召開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新的中央委員會,多斯桑托斯總統再次當選為黨主席,安東尼奧·內圖(Antonio Neto)和儒利昂·馬特烏斯(Juliao Mateus)分別當選為黨的副主席和總書記。 (2)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Uniao Nacional Para Independencia Total de Angola),簡稱安盟( Unita )。主要反對黨。成立於1966年3月,若納斯·薩文比(Jonas Savimbi)為創始人。1967年開始反對葡萄牙殖民統治的武裝斗爭。1975年初同安人運、安解陣和葡當局組成過渡政府。安內戰爆發後,轉移到農村和叢林山區,開展反對安人運政府的游擊活動。1991年與安政府簽署《比塞斯和平協議》。1992年注冊成為合法政黨並參加當年的大選。1994年與政府簽署《盧薩卡議定書》。1998年9月,內部分裂,部分高級成員成立安盟革新委員會,公開反對黨主席薩文比。2002年2月22日,薩文比被政府軍擊斃。此後,安盟與政府正式簽署停火協議、完成非軍事化並宣布放棄武裝奪權目標。2003年6月,安盟召開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新的領導人:政治委員會主席伊薩亞· 薩馬庫瓦(Isaia Samakuwa),總書記馬里奧·瓦圖瓦(Mario Vatuva)。 (3)安哥拉自由民主黨 (Partido Liberal Democrático),1983年建立,是自由黨國際的成員,黨的領導人是阿納利婭·德·維多利婭·佩雷拉 (Anália de Victória Pereira) (4)安哥拉國民解放陣線 (Frente Nacional de Libertacao de Angola),是安哥拉擺脫葡萄牙殖民統治的獨立戰爭中的重要力量,曾經獲得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的支持,1992年安哥拉多黨大選後,改組為政黨,目前黨的領導認為奧爾登·羅貝托 (Holden Roberto) (5)安哥拉共和黨 (Partido Republicano de Angola),1994年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建立,是安哥拉目前最強力的反對黨,強烈反對多斯桑托斯總統領導安哥拉,認為他的上台是不合法的,主張嚴厲懲治腐敗,黨的領導人是卡洛斯·阿爾貝托·孔特雷拉斯·古維亞 (Carlos Alberto Contreiras Gouveia) 較有影響的政黨還有:社會民主黨(PSD)、民主革新黨(PRD)、安國家民主黨(PNDA)、安民主論壇(FDA)、安國家進步與聯盟民主黨(PDP-ANA)、民主聯盟聯合會(AD-Coligacao)、安青年工人農民聯盟黨(PAJOCA)等。
重要人物
若澤·愛德華多·多斯桑托斯:總統、安人運主席。1942年8月28日生於羅安達市一工人家庭。從中學時代起積極參加反對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1961年加入安人運,1962年任安人運青年副主席、安人運駐剛果代表。1963~1970年在蘇聯學習石化和通信專業,獲碩士學位。1975年任安人運中央對外聯絡部長、衛生部長並當選安人運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安獨立後,歷任外交部長、第一副總理、計劃部長、計委主任、安人運中央文教體育書記、國家重建部書記、經濟發展和計劃部書記等職。1979年9月,任安人運-勞動黨主席、共和國總統兼武裝部隊總司令。1980年11月任人民議會議長。1985年12月、1990年12月和1998年12月再次當選為安人運主席。1988年和1998年兩次訪華。
編輯本段歷任政要
歷任安哥拉總統
1975.11-1979.10阿戈斯蒂紐·內圖 (Agostinho Neto,1922-1979) 1979.10- 若澤·愛德華多·多斯桑托斯 (José Eardo dos Santos,1942-)
歷任安哥拉總理
1975.11-1978.12洛波·福爾圖納托·費雷拉·多納西門托 (Lopo Fortunato Ferreira do Nascimento,1942-) 1991.7-1992.12費爾南多·若澤·范杜嫩 (Fernando José da Franca Dias van Dúnem,1952-) 1992.12-1996.6馬爾科利諾·莫科 (Marcolino Jose Carlos Moco,1953-) 1996.6-1999.1費爾南多·若澤·范杜嫩(第二次任職) 2002.12-2008.9費爾南多·多斯·桑托斯 (Fernando da Piedade Dias dos Santos,1952-) 2008.9-2010.2保羅·卡索馬 (Antonio Paulo Kassoma,1951-)
編輯本段經濟
經濟制度
實行市場經濟,有一定的工農業基礎,但連年戰亂嚴重影響經濟發展,基礎設施遭到破壞。石油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02年實現和平後,戰後重建全面展開。2005年 經濟運行平穩,恢復速度加快,各行業均有所發展。政府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優先解決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設施項目,實施經濟結構調改,穩定宏觀經濟形勢, 同時加快國企私有化進程,鼓勵私營經濟發展,並加大基礎設施重建投入。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困難是資金嚴重短缺。 國內生產總值(2004年):201億美元。 人均國民總收入(2004年):1030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004年):11.2%。 貨幣名稱:寬扎(Kz)。 匯率(2009年8月):1美元=80寬扎。 通貨膨脹率(2004年):31%。 失業率(2003年):54%。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安哥拉官方估算)
資源
石油、天然氣和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石油儲量為125億桶,天然氣儲量達7萬億立方米。主要礦產有鑽石、鐵、磷酸鹽、銅、錳、鉛、錫、鋅、鎢、黃金、石英、大理石和花崗岩等。初步探明鑽石儲量近2億克拉、鐵礦17億噸、錳礦近1億噸,磷酸鹽2億噸。森林面積5300萬公頃,出產烏木、非洲白檀木、紫檀木等名貴木材。水力、海洋資源較豐富。
工礦業
安哥拉海岸外石油鑽井平台
石油和鑽石開采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05年石油行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0%,全年原油產量為4.352億桶,居非洲第二,目前日產石油120萬桶。安為世界第七大產鑽國和第四大鑽石收益國,2004年原鑽產量近610萬克拉,產值約8億美元。主要工業還有水泥、建材生產、車輛裝修、紡織服裝、食品和水產加工等。
農業
安哥拉經濟以農業為主。安哥拉地大物博,土地肥沃,河流密布,具有發展農業的巨大潛力,在124.67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內,耕地面積有約800萬公頃,而農業人口不足800萬人,但占總人口的85%;牧場和割草地有2900萬公頃。種植園集中分布在沿海平原中北部和鐵路沿線,多種植供出口的經濟作物,分散農戶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玉米和木薯是主要食糧,其它有馬鈴薯、甜薯、小米、高粱以及稻子、小麥等。安哥拉曾是一個農業大國,糧食不僅可以自給自足,而且還大量出口。但是,內戰嚴重破壞了農業生產,素有安哥拉「糧倉」美譽的萬博省和比耶省目前已成為沖突最為激烈的戰場。近年糧食不能自給。1997年全國糧食產量44萬噸,需求量為97萬噸。土地肥沃的安哥拉,河流密布,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良好。農業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65%。其中北部為經濟作物產區,主要種植咖啡、劍麻、甘蔗、棉花、花生等作物。中部高原和西南部地區為產糧區,主要種植玉米、木薯、水稻、小麥、土豆、豆類等作物。2004-2005年度穀物產量為190.4萬噸。糧食不能自給,2005年缺糧62.5萬噸。
漁業
漁業資源豐富。漁業為安重要產業,從業人員約5萬人,2004年捕魚總量為23萬噸。漁場自然條件良好,可全年作業。多數中、小漁業公司已私有化。沿海和內河多魚類,是非洲海洋漁業最發達的國家。魚肉和魚罐頭供出口。主要漁港中有中南沿海的洛比托、本格拉、納米貝等。獨立前,漁業曾為安主要產業之一。1993年捕魚量增為21萬噸,此後逐年下降。
交通運輸
以公路運輸為主。多年內戰使交通設施遭到嚴重破壞。據安哥拉政府估計,修復和重建約需100億美元。 公路:總里程7.3萬公里,其中1.8萬公里為柏油路面,其餘為沙石土路面,干線總長2.5萬公里。 鐵路:總里程2800公里,有本格拉、納米貝和羅安達-馬蘭熱三條主幹線。本格拉鐵路全長1350公里,與剛果(金)的鐵路連接,曾是南部非洲鐵路運輸干線之一。因多年戰亂,目前只有部分路段維持運轉。 水運:鵬飛(香港)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是中國人與安哥拉當地政府聯辦的海運公司,船隊總噸位10萬多噸,主要港口羅安達、洛比托和納米貝等均可停靠萬噸級貨船。2004年,羅安達港裝卸貨物總重310萬噸,貨運量佔全國進出口總量的70%。 空運:安哥拉航空公司是國際民航組織成員,航空客貨運輸量居非洲第五位。全國共有32個機場。羅安達國際機場可起降大型客機,有通往葡萄牙、法國、英國、比利時、俄羅斯、巴西以及剛果(布)、剛果(金)、加彭、維德角、衣索比亞、辛巴威、南非、納米比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等國的定期航班。
電信
電信比較落後。截至2005年6月,安手機用戶為100萬,占總人口的8%,固定電話用戶不足10萬,普及率不到1%。2001年,安宣布放棄國家對電信業的壟斷,私有化比例最高可達40%。主要電信公司有:國營安哥拉電信公司(ANGOLA TELECOM)和私營聯合電信公司(UNITEL)。2010年,安聯合電信公司用戶總數達到了550萬,業務份額佔全國的65%。
財政金融
2003年,財政收入33.78億美元,財政支出42.76億美元,財政赤字8.98億美元。2004年底,外匯儲備13.68億美元,外債總額105億美元。
對外貿易
2005年外貿總額約290億美元。近幾年對外貿易情況如下(單位:億美元): 2002 2003 2004 2005 出口 84.6 92.4 130 200 進口 39.7 40.8 52 90 差額 44.9 51.6 78 110 2004年,主要出口產品有石油、鑽石,主要進口產品有日用消費品、原材料和機械設備、汽車及零配件等,進口主要來自葡萄牙(占安當年進口總額的19.2%)、南非(12.6%)、巴西(7.6%)、中國(6.5%)、比利時(5.9%)。
外國資本
主要集中在石油工業、鑽石開采、公共工程、建築、漁業和加工工業等。近年來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在非洲國家中名列前茅,2003年為14億美元,位居非洲第二。主要投資國有美國、法國、義大利、比利時、英國、葡萄牙、日本、巴西、南非、韓國等。
外國援助
2001年接受外援2.68億美元。雙邊援助主要由美國、日本、荷蘭、挪威、瑞典、葡萄牙等提供。多邊援助主要來自歐盟、國際開發協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難民署、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組織。
人民生活
羅安達街頭出售水果的小販
工資標准由國家統一制定。全國最低月工資約合50美元。行政、技術、管理人員工資為工人工資的兩倍。幹部、職工每年可帶薪休假一個月。全國實行免費醫療。據安哥拉衛生部2002年統計,全國共有國家級醫院8家,省級醫院103家,衛生中心277個,醫療站1716個,全國平均每千人擁有醫生0.46名,護理人員11.27名,病床0.79張。 安是聯合國確定的全球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據2002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布的全球人文發展情況報告,安人文發展指數為0.403%,居全球第161位。安人均壽命40.1歲,人口增長率2.8%,出生率5.1%。2003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250‰。據安媒體公布的數字,2003年,安68%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2萬多人死於瘧疾;感染艾滋病人數逾100萬,占總人口的8.6%。
編輯本段軍事文教
軍事
1995年,安哥拉政府與安盟就組建統一軍隊達成協議。2003年,安哥拉武裝部隊總兵力10萬人,其中陸軍9萬人,空軍6000人,海軍4000人。預備役1萬人。國家元首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武裝部隊總參謀長阿戈斯蒂紐·內倫巴·桑雅爾(Agostinho Nelumba「Sanjar」)。2001年國防預算占國家預算總額的4.18%。
文化教育
教育體系分為基礎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基礎教育為義務教育,學制8年。兒童從7歲起入學。阿戈斯蒂紐·內圖大學是唯一的國立綜合性大學,另有兩所私立大學。2004年,接受學前教育兒童比例為7%,小學入學率為52%,中學為5%,大學為0.5%,15歲以上人口識字率為67%,注冊學生總數為260萬,公共教育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8%。(資料來源:安哥拉計劃部、世界銀行)
③ 開發一個APP的詳細流程有什麼
在接到客戶咨詢後,我們策劃這邊需要給出幾套方案,客服選擇方案之後簽訂合同開始開發。
第一步設計界面流程圖。這個一般要在3天之內完成。我們這邊是使用RP軟體設計的。
第二步寫程序把流程圖用代碼實現。一般要在1周左右完成。
第三步加功能,程序寫完之後,要根據方案要求對功能進行實現,這個是APP開發的主要部分,也是整個程序開發最耗時間的部分。
在程序開發的同時,如果沒有App Store開發者計劃賬號,需要注冊申請,申請完成大約需要十天左右,等APP開發完成之後,然後打包上傳到應用中心,Android就直接上傳到對應的平台,iOS就上傳到App Store。
最後就是程序修改階段了,程序中出現的部分瑕疵精心修改之後,產品也就可以交付了。一個APP也就基本完成了。
④ 參加模聯,求高人介紹下安哥拉
關於什麼的議題阿....只能告訴你這些了...下次麻煩把議題列出來哦...
安哥拉位於非洲西海岸,北面與剛果民主共和國接壤,東連尚比亞,南接納米比亞和波札那。西瀕大西洋
國家領袖: 若澤·愛德華多·多斯桑托斯
人口數量: 1849.8萬(2009年估計)
人口密度: 14.8人/平方千米
政體
2005年,安政局繼續保持穩定,經濟逐步恢復,安政府以鞏固和平、深化民族和解及恢復發展作為施政核心,工作重點轉向國家經濟建設,國家重建步伐加快,同時,全國大選准備工作亦取得進展。
憲法
現行憲法於2010年1月制定,規定總統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三軍總司令,總統不再由直接選舉產生,而是改由議會選舉中勝選的黨派推舉,任期五年,至多可以連任一次。總統上任後,可以自行任命副總統(註:總統任期從2012年議會選舉算起,這就使得現任總統多斯桑托斯最多可以擔任總統到2022年)。新憲法取消了總理職位,給予總統任命最高法院大法官、審計署署長的權利,國民議會有罷免總統的權利,但是必須經過最高法院的批准才能生效。憲法還規定,安哥拉所有土地屬於國家,只有安哥拉公民以及在安哥拉注冊的公司才能使用它。
議會
安哥拉國民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構。主要職能:修改憲法,批准、修改或取消法律;審批國民議會常務委員會的立法工作;監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監督國家和政府機關的工作;批准國民經濟計劃和國家預算並監督執行;批准大赦;宣布戒嚴和緊急狀態法,以及授權總統宣布戰爭或和平狀態。每屆任期5年,每年舉行兩次例會。 本屆議會於2008年9月根據多黨選舉結果組成。目前,在220個議員席位中,安人運佔191席,安盟16席,社會革新黨8席,安哥拉民族解放陣線3席,新民主選舉聯盟2席
政府
根據新憲法的規定,總統既是國家元首,還是政府首腦與武裝部隊總司令。總理的職位將被取消,其原先的職責將由新設立的副總統擔負。此外,今後總統將由贏得國民議會選舉的黨派領導人出任,而不是由原先的直接選舉產生。新憲法還規定,從2012年起,也就是下一屆議會選舉產生後,總統的任期為5年,最多可以連任一屆[1] 1993 年12月,根據憲法成立了共和國國務委員會。該委員會為總統的政治性咨詢機構,旨在聽取並集中全國各階層人士意見,供政府制定政策時參考。共和國國務委員會由行政、立法、司法領導人,擁有議會席位的各政黨主席以及由總統指定的10位社會知名人士、宗教界人士和大酋長組成。
司法
設有最高法院、軍事法庭、上訴法院和共和國總檢察院。軍事法庭受國防安全委員會直接領導。上訴法院專門受理上訴案件。總檢察院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受總統直接領導。最高法院院長克里斯蒂安諾·安德烈(Cristiano Andre)。總檢察長奧古斯托· 達科斯塔·卡爾內羅(Augusto da Costa Carneiro),2002年7月就任。
政黨
自1991年起實行多黨制。全國現有125個合法政黨。主要政黨有: (1)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Movimento Popular de Libertacao de Angola),簡稱安人運(MPLA),自安獨立後一直為執政黨。1956年12月成立。1990年,安人運「三大」決定放棄馬克思列寧主義,將黨改為群眾黨,確定其戰略目標是「民主社會主義」,並決定在安實行多黨制。2003年12月,安人運召開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新的中央委員會,多斯桑托斯總統再次當選為黨主席,安東尼奧·內圖(Antonio Neto)和儒利昂·馬特烏斯(Juliao Mateus)分別當選為黨的副主席和總書記。 (2)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Uniao Nacional Para Independencia Total de Angola),簡稱安盟( Unita )。主要反對黨。成立於1966年3月,若納斯·薩文比(Jonas Savimbi)為創始人。1967年開始反對葡萄牙殖民統治的武裝斗爭。1975年初同安人運、安解陣和葡當局組成過渡政府。安內戰爆發後,轉移到農村和叢林山區,開展反對安人運政府的游擊活動。1991年與安政府簽署《比塞斯和平協議》。1992年注冊成為合法政黨並參加當年的大選。1994年與政府簽署《盧薩卡議定書》。1998年9月,內部分裂,部分高級成員成立安盟革新委員會,公開反對黨主席薩文比。2002年2月22日,薩文比被政府軍擊斃。此後,安盟與政府正式簽署停火協議、完成非軍事化並宣布放棄武裝奪權目標。2003年6月,安盟召開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新的領導人:政治委員會主席伊薩亞· 薩馬庫瓦(Isaia Samakuwa),總書記馬里奧·瓦圖瓦(Mario Vatuva)。 (3)安哥拉自由民主黨 (Partido Liberal Democrático),1983年建立,是自由黨國際的成員,黨的領導人是阿納利婭·德·維多利婭·佩雷拉 (Anália de Victória Pereira) (4)安哥拉國民解放陣線 (Frente Nacional de Libertacao de Angola),是安哥拉擺脫葡萄牙殖民統治的獨立戰爭中的重要力量,曾經獲得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的支持,1992年安哥拉多黨大選後,改組為政黨,目前黨的領導認為奧爾登·羅貝托 (Holden Roberto) (5)安哥拉共和黨 (Partido Republicano de Angola),1994年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建立,是安哥拉目前最強力的反對黨,強烈反對多斯桑托斯總統領導安哥拉,認為他的上台是不合法的,主張嚴厲懲治腐敗,黨的領導人是卡洛斯·阿爾貝托·孔特雷拉斯·古維亞 (Carlos Alberto Contreiras Gouveia) 較有影響的政黨還有:社會民主黨(PSD)、民主革新黨(PRD)、安國家民主黨(PNDA)、安民主論壇(FDA)、安國家進步與聯盟民主黨(PDP-ANA)、民主聯盟聯合會(AD-Coligacao)、安青年工人農民聯盟黨(PAJOCA)等。
政要
若澤·愛德華多·多斯桑托斯:總統、安人運主席。1942年8月28日生於羅安達市一工人家庭。從中學時代起積極參加反對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1961年加入安人運,1962年任安人運青年副主席、安人運駐剛果代表。1963~1970年在蘇聯學習石化和通信專業,獲碩士學位。1975年任安人運中央對外聯絡部長、衛生部長並當選安人運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安獨立後,歷任外交部長、第一副總理、計劃部長、計委主任、安人運中央文教體育書記、國家重建部書記、經濟發展和計劃部書記等職。1979年9月,任安人運-勞動黨主席、共和國總統兼武裝部隊總司令。1980年11月任人民議會議長。1985年12月、1990年12月和1998年12月再次當選為安人運主席。1988年和1998年兩次訪華。 歷任安哥拉總統 1975.11-1979.10阿戈斯蒂紐·內圖 (Agostinho Neto,1922-1979) 1979.10- 若澤·愛德華多·多斯桑托斯 (José Eardo dos Santos,1942-) 歷任安哥拉總理 1975.11-1978.12洛波·福爾圖納托·費雷拉·多納西門托 (Lopo Fortunato Ferreira do Nascimento,1942-) 1991.7-1992.12費爾南多·若澤·范杜嫩 (Fernando José da Franca Dias van Dúnem,1952-) 1992.12-1996.6馬爾科利諾·莫科 (Marcolino Jose Carlos Moco,1953-) 1996.6-1999.1費爾南多·若澤·范杜嫩(第二次任職) 2002.12-2008.9費爾南多·多斯·桑托斯 (Fernando da Piedade Dias dos Santos,1952-) 2008.9-2010.2保羅·卡索馬 (Antonio Paulo Kassoma,1951-)
編輯本段經濟
體制
實行市場經濟,有一定的工農業基礎,但連年戰亂嚴重影響經濟發展,基礎設施遭到破壞。石油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02年實現和平後,戰後重建全面展開。2005年 經濟運行平穩,恢復速度加快,各行業均有所發展。政府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優先解決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設施項目,實施經濟結構調改,穩定宏觀經濟形勢, 同時加快國企私有化進程,鼓勵私營經濟發展,並加大基礎設施重建投入。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困難是資金嚴重短缺。 國內生產總值(2004年):201億美元。 人均國民總收入(2004年):1030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004年):11.2%。 貨幣名稱:寬扎(Kz)。 匯率(2009年8月):1美元=80寬扎。 通貨膨脹率(2004年):31%。 失業率(2003年):54%。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安哥拉官方估算)
電信
電信比較落後。截至2005年6月,安手機用戶為100萬,占總人口的8%,固定電話用戶不足10萬,普及率不到1%。2001年,安宣布放棄國家對電信業的壟斷,私有化比例最高可達40%。主要電信公司有:國營安哥拉電信公司(ANGOLA TELECOM)和私營聯合電信公司(UNITEL)。2010年,安聯合電信公司用戶總數達到了550萬,業務份額佔全國的65%。
財政金融
2003年,財政收入33.78億美元,財政支出42.76億美元,財政赤字8.98億美元。2004年底,外匯儲備13.68億美元,外債總額105億美元。
對外貿易
2005年外貿總額約290億美元。近幾年對外貿易情況如下(單位:億美元):
2002 2003 2004 2005
出口 84.6 92.4 130 200
進口 39.7 40.8 52 90
差額 44.9 51.6 78 110
2004年,主要出口產品有石油、鑽石,主要進口產品有日用消費品、原材料和機械設備、汽車及零配件等,進口主要來自葡萄牙(占安當年進口總額的19.2%)、南非(12.6%)、巴西(7.6%)、中國(6.5%)、比利時(5.9%)。
外國資本
主要集中在石油工業、鑽石開采、公共工程、建築、漁業和加工工業等。近年來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在非洲國家中名列前茅,2003年為14億美元,位居非洲第二。主要投資國有美國、法國、義大利、比利時、英國、葡萄牙、日本、巴西、南非、韓國等。
外國援助
2001年接受外援2.68億美元。雙邊援助主要由美國、日本、荷蘭、挪威、瑞典、葡萄牙等提供。多邊援助主要來自歐盟、國際開發協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難民署、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組織。
人民生活
羅安達街頭出售水果的小販
工資標准由國家統一制定。全國最低月工資約合50美元。行政、技術、管理人員工資為工人工資的兩倍。幹部、職工每年可帶薪休假一個月。全國實行免費醫療。據安哥拉衛生部2002年統計,全國共有國家級醫院8家,省級醫院103家,衛生中心277個,醫療站1716個,全國平均每千人擁有醫生0.46名,護理人員11.27名,病床0.79張。 安是聯合國確定的全球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據2002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布的全球人文發展情況報告,安人文發展指數為0.403%,居全球第161位。安人均壽命40.1歲,人口增長率2.8%,出生率5.1%。2003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250‰。據安媒體公布的數字,2003年,安68%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2萬多人死於瘧疾;感染艾滋病人數逾100萬,占總人口的8.6%。
⑤ 如何辦理招行一卡通
可以到營業網點申請,持本人有效身份證到招商銀行網點辦理開戶手續。如代辦一卡通,需同時出示代理人身份證明。
「一卡通」是招商銀行向社會大眾提供的、以真實姓名開戶的個人理財基本賬戶,它集定活期、多儲種、多幣種、多功能於一卡,多次被評為消費者喜愛的銀行卡品牌。
是國內銀行卡中獨具特色的知名銀行卡品牌。招行從1995年7月發行「一卡通」以來,憑借高科技優勢,不斷改進其功能,不斷完善綜合服務體系,創造了個人理財的新概念。
(5)prd數字貨幣擴展閱讀:
功能
1、一卡多戶 具有人民幣、美元、港幣、日元、歐元等幣種的活期、定期等各類儲蓄賬戶。
2、通存通兌 在招行同城任一網點辦理各儲種存取款業務;在全國各網點辦理人民幣、港幣、美元活期儲蓄賬戶的異地存取款業務。
3、自動轉存 凡存有整存整取存款且到期後,銀行自動按原存期連本帶息代為辦理存款轉存。
4、自助轉賬 在招行櫃面申請自助轉賬服務功能後,可以直接使用電子銀行相關自助渠道,辦理以下業務:
① 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ATM自助設備、自助查詢終端渠道辦理同一客戶項下同城「一卡通」、存摺間的資金劃轉;
② 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ATM自助設備、自助查詢終端渠道辦理向任意預先指定賬戶的資金劃轉;
③ 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ATM自助設備、自助查詢終端渠道辦理向任意第三方賬戶的資金劃轉;
特別說明:辦理同一「一卡通」內的人民幣或同外幣同一鈔匯類型賬戶間的定活互轉。無需到櫃台辦理申請手續,由電腦系統自動開通。
5、商戶消費 在招行和中國銀聯的特約商戶直接進行消費結算。
6、自動櫃員機提款 在招行開戶地自動櫃員機上辦理人民幣活期取款、修改密碼、第三方轉賬及查詢活期賬戶余額等業務;在招行非開戶地自動櫃員機上可辦理人民幣活期取款;還可在加入中國銀聯的他行自動櫃員機上辦理人民幣活期取款、活期賬戶余額查詢等業務。
7、自助存款機 在招行開戶地自助存款機可辦理人民幣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存款業務;在招行任一自助存款機可辦理一卡通的有卡或無卡存現,其中,無卡存現不支持我行老八位卡片存現。
8、查詢服務 招行櫃台、自助銀行、電話銀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各種渠道,為客戶提供存款利率、匯率、業務簡介及各類賬務查詢。
⑥ 有沒人知道安哥拉羅安達紡織廠項目,中江公司承包的,能介紹下嘛
安哥拉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Angola,Republica de Angola) 代碼AO。 1,246,700平方公里。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底由紅、黑兩個平行長方形構成。旗面中間是相互交叉的金色弧形齒輪和砍刀。在弧形齒輪和砍刀之間有一顆金色五角星。黑色是對非洲大陸的頌揚;紅色表示同殖民者進行斗爭的先烈的鮮血。五角星表示國際主義和進步事業,五個角象徵團結、自由、正義、民主與進步。齒輪和砍刀象徵著工農勞動者和軍隊的團結,並表示對早年起來進行武裝斗爭的農民和戰士的紀念。 呈圓形。圓面為淺藍色,圓周由齒輪和安哥拉的主要農產品玉米、棉花、咖啡及綠枝圖案組成。下方齒輪和 安哥拉 國徽
綠枝連接處是一本打開的書,象徵教育和文化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書之上為冉冉升起的太陽,象徵這個年輕的國家;太陽光芒中交叉著鋤頭和砍刀,象徵國際主義和人民永遠向前;之上為一顆黃色五角星,寓意同國旗。底端的黃色綬帶上用葡萄牙文寫著「安哥拉共和國」。 1650萬(2006年)。主要有奧溫本杜(約占總人口的38%)、姆本杜(25%)、巴剛果(14%)、隆達等民族。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主要民族語言有溫本杜語、金本杜語和基孔戈語等。49%的人信奉羅馬天主教,13%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其餘居民中大部分人信奉原始宗教。 羅安達(Luanda),人口約400萬(2004年)。 總統若澤· 愛德華多·多斯桑托斯(Jose Eardo dos Santos),1979年9月就任至今。 獨立日(國慶日):2月4日(1975)。 官方用葡萄牙語,奧溫本杜語 地方語言主要有奧溫本杜語、全本杜語、巴剛果語和隆達語等。 寬扎(Kwanza)
編輯本段歷史
安哥拉郊外一景
中世紀時期,安哥拉分屬剛果、恩東戈、馬塔姆巴和隆達四個王國。1482年葡萄牙殖民船隊首次抵達安哥拉,1560年侵入恩東戈王國,1576年建立羅安達城。在1884年至1885年的柏林會議上,安哥拉被劃為葡萄牙殖民地。1922年葡佔領安哥拉全境。1951年葡將安改為「海外省」,派總督進行統治。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簡稱「安人運」)、安哥拉人民解放陣線(簡稱「安解陣」)和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簡稱「安盟」)先後成立。1961年2月4日「安人運」開始進行武裝斗爭。1975年1月15日,上述三個組織同葡政府達成關於安哥拉獨立的《阿沃爾協議》。1月31日安三個組織同葡當局組成過渡政府。不久,「安人運」、「安解陣」、「安盟」之間發生武裝沖突,8月過渡政府解體。葡當局於1975年11月10日宣布「把權力交給安哥拉人民」。11月11日,「安人運」宣布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國,阿戈斯蒂紐·內圖任總統。1975年獨立後仍長期處於內戰狀態。1976年「安人運」擊潰「安解陣」部隊,並將「安盟」部隊逐出城市。1992年8月,安議會決定將國名改為安哥拉共和國。2002年4月,安哥拉政府與反政府武裝安盟最終簽署停火協議,結束長達27年的內戰。
編輯本段地理
安哥拉地圖
位於非洲西南部。北鄰剛果(布)和剛果(金),東接尚比亞,南連納米比亞,西瀕大西洋,海岸線長1650公里。安哥拉西部有濱大西洋的狹窄平原,北部鄰近剛果三角洲一帶地形開闊。內陸為安哥拉高原,平均海拔1200米,最高點莫寇峰(2619米)。境內多河流,但大多不通航運。大部分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22℃;南部屬亞熱帶氣候。全國分為18省(Province),省下設立縣(City Councils)。
編輯本段政治
政治
2005年,安政局繼續保持穩定,經濟逐步恢復,安政府以鞏固和平、深化民族和解及恢復發展作為施政核心,工作重點轉向國家經濟建設,國家重建步伐加快,同時,全國大選准備工作亦取得進展。
憲法
現行憲法於2010年1月制定,規定總統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三軍總司令,總統不再由直接選舉產生,而是改由議會選舉中勝選的黨派推舉,任期五年,至多可以連任一次。總統上任後,可以自行任命副總統(註:總統任期從2012年議會選舉算起,這就使得現任總統多斯桑托斯最多可以擔任總統到2022年)。新憲法取消了總理職位,給予總統任命最高法院大法官、審計署署長的權利,國民議會有罷免總統的權利,但是必須經過最高法院的批准才能生效。憲法還規定,安哥拉所有土地屬於國家,只有安哥拉公民以及在安哥拉注冊的公司才能使用它。
議會
安哥拉國民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構。主要職能:修改憲法,批准、修改或取消法律;審批國民議會常務委員會的立法工作;監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監督國家和政府機關的工作;批准國民經濟計劃和國家預算並監督執行;批准大赦;宣布戒嚴和緊急狀態法,以及授權總統宣布戰爭或和平狀態。每屆任期5年,每年舉行兩次例會。 本屆議會於2008年9月根據多黨選舉結果組成。目前,在220個議員席位中,安人運佔191席,安盟16席,社會革新黨8席,安哥拉民族解放陣線3席,新民主選舉聯盟2席
政府
根據新憲法的規定,總統既是國家元首,還是政府首腦與武裝部隊總司令。總理的職位將被取消,其原先的職責將由新設立的副總統擔負。此外,今後總統將由贏得國民議會選舉的黨派領導人出任,而不是由原先的直接選舉產生。新憲法還規定,從2012年起,也就是下一屆議會選舉產生後,總統的任期為5年,最多可以連任一屆[1] 1993 年12月,根據憲法成立了共和國國務委員會。該委員會為總統的政治性咨詢機構,旨在聽取並集中全國各階層人士意見,供政府制定政策時參考。共和國國務委員會由行政、立法、司法領導人,擁有議會席位的各政黨主席以及由總統指定的10位社會知名人士、宗教界人士和大酋長組成。
司法機構
設有最高法院、軍事法庭、上訴法院和共和國總檢察院。軍事法庭受國防安全委員會直接領導。上訴法院專門受理上訴案件。總檢察院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受總統直接領導。最高法院院長克里斯蒂安諾·安德烈(Cristiano Andre)。總檢察長奧古斯托· 達科斯塔·卡爾內羅(Augusto da Costa Carneiro),2002年7月就任。
政黨
自1991年起實行多黨制。全國現有125個合法政黨。主要政黨有: (1)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Movimento Popular de Libertacao de Angola),簡稱安人運(MPLA),自安獨立後一直為執政黨。1956年12月成立。1990年,安人運「三大」決定放棄馬克思列寧主義,將黨改為群眾黨,確定其戰略目標是「民主社會主義」,並決定在安實行多黨制。2003年12月,安人運召開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新的中央委員會,多斯桑托斯總統再次當選為黨主席,安東尼奧·內圖(Antonio Neto)和儒利昂·馬特烏斯(Juliao Mateus)分別當選為黨的副主席和總書記。 (2)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Uniao Nacional Para Independencia Total de Angola),簡稱安盟( Unita )。主要反對黨。成立於1966年3月,若納斯·薩文比(Jonas Savimbi)為創始人。1967年開始反對葡萄牙殖民統治的武裝斗爭。1975年初同安人運、安解陣和葡當局組成過渡政府。安內戰爆發後,轉移到農村和叢林山區,開展反對安人運政府的游擊活動。1991年與安政府簽署《比塞斯和平協議》。1992年注冊成為合法政黨並參加當年的大選。1994年與政府簽署《盧薩卡議定書》。1998年9月,內部分裂,部分高級成員成立安盟革新委員會,公開反對黨主席薩文比。2002年2月22日,薩文比被政府軍擊斃。此後,安盟與政府正式簽署停火協議、完成非軍事化並宣布放棄武裝奪權目標。2003年6月,安盟召開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新的領導人:政治委員會主席伊薩亞· 薩馬庫瓦(Isaia Samakuwa),總書記馬里奧·瓦圖瓦(Mario Vatuva)。 (3)安哥拉自由民主黨 (Partido Liberal Democrático),1983年建立,是自由黨國際的成員,黨的領導人是阿納利婭·德·維多利婭·佩雷拉 (Anália de Victória Pereira) (4)安哥拉國民解放陣線 (Frente Nacional de Libertacao de Angola),是安哥拉擺脫葡萄牙殖民統治的獨立戰爭中的重要力量,曾經獲得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的支持,1992年安哥拉多黨大選後,改組為政黨,目前黨的領導認為奧爾登·羅貝托 (Holden Roberto) (5)安哥拉共和黨 (Partido Republicano de Angola),1994年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建立,是安哥拉目前最強力的反對黨,強烈反對多斯桑托斯總統領導安哥拉,認為他的上台是不合法的,主張嚴厲懲治腐敗,黨的領導人是卡洛斯·阿爾貝托·孔特雷拉斯·古維亞 (Carlos Alberto Contreiras Gouveia) 較有影響的政黨還有:社會民主黨(PSD)、民主革新黨(PRD)、安國家民主黨(PNDA)、安民主論壇(FDA)、安國家進步與聯盟民主黨(PDP-ANA)、民主聯盟聯合會(AD-Coligacao)、安青年工人農民聯盟黨(PAJOCA)等。
重要人物
若澤·愛德華多·多斯桑托斯:總統、安人運主席。1942年8月28日生於羅安達市一工人家庭。從中學時代起積極參加反對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1961年加入安人運,1962年任安人運青年副主席、安人運駐剛果代表。1963~1970年在蘇聯學習石化和通信專業,獲碩士學位。1975年任安人運中央對外聯絡部長、衛生部長並當選安人運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安獨立後,歷任外交部長、第一副總理、計劃部長、計委主任、安人運中央文教體育書記、國家重建部書記、經濟發展和計劃部書記等職。1979年9月,任安人運-勞動黨主席、共和國總統兼武裝部隊總司令。1980年11月任人民議會議長。1985年12月、1990年12月和1998年12月再次當選為安人運主席。1988年和1998年兩次訪華。
編輯本段歷任政要
歷任安哥拉總統
1975.11-1979.10阿戈斯蒂紐·內圖 (Agostinho Neto,1922-1979) 1979.10- 若澤·愛德華多·多斯桑托斯 (José Eardo dos Santos,1942-)
歷任安哥拉總理
1975.11-1978.12洛波·福爾圖納托·費雷拉·多納西門托 (Lopo Fortunato Ferreira do Nascimento,1942-) 1991.7-1992.12費爾南多·若澤·范杜嫩 (Fernando José da Franca Dias van Dúnem,1952-) 1992.12-1996.6馬爾科利諾·莫科 (Marcolino Jose Carlos Moco,1953-) 1996.6-1999.1費爾南多·若澤·范杜嫩(第二次任職) 2002.12-2008.9費爾南多·多斯·桑托斯 (Fernando da Piedade Dias dos Santos,1952-) 2008.9-2010.2保羅·卡索馬 (Antonio Paulo Kassoma,1951-)
編輯本段經濟
經濟制度
實行市場經濟,有一定的工農業基礎,但連年戰亂嚴重影響經濟發展,基礎設施遭到破壞。石油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02年實現和平後,戰後重建全面展開。2005年 經濟運行平穩,恢復速度加快,各行業均有所發展。政府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優先解決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設施項目,實施經濟結構調改,穩定宏觀經濟形勢, 同時加快國企私有化進程,鼓勵私營經濟發展,並加大基礎設施重建投入。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困難是資金嚴重短缺。 國內生產總值(2004年):201億美元。 人均國民總收入(2004年):1030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004年):11.2%。 貨幣名稱:寬扎(Kz)。 匯率(2009年8月):1美元=80寬扎。 通貨膨脹率(2004年):31%。 失業率(2003年):54%。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安哥拉官方估算)
資源
石油、天然氣和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石油儲量為125億桶,天然氣儲量達7萬億立方米。主要礦產有鑽石、鐵、磷酸鹽、銅、錳、鉛、錫、鋅、鎢、黃金、石英、大理石和花崗岩等。初步探明鑽石儲量近2億克拉、鐵礦17億噸、錳礦近1億噸,磷酸鹽2億噸。森林面積5300萬公頃,出產烏木、非洲白檀木、紫檀木等名貴木材。水力、海洋資源較豐富。
工礦業
安哥拉海岸外石油鑽井平台
石油和鑽石開采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05年石油行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0%,全年原油產量為4.352億桶,居非洲第二,目前日產石油120萬桶。安為世界第七大產鑽國和第四大鑽石收益國,2004年原鑽產量近610萬克拉,產值約8億美元。主要工業還有水泥、建材生產、車輛裝修、紡織服裝、食品和水產加工等。
農業
安哥拉經濟以農業為主。安哥拉地大物博,土地肥沃,河流密布,具有發展農業的巨大潛力,在124.67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內,耕地面積有約800萬公頃,而農業人口不足800萬人,但占總人口的85%;牧場和割草地有2900萬公頃。種植園集中分布在沿海平原中北部和鐵路沿線,多種植供出口的經濟作物,分散農戶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玉米和木薯是主要食糧,其它有馬鈴薯、甜薯、小米、高粱以及稻子、小麥等。安哥拉曾是一個農業大國,糧食不僅可以自給自足,而且還大量出口。但是,內戰嚴重破壞了農業生產,素有安哥拉「糧倉」美譽的萬博省和比耶省目前已成為沖突最為激烈的戰場。近年糧食不能自給。1997年全國糧食產量44萬噸,需求量為97萬噸。土地肥沃的安哥拉,河流密布,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良好。農業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65%。其中北部為經濟作物產區,主要種植咖啡、劍麻、甘蔗、棉花、花生等作物。中部高原和西南部地區為產糧區,主要種植玉米、木薯、水稻、小麥、土豆、豆類等作物。2004-2005年度穀物產量為190.4萬噸。糧食不能自給,2005年缺糧62.5萬噸。
漁業
漁業資源豐富。漁業為安重要產業,從業人員約5萬人,2004年捕魚總量為23萬噸。漁場自然條件良好,可全年作業。多數中、小漁業公司已私有化。沿海和內河多魚類,是非洲海洋漁業最發達的國家。魚肉和魚罐頭供出口。主要漁港中有中南沿海的洛比托、本格拉、納米貝等。獨立前,漁業曾為安主要產業之一。1993年捕魚量增為21萬噸,此後逐年下降。
交通運輸
以公路運輸為主。多年內戰使交通設施遭到嚴重破壞。據安哥拉政府估計,修復和重建約需100億美元。 公路:總里程7.3萬公里,其中1.8萬公里為柏油路面,其餘為沙石土路面,干線總長2.5萬公里。 鐵路:總里程2800公里,有本格拉、納米貝和羅安達-馬蘭熱三條主幹線。本格拉鐵路全長1350公里,與剛果(金)的鐵路連接,曾是南部非洲鐵路運輸干線之一。因多年戰亂,目前只有部分路段維持運轉。 水運:鵬飛(香港)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是中國人與安哥拉當地政府聯辦的海運公司,船隊總噸位10萬多噸,主要港口羅安達、洛比托和納米貝等均可停靠萬噸級貨船。2004年,羅安達港裝卸貨物總重310萬噸,貨運量佔全國進出口總量的70%。 空運:安哥拉航空公司是國際民航組織成員,航空客貨運輸量居非洲第五位。全國共有32個機場。羅安達國際機場可起降大型客機,有通往葡萄牙、法國、英國、比利時、俄羅斯、巴西以及剛果(布)、剛果(金)、加彭、維德角、衣索比亞、辛巴威、南非、納米比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等國的定期航班。
電信
電信比較落後。截至2005年6月,安手機用戶為100萬,占總人口的8%,固定電話用戶不足10萬,普及率不到1%。2001年,安宣布放棄國家對電信業的壟斷,私有化比例最高可達40%。主要電信公司有:國營安哥拉電信公司(ANGOLA TELECOM)和私營聯合電信公司(UNITEL)。2010年,安聯合電信公司用戶總數達到了550萬,業務份額佔全國的65%。
財政金融
2003年,財政收入33.78億美元,財政支出42.76億美元,財政赤字8.98億美元。2004年底,外匯儲備13.68億美元,外債總額105億美元。
對外貿易
2005年外貿總額約290億美元。近幾年對外貿易情況如下(單位:億美元): 2002 2003 2004 2005 出口 84.6 92.4 130 200 進口 39.7 40.8 52 90 差額 44.9 51.6 78 110 2004年,主要出口產品有石油、鑽石,主要進口產品有日用消費品、原材料和機械設備、汽車及零配件等,進口主要來自葡萄牙(占安當年進口總額的19.2%)、南非(12.6%)、巴西(7.6%)、中國(6.5%)、比利時(5.9%)。
外國資本
主要集中在石油工業、鑽石開采、公共工程、建築、漁業和加工工業等。近年來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在非洲國家中名列前茅,2003年為14億美元,位居非洲第二。主要投資國有美國、法國、義大利、比利時、英國、葡萄牙、日本、巴西、南非、韓國等。
外國援助
2001年接受外援2.68億美元。雙邊援助主要由美國、日本、荷蘭、挪威、瑞典、葡萄牙等提供。多邊援助主要來自歐盟、國際開發協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難民署、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組織。
人民生活
羅安達街頭出售水果的小販
工資標准由國家統一制定。全國最低月工資約合50美元。行政、技術、管理人員工資為工人工資的兩倍。幹部、職工每年可帶薪休假一個月。全國實行免費醫療。據安哥拉衛生部2002年統計,全國共有國家級醫院8家,省級醫院103家,衛生中心277個,醫療站1716個,全國平均每千人擁有醫生0.46名,護理人員11.27名,病床0.79張。 安是聯合國確定的全球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據2002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布的全球人文發展情況報告,安人文發展指數為0.403%,居全球第161位。安人均壽命40.1歲,人口增長率2.8%,出生率5.1%。2003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250‰。據安媒體公布的數字,2003年,安68%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2萬多人死於瘧疾;感染艾滋病人數逾100萬,占總人口的8.6%。
編輯本段軍事文教
軍事
1995年,安哥拉政府與安盟就組建統一軍隊達成協議。2003年,安哥拉武裝部隊總兵力10萬人,其中陸軍9萬人,空軍6000人,海軍4000人。預備役1萬人。國家元首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武裝部隊總參謀長阿戈斯蒂紐·內倫巴·桑雅爾(Agostinho Nelumba「Sanjar」)。2001年國防預算占國家預算總額的4.18%。
文化教育
教育體系分為基礎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基礎教育為義務教育,學制8年。兒童從7歲起入學。阿戈斯蒂紐·內圖大學是唯一的國立綜合性大學,另有兩所私立大學。2004年,接受學前教育兒童比例為7%,小學入學率為52%,中學為5%,大學為0.5%,15歲以上人口識字率為67%,注冊學生總數為260萬,公共教育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8%。(資料來源:安哥拉計劃部、世界銀行)
⑦ 伽特幣是什麼
伽特幣(簡寫:JTC)是一種基於「點對點」(peer-to-peer)技術的網路貨幣,也是MIT/X11許可下的一個開源軟體項目。它可以幫助用戶即時付款給世界上任何一個人。
伽特幣受到了比特幣(BTC)的啟發,並且在技術上具有相同的實現原理,伽特幣的創造和轉讓基於一種開源的加密協議,不受到任何中央機構的管理。與比特幣相比,伽特幣具有三種顯著差異。第一,伽特幣網路每1分鍾(而不是10分鍾)就可以處理一個塊,因此可以提供更快的交易確認。第二,伽特幣網路預期產出約2900萬個伽特幣,較比特幣網路發行貨幣量略高。第三,伽特幣在其工作量證明演算法中使用了由Colin Percival首次提出的scrypt加密演算法,這使得相比於比特幣,在普通計算機上進行伽特幣挖掘更為容易。
是一款最新的區塊鏈技術結合教育而設計的一款具有教育性質的特色區塊鏈數字貨幣。
中文名:伽特幣 外文名:JTCoin
開發時間:2017/3/12
簡 寫:JTC 開發者:伽特幣團隊
算 法:Scrypt 總流通量約2900萬枚
http://www.ke.com/wiki/%E4%BC%BD%E7%89%B9%E5%B8%81&prd=button_doc_e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