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滴滴數字貨幣
1.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滴滴達成戰略合作 數字人民幣應用出行場景
7月8日,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滴滴出行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研究探索數字人民幣在智慧出行領域的場景創新和應用。雙方期望通過建立合作關系,促進數字人民幣在多元化出行場景中的平台生態建設。
滴滴出行表示,將在有關部門指導下,配合數字貨幣研究所嚴格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指導方針,助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網約車跑滴滴更好還是美團
網約車現在還沒有開放
不能跑車
同時網約車有入門資格審查,到了一定的條件才可以的
美團現在條件低
3. 美團滴滴為什麼不用滿3年就可以跑網約車
新年伊始,隨著大批人員返城,網約車平台也開始回暖,各大平台又開始了新一輪競爭!也給廣大司機帶來了賺錢的希望!
對於2018年,該如何做網約車才能賺錢,不少車主提出了很多問題,我們選取其中3個熱門問題,進行簡單分析:
美團到底什麼時候能開始接單?會不會有燒錢大戰?
這么多平台,到底該選哪一個?
做網約車,是租車好還是買車好?
分析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當前市場:
2017年12月21日 美團宣布進入北京、上海等7大城市,8%抽成
2017年12月21日當天 消息人士透漏,滴滴現金儲備接近120億美元
2018年1月2日易到運營調整:七城試點下調傭金至5%
1月9日滴滴推出Di享卡,號稱最高可增加34%的收入
1月19日嘀嗒拼車高調升級,更名為「嘀嗒出行」,不再局限於拼車
2月13日首汽開啟機場、公交站廣告霸屏模式
2月23日左右首汽重磅開啟「50%充返」活動
三國大戰變成群雄爭霸!2018網約車市場註定硝煙再起,也是司機們師傅們難得的利好之機!
< 1 >
4. 滴滴虧百億美團虧千億,司機和騎手都說不掙錢,錢究竟去了哪裡
說到在線汽車預訂平台和外賣區,大多數人首先會在腦海中看到滴滴和美團的影子。在絕大多數人眼裡,美團和滴滴都賺錢,但事實並非如此。2018年,滴滴虧損109億元,美團虧損115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滴滴司機和美國軍團騎手都說他們不賺錢,那麼錢去哪裡了?
1、補貼司機費用高
關於滴滴公司的虧損,滴滴創始人公開表示,滴滴自成立以來的6年裡沒有賺到任何錢,所有的錢都用於補貼司機。然而,據大多數司機透露,經營滴滴實在賺不了多少錢,甚至司機都說除了睡覺,他們每天都經營滴滴,但他們的月收入只有5000到6000元。滴滴從司機的收入中提取30%,所以滴滴不可能不賺錢。2017年,滴滴的虧損只有25億,但2018年,虧損已經達到113億。
因此,無論是滴滴還是美團讓我們發現,互聯網行業的崛起是建立在燒錢的基礎上的,所以美團和滴滴在早期的虧損是正常的。
5. 美團和滴滴哪個前景好
發源於團購的美團如今已經擁有足夠消費場景映射,在餐飲、旅遊和娛樂三大領域美團如果說自己是第二沒有人敢大言不慚說自己是第一,此時若能通過出行領域布局,將基本形成完整的O2O場景閉環。由此可見,美團涉足出行領域的意義在於實現美團布局出行市場,實現打車、住宿、餐飲和娛樂等高頻消費場景的覆蓋,對於美團未來創新型商業盈利起到關鍵作用。
滴滴專業專注出行市場多年,按說應該不會給競爭對手留下涉足的空隙,然而出行市場龐大用戶群消費體驗證明,成也滴滴敗也滴滴—大眾出行需求習慣被滴滴一擲千金的補貼政策養成,當滴滴回歸正常不再給予高額補貼後,民眾出行體驗直線下降,不僅感受到車費越來越貴,補貼降低滴滴司機紛紛出走導致出行效率愈加低下,此時,美團打車出現,出行補貼和駕乘補貼雙邊服務體驗都令人眼前一亮,無疑,美團打車和滴滴打車哪個好高下立見。
論專業,從打車市場殺出一條血路的滴滴不可謂不專業,滴滴的專業體現在對滴滴司機補貼一天天下降司機毫無辦法,其中各種處罰制度更是專業得讓滴滴司機欲哭無淚只能選擇默默接受;對待消費者,滴滴的專業是極盡可能把「顧客就是上帝」理念貫徹到每一次溝通中,特別是2017年頻發的高峰期溢價政策被稱之為「專業抬價滴滴」。在打車市場,把優步中國收入囊中後滴滴一家獨大,如今,美團打車實時出現,那些對滴滴容忍已久的司機、乘客簡直「像找到了生命中陽光」,他們充滿希望、恰好將壓抑的情緒盡情釋放。
6. 美團和滴滴對外宣稱「虧損」,到底是不是真的虧損
我覺得應該是真的,因為在各個方面,他們很有可能會存在虧損。
7. 美團,滴滴,餓了嗎,區別
首先說餓了么優點:
1、針對校園的運營方向。餓了么團隊由於是學生創業具有校園背景,所以運營方向上可能對校園更為重視,發力也會更有針對性。而校園這個外賣市場也是很大的一塊,社會上一直在吐槽中國第九大菜系「食堂菜」的同時,很多大學生因為口味、方便而去選擇外賣。所以針對校園去運營也會帶來很好的效果。
2、品牌運營。從聘請王祖藍,甚至是科比作為品牌代言人,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餓了么更重視品牌的塑造運營,配合上社交渠道上的運營,能夠在討論度和接受度上得到很好的效果。
3、事件運營。用過餓了么,分享過紅包的應該都能注意到每次點開紅包的H5上都有著一個類似廣告位的地方,上面都貼著一些最近的熱門事件、熱門影視劇等的貼圖和文字。這樣的事件運營,不僅能夠蹭熱度增加紅包的點擊率,也能夠將這一部分流量轉化給合作夥伴,雙贏。
缺點也很明顯。一是紅包力度。很容易感受到,外賣市場都是錢砸出來的。而餓了么在這方面就欠缺一些了,畢竟是初創公司,自己手上的錢有限,只能靠著投資人吃飯了。拿到一筆大投資,那段時間的紅包就更頻繁分量也更大。但是對於大學生這樣的群體(可能別的群體也都這樣吧)主要是利益驅動的,通常在幾個軟體中選一個優惠更大的。在砸錢這方面略顯無力,在所難免,等到市場趨於穩定的時候,優惠漸漸減少到一個相對合理的值的時候,這個缺陷應該也會一定程度上得到彌補吧。二是地推運營。據說餓了么的地推相對簡單粗暴,強制綁架商家。這樣雖然可以很大程度的增加自身商家數量,但在之後可能使得餓了么在商家的選擇上站不住陣腳。
接下來就是美團外賣優點
1、地推實力。在經歷了千團大戰之後,加上合並,美團在團購、美食點評這方面一定打下了十分堅實的基礎。這就使得美團擁有著更好的地推團隊和地推方式,以他們豐富的經驗去解決地推中可能會出現的更多問題,也會更討商家的喜歡。
2、內容的積累。美團在點評內容上大量的積累,提供了分析用戶的大量數據,同時能夠更好的處理點評中的各種情況,更好的運營點評內容來吸引用戶和優化體驗。
3、紅包力度。同時使用過餓了么和美團外賣的的可以發現,在餓了么上很單薄的時候,美團外賣則一般保持著以往一樣的紅包優惠力度,這時候用戶肯定會優先選擇後者。美團強大的資金實力,砸到美團外賣上也是一點也不含糊,所以才有實力保持穩定的優惠力度,在這場拉鋸戰上也就保持著一致的戰鬥力。
缺點就不是很突出。因為美團整體的實力,美團外賣各方面都做得不錯。我個人覺得美團的線上運營相對於餓了么是弱了一點,討論度和流傳度都要遜一籌(「餓了別叫媽,叫餓了么」這個slogan真的好像好多人都懂呢)。美團也並沒有太多的對美團美團外賣這個品牌進行運營。不過對於外賣這種更注重於線下商家質量的市場來說,或許地推比線上運營重要得多。
再下來就是網路外賣:
1、網路外賣是含著金勺子出生的。網路大金主,砸錢的力度是足夠吸引各大商家的,這種強制地推的力量是足夠搶佔一定的市場。而且能夠得到網路這個最大的搜索引擎的最佳入口以及網路積累的大量用戶數據,從而實現精準化推薦。
2、網路外賣成立之初就聚焦白領市場,不僅帶動了用餐單量和單價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有助於全品類擴張。基於用戶基礎及自建物流團隊的能力,不斷根據白領群體的需求橫向拓展交易品類,目前實現了從餐飲到商超、下午茶、水果生鮮等全品類覆蓋,力爭提供一站式外賣服務平台。不但實現了與餓了么和美團外賣的差異化競爭,而且白領群體的消費能力更高,對網路外賣而言更容易實現品質化和高端化。
然而缺點也很明顯,因為專注於白領市場,也就是一二線城市為主,在三四線及以下城市范圍的滲透率較低,也就失去很大一部分的外賣市場。起步較晚,地推積累的經驗還不足,應付商家的能力也稍弱,導致在幾個平台補貼不一時得不到商家的傾斜。不過這些問題隨著之後的發展也會慢慢彌補。
8. 滴滴被罰550萬,美團被罰147萬,中國網約車現在最大的瓶頸是什麼
我覺得瓶頸還是不能完全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吧,畢竟現在滴滴公司和美團網約車所做的一切都還不足以完全保證乘客可以非常安心地乘坐網約車,還是存在一些安全隱患的。
而在團購的模式上發展起來的美團,已經不滿足當時的初級市場了。王興不僅將目光局限於部分群體,他逐漸發現,某個用戶群體形成交集——就餐、點餐、看電影、旅遊、租車的用戶,基本上就是同一群人。他的目標是將用戶群體擴大一倍,跟隨中國新興的中產階層人群的步伐,並不會被財力雄厚的競爭對手所嚇倒。因此,除了衣食住之外,「行」也成為了王興的一大戰略市場。2017年,這一年,美團在原有的核心業務外,增加了打車的新業務,一直處在四處樹敵的狀態。
9. 美團滴滴打車為什麼同時在支付寶和零錢里扣同一筆錢
滴滴打車按照正常的扣款程序來說應該是不會進行兩次扣款的,這個問題您可以向美團的客服進行反饋。
然後根據賬單查詢是否是兩個賬戶全部都被扣了款。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您!
10. 像美團和滴滴打車這樣的伺服器要多少錢一年的費用
一看伺服器處理能力,二看多少個節點,三看多少的容錯備份,這個不好估計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