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字幣問答 » 宋鴻兵講數字貨幣

宋鴻兵講數字貨幣

發布時間: 2021-09-19 19:31:28

❶ 有誰看過宋鴻兵的《貨幣戰爭》,或者《資本戰爭》,他們揭露的黑幕你們怎麼看

南方周末:《貨幣戰爭》看起來不像一本學術性很強的書,其中包含了太多「革命性」的內容,但是,似乎缺乏足夠的支撐,您是否同意這樣的評價?

宋鴻兵:《貨幣戰爭》與傳統意義上的學術研究最主要的不同是研究問題的思路和角度。它不是一般的抽象學術概念的探討,而是從金融戰的視角去審視歷史上的人和事,所以能夠揭示出一般學術著作涉及不到的領域。這大概就是這本書擁有「革命性」內容的原因了。

這本書的初衷既不是用來評職稱,也不是學位論文,它更像是電影《地道戰》里的那半夜被敲響的鍾聲,鬼子已經悄悄地摸進了村,可全村的鄉親們還在睡覺,希望我就是那個敲鍾人,也希望這鍾聲能提醒村長和民兵們准備戰斗。

這本書採取的是通俗易懂的寫法,但是它也並非如有的人說的是「演義小說」,基本的史料與數據方面,我都盡可能地給了出處。盡管讀者可以對書中的一些推論進行懷疑,但是,我可以保證的是,基本的資料是完全依照學術要求給出的,是真實可靠的。

❷ 關於宋鴻兵的《貨幣戰爭》讀了之後很受感悟,不過讀完之後一些問題變在腦中浮現 請大蝦們指教

集體對抗國際銀行?虧你想得出···你以為人心會這么齊么?
特別是國家首腦等能影響世界格局的人物,他們能彼此相信,會齊心協力么?
再者,在貨幣戰爭中也詳細描述了銀行家如何慢慢滲透到各大勢力的過程,現在的西方國家領導體系裡,又怎會沒有銀行家那邊的人?
最開始的經濟體系變革,還不是由銀行家們發起的。看得遠的人必然取得先機,布下後手。而且他們更是通過戰爭快速成長了起來,現在已經很難抗衡了。

至於羅斯柴爾德家族這么龐大,怎麼沒在美國成長的問題,也很好理解啊,你想想看,沒有什麼家族有那麼多的成員。要控制全世界的經濟,那需要多少人力?而只有自己家族和聯姻家族的人才能信賴啊。再者,所有蛋糕都被你一個人吃了,其他人豈會甘心?他們到時候必定聯合起來對抗你,你能扛得住?蟻多尚能咬死象,更何況掌握巨量金錢的銀行家們。所以唯有共贏,才能共同壯大發展啊···

❸ 宋鴻兵的貨幣戰爭第四部是「人民幣的博弈」嗎,

你可以去一些大的書店去看,再將它的價格相對比,但是書的質量就不能確定了,要看你自己的選擇了,也可以去多查幾家網上書店。這本書應該很好看,但還是要看你自己的決定了,,

❹ 宋鴻兵到底想說是誰在金融風暴中賺了錢

中國經濟或在明年中期遇最大困難

金融海嘯已經在全球許多國家登陸,面對可能到來的經濟衰退,全球正在採取救市措施。在我國三季度GDP增速僅為9%的情況下,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經濟走向如何?我想談幾點看法。

經濟下行難以逆轉

國家統計局20日發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個百分點。以此來推算,三季度GDP增速僅為9%。因此許多人對中國經濟四季度以及2009年走勢表示擔憂。

實際上,經濟下滑已經相當嚴重,根據早前公布的9月份用電量增速已經滑落至3%,1~9月用電量增速滑落至9.9%,按照經驗值,這個用電量水平對應的經濟增速應該至少在9%以下。

主要問題在於出口和投資貢獻下降,其中出口貢獻下降了0.9個點。

現在看來,經濟下行加劇正在進行中,很難判斷何時見底,因為未來中國經濟有硬著陸的風險。一旦發生,底可能是一個很長時期。

從金融動盪到全球總需求大幅下降,會存在一個滯後期,所以明年中期是一個很困難的時期。

四大因素影響通脹壓力

國內9月份CPI上漲4.6%,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PPI上漲9.1%,漲幅比上月回落1.0個百分點。PPI與CPI雙降之後,四季度及2009年的通脹形勢如何?

其實,CPI回落主要是翹尾因素大幅消失,PPI回落主要是國際商品市場近期大幅下跌。當前國內通脹壓力減輕,四季度通脹有望繼續回落,但2009年通脹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西方國家兜底式規模空前的救援計劃,始終是未來中長期內引發通貨膨脹的潛在源頭。就國內來看,幾個方面因素值得注意:

1、能源、糧食等初級產品的價格會否震盪後返身向上。因為市場流動性疏緩後,資金是要找出路的,如果美國經濟沒有出現新的產業亮點的話,只可能有三個去向,消費信貸、新興市場和能源等資源市場。如此一來,商品市場反彈,從而對PPI產生新的推力。
2、財政能力的減弱將迫使政府放鬆價格管制,從而使積壓已久的通脹壓力釋放出來。
3、製造業大量企業倒閉後,製造品的供給層面將產生新的通脹壓力。
4、不得不採取的擴張性貨幣政策與擴張性財政政策將從貨幣供應層面推動物價上漲。

企業最大壓力是外需驟降

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2%,比上年同期回落3.3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增長11.4%。這一數據反映出了企業經營狀況的惡化加劇,增速回到個位數是大概率事件。

企業面臨四大壓力:匯率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勞動力成本上升、外需驟降。如果歐美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對於一個出口已經佔到GDP40%的國家,是致命的。

現在看來,三季度出口依然平穩,主要是上半年訂單延續,而1~9月美國金融危機還沒有從市場明顯擴散至實體經濟層面,美國經濟還維持2%的增長。但是9月份後期,雷曼事件後,感覺明顯不一樣了,市場與實體經濟的防火牆被沖垮,未來幾個季度美國經濟將進入顯著衰退,溢出效應波及全球,中國出口很不樂觀。明年上半年有可能回落至個位數增長。

明年人民幣貶值可能性增加
截至2008年9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1.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2.92%。9月份外匯儲備增加214億美元,遠低於當月293億美元的貿易順差。
總的看來,7、8、9這三個月資本流入下降很厲害。金融海嘯過後,國際資本從新興市場撤離應該是一個趨勢,而且正在發生。
美國經濟去杠桿,消費信貸會大幅萎縮,與之對應的新興市場出口模式的經濟前景悲觀。同時,變賣資產大量資本撤離去回補母國金融機構的損失,滿足去杠桿的財務調整的要求也是重要因素。若趨勢延續下去,不排除中國外儲2009年中期後出現下降的月份。
事實上,2007年,中國經濟已經走到了一個既有經濟模式的盡頭,勞動生產率的進步已經出現明顯拐點。在中國新的模式出現以前,人民幣實際匯率的升值空間已經耗盡。
這一點,海外最清楚,新加坡1年期不可交割的人民幣匯率已經出現了明顯貼水。2009年人民幣匯率出現貶值得可能性在增加。

中國製造業很脆弱
全球經濟放緩對中國製造業影響有多大呢?
在我看來,這是災難性的。因為中國製造業都是大進大出的結構,資源和市場都捏在美歐的手裡。
一方面中國製造業得承受原材料價格上升這種輸入型通脹的壓力;而另一方面,中國製造業又無法將成本壓力外移,因為全球製成品的定價權不在中國,盡管中國被冠以「世界工廠」或者「世界車間」。但現代製造業價值鏈的兩端都不在中國掌控,研發、原材料采購、品牌設計、銷售渠道管理、售後服務、零售壟斷巨頭等等高附加值領域都在美歐手裡。中國製造業只是拿訂單幹活,並不直接面對最終消費者。
這樣的結構非常脆弱,資源和市場雙向一擠,必然是企業大量倒閉。

要做產業價值鏈的延伸
中國是否存在新的增長點支撐經濟呢?對於這個問題,要傷筋動骨的改革才能看到,也才能創造出新的經濟增長點。
宏觀上看,主要是調節投資和消費的結構,通過加快資源性產品和要素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力度,通過加快居民、政府、企業以及居民與居民之間的財富分配上的調整,堅定地轉向內需消費主導的經濟體。
微觀層面上,企業所謂轉型也好,升級也好,都不準確,並不是把我們勞動密集型趕走,內遷,這些都不能解決問題。中國製造業的問題是處於價值分配鏈的低端,在國際分工中任人宰割。
所以問題關鍵是做產業價值鏈的延伸,只有向兩頭延伸,如原材料采購、研發、物流、倉儲、銷售網路、品牌等,才能創造出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從而也就達成了與宏觀目標的一致。

❺ 為什麼宋鴻兵的《貨幣戰爭》飽受質疑

我眼中的宋鴻兵

下面我來談談我得看法,首先我不是他的粉絲,但是我還是挺看好他的。我第一次聽到洪兵在看中央電視台新聞的時候,有一個節目要采訪宋鴻兵。那一年,美國次貸危機發生了,中央電視台采訪了他,就好像他預測了2007年底的美國次貸危機。在采訪中,他談到了他在房地美工作的經歷,並通過邏輯推理得出了美國次貸危機的結論。

總結

事實上,那些貪婪和投機的人應該受到公正的懲罰。宋鴻兵的第一集《股市狂飆》,我認為已經證明了他的投資態度。宋紅兵不是經濟學家,但他是一名金融藝人。為什麼他沒有腦子,卻嫉妒他呢?

❻ 有誰看過宋鴻兵的《貨幣戰爭》的,能幫我寫500-800字左右的好書推薦演講稿嗎

我越來越感覺到,以前許多人對貨幣問題的重要性過於低估了,以為貨幣不過是附在物質生產「肌體」上的「一張皮」,是派生物,其基本功能是服務於物質生產,也就是說要方便貿易、加快流通、增進分工。就經濟學而言,不僅微觀經濟學中沒有貨幣的位置,在宏觀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學中涉及貨幣及匯率政策的場合,貨幣都是作為一個外在物存在的,其本身並非整個生產過程的一部分。有趣的是,在認為「唯有貨幣是重要的」貨幣主義經濟學家弗里德曼看來,貨幣政策至多在短期能夠對生產過程施加些影響,而長期看貨幣是中性的。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流行於中國的制度經濟學,其中也幾乎看不到貨幣的蹤影。對此,宋鴻兵先生則反其道而行之,在《貨幣戰爭》中明確提出,在資本主義社會,真相是金融資本不僅主導整個物質生產過程,而且控制整個人類歷史進程。

對接受主流經濟學的人而言,貨幣作為一種權力並被國家或國家背後的金融大亨用來作為實現自身目標之工具,這一邏輯很新鮮,甚至有些振聾發聵。其實這並不是全新的或具有獨創性的觀點。列寧在一百年前就曾在《帝國主義論》中說過,資本主義的高級階段之一便是金融寡頭的壟斷。希法亭於列寧之前在《金融資本》中也深入地觸及了這一命題。除此之外,一些非主流經濟學家和歷史學家也從不同的角度探討過貨幣本質問題。德國經濟學家南普在其1924年出版的《貨幣的國家理論》中就曾明確指出,貨幣和國家密不可分,脫離了國家的貨幣便成為無源之水,而沒有以貨幣表現的征稅權力的國家則形同虛設。古德哈特在1998年的一篇題為《貨幣的兩重含義》論文中,更是喊出了「貨幣即權力」的口號。而當今走紅的金融史學家尼爾·弗格森在六年前出版的《金錢聯系》中論證說,貨幣的主要功能並不在於使世界運轉起來,它自始至終都是使支撐現代經濟生活的各種制度得以形成、並與戰爭密切相關的政治事件。順帶提一句,弗格森大概是對羅斯切爾德家族史了解最多、也是最深入的人了。遺憾的是我沒讀過他得以成名的羅斯切爾德家族史論著。我對這部書很感興趣,但又實在是無暇閱讀。看來只有等將來再讀了。

❼ 宋鴻兵的《貨幣戰爭》怎麼沒提及骷髏會,共濟會

骷髏會是耶魯大學的學生社團。和《貨幣戰爭》的主題金融沒有直接關系。
共濟會有側面提到,沒有直接說。估計你沒看出來。

❽ 宋鴻兵的《貨幣戰爭》發表後,為什麼會引來那麼多人對他進行人身攻擊而不是對他的論點論據進行批駁

答得好笑,網路有個「貨幣戰爭」吧:

http://tieba..com/f?ct=&tn=&rn=&pn=&lm=&kw=%BB%F5%B1%D2%D5%BD%D5%F9&rs2=0&myselectvalue=1&word=%BB%F5%B1%D2%D5%BD%D5%F9&submit=%B0%D9%B6%C8%D2%BB%CF%C2&tb=on

美國的房利美和房地美都要找他做顧問,可見他並不簡單。

❾ 宋鴻兵是騙子嗎

主要原因就是宋鴻兵的著作《貨幣戰爭》中有很多謬誤。例如宋鴻兵說羅斯柴爾德家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我們只能說,柴爾德家族曾經是,但是現在沒落了。解析如下:

羅斯柴爾德家族曾經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他們靠拿破崙戰爭發了國難財,他們的直系子侄的一度在德國、義大利、法國和美國都有不小的生意,羅斯柴爾德的後人也曾經參加了由美國金融大亨 J.P.摩根發起的聯邦儲備銀行的籌備工作,但是所做的工作遠遠無法和摩根相比。今天,這個家族現在對世界的影響幾乎微乎其微。

按照中國一些作家的觀點,一兩百年前這個家族的財富作為原始資本,以每年百分之六的速度遞增,現在該家族應該有幾萬億美元。至於為什麼沒有人看見這幾萬億美元,是因為這個家族神秘而不公開其財務。這個解釋顯然和正常人的常識不符。幾萬億美元是什麼概念?是整個中國,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經濟規模。要知道現在世界上的有錢人,沒有一個把錢鎖在保險櫃里的,他們的錢一定要投入到經濟生活中。這么大一筆錢在世界上是不可能藏的住的。如果按那些作者簡單的邏輯,中國春秋時代的陶朱公只要為後代留下一兩銀子,現在應該變為十的六十次方兩銀子,而全世界今天總的財富只有區區十的十四次方兩銀子,也就是說陶朱公的後人的財富是全世界財富的幾百萬億億億億億倍。既然陶朱公後人的財富不能按指數遞增,憑空假定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財富連續幾百年以幾何級數遞增也很荒唐。事實永遠的對的,既然人們看不到這個家族了,只能說明這個家族衰落了。
為了證實這一點並弄清楚他們衰落的原因,我專門請教了高盛公司和花旗銀行的投資專家,雖然他們聽說過這個名字,卻很少有人能知道為什麼這個家族衰微了,因為在他們眼裡這個家族現在這點錢根本不算錢。後來高盛的朋友又幫我在公司里廣為咨詢,終於弄清楚其中的真相。
羅斯柴爾德家族十九世紀中後葉達到高峰,但是犯了幾次致命的錯誤,又遇到幾次滅頂之災,便從此一蹶不振的。該家族犯的第一個錯誤就是低估了美國的發展。十九世紀後半葉,美國因為種族矛盾尖銳,後來又爆發了內戰,羅斯柴爾德家族對美國不看好,撤走了在美國的大部分業務,失去了追隨美國發展的大好時機。(我常常和別人講,錯過現在中國發展的快車,就像一百五十年前錯過美國發展一樣可惜。)第一次世界大戰,該家族在歐洲的業務遭到重大打擊。一戰以後,很多歐洲國家不得不將博物館的珍藏賣給美國人。雖然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羅斯柴爾德家族在一戰後有短暫的喘息並得到了一些恢復,但是接下來希特勒迫害猶太人使得該家族再次遭到滅頂之災。幾年後,納粹勢力被清除,但是前蘇聯在東歐實現了社會主義,把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東歐(主要是德國)僅存的資產全部收為國有。該家族所剩的一些在法國和英國等國的資產也大幅度縮水。六十年代以來,已經淪為二流投資公司的該家族再次犯了致命的錯誤。歐美的大銀行,包括瑞士的瑞士聯合銀行(UBS,有時簡稱為瑞銀),蘇黎世信貸,德意志銀行,美國的摩根斯坦利、高盛等公司都紛紛上市,融得大量的發展資金。而羅斯柴爾德家族仍然停留在十九世紀家庭作坊的經營方式上。兩位高盛公司的銀行家告訴我,這個家族的經營活動其實並不神秘,他們和高盛一樣,現在也在歐洲為別人管錢(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一年的利潤在最好的年頭也不過一億美元左右,不到高盛的百分之一。而在美國一般的有錢人中,大多數人聽說這個名字反而是因為拉法特-羅斯柴爾德牌波爾多紅葡萄酒(Lafite-rothschild Bordeaux),這是世界上最好、最貴的葡萄酒,每瓶大約一兩千美元。該酒庄在十九世紀被羅氏家族買下。

以上文字引用吳軍的《浪潮之巔》
《浪潮之巔》是2016年5月1日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

❿ 宋鴻兵和梁文道打起來貨幣戰爭坑了多少人國外如何評價

宋鴻兵只是編著。

2007年宋鴻兵《貨幣戰爭》,引發全球關注,持續暢銷5年。

宋鴻兵因在書中成功預測了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和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而備受關注,在國內和國際上引起了巨大反響,曾被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媒體廣泛報道,2009年宋鴻兵被全球銷量第一的美國《商業周刊》評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40人」。

2010年之後,宋鴻兵率先提出的「剪羊毛」、「次貸地震」、「金融海嘯」、「金融高邊疆」、「中國大媽」等詞彙皆成社會流行詞彙。《貨幣戰爭》系列叢書已被翻譯成韓語、日語、法語、波蘭語、越南語、繁體字等多種語種持續暢銷海外。



(10)宋鴻兵講數字貨幣擴展閱讀:

有很多人關注的《貨幣戰爭》,作者是宋鴻兵,請注意,他不是作者,是編著者。

關於作者宋鴻兵,這本書的後面介紹說他是20世紀90年代赴美留學,但他學的不是金融,學的是信息工程和教育學,長期關注並研究美國歷史和世界金融史,曾經做過金融機構房地產方面的高級咨詢顧問,也做過一些與IT有關的東西。

這本書如此轟動簡單地講它是一個陰謀論的故事,說原來從林肯總統遇刺、經濟大蕭條、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到東南亞經濟危機、日本的泡沫經濟爆破等等一系列事情其背後都是有陰謀的,而這個陰謀跟一個家族有關。

這個家族太厲害了,所以它能夠搞定大家,發現原來在操縱全球金融市場的都是他一個人、一個家族,這個家族就是有名的銀行家家族羅斯切爾德家族。

這樣的說法如果真成立的話那真是聞所未聞的震撼事件。原來我們全世界的金融秩序甚至政治大事,國際間的戰爭都是這么一個銀行家的家族為了個人私利,為了壟斷財富,為了牟取暴利而搞出來的,甚至連美國聯邦儲備局也是他們的傀儡和玩偶。

這本書到最後指出所謂的「貨幣戰爭」即我國如果開放金融市場,就要跟這些大家族,這些貪婪的銀行家對著干,這就是貨幣戰爭。而我國要怎麼樣才能確保「自身安全」。

他提出的想法很有意思,就是恢復金本位的貨幣制度,他認為現在社會為什麼會放棄金本位的貨幣制度也都是這些銀行家搞出來的陰謀。因為當貨幣沒有黃金或者白銀在背後支撐的時候就很容易被他們操縱,讓他們從中賺取暴利,進而吞吃我們老百姓的血汗錢,這就是整本書要講的事。

這本書暢銷後立刻產生了一個爭論,這些說法那麼奇怪都是哪兒來的。一查才發現,原來這本書居然有八成或七成是抄襲自一部紀錄片的。

1995年美國有一部紀錄片,叫做《The Money Master》,片長大約有幾小時,講的故事跟這本書里的故事很接近,但是他沒有嘗試把這個陰謀全部歸結到一個家族身上。當年這個紀錄片出來時就很惹人非議了,很多人覺得那裡面的考據不夠充分,也不夠真實。

而這本《貨幣戰爭》居然有七成到八成是照用那個紀錄片的,甚至連裡面的注釋、引述也都是一一照用。這樣子一來,這本書能說它是一本信得過的書嗎。

後來發現很多網友說,不能因為《貨幣戰爭》是抄襲就說它沒有價值。就算是抄襲,它抄的好,人家說的觀點如果是真的、對的,管它抄襲不抄襲。

甚至還有人認為,像這種罵這本書是抄襲之作的人其實是想誣蔑它,是想掩飾這本書提出來的「真相」,說在轉移焦點,因為真正應該集中的焦點就是這本書裡面提到的這些。

「陰謀」到底是不是事實。比如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不是這樣發起的,中國現在金融開放是不是會面對危機,而現在說這本書抄襲其本意是想掩蓋這些東西。

熱點內容
幣圈推單的大神 發布:2025-07-09 18:30:48 瀏覽:789
區塊鏈認證測試 發布:2025-07-09 18:30:13 瀏覽:982
比特幣玩波段 發布:2025-07-09 18:23:24 瀏覽:614
菲律賓區塊鏈博彩 發布:2025-07-09 18:16:16 瀏覽:766
區塊鏈有哪些應用領域 發布:2025-07-09 18:16:13 瀏覽:744
btc哪個礦池收益高6 發布:2025-07-09 17:56:17 瀏覽:467
怎麼做區塊鏈節點 發布:2025-07-09 17:52:21 瀏覽:793
eth鳳凰礦機 發布:2025-07-09 17:28:04 瀏覽:299
區塊鏈理財類app 發布:2025-07-09 17:12:02 瀏覽:762
a10eth礦機算力低怎麼調試 發布:2025-07-09 17:06:11 瀏覽: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