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本位銀本位數字貨幣世界幣種
1. 世界上還有金本位或者銀本位的貨幣嗎,是哪些國家,人民幣屬於哪一類型
在歷史上,自從英國於1816年率先實行金本位制以後,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實行了金本位制,而且是典型的金本位制——金幣本位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各國為了籌集龐大的軍費,紛紛發行不兌現的紙幣,禁止黃金自由輸出,金本位制隨之告終。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在1924-1928年,資本主義世界曾出現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都先後恢復到大戰前的水平,並有所發展。各國企圖恢復金本位制。但是,由於金鑄幣流通的基礎已經遭到削弱,不可能恢復典型的金本位制。當時除美國以外,其他大多數國家只能實行沒有金幣流通的金本位制,這就是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
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由於不具備金幣本位制的一系列特點,因此,也稱為不完全或殘缺不全的金本位制。該制度在1929-1933年的世界性經濟大危機的沖擊下,也逐漸被各國放棄,都紛紛實行了不兌現信用貨幣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這實際上是一種金匯兌本位制,美國國內不流通金幣,但允許其他國家政府以美元向其兌換黃金,美元是其他國家的主要儲備資產。但其後受美元危機的影響,該制度也逐漸開始動搖,至1971年8月美國政府停止美元兌換黃金,並先後兩次將美元貶值後,這個殘缺不全的金匯兌本位制也崩潰了。
銀本位制是以白銀為本位貨幣的貨幣制度。有銀兩本位和銀幣本位兩種類型。銀兩本位是以白銀重量「兩」為價格標准實行銀塊流通。銀幣本位則是國家規定白銀為貨幣金屬,並要求鑄成一定形狀、重量和成色的銀幣;銀幣可以自由鑄造成和自由熔化;銀行券可以自由兌換銀幣或白銀;銀幣和白銀可自由輸出或輸入,以保證外匯市場的穩定。在貨幣史上,銀比金更早地充當本位貨幣。但在充當貨幣商品方面,黃金遠勝於白銀。西方國家隨著經濟的發展,銀本位制先是過渡到金銀復本位制,19世紀20年代後又為金本位制所取代。只有墨西哥、日本、印度等還保留銀本位制
人民幣沒有固定的含金量或含銀量,既不是金本位也不是銀本位。我國的人民幣屬於不兌現本位,又稱為信用本位。按照這種本位制,人們可以用一種紙幣兌換另一種紙幣,但不能兌換貴金屬。當代西方經濟學家認為,在金本位或銀本位制條件下,一國的貨幣供給量取決於它的貴金屬存量,而貴金屬存量又取決於貴金屬的勘探和開采情況,所以貨幣供給量不能適應經濟變化和發展的需要。但是在不兌換本位制條件下,政府可以決定貨幣供給量。因此,不兌現本位制更有利於政府對經濟的調節。
2. 金本位和銀本位的區別是
金本位和銀本位有3點不同:
一、兩者的本位貨幣不同:
1、金本位的本位貨幣:為黃金。
2、銀本位的本位貨幣:為白銀。
二、兩者的實質不同:
1、金本位的實質:在金本位制下,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於若乾重量的黃金(即貨幣含金量);當不同國家使用金本位時,國家之間的匯率由它們各自貨幣的含金量之比——金平價來決定。
2、銀本位的實質:銀兩本位是以白銀重量「兩」為價格標准實行銀塊流通。銀幣本位則是國家規定白銀為貨幣金屬,並要求鑄成一定形狀、重量和成色的銀幣;銀幣可以自由鑄造成和自由熔化;銀行券可以自由兌換銀幣或白銀。
三、兩者的意義不同:
1、金本位的意義:金幣本位制是一種穩定的貨幣制度。黃金自由發揮世界貨幣的職能,促進了各國商品生產的發展和國際貿易的擴展,促進了資本主義信用事業的發展,也促進了資本輸出。金本位制自動調節國際收支,促進了資本主義上升階段世界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2、銀本位的意義:銀幣和白銀可自由輸出或輸入,以保證外匯市場的穩定。銀本位制下,匯率固定,消除了匯率波動的不確定性,有利於世界貿易的進行;各國央行有固定的黃金價格,從而貨幣實際價值穩定;沒有一個國家擁有特權地位。
3. 金銀本位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二戰後這個體系會破裂那麼現在國際上採用的是什麼體系
金本位即金本位制 (Gold standard),金本位制就是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於若乾重量的黃金(即貨幣含金量);當不同國家使用金本位時,國家之間的匯率由它們各自貨幣的含金量之比——鑄幣平價(Mint Parity)來決定。金本位制於19世紀中期開始盛行。在歷史上,曾有過三種形式的金本位制: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金匯兌本位制。其中金幣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就狹義來說,金本位制即指該種貨幣制度。
二戰後,世界金融經濟體系一直由美國主導,從布雷頓森林體繫到牙買加體系,再到美元-華爾街體系,其實質是美元霸權地位。
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制度崩潰的根本原因,是這個制度本身存在著不可解脫的矛盾。在這種制度下,美元作為國際支付手段與國際儲備手段,發揮著世界貨幣的職能。一方面,作為國際支付手段與國際儲備手段,美元幣值穩定,其它國家就會接受。而美元幣值穩定,要求美國有足夠的黃金儲備,而且美國的國際收支必須保持順差,從而使黃金不斷流入美國而增加其黃金儲備。否則,人們在國際支付中就不會接受美元。另一方面,全世界要獲得充足的外匯儲備,美國的國際收支就要保持大量逆差,否則全世界就會面臨外匯儲備短缺,國際流通渠道出現國際支付手段短缺。隨著美國逆差的增大,美元的黃金保證會不斷減少,美元將不斷貶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從美元短缺到美元泛濫,是這種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
4. 關於金本位與銀本位
我只知道金銀本位可以防止通貨膨脹,有利於創造真正的國家財富,而非債務財富。
5. 銀本位和金本位的區別
銀本位和金本位的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金本位即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就是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於若乾重量的黃金(即貨幣含金量);當不同國家使用金本位時,國家之間的匯率由它們各自貨幣的含金量之比—金平價來決定。
銀本位制是以白銀為本位貨幣的貨幣制度。通貨的基本單位由定量的銀規定的貨幣本位制。
2、內容不同
金本位用黃金來規定所發行貨幣代表的價值,每一貨幣單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國貨幣按其所含黃金的重量而形成一定的比價關系。
銀兩本位和銀幣本位兩種類型。銀兩本位是以白銀重量「兩」為價格標准實行銀塊流通。銀幣本位則是國家規定白銀為貨幣金屬,並要求鑄成一定形狀、重量和成色的銀幣;銀幣可以自由鑄造成和自由熔化;銀行券可以自由兌換銀幣或白銀;銀幣和白銀可自由輸出或輸入,以保證外匯市場的穩定。
3、意義不同
金幣本位制是一種穩定的貨幣制度。黃金自由發揮世界貨幣的職能,促進了各國商品生產的發展和國際貿易的擴展,促進了資本主義信用事業的發展,也促進了資本輸出。金本位制自動調節國際收支,促進了資本主義上升階段世界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在貨幣史上,銀比金更早的充當本位貨幣。但在充當貨幣商品方面,黃金遠勝於白金。西方國家隨著經濟的發展,銀本位制現實過度到金銀復本位制,19世紀20年代後又為金本位制所取代。只有墨西哥、日本、印度等還保留銀本位制。
(5)金本位銀本位數字貨幣世界幣種擴展閱讀:
金本位的特點
1、用黃金來規定貨幣所代表的價值,每一貨幣單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國貨幣按其所含黃金重量而有一定的比價。
2、金幣可以自由鑄造,任何人都可按本位幣的含金量將金塊交給國家造幣廠鑄成金幣。
3、金幣是無限法償的貨幣,具有無限制的支付手段的權利。
4、各國的貨幣儲備是黃金,國際的結算也使用黃金,黃金可以自由輸出與輸入。
5、由於黃金可在各國之間自由轉移,這就保證了外匯行市的相對穩定與國際金融市場的統一。
6. 現在還有哪些國家是金本位銀本位以及主要國家的貨幣制度
學經濟的時候還真沒聽說過,存儲、移動、切割還有就是太少了都導致金本位不行。要是大俠找到了這樣的國家也請告知
7. 現在還有哪些國家在用金本位或者銀本位或者雙本位的貨幣制度
沒有,現有黃金儲量僅美國就佔有超過50%,毫無疑問,歐洲也是金銀儲備大戶。別的國家根本沒有足夠的儲備實現金本位或銀本位。大部分國家都使用外匯本位,這正是美國稱霸世界的又一原因。
8. 政治經濟學問題:世界貨幣的只有黃金或白銀嗎
不。金本位或銀本位的貨幣也是世界貨幣。美元屬於金本位貨幣。
金本位制就是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或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於若乾重量的黃金(即貨幣含金量);當不同國家使用金本位時,國家之間的匯率由它們各自貨幣的含金量之比--鑄幣平價(Mint Parity)來決定。金本位制於19世紀中期開始盛行。在歷史上,曾有過三種形式的金本位制: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金匯兌本位制。其中金幣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就狹義來說,金本位制即指該種貨幣制度。
用白銀做本位貨幣的貨幣制度,通貨的基本單位由定量的銀規定的貨幣本位制
銀本位制是以白銀為本位貨幣的貨幣制度。有銀兩本位和銀幣本位兩種類型。銀兩本位是以白銀重量「兩」為價格標准實行銀塊流通。銀幣本位則是國家規定白銀為貨幣金屬,並要求鑄成一定形狀、重量和成色的銀幣;銀幣可以自由鑄造成和自由熔化;銀行券可以自由兌換銀幣或白銀;銀幣和白銀可自由輸出或輸入,以保證外匯市場的穩定。
9. 關於銀本位與金本位的問題
樓上不要胡說八道!金本位制早在上世紀30年代的西方經濟危機時期,就逐漸崩潰而被各國拋棄了!現在的人民幣沒有固定的含金量或含銀量,既不是金本位也不是銀本位。
我國的人民幣屬於不兌現本位,又稱為信用本位。按照這種本位制,人們可以用一種紙幣兌換另一種紙幣,但不能兌換貴金屬。當代西方經濟學家認為,在金本位或銀本位制條件下,一國的貨幣供給量取決於它的貴金屬存量,而貴金屬存量又取決於貴金屬的勘探和開采情況,所以貨幣供給量不能適應經濟變化和發展的需要。但是在不兌換本位制條件下,政府可以決定貨幣供給量。因此,不兌現本位制更有利於政府對經濟的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