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領導幹部讀本
Ⅰ 觀點 「政」需要「大數據」的大作用
觀點:「政」需要「大數據」的大作用
什麼是「大數據」?說白了就是海量的信息資產、快速的數據流動、動態的數據體系、多樣的數據類型、巨大的數據價值。「大數據」是信息化時代發展的風向標,信息數據的巨量歸集,量變引起的質變效應,讓「大數據」像引領了工業革命的蒸汽機一樣,催生了互聯網應用的新變革。提到「大數據」,彷彿就是互聯網IT行業的術語,與政府治理、權力運行毫無關聯。實則不然,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加里·金說:「這是一場革命,龐大的數據資源使得各個領域開始了量化進程,無論學術界、商界還是政府,所有領域都將開始這種進程。」「大數據」帶來的跨界效應,同樣在政府治理、經濟治理、社會治理等方面也掀起了新的浪潮,在「大數據」時代,政府部門難以置身事外。其實,「大數據」這一互聯網領域的時髦熱詞,在政府工作中並不是陌生詞,無論是在考察調研中,還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都曾多次提及,且反復強調,「不管是推進政府的簡政放權,放管結合,還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都要依靠大數據、雲計算。」近日,旨在幫助領導幹部掌握大數據相關知識、提高運用大數據能力的《大數據領導幹部讀本》,在國家行政學院正式發布。這更加表明,黨和政府已經高度重視「大數據」,並且將其作為政府治理體系現代化與領導幹部治理能力改革提升的新武器。在經濟全球化、信息化迅速發展的時代,政府職能加快轉變,全面深化改革闊步向前,對於政府部門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越來越高。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新任務、新要求接踵而至,更需要我們優化治理模式,讓「大數據」成為政府決策的「智囊團」,當好全面深化改革發展的「軍師」。只有走在「大數據」降臨時代的前列,在經濟發展、社會運行的方方面面治理上才能抓住發展機遇,緊跟時代潮流。讓「大數據」在現代化的治理中真正發揮作用,關鍵要抓住決策的源頭,在政策研究階段,發揮「大數據」的優勢。徹底改變「一貫做法」「閉門造車」等經驗主義、主觀主義政策研究方法,「用數據」「用事實」來實事求是、推陳出新。政策研究制定時,既要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群眾,看實情、聽真話、取真經;還要提高對大數據的運用能力,擴大樣本數量,規避調研的片面性,把廣泛採集數據、綜合處理數據、系統分析數據、准確運用數據作為基本的調研方法,在海量的信息數據中分析問題、總結經驗、提煉政策,制定更加科學合理、貼合發展實際、滿足群眾需要的政策決策。「大數據」是一場治理革命,提高行政效能,克服政府治理頑疾,都離不開大數據的充分運用。擁抱「大數據」,迎接新挑戰,搶抓新機遇,這是大勢所趨,也是潮流使然。
Ⅱ 數字貨幣會引發國際金融摩擦嗎
1月13日,「數字貨幣未來」研討會暨《數字貨幣-領導幹部讀本》發布會在北京大學朗潤園舉辦。與會專家表示,數字貨幣發展起來必然對金融結構產生重大影響,很有可能重構金融模式和貨幣體系。而至於數字貨幣會否沖擊金融穩定,專家認為不像直觀理解的那麼簡單。
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以及移動互聯網、可信可控雲計算、終端安全存儲、區塊鏈等技術的演進,全球范圍內支付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數字貨幣的發展正在對貨幣發行和貨幣政策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在書中提出,中國現階段的央行數字貨幣設計應注重M0替代,而不是M1、M2替代。在雙層運營體系安排下,我國的央行數字貨幣應以賬戶松耦合的方式投放,並堅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對央行數字貨幣載入智能合約應保持審慎態度。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委員、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在研討會上表示,法定數字貨幣到底能不能替代傳統的貨幣形式,取代新興的電子支付工具,成為主要的貨幣形式和主要的支付工具,最終會是一個由市場來決定的過程。
他認為,數字貨幣很有可能重構金融模式和貨幣體系,這是現實的挑戰,也是未來的機遇。數字貨幣在未來的全球數字經濟競爭中居於核心地位,應有必要抓緊研究發行中國主導的全球性數字貨幣的可行路徑和實施方案,進一步完善法定數字貨幣的具體架構。我國應該立足於數字金融健康發展,加快數字金融制度建設,抓緊制定數字貨幣監管、法定數字貨幣發行等數字金融制度。
央行數字貨幣是否會影響金融穩定?針對這個問題,光大集團研究院副院長、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在書中撰文指出,從金融結構來講,央行數字貨幣增加流動性資產供給,將減少銀行信貸創造流動性資產的動能,降低私人部門的杠桿率,這有利於金融穩定。但是央行數字貨幣也為擠兌銀行存款提供了一個更有效更便捷的渠道。所以有觀點認為央行數字貨幣加大了市場恐慌時出現銀行擠兌的可能,從而增加金融不穩定風險。
「但也要注意到,能夠擠兌本身就增加了我們對銀行的信心。我們願意把錢存在銀行,是因為我們相信能隨時提取現金。假設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導致無現金社會出現,我們沒有辦法從銀行提取現金,那我們還放心把錢存在銀行嗎?如果央行數字貨幣替代了現金,在需要的時候我們總可以把銀行存款轉為央行數字貨幣,可能反而增加消費者對銀行穩定的信心。」彭文生說,央行數字貨幣對金融穩定的沖擊可能不像有些直觀理解的那麼簡單。
專家在研討會上表示,在數字經濟時代,數字貨幣的競爭主要是支付手段和支付效率的競爭。傳統的貨幣體系將支付服務和金融服務綁在一起,當下支付服務和金融服務則可以分開,由於支付服務可能和其他實體經濟活動綁在一起,因此如何監管,如何維護支付體系的穩定是數字貨幣時代的挑戰
Ⅲ 區塊鏈行業最近有啥動態嗎
有呀,比如前段時間出現的ETH12小時暴跌20%,中國銀行與中國銀聯合作,進一步探索區塊鏈技術,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區塊鏈—領導幹部讀本》等等,我這段時間一直在Hubox上看資訊,有很多大V會發一些對區塊鏈行業的觀點什麼的,分析的挺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