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字幣問答 » 疫情防控或加快推進數字貨幣

疫情防控或加快推進數字貨幣

發布時間: 2022-01-20 17:32:50

Ⅰ 中國的數字貨幣研發處於世界什麼位置我們為什麼要加快推進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引領新的金融格局

隨著中國在央行數字貨幣領域的加速,現今越來越多的央行開始重視央行數字貨幣領域。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央行數字貨幣將是各國在金融領域競爭的重要方向。

Ⅱ 大盤將維持強勢震盪,操作注重節奏,重點關注科技和金融

【本期摘要】
重點推薦
國辦: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鼓勵電商設置外貿產品專區
我國重新啟動北斗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任務
 
市場點評
市場點評:大盤將維持強勢震盪,操作注重節奏,重點關注科技和金融
數字貨幣:數字貨幣是人民幣國際化重要渠道,推進節奏有望超預期
宏觀視點:晶元半導體個股大漲,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二期開工
 
期貨情報
金屬能源:黃金397.40,漲1.33%;銅47410,漲0.55%;螺紋鋼3585,跌0.19%;橡膠10615,跌0.28%;PVC指數6155,跌0.57%;鄭醇1759,漲0.34%;滬鋁13590,漲0.89%;滬鎳102060,跌1.39%;鐵礦739.0,跌2.25%;焦炭1949.0,跌0.43%;焦煤1174.0,跌0.93%;布倫特油43.33,漲2.51%;
農產品:豆油5804,漲0.62%;玉米2103,跌0.94%;棕櫚油5130,漲1.18%;鄭棉11840,跌1.33%;鄭麥2523,跌0.12%;白糖5051, 漲0.24%;蘋果7878,跌2.57%;紅棗10025,跌1.38%;
匯率:歐元/美元1.13,漲0.76%;美元/人民幣7.07,跌0.04%;美元/港元7.75,漲0.01%。
 
二、重點推薦
1、國辦: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鼓勵電商設置外貿產品專區
事件:6月222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實施意見,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鼓勵外貿企業對接電商平台,依託各類網上購物節,設置外貿產品專區。在符合國內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引導主要步行街組織開展出口產品轉內銷專題活動。
點評:在疫情沖擊下,今年的外貿出口面臨較為嚴峻的形勢,由於出口產業鏈對於穩就業影響很大,因此穩定出口企業的經營意義重大。我國擁有龐大的內需消費市場,加之在政策的扶持下,外圍經濟下行對於外貿出口企業的沖擊將降低。在基本面下行可控及流動性充裕的背景下,市場有望繼續演繹結構性行情。
(投資顧問 鍾燕玲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20024)
 
2、我國重新啟動北斗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任務
事件: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消息,6月16日推遲執行的北斗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任務相關技術問題已排除,任務重新啟動,將於6月23日擇機發射。
點評:隨著北斗全球組網的完成,北斗應用將步入快速發展階段,北斗產業鏈未來成長空間廣闊,這對於相關上市公司將是重要發展機遇。
(投資顧問 鍾燕玲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20024)
 
三、市場點評
市場點評:大盤將維持強勢震盪,操作注重節奏,重點關注科技和金融
周一A股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互現,其中創業板指繼續飄紅收漲1.01%,日K線七連漲,再創四年半新高。市場成交量放大,兩市合計成交8286億元,行業板塊呈現分化格局,其中券商與半導體板塊強勢領漲。當日北向資金凈流入37.9億元。目前市場對於疫情的悲觀預期已經基本消散,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加之外圍局勢趨於穩定,預計後市有望維持強勢整理。操作上建議把握節奏參與,逢低關注半導體、券商、大金融、大消費,新能源等。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宏觀視點:晶元半導體個股大漲,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二期開工
事件:6月20日,由長江存儲實施的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二期(土建)在武漢東湖高新區開工。該項目計劃分兩期建設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工廠,一期項目規劃產能每月10萬片,二期將達到20萬片,總體投資240億美元。項目一期於2016年底開工建設,32層、64層存儲晶元產品現已實現穩定量產,並成功研製出全球首款128層QLC三維快閃記憶體晶元。
點評:存儲器是信息系統的基礎核心晶元,最能代表集成電路產業規模經濟效益和先進製造工藝,也是中國進口金額最大的集成電路產品。近些年內存、固態硬碟、顯卡價格屢現上漲,根源在於存儲晶元掌握在少數國外廠家手中。國產化將降低國內半導體產品成本,並提升上游設備公司訂單。相關龍頭公司有望持續受益,建議積極關注相關機會。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數字貨幣:數字貨幣是人民幣國際化重要渠道,推進節奏有望超預期升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認為數字貨幣是未來貨幣市場競爭的制高點,數字貨幣的發展是今後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重要的領域和渠道。新加坡政府及銀行高層也表示期待與中國在數字貨幣領域進行合作,稱可以考慮將新加坡作為中國數字貨幣的樞紐地。韓國、泰國央行近期也在積極推進數字貨幣的發展。分析認為:近期全球央行,尤其是亞洲各國央行對數字貨幣的積極態度將有利於推進未來數字貨幣在跨境貿易及支付結算中的應用,提升數字貨幣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國內數字貨幣測試正在緊鑼密鼓的推進,後續落地節奏有望再超預期。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Ⅲ 數字貨幣牌照怎麼選擇

您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數字貨幣牌照不算太多,但僅國家性質頒發的數字貨幣牌照也有一二十種。頒發數字貨幣牌照的國家有如愛沙尼亞 澳大利亞 美國 日本 泰國 瑞士 哈薩克 立陶宛 馬來西亞 蒙古國 新加坡 菲律賓 越南等,需要補充的是加拿大在未來幾個月內會頒發正真數字貨幣的牌照。這么多國家頒發的牌照該如何選擇呢?。
數字貨幣牌照不算太多,但僅國家性質頒發的數字貨幣牌照也有一二十種。頒發數字貨幣牌照的國家有如愛沙尼亞 澳大利亞 美國 日本 泰國 瑞士 哈薩克 立陶宛 馬來西亞 蒙古國 新加坡 菲律賓 越南等,需要補充的是加拿大在未來幾個月內會頒發正真數字貨幣的牌照。這么多國家頒發的牌照該如何選擇呢?
含金量型:加拿大MSB牌照,美國MSB牌照,美國MTL牌照,澳大利亞AUSTRAC牌照,愛沙尼亞MTR牌照、瑞士FINMA牌照,日本JVCEA牌照,哈薩克FSP牌照以及即將增加數字貨幣這一項的加拿大MSB牌照
每個牌照都收投資者認可的成都不同,其中牌照的含金量以及名氣就是重要的指標。同時不同國家甚至同國家不同牌照如美國,他的申請和維護費用都是不同的。以上牌照都是含金量很高的牌照,至於費用高低和含金量沒有太直接關系,如瑞士牌照,他需要實際辦公,並且人工也貴,而且這不僅僅是數字貨幣牌照,他還是頂尖的外匯牌照那麼費用可想而知。
推薦型:美國MSB牌照 加拿大MSB牌照 澳洲AUSTRAC牌照
推薦理由是這幾款牌照價格相對較低,名氣都很大
至於各種牌照辦理的條件都各有不同,但首先都是用公司作為主體去申請牌照的。至於對交易所的資質審核,是否需要實際辦公,是否需要保證金等就要看具體是哪款牌照。如果平台實力比較雄厚也比較推薦多辦幾塊,也可以挑戰一下瑞士 日本等頒發的數字貨幣牌照。
 
含金量型:加拿大MSB牌照,美國MSB牌照,美國MTL牌照,澳大利亞AUSTRAC牌照,瑞士FINMA牌照,日本JVCEA牌照,哈薩克FSP牌照以及即將增加數字貨幣這一項的加拿大MSB牌照
每個牌照都收投資者認可的成都不同,其中牌照的含金量以及名氣就是重要的指標。同時不同國家甚至同國家不同牌照如美國,他的申請和維護費用都是不同的。以上牌照都是含金量很高的牌照,至於費用高低和含金量沒有太直接關系,如瑞士牌照,他需要實際辦公,並且人工也貴,而且這不僅僅是數字貨幣牌照,他還是頂尖的外匯牌照那麼費用可想而知。
推薦型:美國MSB牌照 加拿大MSB牌照 澳洲AUSTRAC牌照
推薦理由是這幾款牌照價格相對較低,這是其一。其二名氣都很大,美國和澳洲都不用過多介紹都是世界幾大金融中心之一,但愛沙尼亞卻並不怯場甚至在業內稍微更加認同,這和愛沙尼亞舉國發展數字貨幣的政策有關。
至於各種牌照辦理的條件都各有不同,但首先都是用公司作為主體去申請牌照的。至於對交易所的資質審核,是否需要實際辦公,是否需要保證金等就要看具體是哪款牌照。如果平台實力比較雄厚也比較推薦多辦幾塊,也可以挑戰一下瑞士 日本等頒發的數字貨幣牌照。
卓志咨詢業務范圍:
美國MSB牌照 、加拿大FintracMSB牌照、美國NFA會員牌照、美國RIA牌照,加拿IIROC牌照,愛沙尼亞MTR、澳大利亞AUSTRAC、英國FCA、馬爾他監管牌照、巴哈馬監管牌照、模里西斯監管牌照、日本FSA金融監管、香港SFC金融監管、新加坡基金會、新加坡MAS金融監管、聖文森特外匯監管、VFSC萬那杜監管、阿聯酋FSRA牌照、塞浦路牌照、貝里斯IFSC牌照、紐西蘭FSPFMA牌照、澳大利亞ASIC牌照、瑞士FINMA牌照、塞席爾FSA牌照、開曼監管CIMA牌照,德國BaFI牌照、塞席爾FSA牌照、貝里斯IFSC牌照、馬來西亞LFSA牌照,俄羅斯CBR牌照、印尼牌照、愛爾蘭CBI牌照、柬埔寨SECC牌照,哈薩克FSP牌照,立陶宛EMI牌照,巴哈馬牌照、白俄羅斯牌照、法國BDF牌照、南非FSCA牌照等全球海外監管牌照。
 
 
 

Ⅳ 中國為什麼要加快推進數字人民幣的步伐

中國加快推進數字人民幣的步伐主要原因有如下幾個:

三、數字貨幣政策更加透明,便於加強整個貨幣系統的穩定。數字貨幣還有其他優點,它可以使貨幣政策更加透明化。經濟學普遍認為,貨幣政策應增強貨幣傳導機制,貨幣政策的實施應該具有系統性和透明性,以此加強整個貨幣系統的穩定。而數字人民幣的發行,就是為央行貨幣政策框架透明度的提高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通過數字貨幣,央行可以為經濟系統提供一個持久、可信和透明的名義錨。

四、使國家更容易監管資金流向,方便國家征稅。在過去,很多現金交易是不交稅的。一旦數字貨幣全面推廣落地,所有的合同交易、工資發放、現金來往都將在銀行留有底案,公司及個人所有的賬目往來都將透明化,所需要繳納的稅款也顯而易見,因此,可以超級精準地鎖定偷逃稅個人及企業賬戶。

Ⅳ 央行行長易綱專訪釋放六大信號!提到了數字人民幣、貨幣政策

5月26日,央行官網發布央行行長易綱在「兩會」期間就重點問題接受《金融時報》《中國金融》記者采訪全文。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采訪內容釋放六大政策信號:
經濟數據轉好
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
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今年的安排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沖擊使得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經濟增速為-6.8%,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有待加大。
易綱認為,目前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生產生活秩序基本恢復常態,經濟數據呈現好轉態勢,4月份製造業PMI為50.8,已連續兩個月保持在榮枯線上方。
「盡管境外疫情形勢及其影響還有很大不確定性,但我國經濟韌性強,內需市場廣闊,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易綱稱。
易綱表示,下一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我們將按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要求,綜合運用、創新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確保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於去年。
根據央行數據,去年末廣義貨幣M2餘額198.65萬億元,同比增長8.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個和0.6個百分點;同期社融增速為10.7%。業界有時也用M2或者社融除以GDP衡量一個經濟體的宏觀杠桿率。考慮到今年名義GDP增速低於去年,而M2和GDP增速目標高於去年,宏觀杠桿率會階段性上升。
五方面加大貨幣政策創新力度,
提高企業融資的「直達性」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務必推動企業便利獲得貸款,推動利率持續下行。市場高度關注這一工具的具體內容。
易綱解讀稱,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人民銀行創新貨幣政策工具,通過貨幣信貸政策的結構化、精準化,縮短貨幣政策的傳導鏈條,提高企業融資的「直達性」:包括設立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增加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1.5萬億元、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加大貨幣政策創新力度,提高金融支持針對性和精準度:
一是延長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
二是加大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力度。
三是改進政府性擔保機制。提高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放大倍數,擴大融資擔保規模,弱化盈利考核要求,降低擔保費率和反擔保要求。
四是加大債券市場融資支持。引導公司信用類債券凈融資比上年多增1萬億元,釋放更多信貸資源支持小微企業。支持金融機構2020年發行小微專項金融債券3000億元,專門用於發放小微企業貸款。
信用債融資方面,根據Wind數據,2019年公司信用債凈融資(企業債、公司債、中期票據、短融、PPN)凈融資規模2.2萬億,今年增加1萬億的目標意味著凈融資規模將達到3.2萬億。今年市場利率下行,債券發行利率也走低,增加信用債融資可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根據Wind數據,2019年全年發行小微金融債券2048億,其發行主體主要是地方城商行、農商行。易綱提出的目標相比去年增加了1000億。
五是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
金融風險關注銀行風險,疫情對銀行信貸資產質量造成一定下遷壓力
中國人民銀行去年發布《金融穩定報告(2019)》披露了時間表:2018年邊制訂攻堅戰行動方案,邊落實各項工作舉措,已實現良好開局;2019年承上啟下,全面、縱深推進各項任務部署;2020年是攻堅戰收官之年,力爭從基本完成風險治標逐步向治本過渡,完成攻堅戰的既定任務。
易綱認為,總體看,目前重點領域突出風險得到有序處置,系統性風險上升勢頭得到有效遏制,金融業總體平穩健康發展。
在各類風險中,易綱重點關注銀行風險。易綱表示,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對銀行信貸資產質量造成一定下遷壓力,部分中小金融機構風險需引起關注。2020年一季度,我國商業銀行實現凈利潤6000億元,主要源於銀行業資產規模擴張和管理成本收入比的下降。由於不良貸款風險暴露存在一定滯後性,加之疫情以來銀行業對企業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後期銀行可能面臨較大的不良率上升、不良資產增加和處置壓力。
具體來看,面對疫情沖擊下的經濟下行態勢,城商行和農商行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都弱於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第一季度,城商行利潤同比下降1.2%,農商行利潤同比僅增長1.9%,而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利潤同比分別增長4.7%和9.4%。
資本充足率方面,第一季度,城商行資本充足率同比僅上升0.01個百分點,農商行資本充足率更是同比下降0.16個百分點,而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則分別同比上升0.47個百分點和0.67個百分點。
城商行和農商行不良貸款比例上升較快。第一季度,城商行和農商行不良貸款比例同比分別上升0.57個百分點和0.04個百分點,而股份制銀行下降0.07個百分點。
城商行和農商行撥備覆蓋率下降較快。第一季度,城商行和農商行撥備覆蓋率同比分別下降29.37個百分點和6.74個百分點,而股份制銀行則上升了7.71個百分點。
LPR改革對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也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2019年8月,央行推進貸款利率市場化改革。改革後LPR參考MLF,貸款利率則錨定LPR——央行的政策利率能直接傳導至貸款利率,貸款利率的市場化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在此基礎上,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於2020年3月1日如期啟動,並將於今年8月完成。
目前來看,貨幣政策向貸款利率的傳導效率明顯增強。央行數據顯示,4月的1年期LPR品種報3.85%,相比改革前的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降46BP;5年期以上LPR品種報4.65%,相比改革前下降了25BP。企業貸款利率降幅更大,2020年3月,一般貸款利率為5.48%,較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下降了62BP。
易綱認為,利率是最重要的金融要素價格,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是金融領域最重要的改革之一,目標是要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機制,穩妥推進存貸款基準利率與市場利率並軌。
易綱指出,LPR改革對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也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貸款市場利率整體下行,銀行發放貸款收益降低,為了保持和資產收益相匹配,銀行會適當降低負債成本,高息攬儲動力隨之下降。實際上,銀行存款利率已出現一定變化,部分銀行主動下調了存款利率,市場化定價的貨幣市場基金等類存款產品利率也有所下行。
數字人民幣何時正式推出尚沒有時間表
易綱介紹,目前,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創新、實用原則,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會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以檢驗理論可靠性、系統穩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場景適用性和風險可控性。
他表示,但目前的試點測試,還只是研發過程中的常規性工作,並不意味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行,何時正式推出尚沒有時間表。
實施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方案
易綱表示,加大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力度。實施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方案,通過創新貨幣政策工具,支持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新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提高信用貸款佔比。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應延盡延,對其他困難企業貸款協商延期。鼓勵銀行大幅增加小微企業信用貸、首貸、無還本續貸。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資擔保覆蓋面並明顯降低費率。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要高於40%。
這一目標增速相比去年提高10個百分點。不過,去年普惠小微貸款任務超額完成。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五大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6萬億元,相比上年末增長53.1%。
一直以來,大量小微企業融資難的根結就在於缺乏足夠的抵質押物。而信用貸款不需要企業提供完全擔保,銀行憑著對企業經營狀況和信譽的了解發放貸款,能夠幫助誠信經營的企業快速獲得融資支持。
2020年一季度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2.4萬億元,其中,信用貸款佔15.4%,比上年末高1.9個百分點,信用貸款業務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以下為央行網站披露的專訪全文:
記者: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和中國經濟都產生了較大沖擊,一季度中國GDP同比下降6.8%。您怎麼看當前國際和國內的經濟形勢?
易綱: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二戰以來全球最嚴重的一次大流行病,已經影響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確診人數超過540萬,並仍在擴散。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沖擊,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受阻,國際貿易投資萎縮,失業人數大幅增長。特別是二季度,各國抗疫採取的「大停擺」措施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將集中體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國際組織認為,二季度主要發達經濟體經濟將遭受史無前例的沖擊,經濟收縮強度很可能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甚至上世紀的大蕭條。全球金融市場在前期巨幅震盪後有所緩和,但基本面因素持續嚴峻,風險並未消除。
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也帶來了重大沖擊,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投資、消費、出口都是兩位數負增長,部分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多。
盡管境外疫情形勢及其影響還有很大不確定性,但我國經濟韌性強,內需市場廣闊,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
記者:為應對疫情沖擊,歐美等主要經濟體央行紛紛採取了超常規量化寬松政策。中國在金融宏觀調控和貨幣政策方面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目前看效果如何?下一步貨幣政策的基本取向和主要考慮是什麼?
易綱:為對沖疫情影響,2月1日人民銀行會同財政部、銀保監會等部門迅速出台了30條金融支持政策措施,加大總量逆周期調節,創新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疫情暴發以來實施的對沖政策累計達5.9萬億元,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總量上,我們通過3次降准、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增加再貸款再貼現等,超預期投放流動性,堅定支持我國金融市場在春節後2月3日如期開市,堅決穩定金融市場信心。
價格上,我們引導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利率、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分別下行,並啟動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推動降低存量貸款利率。
結構上,我們根據疫情形勢,精準施策,積極運用3000億元專項優惠再貸款、1.5萬億元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6000億元新增政策性銀行貸款額度,優先支持疫情防控重點醫用物品和生活物資生產企業、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中小微企業和服務業企業等。
政策配合上,我們加強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產業政策、金融監管政策的協調,對於疫情防控重要醫用物品和生活物資生產企業提供財政貼息,延長中小微企業貸款還本付息期限,幫助困難企業渡過難關。
這些綜合舉措,已經取得明顯成效。在大部分經濟指標下滑的情況下,貨幣信貸逆勢增長。1-4月人民幣貸款新增8.8萬億元,同比多增近2萬億元,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速分別為11.1%和12%,增速明顯高於去年,體現了有力的逆周期調節。今年以來,中小微企業融資「量增、價降、面擴」。4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5.1%,增速比上年末高2個百分點。4月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平均利率為5.24%,比上年12月下降0.77個百分點。4月末在金融機構有貸款余額的中小微企業超過2800萬戶。
下一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我們將按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要求,綜合運用、創新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確保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於去年。
記者:當前,受疫情影響,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生存壓力凸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盡力幫助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請問央行在落實這一要求方面有哪些舉措?
易綱: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人民銀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創新貨幣政策工具,通過貨幣信貸政策的結構化、精準化,縮短貨幣政策的傳導鏈條,提高企業融資的「直達性」。
一是設立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支持金融機構向重要醫用物品和生活物資防疫企業發放優惠利率貸款,也就是支持保供。截至5月23日,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已支持銀行向7000多家重點企業累計發放優惠貸款近2800億元,財政貼息後企業實際融資利率約為1.25%。專項再貸款是特事特辦、特事快辦,在抗疫保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發放之前有嚴格流程,發放之中有台賬制度,發放之後有審計部門的核查,對違規發放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確保了專款專用。
二是增加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1.5萬億元,加大對有序復工復產、脫貧攻堅、春耕備耕、禽畜養殖等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並向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旅遊娛樂、住宿餐飲、交通運輸行業的小微企業提供普惠性融資支持。截至5月21日,運用再貸款再貼現專項額度支持金融機構累計發放優惠利率貸款(含貼現)共4720億元,共支持企業(含農戶)57萬戶。專用額度政策設計是市場化的普惠金融機制,兼顧了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和中小銀行的保本運營,對銀企雙方都是可持續的。
三是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加大對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截至4月30日,金融機構已對超過1.2萬億元中小微企業貸款本息實行了延期。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認真落實《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加大貨幣政策創新力度,提高金融支持針對性和精準度:
一是延長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即對於2020年底前到期的中小微企業貸款本金、2020年底前存續的中小微企業貸款應付利息,還本付息日期最長可延至2021年3月31日。同時,要求金融機構對於普惠小微貸款實行應延盡延。
二是加大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力度。實施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方案,通過創新貨幣政策工具,支持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新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提高信用貸款佔比。
三是改進政府性擔保機制。提高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放大倍數,擴大融資擔保規模,弱化盈利考核要求,降低擔保費率和反擔保要求。鼓勵地方建立風險補償「資金池」,用於小微企業應急轉貸、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資本補充等。
四是加大債券市場融資支持。引導公司信用類債券凈融資比上年多增1萬億元,釋放更多信貸資源支持小微企業。支持金融機構2020年發行小微專項金融債券3000億元,專門用於發放小微企業貸款。
五是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對復工復產核心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及其核心配套企業,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帶動產業鏈恢復運轉。推動及時支付條例加快落地,加大核心企業賬款清欠。發揮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台作用,促進中小微企業2020年應收賬款融資8000億元。督促核心企業賬款確權,推動應收賬款更多使用權責清晰的商業匯票。
記者:今年是三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經過兩年多的治理,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了哪些成果?新冠肺炎疫情是否會加大中國金融體系風險,特別是中小銀行的風險?有哪些防範措施?
易綱:2018年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金融委具體要求,金融部門採取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取得積極成效。宏觀杠桿率過快上升勢頭得到初步遏制,影子銀行無序發展得到有效治理,重點高風險金融集團平穩有序處置,互聯網金融和非法集資等涉眾金融風險得到全面治理,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制度建設有力推進,有效應對金融市場波動和外部沖擊風險。總體看,目前重點領域突出風險得到有序處置,系統性風險上升勢頭得到有效遏制,金融業總體平穩健康發展。
但是,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對銀行信貸資產質量造成一定下遷壓力,部分中小金融機構風險需引起關注。2020年一季度,我國商業銀行實現凈利潤6000億元,主要源於銀行業資產規模擴張和管理成本收入比的下降。由於不良貸款風險暴露存在一定滯後性,加之疫情以來銀行業對企業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後期銀行可能面臨較大的不良率上升、不良資產增加和處置壓力。
同時,若國際疫情形勢長期化,全球經濟增長受損日益嚴重,境外金融市場動盪可能仍會蔓延,對我國市場造成沖擊,並給我國國際收支和跨境資本流動帶來不確定性。
下一步,我們會在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基礎上,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繼續按照中央既定的基本方針和政策,把握好抗擊疫情、恢復經濟和防控風險之間的關系,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穩妥推進各項風險化解任務。支持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和完善治理,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增強金融機構的穩健性。
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工作中,人民銀行將認真履行國務院金融委辦公室職責,加強金融監管協調,處理好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和防範道德風險的關系,突出壓實金融機構的主體責任,地方政府的屬地責任,金融監管部門的監管責任和最後貸款人的責任。一旦出現重大金融風險,相關股東和債權人應依法承擔相應損失,嚴厲追究相關機構和人員違法違規、失職瀆職等行為。
記者: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下一步在利率市場化改革方面有哪些考慮?
易綱:利率是最重要的金融要素價格,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是金融領域最重要的改革之一,目標是要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機制,穩妥推進存貸款基準利率與市場利率並軌。人民銀行已經分別於2013年7月和2015年10月放開貸款和存款利率管制,2019年8月人民銀行啟動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以來,利率市場化改革又取得了重要進展:
一是LPR與市場資金供求相關性明顯增強。比如,2020年5月發布的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為3.85%和4.65%,自去年8月改革以來分別累計下降0.4個和0.2個百分點,充分體現了市場資金供求變化。
二是貨幣政策傳導效率明顯增強。2020年5月中旬,新發放貸款中,利率低於原貸款基準利率0.9倍的佔比為35.3%,是LPR改革前的近4倍,貸款利率的隱性下限已被打破。
三是有效促進了貸款實際利率的降低。4月份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4.81%,較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份下降0.51個百分點,5月份預計繼續下降。
四是LPR改革對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也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貸款市場利率整體下行,銀行發放貸款收益降低,為了保持和資產收益相匹配,銀行會適當降低負債成本,高息攬儲動力隨之下降。實際上,銀行存款利率已出現一定變化,部分銀行主動下調了存款利率,市場化定價的貨幣市場基金等類存款產品利率也有所下行。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深化LPR改革,疏通貨幣市場利率向貸款利率的傳導渠道,推動降低貸款實際利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同時,有序推進存量貸款基準轉換。
記者:面對外部環境變化,近年來金融部門堅定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目前開放舉措的落地情況如何?新冠肺炎疫情是否會影響中國對外開放的節奏和步伐?今年在金融開放領域還有哪些新舉措?
易綱:近年來,金融部門集中宣布了40多條對內對外自主開放措施。目前,這些措施落地進展良好,絕大多數措施已在法律層面和實踐層面落地。
一是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人身險等領域外資股比限制已完全取消,外資股東資質限制不斷放寬。
二是企業徵信、評級、支付等領域已給予外資國民待遇,資本市場互聯互通不斷深化,配套的會計、稅收和交易制度不斷完善。
三是疫情並未打亂我國金融市場開放節奏。近期,萬事達卡進入銀行卡清算市場的籌備申請已獲批,惠譽成為繼標普之後第二家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評級公司,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已實現對其在華合資證券公司的控股,貝萊德、路博邁等外資金融機構的准入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這些開放措施著眼於提供開放、包容、充分競爭的金融環境,最大限度地鼓勵創新,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在擴大金融開放的同時,金融部門不斷完善宏觀審慎管理,加強風險防範,推動金融監管的能力、強度與金融對外開放相互適應、齊頭並進。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積極穩妥推進金融業對內對外自主開放,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繼續落實好近年來宣布的金融開放措施,確保各項措施全部切實落地,吸引更多外資和民營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市場。
二是推動全面落實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制度,設定統一的准入標准,推動系統化、制度化開放。
三是不斷完善營商環境,簡政放權,尊重契約,保護產權,加強政策制定的溝通機制,將更多的事前審批改為事中事後監管。平等對待各類所有制市場主體,強化競爭制度的基礎性作用。
四是將擴大開放與加強監管密切配合,有效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
記者:中國央行很早就開始研究法定數字貨幣,並且已經在一些城市進行了內部封閉試點測試。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重大意義是什麼?目前測試工作進展如何?預計何時能夠正式發行?
易綱:當前,數字經濟是全球經濟增長日益重要的驅動力。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和應用,有利於高效地滿足公眾在數字經濟條件下對法定貨幣的需求,提高零售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防偽水平,助推我國數字經濟加快發展。
人民銀行較早開始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究工作。2014年,成立專門團隊,開始對數字貨幣發行框架、關鍵技術、發行流通環境及相關國際經驗等問題進行專項研究。2017年末,經批准,人民銀行組織部分實力雄厚的商業銀行和有關機構共同開展數字人民幣體系(DC/EP)的研發。DC/EP在堅持雙層運營、現金(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完成了頂層設計、標准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
目前,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創新、實用原則,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會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以檢驗理論可靠性、系統穩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場景適用性和風險可控性。
但目前的試點測試,還只是研發過程中的常規性工作,並不意味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行,何時正式推出尚沒有時間表。
記者: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央行在金融支持脫貧攻堅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如何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持續做好「三農」方面的金融服務,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
易綱:近年來,人民銀行堅持金融扶貧與普惠金融相結合、金融支持與風險防範相結合,金融精準扶貧的政策、組織、產品和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持續發力:
一是抓好金融扶貧政策落實落細,強化扶貧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運用,加大「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支持力度,提高這些地區金融服務的普惠性和可得性。

二是加大產業扶貧金融支持力度,幫助貧困地區培育和發展扶貧產業,推動金融支持與產業扶貧融合發展,加大對易地扶貧搬遷後續產業發展金融支持。
三是促進金融扶貧可持續發展,加強貧困地區信貸資產質量尤其是扶貧小額信貸的監測,及時提示預警,防止出現「因貸致貧」。
四是推進普惠金融發展,加快推進貧困地區支付、徵信等基礎服務設施建設,加強金融知識普及宣傳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鞏固提升貧困地區基礎金融服務水平。
五是做好金融支持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升縣域法人金融機構服務農村和貧困地區的能力,系統總結宣傳金融精準扶貧工作成效,開展2020年後續政策研究,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

Ⅵ 中國為什麼加快推進數字人民幣

中國加快推進數字人民幣的原因:重在保護貨幣主權和法幣地位,引領新的國際金融格局。


1、重在保護貨幣主權和法幣地位。


數字資產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柏亮表示:


首先,從國際競爭角度出發,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和Libra(天平幣)等全球穩定幣正試圖發揮貨幣和金融的職能,這些加密資產以去中心化的方式來處理交易,會對一國貨幣主權形成挑戰。數字人民幣的推出有保護貨幣主權和法幣地位的目的。


其次,從國內的金融環境來看,數字人民幣的推出首先是適應移動支付快速發展的趨勢同時兼顧金融的普惠性,避免金融排斥現象的加深,是真正服務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公共物品。其次,數字人民幣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識別和打擊洗錢、逃漏稅和其他犯罪行為,保證金融秩序穩定。


2、引領新的國際金融格局。


當前,法定數字貨幣正在成為主權國家間競爭的「新戰場」,數字人民幣的推出對數字時代下的金融經濟活動產生深遠影響。


首先,數字人民幣有助於形成新的國際金融格局,助力人民幣國際化。保護國家貨幣主權和法幣地位是數字人民幣發行的首要目標。


其次,數字人民幣的推出有助於提升我國金融效率,優化資源配置。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認為,法定數字貨幣可以實現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更加緊密的結合,通過帶有「條件觸發機制」的智能合約,可對信貸主體和使用場景予以限制,實現貸款的精準投放,避免資金空轉,實現更有效率的宏觀政策調控體系。


第三,數字人民幣為基於數字技術的經濟金融活動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柏亮認為,數字人民幣從發行、流通、存儲、投資、跨境流動等所有環節都可以變成「數據」,這為金融科技公司利用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等來鏈接和處理這些數據打通了最後一公里。



(6)疫情防控或加快推進數字貨幣擴展閱讀:


數字人民幣,英文簡稱為「DC/EP」,分別是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的縮寫,這表明數字人民幣不僅是貨幣,而且也是電子支付工具。業內人士指出,在討論數字人民幣時,首先要肯定其基礎屬性是貨幣,是現有法幣體系的組成和補充,其次才是一種數字支付工具。


基於此,我國數字人民幣體系堅持現金(M0)替代、雙層投放、可控匿名的基本原則。


首先,中國央行對數字人民幣定位於M0替代,有別於私人數字貨幣去中心化的特點,數字人民幣的發行實行央行中心化管理,發行方是中國人民銀行。


其次,雙層投放機制指由央行負責數字貨幣的投放和回籠,但央行並不直接與消費者對接,而是通過商業銀行向央行申請兌換數字貨幣,由商業銀行面向社會公眾提供央行數字貨幣和對應的服務。


第三,從支付數據隱私保護來看,數字人民幣基於加密技術實現「可控匿名」。數字資產研究院學術技術委員會委員吳桐介紹,通過隱私保護技術確保用戶數據的安全,避免敏感信息泄露,且不損害可用性;同時實現對相關數據使用許可權的管理,在一定條件下確保可追溯,只有央行可獲取全量用戶身份信息與交易流水。


Ⅶ 加快發展數字人民幣勢在必行,為何要加快推廣數字貨幣

國家加快數字化貨幣的推廣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數字貨幣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雖然目前我們還未見到數字貨幣的真面目,但我相信中國的數字貨幣必將在世界大放光彩。

Ⅷ 如何看待疫情下的中國的經濟發展

從當前情況看,疫情防控已經轉入常態化,在這種情況下,對經濟顯而易見的會造成一定影響。首先受到沖擊的應該是傳統的製造業,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導致消費需求猥瑣,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製造產業在出口受阻、消費低迷的影響下,肯定會收到影響。但是要注意到我國產業機構的多樣性,在信息技術、智力輸出等方面我們這幾年都有較大的突破,傳統的製造業大省也都在加快轉型升級向「無人區」挺進,所以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變,短期影響估計需要靠國家加大宏觀調控手段來對沖。

關鍵在於擴大內需。我們早就已經是內需為主的經濟,加上我們在全球率先控制住了疫情,全國絕大多數省份已經進入疫情低風險區域,生產和生活秩序正在陸續恢復,因而如何有效擴大內需,將是對沖疫情影響的關鍵所在。

3月27日的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和實施力度。要抓緊研究提出積極應對的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因此,對沖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貨幣和財政政策勢必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熱點內容
調研組在調研btc天 發布:2025-05-18 04:19:18 瀏覽:556
數字貨幣ddm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8 04:14:59 瀏覽:266
怎麼算摩擦力的能量 發布:2025-05-18 04:13:26 瀏覽:694
幣印礦池dcr算力驟減 發布:2025-05-18 04:11:52 瀏覽:646
虛擬貨幣唯有茅台和比特幣 發布:2025-05-18 03:56:07 瀏覽:944
比特幣挖礦不是浪費錢 發布:2025-05-18 03:51:32 瀏覽:403
usdt如何賣出人民幣 發布:2025-05-18 03:43:08 瀏覽:417
元宇宙區塊鏈代幣yyz 發布:2025-05-18 03:42:28 瀏覽:419
測繪次新元宇宙 發布:2025-05-18 02:37:55 瀏覽:970
比特幣轉讓幣手續 發布:2025-05-18 02:37:53 瀏覽: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