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南國家數字貨幣
1. 貝南是哪個國家的
它本身就是一個國家
貝南共和國是非洲西部國家,舊名達荷美(Dahomey),前法國殖民地,1960年8月1日獨立。貝南南瀕幾內亞灣,東鄰奈及利亞,北與尼日接壤,西北與布吉納法索相連,西和多哥接壤;面積112.620平方公里,人口7,041,490(2000年),首都波多諾伏(Porto-Novo)是國民議會所在地,科托努(Cotonou)則是政府所在地。
2. 國籍出現貝南是什麼意思
貝南全稱:貝南共和國(法語República Popular do Benin,La République Bénin)是位於西非中南部的國家,舊名達荷美(Dahomey),前法國殖民地,貝南(Benin)南瀕幾內亞灣,東鄰奈及利亞,北與尼日接壤,西北與布吉納法索相連,西和多哥接壤,海岸線長125公里。————來自網路
3. 貝南這個國家在哪裡經濟狀況怎麼樣
自然地理:面積11.2萬多平方公里。位於西非中南部,東鄰奈及利亞,西北、東北與布吉納法索、尼日交界,西與多哥接壤,南瀕大西洋。海岸線長125公里。全境南北狹長,南窄北寬。南部沿海為寬約100公里的平原。中部為海拔200-400米波狀起伏的高原。西北部的阿塔科拉山海拔641米,為全國最高點。韋梅河是全國最大河流。沿海平原為熱帶雨林氣候,中部和北部為熱帶草原氣候,高溫多雨。
貝南經濟發展相對落後,人均GDP不足400美元,33%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在80年代貝南國有經濟陷入絕境,政府於是從1990年開始經濟改革,建立自由化經濟,促進私營部門的發展,減少國家的干預,並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援助下進行了三次經濟結構調整。1996年以來,政府確立了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加快農業開發,實施農產品多樣化戰略。對於第二產業,則採取傾斜政策扶持私營部門的發展,加快大中型國有企業私有化進程,以增強企業活力,同時鼓勵私人和國外投資,完善工業體系,增強工業競爭力。在第三產業方面,進一步完善貿易法和投資法,建立免稅區,優化投資環境,整頓金融系統,加強財政監管,壓縮行政開支,增加基礎設施支出,提高公共投資效益。
貝南經濟保持持續穩定增長,1992-1995年平均增長4.2%,1996-1999年平均增長5.2%,2000年和2001年的增長率均達5.8%。1999-2000年的通貨膨脹率為1.9%和3.3%。GDP從1995年的1萬億西非法郎★(以下簡稱「西郎」)增加到2000年的1.6萬億西朗,2001年達到1.75萬億西朗。★按國際貨幣基金《國際金融統計》公布的官方匯率為:1美元=499.15(1995年)、511.55(1996年)、583.67(1997年)、589.95(1998年)、615.70(1999年)、711.98(2000年)、735.70(2001年)。
貝南經濟結構嚴重失衡,經濟「造血功能」較差,對外援依賴嚴重。2000年貝南三大產業佔GDP的比重分別為36.5%、13.9%和49.6%,對GDP的貢獻度分別為50%、10%和40%。
貝南農業在其國家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社會和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農業從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60-70%。創造90%的外貿出口收入,占國家收入的15%。
工業規模較小,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3-14%,從業人口14%。1998年工業增加值8%。過去,工業經營者以國家為主,隨著經濟自由化的進程,私營企業登上工業舞台,成為貝南工業的主角。目前,貝南有近225家企業,以私營為主,只有不到10家最重要的企業屬於國家所有。
第三產業除商業貿易較發達外,郵電通訊、金融保險、交通運輸、工程建設、旅遊餐飲、咨詢服務等各方面均處於較低的發展水平。
幾個經濟和金融情況
主要產品:薯蕷、棉花、菠蘿、玉米、花生、木薯。
牲畜種類:牛、羊、山羊和家禽類
礦產資源:金、鐵、磷酸鹽、石灰岩、大理石、粘土、硅質沙、石子、石油。
主要出口產品:棉花、棉籽、原油、檟如核、棕櫚油、乳油、煙、蝦和棉布。
主要進口產品:能源設備和產品,運輸設備、糧食、金屬製品,電器設備、礦產品、食品、奶製品、飲料、煙、糖、肉類、葯品、傢具、辦公用品、紙張等
經濟總量和貨幣:
貨幣:西非法郎 F CFA
4. 貝南的經濟
農業在貝南國家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社會和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經濟以農業為主。由於南部地區一些強大的部落王國自古以來便支持與歐洲人的往來,因此促使農業經濟過早地專業化,糧食方面不能自給。南方地區和達荷美高原種植經濟作物油棕櫚。棕櫚仁和棕櫚油是貝南最主要的出口項目,其棕櫚油的特點是胡蘿卜素含量高(1.7%-2%)。糧食作物有薯蕷、木薯、甘薯、玉米、豌豆、蠶豆及花生。
農業從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70%,2013年,農業產值約為GDP的31.6%,創造90%的外貿出口收入,占國家收入的15%。有可耕地705萬公頃,實際耕種面積不足15%。農村人口佔全國人口的80%。糧食基本自給,部分出口次地區。其中棉花出口額約占出口創匯總收入的70%-80%。約30萬人直接或間接從事漁業生產,2005年捕魚4萬噸。林木年均採伐量2990立方米。 《新的黎明》。
歌詞大意:每當祖國召喚,我們祖先懂得:仗應該怎樣打,憑毅力、勇氣、熱情,充滿歡樂,但要用鮮血作代價。今天建設祖國也要團結一致,一天比一天更加堅強壯大;為了子孫萬代,不停地建設國家。 新年:1月1日
開齋節:3月3日
青年節:4月1日
耶穌受難日:4月14日
復活節後的星期一:4月17日
勞動節:5月1日
宰牲節:5月10日
耶穌升天節:5月25日
獨立日:8月1日
聖母升天節:8月15日
軍隊日:10月26日
萬聖節:11月1日
烈士日:11月16日
國慶日:11月30日
聖誕節:12月25日
收獲日:12月31日 貝南王國美術,突出表現在雕刻方面。貝南雕刻是世界藝術中的典範之一,可與希臘羅馬的雕刻媲美。
1280年,為了幫助貝南用青銅鑄造雕刻品,伊費國王派鑄工專門傳授這種技術。貝南王國從伊費獲得鑄造術之後,在貝南城建立起青銅鑄造作坊。伊費雕刻對貝南的影響頗大,甚至有些作品好像是直接模擬的。13世紀以後,貝南匠師承伊費衣缽,掌握了高度的藝術技巧,雕刻很快超過了伊費,並做出獨特的創造。
早期貝南美術的高峰是15~16世紀初,正值奧巴(國王)埃瓦雷和埃西吉統治時期。貝南青銅雕刻藝術是奧巴的宮廷藝術,它表現王宮貴族,頌揚國王權利,以及塑造他們的武士和盟友形象。一些優秀的匠師被集中到宮廷里,有些名工巧匠還被國王封為貴族,因此他們創作的雕刻品都歸國王所有,成為王家珍寶。這一時期的作品大都是為宮廷鑄造的頭像、小雕像和浮雕。
16世紀,貝南城已經成為人口稠密、經濟繁榮和文化發達的城市。當時,貝南王宮建造十分宏偉、富麗堂皇。奧巴宮殿是貝南城內的一座王城,建築規模宏大,裡面有很多大廣場,廣場四周築有壯麗雄偉的迴廊,經過4個大廣場才能到達金碧輝煌的深宮內院,院內重重宮門,四通八達。宮內柱廊和宮牆上,鑲嵌著表現王家題材的青銅浮雕。宮內寶塔林立,塔頂以展翅的朱鷺、頭部下垂的大蛇等動物雕刻作為裝飾。王宮內院的宮牆上,還裝有一排排供奉祖先和神靈的壁龕,里邊安放早期國王的青銅像,兩旁佇立著侍從們小青銅像。在謁見宮門口,裝飾大的青銅豹,作為王權的象徵。貝南國王還特製一些小青銅豹作為王國使節身份的標志。整個貝南城也是十分壯觀,城牆高大,街道寬闊,兩旁住宅整齊,房頂還飾有動物雕刻的小尖塔。從這些房屋建築和裝飾,可以看到非洲人民精湛的建築和雕刻藝術。此外,貝南青銅雕刻作品主要有姿態自然的雕像,有紀念意義的頭像、裝飾浮雕、小型面具、動物雕刻、腰間佩帶的作為官職證物的小裝飾品以及各種祭祀器皿等。
貝南青銅裝飾浮雕以其花紋圖案背景而著稱,這種花紋浮雕背景往往利用薔薇花圖案配置而成,前景上有大小不一的人物群像,有時人物多達9個。表現的內容主要是國王的豐功偉績、戰爭、狩獵、 出遊、宮廷生活、外國人或動物等,各種人物的社會身份可以從服裝、頭飾、掛珠等鑒別出來。一些浮雕表現了葡萄牙人的社會風俗和服飾用品,這更能說明作品的創作時代。還有一種是表現風景的,這在西非造型藝術中是很獨特的。青銅飾板不僅是藝術史方面的可靠材料,而且是研究貝南物質文明、意識形態和社會關系的珍貴資料。根據這些飾板上的圖像能夠研究貝南王宮建築格局、宮廷生活,以及各階層人物的面貌特徵。 貝南是一個多宗教信仰的國家。傳統宗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並列稱為貝南的三大宗教信仰。全國居民有60%以上的人信奉傳統宗教,近20%的人信奉基督教,15%的人信奉伊斯蘭教。傳統宗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節日都是法定的節日。
貝南被認為是世界拜物教(伏都教,又譯「巫毒教」)的中心,源於非洲西部,是糅合祖先崇拜、萬物有靈論、通靈術的原始宗教,有些像薩滿教。伏都教也是貝南的國教,有60%的國民,約450萬人信奉。流行於西起迦納東迄奈及利亞的西非諸國,信仰的民族有芳族、約努巴族等,也盛行於海地與加勒比海,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及南美洲。「伏都」在芳語中是靈魂的意思。
5. 貝南指的是哪個國家
貝南共和國。
簡稱貝南,是一個位於西非中南部的國家,南瀕幾內亞灣,東鄰奈及利亞,北與尼日接壤,西北與布吉納法索相連,西和多哥接壤,海岸線長125公里。
貝南全境南北狹長,南窄北寬。南部沿海為寬約100公里的平原。中部為海拔200~400米波狀起伏的高原。西北部的阿塔科拉山海拔641米,為全國最高點。
貝南國土面積為11.26萬平方公里。南北縱深700公里;東西寬度在125公里和325公里之間變化。
旅遊
貝南位於西非,是一個濱海國家,南臨大西洋,北與薩赫勒地區的幾個國家接壤。在過去的十年裡,貝南的政局穩定、和平,經濟持續增長。推進民主和人權的進步,以及正確的政治管理是貝南政府的優先政策。貝南人民十分熱情好客。
貝南人民愛好和平、智慧勤勞。被認為是非洲最具人類文明的國家之一。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旅遊目的地。對於遊客們來說貝南擁有眾多豐富而多樣的寶藏。貝南政府通過旅遊發展國策致力於對這些寶藏提供支持,以拓展本國的旅遊潛力並在國際旅遊市場上積極參與競爭。
6. 貝南是哪個國家的
貝南就是一個國家。
貝南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Benin, La République Bénin),簡稱貝南,是一個位於西非中南部的國家,南瀕幾內亞灣,東鄰奈及利亞,北與尼日接壤,西北與布吉納法索相連,西和多哥接壤,海岸線長125公里。
相關介紹:
貝南國土面積112622平方公里。位於西非中南部赤道和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地區。北部隔尼日河與尼日共和國相望,東鄰奈及利亞,西北、東北與布吉納法索、尼日交界,西與多哥接壤,南瀕大西洋。海岸線長125公里。
地勢微微起伏,包括:地勢低窪沿海含沙區,紅色粘土高原,硅粘土低矮灌木叢高原,西北的阿達高哈高地(800米),東北尼日肥沃硅粘土平原。
貝南全境地處熱帶,終年高溫。沿海平原為熱帶雨林氣候,常年氣溫在20-34℃之間,最高可達42℃;中部和北部為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溫度26-27℃。
7. 貝南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貝南共和國(法語:La République Bénin)是非洲西部國家,舊名達荷美(Dahomey)。貝南南瀕幾內亞灣,東鄰奈及利亞,北與尼日接壤,西北與布吉納法索相連,西和多哥接壤。
面積112,620平方公里,首都波多諾伏(Porto-Novo)是國民議會所在地,科托努(Cotonou)則是政府所在地。
貝南歷史
15世紀葡萄牙侵入沿岸販運奴隸;17世紀初南部形成達荷美等王國;1851年被法國逐步侵佔,1894年論為法國殖民地,1904年並入法屬西非洲。
1858年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的自治共和國,1960年8月1日達荷美共和國宣告獨立,首任總統馬加(Hubert Maga)在1963年欲藉軍方力量彈壓反對派,自己反遭罷黜。軍人還政文人後至1972年止,先後發生五次政變事件,政權六度易手,而1970年所設由三地區領袖每二年輪任總統職之制度實為各類妥協方法試用殆盡後不得已之對策,亦未收效。至1972年10月26日克雷庫中校發動政變,改弦易轍,正式採用馬列主義,1975年12月1日改名為貝南人民共和國,進行軍事集權。
1989年12月7日因經濟瀕臨崩潰,宣布放棄馬列主義;1990年3月1日再改國號為貝南共和國。
貝南政治
貝南歷史共經歷七部憲法,現行憲法於1990年12月2日由公民投票通過;現行憲法規定「建立一個民主多元化和法制的國家」,實行行政、立法和司法分離的原則和總統制。總統選舉與議會選舉分開進行,均為每五年一次,議會有83個議席,總統為政府首腦兼國家元首。
貝南軍事
貝南軍隊包括海軍、陸軍、空軍。軍隊服役最低年齡21歲,共18個月。適齡男性 女性均可自願參選。 海軍力量為保衛海岸線,主要用充氣船來對抗海盜。
貝南也一直在努力調解賴比瑞亞、幾內亞比索等國家的危機。你可以在海地、剛果民主共和國等動盪的地方看到他們身影。
貝南也是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的成員。
貝南行政區劃
貝南實行省、縣(市)、鎮、村四級行政區劃管理,原為6個國家一級行政區,1999年劃分為12個一級行政區(省,法語:départements),77個縣(市)(67個縣、10個市)。
貝南的12個省如下:
阿黎博里省(Alibori)
阿塔科拉省(Atakora)
大西洋省(Atlantique)
博爾古省(Borgou)
丘陵省(Collines)
峽谷省(Donga)
庫福省(Kouffo)
濱海省(Littoral)
莫諾省(Mono)
韋梅省(Ouémé)
高原省(Plateau)
祖省(Zou)
貝南地理
貝南位於西非,西北與布吉納法索為鄰,東北與尼日相接,南邊為大西洋,西與多哥交界,東接壤奈及利亞。全境分為五個自然區。
沿海區:
海岸屬於沙嘴和潟湖地貌,多為古河口灣侵蝕和淤積的產物。兩條徑流流入海洋,一是布希-裘-魯阿河,一是科托努附近連接諾庫埃湖與海洋的徑流。
黏土區:
位於沿海區以北,土質肥沃,高度約400米。范圍由阿波美(Abomey)延伸至阿拉達(Allada)的拉馬沼澤地(Lama March)。
達荷美高原:
海拔約300-750英尺,含四處結晶岩,主要由黏土地構成。
阿塔科拉山:
位於國境西北部,東北-西南向,最高處為2146米。
尼日河平原
位於東北部。
氣候
氣候分為南、北氣候區。
北部:旱季、雨季兩季。
雨季在5-9月。
南部:赤道型氣候,兩雨季、兩旱季。
雨季在3-7月。維達至科托努一段海岸一帶屬於阿克拉-多哥乾燥海岸氣候帶,年降水量只有823毫米。科托努至波多諾伏降水量上升,波多諾伏年平均降水量為1286毫米。內陸屬於副赤道氣候帶,降水量不大。薩瓦魯以北屬於南熱帶草原氣候,降水量急劇減少,且不穩定。
貝南經濟
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經濟以農業為主。由於南部地區一些強大的部落王國自古以來便支持與歐洲人的往來,因此促使農業經濟過早地專業化,糧食方面不能自給。南方地區和達荷美高原種植經濟作物油棕櫚。棕櫚仁和棕櫚油是貝南最主要的出口項目,其棕櫚油的特點是胡蘿卜素含量高(1.7%-2%)。糧食作物有薯蕷、木薯、甘薯、玉米、豌豆、蠶豆及花生。
貝南獨立之前,一些大型種植園中有巨大的棕櫚油工廠。全國共有四座這樣的工廠,年產量為20000噸棕櫚油。貝南獨立之後將種植園和工廠收歸國有,導致產量急劇下降,在中國和蘇聯的援助下方緩慢上升。還有兩家用棕櫚油製作肥皂的工廠,數家生產椰乾的工廠。
棉花的種植方式比其他非洲國家細致,因此質量較好。一半的棉花產量和全部棉籽均供出口。花生的出口比例更少。
比爾馬河流域有少量露天沙金。科烏安德地區有金紅石和鈦鐵礦。石油探明儲量約為1000萬噸。
貝南人口
最大種族是豐族,約170萬人說豐語(2001)、第二是歐如巴文化群(120萬人)、阿加族 (600,000人)、巴力巴族(460,000人)、阿伊如族(330,000人)、夫拉族 (310,000人)、剛族(240,000人)。南方港區附近有少數巴西奴隸的後裔。也有小群的法國人和中亞人,主要是黎巴嫩人和印度人。
全國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
貝南的國教是伏都教,有60%的國民(約450萬人)信奉。
8. 去非洲貝南走那條線路最近中轉國家的簽證是怎麼辦理,以及貝南的情況怎樣,以什麼語言為主使用什麼貨幣
貝南在非洲西部新幾內亞灣,與多哥、迦納、喀麥隆相鄰,以法語及當地土語為官方語言,英語也可通用,貨幣為「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即西非法郎。貝南通貨膨脹率較小,西非法郎與人民幣匯率一般在80:1(人民幣)左右浮動,與美金比率一般在490:1(美元)左右浮動,與歐元匯率固定在656:1(歐元)。 國內去貝南最近的路線是廣州-亞的斯亞貝巴(衣索比亞)-科托怒(貝南首都),國內可以買到聯乘機票,中途在亞的斯亞貝巴(衣索比亞)停留約4小時左右,不需中轉簽證,只需重新安檢,與國內不同要脫鞋和解皮帶。 貝南整體治安良好,但經濟欠發達,有中國人在貝南做生意和做工程,有中國餐館和旅館,貝南當地黑人有索要小費的習慣,建議准備小額美金(5美元、1美元)或當地貨幣(一般2000-3000西郎)。
9. 貝南用什麼錢
西非法郎,紙幣有10000、5000、2000、1000CFA,硬幣有5、10、25、50、100、200、250、500CFA。10000西郎相當於人民幣150元,100郎相當於1.5元。西非法郎也稱為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目前西非法郎在尼日、馬里、布吉納法索、塞內加爾、幾內亞比索(講葡語)、貝南、多哥、象牙海岸這八個法語國家通行使用。
以上是貝南主要貨幣的相關介紹,通過此文可以使您了解貝南當地的主要貨幣和人民幣的兌換情況,希望本文能為您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