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數字貨幣
⑴ 大家幫忙.一分的紙幣還有收藏價值嗎
一分的紙幣也要看是第幾套,哪一年的
給你看篇文章:
2007年4月1日起,第二套人民幣紙分幣(含1分、2分、5分)停止流通,人們熟悉的汽車、飛機和輪船圖案的紙分幣徹底成為收藏品。自宣布停止流通後,1953年版分幣大全套價格飆升近300元。
第二套人民幣紙分幣分為兩種,第一類是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的原版1953年紙分幣,票券正面有3個羅馬冠字和7位數字的編號,就是俗稱的「長號碼紙分幣」。
第二類是上世紀80年代,為了緩解分幣供應的不足,央行使用1953年分幣的印版,再次印製發行了紙分幣,為了與上世紀50年代的原版相區別,票面不印數字編號,只有三個或兩個羅馬冠字,俗稱「無號碼紙分幣」。
幣市本周出現整體回落
1955年發行的背面印有阿拉伯數字的1分、2分、5分紙幣由於當初發行數量很少,收藏價值較高,一般品相的「1953版分幣各一張」價格在100元以上。而上世紀80年代發行的無號碼紙分幣價格就相差甚大。
記者從應元郵卡幣市場、縱原郵卡幣市場了解到,一套「無號碼紙分幣」(共3張,包括壹分、貳分和伍分),售價只在1.5元~1.8元之間,最高的也不過3元;壹分、貳分、伍分紙幣的單張價格最高價格也不過0.11元、0.38元、1.05元。
從廣天藏品各分店可了解到,1953年版「分幣大全套」(包含1、2、5分有號碼各一張,1分幣無號碼2張,2分幣、5分幣無號碼各1張,共7張紙幣)3月份市場價約在400元左右,4月5日市場參考價已達700元,不到一個月升幅接近80%。
不過,受清明節人流和資金流減少的市場環境影響,幣市本周出現整體回落的態勢,第二套人民幣紙分幣也跟隨大市下跌。到昨天為止,長號套幣的最新價格為380元/套,短號套幣價格在2元左右。而5分長號幣如果品相佳的,回收價仍然最高可達200元/張;其次是1分幣,回收價在30元左右;而2分幣的回收價則在25元左右。至於短號幣的回收價則都在8角左右。
收藏建議
有行內專業人士表示,只有全新的長號碼分幣才有收藏價值。同時,特殊號碼紙幣也是收藏熱點,比如末尾多個數字是「888」的吉祥號碼,這些特殊號碼的紙幣整套價格一般要比普通號的貴上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
另外,假如是大量尾號相連的紙幣,價格也會比同數量但序號不規則的紙幣價格要貴。對於已經磨損的零星紙幣,專家建議市民可適當留起以作紀念。
http://www.bscpcn.com/news1.asp?NewsId=173
⑵ 什麼為冼錢
洗錢犯罪是一種典型的國際犯罪。「洗錢」是個外來詞。
20世紀20年代,美國芝加哥一黑手黨金融專家買了一台投幣式洗衣機,開了一洗衣店。他在每晚計算當天的洗衣收入時,就把其它非法所得的贓款加入其中,再向稅務部門申報納稅。這樣.扣去應繳的稅款後,剩下的其它非法得來的錢財就成了他的合法收入。這就是「洗錢」一詞的來歷。
「洗錢」是指通過金融或其他機構將非法所得轉變為「合法財產」的過程,這已成為犯罪集團生存發展的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一方面,通過冼錢,有組織犯罪掩蓋了其犯罪活動蹤跡,得以「正當地享受」犯罪所得;另一方面,洗錢為犯罪集團介入合法企業提供了資金,使其能夠以「合法掩護非法」不斷擴大犯罪勢力。
洗錢的客體即黑錢,包括:販毒、走私,販賣軍火、詐騙、盜竊、搶劫、貪污、偷稅漏稅等犯罪所產生的收入,洗錢通常分三步:(1)存款.即將非法所得的現金存入銀行;(2)通過一系列復雜而繁瑣的交易,如銀行轉賬、現金與證券的交易、跨國資金的轉移等,掩蓋金錢的真實來源,使其合法化;(3)將資金以合法形式回到罪犯手中。另外洗錢還有其它多種途徑,購買地產,珠寶、古玩等,過後再變換成現金或其它金融資產。
近30年來,隨著國際上有組織惡性犯罪的日益猖獗,不法分子洗錢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有關報告稱,早在1996年,全球每年販毒、金融業弄虛作假及賣淫等犯罪活動產生的黑錢就已經高達5000億美元。據一些政府與地區經濟組織披露的數字分析估計,現在世界經濟大潮中流動的被洗過的贓款,每年的數額大約在6000億至15000億美元之間.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驚人報告,全球的「黑錢」至今已達一兆億美元,且每年還在以1000億不斷增加!
洗錢問題作為一個全球化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全球經濟的正常發展。美國、毆盟一直認為,一些國家的銀行保密制度,寬松的監管體系是造成90年代末期亞洲、拉美地區金融危機的原因之一,也是洗錢活動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為創造一個良好的全球經濟運作環境,包括美國、毆盟各國在內的世界主要發達國家近年宣布將向洗黑錢活動展開凌厲攻勢,並首次公開將15個國家和地區列入全球洗錢黑名單。主要發達國家發表的宣言警告這些列入黑名單的國家或地區改革金融系統,否則將面臨國際組織的制裁。2000年10月在日內瓦,由瑞士、美國等10餘家世界知名大銀行共同擬定了一項旨在聯合打擊洗錢活動的計劃。
為打擊洗錢犯罪活動,目前世界各國及其國際組織都建立了嚴密的法律體系和強大的組織體系。加強反洗錢已成為國際趨勢.雖然國際社會為此付出了很大代價,但洗錢狀況並未得到根本改善,犯罪分子實施洗錢的范圍越來越廣泛,手法也越來越高明,防範和打擊洗錢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網路洗錢觸目驚心
以前,犯罪分子和犯罪集團主要是通過銀行來洗錢。近年來,由於許多國家的政府和銀行加大了對洗黑錢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犯罪分子認為銀行也成了洗錢的「危險地帶」,他們把眼光瞄向了方興未艾的網際網路。
洗錢的過程包括隱瞞非法錢財的來源,並把它們變為看似合法的投資。網上銀行的特點恰好為犯罪分子提供了這方面的便利,因為網上的信息交流有時可以在幾乎匿名的方式下進行,金融機構不需要跟客戶見面就可以為其開立賬戶,這樣洗黑錢的發生機率便大大增加了。而互聯網的世界性還進一步增加了清查詐騙行為的難度。金融機構難以了解客戶從哪個國家進入其賬戶,而有關的管理人員則可能無法監控個人賬戶持有者的所有行動。
在互聯網上進行的賭博交易也可以為犯罪分子進行非法活動提供天然屏障。已經有證據表明,犯罪分子正在利用網上賭場進行洗錢活動。一般來說,網上賭博者的記錄通常是以軟體形式保存在賭博網路中的,或根本不存在任何記錄,而這些賭博網站散布在世界各地,這樣就使得跟蹤有嫌疑的交易和收集有關證據變得更加錯綜復雜。目前,全世界有數以百計的賭博網站,其總部大部分設在有「逃稅天堂」之稱的加勒比海地區.許多網部根本沒有受到有關政府部門的監管,也不遵守國際賭場的游戲規則,他們甚至都不查問客戶的身份資料。這就為洗錢提供了便利。客戶只需在賭博網站上開設一個賬戶,就可以隨意地周轉資金。許多犯罪集團在把錢款打進在這些賭博網站開設的賬戶後,一般先象徵性地賭上一兩次,然後就馬上通知網站說「我不想再玩了」,繼而要求網坫把自己戶頭里的錢以網站的名義開出一張支票退回來。如此這般,一筆筆數額巨大的「黑錢」便輕而易舉地「洗」干凈了。盡管國際上專門打擊」洗黑錢」活動的組織「金融行動特別工作隊」近年來不厭其煩地促請設有賭博網站的國家加大對賭博網站監管的兒度,但是,其中多數國家的政府卻採取不合作的態度。由此看來,打擊「洗黑錢」的行動仍然任重而道遠。
⑶ 匯兌是什麼意思
即匯款。銀行或郵局根據匯款者委託,不依靠現金的轉移,而通過兩地銀行或郵局間劃撥的辦法,將款轉給指定地點的收款人。方式有信匯、票匯、電匯等。在中國,個人匯兌由郵局辦理,企業單位之間的匯兌由中國人民銀行辦理,國際匯兌由中國銀行辦理。
匯兌是匯款人委託銀行將其款項支付給收款人的結算方式。匯兌分為電匯和信匯兩種,由匯款人自行選擇。單位和個人的各種款項的結算,均可使用匯兌結算方式。這種方式便於匯款人向異地的收款人主動付款,適用范圍十分廣泛。簡而言之,匯兌即委託銀行作為付款人進行付款。
(3)sID數字貨幣擴展閱讀
匯兌:匯兌根據劃轉款項的不同方法以及傳遞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信匯和電匯兩種,由匯款人自行選擇。
信匯:信匯是匯款人向銀行提出申請,同時交存一定金額及手續費,匯出行將信匯委託書以郵寄方式寄給匯入行,授權匯入行向收款人解付一定金額的一種匯兌結算方式。
電匯:電匯是匯款人將一定款項交存匯款銀行,匯款銀行通過電報或電傳給目的地的分行或代理行(匯入行),指示匯入行向收款人支付一定金額的一種匯款方式。
在這兩種匯兌結算方式中,信匯費用較低,但速度相對較慢,而電匯具有速度快的優點,但匯款人要負擔較高的電報電傳費用,因而通常只在緊急情況下或者金額較大時適用。另外,為了確保電報的真實性,匯出行在電報上加註雙方約定的密碼;而信匯則不須加密碼,簽字即可。
⑷ 電子商務中的法律風險與防範
電子商務企業內生風險防範體系
所謂電子商務企業內生風險防範體系,是指電子商務企業內部建立的風險防範機構、機制、對策、方法、措施等的綜合。
提高風險防範意識
對IT從業人員進行電子商務運作和安全管理的系統而全面的教育,並培養其相關的風險防範意識,給予其更多的培訓及資格認證,從而使其對企業應用電子商務有一個全面和客觀的認識。
加強內部管理機制
「三分技術、七分管理」的理念不能只停留在理論階段,更重要的是企業應該將其轉化為具體的操作。內部管理機制設計的基本原則是:要求發生在系統內的所有行為都是有定義的行為,並且符合程序控制的要求,所有行為的發生都有審計記錄,管理的有效性,可以解決許多技術層次解決不了的風險問題。
實施風險防範等級管理
此點可借鑒我國實施的「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政策」,對企業來講,風險可以分為重要風險和一般風險,企業應該堅持安全成本與風險相平衡的原則,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抓住重點,力求具體、明確、到位,講究實效。
建立主動性安全基礎構架
賽門鐵克公司亞太地區副總裁Vince Steckler在2004年3月5日的亞太安全論壇上作了「在企業范圍內建立主動性安全基礎構架」的演講,主要針對企業提供各種前瞻性措施,通過在企業范圍內實施完善的安全措施,有效識別和管理漏洞,將安全策略與商業戰略結合起來,築起一道抵禦不斷升級的風險威脅的重要防線。
外生風險防範體系是指對電子商務企業風險起防範作用的相關法律法規、信用、物流和電子支付等社會體系的總和。
電子商務安全的法制建設
在參考國際《電子商務示範法》的前提下,根據我國的國情,制定一部用以規范電子商務活動的法律或法規,以解決電子商務發展所面臨的法律法規問題。我國電子商務立法的運用范圍,應包括電子合同的效力問題、電子支付及金融管理、稅收與保險、網路管理與信息安全保護、電子證據與電子簽名的法律認定、政府的強制性措施及審查機制、市場准入規則、知識產權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司法的國際管轄和國際協助等等。
建立電子商務的信用體系環境
電子商務交易涉及廠家、商家、網站、銀行、消費者等多方面利益的信用問題,難以孤立地解決,必須建立一個社會信用體系環境。全社會首先要建立一種自己守信用、人人守信用、也相信別人守信用的心態。其次要健全完善信用制度,通過設置合理的運行機制和運行標准,並通過監督機構,保證參與交易各方按期、按質、按量支付貨款和交送貨物。
加快物流配送體系的建設
一是要逐步開放市場,歡迎國內外的物流公司參與競爭,通過競爭,使我國的物流配送體系日趨完善。二是要重視物流人才培養,除了學校的人才培養外,還要加快物流師職業資格認證的步伐。三是要在物流管理技術化、信息化、柔性化和一體化等方面加強物流管理的創新。
完善電子商務的支付手段
電子商務交易需要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的同時暢通,因此必須完善電子支付系統,提高銀行電子支付水平,建立一個安全、嚴密、可靠的社會范圍的電子貨幣支付系統,並成立電子商務認證機構,盡快成立統一網上結算中心,並逐步開展與國外客戶的網上結算服務。
電子商務企業內外協同防範體系
電子商務企業協同防範體系是指需要電子商務企業和外部共同來完成的技術研究、人才培養、協調機制建設和聯盟建立等方面的總和。
加強電子商務安全技術的研究
有關部門(可以是政府、科研單位、院校和企業聯合)應組織一支精乾的安全技術研究隊伍,集中力量盡快解決電子商務的安全技術問題,包括加密技術、防火牆技術、數字簽名技術、報文摘要技術、認證技術、留痕技術等,並能夠隨著計算機和電子商務技術的發展而不斷改進這些技術。應該建立電子商務安全體系結構和具有權威性和公正性的CA認證機構。此外,還應著手建立相應的國家級的安全控制中心系統,這一系統應包括國際出入口(信息海關)監控、電子交易證書授權、密鑰管理、安全產品評測認證、病毒檢測和防治、系統攻擊與反攻擊等分中心。
大力培養電子商務人才,推廣與普及電子商務知識
必須加強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大力推廣與普及有關電子商務的知識,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各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建設,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推進電子商務師職業資格認證培訓,實施持證上崗制度。
建立協調機制
這要求企業和各級信息安全保障中心和信息安全行業協會密切配合,互通風險預警信息,從而共同維護電子商務交易的安全性。同時要加強科研單位、院校對風險管理理論的研究和安全企業實踐應用的協調,要把理論和實踐真正的聯系起來,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真正結合。
風險戰略聯盟建設
戰略聯盟不單是在獲取利益、實現市場機會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分擔風險、防範風險方面同樣也起著重要作用。2004年2月25日在舊金山舉行的RSA峰會發布的公告,美國數家從事電腦安全的公司倡儀組成一個聯盟組織用以保護企業及基礎網路設施,共同防範信息風險。該組織被稱為信息安全行業聯盟(CSIA—Cyber Security Instry Alliance),將與美國國家安全部、國際及美國的標准組織合作,共防信息風險,支持新興的安全標准和規范。
電子商務企業內生防範體系的自控、外生防範體系的他律和協同防範體系的聯防,三者缺一不可,並共同對電子商務企業風險起著防範制約作用。只有電子商務企業的風險防範措施得當,加上長久連續的風險防範,才能使電子商務健康快速地發展,並成為未來商務的主流形式,才能使電子商務企業實現相應的效益,提高自己的企業競爭力。
⑸ excel玩轉的操作技巧
Excel快捷鍵
在工作表或工作簿中移動和滾動的按鍵
按下 完成
箭頭鍵 向上、下、左或右移動單元格
CTRL+ 箭頭鍵 移動到當前數據區域的邊緣
HOME 移動到行首
CTRL+HOME 移動到工作表的開頭
CTRL+END 移動到工作表的最後一個單元格,這個單元格位於數據區的最右列和最底行的交叉處(右下角);或是與首單元格(一般為 A1)相對的單元格。
PAGE DOWN 向下移動一屏
PAGE UP 向上移動一屏
ALT+PAGE DOWN 向右移動一屏
ALT+PAGE UP 向左移動一屏
CTRL+PAGE DOWN 移動到工作簿中下一個工作表
CTRL+PAGE UP 移動到工作簿中前一個工作表
CTRL+F6 或 CTRL+TAB 移動到下一工作簿或窗口
CTRL+SHIFT+F6 移動到前一工作簿或窗口
F6 移動到已拆分工作簿中的下一個窗格
SHIFT+F6 移動到被拆分的工作簿中的上一個窗格
CTRL+BACKSPACE 滾動並顯示活動單元格
F5 顯示「定位」對話框
SHIFT+F5 顯示「查找」對話框
SHIFT+F4 重復上一次「查找」操作(等同於「查找下一個」)
TAB 在保護工作表中的非鎖定單元格之間移動
END 打開或關閉 END 模式
END, 箭頭鍵 在一行或列內以數據塊為單位移動
END, HOME 移動到工作表的最後一個單元格,這個單元格位於數據區的最右列和最底行的交叉處(右下角);或是與首單元格(一般為 A1)相對的單元格
END, ENTER 在當前行中向右移動到最後一個非空白單元格。
CTRL+P 或 CTRL+SHIFT+F12 顯示「列印」對話框
用於在工作表中輸入數據的按鍵
按下 完成
ENTER 完成單元格輸入並在選定區域中下移
ALT+ENTER 在單元格中折行
CTRL+ENTER 用當前輸入項填充選定的單元格區域
SHIFT+ENTER 完成單元格輸入並在選定區域中上移
TAB 完成單元格輸入並在選定區域中右移
SHIFT+TAB 完成單元格輸入並在選定區域中左移
ESC 取消單元格輸入
BACKSPACE 刪除插入點左邊的字元,或刪除選定區域
DELETE 刪除插入點右邊的字元,或刪除選定區域
CTRL+DELETE 刪除插入點到行末的文本
箭頭鍵 向上下左右移動一個字元
HOME 移到行首
F4 或 CTRL+Y 重復最後一次操作
SHIFT+F2 編輯單元格批註
CTRL+SHIFT+F3 由行或列標志創建名稱
CTRL+D 向下填充
CTRL+R 向右填充
CTRL+F3 定義名稱
在單元格或編輯欄中使用的按鍵
按下 完成
BACKSPACE 編輯活動單元格,然後清除該單元格,或在編輯單元格內容時刪除活動單元格中前面的字元
ENTER 完成單元格輸入
CTRL+SHIFT+ENTER 以數組公式形式輸入公式
ESC 取消單元格或編輯欄中的輸入項
CTRL+A 在公式中鍵入函數名之後,顯示公式選項板
CTRL+SHIFT+A 在公式中鍵入函數名之後,為該函數插入變數名和括弧
CTRL+K 插入超級鏈接
F2 編輯活動單元格,並將插入點放到行末
F3 將定義的名稱粘貼到公式中
SHIFT+F3 將函數粘貼到公式中
F9 計算所有打開工作簿中的所有工作表
CTRL+ALT+F9 計算活動工作簿中的所有工作表
SHIFT+F9 計算活動工作表
#NAME?
ALT+= (等號) 插入「自動求和」公式
CTRL+; (分號) 輸入日期
CTRL+SHIFT+: (冒號) 輸入時間
CTRL+SHIFT+" (雙引號) 將當前單元格上方單元格中數值復制到當前單元格或編輯欄
CTRL+` (左單引號) 在顯示單元格值和顯示單元格公式間轉換
CTRL+' (撇號) 將當前單元格上方單元格中的公式復制到當前單元格或編輯欄
ALT+ 下箭頭鍵 顯示「記憶式鍵入」列表
設置數據格式的按鍵
按下 完成
ALT+' (撇號) 顯示「樣式」對話框
CTRL+1 顯示「單元格格式」對話框
CTRL+SHIFT+~ 應用「常規」數字格式
CTRL+SHIFT+$ 應用帶兩個小數位的「貸幣」格式(負數出現在括弧中)
CTRL+SHIFT+% 應用不帶小數位的「百分比」格式
CTRL+SHIFT+^ 應用帶兩個小數位的「科學記數」數字格式
CTRL+SHIFT+# 應用年月日「日期」格式
CTRL+SHIFT+@ 應用小時和分鍾「時間」格式,並標明上午或下午
CTRL+SHIFT+! 應用這樣的數字格式:具有千位分隔符且負數用負號 (-) 表示
CTRL+SHIFT+& 應用外邊框
CTRL+SHIFT+_ 刪除外邊框
CTRL+B 應用或取消字體加粗格式
CTRL+I 應用或取消字體傾斜格式
CTRL+U 應用或取消下劃線格式
CTRL+5 應用或取消刪除線格式
CTRL+9 隱藏行
CTRL+SHIFT+( (左括弧) 取消隱藏行
CTRL+0(零) 隱藏列
CTRL+SHIFT+)(右括弧) 取消隱藏列
編輯數據的按鍵
按下 完成
F2 編輯活動單元格並將插入點放置到線條末尾
ESC 取消單元格或編輯欄中的輸入項
BACKSPACE 編輯活動單元格並清除其中原有的內容,或者在編輯單元格內容時刪除活動單元格中的前一個字元
F3 將定義的名稱粘貼到公式中
ENTER 完成單元格輸入
CTRL+SHIFT+ENTER 將公式作為數組公式輸入
CTRL+A 在公式中鍵入函數名之後,顯示公式選項板
CTRL+SHIFT+A 在公式中鍵入函數名之後,為該函數插入變數名和括弧
F7 鍵 顯示「拼寫檢查」對話框。
插入、刪除和復制選中區域的按鍵
按下 完成
CTRL+C 復制選定區域
CTRL+X 剪切選定區域
CTRL+V 粘貼選定區域
DELETE 清除選定區域的內容
CTRL+ 連字元 刪除選定區域
CTRL+Z 撤消最後一次操作
CTRL+SHIFT+ 加號 插入空白單元格
在選中區域內移動的按鍵
按下 完成
ENTER 在選定區域內由上往下移動,或者按「編輯」選項卡(單擊「工具」菜單中的「選項」命令)中選定的方向移動。
SHIFT+ENTER 在選定區域內由下往上移動,或者按與「編輯」選項卡(單擊「工具」菜單中的「選項」命令)中選定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
TAB 在選定區域內由左往右移動。如果選定區域只有一列,則向下移動一個單元格。
SHIFT+TAB 在選定區域內由右往左移動。如果選定區域只有一列,則向上移動一個單元格。
CTRL+PERIOD 按順時針方向移動到選定區域的下一個角。
CTRL+ALT+右箭頭鍵 右移到非相鄰的選定區域
CTRL+ALT+左箭頭鍵 左移到非相鄰的選定區域
選擇單元格、列或行的按鍵
按下 完成
CTRL+SHIFT+*(星號) 選定當前單元格周圍的區域(選定區域是封閉在空白行和空白列中的數據區域)
SHIFT+ 箭頭鍵 將選定區域擴展一個單元格寬度
CTRL+SHIFT+ 箭頭鍵 將選定區域擴展到與活動單元格同一行或同一列的最後一個非空白單元格
SHIFT+HOME 將選定區域擴展到行首
CTRL+SHIFT+HOME 將選定區域擴展到工作表的開始
CTRL+SHIFT+END 將選定區域擴展到工作表的最後一個使用的單元格(右下角)
CTRL+SPACEBAR 選定整列
SHIFT+SPACEBAR 選定整行
CTRL+A 選定整個工作表
SHIFT+BACKSPACE 如果已經選定了多個單元格,則只選定其中的活動單元格
SHIFT+PAGE DOWN 將選定區域向下擴展一屏
SHIFT+PAGE UP 將選定區域向上擴展一屏
CTRL+SHIFT+SPACEBAR 在選定了一個對象的情況下,選定工作表上的所有對象
CTRL+6 在隱藏對象、顯示對象與對象佔位符之間切換
CTRL+7 顯示或隱藏「常用」工具欄
F8 使用箭頭鍵啟動擴展選中區域的功能
SHIFT+F8 將其他區域中的單元格添加到選中區域中,或使用箭頭鍵移動到需要添加的選中區域的起始處,然後按下 F8 和箭頭鍵選擇下一個區域。
SCROLL LOCK, SHIFT+HOME 將選定區域擴展到窗口左上角的單元格
SCROLL LOCK, SHIFT+END 將選定區域擴展到窗口右下角的單元格
選擇含有特殊字元單元格的按鍵
按下 完成
CTRL+SHIFT+*(星號) 選中活動單元格周圍的當前區域(當前區域是包含在空行和空列中的數據區域)
CTRL+/ 選中當前數組,此數組是活動單元格所屬的數組
CTRL+SHIFT+O (字母 O) 選定所有帶批註的單元格
CTRL+\ 選擇行中不與該行內活動單元格的值相匹配的單元格。必須選擇起始於活動單元格的行。
CTRL+SHIFT+| 選中列中不與該列內活動單元格的值相匹配的單元格。必須選擇起始於活動單元格的列。
CTRL+[ (左方括弧) 選定當前選定區域中公式的直接引用單元格
CTRL+SHIFT+{ (左大括弧) 選定當前選定區域中公式直接或間接引用的所有單元格
CTRL+] (右方括弧) 只選定直接引用當前單元格的公式所在的單元格
CTRL+SHIFT+} (右大括弧) 選定所有帶有公式的單元格,這些公式直接或間接引用當前單元格
ALT+; (分號)只選定當前選定區域中的可視單元格
在應用程序中使用快捷鍵,可以使我們避免在鍵盤與滑鼠之間來回切換,從而節省大量的時間,顯著地提高工作效率。多掌握一些常用的快捷鍵,可以使您告別菜鳥時代,迅速成長為電腦應用的高手。下面這些快捷鍵是用於在Excel中設置單元格格式的,相信一定會對您有所幫助。
Ctrl + Shift + ~:應用「常規」數字格式
「常規」格式不包含特定的數字格式,相當於在「單元格格式」對話框中的「數字」選項卡中選擇「常規」。比如原來的數字格式為「貨幣」或「百分比」形式,使用該快捷鍵可以將這些格式清除掉,恢復到常規的格式。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使用普通的方法需要在單元格上單擊右鍵,從彈出菜單中選擇命令「設置單元格格式」,然後對話框中選擇「常規」。與使用快捷鍵相比,肯定是麻煩了許多。
Ctrl + Shift + $:應用帶兩個小數位的「貨幣」數字格式,(負數在括弧中)
Ctrl + Shift + %:應用不帶小數位的「百分比」格式
Ctrl + Shift + ^:應用帶兩位小數位的「科學記數」數字格式
Ctrl + Shift + !:應用帶兩位小數位、使用千位分隔符且負數用負號 (-) 表示的「數字」格式
Ctrl + Shift + &:對選定單元格應用外邊框
Ctrl + Shift + _:取消選定單元格的外邊框
Ctrl + B:應用或取消加粗格式
Ctrl + I:應用或取消字體傾斜格式
Ctrl + U:應用或取消下劃線
Ctrl + 5:應用或取消刪除線
Ctrl + 1:顯示「單元格格式」對話框
Ctrl + 0:隱藏單元格所在列
Ctrl + 9:隱藏單元格所在行
Ctrl + -:刪除選定的單元格,會彈出一個對話框供選擇
您可以在Excel中多練習幾次,而且您一定會注意到,有些快捷鍵是比較容易記憶的,比如「Ctrl + Shift + %」對應的是「百分比」,「Ctrl + I」是設置斜體等。等您熟悉了這些快捷鍵,就會從繁瑣的滑鼠操作中解脫出來了!
-------------------------------------------------------------
聲明:以上是以前從網復制而來,其中有些我也不知道的,感覺以後也許用得到就留了下來,希望對人能有一點點幫助,可惜我也記不清是在哪兒看到的了!
⑹ 機構投資者的意義和作用,急!!!!
什麼是機構投資者
機構投資者是指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投資證券投資基金的注冊登記或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設立的機構。
在證券市場上,凡是出資購買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的個人或機構,統稱為證券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從廣義上講是指用自有資金或者從分散的公眾手中籌集的資金專門進行有價證券投資活動的法人機構。在西方國家,以有價證券投資收益為其重要收入來源的證券公司、投資公司、保險公司、各種福利基金、養老基金及金融財團等,一般稱為機構投資者。其中最典型的機構投資者是專門從事有價證券投資的共同基金。在中國,機構投資者目前主要是具有證券自營業務資格的證券經營機構,符合國家有關政策法規的投資管理基金等。
機構投資者特點
機構投資者與個人投資者相比,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投資管理專業化。
機構投資者一般具有較為雄厚的資金實力,在投資決策運作、信息搜集分析、 上市公司研究、投資理財方式等方面都配備有專門部門,由證券投資專家進行管理。1997年以來,國內的主要證券經營機構,都先後成立了自己的證券研究所。個人投資者由於資金有限而高度分散,同時絕大部分都是小戶投資者,缺乏足夠時間去搜集信息、分析行情、判斷走勢,也缺少足夠的資料數據去分析上市公司經營情況。因此,從理論上講,機構投資者的投資行為相對理性化,投資規模相對較大,投資周期相對較長,從而有利於證券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2)投資結構組合化。
證券市場是一個風險較高的市場,機構投資者入市資金越多,承受的風險就越大。為了盡可能降低風險,機構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會進行合理投資組合。機構投資者龐大的資金、專業化的管理和多方位的市場研究,也為建立有效的投資組合提供了可能。個人投資者由於自身的條件所限,難以進行投資組合,相對來說,承擔的風險也較高。
(3)投資行為規范化。
機構投資者是一個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經濟實體,投資行為受到多方面的監管,相對來說,也就較為規范。一方面,為了保證證券交易的「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維護社會穩定,保障資金安全,國家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來規范和監督機構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另一方面,投資機構本身通過自律管理,從各個方面規范自己的投資行為,保護客戶的利益,維護自己在社會上的信譽。
中外機構投資者比較含義比較
1.從投資者資金量大小來進行定義,將機構投資者定義為:資金量大到其交易行為足以影響一段時期某隻股票價格的投資者,其中包括個人大戶。
2. 從投資者身份或組織結構出發,將機構投資者限定為與個人相對應的一類投資者即法人,具體體現是開設股票賬戶的法人,包括三種類型:
(1)按照《證券法》和相關法規,有明確的法律規定的從事股票交易權利的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
(2)按照《證券法》和相關法規,可以參加股票交易、但操作受到限制的「三類企業」,即國有企業、國有控股公司和上市公司;
(3)在能否參與股票交易及參與股票交易的方式上缺乏明確法律規定或權利義務不具體的法人,如「三資」企業、私營企業、未上市的非國有控股的股份制企業、社團法人,等等。
3.在2002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中,將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定義為:符合有關條件,經中國證監會批准投資於中國證券市場,並取得國家外匯管理局額度批準的中國境外基金管理機構、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以及其他資產管理機構。
對比上述關於中外機構投資者的各種含義中外機構投資者的差別最明顯地體現在業務活動的專門性上,即國外強調機構投資者的主營業務應主要集中在證券投資活動方面,而我國幾乎未能對此加以關注。與之相對應的是,國外的機構投資者隱含有在金融領域尤其是證券投資領域有豐厚的理性判斷能力和操作技巧等先決條件,而我國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則是比較模糊的。
運作實踐的比較
從運作實踐的角度來進行考察,中外機構投資者的差別可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加以理解:
一、機構投資者的起源是基於完全不同的原因。
在西方發達國家,作為最典型的機構投資者——證券投資基金,其始祖是1868年誕生於英國的「海外和殖民地政府信託」。18世紀末英國由於經歷了一場深刻的產業革命而出現資金過剩,使得許多人將資金投資於海外以謀取更高的資金報酬,但國際投資知識的缺乏以及投資國家證券市場風險的不時爆發,致使這些投資者中有相當一部分遭受到比較大的損失,這樣就產生了由政府出面組建基金的市場需求,在此背景下推出的基金受到投資者的青睞也就順理成章。緊隨其後發行的幾家基金,如1873年蘇格蘭人創立的「蘇格蘭美洲信託」、1926年美國波士頓馬薩諸塞金融服務公司設立的「馬薩諸塞州投資信託公司」等,都是基於市場需要的原因而發展起來的。由此不難看出,機構投資者發展的動力來源於市場投資者的需要,是一種市場的自發行為。
反觀我國證券市場,機構投資者的產生和發展在相當程度上都是由政府出於自己的某種需要而推動的,是一種明顯的政府行為。這些需要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與證券市場迅速擴容相適應,期望機構投資者擴容帶來市場資金的迅速增加。如深圳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分別於1991年、1993年作出允許機構投資者入市的決定,1999年准許三類企業進入證券市場等,都是基於上述原因。另外,認為行情低迷、需要市場資金進入也一直是管理層發展證券投資基金的原始動力。早在1994年7月,針對市場情況,管理層作出的三大政策中最核心的就是:「發展共同投資基金,培育機構投資者,試辦中外合作的基金管理公司,逐步吸引外國基金投入國內A股市場」。在當時市場條件並不成熟的情況下,管理層出台這類措施,很明顯地表明了其希望藉此刺激市場的意圖。另一方面,希望機構投資者能夠達到穩定和規范證券市場發展的要求,且這種意圖在有關的法規中都有非常明確的表述,如1997年11月頒布的《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規定,證券投資基金「促進證券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是其宗旨之一。為達到穩定和規范市場發展的目的,管理層對機構投資者提供了比較優厚的政策待遇,其最主要表現在新股申購方面,如在2000年5月18日前新股發行時可以單獨向基金配售,其後基金可以作為戰略投資者或一般法人投資者申請預約配售等。
二、機構投資者的運作環境存在非常大的差異。
國外機構投資者的產生本質上是金融創新的產物,而且其發展也進一步推動了金融創新的發展,兩者形成了一種良性互動的關系。而在我國,機構投資者的發展基本上是由政策推動,缺乏適應的生存空間,以致於「超常規發展機構投資者」成了揠苗助長的產物。
首先,國外機構投資者不僅有規模足夠大的國內市場供其運作,而且在投資組合理論擴展到國際范圍的背景下,可以不斷將其他國家市場特別是一些有發展潛力的新興市場納入其投資組合,從而可以在相當程度上規避單個國家證券市場的風險。如在英國資產管理業中,對國外投資占其總比例的20%。
反觀我國的機構投資者,其能夠投資的范圍基本局限於國內,我國資本市場情形發展的勢頭即股票市場發展迅速而債券市場發展相對緩慢使其運作空間十分有限,而且股票市場中上市公司呈現出的「數量多、流通盤小」的 特徵進一步制約了其投資運作。
其次,國外特別是發達國家機構投資者比較普遍地使用金融衍生工具,以獲得更廣泛的投資機會,並提高風險管理的效能。如歐盟國家61%的養老基金公司和保險公司直接或通過外部基金管理者使用衍生工具,其中75%使用衍生工具是為了有目的的資產配置,50%是為了規避現金風險。
而在我國證券市場上,系統性風險占據了總風險的大部分,甚至達到80%左右,分散化投資對於風險規避的作用十分有限,而能夠規避系統性風險的股票指數期貨和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不能按照市場的要求推出,致使機構投資者抵禦風險的能力十分薄弱。
最後,國外機構投資者運作空間的日益擴展,為投資者提供了不斷創新的投資對象。僅以投資基金為例,20世紀90年代以來,英國基金業推出了一系列創新品種,主要包括:
(1)個人股票計劃(PEP)和個人儲蓄賬戶(ISA)。PEP和ISA都是可以享受一定免稅優惠的個人儲蓄和投資計劃;
(2)傘型基金與分割資本投資信託(SPLITS)。傘型基金主要通過運用「雨傘」架構來滿足投資者不同的投資需求,其下可設立多個子基金,每個都有特定的投資目標和特徵,投資者可以方便且低成本地在各子基金之間轉換。而分割資本投資信託則是投資信託中的一個種類,通過發行對資本增長和收益具有不同權利的股份來滿足投資者不同的投資需求偏好;
(3)風險投資信託VCT,主要包括創業板VCT、高科技VCT和一般VCT三種類型。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在一些發達國家一種創新的基金品種,即「交易所交易基金或一攬子股票轉托憑證(XXDR)」在近期獲得了迅速發展。ETF的投資者既可以在交易所像封閉式基金一樣轉讓ETF,也可以要求贖回ETF獲得其所代表的股票,因而ETF兼具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的優點,成為頗具生命力的被動投資品種。同樣,曾經是專門針對富人的對沖基金,也被納入普通投資者的組合。
而在我國證券市場上,能夠供投資者購買的基金品種十分有限,不僅缺少在國外市場非常完善的三大基金即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中的貨幣市場基金,同時債券基金也極其稀少,而且即使是發展到具 有一定規模的股票基金也有很大缺陷,集中表現在這些基金公司操作模式雷同,沒有形成各自的獨立風格,無法得到普通投資者的認同。
⑺ EB是歐洲什麼國家的簡稱
EB(Electronic Business)
EB(Electronic Business)
是電子商務,是廣義的電子商務;
EC(Electronic Commerce)
是狹義的電子商務,不過要是選擇電子商務的標准英文縮寫 還是EB EC應該是電子貿易 只是單純的貿易方面 EB才是電子商務 包括信息發布、電子交易、物流等方面
電子商務源於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簡寫為EC。顧名思義,其內容包含兩個方面,一是電子方式,二是商貿活動。電子商務指的是利用簡單、快捷、低成本的電子通訊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
電子商務可以通過多種電子通訊方式來完成。簡單的,比如你通過打電話或發傳真的方式來與客戶進行商貿活動,似乎也可以稱作為電子商務;但是,現在人們所探討的電子商務主要是以EDI(電子數據交換)和INTERNET來完成的。尤其是隨著INTERNET技術的日益成熟,電子商務真正的發展將是建立在INTERNET技術上的。所以也有人把電子商務簡稱為IC(INTERNET COMMERCE)。
從貿易活動的角度分析,電子商務可以在多個環節實現,由此也可以將電子商務分為兩個層次,較低層次的電子商務如電子商情、電子貿易、電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級的電子商務應該是利用INTENET網路能夠進行全部的貿易活動,即在網上將信息流、商流、資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實現,也就是說,你可以從尋找客戶開始,一直到洽談、訂貨、在線付(收)款、開據電子發票以至到電子報關、電子納稅等通過INTERNET一氣呵成。
要實現完整的電子商務還會涉及到很多方面,除了買家、賣家外,還要有銀行或金融機構、政府機構、認證機構、配送中心等機構的加入才行。由於參與電子商務中的各方在物理上是互不謀面的,因此整個電子商務過程並不是物理世界商務活動的翻版,網上銀行、在線電子支付等條件和數據加密、電子簽名等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發揮著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IMG style="FLOAT: right" class=editorImg title="" src="https://gss0..com/70cFfyinKgQFm2e88IuM_a/ke/abpic/item/8759287a15d160fe2e73b3de.jpg">
[編輯本段]EB(Ethidium bromide,溴化乙錠)
溴化乙錠是一種高度靈敏的熒光染色劑,用於觀察瓊脂糖和聚丙烯醯胺凝膠中的DNA。溴化乙錠用標准302nm 紫外光透射儀激發並放射出橙紅色信號,可用Polaroid 底片或帶CCD 成像頭的凝膠成像處理系統拍攝。
觀察瓊脂糖凝膠中DNA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熒光染料溴化乙錠進行染色,溴化乙錠含有一個可以嵌入DNA堆積鹼基之間的一個三環平面基團。它與DNA的結合幾乎沒有鹼基序列特異性。在高離子強度的飽和溶液中,大約每2.5個鹼基插入一個溴化乙錠分子。當染料分子插入後,其平面基團與螺旋的軸線垂直並通過范德華力與上下鹼基相互作用。這個基團的固定位置及其與鹼基的密切接近,導致與DNA結合的染料呈現熒光,其熒光產率比游離溶液中染料有所增加。DNA吸收254nm處的紫外輻射並傳遞給染料,而被結合的染料本身吸收302nm和366nm的光輻射。這兩種情況下,被吸收的能量在可見光譜紅橙區的590nm處重新發射出來。由於溴化乙錠-DNA復合物的熒光產率比沒有結合DNA的染料高出20-30倍,所以當凝膠中含有游離的溴化乙錠(0.5ug/ml)時,可以檢測到少至10ng的NDA條帶。
溴化乙錠可以用來檢測單鏈或雙鏈核酸(DNA或RNA)。但是染料對單鏈核酸的親和力相對較小,所以其熒光產率也相對較低。事實上,大多數對單鏈DNA或RNA染色的熒光時通過染料結合到分子內形成較短的鏈內螺旋產生的。
盡管在該染料存在的情況下,線狀DNA的電泳遷移率約降低15%,因此,當需要知道DNA片段的准確大小(如DNA限制酶酶切圖譜的鑒定),凝膠應該在無EB情況下電泳,電泳結束後用EB染色。染色完畢後,通常不需要脫色。但是在檢測小量DNA(小於10ng)片段時,通常要將染色後的凝膠進行脫色。
[編輯本段]溴化乙錠的損害
溴化乙錠可以嵌入鹼基分子中,導致錯配。溴化乙錠是強誘變劑,具有高致癌性!
SYBR Green I 和溴化乙啶(EB)Ames 測試結果顯示EB容易引起有機體突變。(Singer et al., Mutat. Res. 199, 439: 37- 47.)
[編輯本段]溴化乙錠溶液的凈化處理
由於溴化乙錠具有一定的毒性,實驗結束後,應對含EB的溶液進行凈化處理再行棄置,以避免污染環境和危害人體健康。
(1) 對於EB含量大於0.5mg/ml的溶液,可如下處理:
①將EB溶液用水稀釋至濃度低於0.5mg/ml;
②加入一倍體積的0.5mol/L KMnO4,混勻,再加入等量的25mol/L HCl,混勻,置室溫數小時;
③加入一倍體積的2.5mol/L NaOH,混勻並廢棄。
(2) EB含量小於0.5mg/ml的溶液可如下處理:
① 按1mg/ml的量加入活性炭,不時輕搖混勻,室溫放置1小時;
② 用濾紙過濾並將活性碳與濾紙密封後丟棄。
[編輯本段]EB(《Encyclopedia Britannica》)
《不列顛網路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又稱《大英網路全書》,簡稱EB),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上最知名也是最權威的網路全書,是世界三大網路全書(美國網路全書、不列顛網路全書、科利爾網路全書)之一。不列顛網路全書誕生於18世紀蘇格蘭啟蒙運動(Scottish Enlightenment)的氛圍中。第一個版本的大英網路在1768年開始編撰,歷時三年,於1771年完成共三冊的不列顛網路全書。
在1901年美國出版商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 買下EB的版權後,出版與編輯工作逐步轉移到美國;現在我們熟知的大英網路全書公司已是總部位於芝加哥的美國公司。1929年,隨著第14版的問世,大英網路更投入大量人力與物力,邀集近140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位學者專家參與撰述,大量收錄歐洲以外地區的資料,完成全部二十四冊的第十四版,確立了它在網路全書界中最崇高、最具權威的地位。
《不列顛網路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是蘇格蘭啟蒙運動的產物,當地的書商和印刷工人科林·麥克法卡爾(Colin Macfarquhar)和雕刻家安德魯·貝爾(Andrew Bell)決定以「紳士協會」的名義發表一套工具書。他們聘請了當時28歲的威廉·斯梅利,讓他以200英鎊為報酬編輯一部三卷、共100章的《大英網路全書《不列顛網路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第一卷是1768年12月出版的,售價六便士。1771年三卷通通完成,共2391頁,包括160幅銅板雕刻,全部出售量為3000套。三卷的篇幅差不多,分為A-B、C-L和M-Z。
由於第一版相當成功,因此他們決定出版一部更大的第二版。斯梅利拒絕繼續編輯,因此麥克法卡爾本人任編輯。第二版共10卷,8595頁,從1777年至1784年出版。
不過1788年至1797年出版的第三版真正達到了網路全書的標准。這一版開始的編輯是麥克法卡爾,麥克法卡爾死後由喬治·格雷戈擔任編輯。它共18卷,加上兩個補充卷,16,000多頁。這一版中也包括格雷戈聘請的專家和學者特別為《大英網路全書》撰寫的文章。這一版奠定了《不列顛網路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後來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工具書之一的基礎。
至第10版為止《不列顛網路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的重要文章往往比現代的網路全書長得多,也學術得多。19世紀里《大英網路全書》的文章往往包含著作者最新的成就。
一般認為法國的《網路全書,科學、藝術和工藝詳解詞典》一般被看作是《不列顛網路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的榜樣。不過《不列顛網路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要保守得多。後來的版本往往奉獻給正在統治的國王或女王。
從第四版到第六版中有許多知名的蘇格蘭和英格蘭學者寫的文章:威廉·黑茲利特、約翰·斯圖爾特·密爾、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大衛·李嘉圖、沃爾特·司各特等。托馬斯·楊在他關於埃及的文章中附加了他翻譯的羅塞塔石碑上的埃及象形文。
1820年代末愛丁堡的布萊克兄弟的出版社收購了《不列顛網路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的權利,他們出版了第七和第八版。第九版也被稱為學者版,它是從1875年至1889年出版的,其中包括了眾多著名作者寫的、非常深奧的學術文章。有人稱它為英語網路全書歷史上的頂峰。當時有英國人認為該書的權威性「僅次於上帝」。
1895年布萊克出版社移到倫敦,1901年《不列顛網路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被賣給了《泰晤士報》的報社。第十版共11卷,還包括地圖和目錄卷,實際上是第九版的一個補充版。從1897年至1922年美國人胡帕(Horace Everett Hooper)任主編。從1909年的第11版開始劍橋大學幫助編輯出版。
從1910年至1911年出版的第11版基本上被重寫,它被看作是《不列顛網路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的經典版,同時它也反映了其新出版商的新的目標。為了吸收讀者和促進銷售量這一版的文章即保存了其學術嚴謹,也提高了其可閱讀性,它的文章不像過去那麼長,但是依然非常徹底。這個版本現在已經被納入公有領域。這個版本也是第一個所有卷同時出版的版本,而不是一卷繼一卷出版的。其所有內容可以在這里觀賞。
此後《不列顛網路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的出版權和商標被賣給了喜爾斯百貨商店並移到了美國伊利諾斯州芝加哥。第12和13版均以三卷補充卷的形式出版,它們必須與第11版一起使用。1929年出版的第14版又一次顯示了《不列顛網路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的變化。它的卷數減少,文章更短了,來讓更多用戶得以使用它作為工具書。但也有人批評它刪除了其中不利於天主教教會的內容。
1941年喜爾斯百貨商店將其權利贈送給了芝加哥大學。威廉·班頓從1943年開始任主編,一直到他1973年逝世,此後他妻子到1974年逝世任主編。
1996年1月瑞士億萬富翁雅各布·薩弗瑞買下了《不列顛網路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的權利。
在中國,1980年不列顛網路全書出版社與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合作,並在1986年出版了中文版的10卷本《簡明不列顛網路全書》(Concis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1990年增補了第11卷。1994年4月又推出了全新的《不列顛網路全書》(國際中文版)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ternational Chinese Edition.共20卷,收入條目81600條,圖片15300幅,4350餘萬字。
不列顛網路全書在電子出版核心媒體發展上面也不落人後。在1989年出版第一個多媒體網路Compton』s Multimedia Encyclopedia。1994年公司推出大英網路全球網路版(Britannica Online),成為網路上的第一部網路全書。如今,雖然出版的媒介已改變,但大英網路全書的使命仍與1768年創立時一樣:成為全球參考書、教育與學習的領導者!
不列顛網路全書,歷經兩百多年修訂、再版的發展與完善,已形成英文印刷版裝訂32卷,電子版本和在線版本也已推出。1994年正式發布的《大英網路全書網路版》(Encyclopedia Britannica Online ),網路版除包括印本內容外,還包括最新的修改和大量印本中沒有的文章,可檢索詞條達到98,000個。收錄了322幅手繪線條圖、9,811幅照片、193 幅國旗、337幅地圖、204 段動畫影像、714張表格等豐富內容。
[編輯本段]EB=Employee Benefit 企業員工福利計劃
從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看,員工福利計劃(Employee Benefit)是指企業為員工提供的非工資收入福利的「一攬子」計劃。
它一般由以下部分組成:
(1)國家立法強制實施的社會保障制度,包括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法定計劃;
(2)企業出資的企業年金、補充醫療保險、人壽保險、意外及傷殘保險等商業保險計劃;
(3)股權、期權計劃;
(4)住房、交通、教育培訓、帶薪休假等其他福利計劃。
保險業所要發展的員工福利計劃特指上述計劃的第二類,也就是壽險公司以團體保險的形式,為企業員工提供的養老、健康、傷殘、死亡等風險保障型福利。
據保險業界有關資深人士介紹說,我國企業員工福利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統包階段:在計劃經濟時期和改革初期,員工福利的主要內容幾乎囊括了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各方面,而福利形式是以物質為主,包括福利分房、公費醫療、免費教育等,保險費用完全由國家或企業承擔。
過渡階段: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過渡階段,福利的形式主要是貨幣給付,其內容包括各種獎金、津貼、補貼和救濟金等。在這一階段,從企業到員工的福利意識明顯增強,但傳統體制的慣性還在延續,整個福利體系還未建立,因此經營效益較好的企業主要以貨幣的形式向員工發放福利。
目前,我國已基本經歷了前兩個階段,正在逐步走向綜合服務階段: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貨幣收入的邊際效用遞減,人們更注重生命健康,注重風險保障。同時,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逐步引入企業管理中。因此,這個階段企業員工福利的特點是向員工提供服務型的產品,包括意外傷害保險、養老金、醫療保險、旅遊、帶薪假期等。
[編輯本段]EB 布加迪威龍EB16.4
布加迪EB16.4威龍將有兩項打破當今世界汽車工業紀錄的數據:最高車速405.7公里/時,比起歷經10年未被打破的麥凱輪車隊在一級方程式大賽中創下的386.6公里/時的紀錄還快19公里/時,以及每輛售價(含稅)約120萬美元。
此款兩座雙門超級跑車系1999年東京車展上概念車的改進,已獲批准正式生產。當時的型號叫EB18/4威龍,採用6.3升18缸發動機,而新的EBD16.4採用W16發動機,它實際上是兩個小夾角的V8發動機,以90°夾角呈W型組合,最大功率
736kW/6000r/min,最大扭矩1250Nm/2200r/min,0~100km/h加速時間為2.9秒,比F1紀錄快0.3秒,原地起步達到300km/h車速需時14秒,發動機有4個渦輪增壓裝置並帶中冷,排量8升。新型7速雙離合器式手動變速箱對出色的加速性功不可沒。換檔桿為方向盤後的撥板(順序手動換檔)或地板上的變速桿,4輪驅動。
整車造型基本上與概念車相同。皇冠形水箱格柵,貫穿全車的車身中線上的突起,短頭,20英寸大輪胎,以及EB標志、燈具等都是布加迪的傳統設計,不會也不應變動。但軸距較概念車增加了50mm,達到2700mm,內部空間顯然稍大些。為了解決前輪窩內由於車速過高造成壓力過大的問題,在車門前下鉸鏈處增加了一個曳壓風口,從而使側面造型有所調整,並因此將車身改成雙色噴塗來增強立體感。由於車速增加,後尾設有一個會自動抬起200mm的尾翼來保持後輪不致因高速而飄起;同樣的原因還使用了將車底部包覆起來的托盤及後部一個勒芒賽車式的出風口擴散器。頂部兩個進氣管仍然存在,車身棱線更加清晰凸現,在原有的動感上增加了勁猛味道。內飾依舊是全部用軟皮包裝,中控台的鋁質表面也未變。嵌有公司創始人埃托雷·布加迪名字縮寫字母EB的方向盤保留三輻式造型,但儀表中的發動機轉速表極限值為8000r/min,車速表極限值為450km/h。
該車將在法國的Molsheim市郊一座新廠內生產,手工作業式的年產量約為50輛。
[編輯本段]EB(ExaByte的縮寫)
abbr.艾位元組,1EB=1024PB
計算機的存儲單位
位 bit (比特)(Binary Digits):存放一位二進制數,即 0 或 1,最小的存儲單位。
位元組 byte:8個二進制位為一個位元組(B),最常用的單位。
計算機存儲單位一般用B,KB,MB,GB,TB,EB,ZB,YB,BB來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是:
1KB (Kilobyte 千位元組)=1024B,
1MB (Megabyte 兆位元組 簡稱「兆」)=1024KB,
1GB (Gigabyte 吉位元組 又稱「千兆」)=1024MB,
1TB (Trillionbyte 萬億位元組 太位元組)=1024GB,其中1024=2^10 ( 2 的10次方),
1PB(Petabyte 千萬億位元組 拍位元組)=1024TB,
1EB(Exabyte 百億億位元組 艾位元組)=1024PB,
1ZB (Zettabyte 十萬億億位元組 澤位元組)= 1024 EB,
1YB (Jottabyte 一億億億位元組 堯位元組)= 1024 ZB,
1BB (Brontobyte 一千億億億位元組)= 1024 YB.
註:「兆」為百萬級數量單位。
附:進制單位全稱及譯音
yotta, [堯]它, Y. 10^21,
zetta, [澤]它, Z. 10^18,
exa, [艾]可薩, E. 10^15,
peta, [拍]它, P. 10^12,
tera, [太]拉, T. 10^9,
giga, [吉]咖, G. 10^6,
mega, [兆],M. 10^3
[編輯本段]The Electric Boogaloos
The Electric Boogaloos簡稱EB,這個組合為5個成員,分別是Mr Wiggles、Poppin Pete、Skeeter Rabbit、Suga Pop,和老大Boogaloo Sam(Rabbit掛掉了..現在一般pete比較活躍.)
團體創建了風靡全球的Popping和boogaloo等舞蹈風格。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Boogaloo Sam建立了一套動作,並進化為它們各自的風格.然後,他將這些舞蹈風格教給他團隊的成員——The Electric Boogaloos。30年以後, EB仍然在活躍, 演出,在全世界教學,在FUNK運動時在美國西海岸傳播它們自己舞種的和別的舞種的知識。
可以說是poppin創始人級別的大師.現在一般到處表演和當裁判.
EB誕生於1977年Boogaloo Sam創建The Electric Boogaloo Lockers的時候 - 原始團隊為: THE ELECTRIC BOOGALOO LOCKERS (1977,Fresno城,加利福尼亞州) Boogaloo Sam : Popping風格和Boogaloo風格的創始人 SLIDE(NATE) : 和Sam一起建立的舞團 Robot Joe : OG成員,Robot是他的主要風格 Toyman Skeet : Toy man 風格的創始人 Ticking Will : 向Sam學習了Ticking風格 Twist-O-Flex Don : Don是最用功的Hitting Popper THE ELECTRIC BOOGALOOS (1978,LongBeach城,加利福尼亞州) Boogaloo Sam : Popping風格和Boogaloo風格的創始人 Popping Pete : Boogaloo Sam的弟弟 Tickin Deck : Boogaloo Sam的另一個弟弟 Robot dane : Sam和他Battle後成為EB成員(Sam贏了) Puppet Boozer : Sam教他後因Puppet風格而出名 Creepin Sid : 來自於Arkansas,學習Boogaloo Scarecrow Sculley : Sam教了他scarecrow風格 Darryl(King Cobra) : snaking風格的創始人 George(king python) : longbeach的元老popper之一
The Electric Boogaloos 個 人 簡 介
Boogaloo Sam:
在看了電視上原始的Locker演示後得到靈感,在1975年Sam開始創新後來被稱為boogaloo或boogie的動作。在1975-1976 Sam 創世了一套今天被叫做popping和boogaloo的動作。1977年Sam創建了Electronic Boogaloo Lockers,也就是後來的Electric Boogaloos。
如今Sam仍然在作為領頭羊和成員在EB工作。funk styles真正革新者, Sam把funk styles推向了世界,推向了你和我!
Popin Pete:
一個在加利福尼亞Fresno城長大的孩子,年輕的Pete通過看Soul Train以及做robot開始了他的dancer生涯。1978年Pete開始從他經常瞻仰的哥哥Sam那裡學習popping。"我必須從pop開始學起,因為boogaloo對我來說太難了!"Popin Pete 開始創新像crazy legs, ET, spider man 和sleepy style這些風格。 現今,Pete和其他EB成員一起在全世界傳播popping和boogaloo知識。
Skeeter,Rabbi:
Skeet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在洛杉磯開始跳舞. 1978年Skeet學會了locking後就和Boogaloo Sam 和Poppin Pete一起跳Popping。1979年 Skeet成為了EB的正式成員,並且也是popping 和boogaloo風格先驅者!
SugaPop:
電視上看到Electric Boogaloos在Soul Train以後Suga Pop告訴一個朋友說有一天他會成為一個Electric Boogaloo成員。Suga Pop搬遷到拉丁美洲開始他的音樂和跳舞生涯,並且終於在Poppin Pete和Skeeter Rabbit在花花公子俱樂部演出的時候見到了他們。Suga Pop加入Electric Boogaloo家族並且與1997成為正式成員。Suga Pop同時也是個音樂製造者,他從Cypress Hill 到 Booya Tribe,製造了大量藝術家. Pop現在在一個CD工作室並且要在未來發布。
Mr.Wiggles:
Electric Boogaloos的最後加入者, Mr. Wiggles原始一個Hip-Hop的偉大先驅。他出生並崛起於美國紐約布朗克斯區南部,在很早的時候成就於Hip-Hop.Wiggles是非常厲害的!他同時是世界最著名2個hip hop和funk styles團體成員:The Electric Boogaloos 和 the Rock Steady Crew。
⑻ 麻將的來歷
胡適在1930年寫的《漫遊的感想》這一組隨筆中,有《麻將》一節,他以考據家的功力,考證了「麻將」的來歷和發展,痛陳了它的危害:
當明朝晚年,民間盛行一種紙牌,名為「馬吊」。馬吊只有四十張牌,有一文至九文,一千至九千,一萬至九萬等,等於麻將牌的筒子,索子,萬子。還有一張「零」,即是「白板」的祖宗。還有一張「千萬」,即是徽州紙牌的「千萬」。馬吊牌上每張上畫有《水滸傳》的人物。徽州紙牌上的「王英」即是矮腳虎王英的遺跡。乾隆、嘉慶間人汪師韓的全集里收有幾種明人的馬吊牌。(《叢睦汪氏叢書》)
馬吊在當日風行一時,士大夫整日整夜的打馬吊,把正事都荒廢了。所以明亡之後,吳梅村作《綏寇紀略》說,明之亡是亡於馬吊。
三百年來,四十張的馬吊逐漸演變,變成每樣五張的紙牌,近七八十年中又變為每樣四張的麻將牌。(馬吊三人對一人,故名「馬吊腳」,省稱「馬吊」,「麻將」的音變,「麻雀」為「馬腳」的音變。越變越繁復巧妙了.
⑼ 關於人民幣的問題
人民幣的面值有:
壹分、貳分、伍分
壹角、貳角、伍角
壹元、貳元、伍元
壹拾元、貳拾元、伍拾元、壹佰元等
打開天平的砝碼盒,觀察所裝的砝碼數值通常是
:10毫克、20毫克、20毫克、50毫克
100毫克、200毫克、200毫克、500毫克
1克、2克、2克、5克
10克、20克、50克、100克等
使用過磅秤嗎?它的砝碼數值通常是:
1千克、2千克、5千克
10千克、20千克、50千克
100千克、200千克、500千克、
1000千克、2000千克、5000千克等
一
第一套人民幣發行之初,剛剛成立的中國人民銀行並沒有預料到它會在短短兩三年內大幅度地貶值,所以最初只規劃和發行了10、20、50元三種鈔票,隨後又發行了1、5、100元三種。按最初設想,這6種鈔票已經可以滿足需要了。但在實際流通使用中,由於戰爭動亂、物資缺乏、不法商家囤積炒作等原因,商品價格瘋漲。糧食價格在1949年一年間漲了2000倍。人民幣迅速貶值,即使最大的100元券,也買不到什麼東西。商品的普遍價格都在千元、萬元以上。人們買一件普通商品也要攜帶大疊的鈔票,很不方便。所以新發行的人民幣鈔票面額越來越大,最後一直發行到5萬元才滿足了流通的需求。
到了第二套人民幣發行前的1953和1954年,人們日常普遍使用的是1000元——50000元的鈔票。面值百元以下的鈔票早已買不到任何東西,基本從市面上絕跡了。
二
第2套的紙幣是1981年發行的,價格應該不高。
另外,網上幫您找到的,僅供參考哦:
1981年中國人民銀行責成各印鈔廠重新開始印製發行1953年版的小額分幣,共1分、2分、5分三種,為區別於「五三版」分幣,新幣在編號上僅保留羅馬字冠,而刪除了阿拉伯數字。由於沒有阿拉伯數字編號,因此該套分幣的印製就採取以羅馬數字為序的方式。一個序號印製1000萬張。其中1分幣有三羅馬序號231個、二羅馬序號89個、2分幣有三羅馬序號129個、5分幣有三羅馬序號64個,共513種。總計發行量高達51.3億張。按理說,如此高的發行量是很難形成高價位的,但是這種紙分幣在八九十年代之間使用得相當廣泛,其損耗高得驚人,特別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紙分幣已退出了流通領域,各地人民銀行除了停止發行外,也在平時逐步加以回收銷毀。加之各種羅馬序號多達513種,按一個序號印製1000萬張計算,前後時間相隔長達10餘年,早期序號勢必已十分稀罕。
現在,要想把全部512種紙分幣集齊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而要全新挺版則更難。自1996年起全套挺版分幣的價格已達1萬元。且在近期還有抬升的勢頭。而另一些稀少序號的單張價格更是達到了50元左右,平均升幅在200倍以上,不可謂不大。
通過觀察,我們可發現這么一個有趣的現象:紙分幣羅馬序號的排列順序並不是按照我們通常以為的以1,2,3,4…為順序。而是按雙羅馬數字進行交錯排列,每一組羅馬字冠必定有兩個數字是相同的,如011,110,101;112,121,211;從011開始至9ll共可配27組,其後自002,003…為始的排列也各可配27組,直至998結束,而通常印製也是按照這個順序進行的。以011為首998為末。因而凡是字冠中帶有2個Ⅰ,2個Ⅱ,2個Ⅲ的為早期印製券,均比較少見。其中有40種尤為難得,它們是
一分:ⅠⅠⅣ、ⅠⅣⅠ、ⅣⅠⅠ、ⅠⅠⅤ、ⅠⅠⅧ、ⅠⅧⅠ、ⅡⅣⅡ、ⅣⅡⅡ、ⅡⅡⅦ、ⅡⅦⅡ、ⅡⅡⅧ、ⅢⅠⅢ、ⅢⅡⅡ、ⅡⅢⅢ、ⅢⅦⅢ、ⅦⅢⅢ、ⅩⅣⅣ;
二分:ⅡⅠⅠ、ⅢⅠⅠ、ⅠⅣⅠ、ⅣⅠⅠ、ⅠⅠⅤ、ⅠⅤⅠ、ⅤⅠⅠ、ⅠⅠⅥ、ⅠⅥⅠ、ⅠⅦⅠ、ⅧⅡⅡ;
五分:ⅠⅩⅠ、ⅩⅠⅠ、ⅠⅠⅡ、ⅠⅠⅢ、ⅠⅢⅠ、ⅠⅠⅣ、ⅠⅥⅠ、ⅥⅠⅠ、ⅢⅢⅥ。
三
一、 第三套人民幣發行概況:
第三套人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於1962年4月20日起陸續發行至1974年1月5日紙幣發行完畢;流通金屬幣於1980年4月15日起由中國人民銀行開始發行流通,經過18年的逐步調整,從發行了13個品種。該套人民幣有主幣4種,分別為1元、2元、5元、10元券;輔幣3種,分別為1角、2角、5角券。主幣和輔幣共7種面額9種版別,其中1角券為3種。流通金屬幣有1角、2角、5角、1元(分幣未計)四種合金硬幣,與紙幣等值流通。
二、 第三套人民幣特點:
1. 設計。突破了傳統紙幣四邊框的呆板形式,全部採用開放式設計在有限的票券空呈現出自由開闊的畫面,注重突出票面美感。
2. 主圖。正面主圖大多以各條戰線的工人階級和農民朋友的生產勞動作為主畫面,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工人、農民的新風貌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成就具有極強的時代性。
3. 防偽。這套紙幣防偽措施進一步提高,人民幣主圖和面額文字及襯底花紋均採用了雕刻板;1元、2元、5元3種主幣採用了五角星圖案滿版水印;10元券採用了天安門圖案固定水印。
4. 色彩。採用了多色彩印及多色接線技術,從而使色彩更加明亮、豐富、提高了它的藝術鑒賞價值。
5. 發行量。4種金屬硬幣材質成本較高,面額較低,發行量不大;1角「背紅」也是如此;1角「背綠」尤甚。
三、 第三套人民幣的收藏投資價值:
流通人民幣的收藏作為收藏家庭的一員是隨著其退出流通領域而開始的。第三套人民幣的收藏也不例外。自1999年12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2000年7月1日起停止流通本套人民幣以來,除一大部分銀行只收不付外,剩下的一小部分就沉澱在收藏愛好者手中,其後中行因某些原因將其退出流通延遲2000年年底,可實際在市場上市已消失其作為貨幣的蹤影,它已搖身一變作為集市裡緊俏的商品了。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首先:第三套人民幣紙幣主圖盡現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當家作主這一主題。如1角券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1元券女拖拉機手、10元券人民代表步出大會堂等。同時也展示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新成就。如2角券武漢長江大橋、2元券背面石油礦井、五元券背面露天采礦等。因此該套人民幣圖案有極強的時代性,是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歷史見證,具有較高的文物和歷史研究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價值越來越顯現出來。
本套人民幣1962年4月20日發行的背面主色調為紅色(市場俗稱「背紅」)1角版,該券自1971年11月銀行就只收不付;1966年1月20日發行的背面主色調為江綠(市場俗稱「背綠」)1角版,該券自1967年12月銀行就只收不付;1角、2角、5角、1元硬幣由於材質成本高。我國在發行7年後就停止發行了,造成這幾種紙(硬)幣在市場中流通時間較短,存世量較小,對集藏者來說,存量與需求的不均衡性是一大利好消息。
集幣作為集藏四大家族一員在我國相對延後,對人民幣的收藏意識是近幾年才有的事,正因為此形成了目前第三套人民幣的低價位,這對紀念金屬幣、彩色金銀幣因發行或市場價位太高,集藏者望而卻步的工薪階層和普通集藏者來說是比較適合的。隨時間推移,集幣隊伍的擴大,會導致供求關系的嚴重失衡,從而為投資者贏得較大的獲利空間。
本套人民幣的「紡織廠生產圖」五角券,「車床工人生產圖」2元券都是精典之作,並且在1991年3月1日以後就只收不付。「煉鋼工人生產圖」五元券被國際錢幣界視為世界珍品。隨著入世的到來,世界各國集幣愛好者對中國錢幣的認可程度會逐步深入,那時外資的介入,將會使第三套人民幣形成新一輪的牛市行情。以上是個人觀點,供同好推敲。
四
第四套人民幣是在經濟發展、商品零售額增加、貨幣需要量增加的情況下發行的。隨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我國國民經濟迅速發展,城鄉商品經濟日益活躍,社會商品零售額大幅度增長。這樣,不僅要求貨幣發行在總量上與之相適應,而且在券別結構上也要與之相適應。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健全我國的貨幣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1987年4月25日,國務院頒布了發行第四套人民幣的命令,責成中國人民銀行自1987年4月27日起,陸續發行第四套人民幣。第四套人民幣主幣有1元、2元、5元、10元、50元和100元6種,輔幣有1角、2角和5角3種,主輔幣共9種。 第四套人民幣共11種紙幣,採取"一次公布,分次發行"的辦法。1987年4月27日首先發行50元券和5角券,1988年5月10日發行了100元、2元、1元和2角紙幣,1988年9月22日,發行了10元、5元、1角紙幣。為提高人民幣防偽能力,1992年8月20日,在全國發行了1990年版50元、100元紙幣。根據1992年5月8日第97號國務院令,中國人民銀行自1992年6月1日起發行了第四套人民幣1元、5角、1角硬幣。使第四套人民幣結構更加完善。為便利市場流通,1995年3月1日和1997年4月1日,在全國發行了1990年版和1996年版1元紙幣。1996年4月10日,在全國發行了1990年版2元紙幣。
券別 圖案 主色 發行時間
正面 背面
100元 毛、周、劉、朱浮雕像 井岡山 藍黑 1988.5.10
100元 毛、周、劉、朱浮雕像 井岡山 藍黑 1992.8.20
50元 工、農、知識分子頭像 黃河壺口 黑茶 1987.4.27
50元 工、農、知識分子頭像 黃河壺口 黑茶 1992.8.20
10元 漢族、蒙古族人物頭像 珠穆朗瑪峰 黑藍 1988.9.22
5元 藏族、回族人物頭像 長江巫峽 棕 1988.9.22
2元 維吾爾族、彝族人物頭像 南海南天一柱 綠 1988.5.10
2元 維吾爾族、彝族人物頭像 南海南天一柱 綠 1996.4.10
1元 侗族、瑤族人物頭像 長城 深紅 1988.5.10
1元 侗族、瑤族人物頭像 長城 深紅 1995.3.1
1元 侗族、瑤族人物頭像 長城 深紅 1997.4.1
5角 苗族、壯族人物頭像 國徽、民族圖案 紫紅 1987.4.27
2角 布依族、朝鮮族人物頭像 國徽、民族圖案 藍綠 1988.5.10
1角 高山族、滿族人物頭像 國徽、民族圖案 深棕 1988.9.22
第四套人民幣硬幣一覽表券別 圖 案 材質 直徑 發行時間
正 面 背 面
1元硬幣 國徽、國名、漢語拼音、年號 牡丹花、面額 鋼芯鍍鎳 25.0毫米 1992.6.1
5角硬幣 國徽、國名、漢語拼音年號 梅花、面額 銅鋅合金 20.5毫米 1992.6.1
1角硬幣 國徽、國名、漢語拼音年號 菊花、面額 鋁鎂合金 22.5毫米 1992.6.1
五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社會對現金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1998年全國貨幣凈投放1026億元,市場貨幣流通量11204億元,分別是1978年的60倍和52倍。經濟發展的客觀形勢對人民幣的數量與質量、總量與結構都提出了新要求。第四套人民幣的設計、印製開始於改革開放之初,囿於當時的條件,第四套人民幣本身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防偽措施簡單,不利於人民幣反假;缺少機讀性能,不利於鈔票自動化處理等等。凡此種種,都有要求我們適時發行新版人民幣。為適應經濟發展和市場貨幣流通的要求, 1999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之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268號令,中國人民銀行陸續發行第五套人民幣。第五套人民幣共八種面額: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第五套人民幣根據市場流通中低面額主幣實際起大量承擔找零角色的狀況,增加了20元面額,取消了2元面額,使面額結構更加合理。第五套人民幣採取"一次公布,分次發行"的方式。1999年10月1日,首先發行了100元紙幣;2000年10月16日發行了20元紙幣、1元和1角硬幣;2001年9月1日,發行了50元、10元紙幣;2002年11月18日,發行了5元紙幣、5角硬幣;2004年7月30日,發行了1元紙幣。為提高第五套人民幣的印刷工藝和防偽技術水平,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於2005年8月31日發行了第五套人民幣2005年版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紙幣和不銹鋼材質1角硬幣。第五套人民幣繼承了我國印製技術的傳統經驗,借鑒了國外鈔票設計的先進技術。在原材料工藝方面做了改進,提高了紙張的綜合質量和防偽性。固定水印立體感強、形象逼真。磁性微文字安全線、彩色纖維、無色熒光纖維等在紙張中有機運用,並且採用了電腦輔助設計手工雕刻、電子雕刻和曬版腐蝕相結合的綜合製版技術。特別是在二線和三線防偽方面採用了國際通用的防偽措施,為專業人員和研究人員鑒別真偽,提供了條件。與第四套人民幣相比,第五套人民幣的防偽技能由十幾種增加到二十多種,主景人像、水印、面額數字均較以前放大,便於群眾識別。第五套人民幣應用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在防偽性能和適應貨幣處理現代化方面有了較大提高。第五套人民幣各面額正面均採用毛澤東同志建國初期的頭像,底襯採用了我國著名花卉圖案,背面主景圖案分別選用了人民大會堂、布達拉宮、桂林山水、長江三峽、泰山、杭州西湖。通過選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圖案,充分表現了我們偉大祖國悠久的歷史和壯麗的山河,弘揚了偉大的民族文化。第五套人民幣紙幣一覽表券別 圖 案 主色調 發行時間
正 面 背 面
100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人民大會堂 紅色 1999.10.1
100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人民大會堂 紅色 2005.8.31
50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布達拉宮 綠色 2001.9.1
50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布達拉宮 綠色 2005.8.31
20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桂林山水 棕色 2000.10.16
20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桂林山水 棕色 2005.8.31
10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長江三峽 藍黑色 2001.9.1
10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長江三峽 藍黑色 2005.8.31
5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泰山 紫色 2002.11.18
5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泰山 紫色 2005.8.31
1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西湖 橄欖綠 2004.7.30
第五套人民幣硬幣一覽表券別 圖 案 材質 直徑 發行時間
正 面 背 面
1元硬幣 行名、面額、拼音、年號 菊花 鋼芯鍍鎳 25毫米 2000.10.16
5角硬幣 行名、面額、拼音、年號 荷花 鋼芯鍍銅合金 20.5毫米 2002.11.18
1角硬幣 行名、面額、拼音、年號 蘭花 鋁合金 19毫米 2000.10.16
1角硬幣 行名、面額、拼音、年號 蘭花 不銹鋼 19毫米 2005.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