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
㈠ 法定數字貨幣是什麼意思
法定數字貨幣是由某個國家發行和認可的數字貨幣,這個數字貨幣的信用是國家信用,類似於我們現實生活之中的紙幣,也是每個國家發行的貨幣。在中國是由中國人民銀行負責發行的數字貨幣為法定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是指對貨幣進行數字化。數字化不是指掃描。這一點就如同數字簽名一樣,數字簽名不是指將你的簽名掃描成數字圖像,或者用觸摸板獲取的簽名,更不是你的落款。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法律生活常識全知道系列叢書》
㈡ 數字人民幣是誰發行的
數字人民幣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並向公眾兌換,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紙鈔硬幣等價,具有價值特徵和法償性,支持可控匿名。
【拓展資料】
數字人民幣的概念有兩個重點,一個是數字人民幣是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另外一個點是和紙鈔和硬幣等價,數字人民幣主要定位於M0,也就是流通中的現鈔和硬幣。
主要定位於現金類支付憑證(M0),將與實物人民幣長期並存,主要用於滿足公眾對數字形態現金的需求,助力普惠金融。
2019年年末,數字人民幣開始試點,包括十個城市及2022年北京冬奧會場景。部分城市還推出了數字人民幣綠色出行、低碳紅包等使用場景。2021年7月,人民銀行發布了數字人民幣白皮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已超過808.51萬個,累計開立個人錢包2.61億個,交易金額875.65億元。
數字人民幣的功能用途:
一、避免紙鈔和硬幣的缺點,如印製發行成本高、攜帶不便容易匿名、偽造,存在被用於洗錢、恐怖融資的風險;
二、滿足人們一些正常的匿名支付需求,如小額支付;
三、極大節約造幣所需各項成本;
四、疫情之下,減少貨幣交易中的病毒傳播機會;
五、支付寶、微信支付等電子支付方式已經成為一種公共產品或服務,一旦出現服務中斷等極端情況,會對社會經濟活動和群眾生活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這就要求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一個公共部門,要提供類似功能的工具和產品,作為相應公共產品的備份。
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和應用,有利於高效地滿足公眾在數字經濟條件下對法定貨幣的需求,提高零售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防偽水平,助推中國數字經濟加快發展。
㈢ 合法的數字貨幣有哪些
我國推出的數字人民幣。
在我國境內只有我國推出的數字人民幣是合法的,其他虛擬貨幣都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數字人民幣,字母縮寫按照國際使用慣例暫定為「e-CNY」,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並向公眾兌換,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紙鈔硬幣等價,具有價值特徵和法償性,支持可控匿名。
㈣ 央行什麼時候發行數字貨幣
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已經初見成效,在經過多輪測試之後,在2022年1月4日,數字人民幣APP的試點版已經上線。在使用數字人民幣APP時,在開通環節需要選擇運營機構,有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郵儲、招行、網商銀行(支付寶)、微眾銀行(微信支付)共9個選項。
拓展資料
拓展資料
字人民幣,字母縮寫按照國際使用慣例暫定為「e-CNY」,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並向公眾兌換,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紙鈔硬幣等價,具有價值特徵和法償性,支持可控匿名。
數字人民幣的概念有兩個重點,一個是數字人民幣是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另外一個點是和紙鈔和硬幣等價,數字人民幣主要定位於M0,也就是流通中的現鈔和硬幣。主要定位於現金類支付憑證(M0),將與實物人民幣長期並存,主要用於滿足公眾對數字形態現金的需求,助力普惠金融。
研發試驗已基本完成頂層設計、功能研發、系統調試等工作,正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創新、實用的原則,選擇部分有代表性的地區開展試點測試。
功能特點
法定貨幣
數字人民幣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是有國家信用背書、有法償能力的法定貨幣。
與比特幣等虛擬幣相比,數字人民幣是法幣,與法定貨幣等值,其效力和安全性是最高的,而比特幣是一種虛擬資產,沒有任何價值基礎,也不享受任何主權信用擔保,無法保證價值穩定。這是央行數字貨幣與比特幣等加密資產的最根本區別。
雙層運營體系
數字人民幣採取了雙層運營體系。即中國人民銀行不直接對公眾發行和兌換央行數字貨幣,而是先把數字人民幣兌換給指定的運營機構,比如商業銀行或者其他商業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運營機構需要向人民銀行繳納100%准備金,這就是1∶1的兌換過程。這種雙層運營體系和紙鈔發行基本一樣,因此不會對現有金融體系產生大的影響,也不會對實體經濟或者金融穩定產生大的影響。
㈤ 中國人民銀行主導開發的是什麼幣
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是「數字人民幣」。全名為「數字貨幣電子支付」,英文縮寫為DCEP。數字化人民幣的概念十分廣泛,採用了最先進的區域性鏈接技術。
拓展資料:
1. 中國法定數字現金的研發始於5年前。根據中央銀行數據現金研究所所長穆長春的說法,中央銀行數字現金的研究已經進行了五年。從2018年開始,中央銀行數字現金研究所的系統開發人員已經是996工作制。去年,中國人民銀行長周小川公開表示,中央銀行開發的數字現金稱為DC/EP
2. 2019年8月,中央銀行召開的2019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上,中央銀行提出加快推進中國法定數字現金(DC/EP)的研發步伐,可以說中國的數字現金真的會呼籲。
3. 按穆長春所說:DCEP是M0發行的,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紙幣的替代品。實際上,我們國家通過網銀、手機銀行和第三方支付的比例越來越高,現金在當今社會的存在感越來越弱,已經初步具備了用數字貨幣代替紙幣的基本條件。因此,用數字貨幣代替紙幣有什麼好處?簡而言之,最少有三點:
(1)節約成本:紙幣的印刷、運輸、保護等需要各種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實現數字化可以節約這部分成本,發行渠道的發行方式更加方便。
(2)減少假幣:通過數字現金,社會上的假幣現象基本消除。
(3)降低洗錢風險:通過數字現金,所有交易都在系統中流通,有跡可循,降低了洗錢的可能性(現實中,追蹤洗錢行為的路徑經常被中斷,即資金從銀行取出,資金從銀行取出或交易只使用現金,洗錢行為難以調查)。
4.數字貨幣與微信、支付寶有何區別?
(1)與支付寶、微信支付相似,數字貨幣也是可以通過賬戶或者錢包來使用的。你必須先得到對方的帳號,然後輸入你想轉移的數字貨幣限額,再輸入付款密碼才能完成交易。但數字貨幣背後的處理過程不同,不需要第三方支付機構協助,其轉讓方式與紙幣相似。
(2)數字現金和現金一樣,也屬於國家法定貨幣,無論誰不能拒絕數字人民幣。拒絕數字現金在法律上是違法的,而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是不一樣的。個人或機構拒絕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法律上沒有問題。
(3)轉讓時,貨幣的實際所有權已經轉移,不存在任何信用風險。但在支付寶、微信等電子支付過程中,轉帳只是伺服器端相應賬戶余額的變化,當用戶從系統中取出錢時,才發生實際的所有權關系變化,這可能導致兌付風險。而且這也是央行推出數字貨幣與支付寶、微信支付不同之處!
(4)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必須綁定銀行賬戶,但是數字貨幣卻不需要,如果有使用過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人都知道,支付寶的錢如果想要轉到微信支付還必須提現到到銀行卡,再進行充值,沒有辦法直接轉賬,而央行的數字貨幣卻打破了這種行業的壁壘,在所支持的銀行和支付工具中可以實現流通,而且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是必須實名制,但是央行的數字貨幣卻可以小額匿名支付。
5.此外,數字現金的支付方式也更方便。它比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更有優勢。可以說,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數字現金都比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更方便、更安全,所以很多人也擔心,如果數字現金真的正式推出,支付寶或微信支付是否會被完全替代或禁用。作者認為,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部分支付結算業務將被數字人民幣取代,但是數字貨幣完全取代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數字現金最終還是電子現金,而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只是一個移動支付平台,它們之間是錢和錢包的關系。
6.當然,數字現金不具備金融、支付、水電煤等支付寶和微信平台的功能。數字現金將在未來的支付結算中大量使用,微信和支付寶的結算和使用頻率將減少。未來兩三年,數字現金將在中國全面普及
㈥ 什麼是「法定數字貨幣」
法定數字貨幣就是由國家發行的數字貨幣,在中國就是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
這種數字貨幣可以進行普通的網上移動支付,也可以進行掃碼支付,跟支付寶、微信的使用方法一樣,非常方便。
這種新型法定數字貨幣其實要比現有的移動支付手段方便很多,原因有三點:
一、法定數字貨幣不需要進行銀行轉入與提現。
我們現在使用支付寶與微信都需要先在支付寶與微信上綁定銀行卡,然後將銀行卡裡面的錢轉到支付寶與微信上,非常麻煩。
但是法定數字貨幣本身就是儲存在銀行卡賬戶中,所以不需要轉入與提現的操作,大家可以直接在ATM機上提取數字貨幣,也可以直接使用APP來付款,非常方便。
㈦ 全球法定數字貨幣是什麼
是紙幣。
1. 中央銀行數字貨幣DCEP(「數字貨幣電子支付」,即發行。 「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一直是「迫在眉睫」。 雖然在9月2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剛表示,引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的「沒有時間表」,「將會有一系列的研究、測試、試點、評估和風險防範」,但從2014年中央銀行法律數字貨幣研究小組的成立,特別是從2017年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的成立和旗下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的建立和運營的進展。 有限公司 2018年,中國合法數字貨幣的發行和流通。
2.法數字貨幣不僅與貨幣系統中流通的現金和存款貨幣有顯著差異,而且與電子支付系統下的電子貨幣密切相關。 合法的數字貨幣和現金都有最有力的信貸支持,這兩種支持都是中國央行的信貸,即只要中國人民銀行不破產,合法的數字貨幣的價值就會與紙幣和硬幣等現金相同,不會有直接損失。 同時,兩者都具有相同的流動性價值,即合法的數字貨幣和現金都屬於M0。 在金融領域,它們被定義為貨幣供應的第一級——凈貨幣或現金。 當然,兩者之間存在差異。
3.中國央行合法的數字貨幣本身似乎是現金的替代品,現金被表示為電子形式。 它的存在載體通常被稱為電子錢包或數字貨幣賬戶。 在數字貨幣傳遞過程中,雖然央行會加強隱私保護,允許匿名傳遞,但我們仍然可以根據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對貨幣流通環節進行大數據金融分析,監督和管理反洗錢等金融犯罪。
拓展資料
相反,在純現金的交割和流通中,央行只在貨幣法理論中擁有監管權力。 合法的數字貨幣和存款貨幣都是電子貨幣形式。 它們具有不直接物理形式的共同優點,不易丟失,容易保存。 然而,這兩種銀行的信貸支持存在顯著差異:存款貨幣,即由貨幣所有者開立的賬戶中的電子存款,以換取金融機構中的紙幣或硬幣等現金。 在存款貨幣的背後,它不代表央行的信貸或國家信貸,而是貨幣所有者開立存款賬戶的金融機構的信貸。 金融機構有破產的理論風險,否則央行不需要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來保護儲戶的存款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