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tnb
A. TNB節點礦池是一什麼東西
TNB是一種數字貨幣。
類似於比特幣一樣,都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發行的一種去中心化數字加密貨幣,與比特幣不同的是 TNB 幣套上了一層外殼,並不是單純地數字貨幣。
B. 安順市平壩縣楊國順治療糖尿病的葯大家吃了以後效果如何急急!!!!
不知是怎麼回事『我老公也是買了他家的葯有兩個月 了第一個月吃著降糖葯吃的,是正常的的,第二個月去買他說把降糖葯停了就行,光吃他的就可以了, 早上空腹一直都是8.9這些他說是正常了,這幾天我感覺不舒服,吃完飯都三個小時了,一側血糖26.9嚇死人, 這我老公是沒什麼大事及時發現,哎我好生氣呀,不是說花錢是小事,人的生命危險是大事,我都不知道那些治療好的是不是托。
C. 誰能給我提供一些關於 糖尿病 研究的資料(科技文獻) 謝謝
糖尿病衛生經濟學研究的意義與現狀
一、糖尿病衛生經濟學評 價的基本方法
疾病費用研究(cost-of-illness study):是描述一種疾病對個人、衛生事業及社會的影響。有許多估計疾病直接花費和間接花費的方法。
疾病研究的花費:用於解決健康問題直接的和間接的費用;直接花費是用於診斷、治療、監測、預防和有關特殊情況研究的費用;間接花費是由於不工作、喪失勞動能力、提前退休和死亡造成的勞動力喪失的費用。
費用-效果研究(cost-of-illness study):比較達到同樣效果的不同方案。這是目前應用最多的一種衛生經濟評價方法。成本一般是以通用貨幣單位表示,效果是以某種醫療措施產生的具體結果,如延長患者生命的具體時間,避免發病或死亡的數字。具體分析時將兩者聯系起來,採用每一醫療效果單位所花費的成本(如延長病人1年壽命所花費的治療成本),或每一單位貨幣所產生的醫療效果(如花費若干元人民幣可以延長病人的生命時間)來表示。它的優點是可以在不同的醫療措施之間進行比較和決策時,用相對共同的比較單位進行評價。
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 study):比較旨在達到不同效果的干預(如血糖控制、血壓控制等)的效用分析。簡單地評價一種醫療服務挽救患者奧運會是不夠的,還應注意有否後遺症,恢復健康的程度,能否過正常生活或恢復工作,也就是注意進行生活質量的評價。特別要從社會的角度來評價醫療效果,例如一位伏案工作的專業人員和一位長跑運動員均因糖尿病而截肢,所產生的社會效果卻大大不同,此時,用本成-效果或成本-收益分析均有一定困難,而應採用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用分析中,效果是由社會效益來衡量,也可以說是成本-效果分析一種,或者是其發展的更高階段。
成本-收益分析(cost-benefit):通過採用成本-受益的比率,比較單一干預的成本-受益。將不同醫療措施的結果用一定方法,換算為通用貨幣的方式表示,這樣成本和效果均同樣用貨幣單位表示。在具體比較時,可直接以成本效的差值,或效益與成本的比值進行。前者可看出某種措施的凈效益為正值或負值,很容易與另一備選醫療措施進行比較和抉擇的比值小於1,表示效益反較成本小,如產生的比值愈大,表示效益從事愈高。
成本最小化分析(cost-minimisation study):適合於當兩種衛生措施的效果的效果基本相同時,評價和尋求最經濟的方法。
由於糖尿病是一種涉及多方面費用和後果的慢性疾病,一些作者在分析糖尿病費用和後果時,往往同時採取多種分析方法,如Gilmer等分析糖尿病患者的醫療費用與糖化血紅蛋白(HbAlc)水平和並發症的關系和O'Brien等評仨患者HbAlc水平與糖尿病並發症的發生率和相應的醫療費用,就採取了成本-效用、成本-收益等多種分析方法。
醫療費用明顯增加有多方面的原因,如臨床診斷技術的提高和患者利用醫療設施的增加以及新設備、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以往由於對糖尿病合並症不夠重視和缺乏記錄,容易一些費用歸於其他原因,如周圍血管病變。
糖尿病對於偶然的病理學上與糖尿病無關的疾病也有影響。例如,對於一個因股骨頸骨折入院的糖尿病患者,其住院費用不同於無糖尿病的同類患者,前者住院時間長,檢查項目多,和治療要求都有所不同。
衛生經濟評價的重點是解決成本與效果間的效率關系。效率是經濟評價的核心。效果可以從病人、醫生和社會的角度來衡量,因而發展了不同的具體分析方法。
二、糖尿病的社會經濟學代價
WHO和國際糖尿病聯合會(IDF)提出,1999年世界糖尿病日的宣傳口號是糖尿病的代價(The Cost of Diabetes),旨在引起各國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重視。
糖尿病是嚴重影響人民健康,並給各國政府和人民帶來嚴重經濟負擔的慢性工謝性疾病。例如,1997年美國用於糖尿病的花費是980億美元,其中440億美元為直接醫療消費,540億美元為間接花費,間接花費指的是由於糖尿病致殘、致死所帶來的經濟支出。糖尿病病人的人均醫療消費是10 071美元,而非糖尿病病人的人均醫療花費則為2 699美元。糖尿病病人佔美國整個人口的3.8%,而直接的醫療花費則佔到整個醫療支出的5.8%。在間接花費方面,糖尿病引起的殘廢花費371億美元,死亡花費約169億美元。18~64歲的糖尿病病人人均失去了8.3個工作日,而無糖尿病的病人則失去1.7個工作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一項調查證實,5%的住院糖尿病患者消耗了該地區10%的衛生費用。
糖尿病患者的醫療費用與其血糖控制的好壞直接相關。Cilmer等發現,糖尿病患者的醫療費用與HbAlc水平正相關。HbAlc大於7%後,增加1個百分點,醫療費用就明顯增加。這種增加的費用受到並發病的影響,特別是心臟病和高血壓。例如,HbAlc從6%上升到7%,對於不伴有心臟病或高血壓者,每例患者需多花費378美元的醫療費用;而對於並存心臟病、高血壓者,則多支出醫療費用1 504美元。在無並發因素時,這種關系大致為線形關系。隨著並存因素的增加,從單一的高血壓到高血壓、心臟病並存,非線形關系增加。在該范圍上限,HbAlc 10%相比9%者,並有高血壓、心臟病者需要多支出年人均4 116美元。O'Brien等通過設立如果……會怎樣(what-if)調查表,來評估糖尿病患者一生中HbAlc控制在6%、8%、10%和12%水平時糖尿病並發症的發生率和相應的醫療費用。結果為HbAlc控制在6%時,背景性視網膜病變、失明、腎功能衰竭、神經病的發生率分別為22.2%、9.8%、1.4%和9.1%,相應的醫療費用為 85 697美元;HbAlc控制8%水平,這4種並發症的發生率為49.8%、18.2%、8.7%和20.8%,醫療費用為91 146美元;HbAlc控制在10%水平,並發症發生率為95.9%、53.2% 29.0%和47.2%,醫療費用 120 903美元;HbAlc控制在12%水平,這些發生率則分別99.6%、59.4%、40.2%、74.4%,醫療費用為132 253美元。
解放軍第306醫院1995~1999年糖尿病患者住院費用的增長及分布情況初步顯示,糖尿病醫療費用的支出相當高。5年內該院總計收住948例(1 509例次)糖尿病患者,年人均總住院費用1995年為2 382元;1996年為2 767元;1997年為4 429元;1998年為4 815元;1999年為4 847元。如果以1995年的費用為基數,5年內總住院費用增長了103.4%。糖尿病還明顯地增加了相關疾病的醫院費用。我們的資料顯示,1995~1999年,糖尿病合並腦梗死、冠心病、高血壓、膽囊炎和(或)膽結石、上呼吸道感染的人均醫療費用分別為4 390元、4 837元、3 560元、4 103元、2 285元,而無糖尿病的同類病變患者住院費用分別為2 175元、2 079元、1 887元、3 102元和618元,糖尿病合並上述疾病患者醫療費用分別是無糖尿病同類疾病患者的2.02、2.33、1.89、1.32、3.70倍。鑒於糖尿病患者的年齡要大於對照者,我們將同一年齡段糖尿病合並膽囊炎和(或)膽結石的患者與對照者比較,仍然發現糖尿病患者的住院總費用是對照組的1.73倍。
目前,我國約有糖尿病患者3 500萬。到2015年,根據國內外糖尿病流行病學的研究結果,我國糖尿病人群將達到6 000萬。因此,在加強糖尿病及其並發症防治研究的同時,必須加強對糖尿病衛生經濟學的研究。
三、研究糖尿病衛生經濟學的重要性
就目前的醫療水平和對於絕大多數患者而言,糖尿病需要要終身治療。這種終身治療不僅需要葯物,更需要知識,需要患者及其家庭的積極合作,要盡可能地減少患者對醫院和醫務人員的依賴性。將科學的武器交給患者並努力使他們合理地應用,就可以提高治療效果和避免不合理的醫陪花費。
糖尿病並發症引起患者殘廢和死亡。長期的高血糖和慢性並發症使糖尿病患者的醫療費用急劇上漲。在美國,與無並發症的患者比較,糖尿病合並微血管病變或大血管病變以及同時合並大小血管病變的醫療費用分別增加1.7倍、2.0倍和3.5倍。嚴重的糖尿病並發症還可使患者喪失勞動能力和生活能力,帶來的經濟負擔難以估算。然而,糖尿病急性並發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慢性並發症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關鍵在於盡早地發現和科學地治療糖尿病及其並發症。美國糖尿病控制與並發症研究(DCCT)證實,良好血糖控制可以使糖尿病神經、腎臟和眼底並發症下降50%~70%。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DPES)結果證實,較好地控制血糖可以使糖尿病微血管並發症明顯下隆,但不能使大血管並發症明顯下隆。控制高血壓可以使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發生率明顯下隆。
糖尿病是一種涉及多方面因素的慢性復雜疾病。胰島素抵抗是造成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基礎因素。一些因素甚至是互為因果,如肥胖可以起胰島素抵抗和糖代謝異常,脂代謝異常又可以加重糖尿病和胰島素抵抗,促使動脈硬化。因此,在這些危及健康的常見的非傳染性慢性疾病防治中,應該強調綜合防治。綜合防治可以減少費用的投入而提高效益。
糖尿病是一種涉及多個組織、器官的全身性疾病,共同關懷(shared care)的概念十分重要。應該讓糖尿病患者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得到高質量的多學科合作的醫院服務。這種服務可以盡早發現糖尿病並發症,提高醫療和科研的效益並減少醫院費用。
糖尿病的研究應該注重長遠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衛生經濟學的研究非常重要,也非常適合當前的醫療改革形工。無論是患者勞動力的減少或喪失,還是糖尿病對家庭和和社會的經濟影響,都需要我們進行深入的研究。我們在制定治療方案時,應該作出經濟學的評價,應該考慮患者及其家庭,甚至患者工作單位和社會的經濟承受力。
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