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外灘峰會數字貨幣
① 馬雲開懟金融監管是怎麼一回事情
10月24日,阿里巴巴網創辦人馬雲爸爸上海市區參加上海外灘金融業高峰會。高峰會當場,馬雲爸爸出眾依然,緊緊圍繞金融體制基本建設、網路金融、虛擬貨幣等難題,發布演說。中國期貨市場沒有系統性風險,由於中國期貨市場沒有系統軟體。沒有沒有風險性的自主創新,把風險管控為零,才算是較大的風險性。好的自主創新不害怕管控,可是怕昨日的方法去管控。如今中國的銀行還是典當觀念,害了許多 創業者。
提到風險性和自主創新,馬雲爸爸覺得,不斷創新一定要付出應有的代價的,做沒有風險性的自主創新便是抹殺自主創新。馬雲爸爸曾說,風險性始終存有,大家務必用自主創新的方式處理風險性。如今,馬雲爸爸的心態依然沒有更改。大家如今管的工作能力很強,監的工作能力不足,好的自主創新不害怕管控,可是怕昨日的管控,我們不能用管理方法汽車站的方法來管飛機場,不能用昨日的方法來管將來。
② 馬雲在最近在發布會說的哪些觀點引發了媒體的點名批評
2020年10月25日,有相關媒體部門報道說,在10月24日的上海外灘金融峰會上,馬雲發表的演講引發社會各方關注。
必須承認的是,這次馬雲先生演講的話題確實引人注目,他大膽批評了“巴塞爾協議”,並表示態度“我們這代人必須有所擔當”,不要再用“一個錯誤消滅一個創新”等話語吸引了多數人的關注。
③ 數字貨幣DCEP已在路上,未來馬雲的如意算盤還能打得響嗎
螞蟻科技幾乎是零成本融資,通過各種形式包裝債權債務重復借貸,再不負責任地把錢貸給沒有償還能力的年輕人。這基本上就是把美國華爾街08年瘋狂的金融危機玩法帶到了國內,真正的資本市場風雲變幻,比你想像的還要殘酷。
螞蟻科技通過網貸吸血的事情,已經被很多人扒了出來。中央銀行前任行長周小川最近在亞洲博鰲論壇上也表示,互聯網科技巨頭控制了大量數據和市場份額,形成了壟斷,阻礙了公平競爭,從而導致阿里巴巴股價下跌。
假如谷歌能夠在金融業務中任意使用用戶的個人信息,那麼它也可以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貸款機構,谷歌不做並不是因為美國商人特別善良,而是美國政策根本不允許。
就像財政部副部長周佳怡在外灘金融大會上所說的那樣,科技並沒有改變這種依賴信貸使用杠桿的本質,支持金融科技的發展,堅持科技向善,防止金融科技誘導過度金融消費,助長贏家通吃的壟斷。
如今,「央爸」的數字貨幣DCEP已在路上,未來馬雲的如意算盤還能打得響嗎?讓我們一起來拭目以待。
④ 如何評價馬雲在峰會上的演講
雲在外灘金融峰會的講話,真是讓人醍醐灌頂。
1.這一代人要為未來思考,雖然這個世界給我們發展的機會很多,但是關鍵性的機會也就這一兩次。現在就到了最關鍵的時刻了。
2.我們總有思維上的慣性,把填補空白當作目標,其實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和未來接軌,如何適應未來的標准,以及自己到底要做什麼?否則不但會迷失現在,更會錯失未來。
3.我們在金融業上是青春少年,中國很多大銀行更像是大江大河、大動脈,我們更需要湖泊、水塘、小溪、小河、沼澤地。
4.創新是一定要付出代價的,真正的創新一定是沒有人帶路的,一定需要有人擔當的。一定會犯錯誤,問題不是怎麼不犯錯誤,而是犯了錯誤,以後能不能完善、修正,堅持創新。沒有風險的創新就是扼殺創新。
5.「監」和「管」是兩回事。「監」是看你發展,關注你發展;「管」是有問題的時候或者預判有問題的時候才去管。
6.好的創新不怕監管,就怕用昨天的方式去監管,我們不能用管理火車站的方法去管理飛機場,不能用昨天的辦法來管未來。
7.專家和學者是不一樣的。「專家」是干出來的,幹得很厲害,但不一定會總結;「學者」自己不具體干,但是他能從別人實乾的經驗中總結出理論。只有專家和學者結合起來,理論和實踐才能結合起來。
8. 我們需要來自實踐的理論,不需要來自辦公室理論的實踐。
9.未來社會,真正讓信用等於財富,要飯的也有信用,否則,要不到飯。
10.要從過去「人找錢」「企業找錢」變為「錢找人」「錢找好企業」。要建立完善的金融體系,「普惠、包容、綠色、可持續」是其標准。
11.「數字貨幣」發展中國家需要,年輕人需要。也許將來它會重新定義貨幣。
12.這場疫情是倒逼人類社會進步的力量,不亞於第二次
⑤ 馬雲外灘峰會說錯了什麼
馬雲在大佬雲集的金融峰會批判傳統金融。
他陳述:現有的金融監管體系太老舊了,不適合時代的發展;鑒於監管體系太老舊,應該放開監管。避免越監管越容易阻礙創新;要用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這些「科技手段」構建未來的信用平台,拋棄傳統金融機構的抵押質押手段。
這場演講的主題圍繞著電子金融,監管環境。還有行業創新。馬雲呼籲不要老想著在中國填補歐美行業空白,學人家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巴塞爾協議金融監管和風險管理。
當然,馬雲在外灘大會上的講話讓科技企業振奮,也讓傳統金融部門感到憤怒,這種兩極分化的輿論情緒說明科技企業與金融機構在競爭與合作當中產生的矛盾已經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科技公司的話語權從未如此之高,這也說明時代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金融市場的底層邏輯正在顛覆性改變。
近期數字貨幣的快速推進,意味著監管部門正在著力打造一個全新的金融科技基礎設施。可以想見,中國社會將迎來一個數字科技時代。
⑥ 馬雲為什麼要在外灘峰會發言
馬雲選擇要在外灘峰會發言,具體原因不得而知,有網友猜測可能是因為上海是中國的經濟中心,而上交所和港交所又相繼發布了螞蟻集團暫緩在兩地上市的決定。
2020年10月24日馬雲在上海外灘金融峰會的演講。馬雲的一番演講確實頗具煽動性,讓一些人產生了共鳴,比如說「銀行只給不差錢的企業拚命地貸款」、「金融創新和監管的矛盾」這些觀點確實給大家帶來了觸動。但其實靜下來想想,這些問題其實我們都知道,只是這次馬雲太膽大,從他口中說出來才有這樣的威力。
(6)馬雲外灘峰會數字貨幣擴展閱讀:
在馬雲演講之後,演講內容就像一顆炸彈丟進了國內金融圈,引起了大家的廣泛熱議。一開始還有很多不明所以的人給馬雲點贊,認為馬雲的這番演講是為了中國金融業的未來。
但隨著事件的不斷發酵,已經螞蟻的一些問題被爆料出來,大家才慢慢發現馬雲這次演講,主要目的還是要給螞蟻搶肉吃。許多人認為,誰都可以出來說這些話,就是馬雲不行。
⑦ 馬雲上海外灘演講內容
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聯合各組委會成員機構舉辦的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馬雲以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倡導者的身份發表講話。馬雲在演講中,馬雲對全球的金融監管現狀發出挑戰,引起較大關注。
一直以來我們有一些思維上的慣性,比如總覺得要為了跟國際接軌,必須要做歐美發達國家有,而我們沒有的所謂空白,要填補國內的空白。把填補空白當作追求的目標。我一直覺得填補空白這句話是有問題的,不是因為歐美的就是先進的,就是我們要去填補的。
其實今天我們不應該要和哪個東西接軌,適應哪國的標准,填補哪個空白,今天我們要思考的是怎麼和未來接軌,怎麼適應未來的標准,怎麼彌補未來的空白,我們要想明白未來是如何的,以及自己到底要做成一個什麼樣的體系。
馬雲演講內容總結
二戰以後,世界需要恢復經濟繁榮,布雷登森林體系建立起來,對全球經濟的推動是巨大的;後來亞洲金融風暴發生,巴塞爾協議講的風險控制越來越受重視,到後來變成了一個風險控制的操作標准。
現在的趨勢越來是全世界變成了只講風險控制,不講發展,很少去想年輕人的機會、發展中的國家機會在哪裡,這其實是導致今天世界的很多問題的根源。我們今天也看到巴塞爾協議本身也讓歐洲的整體創新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特別是金融數字化方面。
巴塞爾比較一個老年人俱樂部,要解決的是運轉了幾十年的金融體系老化的問題,系統復雜的問題。但是中國的問題正好相反,不是金融系統性風險,而是缺乏金融生態系統的風險。
中國的金融和其他剛成長起來的發展中國家一樣,在金融業是青春少年,還沒有成熟的生態體系,沒有完完全全的流動起來。
大銀行更像是大江大河和血液的主動脈,但是我們需要湖泊、需要水塘,需要小溪小河,需要各種各樣的沼澤地,缺少了這些生態系統,我們才會澇的時候澇死,旱的時候旱死,所以今天我們國家是缺乏金融系統的風險,不是金融系統性風險。
⑧ 如何看待馬雲今天在外灘金融峰會的演講
馬雲的演講一向很具有煽動性,這次在外灘金融峰會上的演講也不例外。乍一聽,覺得馬雲的演講干貨滿滿,說得十分有道理,仔細品一品,也是婦孺皆知的大道理,沒啥新意。不過,有一點值得「肯定」,馬雲確實敢說,說了好些人憋在肚子里已久的話。
這個社會從來不缺少指手畫腳的人,馬雲在外灘那些「指手畫腳」也同樣不會引起太多好感。
馬雲抨擊銀行當鋪思維,不應該抵押,向好企業貸款,把不缺錢的企業加杠桿給整死了。顯然,是在用誇張的語言博取眼球。銀行就是經營信用的企業,在當下的社會信用體系和科技手段下,以抵押物放貸這是社會現實必然的選擇,也是銀行無奈的選擇。
拋開現實,用煽動性話語挑動大家情緒是一個演講者的邏輯,但顯然無法解決實際問題。資本是逐利的,這是資本的本質,馬雲顯然是在混淆邏輯,嘩眾取寵。拋開本質,走極端,這也是一個高級演講者慣用的伎倆。
關於創新和風險,馬雲在演講中發表了不少看法。顯然是一些套話和空話,而且格局和視角顯然不夠高。誰都知道創新有風險,誰都知道允許風險才有創新。
中國這樣一個大國,不是一個螞蟻金服,風險和創新必須做一個權衡,必須在穩健的基礎上堅持創新。如果中國金融出現系統風險,其後果是不可估量的,不是輕描淡寫幾句話能解決問題的,其背後的政治因素,馬雲作為一個商人顯然是無法知道的。
很多人看了馬雲的演講,覺得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替大家「一吐為快」。顯然,商人馬雲沒那個閑功夫。商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馬雲這番高見,顯然是有立場,也是充滿商人思維的。很明顯是希望國家把政策放得再開一些,他的生意更好做一些,至於會不會產生其他負面影響,他才懶得管。
⑨ 馬雲說錯了什麼
馬雲曾言:「京東將來會成為悲劇,千萬不要去碰京東」,報道一出,立刻引發熱議。馬雲就「悲劇說」在來往扎堆及微博道歉,並在文末祝福京東的努力和變革。
在引發熱議的報道中,作者稱與馬雲聊天時,馬雲直言不諱,稱「京東未來會成為悲劇,千萬不要去碰京東,不是我比他強,而是方向性的問題」。
2015年1月8日晚間,馬雲對此事進行了澄清。他承認這些話是自己說的,但限於「友人間的吹牛聊天」,一時只圖「嘴爽」,對京東公司可能會造成無端的困擾和添亂,深表歉意。
(9)馬雲外灘峰會數字貨幣擴展閱讀
馬雲致歉原文:
上午,收到公關部王老總一條簡訊:「恭喜您馬總,聊天聊嗨了?沒想到朋友錄音成文吧?」我回他:防不勝防,下次聊天上澡堂。。。
我這個人喜歡聊天,漫無目的,海闊天空,痛快淋漓而只圖「嘴爽」。這些年在很多不同場合,我說了不少的「瘋話」「胡話」和「愚蠢的吹牛」,給自己也給別人帶去了不少問題和麻煩:(輕狂和無知總是一路伴隨著我,我這年齡真不該「童言無忌」啊!眼淚掉下來」。
這次聊天,沒想到一個朋友吧聊天再次錄音成文,很多話確實是我說的,但媒體卻弄出一個我批評京東的標題文章,傳播得很快。友人間的吹牛聊天被公開成報道,對大家都不公平,特別是對京東公司可能會造成無端的困擾和添亂,我深表歉意。
我補充一下我對京東的另外一些思考吧:任何商業模式都是不完美的,沒有所謂真正正確的模式。適合自己的鞋子才是最好的鞋子。適合自己理想的,受客戶歡迎的就是最好的!!!如果中國互聯網只有一種所謂的正確模式才是我們的悲哀和無知。
當然,我們這些創業者都是在每天被人挑戰指責下走出來的。今天的京東也已經不是昨天的京東,我們真心關注並祝福它的努力和變革。
我估計也改不了自己「好為人師,毀人不倦」的性格,也習慣了被各種「語錄觀點」。。。但是我希望把自己的觀點盡量完整表達,以免少再「出口傷人」。新年快樂!(其實下次誰要「錄音」,一定記得請帶兩塊電池,萬一沒電了多麻煩)
⑩ 馬雲事件指的是什麼
馬雲事件,其實就是外灘峰會事件。2020年10月24日,馬雲當時受邀出席上海外灘金融峰會,並且發表「驚人」言論,引起很大的爭議,隨後阿里巴巴的市值暴跌。這段言論,讓不少人都非常好奇與關注。
在外灘峰會上,馬雲稱中國金融「沒有系統性風險」,因為「沒有系統」。無疑,這樣的言論是非常「出格」的,而且是錯誤的。馬雲雖然有智慧,但這次卻說出了非常愚蠢的言論。
還有,螞蟻金服被叫停上市,其實也是自身有原因。有一些金融公司,卻打著科技公司的名號開展業務,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其實就是在逃避監管,這是具有極大的風險隱患的。
馬雲高杠桿循環放貸的計劃受阻後就在外灘開炮,第一個選擇找銀行貸款,但銀行要求抵押率,於是他批評銀行都是當鋪思想,信用評分我阿里大數據都做出來了。
第二個選擇資產證券化,在監管部門發現螞蟻存在的風險後要求提高資本金,這是巴塞爾協議的內容,所以馬雲就嘲笑巴塞爾協議是老年人俱樂部,於是他被約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