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蟻股與以太坊
『壹』 為什麼說小蟻股/幣不是數字貨幣
小蟻區塊鏈中的兩種代幣都沒有貨幣的職能。小蟻不是數字貨幣和支付系統,而是一種電子合同系統。
『貳』 19800交易平台的小蟻股提不出去
很抱歉的告訴你,你被圈了,真不明白這種平台你怎麼能信呢?沒准現在平台已經圈錢跑路了,如果沒有,後面也可以提出來了你就別做這個平台了,希望你能找到正規的平台去投資,不懂的私信我
『叄』 為什麼說小蟻是中國的標桿性區塊鏈項目,能夠真正適用金融應用場景
為什麼說小蟻是中國的標桿性區塊鏈項目?為什麼把小蟻喻為P2P化的納斯達克?這要從小蟻的成長軌跡去尋找答案。
小蟻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資產數字化系統。在2014年萌芽,發軔於2015年,在2016年4月小蟻提出了一種改進的拜占庭容錯演算法dBFT(delegated BFT),這最大限度地確保系統的最終性,使區塊鏈能夠適用於真正的金融應用場景。
1
小蟻項目的萌芽
小蟻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資產數字化系統,最初誕生在「比特創業營」的構想,經過一年的時間,終於在2015年小蟻區塊鏈孕育成型。
小蟻區塊鏈是中國的標桿性區塊鏈項目。小蟻是目前中國唯一一個實時開源的區塊鏈項目。
小蟻區塊鏈於2015年10月順利完成ICO Phase I,籌得2100比特幣。經過9個多月的發展,國內外區塊鏈行業整體發展迅速。在小蟻團隊的努力和小蟻社區的幫助下,小蟻區塊鏈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小蟻項目的靈感來自2014上半年比特創業營的一次內部會議,當時提出想做一種用於眾籌的數字貨幣,這是小蟻的原始想法。至於為什麼定名為「小蟻」?因為大家覺得螞蟻的社群體系和我們要做的產品理念也很貼合,也就這么愉快地決定了。
2015年9月發布了白皮書,把小蟻正式定義為區塊鏈數字資產平台,即小蟻是基於區塊鏈技術,將實體世界的資產和權益進行數字化,通過點對點網路進行登記發行、轉讓交易、清算交割等金融業務的去中心化網路協議。
簡單的說,小蟻是用來發行和交易股權的。小蟻的底層基於區塊鏈技術,也就是說股權資料庫的維護不是由一個中心化公司控制,而是由所有小蟻的參與者共同維護。
小蟻中的股權發行、交易等行為都是由用戶和用戶直接發生,不需要通過第三方。所以我們把小蟻比喻為P2P化的納斯達克、數字資產領域的Uber。
2015年十月末,小蟻開啟了首批眾籌,十天籌得2100個比特幣。時隔近一年,眾多投資者關注的小蟻二期眾籌也將在8月8日面向全球正式開啟。遵循國際經驗,此次小蟻股的眾籌只收比特幣。
2
每個人的數字資產
小蟻使用電子合同(electronic contract)來記錄數字資產的流轉。在小蟻中,電子合同憑證作為一種通用的底層數據,可以用於記錄股權、債權、證券、金融合約、積分、票據、貨幣等各種權利和資產,用於股權眾籌、股權交易、員工持股計劃、P2P借貸、積分、基金、供應鏈金融等領域。
區塊鏈領域進行資產數字化的通行做法是「代幣化」(tokenization),即用戶發行一種自定義代幣,並聲明該種代幣代表了某種資產,隨後這種代幣就可以像比特幣一樣在用戶間進行流轉、交易。
然而代幣化在法律上有諸多瑕疵。代幣的流轉類似於轉賬——無需接收方同意,代幣就能從發送方流轉到接收方手中。這種流轉只適合用於貨幣這樣的僅有權利而無義務的資產,而不適用於股權、債權等具有復雜的權利義務的資產。
因此,小蟻中的流轉以電子合同的形式完成,大部分的資產轉讓需要出讓方和受讓方各自以私鑰進行電子簽名。在某些情況下,還需要資產發行人參與簽名。
小蟻內置的小蟻股和小蟻幣都不作為價值存儲、交易媒介和計量單位。小蟻股代表小蟻系統的投票權和收益權,用來選舉記賬人和按比例獲得小蟻幣;小蟻幣代表小蟻系統的使用權,用於支付區塊鏈位元組費。
也就是說,小蟻用電子簽名來簽署股權轉讓協議,用區塊鏈來保存所有交易記錄,實質上更像一個電子合同系統,而不是數字貨幣系統。
在小蟻區塊鏈上,以電子合同的形式記錄資產流轉,僅僅是線下資產流轉的一種新型鏈上解決方案,不創設新的法律關系,解決了代幣化的法律瑕疵,可以接入第三方支付等金融機構。
小蟻的願景(mission)是「每個人的數字資產」。比特幣等區塊鏈構建的是一種平行於實體世界的平行金融系統,而小蟻希望構建一種能夠對接實體世界資產的橋梁式的金融系統。
『肆』 Borderles無界幣會是下一個以太坊嗎
這個無界幣還是挺不錯,能否超過以太坊就得看無界幣的應用。
『伍』 區塊鏈公鏈都有哪些
區塊鏈有公有區塊鏈、聯合(行業)區塊鏈、私有區塊鏈。公鏈有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比特幣、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平台:以太坊。
區塊鏈為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區塊鏈(Blockchain),為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5)小蟻股與以太坊擴展閱讀
根據區塊鏈網路中心化程度的不同,分化出3種不同應用場景下的區塊鏈:
1、全網公開,無用戶授權機制的區塊鏈,稱為公有鏈;
2、允許授權的節點加人網路,可根據許可權查看信息,往往被用於機構間的區塊鏈,稱為聯盟鏈或行業鏈;
3、所有網路中的節點都掌握在一家機構手中,稱為私有鏈。
聯盟鏈和私有鏈也統稱為許可鏈,公有鏈稱為非許可鏈。
區塊鏈特徵
1、去中心化。區塊鏈技術不依賴額外的第三方管理機構或硬體設施,沒有中心管制,除了自成一體的區塊鏈本身,通過分布式核算和存儲,各個節點實現了信息自我驗證、傳遞和管理。去中心化是區塊鏈最突出最本質的特徵。
2、開放性。區塊鏈技術基礎是開源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人開放,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介面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因此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
3、獨立性。基於協商一致的規范和協議(類似比特幣採用的哈希演算法等各種數學演算法),整個區塊鏈系統不依賴其他第三方,所有節點能夠在系統內自動安全地驗證、交換數據,不需要任何人為的干預。
4、安全性。只要不能掌控全部數據節點的51%,就無法肆意操控修改網路數據,這使區塊鏈本身變得相對安全,避免了主觀人為的數據變更。
5、匿名性。除非有法律規范要求,單從技術上來講,各區塊節點的身份信息不需要公開或驗證,信息傳遞可以匿名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