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犀牛
Ⅰ 我國古代的官職級別
清朝官員品級 大清朝官員等級分「九品十八級」,每等有正從之別,不在十八級以內的叫做未入流,在級別上附於從九品。 正一品: 文職京官: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 武職外官:無 從一品: 文職京官: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協辦大學士、各部院尚書、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內大臣 武職外官:將軍、都統、提督 正二品: 文職京官: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內務府總管 文職外官:各省總督 武職京官:左右翼前鋒營統領、八旗護軍統領、鑾儀使 武職外官:副都統、總兵 從二品: 文職京官: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 文職外官:巡撫、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職京官:散秩大臣 武職外官:副將 正三品: 文職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職外官:順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職京官:一等侍衛、火器營翼長、健銳營翼長、前鋒參領、護軍參領、 驍騎參領、王府長史 武職外官:城守尉、參將、指揮使 從三品: 文職京官:光祿寺卿、太僕寺卿 文職外官:都轉鹽運使司運使 武職京官:包衣護軍參領、包衣驍騎參領、王府一等護衛 武職外官:游擊、五旗參領、協領、宣慰使、指揮同知 正四品: 文職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僕寺少卿、鴻臚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給事中 京職外官:順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員、 武職京官:二等侍衛、雲麾使、副護軍參領、副前鋒參領、副驍騎參領、 太僕寺馬廠駝廠總管、貝勒府司儀長、侍衛領班 武職外官:防守尉、佐領、都司、指揮僉事、宣慰使司同知 從四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 文職外官:知府、土知府、鹽運使司運同 武職京官:城門領、包衣副護軍參領、包衣副驍騎參領、包衣佐領、 四品典儀、二等護衛 武職外官:宣撫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參議、光祿寺少卿、給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醫院院使 文職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隸州知州 武職京官:三等侍衛、治儀正、步軍副尉、步軍校、監守信礮官、分管佐領 武職外官:關口守御、防禦、守備、宣慰使司僉事、宣撫使司同知、千戶 從五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讀、翰林院侍講、鴻臚寺少卿、司經局洗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員外郎 文職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鹽運司副使、鹽課提舉司提舉 武職京官:四等侍衛、委署前鋒參領、委署護軍參領、委署鳥槍護軍參領、 委署前鋒侍衛、下五旗包衣參領、五品典儀、印物章京、 三等護衛 武職外官:守御所千總、河營協辦守備、安撫使、招討使、宣撫使司副使、 副千戶 正六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左右春坊中允、國子監司業、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經歷、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經歷、 太常寺滿漢寺丞、欽天監監判、欽天監漢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樂署署正、僧錄司左右善事、道錄司左右正一 文職外官:京府通判、京縣知縣、通判、土通判 武職京官:蘭翎侍衛、整儀尉、親軍校、前鋒校、護軍校、鳥槍護軍校、 驍騎校、委署步軍校 武職外官:門千總、營千總、宣撫使司僉事、安撫使司同知、副招討使、 長官使、長官、百戶 從六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贊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 欽天監滿洲蒙古五官正、漢軍秋官正、和聲署正、 僧錄司左右闡教、道錄司左右演法 文職外官:布政司經歷、理問、允判、直隸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職京官:內務府六品蘭翎長、六品典儀 武職外官:衛千總、安撫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編修、大理寺左右評事、太常寺博士、國子監監丞、 內閣典籍、通政司經歷、知事、太常寺典籍、太僕寺主薄、 部寺司庫、兵馬司副指揮、太常寺滿洲讀祝官、贊禮郎、 鴻臚寺滿洲鳴贊 文職外官:京縣縣丞、順天府滿洲教授、訓導、知縣、按察司經歷、教授 武職京官:城門史、太僕寺馬廠協領 武職外官:把總、安撫使司僉事、長官司副長官 從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檢討、鑾儀衛經歷、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詹事府主薄、 光祿寺署丞、典薄、國子監博士、助教、欽天監靈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聲署署丞 京職外官:京府經歷、布政司都事、鹽運司經歷、直隸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職京官:七品典儀 武職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職京官:司務、五經博士、國子監學正、學錄、欽天監主薄、太醫院御醫、 太常寺協律郎、僧錄司左右講經、道錄寺左右至靈 文職外官:布政司庫大使、鹽運司庫大使、鹽道庫大使、鹽課司大使、 鹽引批驗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經歷、縣丞、士縣丞、 四氏學錄、州學正、教諭 武職京官:無 武職外官:外委千總 從八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典薄、國子監典薄、鴻臚寺主薄、欽天監摯壺正、 祀祭署祀丞、神樂署署丞、僧錄司左右覺義、道錄司左右至義 文職外官:布政司照磨、鹽運司知事、訓導 武職京官:八品典儀、委署親軍校、委署前鋒校、委署護軍校、委署驍騎校 武職外官:無 正九品: 文職京官:禮部四譯會同館大使、欽天監監侯、司書、太常寺漢贊禮郎 文職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縣主薄 武職京官:各營蘭翎長 武職外官:外委把總 從九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詔、滿洲孔目、禮部四譯會同官序班、國子監典籍、 鴻臚寺漢鳴贊、序班、刑部司獄、欽天監司晨、博士、 太醫院吏目、太常寺司樂、工部司匠 文職外官;府廳照磨、州吏目、道庫大使、宣課司大使、府稅課司大使、 司府廳司獄、司府廳倉大使、巡檢、土巡檢 武職京官:太僕寺馬廠委署協領 武職外官:額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職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庫使、禮部鑄印局大使、兵馬司吏目、 崇文門副使 文職外官:典史、土典史、關大使、府檢校、長官司吏目、茶引批驗所大使、 鹽茶大使、驛丞、土驛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縣倉大使 武職京官:無 武職外官:百長、土舍、土目 清代官銜 文官分大夫、郎、佐郎三種,武官分將軍、都尉、騎尉、校尉四種。 文官大夫為五品以上官員,郎為正六品至正八品官員,佐郎為從八品以下官員。 正從 一品 光祿大夫 榮祿大夫 二品 資政大夫 通奉大夫 三品 通議大夫 中議大夫 四品 中憲大夫 朝議大夫 五品 奉正大夫 奉直大夫 六品 承德郎 儒林郎 七品 文林郎 征仕郎 八品 修職郎 修職佐郎 九品 登佐郎 登佐郎 從六品和正七品中如系吏員出身可為宣德郎,地位與正六品等,正從九品同稱登佐郎。 武官中將軍為從二品以上官員,都尉為正三品至從四品官,騎尉為正五品到七品官,校尉為正八品以下官員。 正從 一品 建威將軍 振威將軍 二品 武顯將軍 武功將軍 三品 武義都尉 武寅都尉 四品 昭武都尉 宣武都尉 五品 武德騎尉 武德佐騎尉 六品 武略騎尉 武略佐騎尉 七品 武絡騎尉 武絡佐騎尉 八品 奮武校尉 奮武佐校尉 九品 修武校尉 修武佐校尉 官員的服飾 清時官員的服飾有嚴格的規定,依品質,數量,顏色的不同來區分官位的大小,是不許 濫用的。 服飾大致有下列五種:一,頂戴,二,蟒袍,三,補服,四,腰帶,五,坐褥。 這里把各品穿戴 的頂戴,蟒袍,補服列表如下: 頂戴 蟒袍 補服 一品 珊瑚 九蟒五爪 (麒麟) 仙鶴 二品 起花珊瑚 九蟒五爪 (獅子) 錦雞 三品 藍寶石及藍色明玻璃 九蟒五爪 (豹子) 孔雀 四品 青金石及藍色涅玻璃 八蟒五爪 (虎) 雪雁 五品 水晶及白色明玻璃 八蟒五爪 (熊) 白鷳 六品 硨磲及白色涅玻璃 八蟒五爪 (彪) 鸕鶿 七品 素金頂 五蟒四爪 (犀牛) 紫鴛鴦 八品 起花金頂 五蟒四爪 (犀牛) 鵪鶉 九品 鏤花金頂 五蟒四爪 (海馬) 練雀 未入流 鏤花金頂 五蟒四爪 (獬豸) 黃鸝 (御史、按察史、提法史等衣飾圖案為獬豸) 明朝總督和巡撫合稱「督撫」,是臨時官位。 清代,正式以督撫為地方最高長官,總督管轄一省或二、三省,巡撫是省級地方長官。 鴉片戰爭前,清共有8總督16巡撫。 八督:直隸、兩江、陝甘、閩浙、湖廣、四川、兩廣、雲貴。 16撫:江蘇、安徽、河南、山東、陝西、甘肅、浙江、湖南、湖北、廣東、雲南、貴州、福建、江西。 東北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督撫直到公元1906年才設。直隸、四川只設總督,不設巡撫,甘肅巡撫於1754年撤去,由陝甘總督兼任。公元1884年建新疆省,設甘肅、新疆巡撫,駐烏魯木齊。1885年,改福建巡撫為台灣巡撫,駐台北(台灣建省)福建巡撫有閩浙總督兼任。 作者: 城市獵人發布日期: 2004-10-17 18:05:03 明朝(中央) 1、三公、三孤: 三公:太師、太傅、太保(正一品) 三孤:少師、少傅、少保(從一品) 令有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從一品);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 這些均為加官,用來表明受官者的功績與崇高身份,沒有實際管轄范圍。 2、六部: 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順序) 六部各設尚書一人,直接對皇帝負責,尚書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長)、郎中(司長)、主事 等。 吏部:負責官吏的管理,考核,升遷等 戶部:有十三個司,分別管理各地的收支與報銷 禮部:主管國家凶吉大典,教育與考試,招待外賓,宴勞功臣等 兵部:管理天下軍政(軍令由五軍都督府管理) 刑部:管理天下刑名。 工部:管理建築、後勤、水利、製造等 3、督察院: 直屬於皇帝的監察部門 下設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僉督御史(正四品) 再往下設十三道監察御史,分管每個省的檢查工作(當時中國分十三個省)十三道監察御史與直 屬於皇帝的六科給事中統稱"科道"屬於言官范疇。 4、六科: 分為吏戶禮兵刑工六科,每科設督給事中(正七品)、左右給事中與給事中(從七品)。 給事中品級雖低,權利很大,皇帝交給各個衙門辦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銷一次,如果有脫拉 或者辦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報告。六科還可以參與官員的選拔,皇帝御前會議,審理有罪 的官員。最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還皇帝敕書的權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認為不妥可以封還,不 予執行。 5、五寺: 五寺是五衙門的簡稱,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 大理寺:相當於今天的法院,是全國最高上訴機關。與督察院、刑部構成了三法司。 太常寺:主管祭祀 光祿寺:主管宴享 太僕寺:管馬 鴻臚寺:管招待外賓 6、詹士府: 詹士府是負責輔助太子的機構設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 詹士府設左右春坊,司經局,主簿廳 7、太醫院: 太醫院是管理宮廷及貴族診斷,制葯的,設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醫四 人,從九品吏目若幹人。 8、翰林院: 相當於現在國立大學,幹部學院等的綜合,翰林院的首長稱為翰林學士(正五品),侍讀學士兩 人,侍講學士兩人(從五品),侍讀、侍講各兩人(正六品),修撰(從六品)考中狀元後就會 被授予此職位。編修(正七品)榜眼、探花考中後就會被授予此職位。 (地方) 縣:助手有縣丞、主簿。縣丞協助知縣管理縣政,主簿管全縣糧稅、戶籍。水滸中宋江上山前好像就是縣丞一職。 州,最早出現在西漢。漢武帝把全國劃分成了13個監察區,稱為州,州的長官叫刺史,負責監察郡,縣的官吏。東漢後,刺史又稱州牧。隋取消郡的建制,只存州、縣。 宋朝州的行政長官才稱知州。明清兩代的州有兩級別:直隸州和散州。 直隸州屬省,級別與府相同;散州隸屬府,同縣級。 知州屬官有同知(智能ABC中叫同志)、通判,分別掌財政、刑法、治安等。清朝時,直隸州(76個)散州(48個) 府(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府的長官稱府尹,宋朝的府屬「路」(介於中央和州之間) 明清兩代除首都、陪都所在地府長官仍稱尹外,一般都稱知府。沒辦法誰叫人家是京官呢。 明代府按納稅糧分三等:納糧20萬以上為上府,20萬以下十萬以上為中府,十萬以下為下府,無糧的叫地府,全國150多個府。 宋朝收回節度使兵權,節度使後來只是榮譽稱號,只發獎狀不給實權。元代廢除。
Ⅱ 我住在白雲區犀牛角村,我想報裝寬頻。不知道哪家寬頻好點。
電信吧,其他的網速不穩定。
Ⅲ 三維軟體3DMAX 犀牛軟體設計 用什麼筆記本電腦好些 建議聯想的
筆記本用來做3D 速度不快,效果不理想,確實想要的話,我推三種給你,你自己選擇,這幾個顯卡都還過得去,想對於其它的筆記本可能更適合你
此報價來自己於網路!
聯想Y400N-IFI(H) 價格5200
處理器
CPU系列:英特爾 酷睿i5 3代系列
CPU型號:Intel 酷睿i5 3230M
CPU主頻:2.6GHz
最高睿頻:3200MHz
匯流排規格:DMI 5 GT/s
三級緩存:3MB
核心類型:Ivy Bridge
核心/線程數:雙核心/四線程
製程工藝:22nm
指令集:AVX,64bit
功耗:35W
存儲設備
內存容量:4GB
內存類型:DDR3
插槽數量:2xSO-DIMM
最大內存容量:16GB
硬碟容量:1TB
光碟機類型:DVD刻錄機
設計類型:光碟機內置
光碟機描述:支持超級DVD刻錄
顯示屏
屏幕尺寸:14英寸
屏幕比例:16:9
屏幕解析度:1366x768
背光技術:LED背光
屏幕描述:超薄炫彩屏
顯卡
顯卡類型:獨立顯卡
顯卡晶元:NVIDIA GeForce GT 650M
顯存容量:2GB
顯存類型:GDDR5
顯存位寬:128bit
流處理器數量:384
DirectX:11
多媒體設備
攝像頭:集成攝像頭
音頻系統:JBL品牌音響,杜比認證音效
揚聲器:內置揚聲器
麥克風:內置麥克風
網路通信
無線網卡:支持802.11b/g/n無線協議
有線網卡:1000Mbps乙太網卡
I/O介面
數據介面:2×USB2.0+1×USB3.0
視頻介面:VGA,HDMI
音頻介面:耳機輸出介面,麥克風輸入介面
其它介面:RJ45(網路介面),電源介面
讀卡器:6合1讀卡器(SD,SD-pro,MMC,MS,MS-pro,XD)
輸入設備
指取設備:觸摸板
鍵盤描述:聯想高觸感巧克力鍵盤
人臉識別:支持智能人臉識別功能
電源描述
電池類型:6芯鋰電池
續航時間:具體時間視使用環境而定
外觀
筆記本重量:2.2Kg
長度:350mm
寬度:245mm
厚度:15-33mm
外殼材質:復合材質
外殼描述:灰色
惠普Envy 4-1236tx(D7N02PA)價格4999
基本參數
上市時間:2013年03月
產品類型:家用
產品定位:輕薄便攜本
操作系統:Windows 8(64bit)
主板晶元組:Intel HM77
處理器
CPU系列:英特爾 酷睿i5 3代系列
CPU型號:Intel 酷睿i5 3337U
CPU主頻:1.8GHz
最高睿頻:2700MHz
匯流排規格:DMI 5 GT/s
三級緩存:3MB
核心類型:Ivy Bridge
核心/線程數:雙核心/四線程
製程工藝:22nm
指令集:AVX,64bit
功耗:17W
存儲設備
內存容量:4GB
內存類型:DDR3 1600MHz
插槽數量:2xSO-DIMM
最大內存容量:16GB
硬碟容量:500GB
硬碟描述:5400轉
光碟機類型:無內置光碟機
顯示屏
屏幕尺寸:14英寸
屏幕比例:16:9
屏幕解析度:1366x768
背光技術:LED背光
屏幕描述:BrightView高亮屏
顯卡
顯卡類型:獨立顯卡
顯卡晶元:AMD Radeon HD 8750M
顯存容量:2GB
顯存類型:DDR3
顯存位寬:128bit
流處理器數量:384
DirectX:11
多媒體設備
攝像頭:集成攝像頭
音頻系統:內置音效晶元
揚聲器:內置揚聲器
麥克風:內置麥克風
網路通信
無線網卡:支持802.11b/g/n無線協議
有線網卡:1000Mbps乙太網卡
藍牙:支持藍牙功能
I/O介面
數據介面:1×USB2.0+2×USB3.0
視頻介面:HDMI
音頻介面:耳機輸出介面,麥克風輸入介面
其它介面:RJ45(網路介面),電源介面
讀卡器:多合1讀卡器
輸入設備
指取設備:一體化多點觸控觸摸板
鍵盤描述:分島式鍵盤,全尺寸鍵盤
電源描述
電池類型:4芯鋰電池
續航時間:具體時間視使用環境而定
電源適配器:100V-240V 65W 自適應交流電源超便攜適配器
外觀
筆記本重量:1.75Kg
長度:340mm
寬度:235.8mm
厚度:19.8mm 糾錯
外殼材質:鎂鋁合金
外殼描述:銀黑混搭
其他
附帶軟體:隨機軟體
安全性能:安全鎖孔,開機密碼
戴爾Inspiron 靈越 14R(Ins14RD-2628) 4998
基本參數
上市時間:2013年03月
產品類型:家用
產品定位:全能學生本,時尚麗人本
操作系統:Windows 8 64bit(64位簡體中文版)
主板晶元組:Intel HM77
處理器
CPU系列:英特爾 酷睿i5 3代系列
CPU型號:Intel 酷睿i5 3337U
CPU主頻:1.8GHz
最高睿頻:2700MHz
匯流排規格:DMI 5 GT/s
三級緩存:3MB
核心類型:Ivy Bridge
核心/線程數:雙核心/四線程
製程工藝:22nm
指令集:AVX,64bit
功耗:17W
存儲設備
內存容量:4GB
內存類型:DDR3 1600MHz
最大內存容量:32GB
硬碟容量:500GB
硬碟描述:5400轉
光碟機類型:DVD刻錄機
設計類型:光碟機內置
光碟機描述:支持DVD SuperMulti雙層刻錄
顯示屏
屏幕尺寸:14英寸
屏幕比例:16:9
屏幕解析度:1366x768
背光技術:LED背光
屏幕描述:電容式多點觸控
顯卡
顯卡類型:雙顯卡(獨立+集成)
顯卡晶元:NVIDIA GeForce GT 730M LE+Intel GMA HD 4000
顯存容量:2GB
顯存類型:DDR3
顯存位寬:128bit
流處理器數量:384
DirectX:11
多媒體設備
攝像頭:集成130萬像素攝像頭
音頻系統:內置音效晶元
揚聲器:內置揚聲器
麥克風:內置麥克風
網路通信
無線網卡:支持802.11b/g/n無線協議
有線網卡:1000Mbps乙太網卡
藍牙:支持,藍牙4.0模塊
I/O介面
數據介面:4×USB3.0(其中一個powered供電USB共用介面)
視頻介面:VGA,HDMI
音頻介面:耳機輸出介面,麥克風輸入介面
其它介面:RJ45(網路介面),電源介面
讀卡器:8合1讀卡器
輸入設備
指取設備:觸摸板
電源描述
電池類型:6芯鋰電池,4800毫安
續航時間:具體時間視使用環境而定
電源適配器:100V-240V 65W 自適應交流電源適配器
外觀
筆記本重量:2.29Kg
長度:347mm
寬度:240mm
厚度:28.88-31.6mm
外殼材質:復合材質
外殼描述:藍色
華碩X550XI323VC-SL 4100
基本參數
上市時間:2013年05月
產品類型:家用
產品定位:家庭娛樂本
操作系統:DOS
主板晶元組:Intel HM76
處理器
CPU系列:英特爾 酷睿i5 3代系列
CPU型號:Intel 酷睿i5 3230M
CPU主頻:2.6GHz
最高睿頻:3200MHz
匯流排規格:DMI 5 GT/s
三級緩存:3MB
核心類型:Ivy Bridge
核心/線程數:雙核心/四線程
製程工藝:22nm
指令集:AVX,64bit
功耗:35W
存儲設備
內存容量:4GB
內存類型:DDR3 1600MHz
插槽數量:1xSO-DIMM
最大內存容量:8GB
硬碟容量:750GB
硬碟描述:5400轉
光碟機類型:DVD刻錄機
設計類型:光碟機內置
光碟機描述:支持DVD SuperMulti雙層刻錄
顯示屏
屏幕尺寸:15.6英寸
屏幕比例:16:9
屏幕解析度:1366x768
背光技術:LED背光
顯卡
顯卡類型:獨立顯卡
顯卡晶元:NVIDIA GeForce GT 720M
顯存容量:2GB
顯存類型:DDR3
顯存位寬:64bit
流處理器數量:96
DirectX:11
多媒體設備
攝像頭:集成攝像頭
音頻系統:內置音效晶元
揚聲器:內置揚聲器
麥克風:內置麥克風
網路通信
無線網卡:支持802.11b/g/n無線協議
有線網卡:1000Mbps乙太網卡
I/O介面
數據介面:2×USB2.0+1×USB3.0
視頻介面:VGA,HDMI,Mini D-sub 15-pin
音頻介面:耳機/麥克風二合一介面
其它介面:RJ45(網路介面),電源介面
讀卡器:3合1讀卡器(SD,SDHC,SDXC)
輸入設備
指取設備:觸摸板
鍵盤描述:全尺寸鍵盤(包含獨立數字鍵盤)
電源描述
電池類型:4芯鋰電池,2950毫安
續航時間:具體時間視使用環境而定
電源適配器:100V-240V 65W 自適應交流電源適配器
外觀
筆記本重量:2.3Kg
長度:380mm
寬度:251mm
厚度:24.8-31.7mm
外殼材質:鎂鋁合金
外殼描述:黑色
以上發的四種機型是全國銷量最好的機型之一,每一品牌推送的一種型號
前三種顯卡較好,華碩的這個顯卡差一點,
另外說明一點,這個是我給另一個購玩游戲的玩家配的也是網路問吧的朋友,希望同樣對你有所幫助!!!
Ⅳ 請問UniCoin犀牛交易所的幣幣交易是什麼意思
犀牛交易所的幣幣交易是指,平台支持數字資產與數字資產之間的交易。不僅支持主流的比特幣、以太坊、萊特幣等主流數字貨幣之間的兌換服務,也支持創新的、受歡迎的、優質幣種的交易,讓各個幣種之間的兌換變得更加的快捷便利。
Ⅳ 蘇試《表忠觀記》譯文
表忠觀記
(元豐元年(1078年)八月甲寅代趙抃作)
蘇軾
熙寧十年(1077年)十月戊子,資政殿大學士、右諫議大夫、知杭州府軍州事臣趙抃言:故吳越國王錢氏墳廟,及其父、祖、妃、夫人、子孫之墳,在錢塘者二十有六,在臨安者有一,皆蕪廢不治。父老過之,有流涕者。謹按:故武肅王鏐,故以鄉兵破走黃巢,名聞江淮,復以八都兵討劉漢宏,並越州以奉董昌,而自文穆王元瓘。至其孫忠獻王弘佐,遂破李景兵取福州,而弘佐之弟忠懿王弘俶,又出兵攻景以迎周世宗之師。其後,卒以國入覲,三世四王與五代相終始。天下大亂,豪傑蜂起。方是時,以數州之地盜名字者,不可勝數。既覆其族延及於無辜之民,罔有子遺。而吳越地方千里,帶甲十萬,鑄山煮海,象犀珠玉之民,甲於天下,然終不失臣節,貢獻相望於道。是以其民至於老死不識兵革;四時嬉遊,歌舞之聲相聞,至於今不廢。其有德於斯民甚厚。皇宋受命,四方僭亂,以次削平。西蜀、江南負其險遠。兵至城下,力屈勢窮,然後束手。而河東劉氏、百戰死守,以抗王師,積骸為城,釃血為池,竭天下之力僅乃克之。獨吳越不待告命,封府庫、籍郡縣,請吏於朝,視去其國如去傳舍,其有功於朝廷甚大。昔竇融以河西歸漢光武,詔右扶風修理其祖父墳塋,祠以太牢。今錢氏功德,殆過於融而未及百年,墳廟不治,行道傷嗟,甚非所以勸獎忠臣,慰答民心之義也。臣願以龍山廢佛祠曰「妙音院」者為觀,使錢氏之孫為道士曰「自然」者居之。凡墳廟之在錢塘者,以付自然。其在臨安者以付其縣之凈土寺僧曰「道微」。歲各度其徒一人,使世掌之,籍其地之所人,以時修其祠宇,封植其草木。有不治者,縣令丞察之,甚者易其人。庶幾永終不墜,以稱朝廷待錢氏之意。臣抃昧死以聞。制曰「可」。其「妙音院」改賜各曰「表忠觀」。銘曰
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龍飛鳳舞,萃於臨安。篤生異人,絕類離群。奮梃大呼,從者如雲。仰天誓江,月星晦蒙。強弩射潮,江海為東。殺宏誅昌,奄有吳越。金卷玉冊,虎符龍節。大城其居,包絡山川。左江右湖,控引島蠻。歲時歸休,以燕父老。曄如神人,玉帶球馬。四十一年,寅畏小心。厥篚相望,大貝南金。五朝昏亂,罔堪托國。三王相承,以待有德。既獲所歸,勿謀勿咨。先王之志,我維行之。天祚忠孝,世有爵邑。允文允武,子孫千億。帝謂守臣,治其祠墳。毋俾樵牧,愧其後昆。龍山之陽,巋焉新宮。匪私於錢,惟以勸忠。非忠無君,非孝無親。凡百有位,視此刻文。
蘇東坡撰書《表忠觀碑記》,是因為北宋時,杭州知州趙抃有感於吳越王錢繆有功於後世,報請朝廷批准以玉皇山一佛寺廢址改建表忠觀,供奉錢氏三世五代國王,即武肅王錢鏐、文穆王元瓘、忠獻王弘佐,忠遜王弘倧、忠懿王弘俶。神宗元豐元年落成,蘇東坡對錢鏐倍加贊揚:「天下大亂,豪傑蜂起。方是時,以數州之地,盜名字者,不可勝數。既覆其族,延及於無辜之民,罔有孓遺。而吳越地方千里,帶甲十萬,鑄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於天下。然終不失臣節,貢獻相望於道。是以其民至於老死不識兵革,四時嬉遊歌鼓之聲相聞,至於今不廢,其有德於斯民甚厚」。明嘉靖年間,浙江督撫胡宗憲,將在柳浪聞鶯的錢王故苑舊址建造的靈芝寺改建為表忠觀,塑三世五王像,祠前表以石楔,上題「功德坊」三個大字。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清聖祖御書「保障江山」一額。清雍正五年(1727),清世宗敕封錢鏐為「誠應武肅王」。乾隆皇帝六次游江南,每對錢氏鐵券及表忠觀(嗣改為錢武肅王祠)均有題詠:其中一首雲:「三世五王爵,同堂秩有倫,對朝旅故里,白水識其人,子孫儀刑永,春秋俎豆新,蘇碑余腕力,亦敵弩千鈞」,並御書「忠順遺庥」扁額。錢王祠的諸多楹聯記述了歷代的祭祀盛事:「功勛合五百臣之多,一代規模創吳越;德化被十四州而遠,千秋坊表永湖山」,「錢王祠 有興王定霸之才,追溯生平,開門節度,獨能繕牧圉,修塘場,大利說農桑,綜十四州齊萌,至今受賜; 抱保境安民之志,流傳佳話,衣錦故鄉,允宜崇廟堂,明饗祀,威靈彌海宇,誦千餘年往史,私淑在茲。」
Ⅵ 一品、二品、三品、四品、五品、六品、七品、八品、九品都是什麼官
古代官職的情況,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員的職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
1.中央官職
秦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組成中樞機構。丞相管行政、太尉管軍事、御史大夫管監察和秘書工作。漢朝大體上沿襲秦制稱為三公,下設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務,後世又演變為三省六部制。三省為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宋代中書省職權擴大,同樞密院分掌文武大權,門下、尚書省遂廢。明代內閣為最高政務機構,內閣大臣稱為輔臣,首席稱首輔(即宰相)。清代有軍機處,王、公、尚書等為軍機大臣,掌握政府大權。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事;禮部,管典禮、科學、學校等事;兵部,管軍事;刑部,管司法刑獄;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長官為尚書,副職為侍郎。下設郎中,副職稱員外郎,下屬官員有主事等。
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漢以太常、光祿勛、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謂之九寺大卿。歷代略有變動,迄於清皆因之。
(1)光祿寺:掌宮廷宿衛及侍從,北齊以後掌膳食帳幕,唐以後始專司膳。
(2)太僕寺:掌輿馬畜牧之事,北齊始曰太僕寺,清光緒改革官制時並入陸軍部。
(3)太常寺:秦署奉常,漢改太常,掌宗廟禮儀,至北齊始有太常寺,清未廢。
(4)宗正寺:明清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5)大理寺:掌刑獄案件審理,秦漢為廷尉,北齊為大理寺,歷代因之,清為大理院。
(6)衛尉寺:掌門衛屯兵,北齊改為衛尉寺,隋改為軍器儀仗、帳幕之類,明廢,清有鑾儀衛。
(7)鴻臚寺:秦曰典客,漢改大鴻臚,掌贊導相禮。鴻,聲也,臚,傳也,傳聲贊導,故曰鴻臚。至北齊曰鴻臚寺,清未廢。
(8)少府寺:掌山澤之事,後又掌宮中服飾衣物、寶貨珍貴之物,隋改為監,歷代因之,明始廢。
(9)太府寺:即大司農,掌錢谷金帛諸貨幣。
此外,中央還設有專門機構和官員,負責管理圖書、編修歷史、制定歷法等工作。如司馬遷、張衡曾任太史令。高啟為翰林國史編修等。
2.地方官職
秦漢主要行政區是郡。郡的長官,秦稱郡守,漢稱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區是州,州官稱刺史,屬官有長史、司馬等。唐代在一些軍事重鎮。設節度使,屬官有行軍司馬、參謀、掌書記等。宋代州官稱知州,縣官稱知縣。明清改州為府,稱知府。
此外,漢代也設州,天下分十幾個州,基本上是監察區,中央派官員去刺探情況,稱刺史。隋唐全國分十幾個道,也稱監察區,中央派官員前往巡視,稱黜陟使。宋代全國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設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務。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機構叫行中書省,明代改稱承宣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稱為「省」。
Ⅶ 08年中國私募基金排名
1 武當1期 2007-11-12 10.28% -40.48% 1.1347 武當 深國投
2 中國龍精選 2007-06-15 6.18% -42.71% 1.4114 中國龍 雲南信託
3 億龍中國2期 2007-02-16 5.63% -40.48% 1.8115 涌金 深國投
4 星石2期 2007-07-30 5.40% -43.85% 1.174 星石 深國投
5 星石1期 2007-07-30 5.16% -43.85% 1.1725 星石 深國投
6 星石3期 2007-08-27 4.96% -43.85% 1.1343 星石 深國投
7 億龍中國 2006-04-18 -2.56% -33.53% 3.0038 涌金 深國投
8 中國龍價值5期 2007-11-22 -3.40% -42.71% 0.9775 中國龍 雲南信託
9 新同方1期 2007-07-12 -4.03% -40.48% 1.1548 新同方 深國投
10 中國龍增長6期 2007-11-08 -5.92% -42.71% 0.8805 中國龍 雲南信託
11 中國龍增長1期 2007-04-30 -6.27% -42.71% 1.7174 中國龍 雲南信託
12 中國龍增長5期 2007-11-20 -6.65% -42.71% 0.9399 中國龍 雲南信託
13 中國龍增長2期 2007-10-19 -6.73% -42.71% 0.8487 中國龍 雲南信託
14 中國龍價值6期 2007-12-04 -6.78% -42.71% 0.9467 中國龍 雲南信託
15 中國龍價值2期 2007-07-17 -7.04% -42.71% 1.3582 中國龍 雲南信託
16 天馬 2006-09-11 -7.25% -33.53% 1.5248 天馬 深國投
17 塔晶·獅王1號 2007-09-03 -8.39% -42.71% 0.9155 塔晶 華寶
18 中國龍 2003-08-01 -8.72% -42.71% 4.153 中國龍 雲南信託
19 淡水泉成長1期 2007-09-06 -9.48% -42.71% 0.972 淡水泉 平安
20 民森B號 2007-06-25 -9.61% -44.15% 1.2082 民森 深國投
21 民森A號 2007-06-25 -10.07% -44.15% 1.1995 民森 深國投
22 中國龍價值3期 2007-09-24 -10.18% -42.71% 0.926 中國龍 雲南信託
23 朱雀1期 2007-09-17 -10.33% -42.71% 0.9383 朱雀 深國投
24 朱雀2期 2007-09-17 -10.38% -42.71% 0.9365 朱雀 深國投
25 塔晶·獅王2號 2007-10-08 -11.57% -42.71% 0.8335 塔晶 華寶
26 中國龍價值4期 2007-09-29 -11.70% -42.71% 0.8576 中國龍 雲南信託
27 天馬LIGHTHORSE 2006-10-09 -12.18% -42.71% 1.7743 天馬 平安
28 景林穩健 2006-10-31 -13.64% -40.48% 2.3112 景林 深國投
29 景林豐收 2007-3-30 -13.99% -43.85% 1.3449 景林 深國投
30 盛海平安德豐 2007-02-08 -14.45% -42.71% 1.3127 盛海 平安
31 塔晶·犀牛 2007-07-20 -14.48% -40.48% 1.0734 塔晶 中泰
32 證大1期 2007-02-05 -14.50% -42.71% 1.7219 證大 平安
33 以太 2007-07-20 -16.46% -47.76% 1.0141 以太 中融
34 尚雅1期 2007-11-20 -21.22% -40.48% 0.8041 尚雅 深國投
35 金牛1期 2007-01-16 -22.15% -42.71% 0.8916 金牛 平安
36 證大價值3期 2007-08-30 -22.28% -42.71% 0.7684 證大 平安
37 證大增長2期 2007-06-15 -22.66% -42.71% 0.8986 證大 平安
38 中國龍進取 2004-06-15 -22.69% -42.71% 1.1356 中國龍 雲南信託
39 道合1期 2007-09-13 -22.99% -43.85% 0.6999 道合 深國投
40 尚雅3期 2007-12-03 -24.21% -40.48% 0.7615 尚雅 深國投
41 隆聖1號 2007-11-07 -24.52% -40.48% 0.7666 隆聖 中投
42 隆聖2號 2007-11-07 -24.78% -40.48% 0.7633 隆聖 中投
43 柏坊龍馬1期 2007-11-16 -24.86% -44.15% 0.8029 柏坊 深國投
44 金域藍灣1期 2007-12-03 -26.73% -42.71% 0.7019 金域藍灣 深國投
45 證大價值 2007-10-29 -26.83% -42.71% 0.7272 證大 華寶
46 隆聖4號 2007-11-20 -27.29% -40.48% 0.7398 隆聖 中投
47 中國龍價值1期 2007-05-31 -27.50% -42.71% 1.1753 中國龍 雲南信託
48 隆聖3號 2007-11-20 -27.53% -40.48% 0.7359 隆聖 中投
49 曉揚中國機會2期 2007-02-28 -28.07% -42.71% 0.8411 曉揚 平安
50 曉揚中國機會1期 2006-10-17 -28.22% -42.71% 1.1339 曉揚 平安
51 塔晶·華南虎1號 2007-10-24 -28.29% -48.00% 0.7365 塔晶 廈門信託
52 啟明星 2007-06-15 -28.52% -42.71% 0.8011 柘弓 平安
53 價值投資1期 2006-06-12 -34.69% -41.07% 0.656 惠理 平安
54 雲程泰增值1期 2007-08-01 -36.84% -42.71% 0.6953 雲程泰 北京信託
55 林園3期 2007-09-20 -38.09% -42.71% 0.5951 林園 深國投
56 睿信1期 2007-02-08 -38.09% -40.48% 1.042 睿信 深國投
57 明達2期 2006-10-24 -38.50% -40.48% 1.3195 明達 深國投
58 紅山2期 2007-09-06 -38.70% -43.85% 0.6393 紅山 深國投
59 美聯融通1期 2007-10-30 -38.96% -42.71% 0.5963 美聯融通 深國投
60 林園2期 2007-09-17 -39.07% -42.71% 0.5866 林園 深國投
61 開寶1期 2007-11-19 -39.36% -42.71% 0.5896 開寶 深國投
62 萬利富達 2007-03-20 -39.46% -43.85% 1.1256 萬利富達 深國投
63 林園1期 2007-02-28 -39.50% -43.85% 0.915 林園 深國投
64 紅山1期 2007-09-06 -39.51% -43.85% 0.6299 紅山 深國投
65 東方港灣馬拉松 2007-02-28 -40.84% -42.71% 0.9921 東方港灣 平安
66 道合2期 2007-11-20 -43.22% -43.85% 0.5635 道合 深國投
67 明達1期 2005-11-28 -43.64% -42.71% 1.0274 明達 深國投
68 明達3期 2007-04-02 -43.73% -43.85% 0.7296 明達 深國投
69 睿信2期 2007-06-15 -43.88% -44.15% 0.583 睿信 深國投
70 睿信4期 2007-07-03 -45.60% -44.15% 0.6157 睿信 深國投
71 睿信3期 2007-06-16 -46.65% -44.15% 0.5493 睿信 深國投
72 尚誠 2007-03-28 -47.63% -43.85% 0.8433 尚誠 深國投
平均-21.06%
Ⅷ 古代,人所享受的待遇超過了本身應得的,有一個詞描述這種行為,叫「*越」,求全稱,謝謝。
讀音:jiàn yuè
僭越:超越
超越本份,古時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義或器物等等, 尤指用皇家專用的。
現在指無權冒用或要求;盜用;非法霸佔; 用了自己的級別所不應該用的禮儀等。
可與越俎代庖對照使用。
在馬基雅維利的《君王論》的獻辭中有提到。表示臣下身居卑位敢於指點君王的所作所為是一種犯上行為的謙辭。
例句:玄德不能隱諱,遂曰:「舍弟見操僭越,故不覺發怒耳。」————《三國演義》
《魏書·清河王懌傳》:「諒以天尊地卑,君臣道別,宜杜漸防萌,無相僭越。」
中文解釋-英文翻譯
2僭越的解釋:超越本份行事
《魏書·清河王懌傳》:「諒以天尊地卑,君臣道別,宜杜漸防萌,無相僭越。」 宋文天祥《提刑節制司與安撫司平寇循環歷》:「今某自有章憲樣子,豈敢事事干與,犯僭越之誅!」《三國演義》第二一回:「 玄德 不能隱諱,遂曰:『舍弟見 操 僭越,故不覺發怒耳。』」 明歸有光《上趙閣老書》:「君子伸於知己而詘於不知己,是以冒凟而忘其僭越焉。」王任叔《疲憊者》:「五六十歲的老翁,討了一個老婆慰慰寂寞,在中國的社會里並不算什麼一回事。然而在他便覺得有些僭越了。」
多用為謙詞:清孔尚任《桃花扇·訪翠》:「﹝小旦﹞何不行個令兒,大家歡歡?﹝丑﹞敬候主人發揮。﹝小旦﹞怎敢僭越?」李大釗《我的馬克思主義觀》:「我平素對於 馬氏 的學說沒有什麼研究,今天硬想談『馬克思主義』已經是僭越的很。」
中國古代官職明細:
秦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組成中樞機構。丞相管行政、太尉管軍事、御史大夫管監察和秘書工作。漢朝大體上沿襲秦制稱為三公,下設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務,後世又演變為三省六部制。三省為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宋代中書省職權擴大,同樞密院分掌文武大權,門下、尚書省遂廢。明代內閣為最高政務機構,內閣大臣稱為輔臣,首席稱首輔(即宰相)。清代有軍機處,王、公、尚書等為軍機大臣,掌握政府大權。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事;禮部,管典禮、科學、學校等事;兵部,管軍事;刑部,管司法刑獄;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長官為尚書,副職為侍郎。下設郎中,副職稱員外郎,下屬官員有主事等。
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漢以太常、光祿勛、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謂之九寺大卿。歷代略有變動,迄於清皆因之。
(1)光祿寺:掌宮廷宿衛及侍從,北齊以後掌膳食帳幕,唐以後始專司膳。
(2)太僕寺:掌輿馬畜牧之事,北齊始曰太僕寺,清光緒改革官制時並入陸軍部。
(3)太常寺:秦署奉常,漢改太常,掌宗廟禮儀,至北齊始有太常寺,清末廢。
(4)宗正寺:明清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5)大理寺:掌刑獄案件審理,秦漢為廷尉,北齊為大理寺,歷代因之,清為大理院。
(6)衛尉寺:掌門衛屯兵,北齊改衛尉寺,隋改為軍器儀仗、帳幕之類,明廢,清有鑾儀衛。
(7)鴻臚寺:秦曰典客,漢改大鴻臚,掌贊導相禮。鴻,聲也,臚,傳也,傳聲贊導,故曰鴻臚。至北齊曰鴻臚寺,清未廢。
(8)少府寺:掌山澤之事,後又掌宮中服飾衣物、寶貨之物,隋改為監歷代因之,明始廢。
(9)太府寺:即大司農,掌錢谷金帛諸貨幣。
此外,中央還設有專門機構和官員,負責管理圖書、編修歷史、制定歷法等工作。如司馬遷、張衡曾任太史令。高啟為翰林國史編修等。
秦漢主要行政區是郡。郡的長官,秦稱郡守,漢稱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區是州,州官稱刺史,屬官有長史、司馬等。唐代在一些軍事重鎮。設節度使,屬官有行軍司馬、參謀、掌書記等。宋代州官稱知州,縣官稱知縣。明清改州為府,稱知府。
此外,漢代也設州,天下分十幾個州,基本上是監察區,中央派官員去刺探情況,稱刺史。隋唐全國分十幾個道,也稱監察區,中央派官員前往巡視,稱黜陟使。宋代全國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設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務。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機構叫行中書省,明代改稱承宣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稱為「省」。
【官職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現以後,官員的升遷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職的任免升遷常用以下詞語:(1)拜。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2)除。拜官授職,提陞官職,如「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指南錄(後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職的意思。而「左除」則是降級受職。(4)遷。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5)謫。降職貶官或調往邊遠地區。(6)黜。「黜」與「罷、免、奪」都是免去官職。(7)去。解除職務,其中有辭職、調離和免職三種情況。辭職和調離屬於一般情況和調整官職,而免職則是削職為民。(8)乞骸骨。年老了請求辭職退休。(9)舉:提陞官職,對無官人士的提拔。 (10)陟:升遷。指官吏的提升和進用。
【爵】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
【丞相】是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的人。有時稱相國,常於宰相通稱,簡稱「相」。
【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其二,古代又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都是太子的老師,太師是太子太師的簡稱,後來也逐漸成為虛銜。
【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設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
【學士】魏晉時是掌管典禮、編撰諸事的官職。唐以後指翰林學士,成為皇帝的秘書、顧問,參與機要,因而有「內相」之稱。明清時奉旨、侍讀、侍講、編修、庶吉士等雖亦為翰林學士,但與唐宋時翰林學士的地位和職掌都不同。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
【大將軍】先秦、西漢時是將軍的最高稱號。魏晉以後漸成虛銜而無實職。明清兩代於戰爭時才設大將軍官職,戰後即廢除。
【參知政事】又簡稱「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樞密副使合稱「宰執」。
【軍機大臣】軍機處是清代輔佐皇帝的政務機構。任職者無定員,一般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兼任,稱為軍機大臣。軍機大臣少則三、四人,多則六、七人,被稱為「樞臣」。
【御史】本為史官,秦以後置御史大夫,職位僅次於丞相,主管彈劾、糾察官員過失諸事。
【樞密使】樞密院的長官。唐時由宦官擔任,宋以後改由大臣擔任,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的最高國務機構之一,樞密使的權力與宰相相當,清代軍機大臣往往被尊稱為「樞密」。
【左徒】戰國時楚國的官名,與後世左右拾遺相當。主要職責是規諫皇帝、舉薦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職名稱。是輔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漢代稱大司馬。宋代最高一級武官。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各個朝代所指的內容不盡相同,有時可指中央機關的要職。
【士大夫】舊時指官吏或較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時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兼管典籍、歷法、祭祀等事。秦漢以後設太史令,其職掌范圍漸小,其地位漸低。
【長史】秦時為丞相屬官,兩漢以後成為將軍屬官,是幕僚之長。
【侍郎】初為宮廷近侍。東漢以後成為尚書的屬官。唐代始以侍郎為三省(中書、門下、尚書)各部長官(尚書)的副職。
【侍中】原為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因侍從皇帝左右,地位漸高,等級超過侍郎。魏晉以後,往往成為事實上的宰相。
【郎中】戰國時為宮廷侍衛。自唐至清成為尚書、侍郎以下的高級官員,分掌各司事務。
【參軍】「參謀軍務」的簡稱,最初是丞相的軍事參謀,晉以後地位漸低,成為諸王、將軍的幕僚,隋唐以後逐漸成為地方官員。
【令尹】戰國時楚國執掌軍政大權的長官,相當於丞相。明清時指縣長。
【巡撫】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為省極地方長官,總攬一省的軍事、吏治、刑獄等事,地位略次於總督,別稱「撫院」、「撫台」、「撫軍」。
【校尉】兩漢時期次於將軍的官職。
【知府】即「太守」,又稱「知州」。
【縣令】一縣的行政長官,又稱「知縣」。
【里正】古代的鄉官,即一里之長。
【里胥】管理鄉里事務的公差。
【都尉】職位次於將軍的武官。《陳涉世家》:「陳涉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鴻門宴》:「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
【冏卿】太僕寺卿的別稱,掌管皇帝車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記》「賢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吳公」』「因之」是吳默的字。
【司馬】各個朝代所指官位不盡相同。戰國時為掌管軍政、軍賦的副官,如《鴻門宴》:「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隋唐時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屬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白居易當時被貶至九江,位在州郡別駕、長史之下。
【節度使】唐代總攬數州軍政事務的總管,原只設在邊境諸州;後內地也遍設,造成割據局面,因此世稱「藩鎮」。《紅樓夢》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書二封與賈政並京營節度使王子騰。」
【經略使】也簡稱「經略」。唐宋時期為邊防軍事長官,與都督並置。如范仲淹曾任陝西經略副使。明清兩代有重要軍事任務時特設經略,官位高於總督。如《梅花嶺記》「經略洪承疇與之有舊」,洪承疇降清後曾任七省經略,駐扎江寧。
【刺史】原為巡察官名,東漢以後成為州郡最高軍政長官,有時稱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蘇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教頭】宋代軍中教練武藝的軍官,《水滸傳》中的林沖就是京城八十萬禁軍的槍棒教頭。
【提轄】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訓練軍隊、督捕盜賊等事務。如《水滸傳》中的魯提轄魯智深。
【從事】中央或地方長官自己任用的僚屬,又稱「從事員」。《赤壁之戰》:「晶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
【三省六部】三省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隋唐時,三省同為最高政務機構,一般中書省管決策,門下省管審議,尚書省管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中書省長官稱中書令,下有中書侍郎、中書舍人等官職;門下省長官稱侍中,下有門下侍郎、給事中等官職;尚書省長官為尚書令,下有左右僕射等官職。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與考核等,相當於現在的組織部)、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禮部(管典禮、科舉、學校等)、兵部(管軍事,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獄,相當於現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長官稱尚書,副職稱侍郎,下有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官職。六部制從隋唐開始實行,一直延續到清末。
清朝官員品級 大清朝官員等級分「九品十八級」,每等有正從之別,不在十八級以內的叫做未入流,在級別上附於從九品。
正一品:
文職京官: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
武職外官:無
從一品:
文職京官: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協辦大學士、各部院尚書、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內大臣
武職外官:將軍、都統、提督
正二品:
文職京官: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內務府總管
文職外官:各省總督
武職京官:左右翼前鋒營統領、八旗護軍統領、鑾儀使
武職外官:副都統、總兵
從二品:
文職京官: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
文職外官:巡撫、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職京官:散秩大臣
武職外官:副將
正三品:
文職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職外官:順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職京官:一等侍衛、火器營翼長、健銳營翼長、前鋒參領、護軍參領、
驍騎參領、王府長史
武職外官:城守尉、參將、指揮使
從三品:
文職京官:光祿寺卿、太僕寺卿
文職外官:都轉鹽運使司運使
武職京官:包衣護軍參領、包衣驍騎參領、王府一等護衛
武職外官:游擊、五旗參領、協領、宣慰使、指揮同知
正四品:
文職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僕寺少卿、鴻臚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給事中
京職外官:順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員、
武職京官:二等侍衛、雲麾使、副護軍參領、副前鋒參領、副驍騎參領、
太僕寺馬廠駝廠總管、貝勒府司儀長、侍衛領班
武職外官:防守尉、佐領、都司、指揮僉事、宣慰使司同知
從四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
文職外官:知府、土知府、鹽運使司運同
武職京官:城門領、包衣副護軍參領、包衣副驍騎參領、包衣佐領、
四品典儀、二等護衛
武職外官:宣撫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參議、光祿寺少卿、給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醫院院使
文職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隸州知州
武職京官:三等侍衛、治儀正、步軍副尉、步軍校、監守信礮官、分管佐領
武職外官:關口守御、防禦、守備、宣慰使司僉事、宣撫使司同知、千戶
從五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讀、翰林院侍講、鴻臚寺少卿、司經局洗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員外郎
文職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鹽運司副使、鹽課提舉司提舉
武職京官:四等侍衛、委署前鋒參領、委署護軍參領、委署鳥槍護軍參領、
委署前鋒侍衛、下五旗包衣參領、五品典儀、印物章京、
三等護衛
武職外官:守御所千總、河營協辦守備、安撫使、招討使、宣撫使司副使、
副千戶
正六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左右春坊中允、國子監司業、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經歷、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經歷、
太常寺滿漢寺丞、欽天監監判、欽天監漢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樂署署正、僧錄司左右善事、道錄司左右正一
文職外官:京府通判、京縣知縣、通判、土通判
武職京官:蘭翎侍衛、整儀尉、親軍校、前鋒校、護軍校、鳥槍護軍校、
驍騎校、委署步軍校
武職外官:門千總、營千總、宣撫使司僉事、安撫使司同知、副招討使、
長官使、長官、百戶
從六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贊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
欽天監滿洲蒙古五官正、漢軍秋官正、和聲署正、
僧錄司左右闡教、道錄司左右演法
文職外官:布政司經歷、理問、允判、直隸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職京官:內務府六品蘭翎長、六品典儀
武職外官:衛千總、安撫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編修、大理寺左右評事、太常寺博士、國子監監丞、
內閣典籍、通政司經歷、知事、太常寺典籍、太僕寺主薄、
部寺司庫、兵馬司副指揮、太常寺滿洲讀祝官、贊禮郎、
鴻臚寺滿洲鳴贊
文職外官:京縣縣丞、順天府滿洲教授、訓導、知縣、按察司經歷、教授
武職京官:城門史、太僕寺馬廠協領
武職外官:把總、安撫使司僉事、長官司副長官
從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檢討、鑾儀衛經歷、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詹事府主薄、
光祿寺署丞、典薄、國子監博士、助教、欽天監靈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聲署署丞
京職外官:京府經歷、布政司都事、鹽運司經歷、直隸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職京官:七品典儀
武職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職京官:司務、五經博士、國子監學正、學錄、欽天監主薄、太醫院御醫、
太常寺協律郎、僧錄司左右講經、道錄寺左右至靈
文職外官:布政司庫大使、鹽運司庫大使、鹽道庫大使、鹽課司大使、
鹽引批驗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經歷、縣丞、士縣丞、
四氏學錄、州學正、教諭
武職京官:無
武職外官:外委千總
從八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典薄、國子監典薄、鴻臚寺主薄、欽天監摯壺正、
祀祭署祀丞、神樂署署丞、僧錄司左右覺義、道錄司左右至義
文職外官:布政司照磨、鹽運司知事、訓導
武職京官:八品典儀、委署親軍校、委署前鋒校、委署護軍校、委署驍騎校
武職外官:無
正九品:
文職京官:禮部四譯會同館大使、欽天監監侯、司書、太常寺漢贊禮郎
文職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縣主薄
武職京官:各營蘭翎長
武職外官:外委把總
從九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詔、滿洲孔目、禮部四譯會同官序班、國子監典籍、
鴻臚寺漢鳴贊、序班、刑部司獄、欽天監司晨、博士、
太醫院吏目、太常寺司樂、工部司匠
文職外官;府廳照磨、州吏目、道庫大使、宣課司大使、府稅課司大使、
司府廳司獄、司府廳倉大使、巡檢、土巡檢
武職京官:太僕寺馬廠委署協領
武職外官:額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職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庫使、禮部鑄印局大使、兵馬司吏目、
崇文門副使
文職外官:典史、土典史、關大使、府檢校、長官司吏目、茶引批驗所大使、
鹽茶大使、驛丞、土驛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縣倉大使
武職京官:無
武職外官:百長、土舍、土目
清代官銜
文官分大夫、郎、佐郎三種,武官分將軍、都尉、騎尉、校尉四種。
文官大夫為五品以上官員,郎為正六品至正八品官員,佐郎為從八品以下官員。
正 從
一品 光祿大夫 榮祿大夫
二品 資政大夫 通奉大夫
三品 通議大夫 中議大夫
四品 中憲大夫 朝議大夫
五品 奉正大夫 奉直大夫
六品 承德郎 儒林郎
七品 文林郎 征仕郎
八品 修職郎 修職佐郎
九品 登佐郎 登佐郎
從六品和正七品中如系吏員出身可為宣德郎,地位與正六品等,正從九品同稱登佐郎。
武官中將軍為從二品以上官員,都尉為正三品至從四品官,騎尉為正五品到七品官,校尉為正八品以下官員。
正 從
一品 建威將軍 振威將軍
二品 武顯將軍 武功將軍
三品 武義都尉 武寅都尉
四品 昭武都尉 宣武都尉
五品 武德騎尉 武德佐騎尉
六品 武略騎尉 武略佐騎尉
七品 武絡騎尉 武絡佐騎尉
八品 奮武校尉 奮武佐校尉
九品 修武校尉 修武佐校尉
官員的服飾 清時官員的服飾有嚴格的規定,依品質,數量,顏色的不同來區分官位的大小,是不許 濫用的。
服飾大致有下列五種:一,頂戴,二,蟒袍,三,補服,四,腰帶,五,坐褥。
穿戴 的頂戴,蟒袍,補服列表如下:
頂戴 蟒袍 補服
一品 珊瑚 九蟒五爪 (麒麟) 仙鶴
二品 起花珊瑚 九蟒五爪 (獅子) 錦雞
三品 藍寶石及藍色明玻璃 九蟒五爪 (豹子) 孔雀
四品 青金石及藍色涅玻璃 八蟒五爪 (虎) 雪雁
五品 水晶及白色明玻璃 八蟒五爪 (熊) 白鷳
六品 硨磲及白色涅玻璃 八蟒五爪 (彪) 鸕鶿
七品 素金頂 五蟒四爪 (犀牛) 紫鴛鴦
八品 起花金頂 五蟒四爪 (犀牛) 鵪鶉
九品 鏤花金頂 五蟒四爪 (海馬) 練雀
未入流 鏤花金頂 五蟒四爪 (獬豸) 黃鸝
(御史、按察史、提法史等衣飾圖案為獬豸)
明朝總督和巡撫合稱「督撫」,是臨時官位。
清代,正式以督撫為地方最高長官,總督管轄一省或二、三省,巡撫是省級地方長官。
鴉片戰爭前,清共有8總督16巡撫。
八督:直隸、兩江、陝甘、閩浙、湖廣、四川、兩廣、雲貴。
16撫:江蘇、安徽、河南、山東、陝西、甘肅、浙江、湖南、湖北、廣東、雲南、貴州、福建、江西。
東北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督撫直到公元1906年才設。直隸、四川只設總督,不設巡撫,甘肅巡撫於1754年撤去,由陝甘總督兼任。公元1884年建新疆省,設甘肅、新疆巡撫,駐烏魯木齊。1885年,改福建巡撫為台灣巡撫,駐台北(台灣建省)福建巡撫有閩浙總督兼任。
作者: 城市獵人發布日期: 2004-10-17 18:05:03
明朝(中央)
1、三公、三孤:
三公:太師、太傅、太保(正一品)
三孤:少師、少傅、少保(從一品)
令有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從一品);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
這些均為加官,用來表明受官者的功績與崇高身份,沒有實際管轄范圍。
2、六部:
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順序)
六部各設尚書一人,直接對皇帝負責,尚書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長)、郎中(司長)、主事
等。
吏部:負責官吏的管理,考核,升遷等
戶部:有十三個司,分別管理各地的收支與報銷
禮部:主管國家凶吉大典,教育與考試,招待外賓,宴勞功臣等
兵部:管理天下軍政(軍令由五軍都督府管理)
刑部:管理天下刑名。
工部:管理建築、後勤、水利、製造等
3、督察院:
直屬於皇帝的監察部門
下設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僉督御史(正四品)
再往下設十三道監察御史,分管每個省的檢查工作(當時中國分十三個省)十三道監察御史與直
屬於皇帝的六科給事中統稱"科道"屬於言官范疇。
4、六科:
分為吏戶禮兵刑工六科,每科設督給事中(正七品)、左右給事中與給事中(從七品)。
給事中品級雖低,權利很大,皇帝交給各個衙門辦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銷一次,如果有脫拉
或者辦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報告。六科還可以參與官員的選拔,皇帝御前會議,審理有罪
的官員。最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還皇帝敕書的權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認為不妥可以封還,不
予執行。
5、五寺:
五寺是五衙門的簡稱,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
大理寺:相當於今天的法院,是全國最高上訴機關。與督察院、刑部構成了三法司。
太常寺:主管祭祀
光祿寺:主管宴享
太僕寺:管馬
鴻臚寺:管招待外賓
6、詹士府:
詹士府是負責輔助太子的機構設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
詹士府設左右春坊,司經局,主簿廳
7、太醫院:
太醫院是管理宮廷及貴族診斷,制葯的,設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醫四
人,從九品吏目若幹人。
8、翰林院:
相當於現在國立大學,幹部學院等的綜合,翰林院的首長稱為翰林學士(正五品),侍讀學士兩
人,侍講學士兩人(從五品),侍讀、侍講各兩人(正六品),修撰(從六品)考中狀元後就會
被授予此職位。編修(正七品)榜眼、探花考中後就會被授予此職位。
(地方)
縣:助手有縣丞、主簿。縣丞協助知縣管理縣政,主簿管全縣糧稅、戶籍。水滸中宋江上山前好像就是縣丞一職。
州,最早出現在西漢。漢武帝把全國劃分成了13個監察區,稱為州,州的長官叫刺史,負責監察郡,縣的官吏。東漢後,刺史又稱州牧。隋取消郡的建制,只存州、縣。
宋朝州的行政長官才稱知州。明清兩代的州有兩級別:直隸州和散州。
直隸州屬省,級別與府相同;散州隸屬府,同縣級。
知州屬官有同知(智能ABC中叫同志)、通判,分別掌財政、刑法、治安等。清朝時,直隸州(76個)散州(48個)
府(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府的長官稱府尹,宋朝的府屬「路」(介於中央和州之間)
明清兩代除首都、陪都所在地府長官仍稱尹外,一般都稱知府。沒辦法誰叫人家是京官呢。
明代府按納稅糧分三等:納糧20萬以上為上府,20萬以下十萬以上為中府,十萬以下為下府,無糧的叫地府,全國150多個府。 宋朝收回節度使兵權,節度使後來只是榮譽稱號,只發獎狀不給實權。元代廢除。
Ⅸ 電腦推薦:我常用幾個大型辦公軟體AI ps 犀牛 proe coredraw keyshot。
主要指標就是CPU 內存 顯卡顯存 主頻。。。
你的用途以下配置就行了
i5
內存4G
顯存2G
還有看你買什麼價位的,你應該是做設計的吧,我也是,最近入手的的華碩A450E323VB-SL的機子感覺還行。。樣式也很不錯,具體配置你網上查下。。
屏幕尺寸:14英寸 1366x768
CPU型號:Intel 酷睿i5 3230M
CPU主頻:2.6GHz
內存容量:4GB(4GB×1) DDR3 1600MHz
硬碟容量:1TB 5400轉 (這個我換成750G/7200r)
顯卡晶元:NVIDIA GeForce GT 740M
操作系統:預裝Windows 8(簡體中文版)
攝像頭:集成攝像頭
光碟機類型:內置DVD刻錄機 支持DVD SuperMu...
無線網卡:支持802.11b/g/n無線協議
筆記本重量:2.1Kg
有線網卡:1000Mbps乙太網卡
Ⅹ 犀牛、3D max哪一款筆記本比較好
第一個戴爾
實話兩款都不合適
這兩款軟體非常吃CPU
建議:買I7 8750H處理器型號筆記本,沒錢可以買戴爾G3,有錢戴爾G7,很有錢微星GS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