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以太坊知識 » 以太坊pmd

以太坊pmd

發布時間: 2021-07-09 18:31:55

① 簡述乙太網和FDDI網的工作原理和數據傳輸過程

4.4 FDDI網路

1,試說明CSMA/CD協議的工作原理
2,10BASE5,10BASE2,10BASET分別表示何種乙太網.
3, 令牌環網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4,比較三種區域網的介質訪問控制方式
4.4.1 FDDI概述
4.4.2 FDDI網路部件及應用方式
4.4.3 FDDI性能指標
4.4.1 FDDI概述
光纖分布式數據介面FDDI (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是一個使用光纖作為傳輸媒體的令牌環形網.
FDDI的主要特性如下:
(1)使用基於IEEE 802.5令牌環標準的MAC協議;
(2)利用多模光纖進行傳輸,並使用有容錯能力的雙環拓撲;
(3)數據率為100 Mbit/s,光信號碼元傳輸速率為125 Mbaud;
1,FDDI特性
(4)1000個物理連接(若都是雙連接站,則為500個站);
(5)最大站間距離為2 km(多模光纖),環路長度為100 km,即光纖總長度為200 km;
(6)具有動態分配帶寬的能力,故能同時提供同步和非同步數據服務;
(7)分組長度最大為4500位元組.
FDDI主要用作校園環境的主幹網.這種環境的特點是站點分布在多個建築物中,其中可能遇到點對點鏈路長達2 km的情形.FDDI就作為一些低速網路之間的主幹網.
2,FDDI結構
(1)由兩個信息流向相反的環構成——主環和副環(備用環,與主環方向相反);
(2)正常情況下,數據在主環上傳送;
(3)線路出現故障時,主環與副環構成一個新環,把產生故障的站點或線路排除在外;
(4)通過增加冗餘環路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圖4.4-1 FDDI結構
3,FDDI故障處理
圖4.4-2 FDDI故障處理
1,FDDI工作原理
FDDI的介質訪問方式:令牌傳遞機制
發送數據幀的時間可能有一定的限定
只要數據幀被發送完畢或時間限制已到,就開始發送新的令牌
FDDI環路上可能存在多個站點發出的數據幀在流動,提高了信道利用率,增加了系統的吞吐量
4.4.2 FDDI網路部件及應用方式
2,FDDI的數據傳輸過程
圖4.4-3 FDDI的數據傳輸過程
正常情況下FDDI包含的操作
傳遞令牌
發送數據
轉發數據幀
接收數據幀
清除數據幀
3,FDDI包含的設備
集中器:構成FDDI網路的基本單元,其主要作用是將FDDI站點連接到FDDI環路上
DAC:雙連接集中器
SAC:單連接集中器
站點:雙連接站點和單連接站點
DAS:雙連接工作站.它指的是能夠連接到FDDI網路的主環和副環上的設備
SAS:指的是連接到一個FDDI環基本環上的設備

② 請問什麼叫乙太網請解釋

我們知道區域網-LAN(Local Area Network)是 將小區域內的各種通信設備互聯在一起所形成的網路,覆蓋范圍一般局限在房間、大樓或園區內。區域網的特點是:距離短、延遲小、數據速率高、傳輸可靠。 目前常見的區域網類型包括:乙太網(Ethernet)、光纖分布式數據介面(FDDI)、非同步傳輸模式(ATM)、令牌環網(Token Ring)、交換網Switching等,它們在拓樸結構、傳輸介質、傳輸速率、數據格式等多方面都有許多不同。其中應用最廣泛的當屬乙太網—— 一種匯流排結構的LAN,是目前發展最迅速、也最經濟的區域網 。我們這里簡單對乙太網(Ethernet)、光纖分布式數據介面(FDDI)、非同步傳輸模式(ATM)進行介紹。
1、乙太網Ethernet
Ethernet是Xerox、Digital Equipment和Intel三家公司開發的區域網組網規范,並於80年代初首次出版,稱為DIX1.0。1982年修改後的版本為DIX2.0。 這三家公司將此規范提交給IEEE(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802委員會,經過IEEE成員的修改並通過,變成了IEEE的正式標准,並編號為IEEE802.3。Ethernet和IEEE802.3雖然有很多規定不同,但術語Ethernet通常認為與802.3是兼容的。IEEE將802.3標准提交國際標准化組織(ISO)第一聯合技術委員會(JTC1),再次經過修訂變成了國際標准ISO8802.3。 早期區域網技術的關鍵是如何解決連接在同一匯流排上的多個網路節點有秩序的共享一個信道的問題,而乙太網絡正是利用載波監聽多路訪問/碰撞檢測(CSMA/CD)技術成功的提高了區域網絡共享信道的傳輸利用率,從而得以發展和流行的。交換式快速乙太網及千兆乙太網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先進的網路技術,使乙太網絡成為當今區域網應用較為廣泛的主流技術之一。隨著電子郵件數量的不斷增加,以及網路資料庫管理系統和多媒體應用的不斷普及,迫切需要高速高帶寬的網路技術。交換式快速乙太網技術便應運而生。快速乙太網及千兆乙太網從根本上講還是乙太網,只是速度快。它基於現有的標准和技術(IEEE802.3標准,CSMA/CD介質存取協議,匯流排性或星型拓撲結構,支持細纜、UTP、光纖介質,支持全雙工傳輸),可以使用現有的電纜和軟體,因此它是一種簡單、經濟、安全的選擇。然而,乙太網絡在發展早期所提出的共享帶寬、信道爭用機制極大的限制了網路後來的發展,即使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鏈路層交換技術(即交換式乙太網技術)和提高收發時鍾頻率(即快速乙太網技術)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具體表現在:1、乙太網提供是一種所謂「無連接」的網路服務,網路本身對所傳輸的信息包無法進行諸如交付時間、包間延遲、佔用帶寬等等關於服務質量的控制。因此沒有服務質量保證(Quality of Service)。2、對信道的共享及爭用機制導致信道的實際利用帶寬遠低於物理提供的帶寬,因此帶寬利用率低。 除以上兩點以外,乙太網傳輸機制所固有的對網路半徑、冗餘拓撲和負載平衡能力的限制以及網路的附加服務能力薄弱等,也都是乙太網絡的不足之處。但乙太網以成熟的技術、廣泛的用戶基礎和較高的性能價格比,仍是傳統數據傳輸網路應用中較為優秀的解決方案。 乙太網幾個術語介紹: 乙太網根據不同的媒體可分為:10BASE-2、10BASE-5、10BASE-T及10BASE-FL。10Base2乙太網是採用細同軸電纜組網,最大的網段長度是200m,每網段節點數是30,它是相對最便宜的系統; 10Base5乙太網 是採用粗同軸電纜,最大網段長度為500m,每網段節點數是100,它適合用於主幹網;10Base-T乙太網是採用雙絞線,最大網段長度為100m,每網段節點數是1024,它的特點是易於維護;10Base-F乙太網採用光纖連接,最大網段長度是2000m,每網段節點數為1024,此類網路最適於在樓間使用。 交換乙太網:其支持的協議仍然是IEEE802.3/乙太網,但提供多個單獨的 10Mbps埠。它與原來IEEE802.3/乙太網完全兼容,並且克服了共享10Mbps帶來的網路效率下降。 100BASE-T快速乙太網:與10BASE-T的區別在於將網路的速率提高了十倍,即100M。採用了FDDI的PMD協議,但價格比FDDI便宜。100BASE-T的標准由IEEE802.3制定。與10BASE-T採用相同的媒體訪問技術、類似的步線規則和相同的引出線,易於與10BASE-T集成。每個網段只允許兩個中繼器,最大網路跨度為210米。
2、FDDI網路 光纖分布數據介面(FDDI)是目前成熟的LAN技術中傳輸速率最高的一種。這種傳輸速率高達100Mb/s的網路技術所依據的標準是ANSIX3T9.5。該網路具有定時令牌協議的特性,支持多種拓撲結構,傳輸媒體為光纖。使用光纖作為傳輸媒體具有多種優點: 1、較長的傳輸距離,相鄰站間的最大長度可達2KM,最大站間距離為200KM。 2、具有較大的帶寬,FDDI的設計帶寬為100Mb/s。 3、具有對電磁和射頻干擾抑制能力,在傳輸過程中不受電磁和射頻雜訊的影響,也不影響其設備。 4、光纖可防止傳輸過程中被分接偷聽,也杜絕了輻射波的竊聽,因而是最安全的傳輸媒體。 光纖分布式數據介面FDDI是一種使用光纖作為傳輸介質的、高速的、通用的環形網路。它能以100Mbps的速率跨越長達100km的距離,連接多達500個設備,既可用於城域網路也可用於小范圍區域網。FDDI採用令牌傳遞的方式解決共享信道沖突問題,與共享式乙太網的CSMA/CD的效率相比在理論上要稍高一點(但仍遠比不上交換式乙太網),採用雙環結構的FDDI還具有鏈路連接的冗餘能力,因而非常適於做多個區域網絡的主幹。然而FDDI與乙太網一樣,其本質仍是介質共享、無連接的網路,這就意味著它仍然不能提供服務質量保證和更高的帶寬利用率。在少量站點通訊的網路環境中,它可達到比共享乙太網稍高的通訊效率,但隨著站點的增多,效率會急劇下降,這時候無論從性能和價格都無法與交換式乙太網、ATM網相比。交換式FDDI會提高介質共享效率,但同交換式乙太網一樣,這一提高也是有限的,不能解決本質問題。另外,FDDI有兩個突出的問題極大的影響了這一技術的進一步推廣,一個是其居高不下的建設成本,特別是交換式FDDI的價格甚至會高出某些ATM交換機;另一個是其停滯不前的組網技術,由於網路半徑和令牌長度的制約,現有條件下FDDI將不可能出現高出100M的帶寬。面對不斷降低成本同時在技術上不斷發展創新的ATM和快速交換乙太網技術的激烈競爭,FDDI的市場佔有率逐年縮減。據相關部門統計,現在各大型院校、教學院所、政府職能機關建立局域或城域網路的設計傾向較為集中的在ATM和快速乙太網這兩種技術上,原先建立較早的FDDI網路,也在向星型、交換式的其他網路技術過渡。 3、ATM網路 隨著人們對集話音、圖像和數據為一體的多媒體通信需求的日益增加,特別是為了適應今後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的需要,人們又提出了的寬頻綜合業務數字網(B-ISDN)這種全新的通信網路, 而B-ISDN的實現需要一種全新的傳輸模式,此即非同步傳輸模式(ATM)。在1990年,國際電報電話咨詢委員會(CCITT)正式建議將ATM作為實現B-ISDN的一項技術基礎,這樣,以ATM為機制的信息傳輸和交換模式也就成為電信和計算機網路操作的基礎和2l世紀通信的主體之一。盡管目前世界各國,都在積極開展ATM技術研究和B-ISDN的建設, 但以ATM為基礎的B-ISDN的完善和普及卻還要等到下一世紀,所以稱ATM為一項跨世紀的新興通信技術。不過, ATM技術仍然是當前國際網路界所注意的焦點,其相關產品的開發也是各廠商想要搶占的網路市場的一個制高點。 ATM是目前網路發展的最新技術,它採用基於信元的非同步傳輸模式和虛電路結構,根本上解決了多媒體的實時性及帶寬問題。實現面向虛鏈路的點到點傳輸,它通常提供155Mbps的帶寬。它既汲取了話務通訊中電路交換的「有連接」服務和服務質量保證,又保持了以太、FDDI等傳統網路中帶寬可變、適於突發性傳輸的靈活性,從而成為迄今為止適用范圍最廣、技術最先進、傳輸效果最理想的網路互聯手段。ATM技術具有如下特點:1、實現網路傳輸有連接服務,實現服務質量保證(QoS)。2、交換吞吐量大、帶寬利用率高。3、具有靈活的組網拓撲結構和負載平衡能力,伸縮性、可靠性極高。4、ATM是現今唯一可同時應用於區域網、廣域網兩種網路應用領域的網路技術,它將區域網與廣域網技術統一。 4、其他區域網 令牌環是IBM公司於80年代初開發成功的一種網路技術。 之所以稱為環,是因為這種網路的物理結構具有環的形狀。環上有多個站逐個與環相連,相鄰站之間是一種點對點的鏈路,因此令牌環與廣播方式的Ethernet不同,它是一種順序向下一站廣播的LAN。與Ethernet 不同的另一個誘人的特點是,即使負載很重,仍具有確定的響應時間。令牌環所遵循的標準是IEEE802.5,它規定了三種操作速率:1Mb/s、 4Mb/s和 16Mb/s。開始時,UTP 電纜只能在 1Mb/s的速率下操作,STP電纜可操作在 4Mb/s和16Mb/s,現已有多家廠商的產品突破了這種限制。 交換網是隨著多媒體通信以及客戶/伺服器(Client/Server)體系結構的發展而產生的, 由於網路傳輸變得越來越擁擠,傳統的共享LAN難以滿足用戶需要,曾經採用的網路區段化, 由於區段越多,路由器等連接設備投資越大,同時眾多區段的網路也難於管理。 當網路用戶數目增加時,如何保持網路在拓展後的性能及其可管理性呢?網路交換技術就是一個新的解決方案。 傳統的共享媒體區域網依賴橋接/路由選擇,交換技術卻為終端用戶提供專用點對點連接,它可以把一個提供「一次一用戶服務」的網路,轉變成一個平行系統,同時支持多對通信設備的連接,即每個與網路連接的設備均可獨立與換機連接。 目前我們學校用的比較多的是乙太網。

③ PMD拜託各位了 3Q

PMD有很多種意思 具體如下 一、物理介質關聯層介面 萬兆乙太網的物理(PHY)層規范和所支持的光學部件部分在IEEE802.3ae中定義。在乙太網標准中,光學部件部分被稱為「物理介質關聯層介面(PMD-Physical Media Dependent)」。 二、偏振模色散 偏振模色散 指單模光纖中偏振色散,簡稱PMD(=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是由光纖橫截面微小的不對稱性引起的色散。這種不對稱性引起兩個相互垂直的基本偏振模以不同的速度傳播。由於經歷了色散,即脈沖擴展,當接收器接收到這個合成的脈沖時要比發送端的脈沖寬。 起因於實際的單模光纖中基模含有兩個相互垂直的偏振模,沿光纖傳播過程中,由於光纖難免受到外部的作用,如溫度和壓力等因素變化或擾動,使得兩模式發生耦合,並且它們的傳播速度也不盡相同,從而導致光脈沖展寬,展寬量也不確定,便相當於隨機的色散。隨著傳輸速率的提高,該色散對通信系統的影響愈來愈明,而且越來越不可低估。有文獻給出由PMD限制的系統最大距離按公式:L最大值=1000/(PMD.比特率)2,式中:L單位為(根號)km,PMD單位為PS/KM,以及比特率單位為Gb/s。國際上一些標准組織,如IEC、TIA和ITU考慮制定這種隨機性色散的統計特性和相應的測試方法。在數字傳輸系統中,PMD的主要影響是產生碼間干擾。 三、MikuMikuDance模型文件 MikuMikuDance是日本人樋口優所開發,將VOCALOID2的初音未來等角色製作3D模組的免費軟體。 簡稱為MMD。 所用模型文件即為pmd格式 四 便攜多媒休辭典 PMD:portable multimedia dictionary 便攜多媒體辭典 目前市面流通的電子辭典。以2.4寸、2.8寸、3.5寸居多。TFT真彩色320*240分辨 五 北京金字塔藝術中心--PMD 北京金字塔藝術連鎖中心通過多年的努力與論證,2010年正式推出了《金字塔教學模式》,本教學模式是一套嚴格的4年課程(學生上課與練習時間較少需延長課程至8年以上),通過本模式正規培訓的學生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北京金字塔藝術中心教學宗旨:「培養國內一流鼓手,發掘未來音樂大師,為國內打擊樂事業的發展壯大貢獻自己的力量」《金字塔教學模式》顧名思義:首先我們找到塔尖級世界一流鼓手需要具備哪些素質,其次我們論證他們的方法並且結合大量的理論依據與實踐數據,總結出可行最佳執行方案,最後我們把自己的學員從塔底開始,一步步塑造成未來的大師。讓每一個來中心學習的學員都得到最正規的培訓,少走彎路、早日成功。金字塔教學模式高級課程是總部投資的背景音樂,每首5000元以上,均為國內頂級音樂製作人中國最知名吉他大師汶麟先生親自用吉他錄制,本公司擁有背景音樂的版權。 六 架子鼓品牌-外置可調音量架子鼓 PMD-外置可調音量架子鼓解決了困擾多年的架子鼓擾民問題 七 飛機上的多媒體娛樂系統PMD PMD是擁有7英寸液晶屏、外觀優雅簡潔的手持式娛樂設備,操作簡單便捷,超大容量能容納30多部電影、2000多分鍾電視節目、500多首歌曲以及各類中外名著。南航航班上有配備。 八 軟體行業的JAVA代碼靜態分析工具 PMD是一種開源分析Java代碼錯誤的工具。與其他分析工具不同的是,PMD通過靜態分析獲知代碼錯誤。也就是說,在不運行Java程序的情況下報告錯誤。PMD附帶了許多可以直接使用的規則,利用這些規則可以找出Java源程序的許多問題。此外,用戶還可以自己定義規則,檢查Java代碼是否符合某些特定的編碼規范。 PMD的核心是JavaCC解析器生成器。PMD結合運用JavaCC和EBNF(擴展巴科斯-諾爾範式,Extended Backus-Naur Formal)語法,再加上JJTree,把Java源代碼解析成抽象語法樹(AST,Abstract Syntax Tree)。 PMD是一款採用BSD協議發布的Java程序代碼檢查工具。該工具可以做到檢查Java代碼中是否含有未使用的變數、是否含有空的抓取塊、是否含有不必要的對象等。該軟體功能強大,掃描效率高,是Java程序員debug的好幫手。 PMD支持的編輯器包括: JDeveloper、Eclipse、JEdit、JBuilder、BlueJ、CodeGuide、NetBeans/Sun Java Studio Enterprise/Creator、IntelliJ IDEA、TextPad、Maven、Ant,、Gel、JCreator和Emacs。 九PMD 產品組合決策 PMD(Proct Mix Decision),產品組合決策。是指在一定資源約束條件下,企業該如何安排產品組合,以實現一定時間內收益最大化的問題。

採納哦

④ phy,mac,switch晶元有什麼區別

一、功能方面的區別

1、MAC晶元的功能,乙太網數據鏈路層其實包含MAC(介質訪問控制)子層和LLC(邏輯鏈路控制)子層。一塊乙太網卡MAC晶元的作用不但要實現MAC子層和LLC子層的功能。

2、PHY的功能就是實現CSMA/CD的部分功能,可以檢測到網路上是否有數據在傳送,如果有數據在傳送中就等待,一旦檢測到網路空閑,再等待一個隨機時間後將送數據出去。

如果兩塊網卡碰巧同時送出了數據,這時候,沖突檢測機構可以檢測到沖突,然後各等待一個隨機的時間重新發送數據。

二、數據傳輸流程的區別

1、MAC是從PCI匯流排收到IP數據包(或者其他網路層協議的數據包)後,將之拆分並重新打包成最大1518Byte,最小64Byte的幀。這個幀裡麵包括了目標MAC地址、自己的源MAC地址和數據包裡面的協議類型。

2、PHY在發送數據的時候,收到MAC過來的數據(PHY沒有幀的概念,都是數據而不管什麼地址數據還是CRC),每4bit就增加1bit的檢錯碼,然後把並行數據轉化為串列流數據,再按照物理層的編碼規則把數據編碼,再變為模擬信號把數據送出去。

3、Phy-Mac-Switch分屬osi不同層。eth是點對點通訊,兩個及以上點要交換eth數據就必須通過switch。

三、信號上的區別

1、PHY晶元,主要是將這些模擬信號進行解碼,通過MII等介面,將數字信號傳送出去。在解碼的過程中,它只是做信號的轉換,而不對數字信號進行任何的處理,即使一幀有問題的數據,它也會如實的轉發出去。

2、switch晶元是對幀數據的內容做處理,更新MAC地址列表等等,是先有PHY後有switch。

(4)以太坊pmd擴展閱讀:

把太網媒體接入控制器MAC和物理介面收發器PHY整合進同一晶元,能去掉許多外接元器件。

乙太網MAC由IEEE-802.3乙太網標準定義。它實現了一個數據鏈路層。最新的MAC同時支持10Mbps和100Mbps兩種速率。通常情況下,它實現MII介面。

媒體獨立介面,它是IEEE-802.3定義的乙太網行業標准。它包括一個數據介面,以及一個MAC和PHY之間的管理介面(圖1)。MII數據介面總共需要16個信號。管理介面是個雙信號介面:一個是時鍾信號,另一個是數據信號。通過管理介面,上層能監視和控制PHY。

物理介面收發器,它實現物理層。IEEE-802.3標準定義了乙太網PHY。它符合IEEE-802.3k中用於10BaseT(第14條)和100BaseTX(第24條和第25條)的規范。

PHY提供絕大多數模擬支持,但在一個典型實現中,仍需外接6、7隻分立元件及一個區域網絕緣模塊。絕緣模塊一般採用一個1:1的變壓器。 這些部件的主要功能是為了保護PHY免遭由於電氣失誤而引起的損壞。

⑤ 萬兆位乙太網的廣域網物理光介面能直接與SDH設備的光介面互連與POC介面有什麼不同

你說的遠距離是多遠?如果是二三十公里或三四十公里的話,這樣直接組網就沒問題,不用通過SDH。如果再遠的話就得通過SDH或WDM系統。
光信號在光纖中傳輸是有損耗的,距離越遠損耗越大。當A端發出的光信號經過長途傳輸,功率被線路衰減掉了,到了對端達不到B端光介面的接收靈敏度要求,那B端就無法正確接收信號,無法識別。就必須得通過SDH或WDM進行再生中繼(也就是光信號放大)。通過他們,兩個路由器間隔幾百到幾千公里都沒問題。(其實還有色度色散CD和偏振模色散PMD等問題,比較深入了,都需要SDH和WDM系統來幫它解決)
另一方面,通信工程在光纜線路上的投資是非常大的,尤其是長途光纜,造價非常昂貴。現在大家都是通過DWDM(密集波分)系統,在一對光纖上傳輸N多路業務。你如果不使用SDH或WDM系統的話,對光纜資源浪費非常嚴重。比如廣州到北京,通過DWDM系統,在一對光纖中可以傳輸80波*40G的業務,系統總容量是3200G,租用這樣一對光纜1000萬/年。你在上面只開一路10GE的業務,只有它最大容量的1/320,多浪費啊,線路租金你就付不起!
本身IP組網是帶保護的,現在的SDH系統和WDM系統,在傳輸上又為IP網路增加了一層保護,光纜斷了不至於斷業務。

⑥ 乙太網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乙太網工作原理】
乙太網採用共享信道的方法,即多台主機共同一個信道進行數據傳輸。為了解決多個計算機的信道徵用問題,乙太網採用IEEE802.3標准規定的CSMA/CD(載波監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協議,它是控制多個用戶共用一條信道的協議。 CSMA/CD的工作原理如下:
(1)載波監聽(先聽後發) 使用CSMA/CD協議時,匯流排上各個節點都在監聽匯流排,即檢測匯流排上是否有別的節點發送數據。如果發現匯流排是空閑的,既沒有檢測到有信號正在傳送,即可立即發送數據;如果監聽到匯流排忙,即檢測到匯流排上有數據正在傳送,這時節點要持續等待直到監聽到匯流排空閑時才能將數據發送出去,或等待一個隨機時間,再從新監聽匯流排,一直到宗賢空現在發送數據。載波監聽也稱作先聽後發。
(2)沖突檢測 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節點同時監聽到匯流排空閑,開始發送數據時,就會發生碰撞沖突;傳輸延遲可能會使第一個節點發送的數據還沒有到達目標節點時,另一個要發送的數據的節點就已經監聽到匯流排空閑,並開始發送數據,這也會帶至沖突的產生。當兩個幀發生沖突時,兩個傳輸的幀就會被破壞,被損壞幀繼續傳輸毫無意義,而且信道無法被其他站點使用,對於有限的信道來講,這是很大的浪費。如果每個發送節點邊發送邊監聽,並在監聽到沖突之後立即停止發送,就可以提高信道的利用率。當節點檢測到縱向上發生沖突時,就立即取消傳輸數據,隨後發送一個短的干擾信,一較強沖突信號,告訴網路上的所有的節點,匯流排已經發生了沖突。在阻塞信號發送後,等待一個隨機事件,然後再將要發的數據發送一次。如果還有沖突,則重復監聽、等待和重傳操作。圖6-30顯示了採用CSMA/CD發送數據的工作流程。 CSMA/CD採用用戶訪問匯流排時間不確定的隨機競爭方式,有結構簡單、輕負載時時延小等特點,但當網路通信附在增大時,由於沖突增多,網路吞吐率下降、傳輸演示增長,網路性能會明顯下降。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乙太網的工作方式就像沒有主持人的座談會中,所有的參會者都通過一個共同的戒指來嗎相互交談。每個參加會議的人在講話錢,都禮貌的等到別人把話講完。如果兩個客人同時開始講話,那麼他們都停下來,分別隨即等待一段時間在開始講話,這時,如果兩個客人等待的時間不同,沖突就不會出現、如果講話超過了一次以上,將採用退避指數加強等待的時間。
【參考文獻】:http://wenku..com/view/2bc7750f79563c1ec5da7187.html

⑦ 乙太網的100BASE-T標準的基本規則是什麼

10BASE-T在於將網路的速率提高了十倍,即100M。採用了FDDI的PMD協議,但價格比FDDI便宜。100BASE-T的標准由IEEE802.3制定。與10BASE-T採用相同的媒體訪問技術、類似的步線規則和相同的引出線,易於與10BASE-T集成。每個網段只允許兩個中繼器,最大網路跨度為210米。

⑧ BT110曝光過的傳銷幣有哪些

傳銷幣TOP1:維卡幣(Onecoin)
維卡幣最早是在2015年出現的。在2015年到2017年兩年的時間里,維卡幣傳銷組織的人員,通過虛假宣傳、販賣維卡幣、舉辦各種宣講會、設立階級制度等方式,導致超過 200 個國家、超過 300 萬人被騙。雖然在2017年維卡幣就已經被破獲,共計119名骨幹被抓。但由於維卡幣涉及人數太多,即使骨幹被抓獲,一些下線仍在利用維卡幣繼續實施詐騙,2018年上半年不少人又發現了維卡幣復甦的跡象。
傳銷幣TOP2:Mchain(M鏈或MCC)
Mchain原名M鏈或MCC礦工經典幣,是2017年下半年出現的。MCC傳銷組織人員通過以太坊區塊鏈免費生成了代幣MCC,通過精心的包裝(例如將代幣MCC上線到一些不知名的山寨交易所,虛構出銀河線上娛樂平台以及雲礦機等),引誘投資者投資,並給投資者承諾了高額的回報。在投資者上鉤後,MCC傳銷組織又會通過其他手段誘導投資者發展下線。
目前MCC尚未被警方破獲,仍在活躍當中。不過餘杭公安和浙江經偵已經做出警示,希望大家不要輕易上了傾家盪產的賊船。
傳銷幣TOP3:雷達幣(ADAR)
雷達幣是2014年出現的,被央視和多地公安都曝光為傳銷騙局,曾被譽為中國線上最大傳銷項目,不過截至到今天,雷達幣依然在活躍。
雷達幣主要依靠互聯網和社群進行推廣。由於早些年懂挖礦概念的人比較少,雷達幣就推出錢包存儲或推廣雷達幣就是挖礦的概念,並且一直延續至今。早在2016年雷達幣就被扒出前身是Vpal(也是傳銷),因為雷達幣和Vpal的源碼一致,且雷達幣沿用了Vpal的域名。
傳銷幣TOP4:光錐(LCC)
光錐LCC是2017年11月左右出現的傳銷幣騙局,傳銷組織人員通過操控價格和畫大餅吹噓的方式煽動投資者主動投資和發展下線,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里,就將詐騙范圍擴展至全國十餘個省市區,導致5-8萬人受騙,涉案金額高達49億元人民幣。目前光錐LCC傳銷組織的高層已被警方逮捕。
傳銷幣TOP5:星瀚鏈(SGC)
星瀚鏈於2017年9月上線,和所有傳銷幣一樣,星瀚鏈也時常在國內外舉辦各種大會,大肆吸納會員和宣傳星瀚鏈。雖然星瀚鏈傳銷組織的人故意設計了復雜的演算法,企圖掩蓋誘導投資人發展下線的事實,但和世界最大龐氏騙局MMM如出一轍靜態收益出賣了他們。
星瀚鏈在去年12月就被人扒出是傳銷,5天後又被長沙打非辦預警涉嫌傳銷,今年4月份被多家媒體平台報道為傳銷。
傳銷幣TOP6:電能鏈(EEC)
沒有官網,沒有白皮書,更沒有上山寨交易所,唯一一個稍微有點技術含量的白皮書也完全是抄的,交易純粹靠人工轉賬,轉1000塊錢就給你充500個,轉2000塊錢就給你充1000個。乍一聽,還以為是在充QQ點卡。買1000個幣一年也才只有12個幣的收益,要想盈利完全得靠發展下線。已於今年5月被曝光是傳銷。
傳銷幣TOP7:大眾幣(TPC)
大眾幣是在2017年5月份左右出現的,於今年2月4日被香港東周刊曝光為傳銷。TPC擁有白皮書、官網、錢包、交易所、積分網站、游戲應用、正規營業執照,且分工明確、紀律嚴肅,如果不是需要繳納4萬塊1個人的門檻費,以及拉人頭入伍獲得返利的形式,誰也不會想到這竟會是一個傳銷幣。
傳銷幣TOP8:大唐幣(DTB)
大唐幣在今年3月下旬的時候,打著區塊鏈的名義在全國各地進行非法傳銷,並在短短18天內將注冊會員發展到1.3萬餘人,涉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西安警方在接到報案後成立專案小組將其摧毀。事發後統計,該案涉案金額超過了8000萬元,而此案也因此成為了全國首例「區塊鏈」特大網路傳銷案。
傳銷幣TOP9:英雄鏈(HEC)
英雄鏈於今年1月13日上市,在站台人被扒造假,幣價直線下跌,市值蒸發90%的情況下,投資者們猶豫再三決定報案。2018年3月14日,英雄鏈被立案調查,立案後相關負責人立馬銷聲匿跡不知所終。
傳銷幣TOP10:PMD(PYRAMID)
PMD於2018年6月上線,完全模仿了MCC的傳銷套路,經過精心包裝後虛擬出雲礦機進行詐騙和分級傳銷。由於PMD模仿MCC太多,被MCC傳銷組織的人發現後曝光出來。
傳銷幣TOP11:溫商鏈(WSC)
溫商鏈是今年2月份左右出現的,沒有白皮書,所謂的官網也是由一些零零散散的文字和圖片組成。溫商鏈傳銷組織人員虛構出雲礦機,並推出注冊就送礦機的「福利」大肆招攬會員,等投資者上鉤後,溫商鏈傳銷組織人員就會將投資者拉到「商學院」集中洗腦培訓,發展下線。
傳銷幣TOP12:蒂克幣(DK幣)
蒂克幣是2015年年末的時候出現的,完全模仿MMM的操作模式,並吸取MMM崩盤的經驗改變了變現時間,承諾1%的收益,騙取投資人的錢財。如果投資人嫌靜態收益回本慢,蒂克幣傳銷組織的人就會鼓舞投資人發展下線,並設置了20層金字塔分層制度,讓已經被套牢的韭菜去忽悠新韭菜入坑。由於蒂克幣的運營模式不斷在變化,且行事比較低調,所以蒂克幣一直沒能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至今仍在活躍。
搬磚很累,很累,滿意請採納!

⑨ 乙太網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乙太網工作原理】
乙太網採用共享信道的方法,即多台主機共同一個信道進行數據傳輸。為了解決多個計算機的信道徵用問題,乙太網採用IEEE802.3標准規定的CSMA/CD(載波監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協議,它是控制多個用戶共用一條信道的協議。
CSMA/CD的工作原理如下:
(1)載波監聽(先聽後發)
使用CSMA/CD協議時,匯流排上各個節點都在監聽匯流排,即檢測匯流排上是否有別的節點發送數據。如果發現匯流排是空閑的,既沒有檢測到有信號正在傳送,即可立即發送數據;如果監聽到匯流排忙,即檢測到匯流排上有數據正在傳送,這時節點要持續等待直到監聽到匯流排空閑時才能將數據發送出去,或等待一個隨機時間,再從新監聽匯流排,一直到宗賢空現在發送數據。載波監聽也稱作先聽後發。
(2)沖突檢測
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節點同時監聽到匯流排空閑,開始發送數據時,就會發生碰撞沖突;傳輸延遲可能會使第一個節點發送的數據還沒有到達目標節點時,另一個要發送的數據的節點就已經監聽到匯流排空閑,並開始發送數據,這也會帶至沖突的產生。當兩個幀發生沖突時,兩個傳輸的幀就會被破壞,被損壞幀繼續傳輸毫無意義,而且信道無法被其他站點使用,對於有限的信道來講,這是很大的浪費。如果每個發送節點邊發送邊監聽,並在監聽到沖突之後立即停止發送,就可以提高信道的利用率。當節點檢測到縱向上發生沖突時,就立即取消傳輸數據,隨後發送一個短的干擾信,一較強沖突信號,告訴網路上的所有的節點,匯流排已經發生了沖突。在阻塞信號發送後,等待一個隨機事件,然後再將要發的數據發送一次。如果還有沖突,則重復監聽、等待和重傳操作。圖6-30顯示了採用CSMA/CD發送數據的工作流程。
CSMA/CD採用用戶訪問匯流排時間不確定的隨機競爭方式,有結構簡單、輕負載時時延小等特點,但當網路通信附在增大時,由於沖突增多,網路吞吐率下降、傳輸演示增長,網路性能會明顯下降。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乙太網的工作方式就像沒有主持人的座談會中,所有的參會者都通過一個共同的戒指來嗎相互交談。每個參加會議的人在講話錢,都禮貌的等到別人把話講完。如果兩個客人同時開始講話,那麼他們都停下來,分別隨即等待一段時間在開始講話,這時,如果兩個客人等待的時間不同,沖突就不會出現、如果講話超過了一次以上,將採用退避指數加強等待的時間。
【參考文獻】:http://wenku..com/view/2bc7750f79563c1ec5da7187.html

⑩ 下面乙太網介面描述中auto crossover detection 技術具體是什麼功能什麼意思

它實現了全部的10/100M乙太網物理層的功能包括物理編碼子層(PCS)、物理介質連接(PMA)、雙絞線物理介質相關子層(TP-PMD),與自動交叉檢測功能,10base TX編碼/解碼器和雙絞線介質訪問單元(TPMAU)。

熱點內容
區塊鏈相關游戲 發布:2025-07-15 03:30:18 瀏覽:940
trxmarket交易所 發布:2025-07-15 03:06:46 瀏覽:957
trx4通道鎖定 發布:2025-07-15 02:49:01 瀏覽:989
什麼是區塊鏈醫療 發布:2025-07-15 02:48:54 瀏覽:535
區塊鏈起個名字 發布:2025-07-15 02:39:17 瀏覽:604
區塊鏈是90後暴富的途徑 發布:2025-07-15 02:37:41 瀏覽:899
比特幣礦機有壽命嗎 發布:2025-07-15 02:23:31 瀏覽:607
走進物聯網和數字貨幣的世界 發布:2025-07-15 02:22:43 瀏覽:143
shib最先是在哪個平台上線的 發布:2025-07-15 02:14:01 瀏覽:100
比特幣是韓國開發的 發布:2025-07-15 02:09:12 瀏覽: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