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以太坊知識 » ICMF以太坊

ICMF以太坊

發布時間: 2021-07-13 08:01:31

⑴ 傳統乙太網的乙太網卡主要生產商

乙太網的發展伴隨著乙太網卡的發展,技術發展了採用產品,產品有進一步推進技術發展。
生產乙太網卡主要有英特爾Inter、 瑞昱Realtek、博通BCM等等。 英特爾網卡對IT業人士來說可謂家喻戶曉。提起英特爾網卡大家都有許多話要說,而議論最多的就是英特爾網卡的系列和型號,我們在這里簡單地歸納一下英特爾當今主流網卡的系列和型號,在三分鍾內教你成為英特爾網卡專家。
英特爾網卡對IT業人士來說可謂家喻戶曉。提起英特爾網卡大家都有許多話要說,而議論最多的就是英特爾網卡的系列和型號,我們在這里簡單地歸納一下英特爾當今主流網卡的系列和型號,在三分鍾內教你成為英特爾網卡專家。 認識英特爾網卡
最新英特爾網卡提都供對PCI-Express匯流排的支持,PCI-E已經廣泛應用在伺服器、工作站和台式機中,並成為事實上的計算機匯流排標准,使用PCI-Express網卡,PCI-Express介面提供網路專用的輸入/輸出(I/O)帶寬,可有效提升千兆位乙太網性能。英特爾PROSet管理工具專為Microsoft系統設計,可實現快速、全面的訪問和管理。同時英特爾網卡非常注意環境保護,多數都採用了無鉛技術,可在全球市場范圍內使用。
英特爾網卡分為二大類,伺服器網卡和台式機網卡。伺服器網卡用光纖和銅線作傳輸介質,而台式機網卡只用銅線作傳輸介質。伺服器網卡傳播速度最高達到10Gbps,也就是萬兆網卡,而台式機網卡只達到1000Mbps,也就是千兆網卡。伺服器網卡多用PCI-E或PCI-X介面插槽,而台式機網卡多用PCI-E和PCI介面的插槽,這主要是保障老設備的兼容性。伺服器網卡可有單口,雙口,四口,而台式機網卡多為單口。
英特爾網卡和系列
除了這些基本的特徵外,我們就介紹一下人們最關心的英特爾網卡系列和型號。
英特爾10GBbps萬兆網卡分3個型號:IntelPRO/10GbECX4伺服器網卡,使用CA4銅導線傳輸,最遠傳輸15米。IntelPRO/10GbESR光纖伺服器網卡,使用LC多模光纖,最遠傳輸300米。IntelPRO/10GbELR光纖伺服器網卡,使用SC單模光纖,最大傳輸距離10公里。Intel萬兆網卡為高性能伺服器提供最快速的連接,可以在存儲集群與電子郵件、資料庫與備用伺服器、CAD/CAM節點、數據建模與科學模擬、財務預測、視頻編輯與數字成像、網路骨幹連接等領域中使用。
英特爾1000Mbps光纖千兆網卡大體分6個型號:IntelPRO/1000PF雙埠伺服器網卡,PCI-E介面,傳輸距離275米;IntelPRO/1000PF伺服器網卡,PCI-E介面,傳播距離275米、IntelPRO/1000MF雙埠伺服器網卡,PCI-X匯流排,傳播距離275米;IntelPRO/1000MF伺服器網卡、IntelPRO/1000MF伺服器網卡(LX),PCI-X匯流排,可用不同光纖,傳播距離550米或10千米;IntelPRO/1000XF伺服器網卡,最大傳輸距離550米。
英特爾1000Mbps銅線千兆網卡大體分5個型號:Intel PRO/1000PT雙埠伺服器網卡,PCI-E介面,傳播距離100米;IntelPRO/1000PT伺服器網卡,PCI-E介面,傳播距離100米;IntelPRO/1000MT四埠伺服器網卡、IntelPRO/1000MT雙埠伺服器網卡、IntelPRO/1000MT伺服器網卡,均為PCI-X介面,傳播距離也是100米。
英特爾台式機網卡分為10/100/1000Mbps自適應銅線網卡和10/100Mbps自適應銅線網卡兩類,均為單口卡。其中千兆自適應網卡IntelPRO/1000PT為PCI-E介面,IntelPRO/1000GT為PCI介面。百兆自適應網卡IntelPRO/100S、IntelPRO/100M,均為PCI介面。
英特爾網卡覆蓋了從百兆/千兆/萬兆,從台式機到伺服器,從百元到上萬元的挑選范圍,給代理商帶來了豐富的產品線,給IT用戶提供了多樣的選擇空間。英特爾寶通代理特意提醒,上面例舉的型號只是現在比較流行的型號,而英特爾也會不斷地推陳出新,英特爾網卡的命名也是有章可循的,大家在這個體繫上稍加註意,就很容易那些新的英特爾分辨了。 瑞昱半導體成立於1987年,位於台灣「矽谷」的新竹科學園區,憑借當年幾位年輕工程師的熱情與毅力,走過艱辛的草創時期到今日具世界領導地位的專業IC設計公司,瑞昱半導體劈荊斬棘,展現旺盛的企圖心與卓越的競爭力,開發出廣受全球市場肯定與歡迎的高性能、高品質與高經濟效益的IC解決方案。瑞昱半導體自成立以來一直保持穩定的成長,歸功於瑞昱對產品/技術研發與創新的執著與努力,同時也歸因於瑞昱的優良傳統。 2010年 瑞昱RTL8111E超節能高速網路晶元榮獲99信息月『傑出信息應用暨產品獎』 瑞昱RTL8367M 7埠超高速乙太網絡交換器單晶元榮獲99年『科學工業園區優良廠商創新產品獎』 瑞昱RTL8111E超高速乙太網絡單晶元榮獲2010年台北國際計算機展『台灣最佳外銷信息產品獎』 瑞昱ALC899-GR高音質音訊編碼解碼晶元榮獲2010年台北國際計算機展『台灣最佳外銷信息產品獎』 2009年 瑞昱RTL8111DP-GR PCI Express超高速乙太網絡遠程式控制管晶元榮獲98年『科學工業園區優良廠商創新產品獎』 瑞昱半導體RTD1073/1283 全高清數字媒體處理器榮獲98信息月『傑出信息應用暨產品獎』 瑞昱半導體RTD1073 全高清數字媒體處理器榮獲『EDN China 2009年度創新獎』 瑞昱以整體研發成效榮獲98年『國家創作發明獎之貢獻獎』 2008年 瑞昱RTD2485D多合一LCD屏幕控制晶元榮獲榮獲97年『科學工業園區優良廠商創新產品獎』 瑞昱半導體RTL8366SR 6埠超高速乙太網絡交換器單晶元榮獲』EDN China 2008 年度創新獎』 瑞昱RTD2485D多合一LCD屏幕控制晶元榮獲2008年台北國際計算機展『台灣最佳外銷信息產品獎』 2007年 瑞昱RTL8111C-GR PCIe 超高速乙太網絡控制單晶元榮獲96年科學工業園區優良廠商創新產品獎
瑞昱RTL8111C-GR PCIe 超高速乙太網絡控制單晶元榮獲 2007『Best Choice』台灣最佳外銷信息產品獎
2001年 瑞昱的多功能型高速乙太網絡單晶元控制器獲EDN Asia雜志評選為年度最佳零組件設計
2000年 瑞昱的四埠高速乙太網絡收發器獲國科會新竹科學區管理局創新技術研發獎助
1997年 (1997年9月) 瑞昱股票掛牌上櫃 瑞昱的高速乙太網絡單晶元控制器獲台北國際計算機展的最佳零組件獎與最佳產品獎 瑞昱的高速乙太網絡單晶元控制器獲頒經濟部工業局新產品開發獎 1995~2004 年 (1995年9月)獲ISO9001國際品質認證 瑞昱以研發投入與績效六度獲頒國科會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的研發投入獎 1993~2004 年 瑞昱的口袋型乙太網絡控制器、窗口加速器、時序產生器、電話來方辨識器、高速乙太網絡單晶元控制器、IEEE 1394實體層晶元、內嵌內存之八埠交換器控制晶元、超高速乙太網絡單晶元控制器、全CMOS USB 2.0雙頻三模無線區域網絡晶元組皆獲國科會新竹科學區管理局的創新產品獎 1987年 (10月) 瑞昱半導體(股)創立 Broadcom 是領先的通信半導體公司之一,聚集了設計、開發和提供面向全球最重要的寬頻通信市場的各種產品的人才。無論您是有經驗的應聘者還是畢業生,這里都可以為您提供一個學習、發明和發展的環境,實現您進入電信行業的夢想。
Broadcom 是全球領先的通信半導體公司,其核心任務是: Connecting everything®(連接一切)。

美國博通公司(Broadcom)榮獲「2011中國年度電子成就獎」的年度最佳電子企業獎!

⑵ 2020年以太坊價格預測是怎樣

以太坊以130美元的價格迎接2019年,同樣又以130美元的價格結束了2019年。這一年裡,以太坊起起伏伏,但最終它不多又不少地回到起點。


(2015年比特幣價格走勢)


那一年,比特幣在接近年底的時候終於走出方向,而在當年的大部分時間里,它表現平平無奇,雖然有漲有跌,但價格仍維持在同一水平線。


那麼,以太坊的2020年會走出比特幣2016年那樣的行情嗎?


這兩個年份有些相似,都是「減半」的一年,也都是距離上一次高點的兩年後,同樣也都是被期待走出暴漲行情的一年。


況且當下的以太坊還有著與2015年的比特幣類似的錯覺。就像當年比特幣經歷支付需求落空一樣,以太坊上的IC0項目成為熊市期間的負擔,項目方們可以毫無顧慮地拋售那些靠IC0得來的ETH。


和中本聰的比特幣一樣,V神對網路可擴展性的願景已經卡了幾年而不是幾個月,但在別的領域,它們反而變得越來越有看頭。


一、外在是區塊鏈,內在是Defi


區塊鏈興起於2014年,但在2016年以更快的速度崛起,這也是比特幣能在2017年起飛的一大原因。


以太坊的推出可能也帶動了比特幣,因為最初你需要購買BTC來獲得ETH。


然而,由於以太坊是圖靈完備的,它並不需要一個全新的區塊鏈網路來實現一個新發明。相反,任何可編碼的東西都可以用ETH來編碼,包括有些原始但完全可以自動化的銀行。


例如,其中一個案例就是,去中心化銀行MakerDAO所發行的穩定幣DAI,它提供的活期利率已經達到銀行的10倍(一般而言,銀行的活期利率在3%左右)。


可以說,在這一點上傳統銀行缺乏優勢,因為他們有辦公室、有想要豐厚獎金的員工等等成本,而這些成本顯然是由銀行用戶支付的。而所有的這些,在以太坊上都被極其廉價的代碼所取代。


就目前而言,這項發明還很年輕,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這種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概念也已經被普遍證實具有可行性。


二、從Defi到技術革命


有些智能合約非常復雜,例如,要創建DAI合約,你要放入ETH,管理抵押品、對沖、套利、創建代碼價格管理策略,基本上是要做你自己的銀行。


但從終端用戶的角度來看,大家不必關心這么多。你需要知道的只是:合約是否被黑客入侵,如果沒有,它運行了多長時間?


這雖然不是一個完美的衡量安全的辦法,但相對而言,它是一個可以用技術水平來量化風險的有效方式。你無需費心管理抵押品,只需要用ETH換成DAI,就能賺取儲蓄。


假設你有10萬美元的存款,你認為股票價格可能太高,或者認為美元會走強,或者僅僅只是想有一些又快又方便的理財儲蓄。


最後一種情況的辦法就是放在銀行存活期,但如果你真的這么做了,你會因為通貨膨脹而損失錢,因為很多地方的銀行利率極低,能給的活期儲蓄賬戶的利息基本上是0%。


但如果放在DAI這樣的去中心化銀行體系,卻能獲得4%的儲蓄利息。人們要做的僅僅是先購買ETH,然後換成DAI。


我們想像一下,如果這么做的人多了,就間接地推動了以太坊價格上漲。因此,明智的做法是保留一部分ETH,而不是全部都變成DAI。通過這一個例子,你或許可以想像出未來以太坊的發展方向。


三、2020年,ETH會崛起嗎?


如果你將以太坊看作是通向全新DEFI領域的大門,那麼目前它的價值就存在低估的可能。


就像多頭情緒高漲,會與現實脫節一樣,空頭也會發生這種情況。空頭往往可以給出很多下跌的原因,但目前來看,除了一些老生常談的原因之外,我們還不清楚以太坊未來還會有什麼負面。


是的,升級總是被推遲,因為過於復雜,或者別的原因,你甚至不確定最終是否會發布。


是的,與比特幣開發者一樣,以太坊開發者也會因為糟糕的溝通技巧和對「投資者」的輕視而變得傲慢,有些人甚至已經離開,從而拖慢了進展。


以太坊缺乏明確的貨幣政策——話雖如此,但以太坊目的是將通脹降至接近於零的水平。


IC0項目們賣了又賣,很多項目毫無成果,進度一拖再拖,說它們半去中心化也不為過。


在這兩年熊市裡,這些缺點都浮出水面,而且還不止這些,但走到最後,以太坊仍有130美元的價格。


這可能意味著所有的負面因素都已被消化,市場仍然認為,甚至是非常頑固地認為,它至少還值130美元。


如果沒有進一步下跌,大概就意味著它必須上漲,因為在熊市期間,許多潛在的利好因素、升級發展都被忽視了。


雖說Defi看起來只是一個領域,但它可以通過大量的應用程序,緩慢地、逐步地使更多的金融服務自動化,最終推動銀行和其他金融實體的發展。


此外,升級的延遲已經反映在價格上,雖然目前還不清楚其他的既定因素是否也已經反映在價格中。


例如,市場真的相信以太坊的通貨膨脹率會降至接近於零甚至負值嗎?


通過PoS獲得利息的潛在需求是否已經反映在數字資產的價格中?一旦PoS退出市場,被鎖定的ETH會怎樣?將 ETH 1.x(現有以太坊平台協議升級集合的名稱)轉換成POS的分片機制有何新計劃?


我們還可以列出很多很多問題,但要知道,以太坊在去年早些時候曾被宣告死亡,它卻走到了今天。


所以,它還有再次崛起的機會,因為它已經完成了很多目標,還有更多目標等著去實現,同時,它創造了很多新觀念(例如Defi),有的已經落地,有的才剛剛啟動。


至於估值,如果我們僅僅只談一個方面,比如替代某些銀行服務,哪怕只有20%的機會,哪怕只獲得1%的市場份額,這仍然是一個價值萬億的事情。


就像達爾文曾說的:「最終能生存下來的物種,不是最強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能適應變化的。」

⑶ 什麼叫ID,IP,和IC,我經常能看見這三個

ID就是帳號

IP協議依據IP頭中的目的地址項來發送IP數據包。如果目的地址是本地網路內的地址,該IP包就被直接發送到目的地。如果目的地址不在本地網路內,該IP包就會被發送到網關,再由網關決定將其發送到何處。這是IP路由IP包的方法。我們發現IP路由IP包時對IP頭中提供的IP源地址不做任何檢查,並且認為IP頭中的IP源地址即為發送該包的機器的IP地址。當接收到該包的目的主機要與源主機進行通訊時,它以接收到的IP包的IP頭中IP源地址作為其發送的IP包的目的地址,來與源主機進行數據通訊。IP的這種數據通訊方式雖然非常簡單和高效,但它同時也是IP的一個安全隱患,很多網路安全事故都是因為IP這個的缺點而引發的。

IP的這一安全隱患常常會使TCP/IP網路遭受兩類攻擊。最常見的一類是DOS(Denial-of-Service)攻擊,即服務拒絕攻擊。DOS攻擊是指攻擊者通過網路向被攻擊主機發送特定的數據包,而使被攻擊主機陷於不能繼續提供網路服務的狀態。以TCP-SYN FLOODING攻擊為例,攻擊者向被攻擊主機發送許多TCP- SYN包。這些TCP-SYN包的源地址並不是攻擊者所在主機的IP地址,而是攻擊者自己填入的IP地址。當被攻擊主機接收到攻擊者發送來的TCP-SYN包後,會為一個TCP連接分配一定的資源,並且會以接收到的數據包中的源地址(即攻擊者自己偽造的IP地址)為目的地址向目的主機發送TCP-(SYN+ACK)應答包。由於攻擊者自己偽造的IP地址一定是精心選擇的不存在的地址,所以被攻擊主機永遠也不可能收到它發送出去的TCP-(SYN+ACK)包的應答包,因而被攻擊主機的TCP狀態機會處於等待狀態。如果被攻擊主機的TCP狀態機有超時控制的話,直到超時,為該連接分配的資源才會被回收。因此如果攻擊者向被攻擊主機發送足夠多的TCP-SYN包,並且足夠快,被攻擊主機的TCP模塊肯定會因為無法為新的TCP連接分配到系統資源而處於服務拒絕狀態。並且即使被攻擊主機所在網路的管理員監聽到了攻擊者的數據包也無法依據IP頭的源地址信息判定攻擊者是誰。不單是TCP-SYN FLOODING攻擊者在實施攻擊時自己填入偽造的IP源地址,實際上每一個攻擊者都會利用IP不檢驗IP頭源地址的特點,自己填入偽造的IP源地址來進行攻擊,以保護自己不被發現。

IP的不進行源地址檢驗常常會使TCP/IP網路遭受另一類最常見的攻擊是劫持攻擊。即攻擊者通過攻擊被攻擊主機獲得某些特權。這種攻擊只對基於源地址認證的主機奏效,基於源地址認證是指以IP地址作為安全許可權分配的依據。以防火牆為例,一些網路的防火牆只允許本網路信任的網路的IP數據包通過。但是由於IP不檢測IP數據包中的IP源地址是否是發送該包的源主機的真實地址,攻擊者仍可以採用IP源地址欺騙的方法來繞過這種防火牆。另外有一些以IP地址作為安全許可權分配的依據的網路應用,很容易被攻擊者使用IP源地址欺騙的方法獲得特權,從而給被攻擊者造成嚴重的損失。

解決方法:這一IP本身的缺陷造成的安全隱患目前是無法從根本上消除的。我們只能採取一些彌補措施來使其造成的危害減少到最小的程度。防禦這種攻擊的最理想的方法是:每一個連接區域網的網關或路由器在決定是否允許外部的IP數據包進入區域網之前,先對來自外部的IP數據包進行檢驗。如果該IP包的IP源地址是其要進入的區域網內的IP地址,該IP包就被網關或路由器拒絕,不允許進入該區域網。這種方法雖然能夠很好的解決問題,但是考慮到一些乙太網卡接收它們自己發出的數據包,並且在實際應用中區域網與區域網之間也常常需要有相互的信任關系以共享資源,這種方案不具備較好的實際價值。另外一種防禦這種攻擊的較為理想的方法是當IP數據包出區域網時檢驗其IP源地址。即每一個連接區域網的網關或路由器在決定是否允許本區域網內部的IP數據包發出區域網之前,先對來自該IP數據包的IP源地址進行檢驗。如果該IP包的IP源地址不是其所在區域網內部的IP地址,該IP包就被網關或路由器拒絕,不允許該包離開區域網。這樣一來,攻擊者至少需要使用其所在區域網內的IP地址才能通過連接該區域網的網關或路由器。如果攻擊者要進行攻擊,根據其發出的IP數據包的IP源地址就會很容易找到誰實施了攻擊。因此建議每一個ISP或區域網的網關路由器都對出去的IP數據包進行IP源地址的檢驗和過濾。如果每一個網關路由器都做到了這一點,IP源地址欺騙將基本上無法奏效。在當前並不是每一網關及路由器都能做到這一點的情況下,網路系統員只能將自己管理的網路至於盡可能嚴密的監視之下,以防備可能到來的攻擊。

重組IP分段包超長及其解決方法

國際互聯網是由許許多多的網路連接在一起而構成的。這些相互連接在一起的網路往往擁有不同的最大傳輸單元(MTU)。為了使IP數據包能夠在MTU不同的網路之間無差錯傳遞,IP提供了對IP數據包進行分段和重組的功能。即為了將IP數據包發往MTU較小的網路,IP以目的網路的MTU為IP包的最大包長,將本地生成的較大的IP數據包分成若干個分段,發往目的主機。當這些IP分段數據包到達目的主機的IP時,目的主機的IP發現到來的IP數據包不是一個完整的數據包,就會將這些IP數據包先緩沖起來,一旦這些IP數據包全部到齊,IP就將這些IP數據包組合成一個完整的IP數據包,交給上層協議處理。IP頭的標識域(Identification field )、協議域(Protocol field)、源地址域(Source addreee field)、目的地址域(destination address field)這四個域可用來唯一標識同屬於一個完整的IP數據包的所有IP分段數據包。IP頭中的標志域(Flag field)的DF位表示是否允許分段,MF位表示該IP數據包是否是一個IP分段數據包。IP頭的分段偏移域(Fragment offset field)表示該分段在完整IP包中的位置。IP就是根據這六個域來對IP數據包進行分段和重新組合的。重新組合的過程是將所有標志域的MF位為1的同屬於一個完整IP包的IP分段合並成一個IP包,直收到最後一個MF位為0的IP分段。重新組合而成的IP數據包長度由各個IP分段的數據長度累加而成。IP頭中的數據包長度域只有16位,這就限制了IP包的長度最大為65535。如果到來的IP分段的累加長度大於65535,而IP又沒有進行檢查,IP會因溢出而處於崩潰或不能繼續提供服務的狀態。通常情況下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但是常常有攻擊者利用這樣的隱患發動攻擊,很多網路操作系統都有這種隱患。著名的Ping攻擊就是利用這一安全隱患進行攻擊的。Ping是一個用來診斷網路狀況的常用診斷程序,它實際上是依據互聯網控制報文協議,通過向目的主機發送類型為請求響應(ECHO_REQUEST)的ICMP包,如果目的主機的ICMP模塊接收到該包,會向源主機發回一個類型為響應回答(ECHO_RESPONSE)的ICMP包。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ICMP響應回答包沒有返回,ping就超時顯示目的地址不可到達。Ping攻擊也是向被攻擊主機發送請求響應包,但是請求響應包是由攻擊者手工生成的一系列IP分段數據包構成,並且這一系列IP分段數據包的累加和大於65535。其目的是造成目的主機的IP對這些IP分段數據包進行重新組合,使其面對如何處理長度大於65535的IP包這一不正常情況。

解決方法:重組IP數據分段時,要加入對大於65535的IP包的判斷和處理。如果發現已經收到的IP分段數據包的累計長度已經大於65535,則將已經收到的IP分段數據包全部丟棄,並且釋放它們所佔的資源。

廣義的講,IC就是半導體元件產品的統稱,包括:
1.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縮寫:IC)
2.二,三極體.
3.特殊電子元件.

再廣義些講還涉及所有的電子元件,象電阻,電容,電路版/PCB版,等許多相關產品.

一、世界集成電路產業結構的變化及其發展歷程
自1958年美國德克薩斯儀器公司(TI)發明集成電路(IC)後,隨著硅平面技術的發展,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先後發明了雙極型和MOS型兩種重要的集成電路,它標志著由電子管和晶體管製造電子整機的時代發生了量和質的飛躍,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具有極強滲透力和旺盛生命力的新興產業集成電路產業。

回顧集成電路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自發明集成電路至今40多年以來,"從電路集成到系統集成"這句話是對IC產品從小規模集成電路(SSI)到今天特大規模集成電路(ULSI)發展過程的最好總結,即整個集成電路產品的發展經歷了從傳統的板上系統(System-on-board)到片上系統(System-on-a-chip)的過程。在這歷史過程中,世界IC產業為適應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其產業結構經歷了三次變革。

第一次變革:以加工製造為主導的IC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
70年代,集成電路的主流產品是微處理器、存儲器以及標准通用邏輯電路。這一時期IC製造商(IDM)在IC市場中充當主要角色,IC設計只作為附屬部門而存在。這時的IC設計和半導體工藝密切相關。IC設計主要以人工為主,CAD系統僅作為數據處理和圖形編程之用。IC產業僅處在以生產為導向的初級階段。

第二次變革:Foundry公司與IC設計公司的崛起。
80年代,集成電路的主流產品為微處理器(MPU)、微控制器(MCU)及專用IC(ASIC)。這時,無生產線的IC設計公司(Fabless)與標准工藝加工線(Foundry)相結合的方式開始成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新模式。

隨著微處理器和PC機的廣泛應用和普及(特別是在通信、工業控制、消費電子等領域),IC產業已開始進入以客戶為導向的階段。一方面標准化功能的IC已難以滿足整機客戶對系統成本、可靠性等要求,同時整機客戶則要求不斷增加IC的集成度,提高保密性,減小晶元面積使系統的體積縮小,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的性能價格比,從而增強產品的競爭力,得到更多的市場份額和更豐厚的利潤;另一方面,由於IC微細加工技術的進步,軟體的硬體化已成為可能,為了改善系統的速度和簡化程序,故各種硬體結構的ASIC如門陣列、可編程邏輯器件(包括FPGA)、標准單元、全定製電路等應運而生,其比例在整個IC銷售額中1982年已佔12%;其三是隨著EDA工具(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的發展,PCB設計方法引入IC設計之中,如庫的概念、工藝模擬參數及其模擬概念等,設計開始進入抽象化階段,使設計過程可以獨立於生產工藝而存在。有遠見的整機廠商和創業者包括風險投資基金(VC)看到ASIC的市場和發展前景,紛紛開始成立專業設計公司和IC設計部門,一種無生產線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Fabless)或設計部門紛紛建立起來並得到迅速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標准工藝加工線(Foundry)的崛起。全球第一個Foundry工廠是1987年成立的台灣積體電路公司,它的創始人張忠謀也被譽為"晶晶元加工之父"。

第三次變革:"四業分離"的IC產業
90年代,隨著INTERNET的興起,IC產業跨入以競爭為導向的高級階段,國際競爭由原來的資源競爭、價格競爭轉向人才知識競爭、密集資本競爭。以DRAM為中心來擴大設備投資的競爭方式已成為過去。如1990年,美國以Intel為代表,為抗爭日本躍居世界半導體榜首之威脅,主動放棄DRAM市場,大搞CPU,對半導體工業作了重大結構調整,又重新奪回了世界半導體霸主地位。這使人們認識到,越來越龐大的集成電路產業體系並不有利於整個IC產業發展,"分"才能精,"整合"才成優勢。於是,IC產業結構向高度專業化轉化成為一種趨勢,開始形成了設計業、製造業、封裝業、測試業獨立成行的局面(如下圖所示),近年來,全球IC產業的發展越來越顯示出這種結構的優勢。如台灣IC業正是由於以中小企業為主,比較好地形成了高度分工的產業結構,故自1996年,受亞洲經濟危機的波及,全球半導體產業出現生產過剩、效益下滑,而IC設計業卻獲得持續的增長。
特別是96、97、98年持續三年的DRAM的跌價、MPU的下滑,世界半導體工業的增長速度已遠達不到從前17%的增長值,若再依靠高投入提升技術,追求大尺寸矽片、追求微細加工,從大生產中來降低成本,推動其增長,將難以為繼。而IC設計企業更接近市場和了解市場,通過創新開發出高附加值的產品,直接推動著電子系統的更新換代;同時,在創新中獲取利潤,在快速、協調發展的基礎上積累資本,帶動半導體設備的更新和新的投入;IC設計業作為集成電路產業的"龍頭",為整個集成電路產業的增長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二、IC的分類
IC按功能可分為:數字IC、模擬IC、微波IC及其他IC,其中,數字IC是近年來應用最廣、發展最快的IC品種。數字IC就是傳遞、加工、處理數字信號的IC,可分為通用數字IC和專用數字IC。

通用IC:是指那些用戶多、使用領域廣泛、標准型的電路,如存儲器(DRAM)、微處理器(MPU)及微控制器(MCU)等,反映了數字IC的現狀和水平。

專用IC(ASIC):是指為特定的用戶、某種專門或特別的用途而設計的電路。
目前,集成電路產品有以下幾種設計、生產、銷售模式。
1.IC製造商(IDM)自行設計,由自己的生產線加工、封裝,測試後的成品晶元自行銷售。
2.IC設計公司(Fabless)與標准工藝加工線(Foundry)相結合的方式。設計公司將所設計晶元最終的物理版圖交給Foundry加工製造,同樣,封裝測試也委託專業廠家完成,最後的成品晶元作為IC設計公司的產品而自行銷售。打個比方,Fabless相當於作者和出版商,而Foundry相當於印刷廠,起到產業"龍頭"作用的應該是前者。

熱點內容
幣圈怎麼買最好 發布:2025-07-10 07:30:37 瀏覽:212
幣圈大佬推特最新 發布:2025-07-10 07:29:07 瀏覽:769
比特幣能到10萬美金 發布:2025-07-10 07:27:47 瀏覽:201
日本預訂礦機 發布:2025-07-10 07:26:10 瀏覽:849
idg資本介入區塊鏈 發布:2025-07-10 07:26:06 瀏覽:645
幣圈還會有牛市嗎到啥時候了 發布:2025-07-10 07:21:14 瀏覽:597
比特幣挖礦電腦開機 發布:2025-07-10 07:17:44 瀏覽:579
幣圈交流平台電話 發布:2025-07-10 07:13:29 瀏覽:712
數字貨幣軟體龍頭企業 發布:2025-07-10 07:04:11 瀏覽:199
eth轉移價值 發布:2025-07-10 06:57:05 瀏覽: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