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go宣布接受萊特幣
Ⅰ 萊特幣每天每單送5個嗎
在幣圈三年多了還真沒聽過萊特幣是送的。獲得萊特幣的途徑主要有三種:
1、加入萊特幣礦工大軍,購買萊特幣礦機進行挖礦或者購買雲算力挖礦。
2、在交易平台上購買萊特幣,國內外均有這樣的交易平台。
3、宣布接受比特幣,使用自己的商品或服務換取萊特幣。
Ⅱ 狗狗幣 (DOGE)是什麼怎麼樣
Dogecoin,有人稱作「狗狗幣/狗幣」,誕生於2013年12月8日,基於Scrypt演算法,是一款虛擬貨幣。
數字貨幣是民間發起的全球通用貨幣,不屬於某個國家,是屬於全人類,具有全球轉帳速度快的優點,如幾秒內就可以把錢由國內匯到美國,且費用低廉,並且總量不會像法幣一樣隨意增發,總量相對穩定。
狗幣系統上線後,由於reddit的助力(這網站上面的Doge內容泛濫得可怕),流量呈現爆發式發展,不過兩周的時間,狗狗幣已經鋪開了專門的博客、論壇。
狗幣應用:
1、Facebook通過狗幣消費應用程序
兩款打賞應用軟體已經獲得了Facebook的上線允許。這兩款應用分別是Doge Tipping App和Multicoin Tipping App,前者僅限使用狗幣,後者包括狗幣在內的14種山寨幣,可以對Facebook 上的評論給予打賞。
這已經不是電子貨幣第一次出現在Facebook了,但是這確是專門的打賞服務軟體首次登錄這一平台。
2、Twitch接受狗幣
2014年10月22日消息,面向視頻游戲的實時流媒體視頻平台Twitch在其官方twitter上宣布,該公司已經接受狗幣(dogecoin)作為其支付訂閱方式。
3、狗幣高中電子競技聯賽
美國高中電子競技聯賽的第一場比賽(HSEL)將有50 k的狗幣作為獎金,
聯賽選擇的游戲是《 League of Legends》(國內被譯為『英雄聯盟』),這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免費在線游戲。該聯賽在2014年9月20日和11月8日之間舉行,緊隨其後的是為期一周的季後賽。2014年11月22日將是決賽的時間。
4、國際支付平台GoCoin宣布計劃支持dogecoin
此舉意味著使用該平台商家將很快能夠接受狗幣支付,GoCoin已經支持比特幣和litecoin。
5、美國Xidax公司成首家支持狗幣支付企業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美國《福布斯》網站3月26日報道,美國猶他州鹽湖城的高級個人電腦生成器公司Xidax,成為第一個把狗幣(Dogecoin)作為支付貨幣的生成器公司。
由於該公司此前的比特幣支付大獲成功,在狗幣用戶的請求之下,Xidax的狗幣支付也應用而生。
6、大型禮品卡兌換網站支持DOGECOIN購買
隨著越來越多的電子商務網站提供狗幣購買購物卡的支持,大型禮品卡兌換網站EGIFTER.COM也開始支持DOGECOIN購買禮品卡。
7、CheapAir宣布接受狗幣預訂航班
2014年9月4號,CheapAir宣布繼接受比特幣預訂航班以及火車票後,近日又宣布接受了狗幣以及萊特幣預訂航班。CheapAir透露網站自添加比特幣付款方式以來,已經完成了150萬美元的比特幣總銷售額。
8、狗幣打賞應用神器「幣推」
伴隨著英文打賞神器dogetipbot的出現,國產打賞應用軟體開發也不甘落後,日前一款名為幣推的打賞神器一出生就很快在施幣圈中流行開來,只要看到自己喜歡的評論,喜歡的明星,喜歡的微博主,都可以通過幣推神器直接打賞對方,整個施幣圈都沉浸在互相打賞取樂的歡快氛圍中。
據悉幣推作者正在研發微信版,以便在中國傳統節日---春節里方便施幣們互相打賞紅包。
貨幣供應
狗狗幣最初的供應限制為1000億個硬幣。到2015年年中,已經開采了第1000億個狗狗幣,此後每年還發行另外50億個硬幣。
盡管沒有理論上的供應限制,但以這種速度,流通的狗狗幣的數量在20年內只會增加一倍(接下來的一倍將在2075年的60年內出現)。
狗狗幣的總供應量沒有實施硬性上限。最初,狗狗幣的供應限制為1000億個硬幣,這比頂級數字貨幣當時允許的數量要多得多。
盡管如此,在2014年2月,狗狗幣(Dogecoin)創始人傑克遜·帕爾默(Jackson Palmer)宣布將取消該限制,以期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降低其通貨膨脹率。
換句話說,隨著時間的推移,通貨膨脹率將從2015年的5%下降到2019年的不足4%,2027年的3%和2035年的2%。
狗狗幣的區塊鏈技術
分散式金融是一種不依賴中間人(例如經紀人,交易所或銀行)提供金融工具的金融形式。這是通過使用「智能合約」完成的,這些合約是自動可執行的協議,不需要像銀行或律師這樣的中介機構,而是使用在線區塊鏈技術。
盡管Dogecoin依靠自己的鏈進行操作,因此無法直接與智能合約進行交互,但是可以「包裝」這些代幣,以便將它們鎖定為可與合約進行互操作的狀態,直到以後將其釋放。
Ren項目使Dogecoin(renDOGE)可以在以太坊區塊鏈上使用並訪問DeFI網路(大多數DeFI硬幣使用以太坊區塊鏈網路)。
與分散式金融鏈接的硬幣使用去中心化應用程序(「 dApps」)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上進行交易和交易。敏捷的一個例子是Uniswap;這些完全是點對點的交流,沒有任何公司或其他機構提供平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狗幣
Ⅲ 虛擬貨幣可以買房是真的么
在歐洲有人使用比特幣購買車或房子,歐盟國家對待比特幣的態度相對比較友好,德國是全球第一個承認比特幣貨幣屬性的國家,把比特幣作為一種記賬單位。歐盟對比特幣的監管政策相對友好,比特幣在歐洲發展也比較迅速,歐洲接受比特幣付款的商家也非常多。
目前,全球一些科技具有公司都已經公開宣布接受比特幣付款,例如戴爾和微軟。
2015年以來流行的虛擬貨幣有比特幣、福源幣、萊特幣、狗狗幣、瑞波幣等等。
Ⅳ 比特幣分叉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關於比特幣,這兩天消息滿天飛。
具體是這樣,先是國外有家叫BTN FOUNDATION的基金會宣布,已經組建比特幣分叉開發團隊,要推出一種新的比特幣分叉幣BTN,現在官網都已經上線了,就叫btn.kim。沒兩天,另外一個比特幣開發團隊Bitgo,也宣布要對比特幣進行分叉,名字更好聽,叫BTF,直譯過來就是「比特幣信仰」。
據知名比特幣專欄作家姚遠統計,12月比特幣將「產子」10個,將至少將分叉出BCX、SBTC、LBTC等10個「孩子」。
這些事一出,比特幣市場又開始波動了,部分投資人炸毛了,各種風言風語也都出來了:咋這么多分叉啊?比特幣是不是不行了?
其實比特幣分叉這個事,遠比表現出來的要復雜,不把它的來龍去脈歷史背景交待清楚,還真搞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分叉的由來:底層協議差異
比特幣的分叉由來已有,所謂分叉,指的是因底層協議不同而引發的記賬差異。按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薛洪言主任的解釋,比特幣是由若干點對點的去中心化節點共同維護的,整個系統的有序運轉依靠的是所有節點的共識,即對於哪些交易是可以接受的、哪些節點具有記賬權等關鍵事宜,有一套公認的標准。這套標準是部署在區塊鏈底層協議中自動化執行的。
但節點畢竟是人來操作運行的,即所謂「礦工」,而但凡是由人來操作的事情,就一定會有區別。比如說有些節點的礦工天天上線,有些節點的礦工又偶爾才上線;有些節點在東半球,有些節點在西半球……總之由於種種原因,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比特幣不同節點中,使用的底層協議並不一樣。
如果節點中運行不同版本的底層協議時,就會出現不一樣的標准,此時就會產生分叉。如果節點之間能夠處理好這些版本差異,最終形成統一標准,那分叉最終會消失,這種分叉被稱之為軟分叉。如果差異不能被消除,部分節點繼續運行不同版本的協議時,分叉將會持續,這就是硬分叉。
軟分叉好解決,就是賬本錯了,修改過來就行。硬分叉不好解決,誰也不認為自己是錯的,都按自己的標准來解釋,最終只能各行其是,各記各的帳。目前所說的比特幣分叉,指的就是硬分叉。
第一次分叉:技術升級
比特幣最早的一次硬分叉,是純粹的技術原因。比特幣本身的結算性能有限,按最初的技術協議,比特幣每秒最多隻能支持7次結算。這在早期不是問題,隨著比特幣的大火,越來越多的人蜂擁而入,結算也變得空前頻繁,此時原有的技術就顯得不夠用了。
因此在2017年年中,一部分礦工就提出了新的技術協議,但另外一部分礦工卻不認同,最終變成雙方各持一端,各自運行自己認同的底層協議,這就是比特幣歷史上的第一次分叉。
分叉越來越多,性質逐漸變味
但隨著比特幣交易手段的發展,投機者逐漸把分叉視作一種圈錢手段,導致目前的分叉性質大為改變。
其原理是這樣的,每一次分叉,實質上都相當於發行了一種新的數字貨幣,而且這種數字貨幣是跟比特幣掛鉤的。面向的受眾人群,比一般的ICO更為龐大,而且也更容易被普通用戶所接受,比起直接發行一種新的數字貨幣來得容易多了。
而創造這種分叉的團隊,因為占盡了先機,所以非常容易掌控新幣種的交易,特別是在前期,只需要很小的成本就能操縱整個幣種的價格走向。這就留下很大的投機炒作空間,分叉團隊只需要讓新幣種得到用戶的接受,就可以人為將價格炒到一個天價,等真正的用戶涌進來之後,再把手頭囤積的大量貨幣全部出手,憑空獲得高額利潤。
今年10月25日,國內一團隊分叉出比特幣黃金(BTG),而在分叉前兩天,萊比特礦池CEO江卓爾就公開指責這次分叉是圈錢:「BTG創始人廖翔在分叉前已預挖了20萬枚BTG幣,並且想將其兌換成2萬個比特幣,圈錢8000萬元。」
分叉的好處於此可見一斑,以至於炒幣界開始流行一句話「分叉創造價值」,為此還衍生出一個新詞「IFO」—— 首次代幣發行。
知名財經博主何生曾對媒體表示,所謂的IFO大部分可能衍變為收割韭菜的圈錢操作,「很多之前做ICO的在做IFO,ICO還需要寫白皮書和上交易所才可能獲得市場認可,而IFO連白皮書都不用寫。」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現在比特幣分叉越來越多,有利可圖呀。說白了,人人都想當中本聰。
能不能不分叉?
無論是蘇寧金融的洪蜀寧,亦或是比特幣錢包軟體提供商BitGo CEO、Segwit2x項目的負責人之一麥克•貝爾西(Mike Belshe),對於比特幣的這種分叉,業界其實是拒絕的。實際上,真正的區塊鏈從業者,一直對投機炒作行為是深惡痛絕的。目前國內區塊鏈行業的領先企業,都明確表示對比特幣分叉泛濫的反對。如推出國內首個可落地的大眾化區塊鏈項目的迅雷,其公司CEO陳磊在接受采訪時就說:「迅雷反對一切利用區塊鏈投機的行為,所以也肯定反對以炒作和割韭菜套利為目的的比特幣分岔。」
但要解決這個問題,光有態度還不夠,得有具體手段。最好的方法莫過於,能不能讓比特幣不分叉?
這很難做到,比特幣自身技術是比較原始的區塊鏈技術,計算能力有限,在面對以前的交易規模時還勉強能行,就目前比特幣大火的情況來看,是難以支撐的。所以比特幣遲早要解決自身算力的問題。
但並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創新,總會有一些新的路子出現。比如迅雷提出的共享計算,就能在現有硬體設施不變的條件下,有效提升計算能力總量,並降低單位計算能力的成本。如果將比特幣與共享計算結合到一起,可以有效解決比特幣的算力極限問題,而且還不會產生新的分叉。
其次可通過監管手段來對這種以割韭菜為目的的分叉進行監管。比如對比特幣錢包進行實名制,對交易也實行實名制,可以有效防範金融做局的風險。目前實名制在一些區塊鏈項目中已得到實行,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比如迅雷的鏈克,就是國內首個引入實名制的區塊鏈應用,基本杜絕了惡意炒作的隱患。
總之辦法是有的,就看比特幣玩家接不接受了,而且真正施行起來,也有個過程,需要時間。所以在當前這個階段,對各種名目的比特幣分叉,大家還是敬而遠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