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以太坊貓
⑴ 最近流行的區塊鏈寵物養成游戲是什麼意思!
區塊鏈寵物養成游戲,當下最火的區塊鏈游戲:「以太小丑」精彩上線!作為一個人見人愛的寵物,除了「美」以外,還有很多的特性,會撒嬌[嘻嘻]會幹活賺錢[太開心]能撩妹生寶寶[陰險][色]每個小丑🤡都是獨一無二的,具有非常高收藏價值!這樣丑萌的小丑🤡你想不想來一隻?嗯?[陰險][憧憬]那就快來領養吧,把你家的丑孩子帶回家[壞笑]幫你賺錢,給你養老
[圖片]
⑵ 一隻虛擬「寵物貓「叫價多少
現在不少人玩過養電子寵物的游戲。如今出現一種新型養電子寵物的游戲,玩法完全不同以往。雖然,這只「貓」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貓」,而是一款名為CryptoKitties的小游戲,是基於以太坊的「加密貓」,也叫「雲養貓」,但是,其火爆程度絕對不亞於任何一個名貴品種的真貓。
一隻賣12萬美元,上線不到兩周交易7萬只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網路版10日援引加密貓網站銷售數據報道,自游戲12天前推出以來,已經完成了7萬只加密貓的交易,交易額超過1100萬美元,約7282萬元人民幣。
新聞配圖
這一現象引發了眾多討論。有觀點認為,這種電子寵物並不是第一次出現,此次只是搭載了「區塊鏈」的概念,如此高的價格只是一場泡沫;
也有觀點認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游戲是區塊鏈在日常場景中的第一次大規模應用,區塊鏈保證了每隻貓的不可替代性,或許存在收藏價值。
⑶ 礦貓是一款什麼樣的DApp
DApp是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的縮寫,中文叫分布式應用/去中心化應用,是基於區塊鏈底層開發平台建立的,比如以太坊和EOS。DApp與底層平台的關系,就好比APP與IOS和Android系統。
一個真正的DApp應用,需要同時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 應用必須完全開源、自治,且沒有一個實體控制著該應用超51%Token。該應用必須能夠根據用戶的反饋及技術要求進行升級,且應用升級必須由大部分用戶意見達成一致之後方可進行;
2. 應用的數據必須加密後存儲在公開的區塊鏈上;
3. 應用必須擁有Token機制(可用基於相同底層區塊鏈平台的通用代幣或自行發行新幣),礦工或應用維護節點需要得到代幣獎勵;
4. 應用代幣的產生必須依據標準的加密演算法,有價值的節點可以根據該演算法獲取應用的代幣獎勵。
以最著名的以太坊的游戲——CryptoKitties(加密貓)為例,其是一款運行在以太坊的DApp,玩家可以創建、照顧、購買、喂養並出售存儲在以太坊區塊鏈中的以太貓,並且每15分鍾產出一隻小貓,而每隻貓都具有獨一無二的特性,可以通過配對等繁衍新的小貓。
該DApp並不是由一個實體所擁有,而是創建在以太坊上,永不消失,沒有人能夠搶走你的貓,沒有人能夠改變任何一隻貓的樣子(V神就是在暴雪取消術士的"生命虹吸"技能後開始走向以太坊的創立)也沒有一個實體對這個DApp有獨斷的意志。
在這個游戲發行出來之後,每個人都可以參與該游戲,並且由於以太坊的架構,所以參與者的隱私都能夠得到良好的保護。所以在未來,投資DApp有著非常值得想像的升值空間。
⑷ 以太幣分叉出大兒子ETF出於什麼需求
ETH作為區塊鏈技術的2.0的代表,其誕生在區塊鏈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如果比特幣是區塊鏈的第一個應用,那麼ETH背後的智能合約技術,則更加的接近區塊鏈本身所要解決的問題
以太霧EthereumFog,簡稱:ETF,是以太坊Ethereum的分叉鏈,是為了解決以太坊所缺乏的分布式存儲和分布式計算能力而生,後期會切換為POW+POS混合挖礦。原生Coin為ETF。
1、利益的需求。針對這一點,內參從來不掩飾。現在的分叉,或多或少都夾雜著背後利益團體的訴求。追求利益,追求高效的資金投資回報率是永恆的主題。
中國有句古話叫: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比特幣經過多次的分叉,價格被推上新高,已經成為很多人「買不起」的標的,並且由於單價的高昂,使得分叉帶來的糖果越來越沒吸引力,用句玩笑話就是:比特幣稍微一哆嗦,也許你心心念念的糖果錢就跌進去了。
基於此,主力何嘗不明白。那麼,就順理成章轉而向其他主鏈尋求分叉利益。以太坊作為全球市值第二大數字貨幣,無論從規模還是群眾基礎,都是最佳的選擇對象。
當然,以太之後,還會有別的分叉主鏈被瞄上,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2、進化的需求。這一點其實應該放在首位,但是在投機氛圍下,反而成了容易被忽視的點。
我們不得不承認,現在的比特幣也好,以太坊也罷。要想真正大規模商用,還存在諸多的問題,而且每個問題都是一塊硬骨頭。一隻「貓」給以太坊造成了不小的麻煩,有計劃說,一些團隊正在依葫蘆畫瓢,開發「狗、兔子」等以太坊鏈上養成游戲。以太坊對於技術(擴展性、處理能力、並發量、延時性等)的需求已經迫在眉睫。
而基於共識的分叉,是受大家歡迎的,也是必需的。
⑸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願意成為「貓奴
「火災中,在倫勃朗和一隻貓之間,我選擇拯救貓。」即便距離藝術家賈科梅蒂逝世已經過去50年,他的這句話,仍然引起無數貓奴的共鳴。對很多人來說,愛一隻貓遠遠比愛一個人有趣。
《2017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下稱「《白皮書》」)顯示,截至今年,全國寵物貓狗數量達到8746萬只,市場規模達到1340億元,這個數字在未來3年還將增加40%。這意味著,幾乎每1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養貓或養狗。
相比狗的粘人,貓的獨立越來越受到都市新中產階級的青睞。近兩年來,「吸貓」「擼貓」如病毒般蔓延了整個社會。網紅貓「樓樓」去世後,近10萬網友在微博上進行了哀悼,足以想像貓對人的影響有多大。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甘願成為貓的奴隸?那些熱衷「吸貓」的人,到底是缺貓還是缺愛?
哪些人在養貓?
從2016年開始,「空巢青年」這個群體就被廣泛關注。數據顯示,這個群體主要分布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且年齡段都是80、90後。他們一般遠離故鄉,獨自在外打拚,未婚單身且獨居。巧合的是,這些特徵,與《中國寵物消費者行為報告》中提到的養寵物人群的吻合度達到95%以上。
江瑜就是典型的「空巢青年」,2015年至今,她每年都會買一隻貓,3隻貓的存在讓她的生活充實了不少。「剛來上海的時候,我住的是合租房,不到100平的房子有6個房間。」她說,「合租的人多並不意味著熱鬧,由於上班時間不固定,平時根本見不到室友,更別說坐在一起聊聊天。」
「我在那住了5個月左右吧,都不知道室友是干什麼的,大家下班後都回到各自的房間,沒事不會開門。」江瑜說。實習期過後,她搬到離公司更近的地方,開始了獨居生活。工作漸漸上手,她有了更多私人時間。一個人待在家裡時,江瑜經常「空虛得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說真的,上海這個地方沒什麼人情味,很難交到朋友。如果不是工作上有交集,同事之間都不會有交流。」
於是,當江瑜偶然在豆瓣上看到有人要將一隻小貓送人時,她果斷把它領回了家。她說:「我工作上的負面情緒蠻多的,感覺貓自帶治癒功能,下班看到它我就舒坦了。」有了貓後,江瑜幾乎每個周末都宅在家裡,抱著貓看電影、看書,她覺得擼貓比和不熟的人尬聊有意思。
與江瑜一樣,絕大多數「空巢青年」養貓,都是因為初到社會時感到彷徨和孤獨,想要尋找情感的寄託。隨著經濟的發展,一方面,他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足夠承擔獨自生活的成本。另一方面,生活節奏的加快又讓他們疲於分出精力去維持人際關系。這時,獨立冷靜、軟萌神秘的貓咪就給了怕麻煩卻又渴望陪伴的都市人情感安慰,極大地滿足了他們的情感需求。
「前兩天出差,身邊沒有貓,感覺很不對勁。」梁樂說。去年剛畢業的梁樂在北京養了兩只貓,作為經常與人打交道的媒體人,她認為「養貓」並不等同於「社交恐懼」。「我每天都要出去采訪,怎麼可能社交恐懼?最開始確實是想有個伴,但後來更多是因為貓在生活中的很多細節讓人很喜歡,我是發自內心喜歡貓。」
在梁樂看來,現在養貓的經濟成本越來越低,加上人本身對可愛的生物沒有抵抗力,養貓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同時,相對於養狗需要花費的大量時間和精力,養貓的時間成本也很劃算。她認為,未來養貓的人一定更多。
「但是現在很多人養貓不是真正喜歡貓,她們總是強行把自己審美加在貓的身上,滿足她們的虛榮心。」梁樂說。她指的這些人,是一些經常帶著貓咪去寵物店洗澡、美容的寵物主人。隨著互聯網社交平台的發展,朋友圈、微博「曬貓」成為一種炫耀和談資。很多貓主人為了讓自己的貓更好看一點,會給貓穿衣服、做美容,甚至染色,純種貓的攀比之風也日益盛行。
然而,梁樂也發現,即便她堅信愛貓就該對貓親力親為,但這些為貓咪服務的產業,確實變得越來越多了。
貓咪經濟學下的新興產業
2015年,日本經濟學家發明了一個新詞:「貓咪經濟學」。「貓咪經濟學」是指不管經濟多麼困難,大眾對貓及其相關產品的熱情永遠高漲,只要商家用對貓咪,就能吸引關注從中獲益。
調查顯示,中國養貓的人群中,將貓作為孩子和家人看待的用戶佔比高達80%以上。這意味著,貓咪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這樣的背景下,除了傳統的貓糧、貓咪用品外,貓咪咖啡店、貓咪寄養、貓咪殯葬服務、雲養貓APP等都成了新興熱門的產業。
瞄準了這個趨勢,今年年初,Bobby與朋友在深圳開了一家貓咪咖啡店。他說:「北上廣深都是移民城市,很多人喜歡貓但卻不具備養貓的條件,比如房東不允許、室友不喜歡等等,所以這個行業做得好的話,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為此,Bobby與朋友前前後後跑了十幾家貓咖進行考察調研,一邊選址,一邊制定運營方案。由於合夥人原本是開貓舍的,具有貓咪護理經驗,又有貓咪的供給渠道,Bobby對這家店的未來充滿期待。作為深圳最大的貓咖之一,Bobby的店裡有三十多隻貓,主營餐飲和幫貓捨出售貓咪、貓咪的周邊產品。在養貓之風的帶動下,今年上半年,他的貓咖每月凈盈利基本都在20000元以上。
事實上,像Bobby一樣,想通過貓咖在貓咪產業市場上分一杯羹的人並不少。但是,自貓咖誕生以來,除了營利問題外,貓咖的衛生、貓咪的健康都是備受爭議的。即使如此,Bobby依然對這個行業抱有樂觀態度:「所有事情都有一個發展過程,出現問題,就代表著又到了新的階段。」目前,國內貓咖的數量已經有近千家,且還在不斷增加。
相比線下「吸貓」,「雲養貓」的發展顯得十分蓬勃。早期的「雲養貓」,起源於一些博主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貓咪的日常,從而吸引貓奴們的圍觀。@回憶專用小馬甲、@瓜皮的id醬等微博大V就是利用自己的寵物吸引了上千萬粉絲。其中,@回憶專用小馬甲靠著一隻蘇格蘭折耳貓和一隻薩摩耶犬做廣告、寫軟文,成功成為營銷號中的佼佼者,關於這兩只寵物的周邊抽獎微博轉發數最高超過50萬。小馬甲的一條微博廣告的價格為2萬元左右,年收入超過800萬。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各類養貓相關的APP也紛紛上線。《貓咪後院》就是一款貓咪養成類游戲,用戶可以在APP內為貓咪添置玩具、加蓋房子等。截至今年7月,《貓咪後院》下載量已經突破1900萬。如今,這個游戲不僅與時俱進地推出了VR版本《貓咪後院VR》,還改編成了真人版電影,讓廣大「雲吸貓患者」過足了癮。
今年11月,虛擬養貓游戲CryptoKitties登錄以太坊區塊鏈。在萌貓和虛擬數字幣的吸引下,CryptoKitties自上線以來,就成為以太坊區塊鏈上最受歡迎的項目,玩家可以在上面買賣並繁殖不同品種的電子寵物小貓。這個項目一度占據了以太坊15%的流量,官方數據顯示,目前CryptoKitties的銷售總額已經達到790萬美元,總共賣出了70000多隻虛擬貓,最貴的一隻賣到了2.6億人民幣。可見,聽起來冷冰冰的區塊鏈,一旦加上貓的元素,都能加分不少。
隨著養貓人群的增加,與貓相關的各類產業還會不斷發展,推陳出新,誕生出各種新的模式。相關數據顯示,2010年?2020年間,我國寵物行業規模保持年均30.9%的高速發展,到2020年,這一規模將達到1885億元。未來,這個數字還將繼續增長。
貓為什麼會佔領這個世界?
海明威說:「一個人不會被打敗,但是可以被貓毀滅。」這里的毀滅,指的是如海明威一樣的硬漢,也會被貓馴服。根據史料,人類的養貓史有5300年。而到了互聯網年代,貓更是無處不在。那麼,這種小生物為什麼會佔領人類世界?
提到貓咪,很多人都會聯想到日本。日本是貓咪文化最發達的國家,他們甚至在1987年就設立了「貓之日」,用來感謝陪伴人類的貓咪。在日本,貓咪為日本GDP貢獻遠超過偶像團體AKB48,超過2.3萬億日元。這種現象的出現,與他們的經濟文化分不開。
作為一個發達國家,日本的生活節奏十分快,東京人就連等車的一會功夫都會用來看書、發信息或閉眼小憩,他們的街道上永遠都車水馬龍。於是,那些懶洋洋地趴在路邊伸懶腰的貓,就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貓咪與世隔絕的安靜狀態,看起來與快節奏的日本格格不入,但卻是他們在繁忙的日常中最想擁有的。這時,慵懶的貓就成了他們的精神寄託,這種寄託延伸到文化中,生長出關於貓的動漫、貓島、貓雜貨店等一系列經濟產業,形成了文化與經濟的良好循環。
在某種程度上,貓咪文化在中國興起的原因與日本相似。2010年以來,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愈加明顯,人口紅利褪去,「空巢青年」成為了和「空巢老人」一樣備受關注的群體,「單身獨居、年齡在20歲?39歲、在大城市打拚」是時代給他們貼上的標簽。截止2017年,中國的空巢青年已經超過5000萬。調查顯示,在這群人中,57.9%的人表示缺乏感情寄託,41.9%的人認為自己缺乏照顧和關愛。
社會經濟與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是導致「空巢青年」出現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他們需要承受來自工作升職、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壓力;另一方面,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讓都市「低頭族」之間缺乏日常交流。快節奏的都市生活讓他們白天神經緊綳,晚上回家後,面對的仍然是漆黑冰冷的房間,這時「空巢青年」才會發現自己的情感無處安放。
在清華大學心理學教授彭凱平看來:「城市化讓很多生活在傳統社會環境的人變得獨立,但是人們的心理生活跟不上飛速發展的物質生活,『空巢』問題不是因為大齡單身青年多,而是他們沒有學會正常社會交往的技巧。」
這時,貓的「上位」就顯得順理成章。貓的性格與他們實在太像:內向、宅、需要陪伴、怕麻煩。對於貓來說,它們絕對不會主動打擾主人,甚至在主人召喚的時候也會無動於衷。這就迎合了人類「感情投射」的習慣,對待高冷的貓,人類往往更容易進行自我代入的想像。於是,與貓對話、玩樂,成為空巢青年們最大的樂趣。
消費升級同樣給了貓咪佔領世界的機會。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物質得到滿足後,人們就會追求精神滿足。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萌經濟」的崛起,貓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日趨上升。為了得到精神上的慰藉,人們越來越願意在貓身上進行投資,這也推動了一批與貓相關的產業的發展。
除了寵物平台之外,共享經濟、雲養貓等新型服務模式也開始擴張。為順應人們的心理,影視、微電影、互聯網社交中的表情包也越來越多運用到貓的元素。反過來,以貓為原型的一系列IP的形成,又進一步擴大了貓在人類當中的影響力。
日本知名動漫製作人川村元氣在《如果世界上不再有貓》里說:「不是人類飼養了貓,只是貓願意陪伴在人類身邊而已。」隨著觀念的轉變,貓對於人的意義,早已經不止於寵物了。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使用化名)
本文由南七道和高靈靈共同完成。南七道:南七道新媒創始人&CEO,關注互聯網和科技創業。公號南七道。
⑹ 以太坊是幹啥
區塊鏈寵物游戲
以太小丑是由IAC廣告宣傳平台推出的一款區塊鏈寵物養成游戲,結合養寵物的娛樂方式輕松賺錢,同時結合區塊鏈技術,確保玩家利益。 體驗撫養,打工,收益,轉賣的游戲樂趣,畫面精美,體驗豐富,收益快樂!做真正的游戲讓玩家得到更暢爽的體驗,用游戲這一廣為人知的產品形態,把人類帶入全智時代!
以太小丑是數字收藏品,非標準的數字貨幣(以太幣等),基於區塊鏈,永不可更改,可以通過第三方平台的驗證清楚的查詢到相關數據信息!以太小丑(CryptoClow)是基於以太坊區塊鏈開發的數字化的,有收藏價值的區塊鏈游戲。使用以太幣領養小丑,同時可以轉賣,也可以用他們去繁育出各種造型奇特的新一代小丑,還可以培育他們去打工賺錢,讓小丑這個數字收藏品有了更多的持續性和可玩性。#以太坊小丑#
⑺ 貓咪打噴嚏能自己好嗎,貓咪老是打噴嚏怎麼辦
大家好,我是以太小丑,CryptoClown是我的正經全名。做一個真正的區塊鏈寵物養成游戲!
做為一個人見人愛的寵物,除了「美」以外,我還有哪些特性呢?
我,每天會和主人撒嬌;
我,吃飽了會幹活賺錢,吃得少、賺得多;
我,泡個美眉不僅不花主人錢,還能賺錢(雄性小丑);
我,生了寶寶身材不走樣,寶寶長大能賺錢,寶寶的寶寶長大了又能賺錢,子子孫孫無窮盡也(雌性小丑)!
我,攜帶54位基因碼(嗯,比主人23對要多好幾對呢),刻著我祖輩、父輩給我的基因,和我自己的隨機基因,他們決定了我的樣子:背景色、衣服花紋、皮膚花紋。偶爾也可能基因突變,獲得一些特別稀缺的外形。不管怎麼說我是獨一無二的喲!
我,是數字收藏品,這是我最典型、最重要的特徵了。我是非標準的數字貨幣(像以太幣,每個單位都是等值的,我們稱之為標准數字貨幣),每一個我們的兄弟姐妹,都是代表著一個貨幣的價值,且會隨著主人的悉心照料,身價越來越高,如果主人有新歡了,可以隨時賣了我賺錢哦,我發誓我不會幫您數錢的,真的!
我,基於區塊鏈,永不可更改:所有以上我的行為,都會記在以太坊上,主人通過第三方平台的驗證,可以清楚地查詢到我和我的夥伴們的所有以上數據信息。君子坦盪盪,說的就是我們了。我們智能合約部分的代碼,都是開源的哦,主人們可以任意查看。
⑻ 如何交配,生出新的貓咪
1. 首先選中「我的貓咪」,然後選擇自己的一隻貓咪。比如在本教程的示範中,我們選中第二隻橙色的帶鬍子的貓咪
14. 接下來的操作跟自己生育一樣,參照步驟5. 8. 9. 10. 就行了。
⑼ 大家知道以太小丑是什麼嗎好像和以前以太坊的哪個以太貓是類似的嗎
是一個真正的區塊鏈寵物養成游戲,比以前的以太貓可玩性更高。使用以太幣來領養小丑,同時可以轉賣,也可以用他們去繁育出各種造型奇特的新一代小丑,還可以培育他們,讓他們去打工賺錢,這讓小丑這個數字收藏品有了更多的持續性和可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