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拿下世界
1. 以太坊貿易是旁氏騙局嗎,幣圈專業人士回答下。
不是,簡單是說首先以太坊貿易是基於在智能合約,分散的互聯網上創造了應用基礎之上創建的平台。 其次以太坊貿易有自己獨自的盈利模式是通過區域塊鏈接對全世界不同國家的比特幣、以太幣以及其它數字貨幣,在各大交易平台自動對價格進行對比,一旦發現差價,瞬間在毫秒之內完成交易,也就是說從價低的平台買入轉到價高的平台拋出,從中賺取幣的差價利潤。
2. 以太坊是一個什麼樣的項目
以太坊是一個全新開放的區塊鏈平台,它允許任何人在平台中建立和使用通過區塊鏈技術運行的去中心化應用。
就像比特幣一樣,以太坊不受任何人控制,也不歸任何人所有——它是一個開放源代碼項目,由全球范圍內的很多人共同創建。和比特幣協議有所不同的是,以太坊的設計十分靈活,極具適應性。在以太坊平台上創立新的應用十分簡便,隨著Homestead的發布,任何人都可以安全地使用該平台上的應用。
以太坊是可編程的區塊鏈。它並不是給用戶一系列預先設定好的操作,而是允許用戶按照自己的意願創建復雜的操作。這樣一來,它就可以作為多種類型去中心化區塊鏈應用的平台。
以太坊狹義上是指一系列定義去中心化應用平台的協議,它的核心是以太坊虛擬機(「EVM」),可以執行任意復雜演算法的編碼。在計算機科學術語中,以太坊是「圖靈完備的」。開發者能夠使用現有的JavaScript和Python等語言為模型的其他友好的編程語言,創建出在以太坊模擬機上運行的應用。
3. 以太經典是什麼以太坊和以太經典關系
以太坊的構思誕生於2013年。當年Vitalik Buterin(維塔利克˙布特林,幣圈一般都稱呼為V神)還在比特幣社區擔任程序員的時候,向比特幣核心開發人員建議開發一套面向應用開發者的語言,以方便各種應用的開發。比特幣核心開發人員不同意這個意見。於是V神決定開發一個新的平台作此用途。
V神在2013年寫下了《以太幣白皮書》,在白皮書中說明了建造去中心化程序的目標。在2014年,通過眾籌得到開發資金,於是開發了以太系統。(更好用的數字貨幣交易平台「幣匯」)
誕生之後,到目前為止共進行了四次的硬分叉。
第一次為了調整難度;
第二次發布了穩定版本「家園」;
第四次為了防止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DDOS)和減重。
只有第三次硬分叉,因為發生了黑客攻擊,而迫不得已進行了分叉。這就是The DAO事件。
The DAO事件
2015年7月30日,V神和以太坊基金會創建了第一個智能合約平台,並設計了TheDAO以太坊合約。
2016年4月30日正式部署了The DAO智能合約,並完成了當年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眾籌,達到了驚人的1.5億美元!(說句題外話,如今時間上最大的眾籌事件當屬EOS眾籌了,達到了更加驚人是50億美元!)
2016年6月17日,The DAO被黑客攻擊,黑客共盜取了約5000萬美元的以太幣,價格也從20美元暴跌到15美元,對以太坊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為了挽回投資人的損失,社區最後決定硬分叉。
於是,在2016年7月20日,在區塊高度1920000硬分叉成功,新鏈被稱為以太坊ETH,而原鏈就是現在的以太經典ETC。
4. 以太坊和以太經典的區別
關於區塊鏈的可變性。
ETH,假如大部分人同意修改鏈條也就是可變性,那麼就可以修改區塊鏈記錄和合約。
ETC,區塊鏈記錄和合約不可修改,也就是不可篡改性。
下面是關於兩種方法的利弊。
可變性的好處是人們可以適時地改變以做出正確的決定,因此,修改規范比找漏洞更實用。
不可修改性是人們不管當時有多聰明,但也不可能會不出錯,因此,應對此方案出現問題的時候,最好是通過現有的法律框架來尋找和解決漏洞。
關於發展的不同
ETH,不管是有意安排或者從誕生就如此,區塊鏈核心決策都是在社區的參與下由以太坊基金會制定並大部分由它開發。
ETC,區塊鏈的決策主要是通過三個鬆散的,有協作關系的團隊在社區參與下得到反饋而決定的。
在任何情況下,任何人都可以為兩種區塊鏈提出改進建議,這正是開源之好處,也是很常見的,你會發現,這兩條鏈的開發人員通過Github和Reddit來相互溝通,我希望為了實現共同目標,提高溝通和交流的頻率。
關於兼容性
目前,這兩種區塊鏈都相互兼容,ETH寫的合約,或應用程序,可以在ETC上應用,反之亦然。
ETH,專注於eWASM,致力於為越來越多的開發者提供平台,而對於合約安全性的問題是次要的,例如:Viper。
ETC,專注於讓開發者創造出更安全的合約,例如:Viper,IOHK研究,代價是消耗潛在的開發者人數。
很明顯,這兩條鏈都可以互相接納,不管它們的意願是否相同,我的看法是,開發人員的數量並不一定與產品的質量掛鉤。
關於交易速度
ETH,平均25秒,升級之後會縮短。
ETC,平均14秒,升級之後維持在10-14秒,根據ECIP-1010 和 ECIP-1036協議。
關於區塊容量
ETH,隨著ETH日交易量逐漸達到5百萬,區塊容量日漸飽和,這種情況跟最近比特幣的交易費用問題類似,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對區塊擴容得到解決,通過增加默認的燃料限制。
ETC,目前區塊容量還有很大空間,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接受ETC,區塊容量也會隨著增加,跟ETH一樣。
關於社區
ETH,主要在Reddit上討論
ETC,主要在Slack上討論
關於貨幣政策
ETH,計劃供應穩步增長,導致ETH區塊鏈在生命周期里平均有3%的通貨膨脹。
ETC,2025年之前,通貨膨脹達到3%,屆時總供應量將達到2億ETC,之後會通貨緊縮。
關於交易量的地區分布
ETH,中國佔20%,南韓25%,美國25%。
ETC,中國佔50%,南韓25%,美國10%。
關於證券
ETH,目前投資者沒有交易證券的選擇權,最近ETH的一個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產品被監管層否定了。
ETC,擁有ETC交易信託基金,該基金允許投資者擁有ETC,而不用擁有這個資產本身。
5. 以太坊是什麼以太坊與區塊鏈有什麼關系
以太坊是什麼:
以太坊是一項基於比特幣中技術和概念運用到計算機的創新。以太坊本身仿製了很多比特幣的技術,以此來維護計算機平台。區塊鏈技術就是其中之一。
以太坊平台可以安全的運行用戶想要的任何程序。
以太坊和其餘競爭幣比的優勢
以太坊出現之前,已經有一些數字貨幣模仿比特幣出現了。但是,這些項目本身有一定的缺點,僅僅可以同時支持一種或幾種特定應用。(更好的數字貨幣交易平台盡在「幣匯」)
然而以太坊之所以能超越以往這些項目的局限性,是因為以太坊的核心思想。
以太坊要實現的是一個內置了編程語言的區塊鏈協議,由於支持了編程語言,那麼理論上任何區塊鏈應用都可以用這門語言進行定義,進而作為一種應用,運行於以太坊的區塊鏈協議之上。
以太坊的設計十分靈活,極具適應性。
以太坊目標集區塊鏈技術之長,為了把區塊鏈優點,如去中心化、開放和安全等特點都加入到近乎所有的計算領域。
以太坊的區塊鏈應用
以太坊有很多區塊鏈應用,如黃金和股票的數字化應用、金融衍生品應用、DNS 和數字認證等等。
以太坊被很多創業公司實現出的區塊鏈應用就已經達到100多種。
以太坊也被一些金融機構、銀行財團(比如 R3),以及類似三星、Deloitte、RWE 和 IBM 這類的大公司所密切關注,由此也催生出了一批諸如簡化和自動化金融交易、商戶忠誠指數追蹤、旨在實現電子交易去中心化的禮品卡等等區塊鏈應用。
以太坊與區塊鏈的關系:
以太坊是可編程的區塊鏈。
以太坊是並不是給用戶一系列預先設定好的操作(例如比特幣交易),而是允許用戶按照自己的意願創建復雜的操作。
這樣一來,以太坊是就可以作為多種類型去中心化區塊鏈應用的平台,包括加密貨幣在內但並不僅限於此。
和其他區塊鏈一樣,以太坊也有一個點對點網路協議。以太坊區塊鏈資料庫由眾多連接到網路的節點來維護和更新。每個網路節點都運行著以太坊模擬機並執行相同的指令。因此,人們有時形象地稱以太坊為「世界電腦」。
6. 以太世界是不是傳銷是真的嗎
以太視界不是傳銷。截止2019年2月22日該企業未被有關部門認定為傳銷!
以太視界是一家打造區塊鏈生態圈的國際企業,致力於通過以太視界這個平台,打造以太坊生態圈,輔以遠大的眼光,讓世界從此大不同。公司核心團隊擁有超過5年的資深區塊鏈研發及運營經驗,是集區塊鏈研究、數字貨幣挖掘、行業資訊整合、數碼時代教育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區塊鏈平台。
「視界」中的「視」,有著高瞻遠矚,比喻視野寬廣,目光遠大的含義,而「視界」中的「界「,意指登上頂峰,眼界無限。視界即無界,無論眼光所及之處與否,皆為視界。恰如以太坊這一新興區塊鏈技術,擁有讓人無法一眼窺盡的未來。
以太視界運用區塊鏈技術,憑借其去中心化、開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匿名性等多重特徵,通過有效真實地數據分析與技術研發,成功構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以太錢包、以太俱樂部、以太平台以及以太資產等多方位的開放式綜合型生態圈。
7. 以太坊創始人buterin是哪個國家
以太坊創始人buterin是俄國人。
2013年年末,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發布了以太坊初版白皮書,啟動了項目。2014年7月24日起,以太坊進行了為期42天的以太幣預售。2016年初,以太坊的技術得到市場認可,價格開始暴漲,吸引了大量開發者以外的人進入以太坊的世界。中國三大比特幣交易所之二的火幣網及OKCoin幣行都於2017年5月31日正式上線以太坊。
(7)以太坊拿下世界擴展閱讀:
2011年布特林17歲在讀高中時,在父親的影響下開始認識到了比特幣,對於這一種新鮮的東西,布特林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一種完全分布式的貨幣,布特林開始閱讀比特幣論壇和技術資料。並從事寫比特幣博客文章的工作以賺取比特幣,雖然當時時薪僅2美元一小時。
當他賺了20個BTC時,拿了8.5個用來買一件襯衫。但他在那個時候意識到,如果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人共同加入比特幣社區,那麼便可以創立一個獨立的金融體系,並且區塊鏈的應用並非僅限於加密貨幣,適用於各行各業。此後,布特林也一直朝這個方向努力。
2011年後期,布特林在社區開始漸漸有了名氣,一位來自羅馬尼亞的人邀請他作為聯合創始人一起創立了《比特幣雜志》,並且擔任首席撰稿人。
8. 以太坊帶來了那些爭議和質疑呢
以太坊和比特幣是有著本質區別的,區別在哪裡呢?比特幣定義的是一套貨幣體系,而以太坊側重的是打造一條主鏈(可以理解為一條公路),可以讓大量的區塊鏈應用跑在這條公路上。
從這一點來看,以太坊的應用場景更廣泛,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以太坊標志著區塊鏈
1.0時代一個單純的貨幣體系,向區塊鏈2.0時代實現其他行業以及應用場景的轉變。
但是,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以太坊雖然拓展了區塊鏈在各行各業的應用范圍,還提升了處理交易的速度,但是它也存在著一定的爭議與質疑。
一、以太坊的擴展性不足的解決之道:分片技術和雷電網路
以太坊的底層設計,最大的問題是以太坊只有一條鏈,沒有側鏈,這就意味著,所有程序都要對等地跑在這條鏈上,消耗資源的同時,還會引發系統擁堵。正如去年非常火爆的以太坊游戲「加密貓」,這個游戲火爆的時候,一度引發以太坊網路癱瘓。
對於提升處理能力這個問題,以太坊提出兩種方式:一個是分片技術(shard),一個是雷電網路,下面我們分別介紹一下這兩種技術。
(一)分片技術
以太坊創始人 V 神(Vitalik Buterin)認為,諸如比特幣這種主流的區塊鏈網路,之所以處理交易的速度很慢,是因為每一個礦工要處理全網的每一筆交易,這樣的效率其實是非常低下的。分片技術的構想是:一筆交易不必發動全網所有節點都去處理,只要讓網路中的一部分節點(礦工)處理就好了。於是,以太坊網路被劃分成很多片,同一時間,每一分片都可以處理不同的交易,這樣一來,會大大提升網路性能。
但是,分片技術也是有一定爭議的。我們知道,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思想是去中心化,全網都去見證(處理)同一交易,這才具有最高的權威性。而以太坊分片技術,並不是所有節點共同見證,而是類似於分小組見證,這樣一來,它便失去了絕對的「去中心化」屬性,只能通過犧牲掉一定的去中心化特性來達到高性能的目的。
(二)雷電網路
雷電網路使用的是鏈下交易的方式。這是什麼意思呢?它的意思是:使用雷電網路的參與者在互相轉賬時,不需要通過以太坊主鏈交易確認,而是通過參與者之間創建支付通道,在鏈下完成。
不過,雷電網路並不是脫離主鏈的,在建立支付通道之前,需要先用主鏈上的資產做抵押,生成余額證明(Balance Proof),擁有餘額證明才能表明你能做出相應余額的轉賬。在交易雙方都持有餘額證明的情況下,雙方可通過支付通道在鏈下進行無限制次數的轉賬。
只有在完成鏈下交易,需要將資產轉回鏈上時,才會在以太坊主鏈上登記主鏈賬戶的余額變化信息,而這期間不管發生多少次交易在主鏈上是不會有記錄的。
雷電網路還有一個實實在在的好處,就是可以為你省下礦工費用。目前我們在以太坊主鏈上進行交易,需要消耗 Gas,需要支付礦工費用,那麼一旦將交易搬到鏈下,就可以節省這一部分的成本。
當然,雷電網路並不是十全十美的。在使用雷電網路時需要用主鏈上的資產作抵押;而這部分資產作為抵押物,在使用者完成鏈下交易之前是不能使用的。這也就決定了,雷電交易只適合小額交易。
上面就是以太坊擴展性不足的問題,以及目前提出的兩個主要解決方案:分片技術和雷電網路。
二、以太坊的智能合約存在漏洞與臭名昭著的 The Dao 事件
以太坊的智能合約很強大,但是,凡是代碼都會存在漏洞的,以太坊智能合約最大的爭議就在於所謂的漏洞,也就是安全性問題。據相關研究表明,在基於以太坊的近100萬個智能合約上,發現有34200(約3%)個含有安全漏洞,將允許黑客竊取ETH、凍結資產或刪除合約,比如說,臭名昭著的The Dao 事件。
(一)Dao是什麼意思?
介紹 The Dao 事件之前, 我們先見到介紹一下 DAO 是什麼。DAO 是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的簡稱,可以理解為:去中心化自治組織。從以太坊的角度來理解,DAO 是區塊鏈上的某一類合約,或者一個合約組合,用來代替政府的審查以及復雜等中間程序,從而實現高效的、去中心化的信任的系統。所以,DAO 不是特定的某個組織,也就說呢,可以有很多的DAO,各種各樣的DAO。
(二)臭名昭著的The Dao事件
但是,我們現在提到DAO,基本上所指的都是The DAO事件,也就是我們剛剛說的那個臭名昭著的黑客攻擊事件。我們知道,英文中的 The是特指的意思,The DAO事件呢就
是特指的那個DAO事件,因為我們剛剛說了DAO不是特定的某個組織,可以有很多的DAO,各種各樣的DAO。
2016 年的時候,德國一家專注「智能鎖」的公司 Slock.it,為了實現去中心化的實物交換(比如說:公寓啊,船隻啊),在以太坊上發布了 DAO項目。並且於2016年4月
30日開始,融資窗口開放了28天。
沒想到,這個DAO項目的人氣非常高,短短半個月就籌得了超過一億美元,而到整個融資期結束,一共籌集到1.5億美元,由此呢,它成為歷史上最大的眾籌項目。然而好景不長,到了6月份,黑客利用智能合約裡面的漏洞,成功轉移了超過360萬個以太幣,並投入到一個DAO子組織中,這個組織和The DAO有著同樣的結構。以至於當時以太幣價格從20多美元直接跌破13美元。
這個事件說明智能合約的確是有漏洞的,而且一旦漏洞被黑客利用,那麼後果是非常嚴重的。這就是現在很多人批評以太坊,說它的智能合約不智能。
對於這個問題,目前國外有很多公司為了解決智能合約的漏洞問題 ,開始提供代碼審計服務。而從技術的角度來說,目前一些團隊正在對智能合約進行檢驗,這些團隊多數由哈佛、斯坦福和耶魯的教授帶隊,部分團隊已經獲得了頭部機構的投資。
除了目前以太坊存在的擴展性不足、智能合約漏洞問題,對於以太坊的爭議還在於它所追求的POS共識機制,也就是權益證明機制,在權益證明機制下,如果說誰持幣的數量越大、持幣時間越久,獲得的「權益」(利息)就越多,還有機會得到記賬權力,記賬又可以獲得獎勵,那麼這樣一來,容易造成「強者越強」的寡頭優勢。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ICO亂象的問題。ICO是區塊鏈項目籌措資金的常用方式,咱們可以理解為預售。以太坊上ICO項目的爆發,滋生了打著ICO旗號進行資金盤、詐騙圈錢等不法行為,對社會和金融穩定造成安全隱患。
9. 以太坊經典是什麼
1.什麼是以太經典?
ETC(Ethereum Classic)是以太坊在1,920,000個塊後硬分叉出的分叉幣種,功能和以太坊極為類似。ETC秉承去中心化理念,支持區塊鏈保證的共識機制。ETC堅信,區塊鏈一旦開始運行,它的發展方向就不被任何中心團隊所左右,而是按照參與整個網路人員的共識和全網算力的共識所決定。
2016年7月份進行的以太坊區塊鏈硬分叉旨在將被黑客盜竊的The DAO資金轉移到一個由投資者掌控的賬戶,並讓舊的交易記錄被歷史遺忘。大多數以太坊開發者都參與了這次逆轉,交易所、創業公司和該生態系統中的其他成員也參與了。幾天之後,該項目恢復了常態。但是並非所有人都想將舊的交易記錄忘記。於是一小部分礦工繼續使用原來的區塊鏈,以此作為一種抗議,他們將硬分叉描述為是對The DAO這個廢棄項目的抽資行為。於是Ethereum Classic(ETC)就誕生了。
2.詳細參數
中文名:以太經典 英文名:Ethereum Classic 英文簡稱:ETC
研發者:以太經典團隊 核心演算法:Ethash 共識證明:POW
發布日期:2016/7/20 區塊時間:約15-17秒/塊
貨幣總量:固定為2.1億,最高不超過2.3億,每500萬個區塊減速20%,第一次減產時間預計為2017年12月
主要特色:獨立的加密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