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以太坊知識 » 以太坊事故

以太坊事故

發布時間: 2021-04-28 18:19:19

『壹』 power over ethnet是什麼意思.

乙太網供電 (POE) 概述

POE (Power Over Ethernet)指的是在現有的乙太網Cat.5布線基礎架構不作做何改動的情況下,在為一些基於IP的終端(如IP電話機、無線區域網接入點AP、網路攝像機等)傳輸數據信號的同時,還能為此類設備提供直流供電的技術。POE技術能在確保現有結構化布線安全的同時保證現有網路的正常運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POE也被稱為基於區域網的供電系統(POL, Power over LAN )或有源乙太網( Active Ethernet),有時也被簡稱為乙太網供電,這是利用現存標准乙太網傳輸電纜的同時傳送數據和電功率的最新標准規范,並保持了與現存乙太網系統和用戶的兼容性。IEEE 802.3af標準是基於乙太網供電系統POE的新標准,它在IEEE 802.3的基礎上增加了通過網線直接供電的相關標准,是現有乙太網標準的擴展,也是第一個關於電源分配的國際標准。

IEEE在1999年開始制定該標准,最早參與的廠商有3Com, Intel, PowerDsine, Nortel, Mitel和National Semiconctor。但是,該標準的缺點一直制約著市場的擴大。直到2003年6月,IEEE批准了802. 3af標准,它明確規定了遠程系統中的電力檢測和控制事項,並對路由器、交換機和集線器通過乙太網電纜向IP電話、安全系統以及無線LAN接入點等設備供電的方式進行了規定。IEEE 802.3af的發展包含了許多公司專家的努力,這也使得該標准可以在各方面得到檢驗。

一個典型的乙太網供電系統如圖1所示。在配線櫃里保留乙太網交換機設備,用一個帶電源供電集線器(Midspan HUB)給區域網的雙絞線提供電源。在雙絞線的末端,該電源用來驅動電話、無線接入點、相機和其他設備。為避免斷電,可以選用一個UPS。

圖1 一個典型的乙太網供電系統

POE的關鍵技術

POE的系統構成及供電特性參數
一個完整的POE系統包括供電端設備(PSE, Power Sourcing Equipment)和受電端設備(PD, Power Device)兩部分。PSE設備是為乙太網客戶端設備供電的設備,同時也是整個POE乙太網供電過程的管理者。而PD設備是接受供電的PSE負載,即POE系統的客戶端設備,如IP電話、網路安全攝像機、AP及掌上電腦( PDA)或行動電話充電器等許多其他乙太網設備(實際上,任何功率不超過13W的設備都可以從RJ45插座獲取相應的電力)。兩者基於IEEE 802.3af標准建立有關受電端設備PD的連接情況、設備類型、功耗級別等方面的信息聯系,並以此為根據PSE通過乙太網向PD供電。
POE標准供電系統的主要供電特性參數為:
電壓在44~57V之間,典型值為48V。
允許最大電流為550mA,最大啟動電流為500mA。
典型工作電流為10~350mA,超載檢測電流為350~500mA。
在空載條件下,最大需要電流為5mA。
為PD設備提供3.84~12.95W五個等級的電功率請求,最大不超過13W。
POE供電的工作過程
當在一個網路中布置 PSE供電端設備時,POE乙太網供電工作過程如下所示。
檢測:一開始,PSE設備在埠輸出很小的電壓,直到其檢測到線纜終端的連接為一個支持IEEE 802.3af標準的受電端設備。
PD端設備分類:當檢測到受電端設備PD之後,PSE設備可能會為PD設備進行分類,並且評估此PD設備所需的功率損耗。
開始供電:在一個可配置時間(一般小於15μs)的啟動期內,PSE設備開始從低電壓向PD設備供電,直至提供48V的直流電源。
供電:為PD設備提供穩定可靠48V的直流電,滿足PD設備不越過 15.4W的功率消耗。
斷電:若PD設備從網路上斷開時,PSE就會快速地(一般在300~400ms之內)停止為PD設備供電,並重復檢測過程以檢測線纜的終端是否連接PD設備。
在把任何網路設備連接到PSE時,PSE必須先檢測設備是不是PD,以保證不給不符合POE標準的乙太網設備提供電流,因為這可能會造成損壞。這種檢查是通過給電纜提供一個電流受限的小電壓來檢查遠端是否具有符合要求的特性電阻來實現的。只有檢測到該電阻時才會提供全部的48V電壓,但是電流仍然受限,以免終端設備處在錯誤的狀態。作為發現過程的一個擴展,PD還可以對要求PSE的供電方式進行分類,有助於使PSE以高效的方式提供電源。一旦PSE開始提供電源,它會連續監測PD電流輸入,當PD電流消耗下降到最低值以下,如在拔下設備時或遇到PD設備功率消耗過載、短路、超過PSE的供電負荷等,PSE會斷開電源並再次啟動檢測過程。
電源提供設備也可以被提供一種系統管理的能力,例如應用簡單網路管理協議(SNMP)。這個功能可以提供諸如夜晚關機、遠端重啟之類的功能。
研究POE的供電方式可以看出,在供電的過程中有兩個關鍵的問題需要考慮,一個是對於PD設備的識別,另一個是系統中UPS的容量。
POE通過電纜供電的原理
標準的五類網線有四對雙絞線,但是在l0M BASE-T和100M BASE-T中只用到其中的兩對。IEEE80 2.3af允許兩種用法如圖2和圖3所示。

圖2 通過空閑腳供電
圖3 通過數據腳供電

應用空閑腳供電時,4、5腳連接為正極,7、8腳連接為負極。
應用數據腳供電時,將DC電源加在傳輸變壓器的中點,不影響數據的傳輸。在這種方式下線對1、2和線對3、6可以為任意極性。
標准不允許同時應用以上兩種情況。電源提供設備PSE只能提供一種用法,但是電源應用設備PD必須能夠同時適應兩種情況。該標准規定供電電源通常是48V、13W的。PD設備提供48V到低電壓的轉換是較容易的,但同時應有1500V的絕緣安全電壓。
POE標准還規范了傳送電功率應使用的非屏蔽雙絞線對電纜,即3、5、5e或6類電纜。明確了與其一起工作的現存電纜設施不需要任何改動,這其中包括3、5、5e或6類電纜、各種短接線與接線板、電源插座引線和連接的硬體等。POE標准與IEEE 802.3標准系列兼容。
POE的兩種供電方法
POE標准為使用乙太網的傳輸電纜輸送直流電到POE兼容的設備定義了兩種方法:一種稱作「中間跨接法」( Mid -Span ),使用乙太網電纜中沒有被使用的空閑線對來傳輸直流電,相應的Endpoint PSE支持POE功能的乙太網交換機、路由器、集線器或其他網路交換設備。另一種方法是「末端跨接法」(End-Span),是在傳輸數據所用的芯線上同時傳輸直流電,其輸電採用與乙太網數據信號不同的頻率。Midspan PSE是一個專門的電源管理設備,通常和交換機放在一起。它對應每個埠有兩個RJ45插孔,一個用短線連接至交換機,另一個連接遠端設備。可以預見,End-Span會迅速得到推廣,這是由於乙太網數據與輸電採用公用線對,因而省去了需要設置獨立輸電的專用線,這對於僅有8芯的電纜和相配套的標准RJ-45插座意義特別重大。
圖4是POE供電系統的一個實例,由供電設備PSE 、受電設備PD和相關的配套設備及乙太網傳輸電纜組成。

圖4 符合IEEE 802.3af標準的乙太網供電系統實例

當PD設備與POE標准兼容時就可直接通過RJ-45插座從乙太網電纜供電,對於與POE不兼容的設備可以採用直流變換器或抽頭分壓裝置的方法,將其電壓變換成POE兼容的電壓。這些裝置有時也被稱為有源乙太網分裂器(Sputters),它可以將太網電纜的直流電壓取出來並通過常規的直流插座供PD設備使用。
POE技術的優勢以及拓展的應用

使用乙太網線供電的優勢是明顯的:

POE只需要安裝和支持一條電纜,簡單而且節省空間,並且設備可隨意移動。
節約成本。許多帶電設備,例如視頻監視攝像機等,都需要安裝在難以部署AC電源的地方,POE使其不再需要昂貴電源和安裝電源所耗費的時間,節省了費用和時間。
像數據傳輸一樣,POE可以通過使用簡單網管協議(SNMP)來監督和控制該設備。
POE供電端設備只會為需要供電的設備供電,只有連接了需要供電的設備,乙太網電纜才會有電壓存在,因而消除了線路上漏電的風險。
一個單一的UPS就可以提供相關所有設備在斷電時的供電。
用戶可以自動、安全地在網路上混用原有設備和POE設備,這些設備能夠與現有乙太網電纜共存。
使網路設備便於管理。因為當遠端設備與網路相連後,才能夠遠程式控制制、重配或重設。
在無線區域網中,POE可以簡化射頻測試任務,接入點能夠被輕松地移動和接入。
隨著IEEE 802.3af標準的確立,其他大量的應用也將快速涌現出來,包括藍牙接入點、燈光工作、網路列印機、IP電話機、Web攝像機、無線網橋、建築的保安系統如門禁讀卡機與監測系統等。用戶在當前的乙太網設備上融合新的供電裝置,就可以在現有的網線上提供48V直流電源,降低了網路建設的總成本,並且保護了投資。已經有製造商在市場上投放產品,例如帶電源的Midspan Hub。

PoE的核心就是將48V的額定電壓通過乙太網電纜傳輸給受電設備(PD)陣列。IP電話就是受電設備的一種,其它還有Wi-Fi設備和藍牙接入點,網路攝像機和零售終端。

POTs(傳統電話服務)通過本地交換機將48V的額定電壓傳送到用戶的電話上,而這種傳送會隨著我們拿起電話一並進行。但對很多像VoIP之類的具體PoE應用,最為關鍵的是明確網路關鍵物理基礎設施(NCPI)能否支持這些PD,能否被正確的安裝,這樣才能確保它比POTs發揮更大的效用。

圖1 典型的PoE布局圖

能量傳輸

通過乙太網給受電設備傳送能量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使用電纜里的兩對空閑雙絞線,每一對分別對應一個極性;另一種方法是通過網路開關,將極性傳送到接收器和發射器相互隔離的轉換器的次級中心抽頭中。

額定的48V電壓是通過電源設備(PSE)來提供的,其提供方式也有兩種,經端點PSE或中點PSE。其中,端點PSE可配合新型的網路開關工作或是集成進網路開關中。Midspan PSE通過網路開關輸出48V的額定電壓就是經由端點PSE,此法通常用於升級已建成的網路。其典型的實現方法就是使用了電源模塊插座和電源集線器。

根據網路結構的大小和相關的基礎結構,PSE通常布置在中間配線架(IDF)中、主配線架或數據中心中。但不管採用何種方案,依據實際需要對NCPI監視和加強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部署PoE時一定要對IDF仔細考慮,主要考慮因素包括散熱、物理空間和對更高性能的要求。

因為每個PoE連接能傳送15W的電能,所以根據埠的數量和PD,IDF上的能量需求會有很大的變化,可以從小於100W一直到4000W或更高。

圖2 配屬PoE的布線室圖

UPS和基礎結構概念

是布置endspan還是midspan PSE,關鍵取決於關鍵應用中的PoE系統能否被UPS支持。如果要在IDF上增加輔助設備,監視IDF上的可用電源和房間中的散熱就變得十分的重要。當現有的PoE標准規定每個連接只能傳送大約15W電力的時候,新的PoE+標准已整裝待發,它能將傳輸水平提升到30~50W之間,但這會給IDF帶來很大的壓力。

與IDF不同,MDF一般被看作一個小型的網路或計算機房,因而對物理基礎設施的快速升級就要優先考慮。因為,新的核心路由器和冗餘模式下的開關所帶來的負載將遠超過現有UPS能力。舉例來說,UPS可能沒有充足的運行時間,而現有的冷卻能力也不能滿足需要,因為它們都不是為PoE使用所設計的。

對數據中心而言,挑戰則來自於集成能容納PoE和相關應用設備的機櫃,因為它們需要更高的實用性、冗餘性和高於其他設備的電池工作壽命。

對NCPI的考慮

在設計高可用性PoE網路時,對NCPI可以按不同部分進行考慮,例如像UPS電源、機櫃、冷卻、管理和服務。

首先是電源。要確定UPS能支持的IDF(中間配線架)、MDF或數據中心上的總負載,而並不僅是網路開關。然後,確定具體應用需求,保證整個網路能充分的運行。一般來說,電話系統的典型需求是能連續工作1~2小時。

第二是機櫃和PDU。為開關選擇的機櫃要能夠透風,特別是對基於重底盤的開關要選擇帶4腳的機櫃。總而言之,就是要根據重量和尺寸來選擇能支持大型號UPS和電池盒的機櫃。對PDU的要求則是它應帶許多插座或能測量電流。為防止過載,測量型智能PDU還要能夠通過網路瀏覽器來進行遠程式控制制。

第三是冷卻。根據需要來判斷用戶的布線室、MDF、數據中心是否應加強通風。還要對IDF、MDF和數據中心的溫度和濕度進行監控,並讓用戶通過多種方式得到警告,以避免發生大事故。

第四是服務。當用戶為PoE作計劃或是布置網路連接的時候,就要考慮對電源/基礎結構進行監控,還要考慮接入服務。如果用戶沒有室內安裝的經驗,還需聘請專業人士進行安裝。

最後是管理。目前有個趨勢就是建立自診斷、自防禦、自治療的系統,相同的概念也可擴展到NCPI或物理層。否則,安全問題將成為一個主要的瓶頸。要為完整的基礎結構而不是單個設備設計完整的管理措施,確保多節點網路能有一個合理的管理策略。

『貳』 以太坊帶來了那些爭議和質疑呢

以太坊和比特幣是有著本質區別的,區別在哪裡呢?比特幣定義的是一套貨幣體系,而以太坊側重的是打造一條主鏈(可以理解為一條公路),可以讓大量的區塊鏈應用跑在這條公路上。

從這一點來看,以太坊的應用場景更廣泛,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以太坊標志著區塊鏈

1.0時代一個單純的貨幣體系,向區塊鏈2.0時代實現其他行業以及應用場景的轉變。

但是,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以太坊雖然拓展了區塊鏈在各行各業的應用范圍,還提升了處理交易的速度,但是它也存在著一定的爭議與質疑。

一、以太坊的擴展性不足的解決之道:分片技術和雷電網路

以太坊的底層設計,最大的問題是以太坊只有一條鏈,沒有側鏈,這就意味著,所有程序都要對等地跑在這條鏈上,消耗資源的同時,還會引發系統擁堵。正如去年非常火爆的以太坊游戲「加密貓」,這個游戲火爆的時候,一度引發以太坊網路癱瘓。

對於提升處理能力這個問題,以太坊提出兩種方式:一個是分片技術(shard),一個是雷電網路,下面我們分別介紹一下這兩種技術。

(一)分片技術

以太坊創始人 V 神(Vitalik Buterin)認為,諸如比特幣這種主流的區塊鏈網路,之所以處理交易的速度很慢,是因為每一個礦工要處理全網的每一筆交易,這樣的效率其實是非常低下的。分片技術的構想是:一筆交易不必發動全網所有節點都去處理,只要讓網路中的一部分節點(礦工)處理就好了。於是,以太坊網路被劃分成很多片,同一時間,每一分片都可以處理不同的交易,這樣一來,會大大提升網路性能。

但是,分片技術也是有一定爭議的。我們知道,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思想是去中心化,全網都去見證(處理)同一交易,這才具有最高的權威性。而以太坊分片技術,並不是所有節點共同見證,而是類似於分小組見證,這樣一來,它便失去了絕對的「去中心化」屬性,只能通過犧牲掉一定的去中心化特性來達到高性能的目的。

(二)雷電網路

雷電網路使用的是鏈下交易的方式。這是什麼意思呢?它的意思是:使用雷電網路的參與者在互相轉賬時,不需要通過以太坊主鏈交易確認,而是通過參與者之間創建支付通道,在鏈下完成。

不過,雷電網路並不是脫離主鏈的,在建立支付通道之前,需要先用主鏈上的資產做抵押,生成余額證明(Balance Proof),擁有餘額證明才能表明你能做出相應余額的轉賬。在交易雙方都持有餘額證明的情況下,雙方可通過支付通道在鏈下進行無限制次數的轉賬。

只有在完成鏈下交易,需要將資產轉回鏈上時,才會在以太坊主鏈上登記主鏈賬戶的余額變化信息,而這期間不管發生多少次交易在主鏈上是不會有記錄的。

雷電網路還有一個實實在在的好處,就是可以為你省下礦工費用。目前我們在以太坊主鏈上進行交易,需要消耗 Gas,需要支付礦工費用,那麼一旦將交易搬到鏈下,就可以節省這一部分的成本。

當然,雷電網路並不是十全十美的。在使用雷電網路時需要用主鏈上的資產作抵押;而這部分資產作為抵押物,在使用者完成鏈下交易之前是不能使用的。這也就決定了,雷電交易只適合小額交易。

上面就是以太坊擴展性不足的問題,以及目前提出的兩個主要解決方案:分片技術和雷電網路。

二、以太坊的智能合約存在漏洞與臭名昭著的 The Dao 事件

以太坊的智能合約很強大,但是,凡是代碼都會存在漏洞的,以太坊智能合約最大的爭議就在於所謂的漏洞,也就是安全性問題。據相關研究表明,在基於以太坊的近100萬個智能合約上,發現有34200(約3%)個含有安全漏洞,將允許黑客竊取ETH、凍結資產或刪除合約,比如說,臭名昭著的The Dao 事件。

(一)Dao是什麼意思?

介紹 The Dao 事件之前, 我們先見到介紹一下 DAO 是什麼。DAO 是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的簡稱,可以理解為:去中心化自治組織。從以太坊的角度來理解,DAO 是區塊鏈上的某一類合約,或者一個合約組合,用來代替政府的審查以及復雜等中間程序,從而實現高效的、去中心化的信任的系統。所以,DAO 不是特定的某個組織,也就說呢,可以有很多的DAO,各種各樣的DAO。

(二)臭名昭著的The Dao事件

但是,我們現在提到DAO,基本上所指的都是The DAO事件,也就是我們剛剛說的那個臭名昭著的黑客攻擊事件。我們知道,英文中的 The是特指的意思,The DAO事件呢就

是特指的那個DAO事件,因為我們剛剛說了DAO不是特定的某個組織,可以有很多的DAO,各種各樣的DAO。

2016 年的時候,德國一家專注「智能鎖」的公司 Slock.it,為了實現去中心化的實物交換(比如說:公寓啊,船隻啊),在以太坊上發布了 DAO項目。並且於2016年4月

30日開始,融資窗口開放了28天。

沒想到,這個DAO項目的人氣非常高,短短半個月就籌得了超過一億美元,而到整個融資期結束,一共籌集到1.5億美元,由此呢,它成為歷史上最大的眾籌項目。然而好景不長,到了6月份,黑客利用智能合約裡面的漏洞,成功轉移了超過360萬個以太幣,並投入到一個DAO子組織中,這個組織和The DAO有著同樣的結構。以至於當時以太幣價格從20多美元直接跌破13美元。

這個事件說明智能合約的確是有漏洞的,而且一旦漏洞被黑客利用,那麼後果是非常嚴重的。這就是現在很多人批評以太坊,說它的智能合約不智能。

對於這個問題,目前國外有很多公司為了解決智能合約的漏洞問題 ,開始提供代碼審計服務。而從技術的角度來說,目前一些團隊正在對智能合約進行檢驗,這些團隊多數由哈佛、斯坦福和耶魯的教授帶隊,部分團隊已經獲得了頭部機構的投資。

除了目前以太坊存在的擴展性不足、智能合約漏洞問題,對於以太坊的爭議還在於它所追求的POS共識機制,也就是權益證明機制,在權益證明機制下,如果說誰持幣的數量越大、持幣時間越久,獲得的「權益」(利息)就越多,還有機會得到記賬權力,記賬又可以獲得獎勵,那麼這樣一來,容易造成「強者越強」的寡頭優勢。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ICO亂象的問題。ICO是區塊鏈項目籌措資金的常用方式,咱們可以理解為預售。以太坊上ICO項目的爆發,滋生了打著ICO旗號進行資金盤、詐騙圈錢等不法行為,對社會和金融穩定造成安全隱患。

『叄』 做ETH交易去哪比較好

放心點的話還是去幣所全 球,他的交易環境要比別的好一些,正規的交易所。

幣所全 球自主研發sminssxf風控系統同時配合強大的底層架構,讓交易更加流暢,保證了用戶可以在合適的價格成交。我們是較早提出杠桿交易的交易所之一,為了便捷用戶交易,上線了快捷交易,讓交易更加簡單便捷。

『肆』 交易以太坊ETH有風險嗎

不要說以太,就連大餅交易的時候都有風險,想降低風險就要找一個可靠的平台,可靠的團隊,這樣才能最大程度降低風險。

『伍』 以太幣ETH前景如何

簡介:以太幣是以太坊中使用的貨幣名稱,用於在以太坊虛擬機內支付計算。以太坊是一種能夠用於部署去中心化應用的區塊鏈,是一個開源計算機平台和區塊鏈平台。2013年末由俄羅斯程序員VitalikButerin創建。
發行時間:2014年。目前以太幣是市值第二高的加密貨幣,僅次於比特幣。
流通供給量:97,524,469ETH(總量不恆定)
交易量份額:目前佔加密貨幣市場的19.5%。
市值:$85,966,171,144
未來前景:以太幣的價值取決於以太坊這個平台上應用是否繁榮,以太幣或有「接棒」比特幣繼續大漲的勢頭。

『陸』 玩以太坊的人多麼

多啊,有很多機構投資者都開始關注以太坊。以太坊上漲也和機構投資者入場有很大關系。個人認為以太坊還會大漲。選交易所建議去中幣,中幣是7年的老交易所,而且從未出現安全事故。值得信賴。

『柒』 比特幣為何會跌破1萬美元

關於此次比特幣跌破1萬美元的原因有多種觀點,有業內人士侃稱:「也許是主力為了提前紀念94事件准備的一出好戲」。更多的觀點認為Defi(去中心化金融)挖礦將場外資金抽走,可能是造成本輪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不過,也有觀點認為,此次比特幣下跌主要原因還是由於莊家砸盤導致

Coinmarketcap網站顯示,9月3日凌晨,比特幣短線暴跌逾10%,一度跌破10000美元關口,最低跌至9960美元,刷新7月27日以來新低,24h跌幅為9.98%,目前反彈至10302美元。與此同時,加密貨幣集體走低,市值前十的熱門幣種,除穩定幣之外,多數下跌幅度超過10%。

不過由於此次比特幣下跌的日期較為特殊,且在前兩日已有跌幅鋪墊,有業內人士侃稱:「也許是主力為了提前紀念94事件准備的一出好戲」。據悉,幣圈94事件來源於2017年9月4日,七部委聯合下發《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正式叫停ICO(首次代幣發行)融資,該日被視作中國數字貨幣投機史中的重要分水嶺。

不過,逢節必跌並非幣圈傳統。就此次比特幣下跌,更多的觀點認為Defi(去中心化金融)挖礦將場外資金抽走,可能是造成本輪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此次比特幣下跌主要原因還是由於莊家砸盤導致。

有名為數字貨幣趨勢狂人的分析師KOL指出,近期交易所出現了大量的砸盤式賣單,當幣價在11770-11800美元附近,交易所大戶以500BTC為單位,掛在11750美元甩貨,所有掛單都被搬磚機器人瞬間吃掉,大概砸了4000個幣左右。

(7)以太坊事故擴展閱讀

Defi(去中心化金融)挖礦將場外資金抽走是造成本輪下跌的觀點

比特幣錢包幣信創始人吳鋼就在社交平台上公開稱,大盤下跌系DeFi類(去中心化金融)項目「吸血」,並舉例近期暴漲百倍的Sushi項目。

火幣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康律之對界面新聞分析稱,近期數字貨幣的熱點並不在比特幣市場,而是受以太坊生態和波場生態中的去中心化金融市場逐步繁榮所引起整體數字貨幣市場的興旺。

從去中心化交易所成交量已經到達主流交易所成交量的6%可見一斑。此外,9月初去中心化交易所 Uniswap 的24小時交易量達到了 4.41億美元,更是首次超過了頭部中心化交易所 Coinbase Pro。

熱點內容
usdt第三方支付介面安全嗎 發布:2025-08-02 14:05:01 瀏覽:568
冷錢包存儲服務 發布:2025-08-02 13:49:07 瀏覽:796
手機製作冷錢包教程視頻 發布:2025-08-02 13:46:51 瀏覽:685
dcrc區塊鏈是真的嗎 發布:2025-08-02 13:35:57 瀏覽:800
怎麼查看btc合約多少 發布:2025-08-02 13:32:00 瀏覽:377
高端對話區塊鏈 發布:2025-08-02 13:15:32 瀏覽:186
礦機改銅管降溫 發布:2025-08-02 13:10:24 瀏覽:295
誰在2008年提出區塊鏈 發布:2025-08-02 12:57:21 瀏覽:591
開發區塊鏈要多久 發布:2025-08-02 12:54:20 瀏覽:822
xrp有沒有可能上漲至100 發布:2025-08-02 12:47:46 瀏覽: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