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要信仰嗎
A. 真正在幣圈賺錢的是哪類人
我們來幣圈投資數字貨幣都是為了賺錢,且多數人都想體面的賺錢。坑蒙拐騙、揮舞鐮刀的賺錢法不在今日的討論范圍。我們討論的是靠買幣賺到大錢的人。
通過我的觀察,大概有兩類。如有偏頗,望補充指正。
1、靠修為
2、靠紀律
我理解的有修為的人應具備以下的特質:
其實這個挺難的,我之前說過,我們從小在整齊劃一的教育模式下長大,獨立思考的覺醒延緩了很久。而對真相的探究正是源於獨立思考。多數人只是聽從媒體,跟隨大眾輿論,浮萍一樣,隨風飄搖。如果碰巧你信任的某個人再把你帶偏了,那就只能在謊言和錯誤中待得更久了。
到底有多少人看清了比特幣的真相?它真正牛逼的是技術,還是背後的經濟學?
強烈建議大家看一下【央視紀錄片】《美元貶值之謎》,鏈接點我。
這里有幾個值得關注的真相:
1、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建立之後,美元和黃金掛鉤,確立了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實行「新經濟政策」,美元和黃金脫鉤,美國不再向任何國家兌換黃金。 從此各國貨幣成為了無兌現紙幣。僅靠政府背書。
美國從此可以隨意印鈔,購買全世界的東西。長期貿易逆差。各國的美元儲備又被拿出來購買美國國債借給美國,其他購買美國國債的還有養老金賬戶,甚至個人等。美國可以繼續靠發行國債抵押給美聯儲印鈔,拿新貸款去還舊債和應付政府開支,每次都要借更多的錢去償債。如此循環,美國政府將永遠還不清它欠美聯儲的債。因此,投資美國國債就是一個龐氏騙局。
世界各國把來之不易的財富慢慢投入到這個規模空前的旁氏騙局中。各國在為美國無限印鈔的後果買單,集體陷進一個漩渦。印鈔導致進一步通脹。錢多了不是因為經濟發展支撐的,而是直接印出來的。。
如果各國不再購買美國國債,美國的金融體系將崩塌。而美國之前對各國欠下的債務也將無力償還。簡直就是一個黑洞。。。
可是民眾並沒有看清真相,民眾要求的只是提高 社會 福利,醫療福利,這就要求增加政府支出,那政府只有繼續發行國債,印鈔。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民眾無法明白,貨幣政策、金融體系才是始作俑者。
我相信美國政府心裡也很清楚,只是誰會願意讓這個崩塌的時刻發生在自己的任期內呢?那就只能繼續下去,採用緩兵之計,哪怕自欺欺人也好,直到有一天拿紙都糊不住了為止。。
2、這是一場長達近半個世紀的不兌現紙幣的實驗的失敗,及帶來的痛苦。 人們似乎忘記了正是美元與黃金脫鉤導致了這一切。當然,不僅僅限於美國。2008年的金融危機也許只是龐氏騙局崩塌的前奏。
就在兩天前,6月5號,美國拒絕了德國和俄羅斯從紐約運回本國黃金的請求。他們嚴重懷疑是不是美國已經將他們的黃金挪作他用了。美國身負22萬億美元債務,挪用黃金完全有可能。
聽起來有些讓人膽顫心驚,但真相即如此。崩塌當然不是明天的事兒,但很可能就發生在未來的某一天。有什麼辦法提前做准備,保護自己的資產?
3、買比特幣還是買黃金?
好好想想吧。如果有一天貨幣金融體系崩塌,一切要推倒重建,什麼樣的貨幣體系最具參照性?未可知。
你不可能拿著金條去買東西,當然依照目前比特幣的支付速度,也不太可能靠支付BTC去買,不過配套技術或許能幫比特幣實現,比如閃電等。一切交給未來。
有信仰是建立在看到了真相基礎上的,這里說的信仰不是宗教或迷信式的信仰。當然標的不一定僅僅指比特幣,就像幣圈很多人認為公鏈、跨鏈才是區塊鏈的未來。每個人都可以基於自己的視野有自己的信仰。
只有信仰才能讓人長期持有一個值得的幣種。有人說上一輪牛市讓比特幣徹底走進了主流的視野,而下一個牛市的任務就是把他們當中的一部分帶進場。如此說來,有信仰拿住幣的人才有資格享受更大的牛市。
推薦一篇老韭菜的文章:我為什麼沒有在比特幣上發財。文章的觀點是,你進場早,你成本低,你懂技術,甚至你就是代碼貢獻者本人,你也未必拿得住,未必能賺到比特幣的錢。什麼樣的人賺到了呢?
有信仰的:
比如李老師,他知道這東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那就耐著性子和時間做朋友,靠其他事情賺錢。賺了錢買成幣。
比如九神,那真是我見過的死屯比特幣者。他也一直在其他領域賺錢,賺了錢好屯幣。
比如一些企業家,買比特幣只是一種配置,像丁磊。不差錢的人,又相信這個東西,哪怕是做一場實驗。
最後發現,都是有信仰,又不靠它賺錢生活的人,賺到了大錢。
所以我們說,閑錢投資,就是要能拿得住。
這個不多說了,一個合格的投資者,第一條就是為自己的投資負責。為自己的決定買單。虧錢了就怨天尤人當巨嬰的都賺不到錢。一個自由市場,從沒有人拿刀架你脖子上讓你買幣的。事前不幻想,事後不抱怨。世界沒有後悔葯,投資市場亘古至今皆如此!
有修為的人畢竟是少數,就是修也需要時間啊。有時候機會不等人,怎麼辦?
那就只能靠紀律。當然紀律約束的前提也是要認知在線的。否則,分分鍾甩出局。修為不到,紀律來幫忙。
我們經常說:
只要認同以上的三句話,那就大可以守紀律。
守紀律最難的就是看到別人的幣都漲了,自己的幣不動,還跌了。看到別人歡呼雀躍,切換不同舞台,自己卻獨守一枝花。
實在手癢,拿出一成的閑錢去玩買情緒,賣事實。寫好自己操作的原因,止盈止損的計劃,權當練手了。也沒什麼不好。只要別傷筋動骨,心裡有數就行。
所以,和時間做朋友,短期看別人得意,長期,別人看你笑到最後。
#歐易OKEx# #數字貨幣# #比特幣[超話]#
B. 花兩萬塊買了點比特幣,虛擬貨幣的水到底有多深
如果你還沒懂區塊鏈是什麼,我用一句話簡單的概括:區塊鏈就是一個分布式資料庫,要往這個資料庫存儲數據需要每個節點的確認,同時數據一旦存入這個資料庫數據將無法修改。
區塊鏈其中涉及到的演算法是非常復雜的,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讀一讀「白話區塊鏈」這本書,這本書對區塊鏈的概念以及應用做了一些比較詳細的解答。光是從技術本身出發,因為不可修改性,區塊鏈在智能合約、金融領域其實是有非常大的價值的。
而比特幣又是什麼呢?比特幣是基於區塊鏈的一個應用,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從2009年的發行價0.2元開始經歷8年之後在2017年年末達到了10萬元,增長50萬倍,正是在這樣的炒作之下,一大波基於區塊鏈或者比特幣的應用泡沫快速的湧入市場,我把這些應用叫做「區塊鏈泡沫」
為什麼我會把這些稱之為區塊鏈泡沫,其一現階段基於區塊鏈的應用有99%都沒有成型的應用,基本上只是一個唬人的白皮書,一個理想化的商業模型;其二比特幣屬於區塊鏈的第一層應用區塊鏈1.0「數字化貨幣合約系統」,區塊鏈2.0是「自定義智能合約系統」,區塊鏈3.0是「超級賬本」,但是我目前看到的情況是區塊鏈1.0尚未成熟,卻有大批區塊鏈3.0的項目紛沓而至;其三很多項目就是為了割韭菜圈錢,因為發行虛擬貨幣太過容易。
關於割韭菜我深有體會,因為上周我花了一萬多塊錢學費進入了幣圈。什麼是幣圈呢?其實就是這些基於區塊鏈的應用為了能夠「圈錢」割韭菜,然後自己單獨發行的一種虛擬貨幣,這種虛擬貨貨幣人人可以買入賣出。你可以理解它為一種股票,當然你要是把它理解為Q幣我也不會怪你。你可以在一些平台用現金買虛擬貨幣,並且可以用虛擬貨幣等價交換其他虛擬貨幣。
當然和虛擬貨幣比起來,股票要穩得多。現階段虛擬貨幣的價值根本無法衡量,而且虛擬貨幣在幣圈的價格變動太大,增長百分之幾十甚至百分之幾百都可能是幾小時之內的常事。我個人認為現在的比特幣的價格就已經嚴重的超越了它本身應有的價值。
所以現在的虛擬貨幣市場更像是賭博,有的人認為自己聰明,有的人認為自己不會是那最後一撥人,可以短時內多賺點錢,殊不知虧得更多,這些人都在等待著中國大媽的湧入。
作為技術出身的人來說,我還是認為區塊鏈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技術,事實上有些應用也證明了這一點,但是可怕的是現在很多基於區塊鏈的應用泡沫正在以傳銷式的速度覆蓋著本性就愛賭博的普通群體。
幣圈水深似海,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不要輕易踏進幣圈。到目前為止,虛擬貨幣到底是價值投資,還是一場騙局泡沫都還是在爭論不休。比特幣到現在已經有十幾年的發展歷程了,國際上對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都沒有一個完全的定論,你就應該知道這個東西有多大風險了。或許有一天國際上都不認可了,瞬間就灰飛煙滅了。如果你看別人都在玩,實在忍不住想進來試試水,那就拿一點閑錢買點比特幣或者以太坊現貨,然後賬號保存好,忘記這件事吧,持有現貨風險相對小一些,千萬千萬千萬不要碰合約。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是漲是跌,漲多少跌多少。它可以一天幾千上萬美金的漲跌幅度,而且你完全不會知道它的上漲或下跌依據是什麼。我能告訴你的就是虛擬貨幣的漲跌全看莊家心情。不要相信自媒體上的所謂大神的分析,要麼是說的含糊其辭,要麼就是說的兩頭能圓。不管是漲是跌,都給你一個很大的范圍,不管市場怎麼走,都在他給的范圍,不懂的你會以為他分析的好准,其實只是文字 游戲 而已。想在幣圈賺錢,要麼你是莊家,要麼你是有堅定信仰的屯幣者。雖然我個人比較看好比特幣未來的前途,但是中間的風險還是很大。小白遠離幣圈,遠離幣圈,遠離幣圈!!!
關於虛擬貨幣,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千萬不要碰幣,否則你就等著碰壁。原因如下:
1、 貨幣,背後的支撐力量其實是國家信用,是國家把控經濟命脈的關鍵所在。可以稱為之國脈。既然是如此重要的東西,發行方必定是國家。因此,除了國家之外發行的所有虛擬貨幣,發行方都不是那麼靠譜。
2、 虛擬貨幣號稱是區塊鏈技術的產物,完全去中心化。在初期,是被極客圈子所認可的,它的前提是極客們都有同樣的信仰。但是一旦開放到更多的人,這些人的信仰可不一定一致。
3、 虛擬貨幣更多的投機,而非投資。所謂的投機,就跟去賭場一樣,壓大壓小的問題,而虛擬貨幣的莊家所掌握的籌碼更多,控盤的可能性越大,一般人進去,就是被操縱的命運,你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
4、 虛擬貨幣的價值在哪裡?通常講的匿名性,可溯源,但是這些是如何產生價值的呢,以何為依託呢,都沒有講清楚。因為不可靠,所以講不清楚。
可以理解在當下的經濟環境下,人們的焦慮、渴望,但是不要為了自己的無知買單,那可都是你實實在在通常自己的勞動賺來的錢,不要白白送給那麼操盤的莊家們。只要沒人跟他們玩,就象只要人們不進賭場,賭場早晚就會關門的。珍愛幸福,遠離幣圈。
如果你還沒懂比特幣區塊鏈是什麼,我用一句話簡單的概括:區塊鏈就是一個分布式資料庫,要往這個資料庫存儲數據需要每個節點的確認,同時數據一旦存入這個資料庫數據將無法修改
。區塊鏈其中涉及到的演算法是非常復雜的,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讀一讀「白話區塊鏈」這本書,這本書對區塊鏈的概念以及應用做了一些比較詳細的解答。光是從技術本身出發,因為不可修改性,區塊鏈在智能合約、金融領域其實是有非常大的價值的。
而比特幣又是什麼呢?比特幣是基於區塊鏈的一個應用,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從2009年的發行價0.2元開始經歷8年之後在2017年年末達到了10萬元,增長50萬倍,正是在這樣的炒作之下,一大波基於區塊鏈或者比特幣的應用泡沫快速的湧入市場,我把這些應用叫做「區塊鏈泡沫」
為什麼我會把這些稱之為區塊鏈泡沫,其一現階段基於區塊鏈的應用有99%都沒有成型的應用,基本上只是一個唬人的白皮書,一個理想化的商業模型;其二比特幣屬於區塊鏈的第一層應用區塊鏈1.0「數字化貨幣合約系統」,區塊鏈2.0是「自定義智能合約系統」,區塊鏈3.0是「超級賬本」,但是我目前看到的情況是區塊鏈1.0尚未成熟,卻有大批區塊鏈3.0的項目紛沓而至;其三很多項目就是為了割韭菜圈錢,因為發行虛擬貨幣太過容易。
關於割韭菜我深有體會,因為上周我花了一萬多塊錢學費進入了幣圈。什麼是幣圈呢?其實就是這些基於區塊鏈的應用為了能夠「圈錢」割韭菜,然後自己單獨發行的一種虛擬貨幣,這種虛擬貨貨幣人人可以買入賣出。你可以理解它為一種股票,當然你要是把它理解為Q幣我也不會怪你。你可以在一些平台用現金買虛擬貨幣,並且可以用虛擬貨幣等價交換其他虛擬貨幣。
當然和虛擬貨幣比起來,股票要穩得多。現階段虛擬貨幣的價值根本無法衡量,而且虛擬貨幣在幣圈的價格變動太大,增長百分之幾十甚至百分之幾百都可能是幾小時之內的常事。我個人認為現在的比特幣的價格就已經嚴重的超越了它本身應有的價值。
所以現在的虛擬貨幣市場更像是賭博,有的人認為自己聰明,有的人認為自己不會是那最後一撥人,可以短時內多賺點錢,殊不知虧得更多,這些人都在等待著中國大媽的湧入。
作為技術出身的人來說,我還是認為區塊鏈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技術,事實上有些應用也證明了這一點,但是可怕的是現在很多基於區塊鏈的應用泡沫正在以傳銷式的速度覆蓋著本性就愛賭博的普通群體。
比特幣這么火,我們知道比特幣都是計算機挖礦產生的,目前有一家
來自新加坡的挖礦平台MaxiMine,它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數字資產挖礦平台,MaxiMine 平台的總部是位於新加坡的Talenta集團。目前在國內已經啟動社區建設,M2超級節點火爆進行中,M3生態應用正在陸續落地!
比特幣是過去十年中最迷人的創新之一。對於批評者來說,比特幣的是一種令人困惑的產物。不管他們的困惑如何,通過了解比特幣的雙重應用曲線,可以解釋比特幣的應用。比特幣是一種資產,同時比特幣是一種網路。在這篇文章中,作為兩部分系列的第一部分,我將在創新擴散理論的背景下解釋比特幣的雙重應用曲線。然後,在第二部分,我將深入探討快速接近的 "跨越鴻溝 "時刻,並提出一個關於比特幣跨越鴻溝的超級力量的假設。人類對創新的反應 人類在物種等級中的地位的提升,直接歸功於其利用原材料來發明創新技術的能力。 從火到車輪,人類發明的力量為世界 歷史 上任何物種的最高生活質量鋪平了道路。鑒於這種進化背景,人類似乎迷戀下一個新事物,即最先進的技術革新,這並不令人驚訝。通常情況下,這種痴迷會沸騰成投機和狂熱,因為人類試圖想像和預先經營未來。但是, 不管投機周期如何,高 科技 創新的應用遵循一個可預測的和透明的應用曲線。 在過去的十二年裡,比特幣已經捕獲了人類的想像力。比特幣的故事也許比之前的任何高 科技 創新更誘人。它為人類的基礎層之一帶來了最前沿的創新:貨幣。鑒於有可能徹底改變這樣一個基礎概念,比特幣在其短暫的 歷史 中經歷了幾個投機周期。然而,如果用這些周期作為否定比特幣的理由,那將是一個嚴重的錯誤。這些周期是一種被充分理解的心理現象,由人類對新事物的迷戀造成。此外,任何過分強調泡沫的做法都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因為,在短短的12年裡, 比特幣已經在全球范圍內發展到1.35億用戶,其應用率比互聯網、行動電話或虛擬銀行工具(即PayPal)在可比時期的應用率還要快 。按照目前的應用率, 比特幣將在4年內達到10億用戶 。比特幣,就像之前所有的創新技術一樣,正在遵循一個可預測和透明的應用曲線,盡管速度加快了。
1962年,埃弗雷特-羅傑斯提出了創新擴散理論,旨在解釋新思想和技術是如何、為什麼以及以何種速度傳播的。該理論解釋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種產品或技術如何獲得動力並在特定人群中傳播。最終的結果是,人們應用一種產品、技術或想法。其中一個關鍵的啟示是, 一個新技術在人群中的應用並不是同時發生的。相反,某些人和群體更有可能在不同的時間應用技術,這與特定的心理和 社會 特徵相一致。 對於新的想法或產品,有五個既定的應用者類別。這些類別定義如下。
這個問題問得有點晚,你應該在買比特幣之前,問問虛擬貨幣說有多深,是不是可以購買。
不加杠桿,不玩合約,無非跌了有點浮虧,漲了就等漲到心理期待值就賣掉就行啦。
C. 幣圈炒幣牛市到來之前,我們該做什麼
如果你對區塊鏈技術的信仰是堅定不移的,對區塊鏈改變未來是充滿信心的,那麼在這個時候反而給大家提供了一個上車的機會。
1. 對主流幣進行一個全方位的認知
隨著區塊鏈的普及與大規模應用,數字貨幣的投資已經不再是2017年只要你投就會賺到錢的了。大家也都知道比特幣、以太坊等都代表的是區塊鏈的底層技術,是其他數字貨幣技術的基礎,正如大家看了很多對幣種分析的文章還沒有完整地看過一遍它們的白皮書一樣,我們越來越必要對他們進行一個全方位的認知。
2. 弄懂項目、體驗項目、考察項目
大家也都知道2018年是區塊鏈應用落地的大年,大家的目光也從看白皮書轉移到了項目是否已經落地,因此,我們大家需要做到去真正了解一個項目,並且盡可能的去體驗項目,考察項目,來確認這個項目是否靠譜,是否值得去投資。
3. 參加線下活動,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前行
「線上聊天數遍,不如線下見一面」,參加過幣圈金馬獎北京的線下精品,也參加過很多社群的線上交流,深感此言甚對,當你們是面對面的在談論一件事情,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可能都會給你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因為大家不僅僅停留在鍵盤俠,而是面對的是一個一起「做事」的人,大家會互幫互助,一起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4. 對過往的投資經歷做一個總結
相信大家投資區塊鏈,投資數字貨幣的時間並不是很長,應該也斷斷續續的經歷了幾波牛熊市,在經歷熊市的時候,不是忍痛割肉,而是反思、學習,不應該選擇逃避,只有自己有一定的基礎,交了不少的學費之後,認知提高了,才有可能與更加牛逼的人物來交流溝通,唯有反思與踐行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實現財富自由。
5. 靜下心所思、所學、所悟
無論你是混股市還是幣圈,都是需要去思考、學習和感悟的,要做到這三條,不在乎你的水平有多高,而在於你能堅持多長時間,你的選擇沒有錯,做這件事也不難,重要的是你能堅持,能熬,巴菲特老爺子曾經說過:「朝著十年的時間去投資」,這是一種態度,一種信仰,一個叱吒投資界大半生的大佬經驗之談。
#比特幣[超話]# #歐易OKEx# #數字貨幣#
D. 現在的幣圈是賭場還是信仰
騙人的東西,平民百姓賺錢不容易,不要被套進去
E. 為什麼仍有那麼多人熱衷於炒幣他們是如何炒幣的
炒幣、炒股、做外匯都是一樣的,新手入門低成本,很容易發橫財,關鍵是很多人相信靠自己的聰明伶俐一定能獲得成功。炒幣比較簡單,類型單一,每日科研跌漲就行了,不費腦子,並不像股票那麼多,還得挑選個股還得分析,因而炒幣本來就是賭大小。大夥兒都是普通人,辛辛苦苦打工一輩子可能也賺不到太多錢,工作就是大部分人的固定收入,更多的人基本上就是有且只有這一項收益,沒有其他的收入,所以這時候幣圈炒幣就進入了很多人的視線中。
愛護好這四年一次的幣圈牛市,伴隨數字貨幣的普及,以後的牛市上升幅度會越來越小。在這兒第一次機構牛市裡多多賺錢,至少賺個能讓自己穩定生活把錢。帳上財產大幅發生出現縮水的話,是會讓人產生隔閡的,從而做出不理智的操作過程。而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拿牢手裡的幣,等待大行情的到來,以積極的心態解決幣市的起起伏伏。
F. 數字貨幣挖礦風雲如何
「一幣一別墅」的財富神話依然在幣圈裡廣為流傳,不斷有新的投資者躍躍欲試。但其實,從礦機廠商到大礦場主,再到礦池,這個小圈子已經形成了一個穩定的權力結構。
制售礦機、挖礦、建礦場、搭礦池,「礦圈」成為區塊鏈世界裡另外一條發財之路,礦機也成為一門鮮為人知的「大生意」。
按照比特幣發明者中本聰的設想,理想的狀態應該是「去中心化」的,算力分散在全球各地。但是,與去中心化背道而馳,礦池是絕對的中心化,越來越多的礦機接入到礦池裡。
本文首發於南方周末
「如果說炒幣是一條不歸路,那麼投資礦機就是一筆穩賺不賠的生意,回收成本只是時間問題。」深圳愛播時代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鍾熙算了一筆賬,一台礦機每天200元收益,120天可以回本,之後就是利潤了。
2017年10月,鍾熙在主業之餘,加入了挖礦大軍,並迅速成為礦圈大佬,他在江西、四川、貴州等地運營著多個大礦場。
其實這個「穩賺不賠」的生意仍然依賴於幣價的持續高漲。過去兩個月時間,比特幣幣價從15000美元跌到了10000美元左右,甚至一度跌破6000美元,使得礦機回本周期延長,如果一直跌下去,盈利也就遙遙無期了。
在比特幣問世4年之後,也就是2012年,可以量產的礦機才出現。在此之前,挖礦主要是私人行為,家用電腦就可完成。「那時,家用電腦就是印鈔機,每天都能挖出不少比特幣。」資深數字貨幣玩家、早年賣過礦機的黃世亮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
礦機出現後,挖礦開始「社會化」,出現了礦場和礦池,挖礦成為一件集體工作。單獨的礦機被礦場託管,就像生產線上的工人,只要擺在那裡,就可以每天領薪水。
制售礦機、挖礦、建礦場、搭礦池,「礦圈」成為區塊鏈世界裡另外一條發財之路,礦機也成為一門鮮為人知的「大生意」。
中國則成為全球最大的礦機生產地。從2012年開始,在中國誕生了一批礦機生產商,如生產烤貓礦機的深圳比特泉有限公司,還有現在赫赫有名的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和億邦通信。在深圳華強北,到處也都可以看到外國人帶著翻譯詢問礦機價格。
近期,比特大陸CEO詹克團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這個成立僅4年的創業公司,2017年的營收規模約25億美元。比特大陸號稱全球最大的礦機生產商,他們的螞蟻礦機一直都是幣圈和礦工世界的硬通貨。
與幣圈一樣,礦圈也需要信仰——要堅信礦機每天機械地數學運算能夠創造巨大財富。
不過,與比特幣所宣揚的「去中心化」背道而馳,礦工的世界正在走向「中心化」。礦機銷售商自己建礦場,投資者買完礦機之後,又被銷售商託管;而生產商則自己建礦池,又將礦場給管起來。
這種「中心化」的過程,使得礦圈的財富被少數人攫取,鍾熙要想進入到核心圈子,也並不容易。
算力「中心化」
礦場的主要作用,是給分散的礦機提供一個運轉的地方。但真正起到整合作用的則是「礦池」。
所謂「礦池」,可以簡單理解為「合作挖礦」。礦工和礦場們,把算力交給礦池,由礦池作為唯一的地址,來接入數字貨幣網路進行挖礦,再按照礦機的算力,給礦工分發紅利。
礦池的歷史要比礦機更悠久。2010年11月,名為Slush的礦池出現,它的官網在今天還寫著是「世界上首個礦池「,這個稱號也被幣圈所公認。與礦場相比,礦池的搭建需要一定的技術,門檻相對更高。
國內一家知名礦池的負責人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礦池的原理。他把挖礦比作買彩票,一個人挖,中獎的概率很不穩定,可能今天中了10萬,以後半年都不中。
「把買彩票的人聚到一起,統一買,無論誰中,根據出錢比例來分成。在幣圈,礦池就發揮這個作用。」該負責人說。
礦機連接礦池並不復雜,根據各大礦池的操作指南,一般只要幾步就可完成,然後就根據自己提供的算力,從礦池獲得收益。礦機就像一個站在生產線上的工人,每天領取固定的薪水。
掌握巨大算力和眾多礦機的礦池,在幣圈和礦圈都有著絕對的發言權。比如,如果要發行新的數字貨幣,或者要主導比特幣分叉,一般要獲得礦池的支持,沒有礦池的支持,新幣種沒人挖,也就沒有了意義。
此外,當一個搶手的新幣面世時,礦池也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礦工,快速打包,在這些新幣的搶購中佔得先機。
2017年6月份,SNT和EOS兩大代幣發行時,南方周末記者就見證了礦池搶購代幣的場景。由於投資者太多,很多個人投資者無法將資金打入到指定位置,但一家礦池的負責人,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完成這一操作。
按照比特幣發明者中本聰的設想,理想的狀態應該是「去中心化」的,算力分散在全球各地。但是,與去中心化背道而馳,礦池是絕對的中心化,越來越多的礦機接入到礦池裡。
2018年1月18日,康奈爾大學計算機教授埃敏·允·西拉什等5人合著一篇論文,直指兩大數字貨幣比特幣和以太坊背後存在隱性的權力結構,挖礦過於集中,其中比特幣50%的算力被四大礦池所控制。
其實,這個問題一直存在。4年前,以太坊創始人Vtalik在寫以太坊白皮書時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他寫道:「這個問題可以說很嚴重,在本文寫作時,最大的兩個礦池,間接地控制了大約全網50%的算力。」
直到今天,這個問題也沒能解決。一位以太坊白皮書的早期翻譯者向南方周末記者無奈地表示:「這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人的問題。」
5
隱性的權力結構
在礦圈,食物鏈頂層就是礦機生產商。目前,公認的三大礦機生產商均位於中國。他們通過生產銷售礦機,獲得大量的利潤,同時也涉足礦場和礦池的建設,布局在整個幣圈的話語權。
螞蟻礦池是全球排名前二的大礦池,它的算力占據全網算力的17%,但根據工商資料,該礦池是由比特大陸一手創辦;嘉楠耘智的幾位投資人,同時也是杭州礦池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資人,後者有自己的礦池Hash和挖礦平台,不過礦池已於2017年底停止運營。
億邦通信則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烏海市,新疆准東經濟開發區成立了三家區塊鏈公司。億邦通信的一位銷售人員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他們在這三地都有礦場和挖礦業務,但這些礦場也已全負荷運轉,沒有機位可以託管新的礦機了。
「我們正在俄羅斯的伊爾庫茨克搭建新礦場,那裡電費低很多,新礦機可以在那裡託管。」該人士說。
在礦機廠商之上,則是晶元巨頭的收割。「礦機的核心技術在晶元上,誰有礦機晶元,誰就可以生產更多礦機。」丁楊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晶元主要掌握在幾家巨頭廠商手中,如台積電、英偉達、AMD等。
從2015年開始,台積電一直都是嘉楠耘智的最大晶元供應商。2015年,嘉楠耘智從台積電采購的晶元,占據嘉楠耘智所有采購量的69.62%,此後這個數據一直維持在60%左右。嘉楠耘智的大部分利潤,均被台積電賺走。
2018年1月18日,在台積電第四季度財報的說明會上,董事長張忠謀就稱,雖然今年的移動業務前景較弱,但公司的營收依然會增長10%—15%,關鍵因素之一就是持續穩健的加密貨幣開采對晶元的需求。
在礦機廠商之下,則隱藏著另外一種權力結構。嘉楠耘智2017年的招股書上,透露了這個秘密。2017年前4個月,嘉楠耘智的前五大客戶中,有四大客戶屬於「個人」。而根據公開資料,其中有三人均是幣圈鼎鼎大名的「腕兒」。
第一大客戶吳鋼是最早的一批礦工,後來創辦了Haobtc,該公司擁有一個全球前十的礦池;第二大客戶林志鵬是小強礦機的創始人,很早便從事礦機的生產銷售,其與第六大客戶謝維欽,一直是合作關系;第三大客戶王晉創辦了幣圈資訊網站比特幫。
這些大客戶均不是單純的礦工,他們都在幣圈擁有著自己的影響力。機械運轉的礦機給他們帶來收益的同時,也帶來了話語權。
據比特大陸一位內部人士介紹,比特大陸的大客戶中,也多為幣圈的大佬。不過,比特大陸官方婉拒了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該公司公關部回應稱,由於與客戶簽署了保密協議,該方面內容不方便透露。
「一幣一別墅」的財富神話依然在幣圈裡廣為流傳,不斷有新的投資者躍躍欲試。但其實,從礦機廠商到大礦場主,再到礦池,這個小圈子已經形成了一個穩定的權力結構。
新入局者,大多隻能做被收割的「韭菜」
G. 決定項目生死的區塊鏈運營,你真的了解么
01
大家都知道區塊鏈現在是風口,它現在還屬於一個很新的行業。而在區塊鏈的生態中,你不得不提到的一種崗位叫運營。無論你是區塊鏈自媒體、區塊鏈項目方還是交易所,只要你在區塊鏈這個生態系統里,你應該培養的核心的競爭力之一就是運營。21世紀是注意力經濟的時代,就像放在超市陳列架中間位置的商品比較熱銷一樣,你要想辦法把他人的注意力轉移到你想要他們看的地方,你才可能獲得流量,也就是money。
往大的方面說,運營是所有職業人必修的一項基本功,你在職場中時時刻刻都在運營著你自己,將自己的才乾和技能充分地發揮出來,然後在恰當的時間和地點通過工作匯報或業績等手段外化出去讓他人知道,進而升職加薪,這整個過程其實本質上就是運營,只不過你運營的是你自己!回到區塊鏈這個生態中,如果你運營得好,你就可以把用戶或潛在消費者的注意力吸引乃至聚焦到項目或社群或其他地方,你就會產生更大的影響力。舉個栗子,對於區塊鏈項目運營官來說,吸引到別人的注意力就意味著有流量,有流量就代表產生了共識,而有共識項目的幣價就會漲,特別是在熊市的階段,運營得當吸引到盡可能多的注意力甚至是關系著一個項目生死存亡的事情。講了這么多,我想你應該對運營在區塊鏈生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有了一定的了解。那麼,什麼是區塊鏈運營呢?你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快速了解區塊鏈運營這個職業呢?
因為區塊鏈運營還是一個很新的崗位,跟傳統領域的運營有一些不同,所以為了更好地理解區塊鏈運營,首先你需要對運營的相關概念進行了解。這里引用《從零開始做 運營 》的作者張亮對於運營的定義:「 一切能夠進行產品推廣,促進用戶使用,提高用戶認知的手段都是運營 。」也許你覺得「一切」這個詞太寬泛了,但運營就是這樣,俗話說運營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運營是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從這里你就能看出來,運營的體系很大,裡麵包含了很多的工作。你現在要了解的運營其實是伴隨著互聯網發展而出現的崗位,而按照運營的核心工作來分,一般分為內容運營、用戶運營和活動運營:
活動運營包括活動策劃、跟蹤活動進展以及活動後宣傳,還包括對宣傳結果負責;
用戶運營主要是用戶增長以及增加用戶粘性;
內容運營就是把控內容質量,以及通過一些內容達到銷售或品牌露出或者吸粉的目的。
運營是一個對結果負責的崗位。它跟銷售有重疊,很多時候運營定的指標是轉化用戶,其實就是讓用戶購買多少產品的指標,但它和銷售的區別是主動和被動,一對多和一對一。運營的銷售動作比較高冷,像鮮花不語蝶自來一樣,鮮花(比如運營的項目)有香味(價值),然後鮮花(運營人員)就在那裡等著,一批蝴蝶(對應的用戶或客戶)循著香味(價值)就來了。不像銷售需要主動向客戶一對一地推銷,比較招人煩。所以運營的姿勢是被動的,是一對多情況下的拼轉化率。
現在你應該簡單地對運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我們來說說區塊鏈運營。
02
現在區塊鏈行業里的公司大概可以分為五大類:區塊鏈項目、交易所、區塊鏈媒體、工具類產品和投資區塊鏈項目。所以區塊鏈運營其實可以針對這大類公司分開講,不同類型的公司的運營做法全然不同。因文章篇幅限制,我們選擇一個主視角——區塊鏈項目 來詳細展開。為什麼選擇區塊鏈項目呢?先說交易所,雖然交易所的數量現在可能比區塊鏈項目很多,但是第一整個行業畢竟是圍繞著區塊鏈項目進行的,第二如果是傳統領域的銷售,培訓一下區塊鏈相關的知識就可以慢慢上手交易所的運營崗位。再說工具類產品和區塊鏈產品的運營,媒體和工具類產品的運營方法其實和互聯網運營的差別不是特別大,可能說是更需要一些行業背景知識的充分了解,所以說上手的難度也不會特別大。總之不論是交易所、區塊鏈媒體還是工具類產品等都只是為區塊鏈項目做服務的,所以這里運營的工作重點會以區塊鏈項目運營作為主視角。
為了更好地理解 區塊鏈項目運營的工作重點 ,這里將區塊鏈運營和互聯網運營進行對比:
運營首先要有一個運營對象,互聯網的運營對象很明確,就是互聯網產品。產品會有一個自己的生命周期: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消亡期。初創期是產品設計和試錯的階段,這個階段運營可能要給各種數據介面;成長期是運營發揮核心作用的階段,這個階段因為確定了正確的方向從而進入了一個快速增長期;成熟期,也叫穩定期,這個階段收入和用戶增長數都是相對的;最後進入衰退期,可能由於技術革新或者其他原因,產品開始衰退、消亡,時間有長有短。
互聯網運營過程中運營的對象,往往是一個互聯網產品、app、網站、公眾號或小程序。但是就目前區塊鏈項目而言,絕大多數都處於概念階段,要跟互聯網類比是只能算是比初創期還要前面。所以在幣圈,絕大多數項目的運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運營的核心就只是一個概念,你運營的核心動作就是PR講故事。為了讓你更好地理解區塊鏈項目的運營,先來類比互聯網產品的運營周期了解以下區塊鏈項目的運營周期。
互聯網產品有運營對象,它往往是以用戶量作為劃分每個階段的運營指標,而區塊鏈項目往往是以幣價作為標記來衡量的。所以運營的目標就是幣價。理論上,隨著項目的發展,每一個階段幣價都應該會提升。但這里要注意兩點:①這個幣價是有量的幣價,就是它有比較大的交易量的幣價,這個幣價才是真實的幣價;②幣價是階段性的,有時候項目雖然在發展,但是幣價可能並不升高。
所以區塊鏈項目運營的工作重點到目前為止可以簡單分為以下幾個階段:①天使和基石階段:此階段一般要著重改進白皮書,組建初始的社群並找到強有力的投資機構和投資人背書,這時候投資價格(幣價)是相對比較低的;②私募階段:讓早期准備堅定持有的鐵粉以較低價格進入,這個時候的價格會比天使和基石階段的價格高一點;③上交易所階段:項目的token能夠交易流通,很快就可以變現,也可以理解為現實中的上市;④DApp或者主網上線階段:真正的產品上線之後就會接近於互聯網運營的方式。不過,目前這樣的項目其實不多。為了後面講的時候方便一點,其實基本上分為三個階段:募資、上交易所和DApp或主網上線。而只有到了DApp或者主網上線階段才會有一個具體的產品可供運營,這之後就和傳統領域的產品運營交叉了。現在你已經知道了區塊鏈項目運營在這三個階段的工作重點分別是什麼,但運營畢竟是對結果負責的崗位, 怎樣才算是把區塊鏈項目運營工作做好?應該怎麼評估它呢?
03
目前區塊鏈運營處於早期階段,行業不成熟,因此這個階段里運營和營銷重合非常的大。區塊鏈運營的是概念,可它不僅僅要追求營銷所需要的曝光,還要背上轉化率的指標。對營銷來說有很多人看到了,曝光的數量達到了要求,基本上任務就完成了,但是對於運營來說,指標會細很多。如果你拿不出這些人有多少轉化成你的用戶,或者起到多少可以量化的效果,那運營就是不成功的!
而在區塊鏈項目的運營中的轉化是量化有多少人購買並持有你的幣,但轉化這個東西是很難統計的,因為區塊鏈的匿名性——地址和人名的隔離,所以你很難確定這是否是你的運營成果;也不是所有的交易都在鏈上,也可能會在交易所,那你就很難獲得轉化的數據。但轉化本身很簡單,就是買幣!運營的成果就是有更多的人投資你這個項目!
下面我們來說一說 區塊鏈運營的收益與風險 。
幾乎所有的區塊鏈公司都缺運營,而大多數的區塊鏈公司基本上賺錢都比互聯網公司要容易,所以很多區塊鏈公司為了招攬有經驗的運營開出的月薪普遍比互聯網公司高。根據保守估計平均月薪至少20K。還有一些公司會發Token,用以太坊定價,每月2個以太坊,在牛市的時候價值2萬多,而在熊市的時候降為5000-6000元;有些公司會設置提成的制度和相關的獎勵機制。而且沒有什麼圈子可以像這里的運營一樣這么快的拿到高薪。區塊鏈行業目前還很新,很多行業的規則和培訓的內容還未制定出來,還處於探索的階段。這個行業里每個人起點相差不大,如果你的學習能力很強,腦子靈活還比較刻苦,相信趁著區塊鏈正處於風口,你很快就可以脫穎而出。
看了月薪20K這個數字加上區塊鏈行業的風口刺激你現在是不是很心動,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收益越大你要經受的風險即工作中的挑戰也就越大。區塊鏈運營中的工作挑戰除了要對結果和轉化負責還有什麼呢?比如在目前的熊市中運營具體操作的壓力小一點,但心理壓力和頭腦的壓力會很大,而熊市的時候雖然忙碌但壓力會減輕很多,更多的是狼看到肉時的那種興奮。關於工作中的挑戰你多了解下面要介紹的 區塊鏈運營從業者的能力要求 也許會理解得更深刻!
04
區塊鏈運營從業者的能力要求就是具體評估你是否具備其優秀從業者的能力,才乾和資源共同點?具體有以下幾點:
1.熱情和激情。 就是對比特幣的信仰,對區塊鏈行業的信仰,認同加密世界的規則,這一條最重要。如果你對加密世界沒有信仰,就算進入區塊鏈行業也做不出真正有意義的項目。
2.身體要好。 幣圈裡最知名的社群叫三點鍾社群。為什麼呢?因為一群大佬半夜三點不睡覺,還在不停地聊區塊鏈,而且區塊鏈的很多項目都是全球協作的,同事之間會有時差,常常需要半夜開會,區塊鏈項目往往還招不到人,所以一定會很忙,加班熬夜很多,絕對不是一個養老的職位。
3.學習認知能力要強。 區塊鏈行業遠未成熟,而且變化太快,基本一個月一個玩法,學習能力不強,很難跟上發展的節奏。你會發現剛剛才學會的招數親測有效,下個月一個流量都引不到了,完成不了指標。相反你的學習能力超強就越容易獲得好的成績。
怎麼提高認知能力?多看認知類的書籍,多和一些認知能力強的人交流,開開腦。最重要的是讓他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從而提高認知能力,這個是區塊鏈運營的核心要素所在,因為所有的套路都會在兩到三個月內失效,但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之後,認知能力的提高你就可以在區塊鏈行業里玩的游刃有餘,你就有機會引領下一次玩法。
4.社交能力強 。幣圈這個圈子很小,體系沒有那麼成熟,所以如果你社交能力強,獲取資源會非常容易。能混的人在這里絕對不會吃虧,資源掮客在這里最受歡迎。大佬跟普通幣民之間也只有一線之隔,你很容易獲取到跟他們接觸的機會,很容易跟你在新的業務板塊上有交集。
5.在傳統互聯網領域有很強的社區運營能力。 這點在區塊鏈行業里加分很多。區塊鏈項目最重要的就是社群,如果你有優秀的社群運營能力,區塊鏈行業會是你一個重大的機遇。什麼是優秀的社群能力?能讓一幫人聽你指揮,天天討論你安排的東西,做你安排的事情。其實就是你有一個做KOL的潛力。運營社群沒那麼簡單,同樣是一百個人的群,有的群一天優質的信息就可以達到幾千條,有的群可能一個月都沒動靜,一樣的主題,一樣的人進來,花一樣的時間運營,這就是人才和庸才的區別。
如果你基本上具備前3點的基本素質,再加上4-5的加分項,你就可以來做區塊鏈運營試試,一定會讓你的職業生涯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由於區塊鏈行業現在還很新,還有許多需要我們去學習和探索的地方,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果想要在區塊鏈行業里長足地發展,你還需要了解 職業調研的三種方式:
A.網路調查:
網路搜索:微信、知乎、招聘網站、區塊鏈內容平台
行業社群:訂閱號、微信群、論壇等
其他:在行一點(原分答)、飯團、知識星球等
這里我沒有說網路,因為關於區塊鏈領域的知識搜索我的西運營導師王岳峰給出了自己的心法:「 在區塊鏈領域進行知識搜索,一定要用微信的搜索框而不是網路,除了一些非常早期的知識你可能要去巴比特 。」而在知乎里通過在搜索引擎中輸入「關鍵字 site:hu.com"(注意不要加www.),你也可以查到很多關於區塊鏈有用的信息。在招聘網站主要是看區塊鏈行業招聘人才的具體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各種區塊鏈論壇比如贊比社區和區塊鏈相關的社區,如果你可以定期地刷一刷論壇里的內容或微信群的消息,在你可以看懂大半內容的時候,你就算在區塊鏈行業里真正入門了。
B.咨詢業內人:
郵件咨詢:話術是「您能否通過郵件幫我解答一下關於區塊鏈行業里XXXX的問題?」
職業訪談:話術是「能否給我30分鍾,請教您一些關於區塊鏈行業XXXX的情況?」(可郵件或電話或微信語音)
咨詢區塊鏈的行業人士是你獲得更精準信息的比較靠譜的手段之一。但這里要注意三點:
①你要詢問入行5年內的行業人士(分為入行1年,2年,3年的更好,有助於你全面的了解),最好別找有光環的人,比如你在微博上可以聯繫上的大咖,他們可能都已經忘了當初怎麼進來的了。(這就好比蔡叔在幣乎排名靠前的頭部作者中選擇贊比學堂的寫作導師會剔除那些本身是傳統領域的大咖然後進入區塊鏈內容創作的人,因為他們本身自帶流量,在幣乎混的好不一定真的是在區塊鏈領域內容創作得好。)
②你不要問太水的或通過搜索就能搜出來的問題,要問就問值得回答的問題!為你解惑不是別人的義務,你要減少為你解惑者回答問題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況且如果你的問題如果是有價值並且值得回答的問題,可能會讓為你解惑的這個業內人更容易回答。你可以對這個業內人士說:「我已經通過.....渠道查詢到了....的信息,但還是不太明白,所以我想如果您有空的話可不可以請教您關於....的問題?」天助自助者,人們都願意幫助那些自己幫助自己的人,這樣或許人家還會對你產生深刻的印象!
③請求建議。話術比如說「如果您對我有一些建議,那會是什麼呢?」實踐才能出真知,聽取業內認識對你的建議或許對你以後的方向會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C.親身體驗
成為客戶:成為對方產品、服務的使用者(比如區塊鏈行業中的工具類產品公司)
職業體驗:跟對方工作一天,比如做助理打下手
參與實習:你可以參加免費或公益實習,並在結束後邀請對方公司的領導對你進行評價。但是這種實習至少要大於1個月,若是你只有周六日有時間,周期越長對職位的了解效果越好。
ABC這三步你是都需要做的,因為這也是循序漸進、逐步深入的過程。親身體驗是最重要的一步,它重要在可以減少你的試錯成本。假定你對區塊鏈行業感興趣並想嘗試加入區塊鏈行業的運營崗位,經過這三步相信你就可以確定你是否要真的進入區塊鏈這個行業風口了。
綜上,本文介紹了一些我了解的關於區塊鏈運營方面的內容,因篇幅限制不是特別地詳細,但相對還是比較全面的。本文還介紹了職業調研的三種方法,不論你想調研哪種職業,都可以採用這三種方法進行,調研的內容——工作的重點?如何評估?工作中的機遇和挑戰?從事這份工作的能力要求?薪酬和未來發展情況等等。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自己雖然也會有痛苦和壓力但仍然熱愛的好職業!
我是安晴,一個正在進擊中的區塊鏈內容創作者。如果你也對區塊鏈感興趣,歡迎和我一起交流,共同成長!
H. 寫在屯幣日之前,為什麼屯幣才能勝利
近期一些幣圈媒體舉辦了屯幣日的活動,倡導大家屯幣,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你不是交易合約的,那麼想要賺錢,就只能學會屯幣,對於屯幣很多人都有誤解,我們需要有一個健康的屯幣心態,屯幣本身是沒錯的,很多人容易被屯幣這個詞語所帶偏,因此還需要認識一下。
屯幣不等於信仰 減半之夜,寶二爺視頻一出,讓很多人的信仰都破滅了,當然這些年來,幣圈裡喊得最多的就是信仰,拿住、十年之後再看等等都是被這樣的無腦信仰給帶起來的,關鍵帶起來的基本上也是喊得比較大聲的山寨幣。有人相信,有人疑惑,還有人鄙視,更多的我們看到,確實有大佬利用人們對BTC和其他幣的信仰割了一把又一把的韭菜,於是一些被割的人呢,很多人反而惱羞成怒,於是痛批信仰,順帶著也將屯幣黨也痛批了一頓。我們需要清醒的認識到屯幣不等於信仰,屯幣是一種交易策略,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回顧一下,為什麼要屯幣,除了一部分人的信仰之外,屯幣還有深層的意思,那就是將買幣的成本盡可能的降低,使得自己能夠以一個比較平穩的價格獲得BTC,而不是一把梭,這樣我們的風險成本才能變得很低,這樣的話,才能更容易賺到錢,也更容易獲得好的心態,而不是天天看著自己被套牢而難受。
屯幣不等於不賣幣 很多人受到極端的屯幣黨的影響,認為屯幣就不應該賣幣,而應該一直買幣,這種情況下,其實我也是半個反對的,特殊情況下,比如熊市,其實屯幣不賣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屯幣賣幣顯得更加輕松,就和有些人平時做的網格交易一樣,其實屯幣的過程中,也可以拿出一部分去做寬范圍的網格交易,幣價越低就越買,幣價越高就越賣,需要注意的是我們需要留好自己的底倉就好,千萬別賣著賣著,將自己賣下車了,要知道不動產和動產的區別,其實很關鍵。
屯幣需要提幣 雖然很多人也在屯幣,但是卻一直不提幣,我們需要清醒地認識到,其實提幣才是保護自己財產的唯一方式,因為如果不提幣,你的幣其實不是你的幣,而是交易所的幣,前有門頭溝,後有fDavinci這樣的交易所都能說沒就沒,那麼你還有什麼理由一直將幣放到交易所。
提幣就好像薛定諤的貓一樣,你在打開盒子之前,永遠不知道貓是死的還是活的,同樣你在交易所的幣你不知道是不是你的,因為這是交易所保管的,當你把幣提出來的時候,這個幣才能真正屬於你。
未來四年攢夠一個區塊的BTC就能夠跑贏大部分人 一個區塊的BTC目前是6.25個,上一波減半之後的周期內,一個區塊是12.5個,也就是價值為12萬美元,換句話說也就是最高價值為100萬人民幣以上,而且還停留的時間不短,100萬人民幣其實並不是一個小數目,已經能夠贏大多數人,100萬這可是強流動性資產,那麼這次的一個區塊6.25個,加上現在各國都在大放水,那麼,很可能6.25個幣就會跑贏絕大多數人。
其實這個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庫存流量模型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一些端倪的,也就是說,BTC減半之後的通脹率降低,s2f也和黃金差不多,因此我認為BTC的稀缺性還是比較明顯的,主要表現的是BTC的稀缺性。
至於避險,其實這只是莊家強行安上去的,BTC主要的特性是稀缺,當然在特殊情景下BTC還是有一定的避險需求的,比如塞普勒斯危機。很多人可能將稀缺和避險混為一談,其實一定程度上來說,根本沒有完全避險的投資品,只有相對避險的投資品,不僅BTC,黃金也是。最後,在新的BTC周期內,我們還是要認真屯幣,如果手癢的話適時也可以小資金炒炒幣,體驗一把被割的感覺,再回過頭來,就知道屯幣的好了。
挖礦囤幣詳詢18272248085
I. 幣圈崩潰,幣圈的未來何去何從
幣圈崩潰,幣圈的未來將回歸常態,並不會有特別虛高的價格。
當通貨膨脹加劇且人們擔心經濟發展時,比特幣應運而生,它的誕生是為了抗衡現有的貨幣體系。盡管比特幣的發展存在許多漏洞和問題,但這一新事物為我們反思現有的貨幣體系提供了很大的啟發。當然,每件新事物的出現總是伴隨著優點和缺點,這既給我們帶來了啟發,也給社會帶來了許多問題,例如使用比特幣洗錢,逃稅和許多其他法律問題。我們只會盡力解決這些問題,以使比特幣新事物對我們更好。
投資比特幣采礦機的投資者應了解其生產原理,並區分可以進行比特幣交易的平台是否正常。任何違反根據真實比特幣挖掘演算法生成的比特幣規則的行為都是虛假宣傳。投資應謹慎,保持理性和清醒是關鍵。
J. 在華強北,看清挖礦生意局中人的焦慮、欺騙和「信仰」
文 | 吳俊宇
編輯 | 謝麗容
華強北,一個曾被視為中國山寨電子交易中心的地方,正在上演另一場瘋狂:挖礦——通過算力挖掘比特幣、以太坊等虛擬代幣的行為。
「服務好每一個礦工是公司第一天條,創造出更高收益是我們存在的意義」。華強北賽格電子市場顯眼位置懸掛著某「專業礦工服務商」的橫幅。
對商機的嗅覺能力和把握能力,華強北可能是全中國線下電子交易市場的翹楚。過去十年間,就算聲量越來越小,華強北也精準把握了消費電子、伺服器,甚至是網紅化妝品的風口。
現在,挖幣服務是這里的寵兒。這個風口最早出現在2017年。那年,虛擬代幣價格在中國暴漲。手中掌握著大量高算力 游戲 顯卡的華強北電腦大商家利用手中資源轉型「礦業」。
所謂的礦,其實是一個個數據包,這些數據包需要解密。早前,這個解密工作是由CPU(中央處理器)來算的,後來,人們發現搭載在顯卡上的GPU(圖形處理器)用來挖礦更加合適。
為什麼?挖礦最重要的是硬體的算力大,但運算方式簡單。CPU的特點是可以處理復雜運算,但算力不如GPU,後者則恰好相反。
有人舉了個例子。在挖礦方面,CPU是博士生,顯卡流處理是高中生。高中生就可以勝任這個工作,而且,高中生遠多於博士生。
「礦工」們需要什麼,華強北就提供什麼。礦工們需要「高中生」為他們挖礦賺錢,華強北就「服務好每一個礦工」。
顯卡市場相對穩定,如果虛擬幣市場一直火爆,這確實會是一筆好生意。但如今,事情正在發生變化。
半年前,全球缺芯潮來臨。AMD、英特爾、英偉達三家上游圖形晶元生產廠商供貨不足。缺芯潮也波及到了顯卡市場,華碩、七彩虹、微星、影馳等國產下游顯卡廠商產量隨之下滑。
恰恰在同一時間,虛擬代幣新一輪牛市來臨,「礦工」們對顯卡的需求水漲船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大量本該用於 游戲 設備的顯卡被轉移到了「挖礦」市場。「顯卡荒」全面爆發。
為了讓更多潛在「礦工」入局,華強北的大商戶們除了包裝「一條龍服務」,畫更大的餅,甚至又挖掘了另一個商機——硬碟挖礦,新的故事還在重復。
在這里,欺騙、投機十餘年來從未改變,只是換了形式。對於那些對偏門收益有著執著信仰的「礦工」來說,這可能不是騙局,更多是其他人看不到的機會。
他們認為,只要始終「信仰」,就有可能成為幸運之人。
華強北的入口是賽格電子市場、華強電子世界。兩大電子賣場聚集了電腦、通信、網路、安防、視聽、電子元器件賣家。
三四五層原本以電腦商家為主,銷售、維修、組裝、配件是其主業。 2017年虛擬代幣價格暴漲後,不少嗅覺靈敏的商戶變身「礦業服務公司」,出售顯卡、硬碟、礦機,甚至還提供礦機託管、運維的「一條龍」服務。
走出賽格電子市場,便可進入72層的賽格廣場寫字樓。這里是部分電子賣場檔口賣家隱匿的「辦公區域」。辦公室門口懸掛著「XX礦業」、「XX 科技 」門牌,其一些在樓下檔口有進一步意向的買家,會被賣場商家帶來這里「深入洽談」。
「實時報價,每小時價格都不同,還要問渠道庫存。」
「10片以上無現貨,要買交定金,2-3天後發貨。」
在華強北,這種情況很普遍,賣所有東西,基本上都是這個邏輯。
不過,顯卡價格這樣大漲,讓一些只想做電腦周邊生意的小商家苦不堪言,「沒有幾個 游戲 玩家願意花上萬元買張顯卡」。
那麼華強北的顯卡似乎只能賣給「礦工」。 但是「挖礦」有風險,投機買家在嗅到危險的時候,更多時候只詢價、不購買。壓力幾乎都傳導到了華強北的中小賣家身上——囤顯卡缺資金,風險也大;不囤,生意來了抓不住。他們已陷入兩難。
線下中小賣家無貨,線上電商渠道同樣無貨。京東、淘寶、天貓等線上渠道各品牌RTX3070系列顯卡均只可購1片,或直接提示缺貨。華碩京東自營店價格標價13000元,但實際無貨。
貨源集中渠道和大賣家手中。不過,大賣家並不滿足於只賣顯卡,他們要做一條龍服務。
也有銷售說,倉庫內還有價值千萬元的現貨。如果庫存不夠,交50%押金,便可通過渠道拿貨。
流入「挖礦」市場的顯卡成為「殘卡」後,還會迴流至華強北。通常「殘卡」可用於 游戲 ,但其使用壽命大大縮短。
一些小賣家會主動告訴買家真實情況,但不排除以「殘卡」包裝為「新卡」銷售的情況。
「顯卡挖礦」潮是2017年後逐步成型的。
2017年之前,部分比特幣玩家在持有、交易代幣的同時,利用電腦顯卡居家「挖礦」,其目的是彰顯個人身份,表達「比特幣信仰」。
玩家通常在主機 游戲 時順便挖礦,不會考慮收益。其實,這種「挖礦」一般 「只賠不賺」。因為單片顯卡通常不會全速運轉,算力有限「挖礦」效率低,個人用電「挖礦」成本太高。
2017年後,國內大量出現發行數字代幣(ICO)非法融資現象,比特幣、以太坊價格高漲,草根大眾玩家開始參與炒幣、挖礦。顯卡挖掘以太坊,被 探索 成了完整投機產業。
同年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後,虛擬代幣市場短暫跳水後隨即進入地下狀態,大量草根玩家仍通過「場外交易」方式避開監管參與投機。因此炒幣、「挖礦」並未根除。
在過去,「挖礦」第一選擇原本是礦機。不過,礦機單台價格高且用途單一。原本價格1-2萬元的主流礦機被炒至5萬元一台。主流礦機用於挖掘比特幣。但比特幣長期高價徘徊,「挖礦」效率低,套利空間不足,存在較大虧損風險。小玩家即使挖到比特幣後,往往會長期持幣,無法及時變現。
比特幣礦機,對小玩家來說門檻高、成本高。同樣具備高算力的高端 游戲 顯卡逐漸成為礦機替代品。
相比礦機而言,顯卡常見、廉價、靈活,且門檻低。以英偉達RTX3060/3070為例,2020年其分別為2500元、4000元一片。顯卡礦機由電腦主機加4-8片顯卡組成,組裝、拆卸簡單,可用於多種場景。
顯卡礦機可用於挖掘以太坊這樣的主流幣種,還可挖掘狗狗幣等山寨幣種。前者價格穩定且交易頻繁,後者存在較大套利空間。部分顯卡賣家甚至直接打出了「顯卡挖礦,穩賺不賠」的口號。
顯卡抗風險能力強也是重要因素。出現「幣難」「礦難」時,二手顯卡可拋售給 游戲 玩家。 一位自稱需要200片顯卡的采購者直言,在部分高校或科研機構,高性能顯卡由於支持大數據運算,采購時可報銷,兼備科研、「挖礦」功能,合規檢查容易矇混過關。
一位幣圈技術人士回憶,「那時開始變味了,顯卡市場從此亂套。」
「顯卡挖礦」從玩家個人行為開始擴散。華強北電腦賣家聞到了投機的味道。
這些賣家「近水樓台先得月」,有顯卡、有硬碟、有主機,會組裝,還能拿到上游渠道的庫存。在幣市、礦潮的帶動下,做「礦業」成了順理成章的選擇。
「維修、組裝、銷售一台電腦,利潤只有100-200元。賣一片顯卡利潤就有100-200元,大買家一天有時采購上數百片甚至上千片顯卡。」
華強電子世界一家「礦業」公司蔡姓負責人說,傳統電腦業務早就不賺錢,幾乎所有電腦賣家都在賣顯卡和礦機。 該公司雖檔口不足5平方米,但在賽格廣場寫字樓54層有辦公區,公司20餘人,渠道、銷售、倉庫均有專人負責。
賽格電子市場另一家「礦業」是夫妻店,十幾年前就在華強北紮根,是最早的電腦批發商。
2017年這家公司曾大量囤積顯卡、礦機。9月監管政策出台,顯卡、礦機價格暴跌,公司虧損嚴重。公司創辦者將顯卡、礦機投入「礦廠」,最終挽回損失。
「後來市場回暖,炒幣掙錢,賣一手礦機掙錢,賣二手礦機掙錢,挖礦還掙錢。老闆嘗到甜頭徹底決定干這個。」其門店負責人稱,該公司後來轉型「礦業」,除銷售礦機、顯卡外,還提供礦機託管、運維服務,號稱「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2020年9月之後,「幣市」再次迎來新一輪牛市,電腦商家「轉型」進程加快了。原本的電腦主業反而成了副業,賣家紛紛改名「礦業」。有顧忌的賣家半遮半掩,左邊燈牌顯示電腦組裝,右邊燈牌顯示礦機銷售。
顯卡「挖礦」並不適合在家中操作。因為噪音大、功耗高,2片顯卡同時全速運轉「挖礦」時,噪音高達100分貝。賣家在幫買家測試顯卡時,戲劇性的一幕出現:顯卡著火了。
事實上,200天回本只是理想情況。「挖礦」周期一般是三年,礦廠難尋,還可能有偷算力現象。一旦顯卡損壞、礦機故障,還需專人維修。3年後礦機歸屬權也很難界定。目前礦廠主流做法是,3年後收走礦機。這一做法是「霸王條款」,但在幣圈內卻成了潛規則。
他提醒,從頭到尾都見不到礦機,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存在問題,甚至從采購、運輸過程中就存在問題,裡面的坑太多。
礦機託管也有前提,按照其門店負責人的說法,「采購100片以上顯卡才能託管」。以當日該店七彩虹RTX3070 9700元一片,主機1600元一台報價計算,這一投入將達百萬元。
雖然對買家承諾「穩賺不賠」,但實際情況是,該賠還得賠。
這位店員稱,他在2020年炒幣收益十餘萬元,這些天炒作「柴犬幣」又入賬數萬元,並表示後悔拋售過早,因為「今天又漲了上十倍。」
另一位店員不幸虧損。由於高價采購顯卡,「挖礦」收益無法覆蓋成本。「不賣就不賠,一定還會漲回去,到時候還是賺。」
在進一步詢問國家對「挖礦」的政策監管時,上述門店負責人承諾合法、正規、沒人管,甚至稱在新的法律條文內,「挖礦」被得到認可。
事實與之恰恰相反,今年2月內蒙古發布了《關於確保完成「十四五」能耗雙控目標任務若干保障措施(徵求意見稿)》,提到加快淘汰化解落後過剩產能,其中包括「鋼鐵、鈦合金、電石、焦炭、石墨電極、火電以及虛擬貨幣挖礦」。各地類似政策、法規也在陸續醞釀或出台。
為了盡量賣出顯卡和「挖礦」服務,賣家不遺餘力,為一部分不太專業,又渴求暴富的客戶畫了一張不真實的大餅。而且,為了吸引更多人,這張大餅還在往外擴張。
華強北投機客們又創造門檻更低的「上車」方式,用硬碟挖一款名為「奇亞幣」的山寨幣。
2020年1月,單枚以太坊價格不足千元,單片RTX3060顯卡價格不足2000元。2021年5月,單枚以太坊價格已至27000元。RTX3060顯卡價格翻了三倍,被「礦工」視為性價比最高的RTX3070價格已經破萬元。
顯卡挖礦成了大玩家的 游戲 ,中小玩家空間在收窄。今年4月,英偉達宣布將從硬體層面杜絕顯卡「挖礦」的可能性。在政策、技術、成本因素影響下,顯卡「挖礦」的門檻在變高,風險在變大。
這種情況下,「奇亞幣-硬碟」的組合在華強北登場。多個門店直接掛出了「奇亞」的門牌,在現場培訓旁觀者「開田挖礦」。
如果說「顯卡-以太坊」是「礦機-比特幣」的替代品,那麼,「硬碟-奇亞幣」是「顯卡-以太坊」的替代品。
相比「顯卡挖礦」,「硬碟挖礦」噪音低、耗電小。電腦運轉後,「挖礦」程序利用硬碟閑置空間反復擦寫數據,產生虛擬代幣。
這類門店通常自稱「專業做奇亞算力服務」。「雲算力」等新詞取代了「顯卡」等舊詞,成為其營銷手段。有賣家甚至還承諾可幫買家利用阿里雲、華為雲、騰訊雲的算力接入礦池進行「挖礦」。
因為用戶隱私保護,雲廠商在一些情況下無法查驗「挖礦」行為。然而,雲廠商均在嘗試用技術手段圍堵挖礦現象,一旦發現挖礦進程會直接警告並停止服務。
如同顯卡一樣,硬碟價格暴漲、賣家缺貨的故事又在重新上演。西部數據HC320 6T硬碟為例,2020年價格僅為千元,今年價格已在2000元以上。
寫字樓內依舊燈火通明,大大小小的「礦業」公司依舊在此處繼續經營,部分辦公室甚至聚集了十餘人駐足。
在虛擬代幣市場,「共識機制」被視為不斷推動價格上漲的重要動力。無論是幣圈玩家、「礦業」賣家、專業「礦工」均表示「你信它,它才能漲。你不信,它怎麼能漲?」
「幣價漲得這么好,行業蓬勃發展,大家其樂融融。你管這么多做什麼?這是世界性、革命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