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ut
⑴ 下一個成為風口的「平台幣」,有可能是誰
雖然,幣圈市場愈加火爆,每天新聞層出不窮,但是2019開年以來,幣圈的行情一直不好,雖然由於中央發聲,曇花一現,但那也只是迴光返照,很多代幣處於破發狀態,一直處於歸零的邊緣,監管的力度也在不斷的升級,幣圈的未來發展一直是撲朔迷離的,許多用戶也感到了迷茫,甚至是恐慌。
可是,在筆者看來,其實這是市場的一個正常波動,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前期市場的泡沫太大,經歷過這一場的暴跌和清洗,市場會慢慢地趨於理性。
這次市場的波動會清洗一批空氣幣,當然也會出現一些優質幣種,這些優質幣種,將會是未來用戶投資的首選。如比特幣,以太坊這樣的頭部幣是毫無爭議的優質幣,還有一種目前比較認可的就是「平台幣」。平台幣以交易平台的影響力和應用場景吸引著用戶。
[if !vml]
[endif]
那麼,究竟什麼是平台幣,它是如何產生的,究竟好在哪裡?今天,筆者將以無比冷靜的態度和相當專業的精神,來給諸位講一講:
「平台幣」這個概念出現在區塊鏈投資者觀念之中,毋庸置疑是BNB的積極影響和促進作用,平台幣之母是誰筆者沒有仔細查詢,但平台幣之父筆者認為必須是BNB了。什麼是平台幣呢?所謂「平台幣」,即由數字資產交易平台(後文簡寫為「平台」)官方發行的平台數字資產。一般平台幣都在其平台里交易或者作為獨立的交易區與其平台其他部分或者所有數字資產交易。
平台幣有什麼用?
(1)優惠抵扣平台交易手續費
很多平台都有不只一個交易區,大家眾所周知的有BTC交易區、ETH交易區、USDT交易區,還有BNB交易區、UT交易區、QC交易區、QTUM交易區等創新交易區,其中的BNB交易區即平台幣交易區。
用平台幣來與其他數字資產交易,產生交易後0手續費或者其他交易區手續費基礎之上的5折,這令短線大軍十分青睞,也是平台幣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
(2)數字資產交易平台的去中心化交易「燃料」
未來,數字資產交易平台的平台幣,將會是去中心化鏈上交易平台的燃料。使用該交易平台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時,需要用該平台的平台幣。
[if !vml]
[endif]
為什麼投資平台幣?
(1)交易所的盈利狀況清晰可持續
平台交易是數字貨幣領域現階段的中心節點,論賺錢速度和能力,行業中無人能及。交易平台龐大的用戶群和交易量,是平台幣堅挺背後的強大保障。
(2)平台本身就是其落地的項目
交易平台已經有了實質的落地應用,這有別於很多一份白皮書給投資者描繪未來的數字貨幣項目。所以平台幣對於投資者而言自然就算得上非常安全優質的資產了。
(3)幣價是平台的臉面和廣告
交易平台顯然比普通項目的控制力更強,交易平台通過定期的回購銷毀,限制代幣的流通總量,來保持平台幣價值,其市值管理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優勢總結:
平台幣具備雙重價值:它既是交易平台的股權,也是平台內部的消費點卡或者優惠券。也就是說,持有平台幣,既擁有像其他數字貨幣一樣的投資價值,又可以再交易時享受手續費折扣或者投票等權益。
[if !vml]
[endif]
還有什麼值得投資的平台幣?
如果像我們剛剛所說,我們要投資的平台幣,平台一定要有相當豐厚的實力,且平台有一定的規模和用戶。基於這兩點,筆者給各位推薦一個價值比較不錯的平台幣:
WT (瓦特幣)
WT是WBF數字資產交易所的平台通證,中文名稱:瓦特幣,是基於Ethereum的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數字資產,發行總量恆定為3億枚。
6月21日10點,WBFex上線了平台通證WT與穩定幣USDT的交易對,正式宣告WT的上市。過了5個小時,WT的價格已經從0.15USDT漲到了0.45USDT,漲幅達到300%,交易量達到3000萬,而截至目前,WT的漲幅已經達到700%。
WT是由WBFex發行的平台通證,是基於Ethereum的去中心化區塊鏈數字資產。發行總量恆定為3億枚,流通總量為1億枚。
自5月10日正式亮相以來,WT就一直受到全球區塊鏈領域的關注。WBFex交易所是對標幣安的交易所。幣安自上市以來,僅用了短短半年時間,就從1元漲到了230元,被稱為「奇跡」。而WBFex則百分百對標幣安,從目前趨勢表現看,WBFex發展更有潛力。
[if !vml]
[endif]
而WT的平台WBFex在幣圈的地位也比較特別。
WBFex數字資產交易所立足全球,致力於打造第三代數字資產交易所。繼第一代「中心化加密貨幣交易所」和第二代「平台化數字資產交易所」之後,WBFex交易所率先提出了「第三代數字資產交易所」的概念,並利用多重安全防護技術打造全球化的數字金融綜合服務平台,志在成為「第三代數字資產交易所」的引領者。
目前WBFex已經在新加坡拿下了一座交易大廈,如此行情下,又在新加坡政府眼皮底下,WBFex能有如此大動作,很難不讓人揣測,WBFex是否已經成為新加坡欽定的官方合作夥伴?
而WBFex同樣是一家設有「上幣敲鍾」場地和儀式的數字資產全球站。其用戶來自全球177個國家,並在紐約、倫敦、新加坡、胡志明市、首爾、東京等13個城市設有分支機構。擁有覆蓋全球4000餘家的媒體資源,致力於在全行業持續打造超強「流量帝國」。
⑵ 超零幣國家允許嗎
一、Sero介紹:
超零協議(super zero),以下簡稱:Sero。根據白皮書所稱,SERO系統是全球首創的,根據零知識證明技術實現隱私保護,而且可以支持圖靈完備智能合約運行的區塊鏈基礎平台。Sero是世界上首個支持智能合約的隱私加密貨幣,同時也是世界上首個允許開發者發行支持智能合約的隱私加密貨幣且可在DApp使用的開發平台。若是從創新的角度上說,Sero確實挺厲害的,開創了幣圈的新路,把匿名與發幣結合起來了。
Sero的關鍵詞有:零知識證明、圖靈完備智能合約、發布匿名Token,這時候會發現除了沒有融合2019年最火的跨鏈技術,應該有的全有了。Sero的白皮書描述也是to the moon,舉例:Sero將會使用抗量子技術,確保不會被量子計算機破解。而幣圈的主流觀點是即使是最悲觀的觀點,也認為比特幣十年內是不會有被量子計算機攻破的危險的,而Sero已經在思考未來抗量子計算的問題了。
二、Sero的技術:
按照白皮書的描述,Sero最厲害的是技術實力。
1.獨創結合匿名拓展架構Sero創新性的以太坊的ACCOUNT和比特幣UTXI模型混合應用,在隱私保護的計算層採用UTXI模式,並且可以映射邏輯上等價的ACCOUNT模式以支持圖靈完備的智能合約虛擬機的運行。Sero通過pedersen commitment演算法,將兩種模式無縫連接。按照官方介紹,Sero與以太坊系統是可以兼容的,其實Sero的代碼多數是抄襲以太坊的代碼,甚至他們挖礦的客戶端都是復制以太坊的挖礦。不過抄襲以太坊代碼的太多了,波場也是靠抄襲以太坊起家的。若Sero真的能夠融合以太坊ACCOUT模型和比特幣的UTXO模型,實現智能合約、匿名技術的結合,那說明技術實力並不弱,也是很厲害的。
2.搭載大零幣的零知識證明,比大零幣快20倍。零知識證明還是可以的,但也不是沒有瑕疵,在研發過程中一直有漏洞存在,但是zero的團隊解決了這些問題,zero的速度比較慢,Sero聲稱比大零幣快20倍,說明Sero的技術比zero的技術強很多,對此大家是有懷疑態度的。
3.TPS將達到數十億計。EOS話說的太大了,最終上線時也只是是萬級,而Sero已經提出了數十億級的口號。
4.公鏈具備匿名發幣功能。因為sero採用了以太坊的一些技術,所以發行Token功能是沒問題的,有疑問的是怎麼搭載匿名技術。
三、團隊:
Sero開發團隊應該全是中國人,而且應該都是來自於格瓦拉實驗室,但在Sero的白皮書中,並不能查找出創始成員的真實情況。
四、通證模型:
白皮書沒有描述Sero的通證模型,經查詢Sero發行量是10億,歷史最高價3.9元,眾籌價格為0.08元,增長了2178%。有的平台認為Sero代幣10%屬於開發者,10%預挖,80%挖礦所得,這里也有不認可意見的,既然預挖了10%,那麼這10%屬於開發者嗎?這是矛盾的。在這里Sero團隊並不透明,是不是鎖倉也沒有明示,從價格走勢來看,Sero應該是高度控盤的。
五、應用場景:
Sero白皮書描述了5個應用場景是供應鏈體系、博彩、醫療健康、競拍、游戲,這些應用場景,基本都有專業性公鏈在做,問題是在這5個應用場景是否有必要發行匿名貨幣或採用匿名DAPP?就算發行了匿名貨幣,對於這些行業來說,能否推動其發展?DAPP匿名的意義又在哪裡呢?作為一個幣圈人都知道的道理,在應用場景上,透明、可追溯才是DAPP發展方向。供應鏈需要的是可追溯性,發行匿名貨幣也做不到保護個人醫療健康方面的隱私。所以從應用場景的角度看,發行匿名貨幣是沒有意義的。
通過讀Sero白皮書,給大家的感覺是不太可信的,當然有沒有這個實力就不可知了。
⑶ 薛蠻子在區塊鏈投資上是怎麼看的
薛蠻子「懟」徐小平:區塊鏈投資上,我沒他那麼亢奮。
幾分錢的山寨小幣千萬別去碰,不懂行的項目只看幾個熱鬧字眼忽悠眼球的千萬不要踫,沒有靠譜創業經歷靠譜創業團隊的千萬不要碰,沒有靠譜投資人背書的盡量不要踫。現在項目已經太多太濫了,大家不是真正用區塊鏈技術改變行業,做行業價值的,絕大部分人都是沖著暴富的心理來的,這讓我老夫十分擔心!
如果這個行業有這樣大的全軍覆沒的可能性,為什麼還要死乞白賴地要投資區塊鏈產業呢?盡管有巨大的不確定性與風險,這個區塊鏈產業代表了未來,我們作為投資人,使命就是用自己的血本來博出一個行業的大發展,順便享受投資收益。
第一代互聯網革命了人與人的社交功能與搜索,第二代的區塊鏈技術將徹底顛覆人類交易的方式。去中心化分布式的區塊鏈技術將徹底改變現有貨幣交易的模式,它對人類未來的貢獻一定會大大超過當年的互聯網。可以說區塊鏈產業的前途非常光明,但是道路會極為曲折,挑戰也是前所未有的。重要的事說三遍:市場有風險,投資千萬要謹慎!做區塊鏈的投資,要有情懷,而且堅持價值投資,要懂行,會識別團隊,否則,就別把辛苦攢的錢給賠進去了。
最後,大熱必死,風口年年有,大部分都是炮灰,大家都別得意忘形,大部分項目會掛掉,我們期待國家監管部門通過沙盒、牌照、立法、交易所引導等舉措,幫助中小投資者過濾掉垃圾項目,以穩定行情,從金融市場層面,幫助區塊鏈技術的良性發展。這就是區塊鏈投資之我見。
⑷ 區塊鏈的誕生歷史
很多人一聽到「區塊鏈」這三個字就會本能地被望而生畏,認為是高深莫測的內容或者一項技術,跟我沒有一毛錢關系。
2018年是區塊鏈技術的元年,在剛剛過去的春節里,區塊鏈可見是著實火了一把,區塊鏈第一社區的「三點鍾無眠區塊鏈」、各大媒體的文章「如何給七大姑八大姨介紹區塊鏈」、各行各業的新手准備入場幣圈大幹一場等等。
我們知道互聯網經過幾十年的時間歷程已經連接了全球。人們不會談論世界是否是平的,因為只要你擁有一台電腦、一部手機就和整個世界緊密相連。精英們習慣把過去的互聯網時代稱為信息互聯網時代。
隨著2008年區塊鏈技術的橫空出世把措不及防的人類拉進了比特世界,未來不管你是否了解什麼是區塊鏈技術?理不理解數字虛擬貨幣是怎麼實現的?都被裹挾著進入了互聯網的第二個時代:價值互聯網時代。而你不知道的是區塊鏈技術是如何誕生的?
20世紀八九十年代密碼朋克的「主教」級人物大衛·喬姆,在1990年發明了密碼學匿名現金系統Ecash。喬姆認為分布式的、真正的數字現金系統應該為人們的隱私加密。
英國的密碼學家亞當·貝克,1997年發明了哈希現金(Hashcash),其中用到了工作量證明系統(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系統是比特幣的核心理念之一。
哈伯和斯托尼塔,在1997年提出了一個用時間戳的方法保證數字文件安全的協議。這個協議也成為比特幣區塊鏈協議的原型之一。時間戳最大的特點就是當一個虛擬貨幣被交易時,被蓋上時間戳,它就不能被改動。
密碼學專家戴偉,在1998年發明了B-money。B-money強調點對點的交易和不可更改的交易記錄,網路中的每一個交易者都保持對交易的追蹤。
2004年,PGP加密公司的頂級開發人員哈爾芬妮推出了電子貨幣「加密現金」,在其中採用了可重復使用的工作量證明機制(RPOW)。
但是他們單一的發明和設想還是不夠成為一種世界型的虛擬貨幣。Ecash於1998年宣布倒閉;工作量證明系統不能保證數字貨幣是否交易過很多次;時間戳這個技術協議只被政府小范圍應用;B.money系統中,大衛並沒有解決賬本同步的問題;最後哈爾芬妮的設想也還是不夠成為一種世界型的虛擬貨幣。
2008年,當一切技術條件成熟,時間條件也成熟,還需要一位神級人物來回答一個問題,就是之前的虛擬貨幣先驅們為什麼會失敗?回答這個問題的人名字叫中本聰。
他認為之前的虛擬貨幣失敗最重要的原因是,都有一個中心化的結構,所有的交易數據都會匯總到公司的數據中心,和政府發行的貨幣沒有什麼兩樣。一旦為虛擬貨幣背書的公司倒閉,或者總賬本的中央伺服器被黑客攻破,這個虛擬貨幣就會面臨崩潰的風險。中本聰對大衛喬姆的Ecash進行了優化,綜合了時間戳、工作量證明機制、非對稱加密技術、UTSO的結構,最終他發明了比特幣。
可見區塊鏈不是一個單一的技術,它是一系列上述技術的集合。比特幣只是區塊鏈技術的首次大規模應用的典型案例。未來區塊鏈技術可以應用到金融服務、社會生活等眾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