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約開倉價怎麼降低
A. `主力合約跨月要如何操作,或者是要注意些什麼問題
「主力合約」的意思是當月期中持倉量和成交量最大的合約。約定束成是如此,實際上移倉的時候,常常會有兩個合約的成交都較大。而且這兩個合約有時候還會「輪漲」或者「輪跌」,我常常利用這一點,在不同合約上進行交易。此外,也可以進行跨月套利。人們在主力合約上交易的原因是主力合約成交量大,容易成交,波動也大,容易獲利。而且主力合約常常離當月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可以做長線,也可以做短線。所以有主力合約和非主力合約之分。
「主力合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移動。如過一個交割月後,主力合約就會推移到下一個月期的合約上。我們操作上也會相應移倉。換到新的主力合約上去操作。所以主力合約不是指哪一個合約,而是應該理解為:「最活躍的那個合約」。
一種是指數編製法,如文華 財經 ,就是將各合約的價格,以成交量為權數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出來的價格,這種方法也是記錄 歷史 價格的一種方式。筆者個人的經驗,這種方式更科學一些,我有一個交易規則就是:分析用指數,交易看主力。即分析走勢上,看指數,操作上,在主力上建倉、設置止損等。
當然可以,而且只能換,除非你想交割。
如果你保證金足夠,則直接開遠期合約
如果你保證金不足,則先平近期合約
注意點如下:
1,盡量選擇遠期的次主力合約,即交易量,持倉量僅次於當前的主力合約。
2,主力合約不要等到交割月才平,這樣保證金會比較高,甚至淪為逼倉的犧牲品。
一、什麼是期貨主力合約換月
所謂「移倉換月」,就是把手中臨近交割月的原有期貨合約平倉,同時再買賣最活躍的月份(交割月後的月份),建立新的期貨合約頭寸。
圖為螺紋鋼期貨合約列表,螺紋鋼主力合約從5月份移倉換月至10月份
每個期貨合約都有到期日,在合約到期之前投資者或者選擇平倉或者選擇期貨交割,但交割的投資者是非常少數的,基本上97%的投資者都會選擇平倉了結,所以隨著某個品種期貨合約到期日的臨近,這個品種的參與度會越來越少,大部分人把倉位平掉後,又重新找新的合約開倉,這樣就完成了期貨的移倉換月。
通常,期貨合約臨近交割期時,就會出現這樣的一個短暫的階段:持倉量較小的遠期合約的成交量大於主力合約成交量,並且呈現遠期合約增倉,主力合約減倉現象。這種現象便是移倉時所出現的。
二、為什麼期貨主力要換月和換月的技巧方法
1、每個合約都存在最後交易日,隨著最後交易日的臨近,該合約的成交量、持倉量都會下降,流動性非常不好,所以投資者不可能等到都在最後交易日在平倉了結,所以都會提前平倉了結。
2、由於交易所規定臨近交割月會調高保證金,進入交割月更是也提高保證金,這對投資者的交易成本影響也很大。
針對這個專業性很強的問題,我根據個人理解,試著回答一下:
主力合約跨月操作,如果你保證金充足,可以直接開遠期合約,如果你保證金不足,則先平近期合約。
同時,在操作時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盡量選擇遠期的次主力合約,即交易量,持倉量僅次於當前的主力合約。
第二,主力合約不要等到交個月才評,這樣保證金會比較高,甚至淪為低倉的犧牲品。
以上就是我的粗淺認識,如有不足之處,敬請指正,謝謝!
B. 期貨開倉均價怎麼算
平倉的5手,平掉的是你4000開倉10手中的5手。
剩下15手的開倉均價是(4000*5+4020*10)/15=4013.33元
C. 期貨中平倉的意思,怎麼才能快速平掉
平倉(close position),原先買入的就賣出,原先是賣出(沽空)的就買入。
看漲行情→買入 開倉→ 賣出 平倉
看跌行情→賣出 開倉→ 買入 平倉
期貨交易的全過程可以概括為建倉、持倉、平倉或實物交割。建倉也叫開倉,是指交易者新買入或新賣出一定數量的期貨合約。在期貨市場上買入或賣出一份期貨合約相當於簽署了一份遠期交割合同。如果交易者將這份期貨合約保留到最後交易日結束他就必須通過實物交割或現金清算來了結這筆期貨交易。然而,進行實物交割的是少數,大部分投機者和套期保值者一般都在最後交易日結束之前擇機將買入的期貨合約賣出,或將賣出的期貨合約買回。即通過一筆數量相等、方向相反的期貨交易來沖銷原有的期貨合約,以此了結期貨交易,解除到期進行實物交割的義務。這種買回已賣出合約,或賣出己買入合約的行為就叫平倉。建倉之後尚沒有平倉的合約,叫未平倉合約或者未平倉頭寸,也叫持倉。交易者建倉之後可以選擇兩種方式了結期貨合約:要麼擇機平倉,要麼保留至最後交易日並進行實物交割。
D. 合約手續費和倍數有關系嗎
合約手續費和倍數沒有關系。手續費成本與杠桿的倍數無關,至於開倉價值有關。
一、合約交易的手續費是如何計算的?
合約手續費是根據倉位量來收取的,以LV1用戶的交割合約手續費為例,掛單手續費:0.02%,吃單手續費:0.05%,用1個EOS開倉,10倍杠桿。滿倉開,則倉位量為10個EOS,那開倉手續費收取0.002-0.005個EOS,平倉手續費同理,根據平倉數量來收取。具體收取的金額,根據成交方式來區分,以限價單為例:如果是全部吃單成交,那手續費就是0.005個EOS,如果是全部掛單成交,那手續費就是0.002個EOS,如果是部分吃單,部分掛單成交,那手續費就是在0.002-0.005個EOS之間。吃單的意思就是委託單主動和他人的委託單成交,屬於主動成交。
二、杠桿倍數如何科學設置??
合約交易正在成為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選擇,但是,普通投資者在選擇合約杠桿時往往靠的是感覺:自覺把握大一點,就加大杠桿;有一定把握,就適當減少杠桿。知名加密分析師AlexKrüger今日在推特上分享他對杠桿的一些思考,並舉例說明,如何才能科學地設置杠桿倍數。假設止損點位為10700美元,願意承擔的風險是賬4%的金額。如果我們在10950美元的點位做多,那麼開倉價跌到止損價的跌幅為(10950-10700)/10950=2.3%。計算倉位大小(positionsize)為4/2.3=174%,此時可以設置1.74倍的杠桿倍數。
事實上,考慮到加密市場的波動性本身就非常之大,在大多數情況下,交易者其實都不必使用杠桿。當然,使用杠桿時,一定要設置好止損。
E. 建倉手續費平倉手續費怎麼計算
建倉手續費=建倉價*合約單位*持倉量*費率平倉手續費=平倉價*合約單位*持倉量*費率總的手續費=建倉手續費+平倉手續費
建倉、持倉、平倉是股票交易整個流程的總結,也可以叫做買入、持股、賣出。所以建倉就是股票投資的第一步,下面學姐就來教大家炒股該如何建倉。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建倉是什麼
建倉也叫開倉,指的是交易者新買入或賣出一定數量的期貨合約。在股票市場當中建倉的意思就是買入股票或融資賣出證券。
二、中小投資者有哪些建倉方法
說白了,建倉屬於股民炒股的關鍵時刻點,入場時機的選擇確實挺重要的,這也關乎著投資者能不能盈利。在股民看來,好的建倉技巧和方法是降低成本、放大收益的基礎,是非常值得學習的一個方面。
中小投資者的股票建倉方法:
1、金字塔形建倉法,意思就是先將大部分的資金投入到股票買進當中,像買進之後股價繼續下跌,再接著投進去比先前少的資金買入股票,整個買進過程的倉位呈一個金字塔形。
2、柱形建倉法,這是用於建倉的過程當中平均買入股票的方式,買進個股之後倘若個股一直下跌,那麼一直保持使用等量資金進行買入。
3、菱形建倉法,其實就是在開始的時候首先買入籌碼的一部分,根據消息靈活變化,當機會出現時,再次加大買入力度一旦出現了上漲或下跌,那時候要可以少量的補倉。
在股民看來,千萬不能使用一次性買入的方式來建倉,而一定和兄明要把分批買入的原則牢記於心,這樣能最大限度的把判斷失誤帶來的風險和損失進行規避,建倉被處理好之後,還要把止損點和止盈點設置好。想要賺錢,股票建倉的時機非常重要!小白必備的炒股神器,買賣時機盡收眼底,大盤趨勢一目瞭然:【喚告AI輔助決策】買賣時機捕捉神器
三、識別主力建倉動向
資金推動才能使股票上漲,因此分析股票中的主力資金動向是關鍵點。這里我不得不跟大家說說主力如何建倉的問題了。主力建倉和散戶不一樣,因為主力建倉的資金量較大,買方力量會被建倉的資金加大,很大程度影響了股價。常見的建倉手法有兩種,低位建倉和拉高建倉。
1、主力在建倉時一般會選擇使用低位建倉的手法。一般到了股票價格下跌到相對低位的時候主力會進行建倉,之所以這樣做為了降低持股成本,然後也有更充裕的資金去推動股價的不斷上漲。低位建倉一貫是長周期的,在主力還沒能收集到足夠的籌碼時,可能會採取多次打壓股價的做法來達到誘空獲取籌碼的目的。
2、拉高建倉,它是一種利用散戶所有的慣性思考從而反向操控的手法。主力採取逆反的方法,就是屬於短期把股價推升至相對高位快速獲取大量籌碼的一種建倉方法。當然沒有一定的把柄主力不會給我們送錢,拉高建倉得符合一定的要求:
①股票絕對價位相對低;
②大盤必須是在牛市初期或中塵攜期;
③公司後市有大題材或者是重大利好來做後援支撐;
④在分配方案中佔比很高;
⑤因為控盤的資金充足,所以可選中長線運作的思路進行。
在股市賺錢還是要看手裡的股票,想知道手裡股票好不好?點擊鏈接一鍵診股,實時解盤快人一步:【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9-2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