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又一個新星
㈠ 下一個成為風口的「平台幣」,有可能是誰
雖然,幣圈市場愈加火爆,每天新聞層出不窮,但是2019開年以來,幣圈的行情一直不好,雖然由於中央發聲,曇花一現,但那也只是迴光返照,很多代幣處於破發狀態,一直處於歸零的邊緣,監管的力度也在不斷的升級,幣圈的未來發展一直是撲朔迷離的,許多用戶也感到了迷茫,甚至是恐慌。
可是,在筆者看來,其實這是市場的一個正常波動,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前期市場的泡沫太大,經歷過這一場的暴跌和清洗,市場會慢慢地趨於理性。
這次市場的波動會清洗一批空氣幣,當然也會出現一些優質幣種,這些優質幣種,將會是未來用戶投資的首選。如比特幣,以太坊這樣的頭部幣是毫無爭議的優質幣,還有一種目前比較認可的就是「平台幣」。平台幣以交易平台的影響力和應用場景吸引著用戶。
[if !vml]
[endif]
那麼,究竟什麼是平台幣,它是如何產生的,究竟好在哪裡?今天,筆者將以無比冷靜的態度和相當專業的精神,來給諸位講一講:
「平台幣」這個概念出現在區塊鏈投資者觀念之中,毋庸置疑是BNB的積極影響和促進作用,平台幣之母是誰筆者沒有仔細查詢,但平台幣之父筆者認為必須是BNB了。什麼是平台幣呢?所謂「平台幣」,即由數字資產交易平台(後文簡寫為「平台」)官方發行的平台數字資產。一般平台幣都在其平台里交易或者作為獨立的交易區與其平台其他部分或者所有數字資產交易。
平台幣有什麼用?
(1)優惠抵扣平台交易手續費
很多平台都有不只一個交易區,大家眾所周知的有BTC交易區、ETH交易區、USDT交易區,還有BNB交易區、UT交易區、QC交易區、QTUM交易區等創新交易區,其中的BNB交易區即平台幣交易區。
用平台幣來與其他數字資產交易,產生交易後0手續費或者其他交易區手續費基礎之上的5折,這令短線大軍十分青睞,也是平台幣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
(2)數字資產交易平台的去中心化交易「燃料」
未來,數字資產交易平台的平台幣,將會是去中心化鏈上交易平台的燃料。使用該交易平台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時,需要用該平台的平台幣。
[if !vml]
[endif]
為什麼投資平台幣?
(1)交易所的盈利狀況清晰可持續
平台交易是數字貨幣領域現階段的中心節點,論賺錢速度和能力,行業中無人能及。交易平台龐大的用戶群和交易量,是平台幣堅挺背後的強大保障。
(2)平台本身就是其落地的項目
交易平台已經有了實質的落地應用,這有別於很多一份白皮書給投資者描繪未來的數字貨幣項目。所以平台幣對於投資者而言自然就算得上非常安全優質的資產了。
(3)幣價是平台的臉面和廣告
交易平台顯然比普通項目的控制力更強,交易平台通過定期的回購銷毀,限制代幣的流通總量,來保持平台幣價值,其市值管理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優勢總結:
平台幣具備雙重價值:它既是交易平台的股權,也是平台內部的消費點卡或者優惠券。也就是說,持有平台幣,既擁有像其他數字貨幣一樣的投資價值,又可以再交易時享受手續費折扣或者投票等權益。
[if !vml]
[endif]
還有什麼值得投資的平台幣?
如果像我們剛剛所說,我們要投資的平台幣,平台一定要有相當豐厚的實力,且平台有一定的規模和用戶。基於這兩點,筆者給各位推薦一個價值比較不錯的平台幣:
WT (瓦特幣)
WT是WBF數字資產交易所的平台通證,中文名稱:瓦特幣,是基於Ethereum的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數字資產,發行總量恆定為3億枚。
6月21日10點,WBFex上線了平台通證WT與穩定幣USDT的交易對,正式宣告WT的上市。過了5個小時,WT的價格已經從0.15USDT漲到了0.45USDT,漲幅達到300%,交易量達到3000萬,而截至目前,WT的漲幅已經達到700%。
WT是由WBFex發行的平台通證,是基於Ethereum的去中心化區塊鏈數字資產。發行總量恆定為3億枚,流通總量為1億枚。
自5月10日正式亮相以來,WT就一直受到全球區塊鏈領域的關注。WBFex交易所是對標幣安的交易所。幣安自上市以來,僅用了短短半年時間,就從1元漲到了230元,被稱為「奇跡」。而WBFex則百分百對標幣安,從目前趨勢表現看,WBFex發展更有潛力。
[if !vml]
[endif]
而WT的平台WBFex在幣圈的地位也比較特別。
WBFex數字資產交易所立足全球,致力於打造第三代數字資產交易所。繼第一代「中心化加密貨幣交易所」和第二代「平台化數字資產交易所」之後,WBFex交易所率先提出了「第三代數字資產交易所」的概念,並利用多重安全防護技術打造全球化的數字金融綜合服務平台,志在成為「第三代數字資產交易所」的引領者。
目前WBFex已經在新加坡拿下了一座交易大廈,如此行情下,又在新加坡政府眼皮底下,WBFex能有如此大動作,很難不讓人揣測,WBFex是否已經成為新加坡欽定的官方合作夥伴?
而WBFex同樣是一家設有「上幣敲鍾」場地和儀式的數字資產全球站。其用戶來自全球177個國家,並在紐約、倫敦、新加坡、胡志明市、首爾、東京等13個城市設有分支機構。擁有覆蓋全球4000餘家的媒體資源,致力於在全行業持續打造超強「流量帝國」。
㈡ 薛蠻子在區塊鏈投資上是怎麼看的
薛蠻子「懟」徐小平:區塊鏈投資上,我沒他那麼亢奮。
幾分錢的山寨小幣千萬別去碰,不懂行的項目只看幾個熱鬧字眼忽悠眼球的千萬不要踫,沒有靠譜創業經歷靠譜創業團隊的千萬不要碰,沒有靠譜投資人背書的盡量不要踫。現在項目已經太多太濫了,大家不是真正用區塊鏈技術改變行業,做行業價值的,絕大部分人都是沖著暴富的心理來的,這讓我老夫十分擔心!
如果這個行業有這樣大的全軍覆沒的可能性,為什麼還要死乞白賴地要投資區塊鏈產業呢?盡管有巨大的不確定性與風險,這個區塊鏈產業代表了未來,我們作為投資人,使命就是用自己的血本來博出一個行業的大發展,順便享受投資收益。
第一代互聯網革命了人與人的社交功能與搜索,第二代的區塊鏈技術將徹底顛覆人類交易的方式。去中心化分布式的區塊鏈技術將徹底改變現有貨幣交易的模式,它對人類未來的貢獻一定會大大超過當年的互聯網。可以說區塊鏈產業的前途非常光明,但是道路會極為曲折,挑戰也是前所未有的。重要的事說三遍:市場有風險,投資千萬要謹慎!做區塊鏈的投資,要有情懷,而且堅持價值投資,要懂行,會識別團隊,否則,就別把辛苦攢的錢給賠進去了。
最後,大熱必死,風口年年有,大部分都是炮灰,大家都別得意忘形,大部分項目會掛掉,我們期待國家監管部門通過沙盒、牌照、立法、交易所引導等舉措,幫助中小投資者過濾掉垃圾項目,以穩定行情,從金融市場層面,幫助區塊鏈技術的良性發展。這就是區塊鏈投資之我見。
㈢ 3000變60萬!世界首富帶貨的「狗」「屎」幣賣的是啥
說起幣圈,最多人知道的肯定是比特幣。
不過,最近風頭最盛的幣圈頂流, 是狗狗幣(dogecoin)。
對,就是長著一副可愛蠢萌樣子的狗狗頭像做成的加密貨幣。
其實,這個狗狗幣的出現,當初只是一個玩笑。
結果沒想到,勢頭一發不可收拾。
兩個宅男程序員—— 傑克遜 帕爾默(Jackson Palmer)和比利 馬庫斯(Billy Markus) ,這兩個人看不慣比特幣暴漲背後的狂熱投機和割韭菜。
於是,這兩個人稍微改了一下比特幣的代碼,用上了當時特別火的一個柴犬形象做標志。
不過短短3個小時,狗狗幣就誕生了。
這傑克遜 帕爾默的本意呢,主要是想告訴大家,這加密數字貨幣啊,不是啥稀罕東西!
後來呢,兩人乾脆撒手不管了。
創始人之一比利 馬庫斯,手裡大概持有超過6千萬個狗狗幣。
但他只是 用狗狗幣換了一輛不超過20萬的二手本田思域 汽車 。
沒想到後來,狗狗幣的價格一飛沖天。
按照現在的市值來計算,如果他當年不賣出,手裡這些狗狗幣的價值已超過 3600萬美元 。
相當於2.3億多人民幣呀!
那問題來了,為什麼狗狗幣的價值能一飛沖天呢?
難道只是因為夠可愛?
當然不是。
答案是「小費」。
狗狗幣誕生在小費文化盛行的美國。
只要你在網上分享或表演了一個不錯的段子,人們通常會願意通過電子貨幣給你點小費。
但比特幣太貴了,所以,更便宜的狗狗幣便大受歡迎。
當時的狗狗幣有多便宜呢?
一枚狗狗幣只需要0.00142美元。
折算成人民幣,還不到一分錢呢。
狗狗幣上線僅一周時間,便成為第二大的小費貨幣。
所以,最初的狗狗幣並不像比特幣,人們並不是為了投機才參與其中,只是一種表達分享和感謝的方式。
但是,一樣東西受追捧的多了,就會開始出現炒作。
尤其是營銷達人、世界首富馬斯克親自帶貨狗狗幣,狗狗幣一下子火出圈了。
甚至,狗狗幣的漲跌,全憑馬斯克一張嘴。
美國時間5月8日晚上,馬斯克主持了他的綜藝首秀《周六夜現場》。
在節目的小品環節當中,馬斯克先是稱贊狗狗幣, 「是貨幣的未來,是一種勢不可擋的金融工具,將接管世界。」
但接著話鋒一轉,他又說, 「狗狗幣就是一個騙局。」
這前後反轉的操作,究竟是馬斯克的真心話,還是為了節目效果,暫時不得而知。
但隨著馬斯克一通騷操作, 狗狗幣行情大幅波動,一度暴跌40%。
其實,狗狗幣的價格之前就試過多次突然暴漲,原因嘛,就是馬斯克發了一條推文。
當時,狗狗幣官方賬戶在推特發起評選狗狗幣CEO的投票,馬斯克高票當選。
隨後,馬斯克發了一條推文,說狗狗幣是他最喜歡的數字貨幣,還將自己的推特賬戶信息修改為「狗狗幣前CEO」。
世界首富親自下場帶貨,狗狗幣的價格於是一飛沖天了。
但近日,馬斯克又在一個視頻中稱,人們不應該把畢生積蓄投資在加密貨幣上,這是很不明智的行為。
所以,馬斯克的心如海底針,根本不會那麼容易讓你猜中。
想要抄首富的作業,真的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
可能大家還不太明白,馬斯克一句話,真的威力那麼大?
其實,除了馬斯克的影響力之外, 狗狗幣的價格暴漲,也跟經濟大勢有關。
疫情導致全球央行都大放水,尤其是美國,拚命印錢。
那錢太多了,怎麼辦?往哪兒投呢?
要知道,資本的本性就是追逐利益。
水往低處流,錢則往高處走。
除了股市之外,放眼望去, 加密貨幣就成為了一個最佳的蓄水池。
畢竟加密貨幣的核心就是「去中心化」,沒有受到任何一個國家的匯率管制,沒有權威的監管機構,沒有統一的價格對標,自然漲跌都不設限。
所以, 只要央行持續放水,包括狗狗幣在內的其他加密貨幣,大概率還會一直漲。
那既然知道了還會上漲,是不是要追進去呢?
其實 ,普通人還真的不要隨意碰加密貨幣。
要知道,價格不設限,也意味著風險不設限。
像狗狗幣,它可以不限地域,24小時交易。
但是,不受監管的東西,誰來保證一定靠譜呢?
只憑良心來保證嗎?
因為不受監管,加密貨幣已經成為莊家收割韭菜的的最佳手段。
我就來個靈魂三拷問:
狗狗幣的波動非常不穩定,大家只是關注狗狗幣漲了多少,卻 忽視了狗狗幣的倉位非常集中。
倉位集中是啥意思呢?
就是百分之五十的資本,都控制在少數玩家手裡。
這些大資本之間可以隨時利用杠桿,做空散戶。
用狗狗幣暴漲的消息吸引大量用戶入場,特別是毫不知情的小白新人,然後鐮刀一揮,你的錢瞬間就沒有了。
而且,加密貨幣交易不同於傳統資本市場,其交易過程本質上處於不公開、不透明的狀態。
因為交易太火而出現平台宕機,導致無法提款的情況,時有發生。
所以,如果你只是看到別人用3000塊賺60萬的例子,不過是一種「倖存者偏差」。
所謂十賭九輸,不賭為贏。
股神巴菲特也說過,不要做自己不擅長的領域, 我們應該在自己能力的范圍內把資源最優化,而不是去自己不擅長的領域送死。
寫在最後
可能大家覺得,巴菲特畢竟是90歲的老頭子啦,看不懂幣圈很正常,而且他的資產也足夠多啦,當然不想去冒險。
我們年輕人,可是充滿幻想,還指望著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的暴富願望呢。
好,那再告訴你一個普通人的例子。
有人在知乎上回答了關於 「如何看待拿3500進幣圈的人」。
3500的低成本,符合大家一夜暴富的前提條件了吧?
結果呢?
下面是答主的帖子原文,大家可以細品。
是的,你可能踩中時間點,買對了大漲的加密貨幣,看上去馬上要暴富了。
但是,如果平台跑路了,或者平台崩了,錢拿不出來了,那依然是一場空。
到頭來,全都是泡沫……
引用英國央行行長的話: 購買加密貨幣,就要做好血本無歸的准備。
如果你也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公眾號:維小維生素
㈣ 數字貨幣合約交易平台有哪些比較靠譜
BEEX不錯,還有自己的平台幣BEE Coin BEE Coin是由BEEX發行的原生加密貨幣,簡稱BEE。總發行量為1億個,無預留且永不增發。BEEX將每周用平台手續費和活動..
㈤ 一萬個以上的BTC的人,圈內尊稱「大佬」
這是一個17年資產翻萬倍的神人。幣一代中典型技術咖。
張博士(化名)北京人。北京某學科研究所負責人,典型的高級****。不過張博士的薪資卻高不起來,2015年還是一個月5000左右的薪資,做項目研究的年終獎還沒有互聯網行業一個普通產品經理的月薪多。
機緣巧合下,張博士在技術網站論壇知道了以太坊,然後開始研究代碼繼而一發不可收拾。憑借著對技術的分辨能力,他用2015年的2萬塊年終獎,投資了一些自己看好的項目。和所有一開始進入幣圈的人一樣,他也就是想湊個熱鬧,賺點零花錢。
不過,張博士最後自己也沒想到幣圈對他的影響如此之大。2016年,他辭去了研究所的工作,轉而專職投資區塊鏈項目。和其他人投資者不同,張博士投資項目有自己的准則:不做短線,只做長線;不看站台人,只看技術代碼和團隊進展。
幾十年理工思維的自我養成,讓他的投資也格外理智、縝密。他不僅看白皮書,還要看技術代碼,見項目負責人。投資之後還會定期了解項目進展,還會審核團隊對外發布的進展是否屬實。是一個深入型的理性投資人。從學術界精英到投資人的身份,張博士轉換的非常完美。
而幣一代中,還有另外一群嗅覺敏銳、行動力極強的人群——互聯網老兵。
「墨跡天氣」創始人趙東,如今已是幣圈歐洲場外交易大佬。他在幣圈幾經起伏的投資經歷幾乎就是這個圈子投資者的縮影。2012年, 「墨跡天氣」上升最快的時候,賣掉自己的股份變現。隨後很短的時間內,他在「車庫咖啡」認識了中國最早玩幣的那一票風雲人物,並開始了自己的幣一代成長之路。
趙東第一次試水是一萬塊人民幣,買了10個比特幣。兩周後翻翻,他買了人生中第一部蘋果手機。那一年是2013年。
第一次真正投資是同年3月,100萬人民幣購入2000枚比特幣。到12月,他就已經是身價千萬了。那一年年底大家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一天的時間國內比特幣價格暴跌38%。趙東竟在最低點進入,當幣價很快回升至100美元的時候,瞬間身價過億。他也憑此在圈內一戰成名。
大起之後是大跌,他踹著一顆膨脹的心,讓自己全部身家在比特世界裡打了水漂。從身家過億到負債6千萬,不過兩三年時間。但很快,憑借著自己堅定的信念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他僅僅用了2年時間就又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並在歐洲場外交易市場做成了大佬級人物。
如今,他每每被問到投資經驗,都會說:你的精力可以all in,但你的資產不要all in。
幣一代們,在這個圈層里快速積累財富。同時,也有人迅速身無分文。只有少數人可以笑傲江湖。
幣一代們,碰上了風口,也造就了風口。
在互聯網圈,一個「故事」一個月內融資幾百萬,一個火爆的app一兩年時間融資一兩個億已經讓圈外人咋舌。而在幣圈,個人身份的投資者就動輒身價幾個億、幾十個億。幣一代們很輕松的就可以通過個人代幣資產幫助項目迅速建立、啟動、運營、起勢。EOS當年就在李笑來的幫助下,5天時間融資1.85億美元。
風口裡的世界風雲變幻,真正進入圈層才發現,憑借著對新興事物的好奇、對高收益的嚮往、對革新式技術項目看好,摸著石頭過河的「幣一代」,並不是是簡單的投機者。
他們有敏銳的洞察力、對項目的判斷力以及掌控金錢而不被金錢控制的能力。超高的利益吸引著各個領域的精英分子,迅速的壯大這這個圈層。短短幾年時間,由幣一代們投資的區塊鏈項目已經在大交易市場上線的就有2000多個。
新的圈層,新的階層。你手握百萬,卻可能是個貧民……
這就是幣圈的世界。法定傳統貨幣已經不是衡量一個人階層的唯一方法。也許你身價幾百萬,而在幣圈的世界裡,你卻還是個「貧民階層」。即便你曾是互聯網久經沙場的大佬,在幣圈也僅僅是個「新人」。
一千個比特幣以上的人才算真正入場;
一萬個以上比特幣的人,圈內人尊稱「大佬」;
那些手握幾個ETH喊著自己是投資人的,並不被這個圈子內的人認可。
美圖董事長蔡文勝,18年1月之後的一個月時間陸續購入1萬個比特幣,正式踏進了幣圈。在采訪時他還感嘆自己入場太晚。
這就是幣一代的世界。
#歐易OKEx# #比特幣[超話]# #數字貨幣#
㈥ 虛擬貨幣圈幾位大神天才,V神、BM、孫宇晨,哪個更勝一籌呢
說到虛擬貨幣圈的大神,首推的當屬比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了。
但這位高人神龍見首不見尾,自從2008年10月31日發表了一篇題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系統》的論文後,便消失於人們的視野當中了,江湖上也只留下他的傳說。
中本聰是如何做到在人肉搜索那麼強大的互聯網上隱藏自己的身份的?
有人說中本聰根本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幕後組織,也有人說中本聰已經死了,還有一些人站出來承認自己就是中本聰,但卻得不到人們的認可。這個虛擬貨幣圈「創世紀」的人物可能只存在於人們的傳說中了。
以太坊創始人V神。
1994年,一個小男孩出生於俄羅斯,父母給他起名Vitalik Buterin。受程序員父親的影響和熏陶,V神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計算機編程。
2011年,V神從他父親那裡了解到比特幣。在論壇上認識一些人之後,他被邀請為一個比特幣博客寫文章,當時,他寫一篇文章可以得到 5 個比特幣(價值 3.5 美元)。可惜的是,由於當時只有很少的人關注比特幣,這個博客網站很快關停了。
2013 年,V神周遊全球,他曾有一段時間待在中國,他的中文也很好,常和中國網友在論壇上用中文交流。
2013年19歲的布特林進入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能用這樣的名字命名,可見這個大學也絕非泛泛之輩。這所大學在加拿大排名第三,並且是北美最優秀的學校之一。可惜V神只在區塊鏈,入學8個月後,就走上了很多大佬的老路:輟學了。
2014年1月23日,20歲的小V神在比特幣雜志上發表了《以太坊:一個下一代加密貨幣和去中心化應用平台》一文,首次公開提出以太坊技術相關概念。
以太坊已經不是一個單一的貨幣了,而是一個全新的區塊鏈平台,允許任何人在平台中建立和使用通過區塊鏈技術運行的去中心化應用,且不局限於數字貨幣交易。
如果說中本聰和比特幣掀開了21世紀區塊鏈革命的大幕,那麼V神則接過了中本聰手中的火炬,與以太坊一起開啟了區塊鏈2.0時代,給革命畫卷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EOS(柚子幣)創始人BM
BM原名Daniel larimer,幣圈一般都叫他BM。BM誕生於美國的工程師家庭,從小在他老爸的指導下在Mac上進行編程。
BM在09年比特幣出現之前,就已經開始研究開發一種數字貨幣了,而就在BM研發數字貨幣的時候,比特幣橫空出世。但是發現比特幣存在可測量性的問題 很難支持小型支付,於是他就和中本聰在論壇里互懟起來。
2010年7月,BM覺得比特幣10分鍾一次的交易確認時間太長,使用起來很不方便,於是就在當時全球最大的比特幣社區里發了一個帖子公開指出這一問題,提出改進共識機制。
沒想到引來了中本聰本尊的回應:「If you don』t believe me or don』t get it, I don』t have time to try to convince you, sorry.」(如果你不信或者不理解,我也沒時間去說服你,抱歉。)
後來這句話成為了幣圈的金句,翻譯成中文就是:愛玩玩,不玩滾。
之後BM自己就開發出了去中心化交易平台BTS(BitShares),同時創造出了DPOS(授權股權證明)共識機制,不同於比特幣的POW(工作量證明)。
然後BM又開發了STEEM和之後的EOS,BM也成為了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連續成功開發了三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系統,並且都曾進入世界前50的人。
波場幣創始人孫宇晨(Justin)
把孫宇晨放入這個名單中,大家是不是覺得:這不是在開玩笑吧。誠然孫總在技術上無法企及上面幾位的高度,但要說起營銷的話,估計幣圈沒幾個人能比得上孫總。
2015年,馬雲創立湖畔大學,孫宇晨作為區塊鏈行業代表,成為湖畔大學的首期學員。自那以後,他就自稱是馬雲最年輕門徒。
2017年,ICO站在了風口上。作為區塊鏈的早期參與者,孫宇晨肯定不能錯過。
7月, 孫宇晨 發布區塊鏈項目—— 波場,拉上這些年認識的大佬,包括比特大陸吳忌寒、OFO戴威、、薛蠻子等。8月21日,波場直接在幣安平台開啟認籌,5億個波場幣在53秒內以0.01元的價格出售完畢。其實也才500萬而已,有這么多資本給背書,自己隨便搶一下不就完了嗎。
之後趕上了94事件, 要求相關項目進行清退,幣圈陷入恐慌,ICO瞬間冷卻下來。孫宇晨苦思之後,想到了一個營銷方法:因為波場最開始對標的就是以太坊,碰瓷以太坊的創始人V神怎麼看都合情合理。
之後,V神的推特下水軍出沒,常常出現踩以太坊誇波場的言論。V神跑去看看波場,白皮書抄的,代碼抄的,啥也沒有的空氣啊。這下徹底怒了,回懟道: 「如果以太坊被波場取代的話,那麼人們將失去希望!」
孫宇晨一看V神下水了,營銷已經成功。頗為「紳士」的回應: 「如果波場取代以太坊,我將為以太坊樹碑立傳。」
2017年12月,孫宇晨發動豪車攻勢,交易排名前列者送瑪莎拉蒂、賓士等禮品。一波波騷操作下來,2018年1月,波場達到 歷史 最高點1.3元,相比發行價暴漲了130倍,流通市值近22億美元。一時間,孫宇晨豪言壯語, 「馬雲做到了1000億用了十年,但我只用了四個月。」
2019年6月,孫宇晨花了3000萬拍到巴菲特午餐,萬眾期待,不是好奇他多有錢,而是想看巴菲特怎麼懟他。因為巴菲特之前說過,虛擬貨幣基本上就是一種幻想。
按照原計劃,7月25日,孫宇晨會和巴菲特在舊金山共進午餐。誰也沒想到午餐前夕,孫宇晨卻突然宣布不去了。理由是:突發腎結石。
這波操作估計連巴菲特老爺子都要感慨:活久見啊。
拍下午餐吸引一波眼球,放鴿子再引發一波爭議,最後吃飯再營銷一波,「一餐三用」的操作你感覺水平如何?在2020年1月,孫宇晨也是「圓夢」巴菲特,和他共進了午餐。
至於其它的方法,比如:
羅永浩創業失敗,他慷慨地說「高薪聘請」,為他捐排憂解難;
ofo深陷押金退還危機,他站出來說「要幫朋友戴威給1萬個ofo用戶退押金」;
見義勇為反被拘捕,他又站出來宣布「為被冤枉的趙宇先生提供總計1000萬元的支持計劃」;
還有和王思聰互懟、和王小川互撕等故事就不勝枚舉了。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如果說孫宇晨是個營銷天才,你還會質疑嗎?
㈦ 90後「幣圈大佬」孫宇晨到底是什麼來頭
㈧ 關於90後幣圈大佬被調查這一言論,孫宇晨本人對此有何回應
孫宇晨表示這些內容都是記者的謊言,同時也認為此類行為子虛烏有。
孫宇晨是一位非常傳奇的人物,大家對孫宇晨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有人會認為孫宇晨在金融方面做出了創新,有人會認為孫宇晨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騙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孫宇晨這個人物本身就具有著非常大的爭議性,很多人也認為孫宇晨所運營的波場tron本身就是一個騙局。
一、這個事情是怎麼回事?
這個事情是關於孫宇晨的新聞,有網友爆料孫宇晨正在被FBI調查,國稅局也在對孫宇晨的稅務信息展開一系列的調查。在這個新聞出來以後,很多網友正先討論關於孫宇晨的各類投資行為。大家認為孫宇晨在各種交易中確實存在一定的欺詐現象,他甚至會有洗錢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