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財經幣圈肆無忌憚的少主
㈠ 幣圈重磅!百億巨頭創始人「跑路」,更大危機還在後面
Luna幣的崩盤成為壓垮幣圈的導火索。多米諾骨牌一個個倒下,短短兩個月,曾經的「幣圈大佬」們風光不再,有的資產大量縮水,有的還背上了巨額負債,有的疑似捲款跑路......
幣圈暴富神話破滅,徒留一地雞毛,和苦逼的債主們。而這,僅僅還只是開始,更大的危機還在醞釀。
1 幣圈百億巨頭轟然倒下
最近,幣圈雷曼危機還在持續蔓延,暴雷的一個接著一個,但其中影響力最大的,莫過於三箭資本。
自成立以來,三箭資本一直專注於加密貨幣領域的投資,除了直接投資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貨幣之外,也投資DeFi、NFT等各類加密項目。三箭資本在全球新興市場的外匯交易中占據重要地位,一度占據全球新興市場外匯交易量近8%的份額。今年3月,三箭資本管理的資產一度超過100億美元,是加密貨幣領域最活躍的投資機構之一。
但這家一度掌管100億美元資金的幣圈對沖基金,在穩定幣TerraUST及其姊妹幣Luna崩盤後引起的一系列「蝴蝶效應」中,快速經歷了流動性危機、申請破產清算、再到被傳跑路,堪稱戲劇性。
事件的導火線還要追溯到5月。代幣stETH價格暴跌、ETH & stETH脫錨引發了連鎖反應,重倉stETH的三箭資本深陷其中。
Luna的崩盤讓三箭資本的雪上加霜。此前深藍 財經 在文章《這個韓國人,讓全球炒幣者血本無歸》曾指出,Luna幣和穩定幣TerraUST的崩盤,或將絆倒了多位「幣圈大佬」,其中就有的三箭資本,今年2月Luna Foundation Guard籌集的10億美元中,有超過2億美元的投資來自三箭資本。但如今,這部分投資早已蒸發殆盡。
隨後,加密貨幣交易員Moon Overlord爆料,三箭資本開始大量傾銷stETH,償還他們的債務和未償還的借款。
Luna崩盤引起加密貨幣市場接連下跌,在6月中旬,三箭資本被傳出正遭遇追加保證金通知(Margin Call)。同時,三箭資本還陷入了流動性危機。據其透露,三箭目前有總額超 20 億美元的未償債務,但只有2億的流動資產。
接著又有匿名人士爆料,三箭資本挪用客戶資金是常事。爆料稱,三箭一直為新加坡、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客戶提供服務,但他們沒有合規許可或受到監管。貸方包括小型交易平台、個人和公司,三箭在和對手方交易的時候總是熟練地挪用客戶的錢,就像他們是在用自己的錢一樣。並表示,Zhu Su在新加坡至少有3.5億美元資產,建議債權人去查查。
債務壓力之下,很快,第一個債主向三箭資本催債了。數字資產經紀公司Voyager Digital突然發難,表示已經向三箭資本出借15250個比特幣和3.5億美元的穩定幣USDC。按當時的價格計算,貸款總額超過6.75億美元,要求三箭資本在6月24日前償還2500萬美元,在27日前償還全部未結清貸款。
但直到27日,三箭資本依舊沒有還上貸款,沒幾天三箭資本就傳出申請破產保護的消息,其創始人Zhu Su也在推上發文稱,「我們正在與有關方面進行溝通,並完全致力於解決這個問題。」疑似回應該傳言。但7月1日,三箭資本申請破產得到了「實錘」。
借款方申請破產,6個多億美元的債收不回來,悲催的債主Voyager也只能含淚破產。在宣布暫停平台所有交易後不到一周,7月5日,Voyager也宣布已申請破產保護。
2 賣豪宅、轉移資產、下落不明 清算期間疑似「跑路」
三箭資本破產清算期間,也是插曲不斷,相繼傳出創始人賣豪宅、轉移資產、下落不明,疑似跑路的消息。
三箭資本成立於2012年,兩位創始人Zhu Su和Kyle Davies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其中Zhu Su曾在瑞士信貸和香港的德意志銀行擔任衍生品交易員。
6月底,在三箭資本傳出申請破產消息的同時,有媒體曝出Zhu Su正以3500萬美元緊急出售他在新加坡的一套房子。這套房子位於新加坡富人區武吉知馬的雅舞路,佔地近3000平方米, 是Zhu Su在2021年12月以4880萬美元價格買入,到手還不到一年。
隨後在7月8日提交給紐約破產法院遞交的文件又披露,三箭資本的兩位創始人一直不配合清盤,且下落不明。並且清盤人前往其在新加坡的辦公室,發現辦公室大門緊鎖,電腦也不在運行,郵件塞在門口地上,早已人去樓空。
同時有外媒報道, 由於不明原因,屬於三箭資本NFT基金Starry Night的NFT已經被轉移到一個新的錢包中。據金色 財經 報道,三箭資本持有的NFT收藏價值約730萬美元。
7月12日,失聯一個月的Zhu Su終於在推特上再次出現。他發文表示他們與清算人合作的「誠意」努力「遭到了誘導」。
三箭資本此前的策略一直是從同行借錢,投資到新生的加密貨幣項目中。而這意味著,被三箭資本借錢的同行們,將面臨巨大損失,甚至血本無歸。
Voyager 就是三箭資本破產下,倒下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而這僅僅只是開始,危機之後還會繼續向三箭資本和Voyager的債權人們蔓延。
僅Voyager 一方,其債權人就超過10萬人,資產在10億至100億美元之間,負債在相同范圍內。另一位債主BlockFi,據其聯合創始人Zac Prince透露,與三箭資本直接相關的損失約為8000萬美元,這還只是「其他人報告的損失的一小部分」。
而三箭資本由於缺乏透明度,整個行業沒有人知道誰對他們持有敞口,以及他們的情況究竟有多糟糕。
3 一切都僅僅只是開始 幣圈雷曼危機持續蔓延
今年5月中旬,就有業內人士表示,LUNA幣歸零引起的「蝴蝶效應」將不亞於2008年的雷曼兄弟破產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三箭資本只是其中一塊極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多米諾骨牌而已,更多的骨牌早已倒下,還有更多的骨牌正在掉下。
穩定幣TerraUST崩盤後,幣圈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比特幣、以太坊價格的持續走低,而後,各大加密貨幣交易平台開始掀起「裁員潮」。6月中旬,美國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Coinbase宣布裁員,裁員比例達到18%、涉及員工超過千人,緊接著,BlockFi、加密貨幣交易平台Crypto.com、Gemini、交易所Buenbit陸續宣布了大規模裁員計劃,其中交易所Buenbit裁員甚至達到了近一半比例。
有些投資者自我安慰,裁員而已,這並不會影響到自己的資產,但很快就被打臉,「浪潮」拍向了幣圈投資者。各大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相繼裁員的同時,有「幣圈銀行」之稱的加密借貸巨頭Celsius,突然宣布凍結提款,防止擠兌。
Celsius並不是什麼無名小輩,它在幣圈的地位不容小覷。據Celsius官方宣稱,其擁有170萬客戶,截至5月17日,公司擁有價值118億美元的資產。此外,他們還幾乎參加了所有主要「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
這意味著,如果Celsius被要求停止運營,那麼相關數十個DeFi項目、加密貨幣和其他數字資產都將「一損俱損」。
值得注意的是,幣圈最大的穩定幣Tether的發行商正好是Celsius的股東,這讓不少人擔心,Tether是否會被拖下水。如果Teteher也出現問題,可能還會導致幣圈更大的崩盤。美國大學金融專家Hilary Allen表示:「Tether是加密生態系統的命脈,如果它暴雷,會導致整面牆倒塌。」
6月底,有外媒報道稱,Celsius CEO曾試圖逃離美國,並計劃前往以色列,但被當局阻止。再一消息再次引起市場的恐慌。
幣圈「銀行」「券商」「對沖基金」相繼倒下,行業「大佬」都要破產跑路了,那些個山寨幣、空氣幣就更不用說了。其中一個名為DOR幣的空氣幣項目方,還沒開盤就被曝跑路,臨走前還「誠懇」表示,由於DOR私募資金過大,實在抵不住有貨,項目方決定集體移居新加坡。要怪就怪你們讓我們私募了太多。
只留下一群受害者,苦苦維權。
當潮水退去,幣圈暴富神話不再,剩下的,只有一地雞毛。
本文源自深藍 財經
㈡ 所有比特幣是虛擬貨幣嗎
㈢ 幣圈媒體有哪些
區塊鏈媒體一覽
A:
B:比特財經,幣世界,芭比財經,巴比特,博鏈財經,本聰區塊鏈,冰糖財經,幣圈邦德,幣報道,幣看財經 ,幣姥爺,鞭牛士BiaNews,幣圈早知道,幣賺聯盟,幣圈必讀,幣圈動向,白話區塊鏈,幣圈八卦,幣計,幣圈肆無忌憚的少主,幣知財經,幣友會,比特吳,幣知道,幣盼盼,幣盟主,幣響財經,比特評級BitRating,比特快訊bitnews,比特街,幣優財經,比特頭條
C:財鏈社
D:大炮評級,舵舟
E:耳朵財經,EOS引力區
F:FN財經,烽火財經,芬果財經
G:共享財經,果味財經,
H:火星財經,火訊財經,哈希財經,核財經,虎爾財經,海豚區塊鏈,海外幣圈,洪荒財經,虎經財經
I:
J:金色財經,九個億財經,金錢報,金牛財經,節點財經旗下金牛區塊鏈,金幣財經,今日幣圈,甲子光年,金塔
K:塊連線,快知區塊鏈
L:鏈接財經,鏈虎財經,鏈得得,鏈博士,鏈金財經,雷鹿財經,鏈英雄,鏈之財經,藍狐筆記,鏈觀天下,鏈條,鏈路財經,鏈白條,鏈天下,老金金融筆記
M:每日幣讀,貓說,魔都區塊,
N:牛金財經,女俠區塊鏈
O:OneTV
P:撲克財經,派鏈財經
Q:區塊之家,區塊鏈時代,區幣神探,區塊鏈鉛筆Blockchain,區塊鏈官微,區塊鏈早餐,區塊鏈大本營,區塊鏈投資內參,七彩區塊,起風財經,區塊鏈前哨(InfoQ),銓鏈財經
R:數字貨幣倍增學,數字資產技術分析,榮格財經,區塊鏈睡前故事,區塊鏈領域,區塊律動BlockBeats,區塊鏈逍遙子
S:三言財經,三點鍾財經,世鏈財經,數字貨幣趨勢狂人,數字資產資訊網,數字資產V,水靈之家,深鏈財經,蒜媒體
T:陀螺財經,鴕鳥區塊鏈
U:
V:
W:未來財經,未來財經資訊,王團長區塊鏈日記,吳解區塊鏈
X:嘻哈財經,虛擬貨幣I,虛擬貨幣商機,小猴看區塊鏈,犀牛區塊鏈
Y:蟻塊財經,一本財經,要發車
Z:中歐區塊鏈觀察,早評財經,真傳財經
#:31區,8MIN區塊鏈
㈣ 通膨來了——它會如何扭曲和改變幣圈的行情發展
通膨來了,這一次真的來了。也許我們 在消費市場上現在感覺還不強烈,但這只是開始 。就像 財經 網對電子工廠的采訪:「我做工廠十幾年,沒有這么漲過, 不是一個品類漲,而是大部分品類都在漲;不是漲3~5個點,而是10%、20%地漲 」。 現在的通膨第一波,上漲的主要是原材料和大宗物資 ,在我們不知不覺之中,從去年6月開始,銅漲38%,紙漲50%,塑料漲35%,鋁材漲37%,鐵漲30%,玻璃漲30%,鋅合金漲48%,不銹鋼漲45%,而IC則漲了超過100%。2月底以來,據說 不少品類的上漲幅度可以稱之為「失控」 ,瘋狂上漲,例如有特種紙一次性跳漲3000元/噸!無論是化工原料、工業金屬還是紡織,都在不停地上漲,不少工廠生產因此停工,也許部分在工廠工作的讀者已經感受到這波通膨的犀利。
通膨的根本原因,大家都清楚是因為 新冠疫情後,全球法幣流動性泛濫的結果 ,全球超發了19.5萬億美元的各國法幣(美國大約是5萬億美元),我們國家的M2貨幣也在一年中為了扶持經濟而增加了超過10%,這是平常3年的量。所以全球的經濟學家們早就在擔心惡性的通膨的來臨,現在通膨開始真的來了。
當然 目前通膨有「虛火」的成分 ,不少漲價是材料廠商與資本聯合借勢的結果,這種行為恐怕會遭到國家的調控管制。但無論如何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 現在的基礎就是「過多的貨幣追逐過少的物資」 ,法幣流動性泛濫已成事實,無論各種匯率如何, 法幣相對於物質只能是貶值,通膨無可避免地隨著各國經濟復甦而到來 ,政府們可以通過種種政策來降低通膨的影響和調控通膨過於膨脹,但絕對難以消滅,現在指望的,不過是能夠管控以免發展為惡性通膨而已。
說實話,目前在消費市場上我們感覺還不強烈,是因為 通膨的傳導是有一定滯後性的 , 先是基礎原材料(金屬、化工、化肥、紙漲等),然後才是工業製成品,最後才是農產品 (例如大米現在3月播種到11月收割,屆時才會反映暴增的成本)。對於我們這些普通消費者來說,這種 通膨的威力,大致會在下半年開始體會,而到年底則開始全面體會 。最近藍調閱讀美國的 財經 文章,經常看到還有「學者」或「 財經 媒體」在 說目前美國的通膨預期並不強烈 ,每次看到藍調都想笑, 美國的「 社會 必需品」大多數仰賴中國和其它國家,一直算是「最終消費國」 ,所以 現在全球生產國開始的通膨還沒有傳導到最終消費市場而已,下半年他們就知道什麼叫真正的通膨預期 了,其實那時候就不是通膨預期,而是通膨的實質了。當然,這 其中確實有些學者或媒體是不專業,但有些則不過是配合美聯儲穩定市場而已,遵循金主的意志故意扭曲而已 。
所以 一次緩釋的大地震已經開始 ,目前發生在基礎層(基礎原材料),很快會傳導到工業產品層,最終影響農產品和所有消費。雖然通膨的發展不像地震那麼快,但其對經濟的效應是一樣的。 這是2021年經濟也好,投資也好,都必須面對的殘酷事實 。
對於比特幣來說, 這場大地震是雙層的效應,將導致今年比特幣行情的相對不穩定,恐怕會發生若干次的大跌大漲,傳導之下整體幣圈也會因為比特幣的漲跌而動盪 。為什麼呢?
第一層效應是 宏觀經濟和政策的不穩定性 。以美國為例, 在通膨面前政府是兩難,形成了一對矛盾 ,如果提高利率減少資本流動來控制通膨發展速率,那就是壓制經濟和消費復甦,而如果為了經濟復甦繼續擴張美元投放量,流動性泛濫之下通膨自然會快速發展。 在過去的一年雖然法幣泛濫,但是新冠疫情壓制了消費和投資,消費低迷之下通膨暫時被壓制 ,但現在不同,新冠疫情效應開始減小,開始追求經濟復甦,消費和投資開始復甦之下,流動性泛濫的問題就開始爆發出來。所以政府們對於通膨都是在走鋼絲,不能沒有,不能太高。這大概率會導致今年的政策很敏感和多變,因為政府們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這種 經濟發展上和相應政策的不確定性為今年的投資市場投下了陰影 。坦白說,就是可能會有若干次的大跌,又會有若干次的大漲,在行情圖表上形成若干次深V走勢。
第二層效應是 比特幣的抗通膨性 。這個效應現在很不顯著, 顯著的是比特幣的風險資產屬性即「漲服效應」 。但隨著通膨的發展和深化,比特幣的抗通膨性應該會逐漸得到重視。例如一種可能的情形是,在經濟和政策動盪之下,股市和其它全球投資市場發生脈沖式大跌,比特幣作為風險資產也會跟跌,但 每一次下跌之後,其抗通膨性又因為通膨的存在和發展而得到重視,吸引資本買入 。這樣的 一跌一漲的V型波浪起伏,可能形成比特幣未來一年內行情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 。
最後說一下,藍調知道現在多數人並不會太重視通膨,因為 這一代人幾乎都沒有什麼高通膨狀態下生活和投資的經驗 ,前幾年美國很多人甚至認為通膨已經永久不會再見。美聯儲當下還在大談控制在2%左右有利於經濟的溫和通膨,但 有些美國機構在他們致重要客戶的函件中卻已經估測2021年美國的通膨水平為10%左右 ,對於大國來說這是一個可怕的數字,例如主糧關乎人命,政府可能通過管制能控制住使之不漲價或者少漲價,但很多其它生活和 社會 必需品就會漲30%甚至40%,這將導致非常大的沖擊。
以上就是藍調對當下全球通膨發展情況的解析以及對通膨發展影響比特幣和幣圈行情的一些思考。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站在未來看現在,藍調與你一起感受時代之風!
㈤ 財經新聞報道過維卡幣嗎
如果有的話也是發的軟文。
維卡幣中國公司已經內部確認維卡幣為「直銷」,但是沒有拿到國內許可。在商務部公布的61家直銷企業名單中,記者也未找到維卡幣的名字。
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本身是開源程序,其總量限制的參數和方式,均顯示在開源代碼中,這樣做是為了公開透明地展示貨幣系統的運作機制。但維卡幣並不公開其源代碼,這本身是違法了虛擬貨幣的基本准則。」另外,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是市場自發形成的零散交易,形成規模後逐漸由第三方建立交易所來完成交易。而維卡幣是自己發行,自建平台來進行交易,所謂的和銀聯合作子虛烏有。維卡幣這種基本屬性都有問題的幣種,投資風險很高,投資者需要謹慎。(網易新聞)
幣圈比特幣之家網以及眾多大眾媒體也均揭露過維卡幣這種打著比特幣幌子的傳銷騙局。
經濟學家指出,維卡幣屬多級傳銷性質的虛擬貨幣,投資風險極高,參與者須謹慎。(中國商務官網)
㈥ 耶倫是誰她對幣圈的態度究竟如何她會如何影響幣圈
文/藍調99
本文由媒體大V「藍調99」授權發表,版權歸「藍調99」所有,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
「懂王」特朗普終於黯然歸去,「睡王」拜登終於成為美國第46屆總統,在他的閣僚中, 最引人注目的一位當然就是珍妮特·耶倫(Janet L. Yellen,1946年8月3日-) ,這位全球著名的「女沙皇」出生於紐約州布魯克林,是美國猶太裔經濟學家及教授,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她最著名的履歷莫過於在奧巴馬政府期間,即 2014年至2018年,她繼伯南克之後成為4年的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名副其實的美國 財經 界第一人,當然也是全球 財經 界第一人 。在特朗普將她趕下台3年之後,這位女沙皇又王者歸來,這一次她並不是美聯儲的主席,而 成為了美國新一屆的財政部長 ,其地位仍然炙手可熱。
這樣一位全球超重量級的 財經 人物,又手握大權,其 一言一行自然會對全球投資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雖然耶倫的影響力肯定比不上當年的格林斯潘,但也非同小可,所以 很多人將1月20~21日的比特幣等加密幣大跌歸因於耶倫的發言 。在1月19日舉行的參議院確認聽證會上,當時媒體的報道是耶倫表示, 在包括犯罪活動在內的提供便利方面,「加密貨幣尤其令人擔憂」、「我們確實需要研究減少使用加密貨幣的方式」 。這給人印象是耶倫對於加密貨幣心存惡感,要加強對加密幣的監控和打擊,因而被利用來解讀比特幣等大跌似乎也很自然,雖然在藍調看來這只是牽強地用這個消息來解讀大跌而已。
然而,3天後即1月22日參議會發表的耶倫正式書面發言,說明耶倫以上的態度是無稽之談。因為在書面語中,耶倫清楚地表示:「我認為重要的是,我們 要考慮加密貨幣和其他數字資產的好處 ,以及它們 在提高金融系統效率方面的潛力 。」看到沒,本質上是支持,因為她認為加密幣能提高金融效率。至於那天報道的耶倫負面發言,自然是她作為美國財政負責人,對加密幣要一分為二的看, 既要看到正面效應,又要關注負面效果,要用合規和監管來讓加密幣盡量起到正面作用 ,作為美國財政部長,這樣四平八穩的發言是正常,不能解讀為利空。
耶倫是 財經 人物,也是政治人物,所以她的公開發言聽聽就好,不用太當真。 真正會影響她出台政策即她內心的政策傾向,我們需要從她的背景和履歷政策中來尋求趨勢 。
耶倫是耶魯大學畢業的博士,是 宏觀經濟學家 ,在宏觀經濟學方面曾發表多部專著。順便提一下,耶倫的丈夫,喬治·阿克爾洛夫也是位大名人,如果讀者和藍調一樣是學經濟學出身,就會很熟悉——因為 這位喬治是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耶倫個人有兩個最重要身份:第一個是她是猶太人;第二個她從1994年開始,就和美聯儲有不解之源,1994年,被柯林頓提名為任職美聯儲委員,2004年成為聯儲舊金山分行的行長,2010年成為美聯儲副主席,直到2014年成為美聯儲主席。簡單概括就是, 因為是猶太人,得到了猶太人控股的美聯儲的信任和培養,從1994年到2014年經過20年的培養,被美聯儲背後的財閥推上了美聯儲主席的寶座 。
所以耶倫 既不是奧巴馬的人,也不是拜登的人,她是美聯儲最嫡系的經濟學家和代言人,代表著美聯儲股東們的利益 ,為他們說話。看到這里讀者們可能有點糊塗,美聯儲到底是誰?與通常的中央銀行不同,美國央行美聯儲其實是一家私人銀行,控制了全球最重要國家的美元發幣權。 美聯儲有8大股東 ,分別是柏林和倫敦的 Rothschild羅斯柴爾德銀行 、巴黎的Lazard兄弟銀行、義大利的以色列摩西Seif銀行、紐約Lehman兄弟銀行、紐約Kuhn.Loed銀行、紐約Chase Manhattan銀行、紐約的Goldman.suchs銀行、阿姆斯特丹的Warburg銀行。除了第一名大名鼎鼎的羅斯柴爾德,其它銀行是否都感覺非常陌生?陌生就對了, 基本就是一個猶太人銀行聯盟 。除了8大銀行,還有大約300名自然人股東(財閥家族),最著名的就是洛克菲勒和摩根。看到沒?什麼是美聯儲? 美聯儲就是猶太人銀行財閥聯盟與美國本土早期誕生但仍然控制著美國主要財富的財閥的聯合體 。
所以耶倫秉承這些財閥們的主流利益訴求,是著名的「鴿王」。鴿派色彩濃厚, 其政策的主要傾向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大規模新刺激政策和嚴格金融監管 。例如在2011年那幾年,美國面臨著顯著的通膨壓力,而那個時候耶倫就主張在「 一段時間內維持利率在創紀錄的低位 」,以刺激經濟成長——她認為 美國高失業率將持續存在,是財政赤字必然導致高通脹這種觀點的堅決反對者 。所以那天耶倫大談「強美元」被新聞報道被藍調看到的時候——原諒藍調不禁發出了豬一般的笑聲,太可笑了。你相信這位人物會放棄大規模財政赤字刺激嗎?只不過是用嘴拉盤而已,拜登政府已經明確第一個大動作就是1.9萬億美元的刺激計劃,美元的大規模進一步泛濫和近零利率根本沒辦法短期改變,當然耶倫們不希望美元因此被拋棄、被貶值,但 眼下又缺乏真正的實力和政策能力,只好用嘴拉盤了 。
回到幣圈,從上述對耶倫的分析就可以看出,她對加密幣總體持積極態度,所謂「嚴密監管」,其實與過去的美國政府背景 財經 人士觀點無異,都是要求加密幣不能影響美國的金融秩序, 說到底就是不能影響美元 ,因為美元就代表著美聯儲上述股東們的根本利益,也是耶倫作為他們代言人的根本利益。耶倫作為女性,身段是很柔軟的,政策上歷來不算太過強硬。美國的部分財閥通過美國金融機構本來就開始試圖融合比特幣,操控比特幣,這與耶倫的政策訴求並無異議,所以, 耶倫對幣圈的影響,在藍調看來,是基本屬於積極的,至少也是中性的 。由於耶倫得到美聯儲股東們的信任和支持,因此 美國加密幣的合規政策在耶倫任期內反而可能加速 ,她雖然現在是財政部長而不是美聯儲主席,但肯定是美國 歷史 上對美聯儲政策具有最大影響的一位財政部長。
以上就是藍調對於王者歸來的美國 財經 女沙皇耶倫未來對於美國經濟政策和對幣圈影響的一些思考。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站在未來看現在,藍調與你一起感受時代之風!
㈦ 為什麼微博不更新幣圈了
微博不更新幣圈了是因為幣圈賬號停封了。
11月15日消息:幣安官方微博「幣安Binance」被封之後,幣圈媒體「幣財經」官博昨天也被封,微博頁面顯示其賬號因被投訴違反法律法規和《微博社區公約》的相關規定。
目前關於賬號被封,該媒體稱微博客服的回復是:未知原因,永久停封。
據悉,幣安官方微博「幣安Binance」被封之後,頁面顯示該賬號因被投訴違反法律法規和《微博社區公約》的相關規定,現已無法查看。對此,幣安官方回應微博被封稱,應該是被惡意投訴,正與新浪溝通解決。
除此之外,有微博網友稱還有其它多個幣圈的賬號也被封,至於具體原因,微博官方尚未作出回應。
通過互動在炒幣群體中建立信任基礎後,大V們後續再和一些交易所或者項目方進行商務合作,推廣該交易所的運營活動或者「喊單」空氣幣,進而變現。
此次微博封禁也就斷了他們的一部分「財路」。
對於本次封禁,吃瓜網友們的態度不一,有人稱「少了他們近期幣圈安靜了許多」,也有人辛辣諷刺這些大V們「嘴上都是主義、心裡都是生意。」
㈧ 揭秘400億元人民幣圈第一大案,這是一起怎樣的案件
在2021年4月8日的夜晚,我國財經頻道報道了我國的公安人員所查出的一起關於400億人民幣的騙局。這個事件是一個於2018年成立的某虛擬錢包。其涉及的金額更是高達了4,000億元人民幣,而犯下這種重大罪行的發起者,竟然是一位只有初中學歷的男子。
如果還未加入這種對於虛擬貨幣的炒作,就應該及時制止這種想法和行為。對於非官方的虛擬貨幣其實是沒有保障的,他們的漲幅極快,虧損也是極快。如果已經加入這種虛擬貨幣的操作,首先我們要見好就收,在拿到一定的收入之後直接退出這種行為,不要因為賭徒心理,一錯再錯。如果已經加入並且這種虛擬貨幣已經崩盤跑路的情況下,應該及時報警,爭取追回自己所虧損的資金。
㈨ 幣圈怎麼當項目方
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獲取了一份區塊鏈項目的市值管理方案,該方案宣稱用於指導項目在方案有效期內的幣值管理,包括項目開發工作階段性成果發布,公關策略和行為,選擇交易所、做市、價格拉升或打壓,項目方套利。
業內人士指出,市值管理方案在行業內司空見慣,僅僅是幣圈亂象的冰山一角。在區塊鏈生態鏈中,交易所、項目方、機構等參與者均不同程度存在違規之處,眾多投資者基本成為「待宰羔羊」。區塊鏈技術本應是服務經濟發展的一項利器,但眾多人打著區塊鏈的旗號,實際從事發幣等非法募資活動,行業亂象亟需監管介入規范整治。
忽悠入場
根據上述市值管理方案,第一階段主要目標是通過一系列行為為項目引流。方案列出了相應指標,媒 體宣發5篇稿件,線上直播2-3次,線下路演交流3-5次,KOL(意見領袖)發聲2-3個,建立5萬人規模電報群,2千人的微信群,無KPI要求的社群合作,戰略合作5-10家,統計代幣持有排名前20的列表;與代幣持有量排名前20的私募方簽訂一致行動協議,為期1個月。
引流方面首當其沖的涉及區塊鏈媒 體。今年年初區塊鏈媒 體雨後春筍般發展顯示了市場的火熱程度。
「發一篇軟文就能免費獲得許多項目代幣。且幣圈做媒 體成本極低,人員不需要太多,甚至一兩個就行。」深圳一家區塊鏈媒 體負責人陳松(化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今年春節期間「3點鍾無眠區塊鏈」社群的火爆帶動了大批區塊鏈媒 體出現。該時間段區塊鏈媒 體融資快捷,幾家頭部媒 體均獲得了不菲的估值。
據智鏈財經不完全統計,僅2018年一季度就有15家區塊鏈媒 體獲得融資,包括巴比特、幣世界、深鏈財經等知名大號,融資總額達2.45億元。其中,巴比特於3月份獲得1億元A輪融資。
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一家原本科技類媒 體也宣布轉型做區塊鏈報道,更有人以月薪6萬多元的標准聘請區塊鏈內容編輯,普通的區塊鏈會議展板能羅列上百家媒 體。「很多人都根本不懂媒 體,只是覺得這個來錢快。很多信息他們不做核實,只會轉載抄襲,導致市場經常謠言滿天飛。」陳松稱,很多區塊鏈媒 體背後其實是項目方,既可以替自己的項目宣傳,同時可以通過發軟文實現盈利。
早前曾服務於一家區塊鏈媒 體的張芸(化名)介紹,區塊鏈媒 體主要通過內容吸引投資者,然後將其引流至社群運營方。分析師進行「診幣」,分析代幣的市場行情。不會明確唱多,而用隱晦的形式誘導。「那些出鏡的分析師多數來自期貨、股票交易市場,通常剛接觸區塊鏈,並非專業人士。」
線下路演和請「大V」站台是不可或缺的步驟。「過去幣圈要搞項目首先找兩個大佬站台,再在全國各地做飛行路演,現場就有所謂的代投方,代投可以拉來很多投資者。」資深區塊鏈創業者任剛(化名)介紹,很多投資者其實看不懂項目的技術和應用,主要看是誰過來站台。通常項目的白皮書中都有相關顧問做「背書」,這些顧問都收了項目方的好處。
引流的最重要成果就是建立社群,主要為微信群和基於海外社交軟體telegram搭建的電報群。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通常一個發幣項目會有五個微信群,每天會有專人進行維護,其中不乏機器人自動回復。「在群里主要向投資者反復灌輸這個幣將成為百倍幣或千倍幣,並在群里隨機發一些交易截圖進行造勢。為了提高活躍度,項目方還會向投資者免費贈送代幣。」任剛表示,社群不光在項目的前期預熱起作用,後期會有助項目方「維持秩序」。「當幣價狂跌時,忽悠投資者不要拋,稱後邊會有利好。」
「收割」投資者
投資者一旦入場,等待他們的將是項目方精心策劃的「收割」計劃。
上述市值管理方案顯示,第二個階段為上交易所第一個月,主要目標是實現代幣價格3倍增值,項目方銷售自身控制代幣數量的10%左右。此階段仍需要引流,保持前一段時間熱度,維持上一階段KPI。項目上交易所首日,代幣價格為私募價格的1.5倍。私募價格定義為P,第一周價格在1.5P-2P之間波動。預計此時部分未簽協議私募方、空投會拋售,而引流來的散戶會消化此波段。而量化團隊將價格維持在1.5P-2P之間,交易量維持在該交易所上的項目前三名;第二周價格在1P-2.5P間波動;第三周價格在0.75P-2.5P間波動;第四周價格在0.75P-2P間波動;第五周價格1.5P-3P之間波動。
第三階段為上交易所第2個月,主要目標是再上1個交易所,2個小交易所,價格在0.5P-2P之間波動。此階段允許簽約的私募方出貨,然後平均以略低私募價格的價格吸貨。第四階段為上交易所第3個月,吸貨已大致完成,發布一系列利好,配合公關、社群、戰略合作方,開始拉升,價格在1P-5P波動。出貨約4億代幣,出貨均價為3P,大約銷售可得3000萬元。
任剛介紹,項目方在代幣上交易所前都會聘請市值管理團隊。「首先需要付兩百萬元到一千萬元不等的等值ETH(以太坊),並承諾保底費用,以及收益分賬,三七、五五分成都有。一個項目如果沒有市值管理團隊,幣價會被砸到渣都不剩。」他稱,市值管理普遍採取量化策略,團隊根據盤面相應指標做出買入賣出動作。
「一到晚上散戶都睡覺了,然後莊家可以拉盤。散戶早上起來看到漲了如果跟進,莊家見勢就割。」任剛表示,還有一種玩法是把幣值砸到兩分後,私募和機構持續將手中的籌碼拋掉。「在低位不斷吸籌,完全控盤後開始拉升,拉高以後吸引散戶進來,然後在高位收割散戶,就這樣反復。」
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任剛所提及的操盤策略基本在前述的市值管理方案得到佐證。
因為目前數字貨幣市場處於熊市,眾多代幣價格持續下挫,投資者大面積離場,業內人士笑稱「韭菜」不夠用了。此時私募機構成了項目方的「獵物」。
㈩ 薩爾瓦多法定比特幣,幣圈瘋狂搖旗,美國卻比誰都著急
這兩天薩爾瓦多成為全球首個用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的國家,這對國際貨幣市場,應該是一個較大的沖擊。當然首先覺得比較狂熱的還是我們幣圈的朋友,我看到很多幣圈的朋友現在興奮啊!
這意味著什麼啊?我覺得其實這意味不了太多。首先,像薩爾瓦多這種國家如果想要建立比較完整的金融體系是難度極大的,也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它只有600多萬人口。這么一個國家要是搞個央行,還跟著美元加息減息真的是沒有必要,所以他直接就選擇了美元。所以它的結算貨幣包括國內通用的都是美元。
但是,我想可能對其他方面的沖擊就比較大。比如說,世界各國加快允許使用數字貨幣。很多朋友就會說,既然數字貨幣可以用那比特幣為什麼不行,乾脆直接用比特幣不是更省事。我覺得這里有一個極大的相反的意思,一個國家開始使用這個東西肯定玩法跟幣圈是不一樣。所以我覺得這個東西對幣圈來說意義不大。如果是小國來使用,體量那麼小對整個比特幣這么大的市值來說意義不是很大。如果是大國,一旦綁定某種貨幣一定要中心化,一定要它可控,要不然綁定它幹嘛呢?這就又與幣圈的去中心化產生沖突,這就形成了對比特幣此消彼長的對沖。所以這件事情其實對幣圈中長期來看真的意義不大。
但是這件事情卻對美國尤其是美元形成了極大的威脅。這件事對美國來說意味著什麼呢。這兩天特朗普的發言就已經說明了一些問題,特朗普說比特幣是騙局,是對美元的挑戰。這其實就是實話,川寶寶一直都是耿直哥。薩爾瓦多本身使用的是美元,現在比特幣也可以支付了。如果隨後再有幾個小國跟隨,美元的需求量會不斷的降低,美國不斷的印錢,美元再不斷的迴流那場面真的是不要過於美如畫了。隨著歐洲,中俄還有像伊朗等等大國都紛紛去美元化,美元本來就越來越依賴於收割這些小國家呢。
美國現在不斷的加大對中國的施壓就是它國內的壓力越來越大的體現,美國通脹很嚴重,而且未來會預期更嚴重。美國國內包括 財經 界,華爾街,所有的機構啊,全部是在說今年通脹是可控,沒有一家是說這個今年美國通脹很嚴重。我看了這兩天有一個數據預計美國今年的G D P能增長8%,這話就得反著聽。你想要美國現在經濟是什麼情況高 科技 也好,製造業也好,服務業也好,總產出有增加嗎?
貿易有一些生活必需品是在高速增加,但是高附加值的很多都停止了。所以,如果真的有8%這種增長也只能來自於貨幣超發之後價格增加。所以,這就應該理解成今年通脹8%。所以薩爾瓦多用比特幣作為法幣這件事對於漂亮國來講就是火上澆油,雪上加霜,釜底抽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