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一年可能來兩次牛市么
① 比特幣還會來牛市嗎
資深交易員PeterBrandt在一條推文中暗示,比特幣很有可能要等到2024年才能開啟新一輪「瘋狂牛市」。
PeterBrandt給出的數據顯示,比特幣的下一輪「瘋牛」可能要等到2024年5月,這幾乎與下一次比特幣「減半」進度差不多。過去兩次的減半,比特幣都上漲了10倍甚至更多,這個加密貨幣平均需要33個月才能啟動一輪牛市。他解釋道,如果歷史重演,那麼下一輪牛市將在2024年5月啟動。
一些市場人士已經習慣了比特幣每四年出現一次價格高點,尤其關注每一次比特幣「減半」完成之後的第二年。2020年5月,比特幣完成了誕生以來第三次減半,而在2021年比特幣累積上漲了59、7%。從短期來看,在美聯儲開啟加息並且加快縮表的宏觀背景下,市場普遍認為,比特幣等風險資產前景不容樂觀。
② 比特幣發展迅速.國內禁止挖礦,熱度退卻,後期如何應對熊市
李啟元:「人家送給你100個(比特幣),你要不要?」
郎咸平:「你送給我比特幣,我不會要的。」
李啟元:「你真的不要?」
郎咸平:「我當然不要。」
「你送我比特幣,我不會要的」這句話是幣圈的郎咸平教授最深的印象,也是幣圈經常拿來調侃比特幣反對者的佳句。
比特幣在各種不看好的情況下發展壯大,成為了一種不可忽視的財產,人們也逐漸的開始反思,從而慢慢地接受比特幣。比特幣的發展就和90年代的互聯網一樣,在經歷過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泡沫之後,互聯網並沒有消失,而是逐漸的發展壯大。
比特幣的作用與它為什麼有價值是一個不同的問題。使比特幣有價值的是決定使用它的人的網路。要了解為什麼這些人決定使用它,你需要了解它的工作原理,這可能具有挑戰性,因為比特幣的技術包含了大多數人不熟悉的技術概念。比特幣協議允許你向世界上的任何人發送稀缺資金。這個能力聽起來很簡單,但它很強大。
幣圈這么多年了,你虧的原因也不只是這一個,有很多幣圈的衍生品比如說合約!
這一行為,映射到幣圈,就是交易所收取的手續費。你永遠都不知道火熱的合約市場背後到底藏了多少把刀。 看到合約門道如此多,或許有人會認為,合約兇猛,應該敬而遠之。 但也有人認為,不論你玩不玩,合約它就在那裡。牛市期間,隨著上漲大趨勢的出現,行業內大部分的加密貨幣都能有一個不錯的漲幅。作為普通用戶,只要踩准時間點,就很難虧錢。但合約卻不一樣。如果說牛市買現貨,是增量資金之間的博弈,那麼熊市做合約,則是存量資金之間的斗爭,更加殘酷,更加零和。
或許就如何鴻燊所言:不賭,就是最大的贏家。
「一刀切」來源中國直銷事件。
關於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其實國家已經打擊了不止一次了,2013年打擊過一次,2017年也是,不過我發現就是每打擊一次帶來的都是後期行情上漲,這算是一個神奇的地方了。這次發布的打擊比特幣交易和挖礦並沒有重點去討論過,在原文中我們可以看到,金融系統要堅持穩字當頭,把握好度這樣的話,我的理解就是金融要穩定,而這次加密圈的各種動物幣滿天飛,一個小幣種一夜之間能暴漲幾十甚至幾百倍,這樣的走勢對於不知情的散戶很有誘惑力,已經違背了穩定投資的初衷了,因此這個時候國家出來發聲確實很及時,與其說是打擊交易,不如說是不要投機。
#數字貨幣# #比特幣[超話]# #歐易OKEx#
③ 兩年之內出現牛市的概率大不大
從趨勢和周期來看,牛市離我們不遠了,未來1-2年內,出現牛市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這是我個人的觀點。
而現在,處在牛熊轉換時期的築底階段,進一步夯實底部,完成籌碼的再度交換和集中,不斷震盪整固,是目前階段股指的主要方向。
股市是有周期的,A股市場熊牛轉換的時間大約是5-7年,也就是說,牛市見頂後,一般需要5-7年左右,就會出現下一輪牛市。
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也沒有隻跌不漲的股市。
從最近2次的牛熊轉換來看,第一次是2001年7月股指見頂後,經過了5年的熊市,才走出了一波大幅上漲的牛市行情,第二次是2007年10月股指見頂後,經過了7年的熊市後,走出了一輪牛市行情。
2006-2007年的跨年牛市行情,漲幅巨大,因此,熊市持續了7年之久,而2014年-2015年的牛市行情,其漲幅也遠遠小於上一次。
而現在已經到了2020年,距離上一次牛市結束也已經5年時間了。
股指目前在年線半年線處糾結,而年線也是去年站上後一直在年線附近進行震盪整固。年線是牛熊的分水嶺,只有成功站上年線,才有資格去討論牛市的到來。
而疫情等不利因素,也導致了中國以及全球經濟的降速,雖然目前中國經濟已經開始重新步入正規,但是疫情在世界范圍內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世界經濟復甦道路坎坷,中國經濟也會受到世界經濟的影響。
因此,股指震盪的期間可能會延長。
不過,牛市會遲到,但是不會缺席。1-2年內股指完成夯實築底階段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而且已經經歷了5年的調整,牛市的聲音已經越來越近了。
我說下自己的觀點。
第一,現在已經是一個牛市了。
只不過處於的是一個牛市的初級階段,也就是一個震盪洗盤的箱體,而不是一個牛市第二階段、甚至是一波牛市的主升浪。
所以,現在可以定義為牛市,只不過有些人會認為,主升浪的牛市才是真正的牛市,這就是大家觀點不同了,都有錯。
就好比我認為A股 歷史 上只出現了4次大牛市和4次大熊市,而有些人認為有有十幾次。其實就是思考角度的問題。
第二,我認為洗盤結束,進入牛市主升浪的時間並不會太長。
從 歷史 的經驗來看,在底部確認以後,往往2-3年的時間里就會完成震盪築底,進入一個牛市的主升浪。
所以,我們可以從「世界盃時間軸」來判斷牛市主升浪的到來。
就好比2006年的德國世界盃是2007年牛市開始的起點,而2014年的世界盃是2015年牛市開始的起點。
那麼下一輪牛市應該就是在2022年。
最後!我的觀點是,對於牛市主升浪何時到來,真的沒有必要過於在意。對於優秀的投資者來說,他們更喜歡在底部區域裡布局,然後等待牛市一定會來的必然性出現。而不去因為時間的不確定性去投機。
這就像鱷魚會選擇在動物們必經之路的河塘里埋伏一個道理,它們不會追著獵物跑,而是等待獵物必定會來喝水,甚至必定會渡河的機會,從而一招致勝!
投資,也是應該如此!
我說幾個身邊的情況吧,你也可以了解一下你周邊的情況。
1、我散步的時候,聽到幾個大嬸在談論股票。
一個說買什麼票賺了多少,一個說她定投了基金。
2、我們小區的保潔阿姨,可能聽到我是專職交易的,總是拉住我聊天,問什麼股票好,說她沒有多少錢在炒,只有幾十萬。
3、基金公司已經抱團。
4、各種諸如投資女皇凱瑟琳的傳奇故事不絕於耳。
5、港股和美股都出現了爆炒低價股的狂潮,一天漲100%也不稀奇,一天50%很正常。
6、美國出現零傭金的券商。
7、美國出現了所謂韭菜收割機構的故事。
8、比特幣大起大落。
9、無論哪個國家實體經濟都是不好的,衰退成為主流現象。
10、世界老大美國出現價值觀混亂和嚴重的國內矛盾,政治動盪。
然後說說我對幾件事的看法
1、特斯拉
我認為電動車不會改變世界,至少不會如當年 汽車 那樣改變世界。
這個產品概念多過應用。不過是國際能源市場戰爭中的一個小插曲。
我覺得什麼驅動位置變化,並沒有什麼意義,特別是效率並沒有提升。
如果你能將位置變化從每小時100公里,變成每秒100公里,那這個是決定性的變化。
2、人工智慧
我不認為人工智慧能夠給人類帶來幸福,我認為它可能就是一種毒葯,不過是甜的而已。簡單的一點是,人工智慧帶來人類 社會 收入分配的擴大,勞動力的減少。對應的判斷是,人工智慧將導致人類 社會 人口嚴重過剩。
那通過戰爭和激進方式減員的概率就會大大提升。
六大因素支撐,兩年之內出現大牛市的概率比較大。
牛市的基本概念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通常理解,以一定時間為起點,未來幾年時間,股指上漲幅度超過20%以上,並持續一定時間。美股在奧巴馬上任至特朗普,連續十年以上牛市,直至今年10天4次熔斷,終止牛市。目前,A股股指不到3000點,股指處於較低位置,預測未來2年,有六大因素,支撐會有一波牛市,具體如下:
一、政策支持股市向好概率95%高層巳將資本市場定為國家戰略,這不僅僅是國內股市的需要,更是應對全球挑戰的需要。從政策層面上分析,只要是能支持股市穩定 健康 發展的,都會逐步出台。中國股市政策的目標是構建全球資本市場,股市市值至少與GDP持平,達到100萬億。一個繁榮的股市,促進中國在全球市場競爭中處於優勢,有利於中國經濟發展。
二、二年內經濟復甦概率90%全球疫情661萬確診病例,死亡38萬,目前處於平穩期,預測9月份後,疫情影響逐步縮小,到年底影響明顯減小。今年全球GDP將負增長,疫情結束後,客觀上對經濟復甦的期望比較高,各國政府,企業界都積極推進經濟復甦,我國明年、後年經濟恢復到疫前水平甚至更好些,是大概率。中國經濟將調整結構、調整布局,注重擴大內需,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著力點。經濟復甦帶來股市預期向好。
三、二年內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概率85%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從國際貿易維度,穩定和適度貶值對我國出口有利,大幅度升值,對出口非常不利。從資本市場維度,穩定和適度升值,有利於吸引外資,穩定資本市場,貶值不利於吸引外資和穩定資本市場。從人民幣國際化維度,穩定和適度升值,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貶值不利於人民幣國際化。從以上三個維度分析,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有利於中國經濟發展。
四、二年內資金面支撐股市成長為牛市概率95%美聯儲無限量QE,引發世界各國央行,推行寬松的貨幣政策。中國近十幾年來,走的路徑也是寬松的貨幣政策。隨著房地產市場賺錢效應減弱,央行引導利率下行,都對股市資金來源楊成利好。中國資本市場不缺錢,缺的是股市賺錢效應,如果能穩定的賺錢,很快會有幾萬億、十幾萬億資金進入股市。資金來源支持股市上漲,只欠東風。
五、二年內技術面支撐股市成為牛市概率90%股市久漲必跌,久跌必漲,其背後的底層邏輯是價值規律的反應。中國經濟 健康 發展了40年,經濟總量擴大無數倍,總量走到全球第二,不到3000點的A股,從技術面有上漲動力,只不過是A股普遍上漲模式,轉換到結構性上漲,新經濟上漲, 科技 股上張。隨著注冊制的完善,垃圾股退市是必然選擇。
六、中國股市特性分析,二年內A股牛市概率90%中國股市是摸石子過河,逐步成長。對標發達國家股市,有幾個顯著特點,我們都沒有。不設漲、跌停板,容易真實反映個股的價值。嚴格的退市制度,優化提升上市公司運營質量。機構為主操盤市場。注冊制,注重監管,讓好公司留在股市。這些方面,政府管理層正在加大力度完善。中國股市散戶力量是雙刃劍,並正民朝價值投資方向 健康 發展。股民思漲,將與政策、資金面、經濟復甦等因素,形成共振,產生共振效應。根據中國股市特徵,很難形成慢牛,快牛現象將是中國股市的一條風景線。
2個95%,3個90%,1個85%,其數學概率為56%,即二年內中國A股出現牛市為大概率事件,上探3600-4000點。人心思漲,國家思漲,股市強則中國強!中國的未來,需要一個牛市,加油股市!加油中國! 以上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兩年之內出現牛市的概率大不大?
您好!我是易元機,很高興回答該問題。
根據《周期》中的觀察和總結,牛市和熊市是周期交替出現的,也就是說牛市早晚會來。至於是否是兩年內,還是什麼時間,以及對於牛市的定義是什麼?這都很難給出確切答案。
到底什麼是牛市?在我4月16日一篇文章中曾經探討過技術性牛市https://www.toutiao.com/i6815845980433285644/
提到過關鍵指標從底部向上突破20%時進入技術性牛市。當時美國股市已經從底部回升24%,被論證為技術性牛市。後來這一走勢延續上漲到30%多,至今還沒有明顯的下降。
其實美國從股市來看,似乎已走出低谷。但是經濟卻未能跟上,所以難以評估進入政策性牛市。
而我們目前核心的上證指數僅上漲不足10%。技術上難稱為技術性牛市。
真正的牛市應該是經濟為基礎,經濟上漲,股市也在上漲。或經濟有超預期的可能,股市先行上漲。
這是配以政策的支持,才能形成一波傳統牛市行情。
牛市的步伐如何?今年由於疫情原因,加上國外局勢難以控制。經濟一定會受到影響,所以我們牛市的路途,走的更艱難一些。
股市或許在國家財政資金以及各類其他資金支持下,在新基建、醫療、教育、 科技 等方面有所特殊增長。
而明年則是後疫情時間,則依賴於今年的建設情況以及國際局勢的穩定情況。如果明年出現經濟預期提升,而通貨膨脹下降,則有望迎來一波牛市。
另外,對於注冊制的改革,T+0方式的嘗試,都可能引導到慢牛局面,未來或許不太可能出現以前那種大漲大跌,而是像美國那樣,持續幾十年的慢牛和短熊局面。
牛熊交替鍾擺效應《周期》中提出,任何時候市場都在以鍾擺方式圍繞某個中軸線做鍾擺運動。可以說我們現在正處於鍾擺下方,我們國家的形式從疫情方面就可看到好的預期。未來逐步建立起向上趨勢,形成慢牛的概率大於出現大牛市的概率。
我們的股市大概每十年就會有一次模式的改變,或許未來的十年,不要去賭是否出現大牛來賺錢。而是利用策略持續在每年賺錢,畢竟股市是零和 游戲 ,有賺必定有陪,共贏需要全市場的變化。尤其是上市公司質量,這是經濟的基石,在大浪淘沙之下,能否將不好的公司淘汰,讓好的公司上來,形成良性指數組成。那麼就可天天看到牛市!
總之,兩年內出現牛市的概率較大,但從現在開始出現慢牛的概率更大,不過最終還是要看經濟的走勢是否按照預期向前。其實拿一個指標就可以衡量——你以及你朋友所在或所開的公司現在好賺錢嗎?什麼時候大家都在說好賺錢,而且花錢也不那麼局促,牛市就真的來了!
惠德載物立志通過公開投資策略,與志同道合之士,共同實踐看得見的財務自由之路。可能有險阻,也可能有錯誤,但堅信走下去就會成功。讓我們共同為自己打造一個賺錢的機器,成就我們自由的人生!
感謝閱讀本文!!
牛市,肯定是政策面,資金面,技術面三大方面共振的。我們要判斷什麼時候出牛市,難道巨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牛市應該離我們不遠了。
首先,我們無法預測政策面的情況,我們只能選擇接受消息面,這是預期牛市的第一難。
其次,我們無法預期資金面的情況,但是我們可以知道目前國家大放水,市場上流動性充足,因此資金面是有支持的,難度在於什麼時候市場資金形成共識,一起推,這是第二難。
再者,我們對技術面的走勢,只能走出來才能預測,所以我們無法提前了解技術面,這是第三難。
在這里,很多人說現在就是牛市,我就不信了,現在A股2900點,怎麼是牛市。
但是,牛市為什麼離我們不遠?我們先看A股 歷史 上的牛市
第一次牛市:1991年1月—1993年3月
第二次牛市:1996-2001年的大牛市
第三次牛市:2005-2007年的6124的牛市
第四次牛市:2014-2015年
從時間上看,每一輪牛熊市中間間隔大概是5-7年,目前我們也已經經歷5年熊市,未來必然迎接的肯定是牛市。
本人當然堅定不移的看好未來中國股市,美股牛了10年,崩盤了,A股怎麼不可以呢?
中國目前的經濟在全球上競爭力不斷提高,出現全面性牛市是打有可能的,而且目前國內資本市場的加速改革,不斷對外開放,這是牛市的外資資金。
目前我們處於3000點一下,而未來的牛市肯定是5000點,更有可能是超過6124點,大家要站在更高更大的視角來看。
現在已經是牛市了!局部牛市已經來了,130隻個股已經創 歷史 新高!
局部牛市形成!
局部的結構性牛市是宏觀經濟發生深刻轉變的背景下發生的,大的戰略方向發生變化導致的。過去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和出口的結構性轉變,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盲目帶動GDP的時代已經結束,目前是新舊動能轉換和邁向中高端的發展階段。
所以,最終在經濟結構轉型過度期,消費成為了投資的香餑餑。
據統計,截至當前,剔除上市一年以內的新股和次新股,4月份以來A股已有130隻個股股價創出了 歷史 新高,其中包括不少千億市值以上的公司。
就市值來看,創 歷史 新高的130隻股票中,111隻股票市值超過100億元,其中有15隻股票的市值超過1000億元,貴州茅台則超過1.8萬億元。
指數牛肯定不會來了!
現階段指數牛市難度較大,對於上證指數「失真」問題,近年來業界一直有所討論。數據顯示,2000年上證指數總市值約3萬億元,2019年底已達35萬億元;同期GDP從10萬億元增到99萬億元,兩者都是10倍左右的增長。但是上證指數卻仍在3000點上下「原地踏步」。
指數失真已經成為了市場產生共鳴,畢竟大盤指數權重中周期性大藍籌基本沒有流動性,持續處於下跌趨勢中,卻占據的權重遠遠高於流動性較好的 科技 股!
明顯是小馬拉大車,指數怎麼會漲?怎麼可能有指數牛市?
A股已經處於牛市,今年以來90%投資者都是盈利的。
隨著A股國際化加速,未來海外投資者,機構會越來越多,充分說明A的價值正在被全球投資者看好。
繼被收入msci指數後,A50也將收入A股!國際化在一次提升。
A股相比其他投資市場,有很多的優勢,估值較低,且是全球最大的融資平台,可投資的優質公司股票極多,未來上漲空間很大。
目前小僧也投資了部分到A股中,堅持價值投資,追求長遠利益。
穩的,今年下半年極大概率牛市就來了。
其實現在的A股處於牛市底部階段,根據不用兩年時間來牛市,兩年時間的話估計牛市都已經近尾聲了。
自從2019年1月4日上證指數在2440點止跌開始,長達近4年的熊市已經宣告結束了,A股從熊市已經轉變為牛市了。
其實A股已經迎來牛市一年多了,但當前的牛市只是牛市初期而已,真正的屬於底部牛而已。
從當前指數和個股方面可以完全說明當前是牛市底部, 其一大盤指數已經在一個區域保持震盪,不會出現大漲大跌;其二現在部分個股已經非常強,不斷地創 歷史 新高了,部分個股提前走牛, 出現這兩種特徵,只有牛市才有,熊市是不可能這行情的。
當然大家也別高興太早了,雖然現在的A股處於牛市底部,在牛市底部操作不當同樣可以深套的。
因為牛市是分幾個階段的 ,牛市初期,牛市中期,牛市加速期,牛市期末等等 ,真正有賺錢效應,全民賺錢的只有當牛市進入中期至加速期的時候散戶才是賺錢的時候。
牛市底部階段是最磨人,也是最難操作的,主要是由於熱點不持續,只有局部性的個股走強,大部分股票還是沒有什麼賺錢效應的。
類似當前的A股行情,熱點輪動非常快,漲一天跌幾天,持續性非常差。散戶們根本抓不準,追進入又跌了,非常容易被套,如果不進時不時又放量拉升一天,這就是牛市底部階段的特徵。
總之股票市場想要來牛市,一定具備牛市的條件,最典型的就是政策底,估值底,市場底等三底形成,才能真正的迎來全面牛市。而當前正等待A股政策底,估值底和市場底的到來,漸行漸近,現在是全面牛市前夜了,不能在這個時候躺下了,堅持就是勝利。
④ 幣圈還會再來一輪大牛市嗎
不會。隨著行情冷淡,截止於2018年的幣圈已好晌經沒有牛市了。牛市一般指多頭市場。多頭市場(bull market)又稱牛市,指價格長期呈上漲趨勢的證券市友螞鋒場,物虛價格變化的總趨勢是不斷走高,特徵是大漲小跌。
⑤ 幣圈下一次牛市在2023年嗎
先說結論:我覺得2022年或2023年,會有類似2015年一樣的大牛市。
理由一:6~8年一臘桐次,時間點的到來
中國股市,牛短熊長。
我們先來梳理一下,上幾輪大牛市。
2015年6月的大牛市,上證指數最高5178點。
2007年10月的大牛市,上證指數最高6124點。
2001年6月的大牛市,上證指數最高2245點。
梳理了上幾輪大牛市,不難發現,大牛市是6~8年來一次。
那麼,2015年大牛市之後,按6~8年來一次的規律,下一輪大牛市,預計是2022~2023年。
有同學說:「中國股市,因為注冊制的實行,將來再也不會有2015年和2007年這樣的大牛市了。」
我覺得,目前創業板和科創板已經實行注冊制,就算後續A股全面輪弊坦實行注冊制,依然會有轟轟烈烈的大牛市。因為中國股市散戶佔比高,而人性不變,貪婪和恐懼的人性不會變。
理由二:增量資金的加入
大牛市的到來,需要增量資金的加入。
目前(2021年12月)的情況,跟2015年大牛市之前很像,樓市低迷,當時2014年也是樓市低迷。
因為樓市的低迷,很多投資樓市的資金,會轉而投資股市。這是第一筆增量資金,即樓市轉投股市的資金。
第二筆增量資金,是新開戶散戶的增量資金逗碰跡。中國股市,散戶佔比很吵中大。當牛市來臨,賺錢效應口口相傳,新增散戶會跑步進場。中國是全球人口第一大國,新增散戶數量眾多。
各位同學,可以問一下自己:自己是什麼時候進場的?
也可以問一下身邊的親朋好友,他們是什麼時候進場的卜激?
答案很可能,大部分散戶都是14~15年的大牛市,或者06~07年的大牛市進場的。
張撐我自己是2000年進場的,我老婆是2006~2007年進場,身邊年輕的朋友很多是2014~2015年進場的。
為什麼6~8年才有一次大牛市,也是因為,韭菜(新增散戶)需要充足的時間,才能有足夠的數量。
理由三:貨幣政策的支持
現代貨幣,都是信用貨幣。
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對於本國銀根的松或緊,起著決定性作用。
美聯儲作為全球的央行,對於全球銀根的松或緊,起著決定性作用。
2022~2023年,美聯儲大概率實行緊縮,收緊銀根,應對通脹。在美聯儲收緊銀根的情況下,全山並球大部分資產價格,會下降。
如果中國央行跟隨美聯儲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大概率不會有牛市。
但是,21年12月15日,中國央行降低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表明了中國央行後續會實行放鬆銀根的貨幣政策。在放鬆銀根的貨幣政策下,會有利於股市的上漲。
那麼,如果大牛市來臨,生活中會有哪些表現?
大牛市來臨,股市的表現當然是指數和個股節節高升。
⑥ 寫了50萬字;投資收益率220%(深耕BTC+DeFi)
2020的跌宕起伏和不可思議就不需要再多說了,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親歷者,也都是見證者。這里著重回顧一下我在過去這一年的得與失。分三個方面展開,項目,內容,投資。這也是我近三年all in crypto之後著力投入的三個方面。與各位讀者朋友交流、探討。
1
先說說項目。2020年經歷了很多事,幣圈的牛鬼蛇神,天堂地獄,黑的白的,算是見識了不少。下半年DeFi熱起,抓了個腰部,移植了一些熱門DeFi項目,市場反應平平(YFII復制YFI的成功難以復制)。國內幣圈玩家仍以炒幣為主,在這個市場里推DeFi的話,用戶教育成本實在是太高。什麼去中心化錢包,什麼治理代幣,什麼DAO投票,這些對於缺乏技術實操能力和民主自治經驗的國內幣圈玩家認知門檻相當高。
可以說,這一波下來,比特幣機構取代散戶,DeFi取代ICO,市場邏輯和玩法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歐美相對國內區塊鏈的差距進一步拉大了而不是縮小了。上一輪牛市之前我們還是不輸西方人的。現在倒是漸行漸遠了。原因是綜合的,有自下而上的,也有自上而下的,不便多說,徒留一分慨嘆。
2
在公眾號的寫作方面,我的寫作風格也在進行調整和試驗。2018-2019以低頻率的深度長文(動輒大幾千字、上萬字)為主。2019年下半年因為工作重心問題基本處於停滯狀態。2020年2月-4月開始嘗試匯編社群話題討論的「教鏈一周談」的形式,仍以低頻、長文為主。一共編纂了7期,共整理了不到4萬字。
5-6月繼續寫了幾篇深度長文之後,6月23日我決定寫一個連載,以日更的速度創作,連續寫作100天,完成一本書的長度。這就是《比特幣史話》這本書。它的內容雖然是深度的、全面的、引經據典的,但是它的創作過程是即興的。能夠在僅用業余和閑暇時間連續輸出這樣一系列深度內容,得益於前些年對比特幣尤其是比特幣 歷史 和中本聰全部言論文集的深入研究。很多素材都是裝在腦子里的,用的時候直接可以按圖索驥。中間的寫作過程很辛苦,亦有很少的中斷。但終歸是基本按計劃完成了。這系列寫了有約28萬字(粗略,部分廢稿亦被計算在內)。
點此閱讀《比特幣史話》全集100篇[鏈接]。
經過連續3個多月的日更寫作,我把日更公眾號的習慣延續了下來(偶有疏漏)。在10月中旬史話連載完成後,我又持續寫作到年底,這段時間寫了60多篇散文,總共約有18萬字。
上面三部分就是這近50萬字寫作的組成結構。2021年,我還會持續輸出,堅持寫作下去。
3
投資方面,繼2018大幅虧損(-46.78%的回撤),2019小有盈餘(32.66%)之後,312一個暴跌跌破盈虧平衡線,之後比特幣一路高歌猛進,到年底已突破2萬刀,最終12/31收在28779美元的高點。三年熊市,穿越風雨,終於迎來了牛市的曙光。過去的2020年一年BTC年內新增投資的收益率119%,全部BTC資產收益率達到237%,BTC總資產規模較2019年增長了5.69倍。全資產綜合收益率約220%弱(因UNI暫未跑贏BTC)。
2020年11月初我開始在BTC底倉的基礎上建倉UNI(Uniswap)。經過分析判斷,我選擇了在跌至2.1美元附近的低點進場。至12/31收於4.84美元高點。2個月累計收益率46.59%。第一期建倉計劃目前完成一小半,接下來的2021仍然會堅持執行既定計劃。
可以看到,UNI的收益率仍然未能跑贏BTC。我常說的一個投資理念是,如果連BTC都跑不贏,為什麼要投資呢?還不如老老實實買入BTC了。對於創業做項目,也是一樣。如果做一個商業項目掙錢的速度都跑不贏BTC,那就是憑勤奮虧錢,意義何在?
我有信心的地方在於,UNI目前尚未爆發,待到爆發時,將有很大機會跑贏BTC。具體原因、分析和判斷都在我的文章里了。有朋友看我布局UNI,問我的投資預期。我的回復是,堅持投資,先拿到10倍再說。
我這些年在這個市場里摸爬滾打、實踐打磨、親測有效的投資理念其實很簡單,做好資金規劃,分批建倉,堅持長期主義,只買不賣。我對會員達標的要求是投滿一個BTC,資金管理的建議永遠是把10年用不到的閑錢拿來投資,倉位管理的建議是「半倉比特幣」,建倉風控的建議是把風險上限控制在比特幣資產現值的10%以內,等等。
按照我的理念和原則實踐,並且參考我的倉位進行投資的會員朋友,多多少少都收獲了一個開心的2020,心中有了一個充滿希望的2021。元旦跨年之夜我收到好幾位會員朋友發來的感謝。我也感謝他們,一路同行。我對星球會員加密投資俱樂部的願望是,在未來3-5年左右的時間,大部分會員都能通過加密投資實現8位數的「小目標」。
4
我整理了一份簡單而耐讀的書單,是從我過去這些年創業和投資期間讀的書里挑選出來的,我認為值得一讀再讀。這些書塑造的底層知識結構,對我構建實盤親測有效的投資體系起到了基石作用。
(書單)
其中,左邊的是哲學和 社會 學,中間的是經濟學(注意這里有彼此針鋒相對的不同流派的思想),右邊的是財商科普,以及比特幣原理的科普、中本聰思想的史料。叔本華評價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時說的話令我印象深刻,他說,這世界上有的書看起來很厚,但讀起來其實很薄,而有的書看起來很薄,但讀起來其實很厚。這個書單,數量不多,比起很多讀書達人一年讀上百本書而言,算是很薄了;但是,這個很薄的書單,讀起來其實很厚實。其中經典,真是值得一讀再讀。
希望讀者朋友們也能夠開卷有益,受益無窮。
5
生活方面,2020年開始我刻意減少了 汽車 的使用,更多採用公共交通綠色出行,節省了精力,增加了幸福感。疫情期間以逛公園為主要鍛煉方式。到夏天時嘗試恢復長跑,跑了幾次5公里之後雙腿疼痛,於是暫停了長跑,改為一些輕量級的活動。家人健 健康 康,無病無災。娃們開心快樂,我和妻秉承散養理念,並未雞娃。
有時想想,所謂創業、寫作、讀書、投資、生活乃至養娃,其底層原理可能具有相通的哲學本質,慢就是快,勝在長期主義。
#歐易OKEx# #比特幣[超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