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交易人
A. 從牛市墜落的炒幣者
「現在礦機生意沒法做了。」2021年7月11日,一位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在深圳華強北賽格廣場門口向同伴感慨。
賽格廣場是比特幣礦機、顯卡、硬碟的主要集散地。賽格廣場一共十層,主要售賣電腦及電子零部件。售賣礦機、顯卡的店鋪,主要集中在三到五層,共計二十多家,店鋪名多含有「礦業」「 科技 」等字眼。
政策的轉折點發生在2021年5月。內蒙古、新疆、青海、雲南、四川等多地陸續對虛擬貨幣挖礦行為下達禁令。
2021年5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公眾號發布防範虛擬貨幣炒作風險的公告,要求金融和支付機構不得接受加密貨幣作為支付結算工具,也不得提供與加密貨幣相關的服務和產品。隨後,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會議,要求強化平台企業金融活動監管,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堅決防範個體風險向 社會 領域傳遞。
為了規避風險,賽格廣場內部分商家用膠布遮蓋了產品名稱中「礦機」字眼。
北京的職業炒幣者高鈴嘆了口氣。她的賬戶在最近一個月損失了約70個比特幣的市值。
七年前,她大學畢業後,進入北京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陸續接觸到區塊鏈和比特幣。
2019年比特幣行情漸漲,高鈴和家人當時因買房問題產生爭執,一賭氣,她將買房的錢放入了炒幣賬戶。賺了幾筆後,她乾脆從公司辭職專業炒幣。「因為錢是自己賺的,辭職的事家裡沒支持也沒反對。」
2021年5月12日最高峰時,高鈴賬戶里所有虛擬貨幣市值約等於89個比特幣。
除了購買比特幣,她還會在交易平台購買其他加密貨幣,但最終用比特幣進行計價。按照當天4.9萬美元收盤價計算,賬戶資金大約為43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821萬)。
如今,在經歷炒幣人生最大的一次損失後,她只剩下21個比特幣的市值,約為72.3萬美元(約合468萬人民幣),僅是高峰時的六分之一。
「確實是很嚇人,你就看著自己賬戶里的幣在一點點減少。」回憶起暴跌,高鈴語氣有些激動,「相較幣價下跌帶給我的風險,當時更擔心踏空,於是沒有選擇賣出,因為我認為它還是會漲」。
這輪大跌後,高鈴把大部分的其他幣種都換成了比特幣,增加抗風險能力,但並沒有加倉。
幣圈降溫,5月19日成為一個影響行業發展的節點。一直火爆的加密貨幣市場在這一天經歷了滑鐵盧式暴跌,引發部分投資者爆倉,甚至直接離開幣圈。
當晚10點,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幣Coin顯示,過去24小時中,市場爆倉額約59.2億美元(約380億人民幣),爆倉人數近48萬人。
5月19日下午,章彬還在出差的路上。他看到比特幣價格不斷下跌,於是用手機操作,入場抄底,並通過合約交易加了幾倍杠桿。「半個小時後,市場就出現恐慌式拋售,如果不割肉賣出,就要面臨爆倉的危險」。
加密貨幣數據網站Coinmarket Cap顯示,5月19日,比特幣價格從43546美元下降到30681美元,下降了29.5%,交易量也創下近三個月來新高。
在傳統金融領域,期貨合約更多用來對沖風險。但在虛擬貨幣交易中,合約交易則主要用來放大杠桿。章彬感慨,「半個小時就虧了700萬,我還算好的,當天虧了上千萬上億的都有」。
2021年以來,比特幣價格一度在4月14日攀升到64455美元的 歷史 高位,而去年同期價格僅為6842美元,增幅高達842%。與比特幣過往的 歷史 記錄相比,5·19當天的跌幅並不算大,但由於市值已經增長數倍,導致不少投資者損失慘重。
章彬是幣圈的職業玩家,接觸比特幣已經七八年時間,是業內知名的交易型選手,通常每天都會進行交易。章彬最早在上大學時接觸了比特幣,其間斷斷續續還有炒幣,但輸多贏少。
2017年,章彬已在深圳工作。他看見比特幣行情上漲,於是選擇做空比特幣,但不僅虧了一大筆錢,還欠下債務。
章彬選擇鋌而走險,從網上借了一筆2000塊小額貸款,通過快速做短線獲利。一個晚上,賺到了4萬塊,把其中兩萬塊還債後,又把剩下的錢砸進了當時一個比較火的幣種,兩三天就賺到了幾十萬。
在章彬看來,那段時期的火爆行情甚至並不需要投資技巧,「隨便花100萬買個幣,再持有兩三個月,市值翻10倍是很正常的」。
通過頻繁的加杠桿交易,加上牛市助推,章彬很快就在一年多時間里賺了上千萬。
雖然這一輪面臨巨額虧損,比特幣價格相對今年最高值也接近「腰斬」,章彬還是選擇每天依舊在交易。
2021年5月18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聯合發布《關於防範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公告》(以下簡稱三協會《公告》),提醒投資者:虛擬貨幣無真實價值支撐,價格極易被操縱,相關投機交易活動存在虛假資產風險、經營失敗風險、投資炒作風險等多重風險。
整個加密貨幣市場暴跌,也讓虛擬貨幣交易平台感到了恐慌。
李晉是一家虛擬貨幣交易所的大客戶經理,主要為客戶提供信息咨詢服務。他本人也是資深虛擬貨幣愛好者。2019年,他從一家國內券商辭職,加入一家虛擬貨幣交易所。
當比特幣價格超過60000美元的時候,李晉砸下重金選擇做空,止盈點設置在35000美元,賺了近千萬人民幣。
據李晉介紹,雖然有部分投資者虧損嚴重後選擇退場,但仍有投資者在價格暴跌後,向他咨詢是否可以抄底入場。
5月19日深夜,圖雅收到了一個消息提醒,當天平台的交易量極速上升,是往常平均水平的十倍。圖雅是虛擬貨幣交易平台AAX的首席運營官。
看到數據後,圖雅感到非常驚訝,「發現幣價暴跌後,第一反應就是就去翻馬斯克的推特,開始和同事陸續找新聞源,討論原因」。
但5月19日一過,交易量就開始往下,很快就低於往日平均水平。李晉坦言,「現在已經橫盤一個月了,至少還要持續半個月」。
虛擬貨幣交易所的收入,主要是通過收取交易手續費。李晉以他所在的交易所舉例,「目前,如果是馬上買進或者賣出,手續費大概是萬分之六;如果是設置價格進行掛單交易,手續費就是萬分之四」。
比特幣價格暴跌,市場低迷,也會在拉新方面帶來困難。市場行情好,會有源源不斷的錢進場,交易所在營銷策略方面不用花費過多心思,一旦市場變差,就需要更換新的營銷策略。
與此同時,交易所還面臨更嚴峻的交易合規問題。
2017年,央行曾發布規定禁止代幣發行融資,並禁止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從事法定貨幣與加密貨幣之間的兌換。從此,中國境內的個人無法向交易所等機構方直接使用人民幣購買加密貨幣。
如今,一個持有中國境內賬戶的居民想要購買比特幣,主要是依靠OTC場外交易。個人可以在加密貨幣交易平台使用人民幣購買比特幣,或者兌換成等值於美元的穩定幣進行購買。但整個過程都是與個人交易,賬款也是打到對方個人賬戶,平台在其中承擔了類似淘寶的撮合及保障交易安全的作用。
三協會《公告》認為,從我國現有司法實踐看,虛擬貨幣交易合同不受法律保護,投資交易造成的後果和引發的損失,只能由相關方自行承擔。
5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後,陸續有交易所關閉了OTC場外交易。5月19日,抹茶MXC交易所暫停了OTC場外交易。隨後,三大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的火幣交易所,宣布取消OTC大宗交易。
6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近期約談了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郵政銀行、興業銀行以及支付寶,要求全面排查識別虛擬貨幣交易所及場外交易商資金賬戶,及時切斷交易資金支付鏈路。
(應受訪者要求,趙嵐、高鈴、章彬、李晉、張敏為化名。)
B. 幣圈套路深!捲走上百億元虛擬貨幣跑路的90後創始人被捕,他會被如何判
他肯定會被判處嚴重的刑罰,有可能會被判處終身監禁,因為他的行為簡直就是太惡劣了。
C. 幣圈機器人怎麼買
就在幣圈app的商城內搜索炒幣機器人即可購買。數字貨幣交易時代,高額的利益流動吸引了不少人來加入這場逐鹿之戰。但是面對復雜的交易規則,許多幣圈新手紛紛下馬。我們不得不想到,如果能有一個「機器人」,自動追蹤牛市、分析幣種、通過完備的計算系統幫我們盈利就好了。
D. 虛擬貨幣圈幾位大神天才,V神、BM、孫宇晨,哪個更勝一籌呢
說到虛擬貨幣圈的大神,首推的當屬比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了。
但這位高人神龍見首不見尾,自從2008年10月31日發表了一篇題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系統》的論文後,便消失於人們的視野當中了,江湖上也只留下他的傳說。
中本聰是如何做到在人肉搜索那麼強大的互聯網上隱藏自己的身份的?
有人說中本聰根本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幕後組織,也有人說中本聰已經死了,還有一些人站出來承認自己就是中本聰,但卻得不到人們的認可。這個虛擬貨幣圈「創世紀」的人物可能只存在於人們的傳說中了。
以太坊創始人V神。
1994年,一個小男孩出生於俄羅斯,父母給他起名Vitalik Buterin。受程序員父親的影響和熏陶,V神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計算機編程。
2011年,V神從他父親那裡了解到比特幣。在論壇上認識一些人之後,他被邀請為一個比特幣博客寫文章,當時,他寫一篇文章可以得到 5 個比特幣(價值 3.5 美元)。可惜的是,由於當時只有很少的人關注比特幣,這個博客網站很快關停了。
2013 年,V神周遊全球,他曾有一段時間待在中國,他的中文也很好,常和中國網友在論壇上用中文交流。
2013年19歲的布特林進入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能用這樣的名字命名,可見這個大學也絕非泛泛之輩。這所大學在加拿大排名第三,並且是北美最優秀的學校之一。可惜V神只在區塊鏈,入學8個月後,就走上了很多大佬的老路:輟學了。
2014年1月23日,20歲的小V神在比特幣雜志上發表了《以太坊:一個下一代加密貨幣和去中心化應用平台》一文,首次公開提出以太坊技術相關概念。
以太坊已經不是一個單一的貨幣了,而是一個全新的區塊鏈平台,允許任何人在平台中建立和使用通過區塊鏈技術運行的去中心化應用,且不局限於數字貨幣交易。
如果說中本聰和比特幣掀開了21世紀區塊鏈革命的大幕,那麼V神則接過了中本聰手中的火炬,與以太坊一起開啟了區塊鏈2.0時代,給革命畫卷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EOS(柚子幣)創始人BM
BM原名Daniel larimer,幣圈一般都叫他BM。BM誕生於美國的工程師家庭,從小在他老爸的指導下在Mac上進行編程。
BM在09年比特幣出現之前,就已經開始研究開發一種數字貨幣了,而就在BM研發數字貨幣的時候,比特幣橫空出世。但是發現比特幣存在可測量性的問題 很難支持小型支付,於是他就和中本聰在論壇里互懟起來。
2010年7月,BM覺得比特幣10分鍾一次的交易確認時間太長,使用起來很不方便,於是就在當時全球最大的比特幣社區里發了一個帖子公開指出這一問題,提出改進共識機制。
沒想到引來了中本聰本尊的回應:「If you don』t believe me or don』t get it, I don』t have time to try to convince you, sorry.」(如果你不信或者不理解,我也沒時間去說服你,抱歉。)
後來這句話成為了幣圈的金句,翻譯成中文就是:愛玩玩,不玩滾。
之後BM自己就開發出了去中心化交易平台BTS(BitShares),同時創造出了DPOS(授權股權證明)共識機制,不同於比特幣的POW(工作量證明)。
然後BM又開發了STEEM和之後的EOS,BM也成為了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連續成功開發了三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系統,並且都曾進入世界前50的人。
波場幣創始人孫宇晨(Justin)
把孫宇晨放入這個名單中,大家是不是覺得:這不是在開玩笑吧。誠然孫總在技術上無法企及上面幾位的高度,但要說起營銷的話,估計幣圈沒幾個人能比得上孫總。
2015年,馬雲創立湖畔大學,孫宇晨作為區塊鏈行業代表,成為湖畔大學的首期學員。自那以後,他就自稱是馬雲最年輕門徒。
2017年,ICO站在了風口上。作為區塊鏈的早期參與者,孫宇晨肯定不能錯過。
7月, 孫宇晨 發布區塊鏈項目—— 波場,拉上這些年認識的大佬,包括比特大陸吳忌寒、OFO戴威、、薛蠻子等。8月21日,波場直接在幣安平台開啟認籌,5億個波場幣在53秒內以0.01元的價格出售完畢。其實也才500萬而已,有這么多資本給背書,自己隨便搶一下不就完了嗎。
之後趕上了94事件, 要求相關項目進行清退,幣圈陷入恐慌,ICO瞬間冷卻下來。孫宇晨苦思之後,想到了一個營銷方法:因為波場最開始對標的就是以太坊,碰瓷以太坊的創始人V神怎麼看都合情合理。
之後,V神的推特下水軍出沒,常常出現踩以太坊誇波場的言論。V神跑去看看波場,白皮書抄的,代碼抄的,啥也沒有的空氣啊。這下徹底怒了,回懟道: 「如果以太坊被波場取代的話,那麼人們將失去希望!」
孫宇晨一看V神下水了,營銷已經成功。頗為「紳士」的回應: 「如果波場取代以太坊,我將為以太坊樹碑立傳。」
2017年12月,孫宇晨發動豪車攻勢,交易排名前列者送瑪莎拉蒂、賓士等禮品。一波波騷操作下來,2018年1月,波場達到 歷史 最高點1.3元,相比發行價暴漲了130倍,流通市值近22億美元。一時間,孫宇晨豪言壯語, 「馬雲做到了1000億用了十年,但我只用了四個月。」
2019年6月,孫宇晨花了3000萬拍到巴菲特午餐,萬眾期待,不是好奇他多有錢,而是想看巴菲特怎麼懟他。因為巴菲特之前說過,虛擬貨幣基本上就是一種幻想。
按照原計劃,7月25日,孫宇晨會和巴菲特在舊金山共進午餐。誰也沒想到午餐前夕,孫宇晨卻突然宣布不去了。理由是:突發腎結石。
這波操作估計連巴菲特老爺子都要感慨:活久見啊。
拍下午餐吸引一波眼球,放鴿子再引發一波爭議,最後吃飯再營銷一波,「一餐三用」的操作你感覺水平如何?在2020年1月,孫宇晨也是「圓夢」巴菲特,和他共進了午餐。
至於其它的方法,比如:
羅永浩創業失敗,他慷慨地說「高薪聘請」,為他捐排憂解難;
ofo深陷押金退還危機,他站出來說「要幫朋友戴威給1萬個ofo用戶退押金」;
見義勇為反被拘捕,他又站出來宣布「為被冤枉的趙宇先生提供總計1000萬元的支持計劃」;
還有和王思聰互懟、和王小川互撕等故事就不勝枚舉了。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如果說孫宇晨是個營銷天才,你還會質疑嗎?
E. 幣圈有哪些人
像中本聰,V神,李笑來,吳忌寒,沈波,BM,達鴻飛等人。
中本聰:比特幣創始人,幣圈最神秘的人,V神:天才青年,以太坊創始人,智能合約、區塊鏈2.0時代的締造者,李笑來自稱中國比特幣首富硬幣資本聯合創始人,吳忌寒:比特大陸創始人,掌管著最強大的算力,沈波:分布式資本合夥人,原比特股創始團隊,BM:bts和eos創始人,EOS被認為區塊鏈3.0,達鴻飛:小蟻ceoonchain分布科技CEO。
幣圈就是指一撥專注於炒加密數字貨幣,甚至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籌資(簡稱ICO)的人群,業界俗稱」幣圈」,幣單指數字貨幣,這包括BTC、ETH、EOS等。而圈,就是交易圈、朋友圈、交際圈,關於數字貨幣的發行、交易、炒作、以及相關的一切都算是幣圈。
F. 在幣圈賺到錢都是什麼人
從2009年比特幣誕生至今,已有整整十年的歷史
而且這十年中,公認的牛市也經歷了三個,
那目前眾多的加密貨幣參與者,真正賺到錢的能有多少呢,答案是寥寥無幾
只有極少數人通過加密貨幣實現了財富自由,大部分人別說盈利,不虧錢就已經非常優秀了。
為什麼普通人在幣圈賺錢這么難呢?帶著疑問,我開始了冥想。
在幣圈賺到錢的都是些什麼人?
想要賺錢,當然要看看已經賺到錢的人是怎麼做的。簡單整理了一下
1.下手早的人
這類人很早就接觸了比特幣從起點上就超出了普通人一大截
我知道比特幣的時候,已經是1萬多美元一枚,
他們知道的時候,還是幾塊人民幣一枚。
比如早期的游戲代練,玩游戲的時候順帶著挖礦,一天能挖十幾枚
成本差距之大可想而知。
2.礦場 不停歇挖礦的 人
這類人就更厲害了一台電腦24小時不停挖幣,他們直接包地蓋廠房
用成百上千台專業礦機挖礦,即使成本比最早的一批人高點
但數量優勢不可比擬,量變產生質變。
3.開交易所的人
挖出的幣你們怎麼變現,自然需要全球范圍內有實力的交易所
當然也不是讓你們白交易,交點手續費吧。單筆看著手續費不高
但架不住全球范圍內交易人次多啊。
4. 為幣圈提供服務的人
這就跟很久以前美國興起的淘金熱一樣,絕大部分人都買了鏟子去挖黃金
偏偏有個人不去挖,而是為挖黃金的人提供服務,比如提供不易磨損的褲子
牛仔褲就是這么來的。通過挖黃金發財的人不多
但賣褲子的這個確實發財了,在幣圈不挖礦,提供挖礦工具。
總的來說投資99%的時間是用來等待,只有1%的時間是賺錢,如果想在金融市場上賺錢,就必須比別人有足夠的耐心
G. 一枚比特幣價值數十萬,他卻將10萬比特幣全部套現,後來怎樣了
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數字貨幣正在成為一種新的貨幣,人們越來越知道,一個比特幣價值幾十萬是非常容易的。對於有投資眼光的人來說,在早期持有大量比特幣並致富的人並不少。然而,有些人卻恰恰相反。雖然其他人繼續持有比特幣,但他們會提前將10萬個比特幣全部套現,賺很多錢,然後很快就會停止參與相關交易。那他現在怎麼樣了?
根據網路,他自稱是「中國貨幣首富」李笑來,一個前企業家和英語老師,李笑來的網路名人地位炒作和使用有敏銳的感覺,使用虛擬貨幣世界的范圍,他成了很多韭菜生活導師,人們終於發現,然而,事實上,他是男人最後切細香蔥。
「韭菜的修養」
對投資者來說,了解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本質是很重要的。因為沒有國家層面的權威銀行作為擔保,比特幣的價值實際上是一種由一些資本和公司控制的存在。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來倡導比特幣,在人們購買大量比特幣後迅速變現,已經成為許多資本的普遍做法。
為了賺錢,很多人會使用這種風口試圖推測,但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在信息不足的情況下普通人不可以告訴是否因為自己的存在的價值,使背後的投資可能還是因為有資本促進投資機會。
作為一個網路名人,自稱是「比特幣的首富」在中國,李笑來操作顯示絕大多數人的首都圈錢背後的秘密,這也是一種變相的提醒,投資者總是韭菜眼中的資本。作為韭菜的最高境界,理性和謹慎是必要的。
H. 比特幣中國第一人
在中國區塊鏈行業的發展史上,比特幣中國是一個無法繞開的名字。作為國內第一家,也一度是最大的一家比特幣交易平台,它見證了行業的興衰起伏,是無數人踏入幣圈的第一站。而它的創始人,也因而被圈內人贊譽為「中國比特幣第一人」。
拓展資料:
一、楊林科的青蔥歲月:1985年出生於浙江溫州,父親是當地生意人。小時候,他的夢想是做游泳運動員,然而現實和夢想總有落差,學習成績不佳的他高中畢業後便早早踏上社會,在一家汽車配件廠打工。作為一個飽受浙商文化洗禮的年輕人,楊林科認為汽配廠的工作並沒有什麼前途,然而苦於沒有出頭的機會,18歲的他在家人的建議下選擇參軍,一方面鍛煉自己,一方面等待更合適的機會。兩年後,楊林科從部隊退伍,開始嘗試在北京做生意。最初的一段時間,由於資本和經驗都有所欠缺,收獲始終不大,隨著時間的慢慢累積,他漸漸找到一些門道,開始嘗試經營汗蒸設備和酒店生意,生意也慢慢走上正軌。2011年5月的某天,正忙於經營生意的楊林科打開電腦,猛然看見朋友黃嘯宇的QQ簽名:「願意了解bitcoin可以聊聊。」當時的他完全沒有接觸過數字貨幣,只是出於好奇回復了一句:「什麼是bitcoin?」就此開啟了在區塊鏈領域的征程。
二、他的朋友黃嘯宇是一位技術宅,喜歡研究經濟,是國內最早接觸比特幣的人之一。當時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是Mt.Gox,占據著全球80%的比特幣交易量,靠著手續費賺的盆滿缽滿。而在中國,只有少數人用個人電腦挖礦在淘寶出售。黃嘯宇於是就構想做一個中國的比特幣交易平台。這個想法引起了楊林科極大的興趣。在簡單了解比特幣的運作機制後,他覺得門頭溝的成功模式是可以復制的,於是果斷投入了幾萬塊錢,和黃嘯宇用一個月時間,共同搭建了國內第一家數字貨幣交易所——比特幣中國。而「bitcoin」這個詞的中文名「比特幣」,也是二人共同翻譯的。
I. 幣圈李海龍簡介
李海龍這個人真不簡單。他先天性雙目失明也就是從出生就看不見,沒有上過學,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電腦一分鍾打字120個。電腦壞了自己維修,他還會計算機軟體編程,認識的人都會問他怎麼做到的他回答的就四個字,用心專注,有一點我沒想到的就是他也進入了幣圈,讓人最驚訝的是他用700個以太坊變成了六萬多個以太坊,他偶爾也會幫別人發布一下文章。
拓展資料:
1.2017年前進入幣圈的基本都賺錢了還賺不少,從2017年開始,資金盤的超盤手也看好了幣圈裡的韭菜開始打著區塊鏈的名號繼續高大上的包裝再次吸引大家投資,而這個時候資金盤的玩家也開始迷迷糊糊的參與了打著區塊鏈高大上的各種區塊鏈項目,區塊鏈這個詞也讓人們非常容易的記住在人們的大腦中。玩家們都能說出這些名詞,區塊鏈,去中心化,公開透明化,不可篡改,說得給人們的感覺非常專業,其實區塊鏈的毛都沒看見過是什麼樣的。
2.幣圈是區塊鏈行業中的一種說法或是概念,是一批關注虛擬加密數字貨幣,或發行自己數字貨幣籌資的人群形成的圈子,其中比特幣是幣圈比較重要的一種虛擬加密數字貨幣。 幣圈是一個缺乏正式監管的領域,大家在接觸幣圈時需要警惕各種騙局,尤其是假交易平台、場外交易詐騙、網路釣魚、假幣等。幣圈,即數字貨幣玩家天然形成的圈子。數字貨幣即虛擬幣,排名第一的即是比特幣。
3.代幣是一種經過加密的虛擬貨幣。它由一個符號構成,起著表徵的作用。在幣圈,BTC、ETH都是被大家所公認、有著領導地位的代幣。空投是目前一種十分流行的加密貨幣營銷方式。為了讓潛在投資者和熱衷於加密 貨幣的人獲得代幣相關信息,代幣團隊會經常性地向幣圈參與者的賬戶里發放不知名的代幣,而數量是和原有代幣數量成比例,想要拿到更多的空投,必須購買更多的代幣,這是幣市場營銷很有效的宣傳方式。
J. 最早持有比特幣的那些人,現在過得怎麼樣
為了財富,商人、程序員、公務員都瘋狂地加入到了比特幣的事業,這么多年過去了,比特幣的價格經歷了跌宕起伏。他們有的人已腰纏萬貫,有的人卻黯然收場。在中國比特幣的最早玩家裡面,有著一夜暴富的傳奇人生,也有著家破人亡的悲慘故事。這些故事,見證著幣圈的發展歷史。
其實在我看來對於比特幣這個東西,最早進入的那一批,很可能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這么多年過去了,能持有比特幣的人都是充滿了信仰的人。大部分是人都是在13年接觸的碰到大漲到7000多拋售,或者提前下車,或者大漲後暴跌下車的。現在也都追悔莫及了。最憋屈的人就是很早就持有比特幣,然後忘記錢包私鑰的,就等於這部分幣丟失了,永遠拿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