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禕談元宇宙安全
㈠ 周鴻禕稱元宇宙代表人類的沒落,他為何這么說
周鴻禕是技術領域的大佬,現在元宇宙也非常的火,他談論元宇宙說元宇宙代表著人類的沒落,為什麼這么說呢?一方面是因為如果人們都在虛擬世界中生活,那麼肯定是不利於世界發展的,另外一方面是因為,人們所幻想的那樣的虛擬世界,現在離的還很遠,接下來跟大傢具體說明。總而言之,我認為他之所以說元宇宙代表著人類的沒落,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如果大家都生活在想像的虛擬世界中,那麼人類的社會中有很多工作就沒有人來做了,這樣一來必然不利於社會的進步,所以相當於是人類的沒落。
㈡ 河南70後男人,創建殺毒軟體,與雷軍競爭,如今身家1223億
之前,曾高調宣稱自己絕對不看好元宇宙的周鴻禕,如今被自己打臉了。
最近,周鴻禕推出一款元宇宙產品,還將價值千萬的「n.cn」域名作為官網。
這「紅衣教主」葫蘆里到底賣什麼葯?
不過,這也符合他的作風,不按常理出牌。
在互聯網商業領域,他絕對是一個另類的存在,那張嘴得罪過不少人。
跟馬化騰大戰3年,與李彥宏、雷軍交鋒二十年。
同時劉強東、阿里馬雲也沒逃過他的毒嘴。
憑「一己之嘴」得罪完互聯網的大佬們,他還真是第一人,自此被貼上「好鬥」標簽。
提到他的名字,就得先說他的衣服。
只要出席公眾場合,他總喜歡穿一件紅色上衣,被稱「紅衣教主」,引來眾多猜想和詢問。
為此,他已不止一次向外界解釋原因:
「自己從小到大名字老被人叫錯,正好紅衣是自己名字的諧音,可以起到提示的作用。」
在一次采訪當中,主持人問他,如果演講時有人突然沖上台,拿水潑他,他要怎麼辦?
周鴻禕直接表示別人沒機會靠近,若有人非要上前,就直接按倒或者踢倒在地。
不得不說,這個回答很周鴻禕,堅決直率不留餘地。
在商業領域叱吒風雲的他,同樣也不給他人攻佔自己領地的機會。
在互聯網這個大江湖中,曾經的周鴻禕就像一個戰士,渾身上下充滿著攻擊性。
哪怕四處樹敵也要勇往直前,去不斷征服,抵達屬於自己的領地。
從最初的「網毒」製造者到後來免費殺毒軟體的推廣者,在過去的創業路上,周鴻禕總是不按常理出牌。
要看懂他的獨特創業之旅,不妨來看一看他曾經說過的一句話:
「人生就是一場創業,需要顛覆式創新。我們要顛覆自我、拒絕平庸,突破階層固化。」
他就是互聯網領域的顛覆者,敢於去打破,勇於去新生,持續從荊棘叢生的商業之林中突圍而出,踏出一條獨屬他自己的創業之路。
1970年,周鴻禕出生在河南,妥妥的70後,童年生活相當幸福。
父母都在測繪局上班,生活有保障,衣食無憂。
但平時父母工作忙,沒時間搭理兒子,周鴻禕一直處於被放養的狀態。
他們對他的唯一要求就是,好好學習、不惹麻煩,就萬事大吉了。
關於好好學習這點,周鴻禕完成得不錯。
小學一年級那會,周鴻禕已經能完成三年級的試卷,識字閱讀能力更是遙遙領先同齡人。
雖然學業不錯,但他卻算不上是一個好學生,甚至還被評為「熊孩子」之列。
因為除了學習,其他方面真的是差強人意。
上課說話做小動作;
在課本上給老師畫豬頭;
偷偷搞斷老師教鞭;
被罰站還對全班同學耍鬼臉;
經常擾亂課堂秩序,氣得老師直怒吼。
跟同學相處,一言不合就開戰,學校打群架的江湖裡總少不了他瘦弱的身影。
「我小時候就喜歡跟人打架,老是打不贏,但是堅決要跟人打。」
每次打完架,不是撕碎同學的衣服,就是扯爛對方的書包。
他打完架心情舒暢了,可母親卻要幫他「擦屁股」。
母親需要加班給同學補衣服、修書包,給對方賠禮道歉。
對於兒子的行為,她既生氣又無可奈何。
有一次,周鴻禕作文比賽獲獎,獎品是一個灰色書包。
可當他背著書包回家時,母親看到後臉色大變,以為他又把誰的書包抓爛了。
幸好嘴巴比母親的棍子快一步,跟母親解釋清楚,否則少不了一頓毒打。
可以說,小時候的他簡直就是一個麻煩製造者,讓家長和老師都不能省心。
後來回憶起來,周鴻禕也說自己從來不是一個八面玲瓏的人,不懂得討好老師和領導。
盡管如此,行為上有些叛逆且另類的他都算不上是一個真「學渣」。
他的學習成績始終不錯,動手能力也很強,還養成了非常好的閱讀習慣。
很小的時候,他就能自己動手製作各種小玩具。
一個個金屬插片,經他的手,立馬變成車子、房子。
對於閱讀,周鴻禕更是樂此不疲。
小小年紀便閱讀了很多中外經典讀物,其中就包括四大名著。
也恰恰是因為閱讀,讓他意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興趣。
上初中的時候,爸爸的公司開始引入計算機管理,家裡開始有了計算機編程方面的書。
於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周鴻禕經常翻看計算機編程入門書籍。
小小的他雖然還不能完全揣摩出書中的意思,但他對計算機愈發感興趣。
當得知《少兒計算機報》在1985創刊發行時,他便第一時間讓家裡訂了一份。
每收到一份,他就被計算機世界深深吸引。
歌德說:志向和熱愛是偉大行為的雙翼。
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東西後,周鴻禕便早早確立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在高中一次關於理想的班會上,周鴻禕便明確表示計算機行業就是他畢生要從事的事業:
「我這輩子就要做一個電腦軟體開發者,做一款產品,改變世界。」
調皮搗蛋愛挑事,熱愛閱讀,在別人看來天壤之別的評價,卻在周鴻禕一個人的身上完美結合。
少年時候就能知道自己這一生要干什麼的人,真的很少,周鴻禕無疑是幸運的。
對於計算機的熱愛,讓他在成年之前就清楚自己來這個世界的使命。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讓理想照進現實。
當16歲的周鴻禕第一次在電腦課上親手摸到計算機的時候,內心的狂喜可想而知。
整堂上機課,他完全沒有聽老師的講解。
而是專注在早早寫好的程序輸入當中,就連下課還是被老師拎出去的。
課余,他會抓住一切能上機的機會,去練習自己編寫的程序。
在計算機上投入越多,就越對那個世界充滿嚮往。
高考還沒到來,他便打定主意上大學就要學習計算機專業。
為了能被保送名校,學習自己喜歡的專業,周鴻禕甚至放棄暑假和家人一同出遊的機會,兩個月時間待在家裡籌備物理競賽考試。
然而,還是沒有如他所願,保送名額與他失之交臂。
周鴻禕一下子陷入自我懷疑中,整天鬱郁寡歡。
後來,老師實在看不過去,幫他向大學寫了推薦信。
華南工學院第一時間向他發送錄取通知書,爸媽知道後非常高興。
可「食品工業系」不是他的所愛,他無法接受這樣的錄取。
好在命運又給他開了一扇窗,西安交通大學隨後也向他伸去了橄欖枝,專業就是他心儀的計算機專業。
這次他沒有猶豫,而是選擇牢牢接住。
剛進入大學的他,依舊不改本性,在一次打架中,差點被學校開除學籍不說,還被搶光身上所有積蓄。
因為不敢跟父母說,就開始自己想辦法掙錢。
他擺攤賣高考參考書,靠著那張能說會道的嘴,很快就將錢賺回來了。
賣完書後,他又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做起了計算機的生意,賺到了不少錢。
在兩次小生意中嘗到甜頭的他,對於商業的興趣和信心更濃厚了。
大三時在火車上無意中讀到的《矽谷熱》,更是堅定了他要開計算機公司的決心。
在那個計算機還不普及的年代,為了琢磨計算機程序,周鴻禕經常冒險逃課,跑去學校機房蹭機。
在一次上機中,他竟然攻破了學校的計算機系統,致使整個計算中心的電腦癱瘓。
惶恐不安的他主動找老師坦白,念在他是初犯,老師並沒有為難他,只是讓他寫了一個書面說明就完事了。
經歷那次小小「黑客」體驗,他一定還沒想到,有朝一日他會成為互聯網安全領域的捍衛者。
從大學學習到研究生學習期間,他從未鬆懈過對計算機知識的狂熱汲取,也沒有放棄過這方面的創業實踐。
對於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便一頭扎進去。
保送到研究院學習管理沒多久,他便決定要做一塊能清除計算機病毒的反病毒卡。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缺少電腦這個硬體支持下,反毒卡的研製之路並沒那麼容易。
他只能繼續抓住一切機會去蹭學校里的電腦,昏天暗地進行產品測試。
他把那段時間的自己稱作是「計算機瘋子」。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反毒卡終於研製成功,並在一次比賽中獲得二等獎。
自此,他的第一次正式創業之門打開。
然而,在沒有充分市場經驗積累的情況下,創業推廣自己的反毒卡無疑是難上加難。
但初生牛犢不怕虎,他先後敲開瑞星、聯想公司的大門,結果都無功而返。
被迫無奈之下,他只好走上招代理銷售之路。
結果,因為成本限制無法及時做產品升級,用戶體驗不好,最終導致他的反毒卡創業項目流產了。
但品嘗到失敗滋味的他,創業夢想並沒有被澆滅。
經過不斷反思之後,很快他便踏上二次創業的征程,賣平面設計系統。
為了籌備創始啟動資金,周鴻禕不惜賣掉一次創意比賽中贏來的250摩托車。
可是,在這次創業中,周鴻禕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很快就將積蓄花光了,還因此背上巨債。
接連兩次創業的失敗,他多少會有些心灰意冷之感。
第二次創業失敗,恰恰是他碩士畢業那年。
現實的殘酷捶打,讓他對世界多了份敬畏,最終決定重回學校寫論文拿文憑。
1995年大年初二,在外漂泊一年的他早早便回到學校,給自己的導師寫了份認錯檢查。
導師並沒有批評他無法無天玩「失蹤」,只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
「在你們這些人里,小周將來可能最有出息。
他的思維方式和正常人不一樣,將來,他要麼就是最失敗的那個人,要麼就是大獲成功。」
現在再回過頭來看這句話,不得不佩服導師慧眼獨具。
導師的寬容,也給25歲處在創業低谷的他莫大的鼓勵。
回校準備畢業期間,周鴻禕稍微安分了一點,一門心思撲在論文寫作上,最終順利通過畢業。
碩士畢業後的他,心底的創業初心依舊不改,不過這次他沒有沖動,選擇曲線救國。
1995年下半年,在面對讀博學習、銀行高薪工作的選擇時,他毅然選擇了去方正做一個底層程序員。
在當時的周鴻禕看來,工作不為什麼,就是為了學習創業。
在方正工作期間,他掌握了大型伺服器的編程,為他接下來再度創業打下基礎。
學成就跑路,當周鴻禕意識到再也學不到新東西的時候,也就是他離開創業的契機。
那時候,中國的互聯網正處於蓬勃發展階段,裡面蘊藏著大量的機會。
從方正辭職的周鴻禕已經有了自己的創業方向。
這次創業他不再是單打獨斗,與其一同的還有一塊辭職的同事們。
五個人在北京郊區的居民房內創下了3721軟體,隨後又推出了3721中文網址。
然而,這個項目在運營過程還是遭遇資金困難,不得不尋求風險投資。
錢到位後,軟體規模持續擴大,用戶量大增,周鴻禕及其團隊也相繼獲得更大的利益。
為了獲取更大的利潤,節省宣傳成本,周鴻禕開始通過製作插件來推廣自己軟體。
也正是因為這一舉措,引來行業內爭相效仿,用戶深受捆綁插件之苦。
周鴻禕也因此背上了「流氓軟體之父」的惡名,受到媒體的質疑和用戶的指責,3721的名聲大打折扣。
一邊是互聯網飛速發展、競爭愈加激烈的大環境;
另一邊是3721聲譽受損發展受限的窘境,使得周鴻禕不得不去考慮合作。
經過一番奔波,不僅沒找到合適的合作對象,還讓他陷入新的紛爭,與競爭對手打官司。
合作不成還吃官司,周鴻禕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決定出售3721,雅虎成為最終選擇。
任職期間,周鴻禕一度創造了有史以來最漂亮的成績。
但身處雅虎,總歸是寄人籬下,很多想法根本無法施展開來,只得選擇離開。
2006年3月,周鴻禕創建奇虎公司。
重返互聯網的他,已經突破原先自我,以一個行業顛覆者形象活躍起來。
「流氓軟體支之父」的周鴻禕,竟然做起專門卸掉流氓軟體的軟體,而且還是免費的。
免費軟體的誕生,一下子在互聯網行業激起千層浪。
周鴻禕也成了殺毒軟體創業者們的眼中釘,一時間被圍剿打擊。
面對各方面的宣戰,周鴻禕都沒有退縮,而是繼續專心做免費殺毒軟體推廣。
贏得了用戶的認可,市場佔有率開始節節攀升。
在他經歷的各種戰斗之中,與馬化騰的大戰可以說驚心動魄。
馬化騰新推出的軟體,嚴重侵佔周鴻禕的地盤。
他坐不住了,開始強勢反擊,公開叫板馬化騰,推出隱私保護器。
一輪又一輪無硝煙戰在兩人之間不斷打響,形勢越來越緊張,甚至逼得周鴻禕不得不暫逃香港。
矛盾愈演愈烈,由此引發了中國互聯網的「二選一」事件,用戶只能選一個。
這場大戰歷時3年最終落幕,誰都沒有成為真正的贏家,卻推動了兩家公司去做進一步的反思和糾正。
然而,走了個馬化騰,後頭又緊跟著雷軍,周鴻禕應付完馬化騰,轉身又跟雷軍杠上了。
兩人在智能手機爭斗,也沒爭出結果,之後又在新能源 汽車 領域狹路相逢。
在經歷一場場戰斗中,周鴻禕愈發成熟,他始終將用戶利益至上作為自己發展理念。
「一切用戶利益高於公司利益,贏得用戶,這個公司才有價值。」
這句話是他用多次創業經驗換來的,也是他大獲成功的砝碼。
這些年,除了帶領守住互聯網安全這塊領地外,周鴻禕也沒鬆懈在其他領域的開疆闢土。
2015年5月,周鴻禕進軍金融。
2021年5月,宣布聯合哪吒 汽車 造車。
2021年10月,進軍直播平台……
直到現在,周鴻禕依舊從沒停下腳步,不斷去布局新領域,大膽去創新商業模式。
在此期間,他也不斷遭到質疑。就拿投資造車來說,有人說他就是想跟雷軍繼續一較高低。
關於這點,他也曾向外透露自己跨界造車的初衷:
「我入局這個領域,源自一個巨大的沖動.
是因為我堅信,互聯網和傳統產業結合,才能代表互聯網下半場……」
在能夠改變中國未來的巨大機會面前,不甘平庸的他絕不會袖手旁觀。
因為在他的創業信條里,只有去持續顛覆,才能稱得上是創業人生。
不過相比以前的「一言不合就開斗」,現在的周鴻禕也變得沉穩很多。
很少看到他再去跟同行鬥狠的新聞了,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與外來病毒的斗爭之上。
最近,周鴻禕積極建言獻策,呼籲國家將網路安全升級為數字安全,打造覆蓋數字安全應急防範體系。
他也在積極加速度布局,打好數字安全這場硬仗。
從軟體安全到硬體安全,再從線上安全到線下安全。
從智能硬體到人工大數據,每個場景都不能漏掉。
在國際形勢復雜、海外網路攻擊頻發的時代,周鴻禕若能守住最後一道安全線,不失為一件美事。
萬維鋼老師在著作《智識分子》里說過這樣一段話:
「所謂英雄,就是超越了階層出身、超越了周邊環境、超越了性格局限。
拒絕按照任何設定好的程序行事,不能被大數據預測,能給世界帶來驚喜、最不像機器人的人。」
在去年的互聯網安全大會上,周鴻禕更是提出未來發展戰略,構建一個國家級范圍分布式安全大腦。
也就是說,未來在國內他只有朋友,沒有競爭敵手。
在商海打拚沉浮的幾十年裡,周鴻禕就是這樣特立獨行的存在,總是不按常理出牌,常常打得同行措手不及。
有人說他就是創業英雄,時刻捍衛用戶利益;
也有人說他桀驁自私,不惜一切代價追名逐利。從開始踏足商業領域到現在,關於他的爭議一直就沒斷過。
不管結論如何,最終只有一個標准,那就是贏得用戶。
目前,周鴻禕在全國已經擁有上億用戶,身家1223億,不可說不成功。
而關於周鴻禕的商業傳奇,還在繼續書寫……
作者:朱小暢&華子
㈢ 周鴻禕稱元宇宙是代表人類的沒落,他為何這么說
周鴻禕先生認為,如果人人都生活在元宇宙創建的虛擬世界中,它並不會給人類社會帶來真正的發展,並不能解決人類生存所賴以的能源問題,基於這些認知,周鴻禕先生認為元宇宙很有可能代表著人類的沒落,到那時將會引發一些列的問題。
對於元宇宙的爆火,我國相關科技企業也是在第一時間跟進,甭管其以後是否真的能創造價值,先進去占個位置再說,例如位元組跳動斥巨資收購VR創業公司Pico公司等等,而廣大普通老百姓也不閑著,紛紛購買相關的課程來充實自己,免得日後自己被市場所淘汰,因此市面上關於元宇宙的課程賣得火熱,有人甚至靠賣元宇宙課程而獲利上百萬,元宇宙的火爆也引來了央視的報道,這使得其熱度再上一層樓,只不過現如今元宇宙還只是在初步發展階段,其大多應用於社交和游戲上,距離真正應用在民生其他領域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