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機挖幣電怎麼解決
⑴ 礦機挖幣是怎麼回事
比特幣挖礦制度是通過計算機硬體是比特幣網路開展數學運算的過程,提供服務的礦工可以得到一筆不小報酬,因為網路報酬依據的是礦工完成的任務量來計算,因此挖礦的競爭十分激烈。在全世界裡發行有上百種的數字貨幣,人們知道的最多的就是比特幣了。比特幣是一種網路上的虛擬貨幣,部分網站是可以使用比特幣支付的。
比特幣挖礦開始於CPU或者GPU這種低成本的硬體,不過隨著比特幣在生活里的流行,挖礦的過程出現了很大變化。
現在,挖礦活動已經轉移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上來,通過優化可以實現哈希速度,這種模式的挖礦的效率非常快並且效率。
挖礦是電腦性能的競爭、裝備中的競爭,有些挖礦機是更多像這樣的顯卡陣列組成的,數十乃至過百的顯卡一同上陣,硬體價格等各種成本本身就很高,挖礦存在非常大的支出。
在比特幣的系統里,記錄交易生產區塊是最重要的工作,為了鼓勵大家都來參與交易賬本的記錄,中本聰設計出了獎勵機制,用比特幣作為獎勵。
但是記賬這個工作可不是那麼簡單,因為基於比特幣去中心化的思想,每個節點每個礦工都參與記賬,而且必須保證所有人記錄的賬本都是相同的。
礦工在收集交易信息並記錄的時候,每個礦工記錄的內容並不完全相同,特別是第一條,礦工記的肯定是把挖礦的獎勵給自己。但是每產生一個區塊鏈只有一次獎勵,這個獎勵給誰?這就需要立一個規矩,並且是大家都認可的規矩,也就是工作量證明PoW機制。
比特幣系統會讓大家求解一個數學題(計算hash值),誰最先求解出來,那麼他所記錄的區塊就會被認同,獎勵就歸他所有,而求解速度就要看誰的電腦/機器性能更高。
正是如此,所以現在每個人都在增強自己的電腦、挖礦機的運算性能,提高解題速度,誰的速度(算力)最高,挖到礦的幾率就越高,賺到的錢也就越多。
用個形象的比喻,工作量證明機制與拔河比賽很類似,哪一方的力量大(算力高)哪一方就能拉贏對方。而且拔河的繩子兩邊,並不在意你是胖子還是瘦子或人數有多少;於是,為了得到獎勵,可以很多人聚集為一夥,最後得獎了根據每個人出力多少來瓜分獎勵。
而這在比特幣挖礦里,召集好多人一起挖礦,就是「礦池」的概念,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詳細的解讀。
綜上,比特幣礦機挖礦,實際上就是用機器去參加一場數學比賽,誰先計算出來答案,誰就會獲得比特幣獎勵。
⑵ 在家裡挖礦太費電了,求推薦省電的比特幣礦機
目前市面上最省電的礦機就是螞蟻礦機S7了,算力4.73T,功耗大概是1200瓦左右,其他同等算力的礦機,功耗都遠大於這個數。
⑶ 礦機挖幣是騙局嗎
礦機挖幣不是騙局,能成為騙局的是礦機和礦池,通過誇大礦機的算力騙取投資者購買,也就是說只要選擇正規的礦機和礦池,那麼,礦機挖幣就不是騙局,首先挖礦機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比如說比特幣挖礦機,裡面部署了挖比特幣的演算法,是用來挖比特幣的,挖礦機的算力越高,挖到比特幣的數量越多。
現在挖幣的小平台有很多,花幾百元就可以注冊一個網站弄一套制度就可以開始了,等加入的人多了,投入的錢多了,到一定時候平台就會卷錢跑人。 挖礦機一般都是騙人的特別是要充值VIP會員才能提現的,或者說一天賺一兩百的,這些都是假的。 比特幣用家用的普通電腦配置是達不到比特幣礦機的要求的。挖一天的電費成本都難賺回來。
拓展資料:
1、 算力暴漲: 算力暴漲是挖礦投資最大的風險,算力增加導致挖礦難度增加,導致收益減少,但由於自由市場中,無法避免競爭,算力增加的風險是可以被接受的。
2、 幣價下跌: 當幣價下跌到一定程度時,挖礦的產出收益小於產生的電費時,就會出現虧損。不過根據測算,電費 5 毛,幣價 6000 以下才可能虧本,現在的幣價接近 40000.除非有特殊原因短期內幣價下跌到 6000 的可能微乎其微。比如監管。
3、 系統風險: 系統風險在比特幣這個裡面非常常見,最常見的當屬於分叉。分叉會導致幣價下跌,挖礦收益銳減。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分叉反而讓礦工收益,分叉出來的競爭幣也需要礦工的算力來完成鑄幣和交易的過程,為了爭取更多的礦工,競爭幣會提供更多的區塊獎勵及手續費來吸引礦工。風險反而成就了礦工。
4、政策風險: 早期13年的《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到如今的《七部委聯合公告》都昭示了數字貨幣的政策風險,目前國內的政策並不明朗,但比特幣是世界的,所以大部分的礦場都認為風險影響不大
⑷ 一台比特幣機一天能耗費多少電 比特幣挖礦機一天電費
您好,根據您的礦機功率不同,耗電和電費也是不同
以一台螞蟻S9-13.5T礦機為例,功率是1.35KW
一天24小時的耗電量就是:1.35KW*24h=32.4KW/天
根據您當地電費收費不同,假定電費是0.5元/度,32.4*0.5=16.2元/天
那麼一台螞蟻S9-13.5T礦機一天能耗電32.4度,一天電費是16.2元
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可以咨詢我,希望可以幫到您,謝謝!
⑸ 1萬台礦機一個月耗電4500萬度,挖的是「幣」還是「坑」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很多人都在追求更高的收益方式,於是就盯上了虛擬貨幣,但是有的人竟然通過自己的礦機來挖礦,1萬台礦機,一個月的耗電量達到了4,500萬多,雖然說是虛擬貨幣,但是這些消耗的電量卻是實實在在的,很多人都不理解,接下來跟大傢具體說明。3.我認為這種方式太浪費。
我們一般稱這些東西為虛擬貨幣,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都是虛擬的,是存在於互聯網之上的,跟我們的實體的東西並不沾邊,所以很多人進行投資,但是如果我們為了挖礦導致消耗巨大的電力,這些電力可能是煤炭燃燒做成的,也有可能是水力發電,但無論如何都是一個巨大的資源浪費,因此我認為這種方式十分的沒有必要,對於普通人來說,更是應該注意風險。
總而言之,很多人都在關注虛擬貨幣,因為有些人通過虛擬貨幣獲得了巨額的利潤,但是也有些人是賠錢了,虛擬貨幣雖然是虛擬的,有些人挖礦消耗的能源確是實實在在的,比如說一個月甚至要消耗幾千萬度的電,可以說這些電完全就是一種能源的浪費,虛擬貨幣本身是虛擬的,不應該用實體的浪費來促成,所以我認為這種方式實在是太浪費,應該想辦法對他們進行管控。
⑹ 1萬台礦機一個月耗電4500萬度,這到底挖的是「幣」還是「坑」
其實不得不說是1萬台礦機,一個月耗電4,500萬度,挖的虛擬的比特幣,確實也讓人感嘆這一種資源浪費。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挖礦機產生的電能消耗,也確實造成了資源浪費,所以很有必要及時抵制。同時虛擬貨幣也確定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所以沒有必要加強監管,切實保護資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來看待問題。
比特幣挖礦確實存在很大的資源消耗,也正是因為如此,有必要加強監管保護資源。另一方面對於比特幣挖礦來說,確實存在很大的電量消耗,正是因為如此,在為虛擬貨幣挖礦的同時,也會造成實實在在的能源損耗,得不償失。
1萬台礦機,一個月耗電4,500萬度,確實讓人震驚。而對於比特幣來說,已經成為了當下的熱門,所以很有必要加強監管,切實保護電源資源,避免在盲目地挖礦的時候,造成巨大的能源消耗。
⑺ 比特幣初期「挖礦」的用電量不大,為何後期的用電量就增加了呢
因為比特幣的挖礦難度在越來越大。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最初比特幣的挖礦難度非常小,一個區塊就可以獲得幾萬個比特幣,但隨著比特幣的挖掘量越來越大,這就意味著比特幣的可供挖掘量越來越少,所以挖礦的難度越來越大,耗電量自然就增加了。
我們首先理解一下比特幣的挖礦知識。
因為比特幣的總量是恆定的,這就意味著比特幣的挖掘只會變得越來越大,並且難度越來越高。在比特幣發行初期,用戶的普通電腦就可以挖掘比特幣,但隨著比特幣的挖掘難度越來越高,現在只有專業的礦機才能去精準挖掘比特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以後比特幣的挖掘難度將會呈指數級的趨勢上升。
最後,比特幣只不過是一種虛擬貨幣,不建議我們普通投資者參與到比特幣市場當中,畢竟比特幣行情的波動太大了。
⑻ 租戶用礦機挖比特幣為什麼會引起小區停電
租戶用礦機挖比特幣致小區停電:每月1萬度
據有關媒體報道,1月13日,雲南昆明長水航城水杉苑小區遭遇了一次大面積停電。
物業透露,礦機租戶月用電超1萬度,甚至還自行更換了大功率空氣開關。
⑼ 比特幣挖礦機一天電費是多少錢
以礦機芯動T2T-30T為例,礦機芯動T2T-30T的算力是30T,功耗為2200瓦,即2.2千瓦,單台礦機在二十四小時運行情況下的耗電量:2.2千瓦*24=52.8度,電費一度以0.56RMB計算,單台礦機一天的耗電成本為:52.8*0.56=29.57rmb。
用比特幣挖礦機「挖礦」要讓顯卡長時間滿載,功耗會相當高,電費開支也會越來越高。國內外有不少專業礦場開在水電站等電費極其低廉的地區,而更多的用戶只能在家裡或普通礦場內挖礦,電費自然不便宜,甚至雲南某小區有人進行瘋狂挖礦導致小區大面積跳閘,變壓器被燒毀的案例。
(9)礦機挖幣電怎麼解決擴展閱讀
比特幣挖礦機挖礦的原理:
比特幣的挖礦與節點軟體主要是透過點對點網路、數字簽名、互動式證明系統來進行發起零知識證明與驗證交易。每一個網路節點向網路進行廣播交易,這些廣播出來的交易在經過礦工(在網路上的計算機)驗證後,礦工可使用自己的工作證明結果來表達確認,確認後的交易會被打包到數據塊中,數據塊會串起來形成連續的數據塊鏈。
每一個比特幣的節點都會收集所有尚未確認的交易,並將其歸集到一個數據塊中,礦工節點會附加一個隨機調整數,並計算前一個數據塊的SHA256散列運算值。挖礦節點不斷重復進行嘗試,直到它找到的隨機調整數使得產生的散列值低於某個特定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