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幣圈自媒體監管

幣圈自媒體監管

發布時間: 2022-02-21 04:32:40

Ⅰ 自媒體短視頻是怎麼賺錢的

這幾年,短視頻賺錢是非常的火了。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意識到,短視頻真的是非常的火,不管是大人,小孩,幾乎沒事都看短視頻。其實,大家最想知道的是短視頻怎麼賺錢?這段時間,我發現短視頻賺錢的方式有很多,而且,以後也會和大家分享的。

2,興趣型

在這些小視頻平台,有很多人是靠興趣來賺錢的。

比如,你喜歡唱歌,喜歡跳舞,或者寫字,書法,樂器,都是可以的,你可以拍這些視頻來發布。

而且,我發現唱歌的人是比較多,而且是自己喜歡喜歡聽吧,而且,唱的再不好的,粉絲也有幾十萬人。

還有跳舞的人也是比較多的。

總之,你有什麼興趣,就可以拍你的興趣來賺錢。

3,專業型

在這些短視頻平台,有一些專業的人員。比如,有講車的,有教做飯的,還有教人學英語的。

看到別人,我想到自己,三十多年了,自己連一個專業都沒有。雖然說會的挺多的,但是 ,沒有一上做的精的。

比如,有一對父女講車的,比如開車遇到的一些問題,會一個問,一個解答。還有一個女的也是講車的,教你車的一些知識。

還有會做飯的,教你做各種各樣好吃的飯菜。

還有一些教英語,會找一些樂趣教你學英語,感覺也挺好的,也有發音標的,對於想學英語的,還是有幫助的,而且還有一些老外在教。

Ⅱ 自媒體是什麼意思

自媒體是指普通大眾通過網路等途徑向外發布他們本身的事實和新聞的傳播方式。「自媒體」,英文為「We Media」。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後,一種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和新聞的途徑。是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


(2)幣圈自媒體監管擴展閱讀

隨著中國互聯網的不斷普及,中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逐步成熟,甚至開始出現了無限流量,用網門檻不斷降低的同時,互聯網產品也愈發充盈著我們的生活。與此同時,移動端用戶不斷增加,甚至成為PC端用戶的2倍之多,人們對於簡單、快捷、趣味性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從碎片化閱讀到短視頻觀看,中國的自媒體也飛速發展起來。

Ⅲ 為什麼很多人都在吹捧虛擬貨幣,難道這個真的好

吹捧虛擬貨幣無非以下幾種人:
第一種人,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的大佬。他們吹噓虛擬貨幣的偉大,實際上只是為了賣他們自己發的幣,然後讓自己的財富越來越多。這個就和咪蒙文章裡面煽動情緒一個道理,無非就是讓人多看她的文章,好賣廣告。至於是真是假,誰在意呢?
第二種人,就是圈外的媒體。他們其實啥都不懂,他們跟著一起吹的目的就是帶流量。都是賣的,只是賣的不同罷了。他們跟著一起瞎吹,才會有更多的流量關注,廣告才能更值錢。如果生意不好,換個馬甲繼續,現在吹炒鞋的自媒體以及財經,就是這么回事。真的假的並非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能夠給他們帶來收入,這就夠了。
第三種人就是幣圈的韭菜了。他們其實沒有獨立思考能力,迷信光環,看著大佬們以及媒體吹,然後他們還真的信了,也跟著一起吹、、、然後,接盤的就是這幫人。俗稱無腦吹無腦噴的,就是這種,缺乏獨立思考能力,面對事物不仔細分析,先噴為敬、先吹為敬。盲目,所以,只有接盤的命。

Ⅳ 最近聽說了一款軟體叫脈咚咚具體是做啥的啊

這樣吧,我先給你講一下是脈咚咚,你覺得是什麼樣,你自己來決定
脈咚咚到底是什麼呢?
脈咚咚是一款結合「互聯網+」與「助農」的娛樂雲商平台APP。是一款響應國家扶貧號召,結合新零售,將邊遠地區的優質水果直接帶到消費者面前,解決偏遠地區果農「欠收憂愁,豐收更憂愁」 的難題的產品。這是屬於比較官方的說明了,但是有很多喜歡玩互聯網項目的人,卻能在裡面獲到很多水果以及現金收益,這是為什麼呢?讓我來給你介紹一下。
首先脈咚咚是一款娛樂雲商平台,用戶注冊後,可以通過在平台果園搶摘水果的方式來獲得質優價廉的水果。要注意的是,每棵果樹成熟的時間和數量都是有一定差異的,澆水可以縮短果樹的成熟時間,所以要想確保獲得水果,就要看準果樹成熟時間,只需要支付一定採摘費用就可以獲得水果了。
不過雖然價格比較便宜,但是有些用戶採摘的水果比較大量,又吃不完怎麼辦,這個時候就可以看到平台的便利之處了,首先平台有雲倉儲的功能,用戶不提貨的話,水果可以在雲倉庫里一直放著,等到需要吃的再提;其次,可以拿到集市上交易,兌換成咚幣(咚幣可以1:1兌換成余額提現),也可以用咚幣去購買其他用戶多餘的水果,相當於水果交換,例如用你採摘下的蘋果去兌換成芒果、橘子、哈密瓜等;又或者你可以用摘下來的水果來參加平台上的小游戲,可以贏取咚幣以及水果。
關於平台上的小游戲,是我本人覺得特別需要關注的地方,因為這是能用想用水果獲得更大收益的地方,也是有助於增加農戶農產品銷量的地方。
關於脈咚咚的游戲,現在脈咚咚1.0版本只上線了第一個游戲《超級48》,這款游戲融合了博弈和彩金池的模式,具體規則APP內有介紹,由於字數過多,我就不在這里詳細介紹了。大概來講就是,《超級48》這個游戲強調的是沒有輸家這個概念,游戲呈現的是一個水果擂台,等到擂台上倒計時結束的時候,最後一個站在擂台上的擂主,就可以獲得巨額彩金大獎。而且每一個打擂的人,都可以獲得《超級48》游戲中的分紅獎,可以獲得之後每一筆打擂人的水果分紅,但是也有一定的限制,初始用戶的收益上線是1.5倍,成功推廣APP後能提升為2倍,2.5倍,3倍。舉個例子,你是一個初始用戶,你花了十個蘋果去打擂,打擂之後沒能站到最後,但是你會源源不斷的獲得擂台上的蘋果分紅,但是等你獲得的分紅達到15個蘋果之後,你就自動退出分紅了,要想獲得分紅,需要你再次打擂,這個即保障了先投入者的收益,也能保證後面打擂者的分紅不會因為前面的人一直占著從而越來越少。
特別注意!!!
可能有的朋友在我的介紹之後覺得游戲吸引力不夠,那麼我給大家重點說一下這個游戲的恐怖之處。
(1)先投入者收益越快,這個游戲模式的產生,就註定了先打擂的人獲得收益的速度就越快,所以就會導致游戲的前期,用戶會瘋狂湧入,甚至你一天就會被強制退出分紅好幾次,因為你的分紅已經達到1.5倍了。這樣子也會讓彩金池也越來越大,誰都不願意被別人拿走最後的彩金,所以會一直有打擂的人,分紅也會一直持續。
(2)後投入者收益可觀,後投入者,除了可以得到之後的分紅獎之外,獲得彩金池的概率也會更大,倒計時結束後,最後100名擂主可以獲得均分總獎池30%的擂主獎,這是一個很恐怖的數字,代表就算你投入了1個蘋果,如果你是倒計時結束前最後的100個擂主之一,你就可以獲得價值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元的水果。而且用戶每一次打擂的操作,都有一定概率獲得擂台空投獎,空投獎會一直產生。
(3)水果=現金,這個時候可能有人會說了,自己並不需要那麼多水果,要那麼多水果有什麼用?這個就需要你換個角度看了,當你在脈咚咚上獲得更多的蘋果之後,你就可以到上文提到過的集市,將水果跟有需要的人換成咚幣,而咚幣是可以提現到余額的。同時因為每個蘋果都是由支付採摘費用而產生的,所以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泡沫,當你的價格比採摘價稍微低一點的時候,換做你是需要的用戶,你是選擇到果園採摘,還是去集市收購價格更低的水果,相信你有自己的答案,你甚至可以在脈咚咚上面化身成為水果批發商。
(4)圈內大佬資金注入,據幣圈和幾個互聯網自媒體的朋友透露,脈咚咚在籌建的時候,就獲得了圈內大佬大量的資金投入,旨在打造農產品銷售的特色自有體系,以此來塑造項目自運營生態,所以資金方面十分充足,而且在游戲上也會有大量的團隊入駐參與。
而《超級48》僅僅只是脈咚咚所推出的第一個游戲而已,APP也才更新到1.0版本,可以看出平台的潛力也非常大,本人也在不斷的使用測試當中。在這個浮躁的互聯網時代上,各式各樣的項目層出不窮,質量也良莠不齊。其實從製作的精良程度就能看出來一個項目的用心程度,就我個人來說,脈咚咚是近年來從零搭建的項目中,運營和製作都很優秀的互聯網平台,希望它能一直發展下去,能做到它成立之初的願景,幫助更多的農戶,也讓更多消費者能嘗到更優質的農產品。

Ⅳ 美國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上市,你有接觸過加密貨幣嗎

我沒有接觸過加密幣。只是稍微了解一點點。

作為社會最底層的我,一個資深打工仔來講,加密貨幣離我很遙遠。通過學習,我知道它是基於區塊鏈技術衍生出來的交易虛擬貨幣。而且是限量的,在國外的第三方平台上交易很火爆,從最初的0.3美元10年時間漲到接近2萬美元。有的時候我就在想,當初為什麼不買那麼幾十個放在那呢?歸根結底還不是因為窮?當初的你哪怕有那個錢,但是會狠下心來買那個玩意一放就是接近十年么?有人說加密貨幣、數字貨幣等等都是大佬弄出來圈錢的,用來造市場買賣的,這話我無法反駁,但是就我而言,我連當購買的資格都木有。

它影響不了我的生活,但它影響了幣圈的生活。

它影響不了我的生活,但它影響了大佬們的生活。

它影響不了我的生活,但它影響了世界的秩序。

就像那幫大佬說的,它真的有可能是第五次新經濟的誘因。

Ⅵ 自媒體趨近於怎樣的生態

魚爪自媒體專業平台為您解答
自媒體生態規則不健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自媒體內容生產缺乏他律,缺少了專業意義上的「把關人」,低俗內容、謠言、虛假信息等內容易出現;二是自媒體營銷水分大,刷粉和買點擊量現象嚴重。通過網路檢索「買粉絲」「買點擊量」等內容就會查詢到諸多如微信刷粉日吸粉多少人、10元人民幣可買多少粉超值套餐等內容。大號微博、微信公眾號等自媒體購買「僵屍粉」是一個公開的秘密,這些賬號在閱讀數、粉絲數等指標上取得優勢後可以吸引廣告投放等,獲得商業價值。但建立在這種「水分」效果之上的媒體形態是不可持續的,對整個自媒體生態的良性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自媒體生態出現問題的原因在於:一是由於自媒體進入門檻低,經營者在素質、知識儲備、業務水平等方面良莠不齊;二是缺少普遍認可的行業標准進行考量;三是沒有形成行業規范。生態規則的不健全引起了社會對自媒體管理的討論,如新華社記者張毅在自己的微博中就提出「自媒體亂象亟須治理」的觀點。鄭州大學副教授常燕民認為自媒體用戶踐行話語權自然無可厚非,但如何強化倫理、恪守底線,不混淆個體與公共的邊界,用好手中的「麥克風」,已經成為自媒體用戶必須面對的頭等大事。
可信度問題
自媒體內容可信度面臨的問題主要有:假信息、標題黨、誇大信息、商業軟文新聞化、老聞變假聞、觀點與新聞信息混雜等。可信度是影響自媒體獲得認可的一個重要變數, 廣州日報前汽車主編王雲清就在微博上說:「公信力是自媒體的弱勢」。
由於沒有專門的信息採集能力和信息來源,也缺乏專業把關人體系,內容選擇、判斷完全掌握在個人或者小團隊手中,甚至有些自媒體人為了追求商業利益或者眼球效應而有意為之。在沒有健全的求證體系下,自媒體可信度就成了一個大問題。影響可信度的案例很多,這里舉一個「老聞變假聞」的典型案例。繼2015年8月三里屯砍人事件之後,微信、微博等自媒體上盛傳「北京南站發生持刀砍人事件」的相關視頻和言論一度引發網友的高度關注和激烈討論。經記者比對,發現此事件與此前流傳的「大連北站持刀砍人」為同一視頻,北京市公安局亦出面核實並辟謠。②還有在2015年8月26日央視就微信自媒體平台健康謠言發布了《上半年朋友圈八大健康謠言別信!》的文章,鼓勵民眾切勿輕信「為真相助跑」「一起擊破謠言」。
內容生產容易成為公關與廣告的變相手段
目前我國自媒體經營的盈利模式較為單一,還沒有找到一種新的經營模式,收入主要還是依靠軟文和廣告,新盈利模式的尋找是自媒體經營的一道「坎」。過多經營軟文是以犧牲平台價值為代價的。2014年7月,一則以《自媒體人自曝月入30萬,收入全部來自軟文》的文章在互聯網上迅速傳開,數額之大自然是人們的關注點之一,而專業人士則是更多注意到了月入30萬款項的「來源」——經營軟文。為了效益,自媒體內容直接為商業服務,成為公關或者廣告發布的變相手段,這已經不是秘密。
經營上人脈資源強於平台資源
當前自媒體平台運營模式尚未形成一個成熟、完善的體系,平台資源整合力度不足,仍處於個人人脈帶動自媒體發展的階段。像「羅輯思維」這樣依靠影響力獲得發展的自媒體還是太少。總體上,自媒體偏重於個人人脈獲得廣告或公關費,而非基於實際的傳播效果。也就是說,自媒體整體上還沒有走上依靠自身平台影響力獲得經濟效益的良性軌道。
自媒體侵權與維權問題突出
由於侵權成本低,一些自媒體運營基本不生產原創內容,單純照搬,包括不說明來源地復制原創內容,或是未經許可擅自改編他人作品進行傳播。這種版權意識的缺乏會帶來法律問題。「對於他人作品的使用……一旦通過自媒體,向社會或不特定的人群傳播,公之於眾,就可能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使用,進而就會涉及版權問題。」③即便自媒體不是出於盈利目的而侵權,也會構成版權問題。另一種侵權則是散布其他公民信息,泄露他人隱私。新媒體時代人類的窺私慾和獵奇心不斷得到滿足,類似「人肉搜索」的侵權屢見不鮮,這種集體狂歡背後是藐視個人隱私權的網路暴力,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
自媒體原創的積極性正不斷被內容侵權消解。很多原創自媒體通常因其自身影響力相對薄弱,對侵權的舉報難以得到重視,侵權者被聲討之後刪帖或道歉就此簡單了事的例子比比皆是。維權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與金錢成本,只有極少數原創自媒體最終堅持下來並獲得維權成功。

Ⅶ 區塊鏈是變相傳銷嗎

區塊鏈是新技術並不是變相傳銷,只是由許多傳銷組織聲稱為「區塊鏈」,實際上並未有任何技術,只是打著「區塊鏈」的名頭行傳銷之實罷了,國家已經多次發布公告打擊此種傳銷行為。以下為新華網報道區塊鏈傳銷:

區塊鏈不等於虛擬貨幣,亦存在安全性風險,火爆背後有「別有用心」的誇大造勢。只有去除華而不實,區塊鏈才能回歸真正的應用價值。

投資8萬元,三個月後變80萬元?深圳警方破獲了一起特大集資詐騙案。在區塊鏈概念、10倍收益等幌子的蒙騙下,數千名投資者深陷其中,涉案金額高達3.07億元。在區塊鏈的「神秘面紗」下,不法分子借機動起了歪腦筋,區塊鏈淪為詐騙、傳銷等經濟犯罪的「招牌」。

為何區塊鏈屢屢被傳銷詐騙等違法行為「歪用」?除了「不明就裡」,區塊鏈技術本身「功用」如何?今年以來,隨著監管力度加大,炒幣風氣的降溫給區塊鏈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如今區塊鏈商業「應用」落地情況如何?《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調查。

當交易平台承諾的三個月「資金釋放期」屆滿而工作人員卻開始在QQ群「踢人」的時候,家住深圳市寶安區的唐海燕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

此前,唐海燕在同學的介紹下,投資8萬元買了一種名為「普銀幣」的虛擬貨幣。「對方說這個貨幣是當下最先進的區塊鏈技術,有藏茶作為抵押物,還給我看了『技術白皮書』,我也不懂區塊鏈,就沒仔細看。」

雖然對於區塊鏈、虛擬貨幣都不了解,但高額的投資收益令唐海燕充滿了期待。她告訴記者,發行「普銀幣」的公司會定期對該虛擬貨幣按1比10的比例進行拆分,這意味著,每次拆分就會使投資者手中「普銀幣」的價值擴大10倍。只要經過一次拆分,她投資的8萬元,就相當於買到了價值80萬元的「普銀幣」,在交易平台上賣出即可獲得巨額收益。

按照交易平台的規則,剛購買的「普銀幣」不能馬上交易,必須在平台上凍結三個月之後才能迎來「釋放期」。然而,當三個月時間過去之後,唐海燕不僅沒有等到翻倍的資產,凍結在平台上的8萬元也無法用於交易了。

「其他投資者開始在QQ群里質疑這項投資的真實性,結果公司工作人員竟然把這些投資者一個一個踢出去了,我就感到不妙了。」她說。

事實也證明了唐海燕的直覺。2018年3月底,深圳警方偵破一起特大集資詐騙案,詐騙資金高達3.07億元。在這起案件中,涉案的深圳普銀區塊鏈集團有限公司正是以「區塊鏈+藏茶」的模式發行虛擬貨幣,套取公眾存款,唐海燕是數千名受害者中的一位。

深圳警方調查發現,該公司宣稱,投資人可將「普銀幣」放到虛擬交易平台「聚幣網」上買賣,以此賺取差價

。實際上,其買賣價格的變動是該公司使用投資人的投資款進行幕後操作,並一度將「普銀幣」的價格從0.5元拉升至10元,讓投資者嘗到一些甜頭。當大量投資人進場之後,該公司通過惡意操縱「普銀幣」價格走勢不斷套現,最終導致投資人手中的「普銀幣」毫無價值。

2018年以來,打著區塊鏈的旗號從事詐騙、傳銷,已經成為了新型犯罪手法中常用的「套路」。2018年4月,濟南警方端掉了一個打著「西部開發」「國家扶貧」「原始股」「區塊鏈」「電子商務」為幌子的傳銷團伙,抓獲主要嫌疑人十餘人,凍結涉案賬戶百餘個,查獲涉案資金3億余元。

濟南警方介紹,惠樂益電子商務公司以國家正在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為由,在網路上設計了假的虛擬盤,並發布所謂的「寶幣」「貴幣」等多種虛擬貨幣。

他們先是以贈送為幌子,向新加入的傳銷人員贈送一定數量的虛擬貨幣,每枚價格在幾十元,然後通過人為操縱將虛擬幣一路升值到100多元甚至幾百元,吸引不明真相的人員加入,最後再通過所謂虛擬幣「貶值」的周期波動進行「割韭菜」,周而復始,最終達到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在西安,當地警方日前也成功破獲了一起打著區塊鏈旗號的特大網路傳銷案。據警方介紹,犯罪嫌疑人鄭某出高薪組織網路平台管理員張某、李某等9人,自2018年3月28日起以聚集性傳銷、網路傳銷為手段,以每枚3元的價格在「消費時代」網路平台銷售虛擬的「大唐幣」,並操縱升值幅度;

同時在國內外多個城市召開推介會,吸納會員,根據會員發展下線情況,設置28級分管代理,僅僅18天,該團伙就共發展注冊會員13000餘人,目前已經查明該案涉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涉案資金高達8600餘萬元。

騰訊安全聯合實驗室發布的《騰訊2017年度傳銷態勢感知白皮書》稱,近段時間以來,各類境外資金盤、虛擬幣、ICO(區塊鏈項目首次公開發行代幣融資)項目層出不窮,其中隱藏了非法發行、項目不實、跨境洗錢、詐騙、傳銷等諸多風險,造成大量資金流向境外,一旦崩盤、跑路或者失聯,投資者往往投訴無門,損失難以追回。比如百川幣、馬克幣、貝塔幣、暗黑幣等。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廣東、山東、上海等地采訪了解到,大多數人知道區塊鏈概念很火,但是「不明就裡」,對於區塊鏈的具體功能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用來「投資理財」「買賣貨幣」的,也有人認為是「和蒸汽機同等量級的重大發明」,一些創業者更是摩拳擦掌,要抓住這「千載難逢的致富機會」。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正是由於人們對區塊鏈的認識存在諸多誤區,才導致不法分子有機可乘,渾水摸魚誤導廣大投資者。

其一,區塊鏈不等於虛擬貨幣。截至去年底,國內ICO參與人數和交易總量已實現翻倍增長,大量數字貨幣交易所出逃海外,代投模式將更多普通百姓捲入高風險投資。

許多行業自媒體、名嘴大咖與發行方、數字交易所等結成利益同盟,為「空氣幣」項目站台背書、製造輿論。去年12月,人民銀行等九部門將ICO定性為「涉嫌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采訪中,不少人對本刊記者表示,代幣的存在為區塊鏈技術發展構建了一套權益機制,這套機制對激勵區塊鏈應用繁榮是不可或缺的。「過去5年的市場實踐證明,沒有權益機制的區塊鏈應用,就像沒有連上互聯網的電腦、沒有貨幣的市場經濟,應用場景和發展速度都大打折扣。」上海的一位投資人說。

實際上,以比特幣為代表的代幣僅僅是最早驗證區塊鏈技術的一種產品,兩者之間並不能劃等號,而且代幣的存在已對區塊鏈的發展產生顯而易見的負面作用。

網路區塊鏈總工程師肖偉對本刊記者說,ICO暴富神話動搖區塊鏈技術人才研發定力,動輒幾百倍回報的炒幣暴富神話考驗著區塊鏈技術研發人才的耐心。「圈內曾經一起做區塊鏈技術研發的『戰友』很多轉去發幣了,現在還能堅持做技術研發和應用的少之又少。」

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黨委書記許澤瑋說,在中國禁止ICO的背景下,國內很多宣傳做區塊鏈應用的初創公司都是「掛羊頭賣狗肉」,將原本毫無價值的代幣經過概念包裝圈錢融資。「ICO污染了創新創業良好氛圍,創造了一種可投機的產品,不少年輕人不好好琢磨創業,都在琢磨發幣,這讓大家有了一夜暴富的幻想。」

目前,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開始思考,區塊鏈的發展是否一定要依靠發行代幣來實現激勵。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秘書長郭大剛告訴本刊記者,所謂激勵機制僅僅是項目方為自己發代幣找的理論依據而已。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局長霍學文也認為,區塊鏈如果不擺脫發幣困境,就永遠找不到合法落地的機制。

其二,區塊鏈並非萬能,安全性存在風險。區塊鏈通常被認為可以實現三個方面的功能:

第一,保存在區塊鏈上的數據不可篡改、不可偽造,數據的公信力和可信度高;第二,交易全過程可溯源,可實現責任精準追蹤;第三,區塊鏈內嵌的智能合約可以基於契約自動執行,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減少違約風險。業內普遍認為,區塊鏈在金融、物流、貿易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事實上,區塊鏈並非萬能,其功能也存在不少的局限性。一般認為,根據其密碼學的特性,在區塊鏈上要想篡改或造假,理論上需要掌控超過51%的節點才能實現。當區塊鏈中的節點足夠多時,這種大眾廣泛參與的信任創設機制就難於篡改。

然而在現實中,數字貨幣交易所頻頻被攻擊甚至失竊。2018年6月20日,韓國Bithumb交易所在官網發布公告稱,交易所遭受黑客攻擊,被盜走價值350億韓元、約合3200萬美元的加密貨幣。

被稱為中國第一代「黑客」的季昕華說,區塊鏈會不斷面對攻擊,數據上傳到鏈的過程容易發生信息泄露。也有業內人士擔心,量子計算的超強運算能力一旦實現,也將對區塊鏈產生直接沖擊。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特約研究員趙鷂對本刊記者說,學術界早在2013年就證實了區塊鏈並不是完美的,存在不少「作弊」的策略。只要有足夠的經濟激勵,控制超過51%節點的攻擊不只存在於理論上。

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曾光說,區塊鏈技術本身並不具備不可替代性或顛覆性。「一些不法分子誇大區塊鏈的作用,以此來說明區塊鏈具有巨大的投資價值,這是值得廣大投資者警惕的。」

其三,區塊鏈火爆程度並不完全真實。數據顯示,自2017年底到2018年初超過300家主要關注ICO項目的自媒體出現,成為一個值得注意的非正常現象。

「這些自媒體大多數獲得交易所負責人、幣圈投資人的資金支持,其報道的客觀獨立性很難保證,大部分是鼓吹ICO和炒幣,過度拔高數字貨幣前景,為問題項目的非法集資創造了輿論傳播的便利。」許澤瑋說,一些區塊鏈自媒體投資人本身就是ICO項目投資人,其盈利模式是收取軟文費用和項目推廣費用,成為代幣發行的輿論幫手,還有個別媒體發展成代投機構,從中牟利。


(7)幣圈自媒體監管擴展閱讀:

2018年8月24日,銀保監會網站發布了一則風險提示,提醒廣大公眾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

原文如下:

關於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

銀保監會、中央網信辦、公安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提示: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此類活動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主要有以下特徵:

一、網路化、跨境化明顯。依託互聯網、聊天工具進行交易,利用網上支付工具收支資金,風險波及范圍廣、擴散速度快。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租用境外伺服器搭建網站,實質面向境內居民開展活動,並遠程式控制制實施違法活動。

一些個人在聊天工具群組中聲稱獲得了境外優質區塊鏈項目投資額度,可以代為投資,極可能是詐騙活動。這些不法活動資金多流向境外,監管和追蹤難度很大。

二、欺騙性、誘惑性、隱蔽性較強。利用熱點概念進行炒作,編造名目繁多的「高大上」理論,有的還利用名人大V「站台」宣傳,以空投「糖果」等為誘惑,宣稱「幣值只漲不跌」「投資周期短、收益高、風險低」,具有較強蠱惑性。

實際操作中,不法分子通過幕後操縱所謂虛擬貨幣價格走勢、設置獲利和提現門檻等手段非法牟取暴利。此外,一些不法分子還以ICO、IFO、IEO等花樣翻新的名目發行代幣,或打著共享經濟的旗號以IMO方式進行虛擬貨幣炒作,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和迷惑性。

三、存在多種違法風險。不法分子通過公開宣傳,以「靜態收益」(炒幣升值獲利)和「動態收益」(發展下線獲利)為誘餌,吸引公眾投入資金,並利誘投資人發展人員加入,不斷擴充資金池,具有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等違法行為特徵。

此類活動以「金融創新」為噱頭,實質是「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系。請廣大公眾理性看待區塊鏈,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亂墜的承諾,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切實提高風險意識;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Ⅷ 有沒有互聯網項目代理,求推薦

創業建議:
互聯網項目很多,主要看你自己擅長什麼行業,根據自己特長和喜好去做比較好
目前創業服務機構很多,國家雙創也在各地開設了很多創業孵化器,都能在創業全流程上給大家提供很好的幫助:
如果大家想走創業融資路線,推薦大家找創業黑馬、36KR、以太創服等;
如果大家想代理一些項目,大家可以找列鹿創服、鯨准等;
如果大家想在本地運營公眾大號、抖音大號等自媒體,可以找新媒之家;
總之,現在的創業服務機構因為有政府補貼,都能給大家提供高性價比的創業服務,比大家自己租辦公室、自己摸索創業路徑成本低、效果好。

Ⅸ 幣圈北緯31°媒體可信嗎

北緯31°在幣圈媒體裡面就是個笑話,圈內人都知道,北緯31°以寫黑文要挾獲利,一點沒有下限,完全忘掉了創建幣圈媒體的初衷,不是黑粉,客觀評價,懂得自然懂,幣圈除了幾個博主和大媒體,其他的都是沒有營收方式,只能靠這種方式去獲利,一塊遮羞布都不要的那種。

Ⅹ 最新區塊鏈項目是什麼

您說的沒錯,大潮很快會來到,給點時間。另外參與區塊鏈項目,也不是最新就好,先機先烈了解一下

熱點內容
電信合約機話費怎麼返回 發布:2025-07-27 07:27:16 瀏覽:393
合約號怎麼樣 發布:2025-07-27 07:20:08 瀏覽:977
2345數字貨幣 發布:2025-07-27 07:05:02 瀏覽:36
馬雲的物流是那個區塊鏈 發布:2025-07-27 06:59:28 瀏覽:54
ltc4100中文 發布:2025-07-27 06:20:54 瀏覽:722
最新章節第503章次元宇宙 發布:2025-07-27 06:09:25 瀏覽:373
eth最新突破 發布:2025-07-27 06:03:39 瀏覽:216
神馬31s礦機多少錢 發布:2025-07-27 05:40:12 瀏覽:837
源碼編譯shib 發布:2025-07-27 05:33:25 瀏覽:186
Anonymous以太坊 發布:2025-07-27 05:32:00 瀏覽: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