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魚苗管理冷錢包

魚苗管理冷錢包

發布時間: 2022-02-22 21:44:05

A. 魚苗怎麼繁殖多少天

一、預備工作

1、繁殖前提前准備兩個較大的泡沫箱,放置於陽台或其它能夠接收到陽光照射的地方,裝上水曝曬,目的是讓其生滿青苔,泡沫箱生綠苔的速度最快,青苔對於魚苗有兩大益處:A、吸收分解殘餌、魚便,降解亞硝酸、氨、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個人感覺其凈化水體的功效優於硝化細菌。B、青苔環境會衍生很多營養豐富的微生物,是幼苗的天然優質餌料。
2、預先買好脫殼豐年蝦卵及幼苗小顆粒飼料,置於冰箱冷藏保鮮。
3、預備塑料絲製作的密網,魚卵著床用。

二、人工受精及飼養方法

1、人工受精

人工受精的孵化率約90%左右,優於自然受精。見公魚追逐母魚時,將公母種魚另外撈出放進盛滿水的產卵用大臉盆(一般一公或兩公配一母),兩手分抓公母種魚,肛門口相對,輕輕擠壓腹部,見母魚的卵及公魚精蟲排出時用手輕輕攪動水面,可提高受精率並避免魚卵成團,使魚卵均勻分布於絲網上。人工受精時須注意:A、手法要輕柔,避免用力過大傷及種魚,只要種魚有蟲、卵,只需輕輕擠壓即可排出。B、不斷變換位置,避免魚卵成團堆積,使受精卵均勻布滿絲網。C、受精完畢,母魚最好單獨靜養,先不要回原缸,以免其它公魚再度追逐。D、產卵臉盆的水廢棄,將盛滿魚卵的絲網放置於陽台生有綠苔的泡沫箱中,接受陽光照射,溫度較低的北方地區需使用加熱棒,溫度設定在22°-26°之間。

2、挑卵

因為有些魚卵沒有受精,會很快發霉腐爛,需要另外撿出扔掉,以免魚苗出生後感染黴菌死亡。挑卵時間在隔天進行(如:星期一受精,則星期三就是挑卵時間),有受精的魚卵透明,中間有黑點,未受精的魚卵顏色乳白,周圍有霉狀物,魚卵因發霉而變大,可用吸管或鑷子將未受精的敗卵取出,完工後將浸泡魚卵的原水倒掉(內有黴菌),換上另一泡沫箱的凈水即可,等待魚苗破殼。

3、喂養

在魚卵受精之後,就要准備喂養的開口飼料。蛋黃水最易壞水,切勿使用!魚苗常因喂養蛋黃水導致水質惡化而大批死亡,而且蛋黃末會沉底,換水非常麻煩。我上個月繁殖了約近200條的十二紅魚苗,就是因為喂養蛋黃水,在一夜之間突然全部死亡,第二天起床發現後心疼的很,只能期待下個月十二紅國壽能夠再次追尾了,不然十二紅的繁殖之夢就

B. 草魚苗怎麼養

魚苗池要選周圍要比較堅實,其次就是儲水性能比較好。魚苗池要選在有陽光照射同時又有遮蔽物的地方,最後就是魚苗池的水就六七十厘米。在放入魚苗前要將池子清理干凈、消毒。

投喂的食物是昆蟲和魚苗專用飼料或是一些浮游生物,等到魚苗長到四五厘米的時候,就可以改喂各種各樣的輪蟲了。

換水並不是說全部換除,需要留下一部分相對比較干凈的舊池水,然後注入三分之二的新水,這樣在投放的時候水中就還會有魚苗需要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這樣方便它們自己覓食。

(2)魚苗管理冷錢包擴展閱讀:

魚苗經1個月左右的培育,食性早已經轉變完成,規格均在3厘米~4厘米,此時是夏花魚苗了,除了部分出售外,就必須分塘管理,只留每畝約1萬尾的夏花繼續培育至冬春魚種。

在分塘的前2天,要進行拉網適應性鍛煉,操作要輕快敏捷,減少人為造成創傷。

在防病方面,按常規消毒法進行。秋後,上、下午各投餌1次。經過幾個月的精心養殖後至冬季,魚苗基本達到10厘米~20厘米,進入冬季,氣溫很低,如暫不投放,把魚種並在較深的池塘越冬,等待春天投放。

C. 草魚苗怎麼養長得快

草魚怎麼養長得快?

1、魚苗在4月份清明節後放養,四月份的大地到處可見嫩芽嫩草,這時早上九點可以割田裡細嫩的雜草來喂養魚苗,飼喂量3個小時吃完為宜,下午4點喂飼料兩小時吃完為宜。

2、開春還可以種植象草增加等牧草增加青料,象草耐旱生長力強蛋白質為百分之16。

3、到了5月中旬農民種植的木薯可以截枝飼喂草魚,也就是說木薯種植後會長出1到4根莖桿,只留一根把多餘的截掉,這樣有利於生長。木薯葉的蛋白含量為百分之20左右。木薯葉飼喂量3個小時吃完為宜,下午4點喂飼料兩小時吃完為宜。

4、用竹子做四方形一個飼喂框,便於飼喂。飼喂後的木薯桿要及時撈起,以免在水裡腐爛影響水質。

5、木薯葉和象草要隔天交替著,以增加不同營養的飼喂。

6、這樣經過8到9個月的青料和飼料精心喂養,草魚的體重可達4到5斤之間,這樣養殖的草魚肉質好價錢要比單喂飼料的草魚多出一倍多。

7、飼喂要定時定量,遇到陰雨天要不喂魚或少喂。飼料要選用口碑好的廠家。

space

草魚怎麼養長得快?不容易死?

草魚怎麼養不容易死?

除了加強喂養管理,還要做好疾病預防,因為草魚死亡一般都是疾病因素引發的。下面我們來看下幾種容易導致引發草魚死亡的疾病:

1、爛鰓,赤皮明顯。

2、出血病和病毒性腸炎。

3、肝膽病變。

4、水霉、鰓霉。

5、車輪蟲、指環蟲大量爆發。

6、水質惡化。

一旦有疾病發生,要先搞清楚草魚大量死亡的原因,然後對症用葯,才能達到防於未病,健康養殖的目的。

針對以上疾病,在這里提供如下解決方案,供參考。

1、停食兩到三天。

2、用VC解毒抗應激產品,緩解草魚應激反應,提高水體緩沖能力。

3、用消毒殺水霉產品全池消毒。

4、內服恩諾沙星加保肝護膽葯物投喂5至7天。

5、用益生菌培育有益藻類,改善水環境。

6、待病情穩定後,建議再使用殺蟲產品。江蘇海洋漁業局

D. 養魚苗怎麼樣才能讓魚苗不容易死

培養好硝化細菌魚才會小生病,才能健康成長。希望幫到你

E. 飼養魚苗的水溫應該如何控制

水溫對於魚苗的影響是很重要的,溫度過高過低都會致使魚苗批量出問題。一般來水魚苗下池子的水溫在20-22℃左右即可,且在放入在下池之前養殖池的水溫和池塘的水溫最好比較接近,上下溫差一般不超過2℃。也就是說下池前的水溫是21℃的話,那麼水池的水溫最好在19-23℃左右,不然那容易出現應激反應,也就是魚苗不適應溫度而出現死苗的情況。

我國各地魚苗催產孵化時氣溫尚不穩定,春季寒潮低溫、初夏高溫時可出現。為了提高孵化率,防止不良溫度的危害,應根據氣候特點掌握適宜的催產時間,同時必須注意氣象站的天氣預報,選擇適宜孵化天氣,必要時還可根據上下水層的溫度差異或利用溝渠流水曬水增溫的辦法,選擇適宜的池水調節孵化速度。

F. 黑魚苗怎麼養殖

親魚培養入冬前,收購水庫野生和人工養殖的體重1000克以上體質健壯的烏鱧作為親魚,放入暖棚池塘培育。600組親魚,雌雄比1:1,同時,放養13.2~19.8厘米白鰱100千克,作為烏鱧種魚餌料。暖棚面積300平方米,水深保持在0.6~1米。

人工催產5月11-29日,分7批挑選成熟度好的親魚共514組,平均尾重1.6千克,按1:1雌雄魚配對,每個產卵箱放1組。採用絨毛膜、促排卵2號和地歐酮作催產劑。

根據每組魚的重量配葯逐章節附註射,採用兩針注射方法,間隔14~24小時。種魚注射後,周圍環境需要安靜,並且要有遮蓋物遮蓋,水溫23~25℃,

經過30小時左右,種魚開始陸續產卵,種魚產完卵後不能馬上移卵,利用種魚的護卵習性,提高卵的孵化率,過1~2天,把發育正常的受精卵撈到孵化池裡進行孵化培育。

餌料培育:利用土池培育天然餌料,面積2~4畝,最好兩個以上池塘,施用肥水膏、光合細菌等肥水,浮游動物的繁殖盛期要與魚苗的開口攝食時間一致,可以從水色、透明度上進行判斷,當水色轉淺、呈現灰白色,或透明度增加時,為最佳撈取浮游動物時機。

卵的孵化:孵化期間,早晚各換水一次,排除池內一部分舊水,同時注入一部分清潔的新水。剛孵出的魚苗,以自身卵黃為營養。過4~5天依魚苗吃食量為准進行投餌。

主要投喂自繁的天然餌料,採用200目篩絹網撈取池塘中培育的浮游動物,再用100目篩網濾掉大型浮游動物,將濾出的小型浮游動物洗凈消毒,足量投喂。

自繁的天然餌料不足時,可購買輪蟲投喂,當魚苗長至1厘米後,主要投喂加工的魚漿。在水泥池中培育15天左右,魚苗長至2厘米,選擇晴天無風時候轉入戶外池塘培育。

(6)魚苗管理冷錢包擴展閱讀

秋片培育:放養密度每畝按1萬尾左右投放。養殖過程中,要定期投喂保肝中葯,餌料主要是海雜魚,採取定點、定時、定量投喂,同時要管理好水質。進排水口安裝結實的防逃網,水面上方設置防鳥設施。

在每個池塘上方拉5~6條均勻分布的細繩,每條細繩間隔2米左右繫上彩色飄帶,飄帶隨風而動,投影到水面上,防止水鳥掠食魚苗效果很好,成本低於防鳥網。10月中旬左右停料,開始准備秋片魚苗的越冬。

與四大家魚養殖越冬不同的是:池塘結冰後,每畝必須安裝一個80瓦左右的小型增氧泵,設置好輸氣管和散氣石,利用氣泡的攪水作用,形成一定面積的無冰區,防止池塘全部被冰面封死。遇到下雪時,要及時清除冰面上的雪,以保持冰面的透明度,否則,越冬成活率極低。

G. 關於小魚怎樣管理

點擊物品欄,在我的物品包里有個魚苗選項,打開後就可以看到購買的魚苗,然後點擊魚苗移動到池塘點擊一下就可以了,望採納,它自己會成長,長大了撈起來就可以了

H. 羅非魚苗種越冬如何管理

羅非魚是熱帶魚類,不耐低溫,生活和生長的水溫范圍為16?40,最適溫度為28?32,當水溫下降至12以下就會逐漸死亡。在正常的情況下,羅非魚在水溫降到16時都需採取越冬措施,確保羅非魚順利越冬。羅非魚的越冬方式很多,根據各地氣候和越冬條件的差異,主要有蓋薄膜大棚越冬、溫泉水越冬、深水井、工廠余熱、鍋爐加溫以及電熱器加溫等方式。羅非魚越冬的關鍵是要把握越冬入池的工夫、魚池消毒、放養密度、水質和水溫的調節、飼養管理、病害防治等技術。

一、越冬前的准備

01越冬魚的要求

越冬前催肥院越冬前一個月將要越冬的魚集中專池囤養,進行加強培育,促使其膘肥體壯,增強越冬抗寒能力,使之逐步順應越冬期間的生活環境,將部分體弱或受傷的魚提前淘汰。

越冬魚的選留院要從秋苗專池培育而成的魚種中選留,越冬魚種以全長5?6厘米為好,過大會使越冬塘利用率降低,過小的魚種在越冬過程中順應能力差、成活率低及會出現同一塘越冬苗規格大小不一的現象。一般苗種越冬要求進池時規格要整齊,羅非魚一年多次繁殖,魚苗入池時的規格如參差不齊,在吃食上必然會出現以大欺小,小者發育不良以至死亡。

因此,魚種入池時肯定要經過篩選,按規格大小分別入池,以便管理,提高成活率。選留的魚種還要選擇體質強壯、無傷無病、體表平滑、無凍傷的個體。

選留時操作都必須輕快細致,以免碰傷魚體,並即選即入池。魚種在分級過篩時不宜長工夫密集於網池中,一般在網池中吊水兩個小時後即要進行分篩、計數入塘,最長工夫不宜超過五個小時,更不宜進行高密度長途運輸,否則會造成魚體受傷嚴重,導致越冬成活率低。

02越冬設備的准備

根據不同的越冬方式,對越冬期間所需的加溫、增氧、排污等裝備應在越冬前准備好,如加熱器、鍋爐、控溫儀、水泵、增氧機等,並預先把各越冬裝備檢修完好。一般養殖戶進行小面積越冬時,每30立方米水體應配用1?2個3千瓦的電熱器。越冬前7?10天應對魚池及管道、渠道先用生石灰、漂白粉或其他消毒葯物進行處理,方法與池塘養殖魚的處理一致。

羅非魚魚苗

03越冬前魚體的消毒

越冬時親魚、魚種在運輸和操作過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在進池前應對魚體進行葯物消毒,可用2%?3%食鹽溶液(不加碘)浸泡魚體5?10分鍾,浸洗工夫根據魚的忍耐程度而定。待全部魚入塘後,可用0.3毫克/升二氧化氯進行全塘消毒,以防疾病發生。在入塘後一個星期內,要密切注意入塘魚種活動情況,特別是水溫較低時操作的魚種傷口是否感染,並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入塘一個星期後,魚種的情況才基本穩定,進入越冬期。

二、越冬魚入池的工夫及其注意事項

01越冬魚進池時間

越冬魚進池的工夫,應把握在水溫降至18?20時進越冬池為宜。詳細進池時間隨各地氣候不同而異。但必須在水溫18以上時進越冬池,要趕在第一次寒流之前結束,水溫低於16,則起捕的魚就不能作越冬留種,因為魚體已凍傷,進池後就會陸續死亡。捕撈越冬魚要選擇風和日暖的晴朗天氣,以免魚體凍傷。

02越冬魚放養密度

越冬魚進池的密度要根據越冬池環境條件、魚體大小和管理水平而定。溫流水池水質清瘦,溶氧充足,一般每立方米水體可放親魚12?20千克,或放魚種8?12.5千克;靜水增氧池一般每立方米水體可放親魚5?7.5千克,或魚種3.5?5千克;靜水池,能定期換水的,每立方米水體可放親魚2.5?4千克,或魚種2?3千克。

三、越冬期間的管理要點

羅非魚越冬期較長,整個越冬期間要有專人負責,並做好控制水溫、調節水質、合理投飼和防治魚病等管理工作。

01水溫的控制

越冬魚在進池後10d左右的工夫內,可以把水溫控制在20?25,有利於魚體輕傷癒合,抑制水霉病的發生,提高越冬成活率。情況基本穩定以後,整個越冬期間要求水溫保持在16以上,一般水溫控制在18?20間。應防止水溫的突然變化,更應防止水溫降到致死溫度之下,也不能長期控制在20以上,長期高溫不利於越冬管理,而且還會增加飼料的投入,因為水溫高,魚的活力較強,消耗體力較多,攝食量相應增加,因而排泄物增多,不但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氣,還會產生多種對魚體不利的物質。

利用溫流水越冬的,如溫泉水、工廠冷卻水等,可以調節水的流量大小來控制水溫;利用蒸汽加溫越冬的,可調節蒸汽排放量來控制水溫;用深井水越冬的,增加換水次數保持肯定水溫;塑料薄膜大棚池,晴天利用太陽能增溫,晚上或遇有寒流,要用電加熱器增溫。

02水質的調節

越冬池應保持水質清新,越冬期內要經常進行水質分析,注意觀察魚群的浮頭情況,及時採取增氧措施,溶解量應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當室內氣溫比水溫低時,為減少因水蒸發而使水溫下降,應採用空氣壓縮機通過砂濾石增氧。當氣溫比水溫高時,可採用水車式或葉輪式增氧機增氧,但開機工夫不宜過長,通常20分鍾即可。溫流水越冬池可通過水流來調節水質。塑料薄膜大棚池,因換水困難,一般不換水,只有當水質過濃,魚浮頭較嚴重時才加註部分新水或通過增氧來調節水質。室內靜水越冬池,在越冬魚進池後10天內,因排泄物較多,應每天吸污1次,以後應每周吸污或沖污1?2次。同時早期每天要換水一次,以後一般每隔3?5天換水一次。為了防止越冬池水溫度變化太大,每次換水量不宜過多,一般控制在1/3?1/4。換水前先排出殘渣和糞便,再注入新水。換水前後的池水溫差在2以內為好。如越冬池水質惡化,魚浮頭嚴重,又不可能及時更換相宜溫度的新水,可以用雙氧水進行搶救。方法是每10立方米水中潑灑0.5千克30%濃度的雙氧水,便可以解除嚴重浮頭。

03飼料的投喂

羅非魚在越冬期要消耗大量能量,因此在羅非魚越冬期間要恰當投喂營養豐富的精飼料,以增加越冬抵擋能力。在入池早期,水溫較高,應恰當多投料、投好料,利於魚體的恢復和育肥。一般投餌量親魚控制在2%左右,魚種控制在5%?6%左右,每天投喂1?2次,投料以全部魚能吃到為佳;中期溫度較低,應恰當減少投料,防止水質惡化,投餌量一般占魚體重的0.5?1%;越冬晚期天氣轉暖,氣溫逐漸降低,管理尤為重要,投餌量恢復到越冬前期的水平,在出池前要加強飼料的數量和質量,促使體質恢復強壯和親魚性腺發育,能保證出池後苗種質量。

魚種飼料可以為粉狀或小口徑配合飼料,投料時要全池均勻投料,讓大部分魚苗都能吃到。親魚飼料應為浮性顆粒料為主,沉性料要設置恰當,並以在1小時內食完為宜。吃不完時要及時清走殘料,並減少投料量,以防飼料變質影響水質。羅非魚越冬期長,如果餌料長期單一化,往往會造成魚體缺乏維生素,影響體質和發育。因此,投喂的餌料要多樣化,以含營養且不易使水質惡化的配合餌料、米糠、麩皮等為主,並搭配喂些切碎的鮮嫩青菜葉。在越冬期間,投料的種類、數量和質量都應隨水溫、水質和魚的攝食情況隨時調節。

04魚病的防治

由於越冬池面積小,密度大,水質相對較差;水溫偏低,魚處於不太活動和少攝食的情況下,免疫力下降,較易受細菌、真菌和寄生蟲的侵害;越冬池的水溫范圍又比較合適於各種病菌的生長和繁殖,所以羅非魚易得病。把越冬池水的鹽度提高到10%可有效控制魚病的發生。魚病主要採取以防為主,治療相結合的原則。在越冬期內,每半月運用生石灰一次,運用量為10?15千克/畝。在運用生石灰7?10天後,用0.25?0.3毫克/升二氧化氯進行全池消毒,同時每月運用一次殺蟲葯物,注意各種葯物要分開交替運用。越冬期以水霉病最為常見,多發生在入池後和出池前。由於在低溫季節表層水溫較低,魚缺氧浮頭後露出水面,極易凍傷,易長水霉,導致潰爛而死,如發現池塘缺氧,魚類浮頭,可多換新水或增氧。治療水霉時,可用1毫克/升濃度的硫酸銅溶液全池潑灑。另外,要經常檢查魚的活動情況,發現有異常情況,要及時進行處理。

05嚴格責任制

整個越冬期間應派專人管理,專人負責,密切注意越冬期間水溫順水質的變化,魚的活動情況,同時做好各項記錄。注意水溫變化,經常檢測溫棚內外的水溫順氣溫,一般每天測3?4次,並做好記錄。堅持早、中、晚巡塘,檢查越冬大棚是否牢固,觀察魚活力、攝食情況,定期監測水質包括水中溶氧、氨氮等指標,及時發現問題,採取措施,防止事故發生。還要經常檢查各種附屬設備如加溫、增氧等機電裝備的運行情況。越冬後期,由於水溫降低,要注意越冬棚通風、換氣,水溫穩定,便可開棚降溫,加註新水,待越冬棚水溫與外界持平,便可做出塘前的准備工作。

內容源自水產養殖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文

I. 怎樣養好草魚苗

答案:養殖草魚需要注意養殖密度、養殖結構、水質變化、飼養管理和魚病的防治。

第一,養殖草魚密度和結構。養殖草魚密度非常關鍵,密度過小,影響產量,密度過大,易引起水質惡化,造成缺氧和魚病,而且也會影響產量。每畝水面放養尾重為80克左右的大規格1齡魚種600~700尾,並且搭配鰱、鱅魚200尾。當年草魚長到尾重1千克以上,每畝產量可達600~700千克。

第二,養殖草魚的水質管理。草魚喜歡新鮮水質的池塘環境。在養殖過程中,要經常加註新鮮水體,調節水質,為魚塘增氧,保護池水溶氧量不低於4毫克/升,每周用5~10ppm生石灰全塘潑撒。每周要調整水的酸鹼度,保持pH值在7~8.5之內,防止偏低引起草魚厭食症。還要經常開動增氧機,防止魚類浮頭。

第三,養殖草魚的飼料管理。草魚飼料以全價草魚顆粒料為主,以青綠飼料為輔。顆粒料含蛋白質應為30%以上,顆粒應適中,選擇4~6毫米。草魚馴養餵食後,形成集中搶食的習慣。投喂要定時定點,每次投喂半小時。上午宜在9~10時投喂,下午宜4~5時投喂,每天投喂兩次,日投喂量為魚體重的3%。先喂青飼料,後喂顆粒飼料,之間要有一定的間隔時間。

第四,養殖草魚要加強魚病防治。草魚容易染上腸炎病,投喂的草料要嚴格消毒,並經常投喂一定量的保健和防病葯餌,每日一次,連喂3天。顆粒飼料在春夏季,高溫多雨,容易受潮,要注意受潮後發霉變質。發霉飼料不能投喂,避免引起中毒,減少產量。

J. 中晚期魚苗培育有什麼要求

5月後產出的魚苗,由於生長期短,當年很難達到商品魚規格,故一般培養成40~60尾/千克的越冬片,作為翌年養成商品魚的魚種。這種養殖方式生產的成魚規格大、整齊,並可在不同時期批量上市。目前,由於我國羅非魚大規模出口加工的需要,該養殖方式被越來越多的地區所採用。培育池條件、清塘、施肥等均與早期苗種培育相同。魚池面積以1.5~3畝為宜。即中晚期育苗池在前期可用來養越冬魚種,再培育當年的中晚期育苗到越冬片,充分發揮池塘的生產潛力。放養密度則根據育成魚種的規格大小、飼養管理水平以及苗種下塘時間的遲早而定。6~8月初的魚苗,放養密度可增大,最高每畝可放養30萬尾;9月以後繁育的魚苗,放養密度降到5萬~8萬尾之間,力求出池的魚種達到合適的規格。一般培育成40~60尾/千克左右的魚種。中晚期苗種培育時的水溫已在30℃左右,如放養時水質肥,浮游生物生長旺盛,可不必喂豆漿,從開始就添加少量的精飼料;也可以先喂豆漿2~3天再投喂精飼料,即施肥與投餌相結合培育。精飼料可製成乾粉散撒,投飼量以10分鍾內吃完為度,每天2~3次。人工投喂粉狀飼料時,要特別注意投餌均勻,投喂時間拉長些,使苗種都能適量吃食而均衡生長。8月以前放養的魚苗,可採取「促兩頭、抑中間」的方法培養,即從魚苗下塘起就加強飼養,到全長3~4厘米時,可減少投飼量,控制其生長。到9月中旬前後再適當增投飼料,以增強其體質,有利於越冬。8月下旬前後放養的魚苗,應稀養、強化培育,才能達到所要求的規格。

熱點內容
usdt實時價格介面 發布:2025-07-24 02:47:30 瀏覽:792
比特幣今日價格2019年6月30日 發布:2025-07-24 02:27:28 瀏覽:81
指數基金現身幣圈對抗幣市黑天鵝 發布:2025-07-24 02:11:51 瀏覽:664
去武漢文化博覽中心怎麼到 發布:2025-07-24 01:50:04 瀏覽:595
螞蟻礦機託管怎麼收費 發布:2025-07-24 01:48:34 瀏覽:592
比特幣創世快 發布:2025-07-24 01:21:32 瀏覽:423
查詢eth交易的區域id 發布:2025-07-24 00:52:35 瀏覽:945
螞蟻r4礦機安裝教程 發布:2025-07-24 00:46:44 瀏覽:501
小狐狸USDT合約 發布:2025-07-24 00:46:03 瀏覽:911
幣圈年度賬單怎麼來 發布:2025-07-24 00:45:52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