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長峽
『壹』 學霸快速來
在第四套人民幣的幣背下方中央,按蒙、藏、維、壯的順序分別印製了「中國人民銀行」四種少數民族的文字。
第四套人民幣上的少數民族和相關知識。
壹角:正面是高山族和滿族男子頭像。
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灣和福建省,人口只有三千多人。滿族是我國目前第二個人口突破1000萬的少數民族,他們主要分布在遼寧、黑龍江、吉林、河北、北京等省市。
貳角:正面是布依和朝鮮族婦女頭像。
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貴州省,大約有250多萬人口。朝鮮族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的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等省,人口200萬左右。
伍角:正面是苗族和壯族婦女頭像。
苗族是我國人口比較多的少數民族,共有近800萬人,他們主要分布在貴州、雲南、湖南、廣西和四川等省區。壯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有1600多萬人,主要分布在廣西和雲南等省區。
壹圓:正面是侗族和瑤族婦女頭像。
侗族人口也有250多萬,主要聚居在貴州、湖南和廣西等省區。瑤族主要分布的省區是廣西和湖南,人口有200多萬。
貳圓:正面是維族和彝族婦女頭像。
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另外湖南省也有少量的分布,維族的總人口接近800萬,他們大多信仰伊斯蘭教。彝族的總人口超過了700萬,他們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和雲南省。
伍圓:正面是藏族和回族男子的頭像。
藏族群眾大多信仰藏傳佛教,講藏語,從事高原畜牧業,藏族總人口在500萬左右。回族是我國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寧夏、甘肅、河南、新疆、青海、雲南、河北、遼寧、北京、內蒙古、天津和陝西等省區市,人口超過了900多萬,群眾大多信仰伊斯蘭教,回族的主要姓氏為:白、馬、以、麻,來源於阿拉伯語言和阿拉伯文字,比如:白姓取的就是阿拉伯語「白篤魯丁」中的第一個字;回族的傳統節曰有:古爾邦節、開齋節等。
拾圓:正面是漢族和蒙族男子頭像。
漢族是我國最主要的民族,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91%,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漢族的傳統節曰有:春節、元霄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蒙古族人口在500萬以上,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遼寧、新疆、吉林、黑龍江和青海等省區;蒙族的傳統節曰是:那達慕大會。
(1)第五套人民幣1元背面 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杭州西湖十景之一,位於西湖中部偏南,與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稱「湖中三島」,猶如我國古代傳說中的蓬萊三島,故又稱小瀛洲。北宋時已成為湖上賞月佳處。明人張寧詩雲:「片月生滄海,三潭處處明。夜船歌舞處,人在鏡中行。」
(2)第五套人民幣5元背面 泰山觀日峰
第五套人民幣5元的背面圖案是泰山,不過這個圖案採用了空間「蒙太奇」的手法,把「五嶽獨尊」的石刻和泰山主峰兩個場景放到一起,在現實中是看不到這樣的景觀的。泰山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第一高山,雖然它的海拔只有1546米,但卻有極崇高的地位,是帝王祭祀天空和大地的地方,首先向世人宣布自己的皇權是順應天道的。
(3)第五套人民幣20元背面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國家的名片上怎麼能少了這「天下第一」的風景?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灕江水清澈秀麗,有著舉世無雙的喀斯特地貌。「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是桂林「四絕」。
(4)第五套人民幣10元背面 夔門
夔門,在瞿塘峽入口處是長江三峽的西大門,又名「瞿塘關」,在巍峨壯麗的白帝城下,是出入四川盆地的門戶。從白帝城向東,便進入長江三峽中最西面的瞿塘峽,全長約8公里,在三峽中最短,卻最為雄偉險峻。杜甫詩雲:「白帝高為三峽鎮,瞿塘險過百牢關。」
(5)第五套人民幣50元背面 西藏布達拉宮
為了製作第五套人民幣50元券的布達拉宮,上海印鈔造幣廠的兩位高級美工來到拉薩考察。他們尋找很久,最終在一個水廠的廠房頂上找到「最佳角度」。他們先在這里拍照片、畫素描圖,經過反復修改和雕琢,最終設計出人民幣上的圖案。
(6)第五套人民幣100元券的背景圖案是
人民大會堂
第四套人民幣
壹圓:幣背畫是萬里長城。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它似一條巨龍,盤旋於起伏延綿的群山峻嶺之巔,氣勢磅礴,雄偉庄嚴。
貳圓:幣背畫面是海南的「南天一柱」景觀。南天一柱位於海南省最南端的三亞市海邊,面朝大海,背先靠山岩。海灘之上,塊塊巨石,經過風雨海浪的雕琢,變成了各種奇形怪狀,其中有塊刻有「天涯」的立石,其右邊有塊刻著「海角」的卧石,再向右就是拔地而起的一塊巨石,上刻「南天一柱」,它是海南著名的旅遊勝地。遊人漫步茂林繁花之中,徘徊於「南天一柱」海灘之上,別有一番情趣。
伍圓:幣背圖案是「長江巫峽」壯觀。巫峽全長45公里,從重慶巫山縣之大寧河口,到湖北巴東縣官渡口。船行其間,兩岸青山連綿,群峰如屏。時而大山擋前,時而峰迴路轉,著名的巫峽12峰中最誘人為神女峰,亭亭玉立,令人神往。
拾圓:幣背為珠穆琅瑪峰圖。珠峰位於喜瑪拉雅山之中部,海拔8848米,像座巨型之金字塔,聳立在群峰之上,氣勢不凡,景象壯觀,為世界第一名山,是世界上任何山峰都無法與其相比的。
伍拾圓:幣背是黃河壺口瀑布。壺口位於山西吉縣西南25公里處的九曲黃河河床中,是全國第二大瀑布。黃河流經此處,兩邊大山挾持,河床寬度從250米驟然縮至50米,巨浪急流被約束在石溝之中,波濤滾滾,水花飛濺,聲如雷鳴,形如巨壺沸騰,從20米高處橫面狂瀉而下,浪濤沖撞,團團水霧,形成「煙雲」騰起,陽光折射,出現圈圈彩虹,景色奇麗。故有「水中冒雲煙」、「黃河出彩虹」之贊美之詞。
壹佰圓:幣背是井岡山主峰圖。它位於湘贛兩省邊境,屬井岡山市,在羅宵山脈之中段,方圓275公里,有大小峰巒500多座,最高山峰海拔1841米。井岡山集自然風光和革命勝地於一體,有奇峰異石,流泉飛瀑,浮雲薄霧,高山田園,更有很多革命勝跡,形成了獨特的旅遊勝地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