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文化衫
Ⅰ MeWorld數字貨幣是什麼軟體
不是很正常嗎?小軟體嗎,當然不太靠譜。你就像這個網路知道,他一開始一塊錢能提現現在,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不也改到了30。所以說軟體的運營商都有改動的權利。所以說你要麼等,要麼就把它當做一個騙子的軟體。反正怎麼說呢,也不太現實。你要想掙錢的話,就找一些大的軟體,這樣比較靠譜一點。祝你節日快樂,祝你好運連連,祝你孤獨終老,祝你長命百歲,祝你幸福快樂
Ⅱ 簡述民俗的特徵。
1、民俗文化活動的集體性:任何一種民俗無疑是一種文化,稱之為民俗文化。民俗是伴隨著人類群體的產生而產生的。因此,民俗培育了社會的一致性,增強了民族的認同,強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
2、民俗文化活動的傳承性 : 民俗是習得知識,需要在一代一代中傳遞,具有時間傳衍的連續性,民俗是時間的連續體。是一個地方區域內長期人文積淀的一種客觀反映,它是一個地方文化的象徵,是古老文化的傳承,所以傳承民俗文化,就是延續古老的文明和人文精神,也是一種文化信仰。
3、民俗文化活動的地方性 :民俗文化活動的傳承是以人世代相傳,除了中華民族文化大傳統之外,如春節活動等具有全國性特點。各個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環境形成了服務地方的文化小傳統,同一種民俗事象在各地會出現不同形態,不同時代,不同的地區都會有自己的特點。
4、民俗文化活動的變異性 :民俗文化因其傳承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人相襲,代相傳,具有相對穩定的特性。但民俗作為一種基礎文化,它在傳承與傳播過程中並非一成不變。相反,它隨著時空的變化不斷地發生變異,形成了與穩定性相聯系的變異性特徵。變異性是中國民俗的顯明特徵之一。
5、民俗文化活動的豐富性 : 中國自立國之始,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形成今天56個民族共處的狀態。同一種民俗,在中華各民族的不斷融合中,各民族習俗被接納到中華文化體系之中,但都保留著各自的民族特性,從而豐富了中國的民俗文化活動。
6、民俗文化活動的實用性 :開展民俗文化活動的只有一個,即服務於人們的生活需要,實用性是中國民俗最本質的特點,民俗文化服務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人民依賴民俗開展生產,繁衍後代,尋求精神愉快。
Ⅲ 澳洲大學和美國大學有什麼區別
1、 澳洲大學並沒有那麼強烈校園情懷
喜歡看美劇同學可能有感覺,美國大學校園里到處都能見到身穿印著學校名稱T恤,或者有什麼校園活動,也會有校園吉祥物出沒。學校商店裡也會賣各種印有學校名字或者校徽紀念品,例如衣服,鞋,首飾等等,在美國,校園精神可是一件大事
但是澳大利亞大學校園情懷就沒有那麼明顯了,文化衫,吉祥物什麼,也只有在開學周Orientation Week等一些盛大活動上出沒一下。並且,平時在校園里穿學校文化衫,基本上就等於
2、多數澳洲大學生不住學校
澳洲大學宿舍有限,很多留學生同學都是自己租房,當地學生多數不住宿。美國大多數留學生都是住在學校宿舍或者靠近學校地方,在同一個餐廳吃飯,開學時候場景,也是新生們帶著大包小包行李入住情景。
因為澳洲人在選擇大學是不會像美國人選擇大學時會考慮全國優秀大學,澳洲本地人選擇大學都是從離家近大學中選擇適合自己專業大學。所以,澳洲學生都會選擇住在家裡,吃飯也可以自己帶,或者隨時回家。
只有很少一部分澳洲當地學生及留學生住在學校宿舍,所以,也就很少有類似美國大學中那樣豐富宿舍活動
3、澳洲大學里竟然會校園酒吧
在美國,法定最低飲酒年齡是21歲,而澳大利亞是18歲,所以,在澳洲很多校園里都會有校園酒吧。如果年滿18歲,在剛開學就可以去校園酒吧小酌幾杯,能邂逅一些志同道合好友也說不定呢
4、澳洲學生一般都會精心打扮
在美劇中,或美國大學中,學生穿著一般都比較隨意,穿著背心和運動裝就去上課了,感覺分分鍾要去健身房
而在澳洲大學中,澳洲學生都會為每天上學穿很好,沒有美國大學中那麼隨意。
5、最大不同:課程
在美國,一般會在學期中間安排很多額外作業和隨堂測試,幾乎每天都會有作業,對學生出勤率也有嚴格要求。
和美國大學不同是,澳洲大學要比高中更獨立,更自由一些。甚至一些課程一個學期只有兩三次作業。和美國大學另一點不同,澳洲大學課程選擇相對要更狹窄,但是要更深入針對某一學科。所以,一些澳洲本科課程花費3年時間就能完成和美國同等課程。
Ⅳ 適合在校的大學生創業的小本投資是什麼呢
手工綉品店
近年來流行復古潮,中裝很受歡迎,刺綉也成為時尚熱點。可租一間20平米的門面,開一家手工綉品店。房租加裝修費控制在3萬元以內,加上辦證照等其他費用,啟動資金大約4萬元。綉品的花色要豐富,樹木,花卉,人物,動物都會受歡迎;另外要提高售後服務質量,告訴顧客綉品如何保養及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綉品等小知識,並盡量免費幫他們修補。
社區小廚房
在生活小區租用一個30平方米以上的門面房,月租金約2500元,購買灶具,炊具等物品需5000元左右,初期投入2萬元左右即可開張。社區小廚房跟普通餐館不一樣,它主要針對某一社區的居民,提供一些家常菜品;另外,可由顧客提供原材料,小廚房幫著加工,加工費用按客人提供的材料多少計算,最重要的是要保證服務質量。
汽車美容
人換新裝,汽車也要扮靚!尤其是每逢春節,車主都喜歡把愛車開到美容店,打扮一番,一方面圖個新年煥然一新的好彩頭,另一方面走親訪友有個好形象。因此,開家汽車美容店,不僅能趕上淘金好時機,而且今後的發展也不錯。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60%以上的高檔汽車車主和30%以上的低檔車車主,都有汽車美容養護的需求,這一市場容量至少為200億人民幣。汽車美容已成為新的創業熱點,市場需求潛力巨大。
汽車美容雖然不如汽車生產、汽車維修的科技含量高,但同樣也是技術活,從清洗、打蠟,到修補、裝飾,每一樣都要認認真真,技術水平、服務質量是絕對不能打折扣的。此外,春節期間可舉辦一些促銷小活動,如贈送清洗服務、中國結掛飾等,提高服務附加值,同時也可藉此積累客源。
寵物托養
春節長假,旅遊自然成為許多人春節休閑的首選,而家中的狗寶貝、貓寶貝們怎麼辦?找「寵物托養」。於是,寵物托養所,或是在寵物店的基礎上提供寄養業務,就成為春節的另一商機。據了解,寵物托養的經濟收入不錯,寵物貓的寄養費約30元/日,寵物狗的約在50元/日,名品寵物或體形較大的寵物,收費還要貴。
精品零食
春節期間,無論是走親戚話家常,還是會朋友敘友情,零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包裝精美、口味獨特的精品零食倍受青睞。因此,開一家精品零食店,采購一些普通超市所沒有的風味零食,集中上千個品種,再配上湘味、川味、京味、東北味、台灣味等不同口味,生意不愁不好!
既然是精品零食,一定要求新、求精。不僅要好吃,更要漂亮。包裝精美,屬送禮佳品,口味好是吸引回頭客的關鍵。以巧克力為例,除普通巧克力外,還有巧克力粉、巧克力漿、巧克力禮包等,品種要多樣化,適當可考慮進一些進口的零食。此外,拿貨時還要注意食品衛生與保鮮問題,優質商品才能贏得消費者的喜愛。
自助洗衣店
採用投幣啟動洗衣機,乾洗機,洗衣過程由消費者自己操作,洗衣加烘乾1小時,方便,快捷,衛生,適合在大專院校附近,住戶集中的居民區,醫院,賓館等人口密集地區開設。該項目在日,韓及歐美等發達國家已非常流行,但在國內還剛剛起步,所以前景非常廣闊。初期購買設備,租用門面的啟動資金需要20萬元。
奶吧
隨著近年來我國綜合國力的快速發展,居民對牛奶等乳製品的需求越來越大。此項目可充分借鑒目前市場上流行的茶吧,陶吧,書吧等經營模式,以牛奶等乳製品為主要銷售產品,設休閑風格濃厚的卡座,投資規模約為4萬元。
家庭託管小課堂
小課堂針對雙職工家庭孩子放學後無人接管的普遍現象提供相應服務,專門負責下午放學接孩子,並指導他們做作業,溫習功課,等待孩子父母下班回來後接走,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此項目投資不大,在學校附近租一間房,准備一些課桌椅即可。
民俗風情飾品
春節期間民俗風大盛,獨具慧眼開家民俗用品專賣店,挖掘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民俗產品,既能讓人們的春節過得豐富多彩,同時也是另闢蹊徑創業。在貨品組織上,可以中國的民俗用品為主,如大紅牡丹土布、藍印花布、蠟染製品、苗綉背包等。此外,也可經營一些國外的民俗飾品或擺設,如泰國絲綢、尼泊爾銀飾、越南木雕等,豐富商品種類。
經營民俗風情飾品店有兩點很重要,一是知名度,建議多在當地的時尚媒體上露露臉,以吸引人氣;二是店址選擇很重要,最好選在時尚小店較為集中的地段或旅遊點,才能保證客流量。此外,目前流行DIY風潮,經營者可考慮增加飾品設計或製作的服務,吸引一部分時尚人士。
生肖龍紀念品
龍年將至,很多人都喜歡買些和龍有關的生肖紀念品,例如龍龍賀卡、龍龍掛歷台歷、陶瓷龍擺設、毛絨龍玩具、龍年掛件飾品、龍年文化衫等。根據以往市場的情況看,春節前後是生肖紀念品的銷售旺季,因此此時抓緊進行生肖龍紀念品的進貨、銷售,賺頭應該不錯。
由於生肖紀念品銷售有時間限制,因此進貨准備一定要趕早,至少提前兩個月,貨物品種要盡量多而精,兼顧收藏、裝飾、禮品等不同需求。如果可能,也可選擇在網上開店,擴大銷售途徑。進貨時要特別注意貨品款式要新穎,質量要有保證。
綠色環保項目
2007年之後,從事工業污水處理的上海東碩環保公司總經理陳業鋼感覺壓力驟然小了,市場和客戶都比以前好做了,「以前只是在宣傳企業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現在變成了政策性的東西,對企業是硬性規定。」國內的水處理市場不斷擴大,陳業鋼認為重要的原因是,「對一些耗水量非常大的企業,水已經是企業生存的一個制約因素。」水的成本讓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引入廢水回收處理項目,「1噸水回用以後可以節省幾塊錢,一天用水10萬噸,就可以節省資金數十萬,一年下來就是上千萬。」
19世紀由煤炭驅動、20世紀由石油驅動,而21世紀將是太陽能、風能、可再生能源的世紀。
嬰兒紀念品專賣店
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發布的統計公告,中國大陸0—3歲的嬰幼兒共計7000萬,其中城市裡為1090萬,每年約有1750萬新生兒誕生。也有相關調查公司的數據表明,大陸的母嬰市場每年約有800億元的市場規模,嬰兒紀念品作為分支市場之一,市場前景相當廣闊。
計劃生育政策使「6+1」型結構的家庭模式成為普遍,「小皇帝」無疑成為家庭消費的重心。有數據表明,省會級城市的嬰兒紀念品的平均消費水平達到300—500元,有些家庭還遠遠超過了這一標准。
目前市場上流行的嬰兒紀念品包括:胎毛筆、胎毛畫、手足秀等。胎毛畫是將嬰兒嬌憨可愛的形象和屬相卡通相結合,再用其胎發經過織綉製成工藝品。手足秀是將孩子的小手小腳取印,用高分子材料灌注成立體模型,配以各種卡通圖形和父母的祝福語,畫面上孩子的指紋和掌紋都清晰可辨,具有很高的家庭紀念意義。這些產品的製作工藝現已日趨成熟,根據材質的不同,價格也各異。
如果選擇加盟方式,這門生意對技術的要求更加簡單,比較適合初次創業的經營者。初期投入經費也不多,以武漢一家門店的投入標准為例,5萬元即可開業。
粗糧營養早餐
在小區,學校等人口較為密集地區租一間門面,經營各種粗糧,雜糧等為主的稀飯,面點,如小米,玉米,高梁,花生,黃豆等,要求環境衛生,干凈,品種齊全,口味豐富。
豆腐坊
豆製品是人們每天飲食中不可缺少的,所以豆腐坊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可投資3萬元,租一間30平米的門面房,購置相應的設備。要求原料衛生,製作環境好,實行陽光操作。
有機食品
有機食品是高標准下的產物,是以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為目的,從「土地到餐桌」實現全程質量監控生產出來的安全、健康、優質的食品。有機產品有很多類別,價格通常是普通產品的兩倍以上,這是阻礙市場快速擴大的一個障礙。而將有機產品當作禮品則已成為一種趨勢,這為相關企業提供了不錯的機會。
有機食品的生產不僅有著廣闊的國內市場,同時也有很好的國際市場。經過近20年的發展,我國的有機食品產業已經形成了以有機豆類為主的東北地區、以有機蔬菜為主的山東省、以有機茶葉為主的江浙皖贛等幾大集中生產區域。
男士內衣店
都說女人的錢好賺,大多數服裝廠家和商家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女性市場,男性市場一直處於被忽略的狀態。國外不少廠商瞄準大陸市場的這一盲區,大力搶占市常他們通過調查,認為現代男性承受的壓力更大,再加上男性購物心理的原因,他們進商場時目標明確,不願意浪費大量的時間尋找想要購買的物品。因此,為男性開辟集中便捷的專門場所已為不少商場所採納,這從專門的男士內衣店的火爆可見一斑,例如杭州的「內酷」男士內衣店。
男士內衣店的投入不多,主要是鋪面、裝修和首次進貨貨款。各地鋪面價格存在一定差異,但一般5—10萬元即可啟動。加盟連鎖店或自己開店都可選擇。
開男士內衣店選擇品牌很關鍵。目前受國內男士歡迎的男士內衣主要有兩類。一種是日常型的,特點是舒適、素雅、含蓄,以純棉面料為主。另一類是造型誇張的情趣內衣。英國的Forbidden和台灣的Looksee等品牌面比較廣,包括家居、運動、前衛等系列,價格從50—500元不等,尤其是Looksee,有幾百種品牌。國內的宜而爽、三槍等大眾品牌也比較受歡迎。
因為針對目標顧客的特定性,男士內衣店的選址很重要。選址要點是:鬧中取靜,交通便捷。雖然「人氣」很重要,並不一定要選擇人流量特別多的主幹道,太「旺」的地段反而不利於吸引顧客進門,但交通一定要便利。店面最好選擇在比較成熟的商圈內,周圍的年輕人相對較多的社區和公寓。面積在15—25平方米就可,不需太大。地址要能描述明確,容易讓顧客找到,這樣才不會出現無效宣傳的狀況。也有人選擇商場的角落或櫃台。店面整體風格以朴實、整潔為宜。
男士內衣店的主要消費者是時尚前衛的年輕男士,但中年人也不少。另外,女士也占總客源的很大比例。「內酷」等專賣店就專門針對女性購買者有一系列優惠措施,效果不錯。但店員最好以男性為主,男性顧客會感覺和他們交流更為方便一些。
液化氣鋼瓶殘液燒凈器
該項目是專為燒凈液化氣鋼瓶里的殘液而設計的,安裝在鋼瓶的角閥上即可使用,不改變鋼瓶,爐具的任何結構及使用操作。它的技術特點是利用液體分子運動學原理,將殘液汽化後燃燒,使鋼瓶內殘液全部燒凈,提高熱值10-15%。該項目是節能項目,投資少,見效快,並可解決多人就業。
民俗服務公司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婚嫁,生日,喬遷,喪殯等各類民俗活動越來越受重視,而社會上熟悉民風民俗的人越來越少,因此該項目的市場空間很大。且投資成本低,人員均可是兼職,需男女主持人各1名,熟悉民俗,擅長策劃人員1-2名。
Ⅳ 合肥民俗文化
合肥為皖之中,古稱廬州,《(嘉慶)合肥縣志》對合肥民俗有這樣的描述:「其民質直,而無二心;其俗勤生,而無外慕之好;其才強悍,而無孱弱可乘之氣。」
1.生活民俗
飲食 合肥城鄉居民素以大米為主食,兼食其他雜糧。舊社會常有「半年瓜菜半年糧」情況,雜糧主要有大麥、小麥、玉米、山芋、南瓜、豆類等。改革開放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以麵食、豆類為時尚,如面條、油條、包子、豆漿、豆粉、千張等,營養、口味成為入食新的標准。合肥素有「一日三餐」之俗,平時一稀二干。解放前亦常有一日二餐情況。現在三餐之外,兼食「點心」,如包子、餅干、牛奶、水果等。合肥地區烹調以紅燒、炒、炸、燉、煎為主。菜餚重色重油重味,調味品以菜油為主,佐以醬油、食鹽、生薑、味精、醋、麻油等。菜餚以素菜、豆腐為主,兼有魚、肉、蛋等。逢年過節,婚喪嫁娶,均備雞、蛋、肉、魚等葷菜。肉類有紅燒肉、炒肉絲、炒豬肝;魚類有紅燒鯽魚、紅燒黃鱔,禽類有白斬雞、紅燒雞塊、紅燒鵝(鴨)塊;蛋類有炒蛋、鹹蛋、蒸蛋,蔬菜有炒青菜、炒菠菜、炒茄子、韭菜炒千張、青椒炒南瓜、炒扁豆、炒青椒等。特色菜有雪菜炒肉絲、鹵菜(鹵鵝爪、膀、頭)。民間素有吃早點之習俗,如三河米餃、豐樂醬乾等。另有饅頭、油炸鍋粑、春卷、麻花等。早年,民間有以茶、酒作飲料的習俗。近年以汽水、雪碧、可樂為主要飲料。酒,是生活中重要飲料,逢年過節,必不可少。舊時民間以散裝酒為主,如「老燒酒」,如今皆飲瓶裝酒,且品牌繁多、檔次多樣。古井、口子、沙河、文王貢、高爐家、老明光、金鍾子、宣酒等品牌在市場上「你方唱罷我登場」。
服飾 解放前,男穿長衫、對襟,女穿旗袍為主;解放後,男穿中山裝、列寧裝,女穿中裝、青年裝。新舊雜穿,夏穿短衫、短褲。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綠軍裝盛行,接著流行拉鏈衫、茄克衫。改革開放後一段時間,男女青年以穿喇叭褲、直筒褲為時尚,西服開始在城鄉流行,休閑服、羽絨服、毛線衣也逐漸盛行,服裝式樣己沖破「男不露臍、女不露皮」的標准。色調與質料,舊時男多以藏青、鐵灰、草綠、黑、白色居多,女以花色為主。20世紀80年代以後,服裝花色繁多,五顏六色。布料以化纖品、開司米、毛織品為時尚。
建房 合肥地區建房多坐北朝南,舊社會多為土牆草頂結構,解放後隨著生活條件改善,有土牆瓦頂、磚瓦相間結構等。多在屋前留有一塊空地作打穀場,房後建豬圈、牛棚、廁所等。舊時居民對建宅很講究,從宅基選擇、破土動工到上樑完工有一套程序。建宅前先需請陰陽風水先生看風水定宅基,富有人家更看重擇基,尋龍脈,觀水點穴。宅主大多選擇背山面水之地。背靠山丘,象徵主人有勢可倚,面對池塘河溪,象徵主人家有源源不斷的財源。上樑時很是熱鬧,但必須趕在日出前,象徵生活如日東升,越來越光亮。這天,親戚朋友們也攜煙、酒、糕點、紅布幛等禮品前來喝酒祝賀。新宅還要張貼吉慶的楹聯、賀對。20世紀80年代後,水泥磚瓦屋漸代替草屋土牆,講究整體、統一、裝璜。近年農村住宅建多層和小高層樓房漸成風尚,城市更是高樓大廈、鱗次櫛比。
喬遷 房主搬遷,親友鄰居要來恭賀。鄰居親友在送禮品時,寫有「恭賀喬遷之喜」等吉祥賀詞,還要幫忙搬運傢具。一般情況下,房主要在頭天晚上整理好傢具,第二天早晨或上午搬遷,以求吉利,象徵在新家生活如日東升。老鄰居鳴鞭炮相送,新鄰居鳴鞭炮迎接。要辦酒席,請老鄰居喝「搬家酒」,請新鄰居喝「入戶酒」(俗稱「和鄰酒」)。
生活器具 舊時農家多用土灶,有的配以風箱。灶台平列一至三口鍋,在兩鍋間的灶旁置一圓形鐵罐,利用余熱熱水。灶台有一神龕,供奉灶神。現代用上了燃氣灶、煤氣灶、電爐。鍋的種類除鐵鍋、鋁鍋外,還有高壓鍋、炒鍋、電熱鍋等。舊時的土坑、木板床已淘汰,城鄉多用接梗床,可自行卸裝,簡捷方便。堂前多擺八仙桌、圓桌等,配長凳。桌前有香案,上方掛中堂畫等。民間多用床頭櫃、大衣櫃,現多用壁櫃、電視櫃。盆有劃盆、澡盆、腳盆、臉盆等,以木製為主。現為塑料、不銹鋼製作。家用電器發展很快,由簡單向多功能方向發展,有收錄機、電視機、電風扇、空調機、電冰箱等。照明工具,過去城鄉均用煤油燈、蠟燭;現城鄉普遍用白熾燈、日光燈、吸頂燈等。街道各色霓虹燈閃爍,成為迷人景色。
2.禮儀民俗
生育 孕婦在產前,吃一碗紅糖雞蛋,謂催生蛋。吃過之後,要來回走動,俗稱趕著生,意即生產快、順意。嬰兒出生3天後,通常有接生婆或奶奶、外婆用艾水或金銀花藤煮水給嬰兒洗浴,俗稱「洗三」。艾水或金銀花藤水有殺菌消毒之功效。洗三這天,通常要給接生婆吃喜蛋。而今多在醫院出生,由院方安排淋浴、護理。舊俗在嬰兒出生3天後,由女婿向岳父母報喜訊,生男帶公雞或公鵝作禮品,生女則用母雞作禮品。現隨著通訊、交通的發展,此俗己淘汰,在生育前,一般其女婿就會和岳母陪同在醫院護理,非異地不再報喜訊。外婆家准備好嬰兒衣物用具,在嬰兒落地第九天送去,祝賀外孫誕生。嬰兒從落地到周歲的四季衣物用具,小到尿布,大到籮窩均由外婆家提供。當天須備酒席招待親友。現此俗漸被淘汰,但九天吃喜酒卻日漸隆重,多在酒店舉辦宴席,以酬謝親友。小兒滿周歲時,給孩子賀周歲,俗稱抓周或做周。這天,外婆家帶著禮物(多為小孩衣物、小坐車等)來給外孫穿用。抓周時,地上放一大團簸,小孩坐中央,周圍放著各種生活用具和糕點,以首次抓取的東西預測小兒的前程。此俗漸淡,但一周歲時,親朋來賀的習俗依舊。禮物多為現金,數額不等。
婚嫁 說媒,又稱「傳年庚」「起媒」。男方先托媒人到女家做媒,女家同意後,則由男家請人寫求婚庚貼,而男方的生辰八字,貼面上有「恭求」字樣,連同禮品由媒人傳送到女家,女家若同意,則按上述內容寫上女方生辰八字,帖面上寫「敬允」兩個字,傳回男家。自20世紀50年代後,此俗漸淡,除少數偏遠閉塞的鄉村外,男女多自由戀愛,無需媒人說合,即使有媒人說合,也是形式。互換年庚後,女方要帶著兄嫂或親屬的小孩(俗稱帶子)到男方家「看門樓」,即看看家庭收入和住房情況。女方若有意留下吃飯,則表示同意,男家這時要給見面錢,錢數要帶「半」,指「伴」。如不同意則不留下。男女自由戀愛,男方帶女子首次回家,男方的父母依然會給女子「見面禮」,以雙數為多,或整數。
定婚,俗稱「下日子」「起紅」「下期單」,即男女雙方約定成婚之日。現部分鄉村仍有此俗,但城區已無此習俗。
迎娶。舊時,此日男家請來族親和友人設早餐宴請媒人,安排迎娶諸事,撤席後媒人帶著男方的迎娶人員到女家迎親,風雨無阻。至女家時,女家須緊閉大門,以示女兒不是隨便嫁出去的,媒人先得遞上開門錢,俗稱「梳頭錢」「開面錢」等。上轎前,由女方家兄弟背其出門,出門前要「哭嫁」,前一天要洗澡。至男家,男家也緊閉大門,俗稱「抑性子」。下轎後,鳴炮進家拜堂,後參加宴席,敬酒致禮,宴後鬧房,此時有「新婚三天無大小」之俗,即鬧房時有出格,也不能生氣翻臉、爭吵。此俗漸淡,鬧新房多是同事。如今城鄉多在酒店承辦婚宴。是日,新郎西裝打扮,戴紅花,女方披婚紗在酒店大廳迎接嘉賓。開宴後,在主婚人的陪同下,到各桌敬酒,接受親友的祝福。也有其他形式,如旅遊結婚、集體婚禮,還有在教堂舉辦結婚的儀式。近年來,在婚慶公司的炒作下,也有沿用舊式婚禮習俗,戴紅花,用轎子迎親。但多用轎車,車數以雙為吉,配專業攝影。
回門,俗稱「看三」,即婚後3天由娘家兄弟接新娘回家看望父母。這天娘家要置辦酒席招待姑爺,還要找長輩至親作陪,叫陪生親。隨著社會的發展,男女自由戀愛,在酒店舉辦婚禮後第一天即回娘家省親。
壽誕 合肥習俗在人滿60歲時做壽。生日那天,要慶祝一番。壽禮一般有壽面、生辰蛋糕、魚肉、老雞、煙酒、禮金等。壽星要備酒席熱情招待。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做壽習俗不但延續至今,而且越來越隆重。長壽者且有身份,多選擇在賓館酒店賀壽。近年,有些人家還給孩子滿10歲做賀歲生日。
喪葬 病人在臨終前,子女接訊後必須趕回,聽取臨終囑咐或宣布早已擬就的遺囑,送別死者(民間多半將彌留之際父或母靠在長子的懷里讓其瞑目),俗稱「送終」。世人均以未送到老人終者為遺憾。故送終習俗在合肥地區至今尚存。子女須托親鄰向諸親六眷報送喪事,俗稱「報喪」。如今,死者單位常以張貼訃告或登報來發布喪事消息。父母過世,兒子須披麻戴孝,身穿白長衫,腰系稻草繩,頭戴三靈冠。夫亡,妻子全身素白,布上扎麻,頭扎白頭巾,腳穿白鞋;妻亡,夫不戴孝。親戚斜掛或腰束白布帶,頭戴白布帽;長輩不戴,孫輩分別以白布紅頂帽、紅帽、綠帽處別孫子、重孫、玄孫。喪家發孝布,以孝布長短處別輩份。孝鞋用白布或麻布蒙腳面。親朋弔唁一般以草紙、孝帳、孝對(即毛毯、被面、太空被)、花圈(多指鮮花)、現金等。兒女親家多備豬頭肉、魚、鵝及煙酒設「三抬」,由樂隊隨從至喪家。凡來弔唁者,長子均於孝堂里向外作揖致禮。城鎮弔唁,一般先設靈堂,將遺體延喪1至3天,靈堂前供奉遺像,兩側懸掛輓聯,遺像前焚香並置放供品,喪家兒女穿孝服或佩戴黑袖紗於靈前拱手還禮,並奏哀樂。弔唁者佩戴黑紗,先送上孝帳、孝對及鮮花紮成的花圈、現金等,在哀樂聲中向遺體默哀致敬以示悼念。出殯時,諸親穿著孝衣,長子披麻戴孝,手捧逝者遺像在前,他人依次魚貫而行,弔唁者所送物品,由專人用長竹竿抬著隨隊而行,每到一村口或是三岔道口,都燃放爆竹、樂隊奏樂。哭喪人一路悲慟啼哭直到墓地。事畢,送葬人須從點燃的一堆稻草火上越過,以驅晦氣。近年,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大多將骨灰盒統一送到政府指定的地方下葬。
交際 稱謂。新時期家族、親戚之間的稱謂習俗,少數有些變化,如稱父母的亦有叫「老爸、老媽」或「爹地、媽咪」。社會稱謂,通常以身份、職務相稱為主,如主任、書記、科長、局長、王專家、張學者、李教授。青年人多以「哥們」「姐們」為時尚。宴席多以老闆、領導通稱,師傅、同志稱謂漸少。還有一種以稱領導為「頭」「某處」「某局」「處座」「局座」為時髦。
握手。親友相見或辭別,雙方以右手相握;初次見面或遇長者(領導)以對方伸手再握手為宜。如戴手套須脫下再握,以示禮貌。在公眾場合領導多以拱手、揮手以代握手,鄉村以點頭為主,少有握手之禮。
敬煙、敬酒。宴席上敬酒,晚輩或下級要主動站起用雙手持杯相敬,並以先干為敬,同時示意對方慢喝或隨意。忌對方在說話或挾菜時敬酒,且要衡量自身的酒量,切忌漏敬或不敬現象。敬煙亦同此俗,以一手敬煙、一手打手勢為禮貌。
交談。談話時目光要注意注視對方,洗耳恭聽,不要東張西望,且時而發出「是」「好」之聲。
3.信仰民俗
禁忌 生肖婚配有「六沖」「六害」。在鄉村青年男女相親時,忌打雨傘,因「傘」與「散」諧音,城區隨著自由戀愛,已無此忌。婚嫁擇日選雙忌單,但十一、五一等重大節日也是現代婚嫁佳日。辦喜事時,穿戴以色彩鮮艷為主,忌白,但現代城區以婚紗選白是主流。忌本命年
結婚。民間新婚夫婦一般不在外夜宿,如宿親友家,忌房事。婦女的裙、褲忌高處曬,忌女性抽煙。在人死前抬至鋪草(臨時鋪的地鋪),忌在床上咽氣。給死者穿老衣,忌毛線、皮
革,忌紐扣。嬰兒胎衣忌亂扔,需裝入瓦罐埋掉。產婦忌吃綠豆煮制的湯、稀飯。正月初一忌掃地、向外倒水。忌七出八歸。農歷六月初六忌用水。吃飯忌將筷子插在飯碗上,忌「龜席」坐法,小孩忌吃魚子。服飾「男不露臍,女不露皮」。忌將衣帽、枕頭、被頭等坐在屁股下面,忌男女內褲不分。正月初一忌索債。賀禮忌單,忌送鍾為禮,忌以手摸別人頭。人死忌說死,叫「老了」「走了」「過世」。生病一般說「不調和」「不稱朗」,懷孕稱「有喜」,忌講「懷孕」,以避諧音「壞運」。吃飯時,忌說「要不要飯」,說「添不添飯」。
人物崇拜 合肥民間以崇拜包公為榮。包公,廬州人,以執法嚴明、剛直不阿譽滿人間。合肥建有包公祠,歷代奉祀,近年祈奉包公活動日漸火熱,如舉辦包公文化研討、徵文等。同時亦有崇拜關公等歷史人物。
4.歲時•節日
小年 民間臘月(農歷十二月)二十三為小年,當天晚上稱「過小年」。小年意味著一年即將結束,從這一天起,人們開始准備迎接新一年的到來,民間有祭灶、掃塵、采辦年貨的習俗。民謠「二十三,過小年;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宰豬肉;二十七,洗一洗;二十八,貼窗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貼對子」是合肥年俗的生動寫照。「臘月二十三,撣塵掃房子」,每逢此日,家家戶戶都要打掃房間,清理家中各種物品。祭灶,就是送灶神升天的習俗。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新年」「年初一」。進入臘月,合肥鄉村人家宰殺禽畜腌制臘肉,熬糖稀做炒米糖果,加工年糕、豆腐,購買香燭、冥票、鞭炮、煙酒茶、糕點、對聯(也有手寫的)、燈籠等等。俗稱「打年貨」。除夕貼春聯、年畫。新時期,青年人常貼影視劇照及明星圖像。城區多以山水國畫代替年畫。對聯多以歌頌改革開放為內容。經商的多貼「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從教的常貼「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等等。商家多數架設霓紅燈增加節日氣氛。籌辦年夜飯以家庭主婦為主,全家相助,蒸、煮、炒、炸、煎等烹飪技術全用上。菜餚的品種質量,煙酒檔次的高低,視其家境而定,但雞、魚、肉、圓子是必備的傳統菜。吃過「年夜飯」,長輩以紅紙包錢分送晚輩,名曰「壓歲錢」。近年來,娛樂、休閑方式較多,守歲之夜,也有串門打麻將、打牌的,但多數以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為主,酒店、飯館也為吃年飯的提供娛樂設備齊全的場所。大年初一的早餐多吃長壽面。膳畢,鄰居串拜。來客,主人以沏茶、遞煙、邀吃糕點、糖果、元寶蛋等形式招待。親朋好友上門,以紅紙包錢給主人家小孩。異地的親朋好友,多以打電話、發簡訊、發微信等方式相互問候,城區有的以網路電子郵件拜年。年初一不掃地、不潑水、不動剪刀、不晾曬衣物。初一至初三,忌諱小孩說不吉利的話,禁止打罵小孩,有些家長用草紙抹小孩的嘴巴,示意「屁股嘴」,說話不算數。合肥有民謠:「初一不出門,初二祭祖靈,初三拜丈人,初四拜母舅,初五、初六隨便拜,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初十往家歸」。但近年因生活節奏加快,初一就開始互相拜年,遠方親友以打電話、發簡訊等致問候。拜年送禮也日漸多元化,五花八門,而且檔次、品味也逐年提高。年後,因外出務工的青壯年較多,舞獅子、玩燈等傳統節目也很稀少。城區文藝團體有的利用春節,組織文藝演出、匯演、打腰鼓等活動,豐富節日生活。春節為法定假日,放假7天。春節前後,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多以不同形式開展團拜、慰問軍烈屬、送溫暖、慰問孤寡老人、慰問離退休人員等活動。
元宵節 合肥地區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農村也有俗稱「過小年」。有吃小年年夜飯及放爆竹的習俗。盛行吃元宵。玩燈、耍獅子等習俗在城區現已漸盛,政府文化部門常舉辦猜燈謎、球賽、棋賽、廟會等活動。
清明節 又稱「踏青節」,時間在農歷三月間,即公歷四月五日前後。舊時,清明節的主要風俗為:插柳、植樹、掃墓、踏青等。是日,男女老少,折柳枝,攜帶爆竹、紙錢、冥幣及供品上墳掃墓、祭祖,於墳上培土掛錢,以示對祖宗的緬懷。同姓族人,輪流做東,上墳後聚餐,謂之「做清明」。近年,許多僑居港、澳、台地區及工作較遠的合肥人,不顧車馬勞頓,也於此日與族人上墳拜祭。清明掃墓,供鮮花、水果,植青松、翠柏已成為時尚。也常於此日,組織學生到大蜀山烈士陵園掃墓,敬獻花圈,緬懷先烈,接受傳統教育。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俗稱「端午」「端陽」,民間有吃粽子、喝雄黃酒、劃龍船等習俗。裹粽子很講究,有紅豆粽子、火腿粽子等。城區食用多數在市場購買,許多村鎮農民成為裹粽子出售的專業戶。民間把菖蒲、艾草倒插於門窗之上。菖蒲形如利劍可避邪,艾可入葯祛病。室內陰暗處用艾煙熏可避瘟祛毒。曬乾的艾蒿可供小兒洗澡泡用。劃龍船,紀念屈原。近年,有些地方為提高知名度或招商引資,常舉辦龍舟大賽。賽期,政府忙於舉辦招商洽談會,新聞媒體忙於攝影、拍照、采訪等活動。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俗稱「仲秋節」「八月半」。是日晚,家人團坐,分食月餅,共享菱藕之鮮。中秋又是家人團聚的重要節日。改革開放以來,在外人員常用打電話、發簡訊、發電子郵件等形式向家人祝福、問候。女兒、女婿有向岳父母饋送月餅的習慣,機關、單位常購月餅分送職工。包裝盒由原來的紙包變成鐵盒包、真空包,包裝趨於豪華。民間有「摸秋」、玩火把等習俗。
冬至 農歷十一月二十二日為冬至日,是日「進九」。農諺有「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之說(即晝長夜短始於此日)。民間有行冬祭禮、遷葬、撿殖、祭祖的習俗,還有吃南瓜粑粑、吃狗肉等習俗。
臘八 農歷十二月初八為臘八,俗稱「臘八節」。民間以糯米、豆等穀物和棗、桂圓、蓮子等乾果煮成粥,名「臘八粥」,全家食之吉祥如意。現有相約到寺院吃臘八粥之習。
Ⅵ 這件衣服是什麼牌子
網路有全部資料。http://ke..com/view/80414.html?tp=0_11
簡寫名稱:A&F/AF
中文譯音:阿伯克比龍與菲奇
官網地址:http://www.abercrombie.com/ (AF中國最大的批發基地www.af-polo.com)
目前,旗下五大品牌:Abercrombie&Fitch,abercrombie,HOLLISTER,RUEHL,Ezra Fitch
Abercrombie & Fitch 是掀起全球時尚旋風的美國休閑第一大牌,是當今年輕人最青睞的品牌,是美國大學生最IN的品牌之一,更是1892年創立於美國紐約的本土百年老店品牌。
最近幾年爆紅的A&F(abercrombie & fitch),更是以高格調、高質量及超清新的風格,由美加各地,不斷漫延開來,造成全球新時尚的新指標。走美國街頭隨便風格(casual wear),深受歐美和亞洲青少年的喜愛。
abercrombie & fitch 的故事
1892年,一位名為David Abercrombie的年輕人在new york city創立了David t. Abercrombie 公司,公司專門銷售高級戶外活動和打獵用品。他的客戶都是一些有錢的,吃飽沒事打打獵的大爺,其中一位最死忠的,也是一位成功的律師,就是 ezra fitch.ezra fitch在過了很長的打官司生涯後覺得人生無趣,不如來去賣獵槍比較好玩.終於在1904年,他成功說服了不知道怎麼拒絕的abercrombie,讓他加入公司,從此公司名字從很難念的abercrombie變成又難念又長的abercrombie & fitch.然而兩人的結合有如婚姻一般,婚前事事好婚後沒事也要吵。abercrombie的保守態度常常逼得想急速擴張的fitch捉狂。此時的A&F是一個為富有的階層提供運動用品的供應商。
1907年,abercrombie終於再也受不了,退出公司的經營。不過fitch為了讓公司名字看起來很饒舌很酷,決定保留前面 "abercrombie" 的部份. 之後fitch終於可以稱心如意的擴張公司了,他一反所有東西都要整齊清潔的擺在櫥櫃的原則,店裡的衣服襪子看起來都像用過兩三次的樣子,帳篷也臟臟的, 店的角落還升了一堆火。這種風格到現在a&f都還保持著。也因為打獵的背景,A&F標志就是一隻麋鹿頭。那堆火升得好,結果店不但沒被燒掉,還在紐約的第五大道開起了旗艦店,店裡開始賣男女運動服飾。
1913年,A&F是第一家在new york city賣男女運動服飾的店。
Fitch 在鋼筋水泥店家建築的頂樓蓋了一個木屋做為他自己的住所,店裡還有漁池讓客人試釣竿。許多教科書里的名人都愛用A&F的用具和衣服,羅斯福的非洲探險,robert peary的北極考察,海明威的獵槍,胡佛和艾森豪的釣具,影星克拉克蓋博的衣服,都是由A&F來的。在那年,A&F成為世界最大的運動用品公司。
1928年,經營傳奇的fitch賺飽退休了。
1960年,公司開始走下坡,70年美國經濟大蕭條,A&F在1977年宣告破產。
1988年,Limited公司買下了A&F的廉價產品銷售部。
1992年,Limited公司的主席斯利·韋克斯那因為看中傑弗里斯在休閑服飾設計上的出眾才華,因此將他招致門下,為A&F品牌添加新的生命力.從此A&f服飾開始煥發青春的活力.在傑弗里斯看來,消費者要的是高品質、流露年輕心態的經典美國服飾.上等的全棉面料非常舒適透氣,手感柔軟。正面的文字LOGO是刺綉的,吸汗性也更勝一籌,不但充滿時尚新意,也將穿著的舒適自然感受大大提高。由limited inc.公司買下並在1992年轉型為服飾公司並由大學生破舊衣風格路線獲得重大的成功。
2003年,A&F在一宗官司敗訴,它的員工宣稱公司半強迫員工購買公司的衣服,有的人花得比賺的多。A&F賠了2百萬美元。
2004年,A&F在另一宗種族歧視的官司中被判敗訴,要賠4千萬美元. 官司內容是A&F刻意營造出它是一個白人品牌,包括店內的員工都只喜歡用白人。有許多曾向a&f申請工作但未受錄取的亞裔及黑人都可得到賠償。 現在不但A&F的廣告,店內都開始有亞裔及黑人,hollister更是以有色人種的品牌型象出現。而現在另一宗要告A&F的廣告太暴露的官司正在蘊釀中(那維多利亞的秘密怎麼辦?)。
2005年1月止,A&F在全美共有788家店,2005年計劃要到加拿大開設5家分店,2006年進軍歐洲,2007進軍日本。至於何時進軍中國呢?尚不得知。
A&F除了副牌 hollister 外,美國當紅的年輕人服飾零售業者Abercrombie & Fitch推出另一副牌---新品牌魯爾(Ruehl),走的是高階的皮革包包路線,售價由0到0美金不等,瞄準的是coach和marc jacobs的市場,跌倒之後再出發,A&F目前頗有一統江山的氣勢與決心。
魯爾9月,已經在新澤西、佛羅里達和芝加哥三地開設專賣店,為全美Abercrombie & Fitch七百多家連鎖店再添生力軍。
這三家專賣連鎖店是古色古香的磚房,並有鐵制欄桿和古典味十足的窗戶,內部是一系列房間,各房間有不同類型衣著,再打上柔和燈光和動聽的音樂,創造誘人氛圍。魯爾的目標市場是22—30歲的年輕男女,訂價較原本服飾品牌再高兩成。
Abercrombie & Fitch打算在曼哈頓第5街再設4層樓高的旗艦店,將於明年開張。
業界認為A&F推出魯爾,用意是擴展客層,針對青少年以上年齡的顧客發展。零售業分析NPD集團的分析師柯罕認為,許多35甚至40歲以上的男女依然作25歲左右的打扮,而且這個年紀的客層對品牌的忠誠度更高,不像青少年那般善變。
Abercrombie & Fitch面向其核心的十幾歲的青少年;Hollister面向中學生;Ruehl面向大學生和大學畢業後的購物者;Little A面向兒童。
正如官方網站上下面LOGO寫的那樣,是一款奢侈休閑品。日前發表的紐約零-售業銷售報告中,bercrombie & Fitch Co.宣布七月份同家店面銷售額平均成長22%。「Abercrombie & Fitch」(A&F/AF)是目前美國大學生最愛的品牌之一,高品質加上非常濃厚的「美國學院氣息」,也讓它成為好萊塢時尚名人的最愛。
難念的命名 故弄玄虛
注意看A&F的牌標,創立於1892年。其實,A&F的前身是「Abercrombie」,在紐約是針對打獵、釣魚等戶外活動,以製作機能服飾為主。Ezra Fitch在1900年之後開始加入Abercrombie的經營團隊,並歷經好幾次的重新定位與商品結構重組,這期間還包括David Abercrombie的退出。後來,具行銷天才的Mr.Fitch才將品牌定為Abercrombie& Fitch,刻意讓名字冗長、難念又難記。
二手質感
Mr. Fitch的鬼點子還不只這個。首先,它以二手質感(Vintage)的學院風重整商品,並將整個系列改為窄小的合身版型,在男裝上,還冠上「muscle」的系列,顧名思義就是可以將肌肉線條綳出來的衣服。
肌肉感尺寸
A&F的尺寸分布通常不會做到XXL,男生的腰圍若是超過38吋,就很難穿的進A&F的商品了。就是說,只有身材夠標準的人,才有資格穿 A&F,這是它與一般美國品牌最不同的地方。Mr. Fitch「挑人穿」的市場區隔,無形中也讓穿上A&F的俊男美女都成了活廣告。
品牌、銷售策略與明星效應:
Fitch最大的賭注,是將型錄、廣告做到盡善盡美,卻故意在店頭不鋪主打商品,或宣稱已經售完。「奇貨可居」的營造,讓店頭與網購的營業額相當可觀。 A&F高姿態的只以直營的方式規劃通路點。目前的通路分布,除了全美的788家店,今年在加拿大有第一家分店。亞洲部份,預計在2007 年進入日本市場。
Abercrombie這個姓來自荷蘭,但是這是一家美國公司,位於俄亥俄州的New Albany,在內地不是一個常見的牌子,但他的一些生產線卻在內地,在標簽上看到made in China的記號就不應該大驚小怪了。隨著香港天王劉德華等藝人的喜愛,但這股流行風潮已經慢慢吹進台灣和香港。連香港天王劉德華都是這個品牌的愛好者,到台灣宣傳十面埋伏時就穿abercrombie的衣服。
Abercrombie 的衣服有趣在於他的創意幾乎每季都在改變。A&F越來越流行,其實定價並不便宜,堪稱高級運動服,在美國如果身上穿著一件 Abercrombie,可以算是貴族的象徵。美國年輕人服裝名牌,A&F領導潮流,頹廢不羈。A&F衣服突出胸,腰,臀,完全貼身,性感不凡。正宗美國A&F版型,是美國年輕人追逐的熱門品牌,它昂貴的價格也是眾所周知。
來自美國的休閑服飾品牌abercrombie&fitch,是美國當地年輕族群超流行的服飾品牌,從美國風行全世界,主要走休閑年輕路線。衣服質感超佳,設計出眾,適合亞洲人的體型非常搶手。
Abercrombie的衣服有趣在於他的創意幾乎每季都在改變。A&F的廣告全是採用年輕人喜歡的音樂、體育運動等形勢,表現A&F服飾的內涵.其實,A&F服飾風格中的"酷"元素,並非與生俱來。
款式特點:A、簡潔明快的設計理念,易與和任何服飾搭配,無論是T恤或是襯衫、外套都是不錯的選擇。
B、超贊的褲型,彌補你身體曲線的缺憾,只穿一次, 就會成這個品牌的忠實顧客。
C、與不同的上衣搭配不同的風格,淺色,讓你甜美可人, 深色,又酷得特別。
D、與不同鞋帽都可搭配。
Abercrombie & Fitch的歷史
早在年1892年,David Abercrombie 這個來自Maryland的探險家,戶外運動的狂熱愛好者,在紐約曼哈頓建立了Abercrombie & Co.一家致力於高品質野營、狩獵、釣魚用具的專營公司。當時的顧客主要是職業的獵人、探險家等等,許多教科書里的名人都愛用A&F的用具和衣服,羅斯福的非洲探險, Robert Peary 的北極考察,海明威的獵槍,胡佛和艾森豪維爾的釣具,影星克拉克蓋博的衣服,都是由A&F來的。在1900年一個名為Ezra Fitch的紐約律師成為了合夥人,帶來了大筆的資金,於是公司更名為Abercrombie & Fitch Co. 遺憾的是這是一個惡夢般的合作,他們幾乎很少有什麼一致的意見,終於在1907年有一天Abercrombie受不了這無盡的爭執,賣掉了他的股份離開了他一手建立的公司,不過AF的業績絲毫沒有收到影響,繼續一路走高。Mr. Fitch強調商店內部應該布置的如同野營場景一樣,所有的用品都如同正在使用一般擺放出來而不是藏在精美的玻璃櫥窗之後。他放置了一個臟臟的帳篷在中央,一堆篝火在店的一角燃燒,所有的售貨員都是經驗豐富的探險者,向來往的顧客講述著他們自己的故事。直到今天公司仍然受著他的影響以麋鹿為商標。無疑他的這些策略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到1928年Fitch退休時A&F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運動用品公司之一。之後的經營也是相當的成功, A&F保持了戶外運動品牌的老大地位,並在全美開了十幾家分店,但是六十年代公司的業績收到經濟蕭條的影響每況愈下,終於在1977年難以為繼的 A&F宣告破產,被一個名為Oshman的運動用品零售商買下,不過A&F仍然在困境中掙扎毫無起色。
重生與崛起
轉折發生在A&F再次被收購,新主子來頭很大――The Limited Inc. (Now called Limited Brands),他的旗下還有成功經營的品牌如Express和Victoria's Secret。很快的A&F就重振了昔日雄風,只不過這次是以青少年服裝品牌的形象出現的。在九十年代的中期已經有幾十家分店在各地的高檔 mall裡面出現。1996年開始在紐約股票市場上市,同時The Limited Inc.開始退出了對A&F的管理。從那時起,A&F店面的布置風格已經確定:一進門迎面可見的是一個巨大的麋鹿頭像,裡麵灰色的牆上是他們招貼畫,基本上都是裸露很多的年輕金發肌肉男。2005年11月A&F完成了他們在紐約著名的第五大道上的旗艦店的建設,在附近環繞的是諸如 Fendi, Prada, and Chanel這樣的豪華用品店。如今A&F在全美已經有360家左右的分店,今年2006年初在加拿大開設了美國之外的首家分店,同時2007年進軍歐洲和亞洲的計劃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當中。
Lifestyle brand和不斷的麻煩
A&F一直把他們定位成一種生活方式,一種休閑的令人嚮往的理念。精選的音樂震撼的在店裡播放,令人蠢蠢欲動的A&F古龍香水彌漫四周,每個售貨員都要精挑細選以做為brand representative-品牌代理-其實就是一種平民模特,通過他們來體現這種倡導的生活方式,這些孩子在20上下,個個非常運動、負有魅力、開放、有激情的外形讓人難以忘懷。
不過在21世紀出公司的政策也招致了許多的批評,首先是有人狀告在A&F發行的雜志上有同性戀和group sex的暗示和傾向,接著更大的麻煩來自他們的個性文化衫的文字有種族歧視的味道。最有名的這件體恤售價25美元,上面印著張漫畫:一個斜眼、戴著錐形帽子的亞洲人,旁邊印著口號,「黃氏兄弟洗衣店:兩個黃能變成白」(WONG BROTHERS LAUNDRY SERVICE: TWO WONGS CAN MAKE IT WHITE)和「碗與球—中國飯與保齡球」(WOK-N-BOWL-CHINESE FOOD AND BOWLING)。可想而知會有多少亞裔團體起訴他們,不過又據說這件文化衫的設計者本人就是亞裔的,反正一時間是沸沸揚揚。不過AF好像絲毫沒有吸取任何教訓,接著又和整個弗吉尼亞州的人幹上了,一件T-shirt是這樣寫的"It's All Relative in West Virginia." 這還不算完又一件胸前寫著"Who needs a brain when you have these?"的女式T-shirt招來了婦女權益人士的不滿。總之他們用他們的幽默來嘲笑各式各樣的人。
大家慢慢都注意到了AF幾乎都是白人的店員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毫無疑問這在美國就足以使你出現在被告席上。相當多的少數民族報告在應聘過程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被奇怪的理由據掉了。最後公司付出來四千萬美元賠償給那些被拒絕的有色人種應聘人。
兄弟品牌
在上個世紀末取得巨大成功後,又 Abercrombie&Fitch(阿伯克比龍與菲奇)推出了幾個針對不同年齡段的新品牌,旗下共有 Abercrombie&Fitch,abercrombie,HOLLISTER,RUEHL,Ezra Fitch五個品牌。原來的AF面向18~22歲的大學生群體,Abercrombie kisd面對7~14歲的孩子,這幾乎完全是小一號的AF。Hollister面向15~18歲的學生,Hollister力求體現出一種加州海灘沖浪風格,不過樣式和材質均比AF差一個檔次,相應的價格也低一些。最後就是面向已經工作的22~30出頭的人群的RUEHL(發音如同rule),尤其是那些從九十年代起就伴隨著AF一起成長的青年消費者們,它的風格更加成熟,質地也是比AF再上了一層樓,自然價格也是相應的增加了許多。更加奇怪的是 RUEHL毫無在網路銷售的意思,專賣店全美也才十幾家而已.就是連AF自己也有逐年趨向成熟的味道,體現在推出的Ezra Fitch系列就是超過22歲的顧客,大概商家本身預計到年齡越大就越有錢。
Abercrombie Fitch透過合身的版型線條,讓休閑氣味能與時髦、性感結為一體。Abercrombie Fitch走的是美國南加州風格。有很深的西部烙印。 Abercrombie Fitch的產品在100元人民幣到2000元人民幣不等,體恤剪裁很好,能體現線條,牛仔褲很有西部頹廢的感覺。
Abercrombie Fitch在國際上屬於大眾品牌,但是品牌倡導的是(奢華休閑)。
由於Abercrombie Fitch很火,A&F是一個美國本土性的品牌,並沒有開放給其他國家。亞洲至今沒有Abercrombie Fitch的代理,中國也沒有專賣,只能通過郵購和攜帶的方式買到Abercrombie Fitch。
Ⅶ 有哪些親子游戲比較好玩
鏈接: https://pan..com/s/1Gl1_tzMDO7ErLIu1ji3E-w
Ⅷ 如何評價《非你莫屬》李晨東山再起成為幣圈大佬
是自然選擇,是必然結果。
總體來說是支持李晨的,李晨從所有的行為表現上來說,都是合邏輯的。如果一定挑他問題,也有一些,就是講話的確有一些針尖對麥芒,在社會中大部分的人都還是本能地認為老闆就是高員工一個檔次的時候,自己抱定了自己的想法據理力爭,一個爭字,有一些過火。
《非你莫屬》求職者李晨的面試過程十分「激烈」,令很多朋友印象深刻:
當時是06年左右,因為QQ非常火爆,李晨就想著做一些QQ文化衫,最高產值做到兩個億後被以純收購了。
賺了些錢的李晨打算去美國看看,然而在飛機上遇到了「生活家巴洛克地板」的國際事業部總經理,不知咋的兩人就聊上了。第二年李晨去參加了「生活家」的年會又遇到了他們的董事長。
Ⅸ 旅遊景區賣什麼最好
買數字化紀念品好。以下文章轉載自旅遊圈,崇文花市草民寫的。<藉助3D技術和網路游戲的運營創新開發數字旅遊紀念品>【環球旅訊】(特約評論員崇文花市草民)遊客在目的地景區景點不僅消費各種服務(住、食、游、娛),還會購買特色旅遊紀念品。旅遊紀念品既承載著遊客的美好回憶,也被用作饋贈親友分享旅遊感受的禮物。旅遊紀念品不僅為目的地景區景點帶來商品銷售收入,更起到了旅遊宣傳載體的作用,成為旅遊營銷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目的地和景區景點經營管理機構對旅遊紀念品越發重視。旅遊紀念品的設計創意不斷翻新,從早期常見的文化衫和帽子到近來流行的U盤和滑鼠墊等等,形式越發豐富多彩。然而,迄今為止的旅遊紀念品大都局限在實物范疇。旅遊紀念品在設計、開發、銷售環節上可否有新的突破?我們可否考慮擺脫實物形態,數字化旅遊紀念品;轉變實物買賣為軟體(素材)授權許可的商業模式?具體而言,找准長尾市場內小眾人群的真實需求,旅遊紀念品設計人員或可從3D技術和網路游戲中找到靈感,設計出數字化旅遊紀念品。中國旅遊資源豐富,其中不乏古建、文博展示類旅遊資源(如皇家宮殿、園林寺廟,博物館等等)。此類景區景點吸引著海內外愛好建築、文物、藝術品的旅遊者徜徉其間、深度游覽。(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參觀天壇多達13次仍保有濃厚興趣。天壇是中國古代帝王祭天的神廟,一個純粹的人造景點,無青山秀水,更無旖旎秀美風光。吸引博士的是天壇內神妙的古代建築。同樣在故宮等地的遊客中也可見到對著廡殿斗拱、雕梁畫棟長久佇立的身影,他們大都和基辛格博士一樣是建築愛好者。旅遊店內的特色建築更能吸引他們觀察,沉思,甚至激發消費慾望。此外,故宮中還有很多旅遊者是古玩文博愛好者。他們反復游覽故宮或為觀賞古玩玉器,或為欣賞字畫。)上述旅遊者往往對旅遊紀念品有著特殊的需求。市場上常規的仿製文玩、古建模型等紀念品過於簡單,並不能滿足他們深入觀賞深度玩味的需求。而且現有紀念品生產和製作成本高,品種少可選餘地小,形式和功能單一,有些不便攜帶。現有旅遊紀念品不能滿足這類小眾遊客需求,對他們沒有太多吸引力,不能將文化內容高效率地轉化為商業收益。藉助3D和網路游戲模式可開發出互動性強,參與度高的特色旅遊紀念品,滿足長尾市場內小眾遊客的需求,將文化內容較好地轉化為商業收益。如遊客在文博類景點對某個展品產生興趣時,可通過二維碼或網站購買該展品的3D數據文件。遊客獲取該展品的全部數據(如高清、超清圖片、3D數據)後,既可不分時間場地對研究鑒賞,還可通過3D列印製作成實物,更可DIY(添加個性因素如調節外觀、大小、展示文字、底座等)後列印饋贈親友。(如在清乾隆朝金甌永固杯的3D數據文件中調整杯口文字,改為「金甌永固,基業長青」後饋贈給商業夥伴)對於古建愛好者而言,如能親自搭建,了解古建精妙復雜的結構和設計思路、文化背景,享受完成復雜工程的樂趣,他們會樂於為之付出金錢和時間。中國古建築大都是隼牟結構,無需釘子水泥鋼筋固定,更類似於搭積木的游戲。開發古建築營建類游戲,通過3D技術把該建築所有零部件數字化,讓遊客在虛擬世界裡一磚一瓦、一梁一柱地復制他流連忘返的景點建築。設計此類游戲時可借鑒WOW(魔獸爭霸)等網游的經營運維模式。在WOW中,游戲者要購買道具才能完成任務。古建築營建類游戲也可以通過銷售虛擬建築材料(如單個斗、拱、梁、柱)來實現收入(一個斗一角錢或虛擬貨幣)。而WOW的組隊模式是很好的社交營銷案例。有些古建築(如故宮角樓)結構極其復雜,需要游戲參與者不斷查閱資料、請教高人。在設計此類游戲的同時,為他們搭建游戲交流專區,相互交流古建知識和技巧。對於難度大結構復雜的任務可以鼓勵大家組隊完成,以此帶動沒有到過目的地但有相同愛好的人加入,再次產生宣傳效果。完成游戲的人還可通過在Facebook、Pinterest等社交網路分享展示自己的成果,間接為目的地做宣傳,或將自己的作品個性化設置(標記個人名字)並3D列印後饋贈親友。通過一磚一瓦的古建築營建游戲,遊客對目的地的回憶被激活,自我成就的需求被滿足,中國文化被傳播,商業收益得以實現。不論是故宮、天壇、蘇州園林、客家土樓,旅遊紀念品的設計創意,不妨考慮網路和數字化技術謀求創新!作者孫明,字自知,號崇文花市草民,2000年開始做入境導游全陪,後做旅行社計調。之後輾轉財務分析咨詢行業後進入為旅遊行業客戶服務的互聯網數據營銷公司工作。自建過外文網站,偏好最新的互聯網信息。樂於聽「道成愛虧、萬物芻狗、安時處順、生寄死歸」的大宇宙真言。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