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問題與挑戰
⑴ 遇到挑戰和遇到問題的區別
搞清楚這個問題先要了解兩個詞的意思
挑戰:主動嘗試戰勝對方。
理解為挫折困難也可。
問題:需要回答或者解釋的題目。
遇到挑戰,需要選擇面對或者逃避,這件事情對於本身是有一定困難性的,而遇到問題就是面對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概念很大,可大可小,可易可難,遇到問題需要選擇解決問題。
⑵ 基於區塊鏈的智能合約目前面臨的問題與挑戰是什麼
金窩窩集團分析基於區塊鏈的智能合約面臨的問題有如下幾點:
1-安全性問題:關鍵問題之一就是安全性及信任度的問題。智能合約系統都被設計成無需信任的環境,這就意味著無法改正出現的錯誤;
2-私密性問題:有效利用區塊鏈的一大挑戰就是區塊鏈提供徹底的透明度;
3-意外情景問題:智能合約聽起來非常好,但如何正確、合適地處理意外場景下的合約執行,是一個問題。
⑶ 什麼是「元宇宙」,「元宇宙」真的是個騙局嗎
「元宇宙」並不是騙局,指的是一個與現實世界平行,同時又是一個獨立的虛擬空間,換句話來說,就是真實的數字虛擬世界。
「元宇宙」是非常熱門的話題,許多商業巨頭紛紛加入相關的領域,紛紛開始加入 「元宇宙」的行業。這么一個看似虛幻的世界,只要假以時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實現「元宇宙」場景出現。
一、「元宇宙」究竟是什麼,是一個虛擬的空間
「元宇宙」是一個由許多個新技術組合而成的新型網路空間和社會形態,利用數字技術產生的現實世界的鏡像,將區塊鏈技術創建出一個經濟體系,把虛幻和現實相結合,並允許所有用戶對其內容進行編輯。「元宇宙」這個詞最先出現在斯蒂芬森的一本科幻小說《雪崩》當中,小說中描述了一個與現關世界平行的另一個數字世界,每個現實世界的人在這個數字世界中都有另一個虛擬的自己。
總結
「元宇宙」不僅不是騙局,並且推動著互聯網發展,通過虛擬現實設備讓人們真正感受到數字化時代的奇妙。人們只要戴上設備就可以進入虛擬的空間跟同事來一場社交,甚至可以利用「元宇宙」來創造一個虛擬的世界,從此人類將成為現實與虛擬世界的「兩棲動物」。
⑷ 挑戰與問題的區別
簡單來說 定語從句前面有名詞,即先行詞,where的翻譯與先行詞有關。如第一句where 可以翻譯為 在東部地區,第二句可以翻譯為 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區 。
而狀語從句前面沒有名詞,翻譯統一為 在……的地方
I am standing where there was a school. 我站在曾經是個學校的地方。(狀語從句)
I am standing at the place where there was a school.(定語從句)
⑸ 一達通今後的發展還面臨哪些問題與挑戰
摘要 您好,一達通的存在就是為了幫助中小企業解決進出口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他們提供服務,從而使外貿企業擺脫費時費力的進出口流程,這樣一來他們便能夠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生產加工上。它能夠提供金融、物流以及退稅等一站式服務,幫助企業盡可能降低外貿交易成本。
⑹ 現代社會有哪些難題與挑戰
閣下的問題太大太寬泛了。試回答:公平問題包括社會財富的分配,司法的公正。這兩樣我認為是根本的。不管什麼社會,封建,資本或者社會主義,都是存在階級或階層。不同階級佔有社會財富的能力和數量有天壤之別。如當下中國的農民工階層和公務員,企業老闆(國企私企)。不患貧而患不均。社會的動盪根源往往是下層人民被剝奪得無法生存才不得不起來反抗而產生
⑺ 世界面臨的挑戰和問題是什麼
2011年,鑒於更多不確定因素和新的風險不斷出現,外界普遍認為世界經濟復甦將會放緩?綜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合組織(OECD)?聯合國等國際機構的預測,2011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將放緩至4%左右?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將因刺激措施效果減弱難以維持當前增速,同時高額的財政赤字?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尚未復原的私人財富等都將阻礙經濟復甦進程,預計其 2011年整體經濟增速將為2%?因貨幣政策進一步收緊和財政刺激的陸續退出,發展中國家的增長勢頭也將有所緩和,預計2011年其整體將實現6%的增 長?總體而言,2011年世界經濟復甦的不均衡性將繼續存在,且復甦的不穩定性和脆弱性會更加明顯?其中,通脹形勢?主權債務風險?貿易保護主義?匯率爭端及資本市場波動將是世界經濟持續復甦面臨的五大主要挑戰?西方或繼續釋放流動性激化通脹差異本輪金融危機以來,世界各國向市場注入了大量流動性?隨著經濟逐步復甦,全球流動性過剩開始顯現,通脹壓力迅速積累?由於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經濟復甦分化加劇,兩大陣營面臨的通脹形勢也存在巨大差異?2011年全球通脹壓力將顯著上升,尤其會在發展中國家集中爆發?這一方面是由於發展中國家自身在危機期間注入的大量流動性尚未完全收回,因此可能繼續推 高通脹,而自然災害等不確定因素也將導致業已高漲的物價水平繼續上揚?另一方面,發達國家可能繼續濫用流動性?由於發達國家2011年復甦仍將乏力,不大 可能大幅收迴流動性,而且一旦經濟復甦沒有達到預期,它們很有可能擴大寬松政策規模,進一步注入更多的流動性?對我國而言,通脹壓力已成為保持經濟平穩健康運行所要考量的一大挑戰?2011年,我國不僅將繼續承受內部通脹壓力,還要面對因全球流動性過剩和大宗商品價格回升所帶來的更為嚴峻的輸入型通脹?債務風險與政策退出困擾經濟復甦2011年,歐美財政緊縮政策可能因經濟低迷而舉步維艱,高企的財政赤字恐難以收縮,將導致債務風險繼續蔓延,市場避險情緒持續高漲?2010年,歐盟27國的預算赤字或公共債務水平幾乎都已超過歐盟允許的上限,其中愛爾蘭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高達32%,超過歐盟規定 上限的10倍?美國在2010財政年度聯邦財政赤字高達1.29萬億美元,為二戰以來第二高水平?奧巴馬政府此前預計2011財年聯邦財政赤字將達 1.42萬億美元?在赤字超標的重壓下,歐美各國已著手推進財政緊縮政策,其中部分歐洲國家因接受外部援助而被設定了更加嚴格的目標?本身異常嚴峻的財政赤字狀況,加上嚴厲 的緊縮任務,將對歐美各國政府繼續刺激經濟增長的行動構成較大制約,造成削減赤字和避免損害經濟復甦的兩難困局?一方面,當前愛爾蘭債務問題存在較大的擴 散風險,歐元區國家必須切實嚴格地實施財政緊縮政策才能恢復市場信心?另一方面,緊縮政策意味著削減刺激計劃的規模,有可能影響刺激計劃的效果,損害當前 的復甦勢頭?目前,世界各國經濟復甦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各國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的推動,具有明顯的「政策性」復甦特徵?然而,危機期間出台的財政刺激政策將在2011年 陸續到期,而當前凸顯的赤字壓力和高築的債台限制了發達國家繼續推出刺激計劃的能力?這對2011年世界經濟增長是巨大的考驗,有可能使當前尚未穩固的復 蘇陷入停滯?另外,世界各國刺激政策退出的時機難以把握,如果協調不好,也將給世界經濟帶來沖擊?目前,發達國家貨幣政策的退出步伐普遍延後,OECD等國際機構預 計,美國等主要發達國家的貨幣政策退出已延至2012年以後,2011年仍將維持或擴大寬松政策?而發展中國家已提前開始收緊貨幣政策,2011年在通脹 壓力下將進一步實施緊縮政策?全球貨幣政策的分化將更為嚴重?如果未來發達國家在退出時機上搖擺不定,或者經濟相互依存度高的國家之間缺乏協調,將不可避 免地給世界經濟復甦帶來震盪?貿易保護主義勢頭不減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下,世界各國經濟復甦的不均衡性?產業和貿易結構轉型的競爭性?貿易分配利益的兩極化以及經貿問題的政治化等因素要麼被激化,要麼 被放大,造成貿易保護主義在世界范圍內密集爆發?2011年是世界經濟復甦能否穩固的關鍵時期,為保護自身的發展,上述問題將更加突出,預計2011年全 球貿易保護主義將呈現三個趨勢?一是反傾銷?反補貼?技術和綠色壁壘等措施將成為各國貿易保護政策制定的一種常態?隨著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總量和影響力不斷提升,發達國家對於其發展速度和 規模的擔憂將增加,對此採取的遏制措施也會加強?同時,失業率高企?匯率波動?經濟前景不明朗等因素將促使美歐國家保護主義情緒高漲?此外,當前不僅歐美 等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頻繁採取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保護措施,發展中國家內部的貿易糾紛也不斷增多,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將成為未來出口國家不得不面臨的 「常態」挑戰?二是貿易保護主義的焦點向高端製造業和高科技產業轉移?盡管目前發展中國家在製造業方面的優勢依然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品,但是向高端產品轉移的勢頭已十分 明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將對發達國家的傳統優勢產業造成巨大的挑戰和沖擊,預計雙方發生貿易爭端的產業也將逐漸升級,國際貿易摩擦的焦點 將由一般製造業向高端製造業轉移?三是貿易保護主義開始呈現出區域排他性?在金融危機期間,亞洲?歐洲?拉美等區域內部的經貿合作對各國擺脫危機起到了重要作用,導致地區保護意識增強?危 機後各地區復甦態勢差異很大,世貿組織(WTO)多哈回合談判等全球貿易協議又遲遲未能達成,這將進一步為深化區域貿易合作提供動力,同時也增加了對區域 外經濟的排斥,貿易保護的力度也會增大?目前,發達國家對我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已從紡織品?鞋類向化工產品和鋼鐵轉移,預計2011年及以後一個階段雙方的摩擦焦點將轉到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的高端製造業? 「匯率混戰」或繼續發酵2011年世界各國經濟將面臨能否持續復甦的考驗,因此各國都非常重視擴大出口,特別是復甦乏力的美歐發達國家將出口作為拉動復甦的重要一環?而通過實行 本幣弱勢政策促進出口成為普遍選擇,世界各國的匯率之爭將圍繞美元走勢,在現有基礎上繼續發酵,形成一場「匯率混戰」?從整體走勢來看,隨著美國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逐步實施甚至強化,以及美國政府出口戰略的繼續落實,2011年美元繼續走弱的大趨勢不會改變?在美元將繼續 貶值的情況下,2011年非美貨幣將被動上行,這將對非美貨幣國家的出口造成沖擊,其中發展中國家將首當其沖,受影響最為嚴重?由於出口普遍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出口受損將直接拖累整體經濟增長?同時,一旦發展中國家的本幣大幅升值,利差的擴大將引發熱錢蜂擁而至,進而 推高它們本已嚴峻的通脹形勢?在某種意義上講,出口和通脹是決定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兩大核心因素,如果這兩個方面都遭受重擊,有可能拖累整個世界經濟的 復甦?可以預見,2011年美元趨弱的預期將繼續引發世界各國針對美元貶值的斗爭?由於預期經濟增長將放緩,歐盟等發達國家已經延長了非常規貨幣政策,而且在2011年有可能效仿美國進一步釋放流動性,屆時世界主要貨幣將陷入競爭性貶值境地?對我國而言,2011年人民幣面臨的升值壓力仍然非常大?美國等發達國家將繼續利用匯率問題拉攏更多國家,並利用雙邊和多邊外交磋商機制聯合對華施壓?全球資本市場動盪可能加劇經歷了2010年的動盪不安之後,包括大宗商品?股市在內的全球資本市場2011年的形勢也將更加復雜?未來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政策的不一致,以及隨時可能爆發的主權債務問題,均讓全球資本市場面臨諸多不確定性,這勢必加劇市場的動盪?一方面,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貨幣政策分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美國量化寬松政策造成的流動性過剩,將使通脹壓力向全球范圍擴散,進而造成大宗商品價格和股 市上漲?與此同時,輸入型通脹的進入,將讓發展中國家加大貨幣政策的收緊力度?這種「一松一緊」的政策局面客觀上推動了資本在全球范圍內頻繁流動,市場將 不可避免地出現震盪?另一方面,歐洲債務問題仍存在擴散的風險,一旦形勢出現惡化,美元和美國國債的避險需求將在一定時期內陡增,美元匯率也會出現階段性反彈?美元這種長期趨 弱與階段性反彈交替出現的走勢,將導致國際市場上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加劇,容易出現暴漲或暴跌的情況?此外,經濟增長是影響資本市場走勢的基本因素,而2011年世界經濟復甦前景尚不明朗,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一旦主要經濟體復甦陷入停頓,全球資本市場將應聲下跌?由於我國對大宗商品的需求強勁,全球流動性過剩以及美元貶值不僅將增加我國進口的成本,也會給我國輸入顯著的通脹壓力?同時,倘若國際熱錢抓住市場利空機會興風作浪,也將對我國資本市場造成沖擊?(來源:新華社 )
(僅供參考)
⑻ 目前我國對外開放面臨著哪些問題和挑戰
在對外開放遇到新挑戰和新問題的形勢下,我們不僅不能動搖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而且還應當堅定信念,通過擴大開放來尋求解決新矛盾、新問題的辦法。
首先,退回去和停下來都是沒有出路的。我國在30多年的對外開放中,通過向世界學習、擴大國際經貿交往以及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贏得了開放型經濟的空前發展和繁榮。實踐已經證明,對外開放是強國富民的必由之路。當前遇到的挑戰和問題是前進中必然要出現的,一帆風順只是幻想。如果一遇到困難就退縮,那就不僅否定了我們自己30多年的成功實踐,而且否定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道路。如果停下來,對外開放就此打住,不僅解決不了現在面臨的新問題,而且還將導致已經開創的開放型經濟新局面出現倒退,最終導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遭到損害。
其次,經濟全球化趨勢沒有改變,我們仍然處於有利於對外開放的戰略機遇期。雖然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貿易量和國際資本流動量都會出現一個時期的下降,但這種流量的起伏變化在長期發展中屬於正常的波動。最重要的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基本機制沒有改變,這就是: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和相互依賴程度並沒有因為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而稍有減弱,反而有所加強;國際經濟的對話與協調機制以及各種多邊和區域組織對世界經濟的協調和約束作用也在增強。雖然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但貿易自由化仍然是世界經濟的主要潮流。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各國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跨國公司的公司內貿易占國際貿易1/3以上,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貿易占我國出口貿易總額的55%以上。對貿易夥伴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既損人也不利己;中國經濟可能因此而受損,但對世界經濟更為不利。因此,貿易保護主義需要認真對付,但它成不了大氣候,不必過度擔心。
國際金融危機加劇了國際壟斷資本之間的矛盾,加劇了國際金融寡頭與各國人民的矛盾,但這種矛盾還不足以引起世界性戰爭,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世界的主題。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改革國際經濟秩序以及談判與相互妥協等和平方式,仍是解決這些矛盾的主要途徑和手段。因此,我們仍然處在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決不能因放棄對外開放而喪失戰略機遇期。只有繼續堅持對外開放並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才能緊緊抓住這個戰略機遇期。
再次,只有繼續擴大開放,才能把握化解矛盾的新機遇,並提高駕馭開放型經濟發展的能力。當前,面對外部需求下降以及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流量下降的困難局面,如果停止對外開放,關起門來,那就將真正束手無策;如果繼續堅持擴大對外開放,我們就可能在其中找到新機遇和新途徑,從而走出困境。例如,針對進出口貿易增長速度下降,可以通過實行出口市場多元化、推進自由貿易區戰略、加強國際貿易融資合作、繼續推動企業「走出去」等各種努力,化解困難,緩解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針對外資流入下降,可以通過創新利用外資方式、擴大內地與沿邊開放、實現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以及擴大服務業利用外資等措施,吸引外商投資。我國吸收外商投資的規模與國際直接投資流量並不存在完全的正相關關系。國際直接投資流量連續3年下降,而我國吸收外商投資規模卻連續3年上升,增長速度分別達到14.9%、12.5%和1.4%。這說明,國際投資總流量下降並不排除某個經濟體流量增長和份額上升的現象,關鍵要看我們的出口商品和投資環境是否具有競爭力。
對於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我們只有在擴大開放的實踐中才能逐漸認識和把握其客觀規律,從知之甚少到知之較多。而如果不敢實踐,就永遠無知。這當然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但沒有代價的成功是不存在的。針對我國國際性資產的安全保障問題,我們不僅提出了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訴求,而且採取了貨幣互換、區域金融合作、跨境交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等實際措施,推動國際金融合作。這些初級的合作形式雖然不可能根本解決主權貨幣與國際儲備貨幣之間的內在矛盾,但有助於緩解世界主要貨幣匯率波動造成的交易風險,是通向成功道路的鋪路石。我們只有一步步地不斷邁開對外開放的實際步伐,經過長期努力,才能在發展開放型經濟中贏得更多主動權。
⑼ 當前意識形態領域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有哪些
當前意識形態領域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
1、西方國家把我國發展壯大,視為對其價值觀和制度模式的挑戰,加緊對我國進行思想文化滲透,意識形態領域面臨的斗爭和較量是長期且復雜的。
2、面對已有和可能的政治和意識形態的沖突,中國一方面應當避免出現類似冷戰時期美蘇雙方那樣的對抗局面,尋求更多的溝通和理解;另一方面,中國也不能犯幼稚的錯誤,而應當適度保持警覺。這既是保證國家經濟社會穩定發展之需要,也是從類似蘇東劇變和「顏色革命」中獲得的警示經驗。
3、國內一些錯誤觀點時有出現,有的宣揚西方價值觀,有的拿黨史國史說事,有的以反思改革為名否定改革開放,有的否定四項基本原則。
4、在我國社會深刻變革和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的條件下,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相互疊加,集中呈現,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明顯增強。
5、西方勢力搞「顏色革命」的慣用手法,就是從意識形態入手,從否定和醜化體制入手,這不能不令每一名中國人特別是黨員幹部提高警惕。正如2015年5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的:「當今世界,意識形態領域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無處不在,政治領域沒有槍炮的較量一直未停」。
⑽ 當前建設美麗中國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1、人口問題突出。首先,龐大的人口規模對資源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加劇了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其次,人口老年化問題嚴峻,青少年人口比重嚴重偏低。使得我國老年撫養系數快速上升、社會保障壓力加劇、老年醫療和養老等問題突出。
2、資源形勢十分嚴峻。我國雖然地大物博,但由於人口多,自然資源人均佔有量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是「一多三少」,即絕對數量多、人均佔有量少、高質量耕地少、可開發後備資源少。而且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工礦、交通和城市建設用地不斷增加,人均耕地面積不斷減少。
我國礦產資源比較豐富,但人均佔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大型和超大型礦床比重較小,貧礦、難選礦和共伴生礦多,尤其是鐵、銅、鋁土、鉛、鋅和金等多為貧礦,難選比重大,開采成本普遍比較高,實際可供利用的資源比例較低。
我國是水資源緊缺的國家,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在我國600多個城市中,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問題,其中缺水比較嚴重的城市達110個,全國城市缺水總量為60億立方米。資源的有限性和人們需求無限性之間的矛盾,成為我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瓶頸。
3、環境日益惡化。我國在獲得巨大經濟發展的背後,卻付出了更大的資源成本、環境成本和生態成本。我國的經濟發展是以大量消耗甚至破壞自然資源為代價的。改革開放後,我國生態退化的局面不但沒有得到扭轉反而更加嚴重,如果繼續實行目前的經濟發展模式,問題只會變得更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