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老徐
A. 簡單概括一個名人創業故事
由徐靜蕾擔任導演的第一部商業電影《杜拉拉升職記》於4月15日在全國正式上映,影片的製作成本僅不到2000萬人民幣,但之前就已經通過各類商務合作,收回了超過2/3的製作成本,也為老徐創造了自拿起導筒以來最大的商業成功。幾年來從商的經歷改變了徐靜蕾,做雜志積累的廣告資源和人脈,幫助《杜拉拉升職記》找到了大量商務合作夥伴,並且她還引入了國外最流行的製作投資方參與票房分紅的商業模式,所以老徐才會自信地說,「這是一部不怕商業的電影」。作為一位曾經與章子怡、周迅、趙薇並稱為「四小花旦」的女演員,徐靜蕾卻並沒有像其他3位花旦一樣,沿著演員這條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看看徐靜蕾過去10年的經歷,可以說她多少有點「不務正業」。當其他3位小花旦在商業電影的大潮中比拼得如火如荼之時,徐靜蕾卻在自己折騰「獨立電影」、在博客上與韓寒過招,甚至辦起了多少人口中的「完蛋東西」——電子雜志。就連一貫支持她的父親都看不下去,教訓徐靜蕾:「為什麼不好好拍戲?」其實自從2007年以來,徐靜蕾每年只出演了一部影片,她將大部分時間投入到自己創辦的電子雜志《開啦》上。但是,漸漸遠離大銀幕卻並沒有降低徐靜蕾在其追隨者中的影響力。相反,在企業界,尤其是互聯網行業,徐靜蕾擁有大量擁躉。《杜拉拉升職記》的商業成功,徐靜蕾在企業界的影響力功不可沒。作為演藝圈中的「才女」、互聯網2.0時代的「博客女王」、《開啦》的創辦人,徐靜蕾從不懼怕進入任何全新的領域,而且她堅信正是她的每一次冒險,才成就了今天的徐靜蕾。「杜拉拉」嘗試全新製作模式 未上映收回多半成本當張一白拿著《杜拉拉升職記》的劇本找到徐靜蕾時,他做好了「被老徐踢出門外」的心理准備。從最早在《將愛情進行到底》中與徐靜蕾合作開始,張一白就知道,徐靜蕾對文藝片有種莫名的偏愛。這種偏愛不僅僅體現在徐靜蕾的欣賞口味上,從她執導《我和爸爸》開始,它一直彌漫在徐靜蕾執導的3部電影中。而現在,張一白想請徐靜蕾擔任《杜拉拉升職記》的導演,這是國內第一部職場類型影片,而且是一部純粹的商業電影。但徐靜蕾的反應卻讓張一白大感意外。在看過《杜拉拉升職記》的劇本後,徐靜蕾訴張一白,這是一部她想看、也想拍的電影。認識徐靜蕾這么多年,張一白感覺到,徐靜蕾變了。「老徐這幾年做企業很辛苦,現在她更想看一些輕松、快樂的片子。」張一白這樣理解徐靜蕾。創業經歷讓徐靜蕾發現,電影除了是門「藝術」之外,其實還有「娛樂」的功能。而在完全陌生的商業世界摸爬滾打的經歷,改變的不僅僅是徐靜蕾的電影觀,她甚至在試驗用商業世界的規則改變國內的電影行業。《杜拉拉升職記》最初的投資人只有徐靜蕾和張一白,雖然徐靜蕾過去執導的3部電影全部是自己投資,但那都是小成本影片,而現在徐靜蕾想將《杜拉拉升職記》打造成一部時尚大片,「這不是幾百萬元的投資就能做的」。為了「融資」,徐靜蕾和張一白像做創業公司一樣,開始為《杜拉拉升職記》尋找投資人。為了讓《杜拉拉升職記》增值,徐靜蕾和張一白做了不少營銷。首先,徐靜蕾和張一白請來了13位世界500強企業的人力資源總監和高管,作為《杜拉拉升職記》的榮譽編輯,讓企業圈開始關注這部電影。之後,徐靜蕾又請來了《慾望都市》的造型師派翠西亞。菲爾德(Patricia Field)加盟《杜拉拉升職記》,在時尚圈又進行了一輪營銷。兩輪營銷下來,徐靜蕾和張一白發現,已經有投資人開始找上門來,更重要的是,他們引來了一個重量級的合作夥伴——中影集團,作為《杜拉拉升職記》的投資方之一,中影集團的加入,讓《杜拉拉升職記》最終融資成功。「整個《杜拉拉升職記》的營銷過程,就像一個創業企業,不斷稀釋原始投資人的股權,不斷引入更大的投資。」作為影片監制,張一白這樣總結。在製作模式上《杜拉拉升職記》還有這樣一個創新,它的製作成本並不高,只有不到2000萬元人民幣,作為導演,徐靜蕾並沒有通過抬高製作費的方式從中獲取收益,而是通過合理的製作成本,拿一定比例的製作費,最終通過票房收入與投資方進行分成,類似「保底分紅」。這種投資方與製作方通過票房收入進行分成的商業模式在國外電影界已經運作非常成熟,但目前在國內電影市場,影片票房收入還是歸屬於投資方,絕大部分導演只能獲得製作費。導演只在影片拍攝階段對影片負責,更像公司里的經理人。「從公司的運作角度來講,電影的運作是不合理的。公司要讓一個人很好地、持續地做下去,要給他期權,電影就沒有這樣,結果誰也不用特別負責。」徐靜蕾現在已經在用商業的眼光審視電影業了。徐靜蕾想通過《杜拉拉升職記》嘗試這樣一種全新的電影製作模式:導演能夠在自己拍攝的影片中通過擁有一定的「版權」,以此作為投資,在影片中佔有一定比例「股權」,「電影也有知識產權,要保護創作者的知識產權」。但是徐靜蕾也知道,要打破傳統的電影運作模式確實非常艱難,包括大部分投資人並不認同這種模式。《杜拉拉升職記》只是徐靜蕾對國內電影市場的一次試探。但不可否認的是,《杜拉拉升職記》在商業合作上的成功卻是徐靜蕾當導演以來的第一次。目前《杜拉拉升職記》已經通過各類商業合作收回2/3的製作成本。「先不說票房將來會怎麼樣,但照現在收回成本其實已經沒有問題。」徐靜蕾不無驕傲地說。在她看來,《杜拉拉升職記》是一部不怕商業的電影,「有些電影太牽強,去做商業是不舒服的,但《杜拉拉升職記》更像一本時尚雜志,商業就是內容。」徐靜蕾這樣理解。雖然是第一次執導商業片,雖然是一部最初並不被投資人看好的職場電影,但當《杜拉拉升職記》遇上徐靜蕾,奇妙的化學反應就此產生。而當回過頭來看自己過去這幾年,無論是寫博客還是創辦電子雜志,徐靜蕾覺得自己的時間沒有被浪費。當年創辦《開啦》電子雜志,徐靜蕾就懷有這樣的心思,希望能夠通過雜志打通和企業的通道,而今天,《開啦》積累的廣告資源和人脈,確實幫助《杜拉拉升職記》找到了大量商務合作夥伴。「因為過去無論做演員還是導演,沒有這樣的通道,而做雜志卻可以接觸到大量廣告客戶。」而且從商的經歷確實改變了徐靜蕾。
B. 徐靜蕾的作品以及她的簡介
作品有《杜拉拉升職記》、《將愛情進行到底》、《投名狀》、《我愛你》、《我和爸爸》等。
一、徐靜蕾
徐靜蕾,1974年4月16日出生於北京三里屯附近的一個居民區,父親徐子健和母親於淑榮都是普通工人。徐靜蕾下面還有一個弟弟。
徐靜蕾17歲的時候騎著自行車穿梭於偌大的北京城中,走很遠的路去學畫,一年的時間,她一心要考中戲的舞美系和工藝美院,卻名落孫山。
當年報考中央戲劇學院舞美系化妝專業,但沒有錄取。之後考上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1994年主演電視劇《同桌的你》進入影視圈,之後出演了很多經典影視劇,有《同桌的你》、《將愛情進行到底》、《投名狀》、《我愛你》、《我和爸爸》等。
4、《我愛你》
《我愛你》是張元執導的根據王朔的小說《過把癮就死》改編的電影,徐靜蕾、佟大為參加演出。
描述了一對由相識、相戀到結婚的男女。女主人公——杜小桔,對感情極度敏感,對理想、愛情有著近乎偏執的執著與渴望……蜜月之後,他們挎著籃子到農貿集市買菜。
平淡的日子裡,吃醋、找茬、爭吵是有滋有味的調料,反目、出走、癲狂是死水泛起的微瀾。
5、《我和爸爸》
《我和爸爸》是一部由徐靜蕾自編自導自演的劇情片,葉大鷹、姜文、張元參與演出,於2003年9月10日上映。
影片講述了失去母親的小女孩兒,在父親身邊長大成人的一個另類故事。
C. 徐靜蕾50歲了還有一張初戀臉,為什麼她能保養的這么好
作為曾經內地的四小花旦之一,50歲的徐靜蕾出現在公開場合的時候,仍然像少女一樣。娛樂圈的女明星,一個個的保養得都特別好,一方面是因為職業需求,另一方面就是因為高收入讓她們保持著優越的生活。
徐靜蕾能夠保持初戀臉,和她的心態也分不開,她是一個非常任性的人。想做什麼就一定要去做,想完成的事情就一定要完成。盡管在她身上有很多的爭議,但她一直都在快樂地做自己。沒有婚姻和家庭的負累,不必為生活發愁,她的生活多瀟灑呀。優越的生活和年輕的心態,一直都是女人最好的保養品。
D. 趙立新當年拿國人傷痕炒作,被徐靜蕾怒批,如今怎樣了
在娛樂圈裡,不少明星都有自己的人設,如果人設一崩塌,很容易就斷送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圈內也經常出現「翻車」的事情,比如李小璐還有靳東,或者是最近的羅志祥事件。
而要說作死,那還是這位瑞典籍的演員趙立新厲害。
言論自由是每個人的權利,但是作為公眾人物,說話要仔細思考,以免誤導了別人,在這一點上,趙立新並沒有做到。
而其實這樣的人有很多,人設裝的好,內心誰也不知道,但要是能藏住藏著最好,要藏不住也不能怪各位網友無情了。
E. 薛蠻子在區塊鏈投資上是怎麼看的
薛蠻子「懟」徐小平:區塊鏈投資上,我沒他那麼亢奮。
幾分錢的山寨小幣千萬別去碰,不懂行的項目只看幾個熱鬧字眼忽悠眼球的千萬不要踫,沒有靠譜創業經歷靠譜創業團隊的千萬不要碰,沒有靠譜投資人背書的盡量不要踫。現在項目已經太多太濫了,大家不是真正用區塊鏈技術改變行業,做行業價值的,絕大部分人都是沖著暴富的心理來的,這讓我老夫十分擔心!
如果這個行業有這樣大的全軍覆沒的可能性,為什麼還要死乞白賴地要投資區塊鏈產業呢?盡管有巨大的不確定性與風險,這個區塊鏈產業代表了未來,我們作為投資人,使命就是用自己的血本來博出一個行業的大發展,順便享受投資收益。
第一代互聯網革命了人與人的社交功能與搜索,第二代的區塊鏈技術將徹底顛覆人類交易的方式。去中心化分布式的區塊鏈技術將徹底改變現有貨幣交易的模式,它對人類未來的貢獻一定會大大超過當年的互聯網。可以說區塊鏈產業的前途非常光明,但是道路會極為曲折,挑戰也是前所未有的。重要的事說三遍:市場有風險,投資千萬要謹慎!做區塊鏈的投資,要有情懷,而且堅持價值投資,要懂行,會識別團隊,否則,就別把辛苦攢的錢給賠進去了。
最後,大熱必死,風口年年有,大部分都是炮灰,大家都別得意忘形,大部分項目會掛掉,我們期待國家監管部門通過沙盒、牌照、立法、交易所引導等舉措,幫助中小投資者過濾掉垃圾項目,以穩定行情,從金融市場層面,幫助區塊鏈技術的良性發展。這就是區塊鏈投資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