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幣圈與鞋圈

幣圈與鞋圈

發布時間: 2022-04-20 02:07:18

① 月薪4000買20000的包,「負債式消費」如何毀掉年輕一代

作為一個90後,真的建議大家不要被某些自媒體的文章給蒙蔽了大腦,他們動不動就是說什麼趁著年輕該怎麼怎麼樣;動不動就是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然後就是說在你長大才買的起小時候最想要的玩具就沒用了怎麼怎麼的說法。
其實這些自媒體的目的就是為了撈流量,全篇都是不負責任的謬論,還把人看的津津有味。
趁著年輕當然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是沒錯的,但是我看到某些自媒體人把一些人的離職出去各種浪,各種情侶離職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當成了大家羨慕的一種人。但是這背後呢?我有一對朋友,家裡條件不錯,是動不動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不是所有人都能這么做。可是我當年大學的師兄,這么些年也是這么做的,結果是怎樣?30多歲了,沒房沒車不說,工作也不穩定,存款就更別提了,之前跟他出來喝點東西,他說了一句,真的後悔這樣到處玩,表面上看著是不錯,但是實際上真的是太艱難。我能明白他想表達什麼,當初他就是想著打工一下就去其他國家玩一下,到後來面對現實問題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啥都沒有。
還有就是自媒體人說的,趁著年輕,該買就要買啊,等你長大了才買的起你小時候想買的東西就沒用了。於是乎新款IPHONE一出,買!新的包包,化妝品,也買!!好看的衣服,褲子,裙子,必須買!!!沒錢咋辦?跟馬老闆借,打白條……試想一下,你們思考過一個問題沒,你以為錢不用還么?有人就說了,以後工資高了再還嘛。但現實情況是這樣么?並不是。因為你的精力沒有很好的在工作上,你的工作質量能提升么?換句話說,工資怎麼上的去?
另外當你欠著錢的時候,你每月都在想著,我工資先還款,然後再借款,一直在默默的為信用卡打工,他們還收著利息。有些人不惜去借高利貸,弄的家破人亡的也不少。
真的,清醒一下吧各位,與其投資在那些讓你經濟壓力緊張的物品,不如好好投資你自己,讓自己的工資提升才是最重要的。我說話比較直一些,男人的也是一樣,你沒錢誰跟你啊,如果你是當爹的,你希望你女兒嫁給一個啥也沒有就光談上進心的嗎?都快30了一無所有你去談上進心?不說你存款幾百上千萬,至少不是欠著幾萬到幾十萬的吧?如果你家裡條件很好,家裡有自己的公司,也做的不錯,你咋折騰都行,有些花花公子我就不說了,其實還有一部分家裡條件好的人,付出的比你還多。我朋友家裡開挺大的公司,做的也不錯,他每天非常忙的打理公司的各種事情,他家人都各種催促他去找女朋友,他也沒有去找。另外他自己也不追求什麼品牌衣服什麼的,只是看到合適的衣服,穿著舒服的就買。從不喜歡欠錢做事。之前他買了台寶馬X6,我還問他月供多少錢,他直接回一句全款的,沒月供,有利息劃不來。
其實講這么多廢話讓大家看著覺得是有點多,但是只是提醒大家,做任何事情請量力而行,不要把自己逼到絕境,踏踏實實過好日子,品牌不是不能買,而是要量力而行。

② 有人說:AJ一面牆,城裡一套房,炒鞋真的這么賺錢嗎

最近有一句話很流行,70後炒股,80後炒房,90後炒幣,00後炒鞋。

小年輕都跑去炒鞋子,那麼炒鞋子究竟有多火呢?比如,深圳萬象天地AJ旗艦店開業第一天,幾百號人冒雨排隊,搖號搶限量款。圈內傳出各種傳奇故事,男孩一面牆,堪比一套房。大學生炒鞋子年入50萬,炒鞋子賺首付,幣圈大佬賣幣炒鞋。

對於男生來說,在穿搭上面最注重的應該就是鞋子了。在眾多鞋子當中,最受喜歡的應該就是AJ了吧,AJ的價格越來越高了。有一個外國人曾經切開過一雙AJ,想看看內部的結構是怎麼樣的,雖然那個鞋子有點舊,但是還是很貴的。他先剪開了鞋帶,再切割開來鞋子,發現出來內部有點臟,其他的結構都是完好無損的,鞋子裡面最值錢的應該是底部的氣墊了,不過這雙鞋子的氣墊也是完好無損,用剪刀戳都戳不開,可以說貴有貴的原因了。

③ 恐龍有錢app收徒弟屬於什麼營銷手段

恐龍有錢APP中,隨時間按規律產出金幣,用所得金幣買龍進而合成更高級的龍。兩只N級恐龍合成一隻N+1級恐龍,兩只N+1級恐龍合成一隻N+2級恐龍,以此類推。這款游戲中增加了賺錢的要素,於是有「今天你養龍,明天龍養你」的口號。最終合成到38級,會按概率生成一些特殊的恐龍,如紅包龍、算力龍、情侶龍,可以獲得對應的金錢獎勵。按照游戲規則,收益最高的是分紅龍,可以平分每天全網廣告收入的20%,通過38級合成的福、祿、壽、喜、財五龍合成。官方號稱全網最多將只有10萬只分紅龍,稀缺性和躺賺模式無疑就是分紅龍的價值所在,所以基本你看到的市面上關於該游戲的攻略,都在教你如何更快合成分紅龍。在玩家眼裡,分紅龍等於躺賺。可是,靠時間自動生產的那點金幣太慢了,合成一隻38級龍基本要一個月,更別提要5隻38級福、祿、壽、喜、財五龍才能合成的分紅龍。
如果真老老實實去等時間養龍,那這就是個純粹打發時間的小游戲而已,所以為了獲得更快更高的收益,你(玩家們)必需去做一件事情:拉人頭——游戲中稱之為徒弟、徒孫。徒弟、徒孫的收益會貢獻給玩家一部分收益。你的下線每天合成恐龍的活躍度、看的廣告、合成紅包龍的收益,都會轉化成你的一部分收益。你拉的人越多,你的收益越高。按官方的說法,這個平台的收益都來自廣告,所有用戶每看一條廣告,平台就會有廣告費,你拉的人越多,平台廣告費越多,你合成分紅龍的收益自然也越多。
所以這就形成了一條完整的邏輯閉環:你為了獲得分紅龍去拉人頭——更多的人頭意味著更多的廣告費——更多的廣告意味著分紅龍的收益越高——分紅龍的收益越高就吸引你去獲得更多分紅龍——你要獲得更多分紅龍意味著你要拉更多人頭。所以項目的本質,就是藉助養龍這個游戲的外殼,行拉人頭之實的龐氏游戲(模式與傳銷類似)。
但是APP運營商謀劃得更遠,下面繼續深挖下去:已經知道官方的說法是所有收益來自廣告費,這是比其他拉人頭項目高級的地方,表面上看來「我是有實打實賺錢模式的,不是龐氏騙局那種——前面人的利息來自後面人的本金」。再配合「切斷一切充值入口,想花錢也花不了」的說法,初級玩家基本上就相信了:模式多麼健康!完全不是其他割韭菜項目那種零和游戲!可是很多人卻忽略了,廣告商這個層面的問題。簡單地把人頭數等同於廣告費,可你有想過嗎?如果你是一個廣告商,你會把廣告投放在為了擼羊毛才登陸這個游戲,但對你的廣告毫無興趣的用戶身上嗎?也許一開始有些暴利項目如灰黑性質以及游戲類、民間借貸類的廣告主會來投一投,增加一下曝光,但長期來看僅僅靠這些無法保證持續效果的廣告來養活整個用戶群,本身就是一件極難維持的生意。既然廣告費和分紅龍的收益直接掛鉤,何況還是10萬只分紅龍平分這20%的收益,如果分紅龍收益少了,本就靠收益吸引來的用戶會分分鍾棄你而去。除非,官方有足夠的資本來補貼收益,支撐這個游戲繼續玩下去。這也是官方一而再再而三放出融資消息的原因,給拉人頭的和被拉的人頭吃一顆定心丸:錢管夠,羊毛盡管擼,我們不會隨時關門跑路。但拉人頭的錢可以燒一時,總歸需要回歸到所有商業的核心點來:你真正的賺錢模式是什麼?正規公司當初開拓市場燒的錢,終究還是要用戶在平台上花錢賺回來的,那些沒有明確模式賺不回來的呢?都倒閉消失在歷史的塵埃里了。
用戶人頭價值,可不只是作為垃圾流量獲取的那點廣告費!你沖著擼羊毛(每天擼點零花錢)而來,如果在對方眼裡,你沒有超出羊毛的價值,這種生意就是做慈善,可惜公司不是傻子。廣告收費模式只是一個幌子,真正的游戲規則呼之欲出——分紅龍的實質。
養龍游戲背後的公司叫陀螺世界,陀螺世界的主體公司是游戲陀螺。除此之外,這家公司旗下還有陀螺財經、陀螺活動、陀螺名片等各種應用,業務都跟區塊鏈有關。比如定位於區塊鏈行業媒體平台的陀螺財經,基於區塊鏈開發的活動場景應用陀螺活動。區塊鏈,才是這場游戲的最終玩法!跟各種養狗、養貓、養植物的虛擬養成類寵物游戲一樣,都是打著區塊鏈外衣的資金盤項目。接觸過互聯網區塊鏈項目的朋友都知道,這兩年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盤——資金盤、互助盤、拆分盤、釋放盤等等,讓人眼花繚亂。這些盤都說自己旨在利用區塊鏈技術,打造世界通用的虛擬貨幣,然後藉助各種營銷手段,拉人頭進來投資,把幣值拉升,接著官方賣幣套現,跑路,這是最常見的套路。
而只有10萬只的分紅龍,和號稱全網數量有限的其他數字幣,本質上是一樣的東西。當這10萬只分紅龍都被領完後,平台必然會開放交易分紅龍,就像在市面上交易流通的數字貨幣一樣。你以為賺錢靠的是分紅龍的廣告收益?NO!真正賺錢的游戲還沒開始,分紅龍的轉手交易之間的漲跌差價,才是後面拉開大幕的正式玩法!就像股票市場,教科書上告訴你持有股票可獲得公司分紅,但真正投入這場游戲的,有誰是沖著那幾毛錢的股票分紅去的?99.99%的人在這個投機市場中,是通過股票的殺跌買漲獲利的,噢!
你在養恐龍的過程中,除了上面說的並不靠譜的廣告費,並沒有為公司提供任何價值,所以這里就存在一個問題,支撐這家公司真正來做這件事的利益來自哪裡?其實,分紅龍只不過是引流的工具,其真正的目的在於為另一個東西服務。
陀螺世界裡真正值錢的東西是什麼?很多人被事情表面的東西所蒙蔽,別人宣傳什麼就去追什麼。比如,陀螺世界裡的玩家們,大部分都在極力追捧分紅龍。其實,分紅龍只是游戲中的一種道具,或者說是披著福利外衣、吸引你上鉤的魚餌。在陀螺世界之前,這家公司已經構建了一個陀螺系統。這個系統中,有一種東西,可以在整個陀螺生態中互相流轉,各個應用間也是額度共享的。這才是陀螺世界的核心資產:陀螺算力和陀螺幣TLBC。
什麼是陀螺算力和陀螺幣?簡單來說,算力越高,產出陀螺幣越多。算力好比母雞,陀螺幣就是雞蛋。母雞越多,下的蛋就越多。說白了,陀螺幣就是一種虛擬貨幣,這個項目本質上是一個區塊鏈資金盤項目。陀螺生態各應用存在的意義,都在於打造陀螺幣的價值。分紅龍只不過是引流的工具,其目的還是為陀螺幣服務。所以,不要聽信那些攻略上的鬼話,用算力和陀螺幣去買恐龍。恐龍這個東西,只是用分紅利益包裝的,用來迷惑你去給他們拉人頭的工具!真正看懂了這場游戲的人,在囤積算力。(陀螺幣還不可交易)你在傻傻地玩恐龍游戲,而那些看懂了游戲規則的人,在等待這場割韭菜游戲拉開大幕的那一刻:陀螺幣開放交易。所以這也回答了之前的問題:官方真正靠什麼賺錢?靠發行的陀螺幣啊,生產陀螺幣的權利掌握在官方手裡,等陀螺幣值錢了,韭菜鐮刀隨便割!
你又要問了:為什麼現在陀螺幣還沒開放交易?其實,這也是項目方很高明的一個地方。稍微了解過區塊鏈項目的小夥伴都知道,這幾年各種掛著區塊鏈外衣的項目層出不窮,各家都來分一杯羹,結果就是一片紅海。零擼——這個詞其實已經不新鮮了,整個幣圈百分之八十的項目都會帶有零擼兩個字,免費挖礦的人越來越多,沒有幾個是守住一個平台長久玩下去的。復投下車後,人流量不斷流失——大佬拋幣——幣價大跌,這樣的循環一次次上演。只留下一些小投資的散戶守著手裡的幣,望穿秋水。幣圈亂,人心不古,項目方急著套現賺錢,於是一次次殺雞取卵地收玩家們的智商稅。群眾的智商稅收多了,智商水平線自然水漲船高。而這種找個東西用區塊鏈包裝一下,等待升值再套現的割韭菜模式,也被越來越多的韭菜們看清。這種模式的區塊鏈項目,都是泡沫,長期價值為0。你想想,挖礦消耗了巨大的電力,但為這個社會提供了任何價值么?這也是為什麼官方把數字貨幣(虛擬貨幣)統統稱為空氣幣!玩個農葯還能提供給我娛樂價值,養龍的唯一那一點價值也就在這里了吧。
所以,虛擬貨幣泡沫的真相是什麼?——虛擬貨幣的真相:所有的虛擬貨幣項目玩的都是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叫做:共識。幣圈資深韭菜專家L笑來說過:「傻逼的共識也是共識。」共識是什麼?就是一件事物在人群中的受眾面。
所有區塊鏈的包裝,不管是養貓養狗養豬還是養雞養龜,核心只有一點:打造這個虛擬物的共識,用各種營銷手段炒高它的共識的價值。唯有達成這一個前提,才有之後的高價拋盤。等到莊家離場,沒有後續的營銷跟進,共識的價值就煙消雲散,只剩散戶手裡的代幣一天天貶值。韭菜就是這么割下來的。17世紀荷蘭炒鬱金香,80年代中國炒君子蘭,以及近期的「80後炒股,90後炒幣,00後炒鞋」,無不是一場場共識經濟下的資本游戲。
所以回到上面,為什麼陀螺幣還沒開放交易?因為陀螺幣的共識價值還沒打造起來!陀螺世界的高明之處正在於此,同行們在殺雞取卵,他們先把雞養大。這場韭菜盤還處於培養共識、積蓄能量的階段,而沖著分紅龍跟風入場的玩家們,就是正在被養熟中的小雞崽。百年大計,不急於一時。

④ 鞋圈bot是什麼意思啊

Bot也就是常說的「機器人」,通過相應設置後便能自動獲取商品,自動參與球鞋抽簽的程序。從熟悉的SNKRS到各類抽簽網站,或者是需要手動購買的這些網站進行抽簽。

當其他人還在苦苦等待網頁刷新購買球鞋時,Bot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已經完成了購買、付款等一系列操作了,並且在線上抽簽時,成千上萬的Bot加入抽簽,這也是為什麼說能夠中簽的朋友當真是「天選之子」。


(4)幣圈與鞋圈擴展閱讀:

「限量」「稀缺」本身就能刺激人的收藏慾望。在消費心理學中,人們把「物以稀為貴」而引起的「越買越多」,稱為稀缺效應。當一個東西我們買不買都可以的時候,一旦它變成稀缺品,我們想買它的願望就會大大提升。

畫家的原作、印錯的貨幣、已停產的手機、限量發售的鞋子,不管是什麼,只要是限量的、稀缺的,就足夠讓人感到特別。得到稀缺品就意味著我們擁有絕大多數人搶不到的東西,未來可能會擁有無限價值的東西,促使很多人「蠢蠢欲動」。

炒鞋其實並不特殊,這只是由於慾望而誕生的「鬱金香效應」的不斷重復而已。在17世紀的荷蘭,鬱金香一度在鮮花市場上被炒出了天價,供不應求,價格飛漲,投機者瘋狂湧入。而當幾乎每一個投機者都沉浸在突發橫財的美夢當中時,價格崩潰,成千上萬人傾家盪產。

類似的炒作投機一直存在,樓盤、股票、奢侈品、鞋子……這是一種靠投機者的心理預期支撐價格的「擊鼓傳炸彈游戲」,每個人都在賭炸彈不會在自己手裡爆炸。年輕人如果希望通過玩這樣的風險游戲,賭一把來賺錢,那可能需要考慮是否要把未來賭在炸彈上。

⑤ 有哪些明明很醜卻很受追捧的鞋

adidas The Kobe 2

文章圖片4

看到這雙鞋的一瞬間,就覺得好笨拙,感覺好像米老鼠的大頭鞋

臃腫的設計,被很多球鞋玩家稱為「麵包鞋」

文章圖片5

即便它有籃球明星助攻,也難以掩飾它是一雙超級醜陋的籃球鞋

Nike Air MAG

文章圖片6

說起來「回到未來」自研發之後,就在鞋圈裡引起了超大的反響

雖然這雙鞋加入了自動系帶系統,但也不得不說這個鞋略顯老氣

文章圖片7

但架不住很多人對它的喜歡,甚至曾拍賣出88萬一雙的價格

看來丑已經不是大家所關注的了,它的智能設計才是人們喜歡的方向

Jeremy Scott x adidas

文章圖片8

這雙鞋子出來的一瞬間,小編就覺得丑萌丑萌的,還記得陳赫曾經有一雙這個球鞋

這種將玩偶與球鞋融為一體的造型設計,說它幼稚也是有可能的

文章圖片9

而且還出品了很多的造型,有的還帶有尾巴造型,說真的小編不覺得能穿出去

文章圖片10

而且這個球鞋特別不適合打比賽!累贅的不行,估計只有放在家裡當擺件好了

⑥ 投資買gec幣好還是買贊麗生活好

一、GEC環保幣是什麼?

2017年,是數字貨幣ICO最火的時候,也是後來歸零幣誕生最多的年份。

就在這一年,GEC環保幣也順勢誕生了。

根據官方宣傳資料,GEC環保幣是由世界環保創業基金會設計發行,總量約80億個,每五年減半一次。

我爬取了世界環保創業基金會官網源碼後發現,基本就是復制模板。

GEC項目的操作頁面也是low得掉渣。

不過,這完全不影響GEC傳銷騙人。

首先是承諾「只漲不跌「。

GEC對外宣傳是「0投入0風險0運營成本,人人可以參與,人人是主體,礦機專屬,挖幣自己擁有,收益巨大」。

再放上GEC這三年猛烈的幣價漲幅,目前GEC價格超過1300元,3年漲幅超過18000倍,是不是有點心動了?可以說是深深的切中了人性。

其次是傳銷幣必不可少的人拉人機制。

從中很明顯可以看出,想要獲得更多的GEC幣,核心方式就是兩個:

1.不停得買雲礦機;

2.不停推廣拉人頭得雲礦機和收益分成。

於是,傳銷的輪子就這樣轉起來了,根據官方的信息披露,GEC平台注冊用戶早已超過了兩百萬。

二、3年了,為什麼GEC還活著

在此之前,打著區塊鏈和挖礦旗號的資金盤並不少,諸如五行幣、魔根幣等等,但過不了1年就會崩盤或被警方破獲。

GEC的發行組織世界環保創業基金會,也在2019年4月份就被官媒《北京商報》點名曝光過,並指出其高收益、拉人頭、涉嫌傳銷、違規ICO等一系列問題,6月12日,還被浙江民政廳列入了非法社會組織的打擊名單中。

今年4月14日,有個網友在紅網百姓呼聲中向有關監管部門咨詢GEC環保幣是否是非法傳銷,隆回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經過調查後給出了明確的結論,「GEC環保幣」的運營方式涉嫌傳銷。

看到這里,一個大大的疑惑湧上心頭,為什麼被定性傳銷騙局的GEC過了3年還活得好好的?

⑦ 鞋圈變成了「韭菜園」到底是誰在炒作

業內一些人士表示,「炒鞋」的做法實際上是將幣圈的浮躁和割韭菜之風引入到頭腦不成熟、缺乏理財風控制意識的95後和00後群體中,並將鞋圈視為「韭菜園」。這種「孤注一擲」的做法不利於行業的長期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的通報顯示,「炒鞋」行業背後可能存在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金融欺詐、非法傳銷等相關經濟金融違規行為,值得警惕。

⑧ 「球鞋一面牆,堪比一套房」 ,本應穿的鞋子為什麼被狂炒

人的消費心理觀念吧,他們對鞋子的追求比較盲目和瘋狂

⑨ 鞋子是穿的,為什麼現在卻成了炒貨工具

從炒股票投資房產,到現在的抄幣炒鞋,給人的覺得便是「萬物皆可炒」。一股新的項目投資風潮正攜手並肩年青人的時尚潮流的浪潮湧動往前。但是,球鞋為什麼有使用價值,喜好為何能變為做生意,哪位球鞋銷售市場身後的大贏家呢?最先,大家談一談球鞋文化藝術

球鞋文化藝術

一雙球鞋為何能令人如痴如狂,大家以AJ為例子,飛人麥克爾·飛人喬丹是NBA在歷史上第一位有著「新世紀選手」頭銜的超級巨星,被稱作籃球之神。NIKENike設計方案的喬丹系列籃球鞋(球鞋)Air Jordan,遭受足球迷們的鍾愛和青睞。第一代喬丹鞋發生於1985年,1994年和2001年NIKE企業依次2次再度生產製造了這款鞋。經典顏色為紅黑搭配,除此之外則為藍黑色配搭。

受歡迎球鞋的價錢翻好幾倍都並不是難題,極高的盈利被愈來愈多投機倒把者看上,很多平常人舍棄炒股票抄幣,添加炒鞋銷售市場,炒鞋宣布變成一種「投資方法」。總體來說,2015 年以前,10 本人里有 9 個掙錢,2017 年以前,也是有一半的人能賺到錢。而就在這里2年,炒鞋不會再穩贏不賠,10 本人里邊很有可能有 7 個虧。球鞋的輝煌時代早已過去,現如今的球鞋銷售市場,更好像「股票市場」。最終,或是勸告大夥兒一句,鞋圈有風險性,進入市場需慎重。

⑩ 球鞋市場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炒作

因為太賺錢了「阿迪和侃爺合作的球鞋'椰子2',發售價格才1999元,過了一天店門外就有人3萬塊錢來收。」

最近,潮鞋走進了大眾的視線,而買賣潮鞋,居然變成了一種「發家致富」的手段。這幾個月,網路上流傳著一句話:「70後炒股,80後炒房,90後炒幣,00後炒鞋。」「10年前你錯過炒房,5年前你錯過炒比特幣,現在難道你還要錯過炒鞋嗎?」那些「鞋圈兒」的年輕人,大喊著這樣的口號,紛紛加入了「炒鞋」的浪潮。是的,當炒幣的熱潮已經逐漸趨於平淡的時候,朋友圈裡又悄然興起了一個新的熱炒對象:球鞋。

發售價1000+的聯名款球鞋,轉手賣個10000+,這在「鞋圈」,根本就是司空見慣。

甚至不斷有這樣的新聞爆出:

「20歲的大學生,靠炒鞋月入4萬,賺足了學費、生活費,實現經濟獨立。」

「一名年輕小伙小明,父親贈予其100萬元首付買房,然而,他竟然把所有錢全都拿來炒鞋了,這可把老父親氣炸了,要斷絕父子關系。然而一年過去,當初用100萬買回來的鞋,轉手賣出去,已然變成500萬,年輕小伙直接全款買房.......」「一位20歲的華裔年輕人Allen Kuo,靠炒鞋年入百萬。」「鞋圈」的瘋狂,讓這幾年見過世面「幣圈」玩家們,瞠目結舌。

所以一時間,不管是不是真熱愛,大量年輕人瘋狂湧入「鞋圈」炒鞋。

熱點內容
數字貨幣交易所做市商 發布:2025-05-17 22:42:14 瀏覽:637
怎樣操作數字貨幣周期合約 發布:2025-05-17 22:40:01 瀏覽:823
深圳灣去香港灣仔會展中心 發布:2025-05-17 22:35:36 瀏覽:190
韓國打壓比特幣 發布:2025-05-17 22:35:36 瀏覽:326
微笑doge狗 發布:2025-05-17 22:27:52 瀏覽:902
中國區塊鏈網元寶 發布:2025-05-17 22:27:40 瀏覽:298
雪球數字貨幣交易所app 發布:2025-05-17 22:02:08 瀏覽:392
直播doge 發布:2025-05-17 22:02:08 瀏覽:896
區塊鏈技術要不要學 發布:2025-05-17 21:48:50 瀏覽:838
誤點了移動5g合約套餐怎麼辦 發布:2025-05-17 21:34:54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