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聶談幣圈
㈠ 當代,你心目中的英雄,說說你自己心理的想法,分高,好好答
聶衛平——我心目中的英雄
又有人在罵老聶了,這次是輸給了韓國的宋泰坤,而且是「上午第一個就認輸了!」,於
是,不僅僅是老生常談的昏著,還有一個拼搏精神不夠的問題,更有了外卡就不該給老聶
的說法。我不知道之前到底有多少人會期待著老聶能上演奇跡,能笑到最後,或者希望著
老聶至少能拿下一局吧,其實,贊助商比大家都看得更清楚,外卡給老聶,就是看重老聶
個人的影響力,而不是棋力的高下,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吧——誰也不能忽視老聶所帶來
的眼球效應。
但老聶還是輸了——又見昏著,於是乎罵聲四起,似乎大家都有意無意忽略了一個事實:
在中國棋壇上,誰能一見宋泰坤的名字就能拍著胸脯說:「他,我拿下了!」。老聶是輸
了一盤原來不應該輸的棋嗎?還是沒有倒在一場血腥壯烈的廝殺後而顯得不夠意思?我們
真期待著老聶再颳起一陣旋風嗎——象二十年前的那樣?
就一個鬥士的角度而言,老聶的劍早已斷了,在人生可能達到的最為輝煌最為燦爛的那個
境界的前一分鍾,老聶倒下了,盡管他離那一切已是那麼近,近到只有一張紙的厚度,但
就是這一樣紙,老聶手中這把喋血無數的利劍卻不能刺穿,老聶如山一般轟然倒下,砸碎
的是一代中國人的圍棋霸主情結。
曹薰鉉擊碎了老聶手中的劍,他可能也不會想到,實際上他終結的是一個時代。自此,老
聶離顛峰漸行漸遠,留下的是直到現在也沒有任何一位中國棋手能突破的高度。
一個英雄的誕生
從上個世紀到現在,如果說中國圍棋歷史上出現過可以用「某時代」這樣的字眼表示的一
個階段的話,毫無疑問,這樣的一個時段可以被稱做「聶衛平時代」,以前三屆中日圍棋
擂台賽為其顛峰時期。
在第一屆擂台賽前,老聶已經建立了其中國棋壇霸主地位,在當時中日對抗賽之類的比賽
中有所建樹,也戰勝過石田芳夫這樣的超一流棋手,也曾讓日本媒體發出過 「聶旋風」
之類的驚嘆,而彼時中國棋手也經過多年的努力,在對抗賽中得到有一部分日本強九段參
賽的「待遇」。盡管如此,日本棋界眼中的中國棋手還是不能被稱之為對手的,搞個擂台
賽,沒有哪個日本棋手會覺得這將會是一場激烈的肉搏。第一屆的豪華陣容與其說擺出一
付不能輸的姿態,不如說是想展示一下泱泱圍棋大國的風采。小林光一、加藤正夫、藤澤
秀行,三位如日中天的人物赫然出現在擂台賽名單上,不是用來戰斗的,而是用來供人景
仰的——賽前,日本棋界和媒體發出前兩名(還是三名?記不清了)棋手就會橫掃中國棋
手的宣言。
彼時的江湖是東洋豪傑們君臨天下的江湖。
充滿戲劇性的場面出現了,低調出征的中國棋手一開始就讓擂台賽振奮起來,第二位出場
的江鑄久連斬五將,直接攻到小林光一面前。或許從那一刻起,真正的較量開始了——可
能在中國棋手賽前能看到的目標就是請出小林吧。
小林坐在擂台前,冷峻、傲慢,鏡片後面閃爍的是殺手眼中的光芒。江鑄久……曹大元、
劉小光、錢宇平、馬曉春,六位中國一線棋手倒在小林的刀下,夕陽慘淡,小林還刀入鞘
,打量著一步步走近的老聶,身後是日本棋院正在籌辦擂台賽閉幕式的一片忙亂……
在經過無數次對對手的研究、經過無數個不眠的夜晚,一路跋涉的老聶站在曾兩度敗北的
強大對手面前。我至今無法想像老聶當時的心境,我所能看到的久遠年代易水河前的那個
身影,眼中流露的困獸才會有的奪人心魄的精光。退無可退,老聶用盡畢生功力揚起手中
長劍……
那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局棋,聶衛平時代真正浮出水面,擂台賽成就了老聶,也成就了
中國圍棋。
與現今一流棋手趕場般參加各種被冠以「世界」兩字的比賽不同,當年擂台賽是唯一的國
與國之間的交流,而擂台賽的形式又極賦「血腥」意味——一招定勝負,如果輸了只有再
等來年。在這種無路可退的、俄羅斯輪盤賭般的決斗中,老聶連勝11次,這對一個棋手技
術和心理的考驗是不言而喻的,堪稱夢幻一般的勝利。
聶時代的意義不在於老聶放倒了多少日本超一流棋手,而是老聶以一已之力開創了與日本
這樣的圍棋強國平起平座的局面,更為重要的是,老聶的勝利讓數以千萬計的中國人知道
了圍棋,喜歡圍棋——我學棋的那個年代,老聶兩字是和圍棋劃等號的。此後的馬曉春拿
下了老聶沒能拿下的世界冠軍,但遺憾的是,馬小的勝利只是個人的突破,而不是另一個
時代的開始。馬小以後,江湖大亂,我們只有呼喚勝利的美好願望,而沒有橫空出世的利
刃了。
英雄從來不是個人的英雄,英雄是大眾的英雄!
老聶,是那個時代的英雄!
一個時代的終結
一時間,聶衛平的名字傳遍大江南北,老聶行走的道路充滿鮮花和掌聲,老聶有點暈了!
提起那一時期的老聶,我總是想起這樣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老聶不是一個完全能夠自
律的人,身上充滿了「動」的因素,而圍棋這種技藝,又確實需要棋手能夠「靜」下來,
尤其是現今這樣一個技術至上的時代,這一點看看當今武林盟主昌鎬哥是怎麼回事就知道
了。
老聶愛好頗多,在各個領域開始展示自己的風采,在受到各界人士歡迎的同時,身上鬥士
的力量卻在慢慢地被侵蝕。老聶被封為「棋聖」,這與日本頭銜戰中的「棋聖」不同——
被封為聖,這在中國文化中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孔聖人自不必說,書聖、詩聖……無一
不受千古景仰。老聶在還沒完成其霸業的時候,卻迎來了如此巨大的一道光環。鄧小平在
某場合接見老聶時,說了一句話:「……聖人不好當喲!」現在想來,偉人的話確是耐人
尋味啊!
應氏杯決賽原本可以是老聶人生輝煌的又一起點,但不幸卻成為聶時代崩潰的開始,而這
一次,命運原本是完全可以被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如果老聶能夠拿出對小林光一的態度
對待曹薰鉉,如果老聶內心還殘存著背水一戰的鬥志的話,老聶個人和中國圍棋的歷史都
將會是另外一番景象的。
老聶可能沒想到挑戰來得這樣快。老聶是一時代的英雄,但還不是一個時代的巨人。老聶
以擂主的眼光打量曹薰鉉的時候,歷史又一次重演了,只不過這一次,老聶扮演的是小林
的角色,而曹卻成了當年的老聶。
對決一開始,老聶便身中一刀,但這並不足以使他警醒,老聶以完美的手法結束了第二三
局的戰斗,此役曹多少顯得有點不堪一擊,不可否認的是老聶手中的劍依然犀利無比,但
殊不知在不斷的侵蝕中,這劍法已然有了微小的破綻,對曹薰鉉這樣的刀客來說,這一點
點的破綻已經足夠了。
老聶倒下了,倒在背水一戰的曹薰鉉的刀下,曹回國後受到民族英雄般的待遇,曹的勝利
在韓國掀起一波圍棋浪潮。老聶倒在一次決定終身的決斗中——勝者一躍龍門,敗者開始
走向谷底。
老聶的失利不僅僅是個人的失敗,我始終認為這是中國棋界的一次失敗,在老聶的劍漸漸
失去光芒的時候,中國圍棋也在馬小短暫的勝利後,開始失去圍棋強國的夢想。反觀韓國
,在曹薰鉉身後,十幾歲就出道的冷麵殺手李昌鎬橫掃中日高手,君臨天下,不可一世。
而李的身後又是一波又一波刺客般的棋手,出手雖不是全無套路,卻是著著見血——沒有
了小李飛刀的刀,江湖就是阿飛們的天下了!
十多年過去了,我始終在想這樣一個問題:如果當年老聶拿了應氏杯,中國圍棋又當如何
?
㈡ 《都挺好》:蘇大強的晚年生活為何會如此「冷清」
自老伴兒去世之後蘇大強的作妖之路就開始了,各種折騰兒女,各種提無理要求,弄得一家人非常無語。蘇大強有兩兒一女,孩子們的日子都過得相當不錯,而且他自己又有退休金,有老宅子,身體強健,可以說蘇大強晚年的資本還是相當雄厚的。可奇怪的是這蘇大強為何會把一盤好棋下得如此糟糕呢?他的晚年生活為何會如此寂寞,甚至是冷清?為何他身邊連個知心的人都沒有,連個能說上話的朋友都沒有,就連兒女們都不願意搭理他呢?
㈢ 《都挺好》:老聶過得比蘇大強好
老聶是蘇大強的同事,兩人年輕的時候都在圖書館工作,但那時候兩人的關系一般,也就是普通同事,很少來往。退休後,老聶在飯店偶遇蘇大強,兩人一見面就互相炫耀,從此寂寞的兩人就開始做伴兒,常在一起聊天、聚會、吹牛、炫耀,最後竟然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老聶第一次見蘇大強的時候就向蘇大強各種吹噓自己的生活過得多麼的滋潤,兒女多麼的孝順等等,而有三個孩子的蘇大強在老聶面前似乎就有些狼狽了。
可是老聶為何會看著比蘇大強過得瀟灑呢?兩人同時投資賠了錢,蘇大強要死要活的,最後女兒給他把錢補上他才開始消停了,那老聶怎麼就沒什麼反應呢?其實,老聶不過是活得比蘇大強明白罷了!他是獨居,自己有退休工資,也有一定的積蓄,這些錢他的兒女們都不管全憑他自己支配,最主要的人家賠的不多,所以人家比蘇大強淡定。後來即便知道了蘇大強是靠兒女自己添錢才平息的風波,但是他依然是看破沒說破,因為人家知道如果告訴他真相,蘇大強一定還會繼續鬧,還不如讓他什麼都不知道呢!
老聶跟蘇大強一樣退休後都感到孤獨寂寞,但是人家比蘇大強的心態好,平時出去聽聽評彈,吃點喝點,到處玩玩兒,這樣日子過得才有意思,才不那麼枯燥。老聶活得比蘇大強明白,離兒女遠點,別給人家添麻煩,自己自由自在的活著多好。再看看蘇大強,整天就會圍著兒女找麻煩,弄得大家都不高興,說白了就是想不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