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有單一元素的星球嗎
1. 能存在一個完全是金元素的星球嗎
宇宙里不可能有全是黃金的星球.
理由如下.
先說說宇宙中的黃金是怎麼來的.金的原子序數和質量比鐵大.恆星中發生的核聚變反應到鐵就結束了,原子序數比鐵大、質量比鐵重的元素只能在大質量恆星發生超新星爆發時生成.而且原子序數越大、質量越重的元素,生成的量越少.金在所有元素中屬於相當重的元素,即使在超新星爆發中,生成的量也很小.
超新星爆發中生成的比鐵重的元素,大部分會留在恆星核中,與恆星核一起收縮成為中子星或黑洞,只有少量重元素會與爆發物質一起拋入太空,與彌散於宇宙空間中的星際氣體雲混合在一起,成為形成下一代恆星和圍繞恆星運行的行星的原料.
也只有當星際氣體雲受到某種引力擾動時,星球才能形成.而且形成星球時,總是重元素在中間,成為星球的核心和引力源,吸引其它物質聚集在它的周圍,使質量越積越多,最終形成質量不等的星球.
由於星際氣體雲中什麼物質都有,在形成星球時,也就不可能有選擇性,只讓某種元素集聚起來.
所以,形成的星球中也是什麼元素都有的.雖然有可能某些元素多一些,某些元素少一些,但單獨由一種元素形成的星球肯定是不存在的.特別是像黃金這樣的元素,本來就少,就更不可能單獨由黃金組成一個星球了.
2. 宇宙其他星球上還有地球上沒有的化學元素嗎
普通星球可以說沒有,能相對穩定存在的——包括放射性元素,都能在地球找到,少數穩定性很差的其它星球也留不住,另外人類在地球上製造出一些生命——半衰期極短的元素,在其它普通星球都沒有。
當然,在特性星球,黑洞,中子星,能製造比地球更多的元素——它們是特性星球。
3. 宇宙有隻有地核的天體嗎
所謂地核,是人類考察了地球結構而劃分的,
金星
和地球相似,是類地行星。我們知道,行星是不發光的,它們是恆星死亡以後誕生的宇宙灰塵--重元素聚集組成,這些重元素以及化合物的密度都不相同,地球是在行星碰撞中誕生,地球以前的行星都是由各種亂七八糟的灰塵聚集成的。密度大的在地心,密度小的在表面,地核密度高,溫度高,地球表面由於冷卻,適合人類生存。行星由於是亂七八糟的灰塵組成,是不可能象太陽那樣擁有單一的氫元素的。地核的溫度再高,也不能和太陽比。宇宙中只有恆星是單一元素,如果說太陽是【地核】的話,是熱量非常高的【地核】,行星都是亂七八糟的重元素組成,比重大的在中心,都會形成有地核結構。如果純地核,除非單一元素。恆星是放射,行星是吸收宇宙灰塵。所以,我認為,只有地核的天體是不存在的。
4. 鑽石很美,它是地球上唯一由單一元素構成的物質嗎
地球上發現的這些化學元素在其他星球上同樣廣泛存在。當人類登上月球時,知道月球土壤中富含氦,銀還有水。太空機器人也成功著陸於我們的鄰居火星,它的土壤中含有大量鐵元素與氧氣化合成我們最為熟悉的銹紅色氧化鐵,我們還知道金星稀薄的大氣層中含有豐富的硫元素。人類的太空船甚至到達了位於太陽系邊緣的海王星上,並發現那裡充滿有機分子,例如甲烷。
每個元素都有其獨一無二的顏色,正是這種特性告訴我們星球的元素成分。但實際上並不僅是觀察每顆星所放射出的光彩那麼簡單,要究其原因,只要看看離我們最近的星體太陽。這是我們太陽光的光譜,咋一看非常眼熟,很像一個加寬版的彩虹,因為彩虹確實是這樣的,只是那個光譜是掛在天上的。如果你近距離觀察光譜,會發現這個光譜上有一些黑色的線,這就叫吸收譜線。太陽的每種元素不僅發出一種固定的光,它還會吸收某種固定的光。只要找出這些黑線在太陽光中的位置,我們就能列出一個其組成元素的表,跟條形碼一樣。不僅是太陽,你能看到的任何星星都可以如此分析,這樣就能准確地推測其組成元素。
5. 請問在宇宙中有沒有跟我們地球一樣的星球呢
很可能沒有。
宇宙中每一個星球都誕生於星際氣體雲中。任何一團星際氣體雲都有不同的大小,不同的組成成分和不同的質量,每一個星球的誕生過程也都不同,所以每個星球的大小、組成成分、質量、與中心恆星的距離,以及中心恆星的質量、大小等也不可能相同。所以,宇宙中每一個星球都是獨一無二的。
太陽如此,地球如此,火星如此,月球也如此。
在宇宙中,找到與地球相似的星球有可能,但要找到一顆與地球完全相同的星球則可能性近乎為零。
6. 宇宙中,其它星球有地球沒有的物質或元素嗎
刨去暗能量和暗物質,實際上我們比較熟悉的物質世界只佔宇宙的7%以下,其中最熟悉的地球上的物質(不限於存在地球上)約占據0.03%,可以說我們對宇宙幾乎一所所知。所以,外星球是否存在地球上沒有的物質,當然,可以,有!
7. 為什麼太陽系中只有太陽成為了恆星,它有什麼特殊之處
宇宙中的天體有很多種類,就單一的星球類天體而言,從小到大有小行星,矮行星,行星,褐矮星,恆星等。我們的地球是一顆行星,而太陽是一顆恆星,而地球之所以圍繞太陽運行,從根本上來說是由於太陽的質量比地球更大的原因。
8. 地球上的元素是宇宙中的全部嗎有哪些元素只有外星球才有的
這個問題問不同的人,將會得到不同的答案,但科學家大都會給出這樣的答案,地球上就包含了宇宙中所有元素!似乎沒有商量餘地,連可能都不加,為什麼科學家會給出如此明確的答案?
而暗能量,那就更飄渺了,盡管有證據表明它存在,但暗能量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會那麼變態?科學家也想知道!
9. 地球上的化學元素是宇宙中的全部元素嗎還有沒有發生的元素嗎
科學進步從來都是人發展的根本條件。我們看到的所有技術,其實都是源於科學的進步和發展。當初化學也是理科的研究方向。地球上其實有很多元素。這時候人們會問,地球上的化學元素是宇宙中所有的元素嗎?還有別的嗎?其實肯定不是宇宙中所有的元素,因為其實很多元素都是隕石帶到地球上來的。宇宙中的元素肯定比地球上的元素多,或者說地球上的元素,我們還沒有完全發現。
首先,人類一定是目前地球上最聰明的生物。在物理、科學、化學等方面有很大的研究。我們的生活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經過研究發現,地球早期之所以能夠誕生生命,並不僅僅是因為水資源,很多人認為“水是生命之源”,水可以導致生命的發展,這仍然需要大量的資源,而隕石就是帶給地球的眾多元素之一。隨著燃素理論的衰落,人們逐漸認識了元素。到了18世紀拉瓦錫的時候,他通過硫、錫、鉛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定義了氧化理論。到1789年,他編制了33種元素的化學元素表。
10. 宇宙中存不存在沒有碳元素的星球
應該是存在的。是剛剛達到恆星質量下限的紅矮星或棕矮星。
宇宙誕生時,只形成了兩種元素,就是氫和氦。第一批星球形成時,也只有這兩種元素。
恆星內部要進行核聚變反應,先是氫聚變為氦,氦再聚變為碳。在恆星質量增大時,碳還可以繼續聚變為更重的元素。但如果恆星質量很小,剛剛達到產生核聚變反應的質量下限,恆星中最重的元素就只能是氦。甚至連核聚變反應都無法發生,那還是只有氫和氦。這就是宇宙誕生後形成的第一批紅矮星和棕矮星。
紅矮星因為質量小,核聚變反應程度低,所以壽命長。它的壽命可達數百億年。而宇宙誕生至今也只有137~138億年。所以這一批紅矮星仍然在發光發熱,但成分只有氫和氦,沒有碳。
而比紅矮星質量更小的棕矮星,連核聚變反應都不能發生,只能保持原始宇宙的成分,即氫和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