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馬社區幣圈
① 第一版人民幣面值一萬元的「牧馬人民幣」現存數量最為稀少,請問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原因:
1.面值大,你想那個兵晃馬亂的時候一萬元是多大的一筆錢,有多少人能有機會那到這筆前,即使拿到了,誰會一直藏著不用.
2.發行少,在57年後不久國家就不發行1W元貨幣,逐漸回收了.因為大面值的紙幣並不利於國家的經濟發展.在建國初期,經濟混亂,才造成大面值貨幣的偶爾產生.
3.時間久,具今半個世紀,中國又經過那麼多風雲變換,對於紙幣的保存,特別是絕版紙幣的保存多少有影響.
我最近聽說在現在這張交換價已經高達17.5萬人民幣.相信不是專業收藏人民幣的行家是不會出這樣的價格來收購的吧
以上觀點屬於個人,如有雷同絕非抄襲
② 這是我親自在顯微鏡底下照的第一套人民幣《牧馬圖》懂的來跟我說說是真是假家傳的。
對於第一套人民幣假票的識別,一般從紙張、頤色、字體、暗記、圖案、底紋、票幅大小與磨損越色等8個方面著手。
(1)紙張:假票所用的紙張與真票有明顯的區別。假票多為草紙或普通一朽寫紙,這些紙的密度鬆散,容易毛糙,易造成整個票面模糊不清。真幣發亮,而假票則常常沒有亮光。如貳佰圓排雲服、伍仟圓的耕地其假票票面顯得暗淡無光。鑒別時要觀察紙的厚薄程度、纖維粗細、柔軟程度等,凡被鑒定的紙幣紙質不符合真票紙質的,就值得懷疑。
(2)顏色:假票一般套色不準,色彩與真票有明顯區別,票面、背面裝飾性花紋往往模糊不清,難以辨認,失真度大,票面的各種襯底花座顏色與真票差別較大。如壹佰圓耕地、工廠假票票面中心壹佰圓襯底花座較真票淡,工廠煙囪上只有雲彩而沒有煙漢如壹佰圓北海橋真票票面中央襯底花座為兩種顏色組成,而假票的襯底花座只有一種頤色;伍佰圓的農民、小橋票面為深豆沙色,而假票的顏色則成了醬紫紅色。當然,第一版人民幣的色差也較大,這應與假票區分開。
(3)文字:假票缺乏神韻,有的甚至筆劃不清,扭曲變形,底版上的裝飾性細字不清或重疊、票面編號與真票大小不一。如份票壹萬圓軍艦的票面冠字與編號較真票大,票面周緣的裝飾性細字「一萬元」模期不清.細細觀察票面與票背的主要文字常可見到筆劃有差異,且票面上正、副行長章與底邊裝飾性花紋接觸,真票中正,副行長章與裝飾性花紋有一定的距離。
(4)暗記:暗記是銀行為了防範偽造而採用的一種識別手段,在設計與製版時,常在票面或票背的特定位置留下記號,以便專業工作人員鑒別。第一套人民幣的許多幣種上都有暗記,如壹仟圓的推車、耕地票背船首有「解放號」三個字,而假票舉仿後的暗記變形不清,筆劃扭曲,又如真票壹佰圓拱地、工廠票面右圖房前有一「x」字,假票也有暗記「x」,但筆劃粗細不均,細心觀察仍可以發現。
(5)圖案:真票與假票的圖案也有十分明顯的痕跡,假票的正面人物形象缺乏立體感,顯得呆板、僵硬、不自然,票面常易遺漏某些局部。如假票壹萬圈的雙馬耕地,除了主圖耕地的人與馬顯得不自然外,主圖後人趕馬的鞭子上只有鞭桿而N印了鞭繩,細心者一看便知。
(6)底紋:第一套人民幣部分面額幣種的票面上有各種圖紋與文字組成底紋,而假票則常缺少底紋。如真票壹佰圓耕地、工廠為全版「中國人民銀行」底紋;又如壹仟圓耕地、天壇則用幾何圖形與「壹仟」組成全版底紋。而假票則常看不到或看不清底紋。
(7)大小:假票的票幅大小與真票常有一定的誤差,或大或小(但也有與真票大小完全一致的)。如壹佰圓耕地、工廠的真票票幅為133 x 69mm,而假票的票幅比真幅要小,為131x68mm;又如壹萬元軍艦票幅為140x75mm,而假票票福為139x72mm,明顯小於真票。
(8)磨損褪色:紙幣進入流通領城後的時間越長,自然磨報與自然褪色越重。真紙幣的自然磨損程度與自然褪色程度往往是同步的,互相協調的。而假票沒有考慮這二者的協調性,常做成褪色嚴重而未磨損的新紙幣,或未褪色的新紙幣磨損嚴重。
其中鑒別假票最有效的方法是,紙張與票面的顏色鑒別。這是因為:紙張與油墨是工業產品,從原材料配比、生產方法到紙與油墨的質量都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在不斷提高和改進,偽造者不可能從偽造紙張來開始偽造紙幣,也不可能找到與當時印真紙幣一樣的油墨和印色油,只能採用現代生產相類似的紙張、油果與印色油,而且未經自然褪色、變色,其差別必然存在。當然,對真假票的鑒別,是建立在對實物的反復觀察、揣摩、比較的基礎上,如果離開這些,縱然理論上滾瓜爛熟,一旦接觸實際也真偽難辨。
③ 第一版人民幣,面值一萬元(牧馬圖)能賣多少錢
一萬元牧馬圖,全品相62—64萬元,就是七、八品價格也是不菲的,恭喜你,發財了。
lxt8861才是放屁呢!懂不懂第一套人民幣?
一萬元雙馬耕地的價值就要差許多了,全品相的在1900元左右,八品的價值大約是900-1000元。
④ 1951年的駱駝圖案人民幣一萬元,現在價值多少錢
第一套人民幣中的10000面額駱駝圖案,收藏價值僅次於“史上最牛人民幣”10000面額的牧馬圖案。在一些相關網站的數據中,價格在幾萬到幾十萬不等。主要還是看品相,品相越高價格越高。
第一套人民幣最早發行於1948年1月,這套人民幣和現在的有很大差別,其中最小的面值是1元,最大的面值有50000元。因為是第一套人民幣,礙於當時的各種情況,出現了各種版別。12種面值,有62種不同的印製方案。這套人民幣流通時間比較短,在1955年就停止流通,是人民幣收藏的頭號選手。
而在第一套人民幣中,還有四大珍品和十二珍品的說法,一萬元的駱駝圖位於十二珍品。在我國的人民幣收藏圈內,地位僅次於第一套人民幣里的萬元牧馬圖。
在第一套人民幣中,價格最高的是一萬元的駱駝隊圖,在同等時期的拍賣價格,要遠遠超過駱駝隊圖。在2005年的佳士得拍賣會上,一張8成的一萬元牧馬圖價格達到了20萬元。要知道在當年,一張9成的駱駝圖才6.38萬。如果按現在的市場價值看,恐怕牧馬圖價格早已超過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