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是宇宙第一元素
Ⅰ 宇宙中為什麼最開始的元素是氫元素
氫在宇宙中是質地最輕最活躍的元素,喜歡低溫的環境,遇到氧產生水分子,遇到明火發生爆炸。氫,可能與暗物質走得最近的元素,與氦原子發生化學反應能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是產生恆星物質的源頭。總星系進入物質周期,億萬星系黑洞相繼在其旋轉軸心附近劇烈碰撞,最先誕生的就是中微子,其次是電子,再其次是質子,最先誕生的元素,必然是氫元素。
在排列過程中,他發現一些元素位置與其性質不符,他大膽地認為該元素的原子量測錯了,並重新測出該元素的正確原子量。更為可貴的是,他根據元素性質變化的規律,在按照元素性質周期性變化的表上,留出一些空格,後人就逐漸發現了一些新元素,恰好填在空格的位置。門捷列夫雖然是按原子量大小由小到大排列的,但可貴的是,其順序與後人按照原子核中質子數排列的順序完全重合,進一步證實了門捷列夫求實的科學精神。在所有元素中,氫元素原子量最小,為1.008,理所當然排在第一位。
Ⅱ 宇宙中最多的元素是什麼
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氫。
氫是一種化學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於第一位。在地球上和地球大氣中只存在極稀少的游離狀態氫。在地殼里,如果按質量計算,氫只佔總質量的1%,而如果按原子百分數計算,則佔17%。
氫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水便是氫的「倉庫」——氫在水中的質量分數為11%;泥土中約有1.5%的氫;石油、天然氣、動植物體也含氫。在空氣中,氫氣倒不多,約占總體積的一千萬分之五。
在整個宇宙中,按原子百分數來說,氫卻是最多的元素。據研究,在太陽的大氣中,按原子百分數計算,氫佔81.75%。在宇宙空間中,氫原子的數目比其他所有元素原子的總和約大100倍。
(2)氫是宇宙第一元素擴展閱讀
氫元素具備的一些理化性質如下:
1、氫是原子序數為1的化學元素,化學符號為H,在元素周期表中位於第一位。其原子質量為1.00794u,是最輕的元素,也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大約占據宇宙質量的75%。
2、主星序上恆星的主要成分都是等離子態的氫。而在地球上,自然條件形成的游離態的氫單質相對罕見。
3、氫最常見的同位素是氕,含1個質子,不含中子。
4、在離子化合物中,氫原子可以得一個電子成為氫陰離子構成氫化物,也可以失去一個電子成為氫陽離子,但氫離子實際上以更為復雜的形式存在。
5、氫與除稀有氣體外的幾乎所有元素都可形成化合物,存在於水和幾乎所有的有機物中。它在酸鹼化學中尤為重要,酸鹼反應中常存在氫離子的交換。
6、氫原子則有極強的還原性。在高溫下氫非常活潑。除稀有氣體元素外,幾乎所有的元素都能與氫生成化合物。
Ⅲ 宇宙中有地球上不存在的元素嗎為什麼最多的是氫
宇宙中還有地球上不存在的元素嗎?
自從門捷列夫發明化學元素周期表以來,人們發現了新的元素。目前,對新元素的探索主要是從人工合成和自然探索兩個方面進行的。新元素的人工合成主要是通過高能中子長期輻照、核爆炸和重離子加速器等現代實驗手段來實現的。此外,還可以從宇宙射線、隕石和衛星石以及天然礦物中發現新元素。
現在,人們已經能夠在實驗室里通過核碰撞創造出新的元素。例如,2014年,日本使用rilac直接加速器加速鋅粒子並撞擊一片鉍箔,從而創造出第113號元素“Unt”。然而,這些人工元素的壽命極短,113號元素只存在萬分之三秒,並立即衰變為其他元素。2016年,科學家們用人工元素鐦(californium)去撞擊鈣,製造出一個原子核中含有118個質子的新原子。這種元素僅僅存在了1毫秒,但卻是人類製造的最重的元素。
如果我們銀河系的初始狀態是全氫的話,那麼第一代恆星應該都是由氫組成的;第一代恆星死亡後,各種元素產生的擴散,使得銀河系的組成發生了變化,所以原來的第二代和第三代恆星的原始組成就復雜了。
我們的太陽現在正處於氫燃燒階段,但有鐵等重元素,所以我們可以肯定它不是第一代恆星。而地球只能由第一代或第二代恆星的殘骸形成。地球的鐵心,地球上的各種元素和放射性物質都顯示了這一點。這就是為什麼地球上有這么多的元素。
Ⅳ 宇宙中含量最豐富的元素是什麼
氫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在我們知道的宇宙范圍內,超過總數90%的原子都是氫。第二輕的元素是氦,雖然它在地球上相當稀少,卻佔了宇宙間除氫以外剩下10%原子數目的大部分。常溫下呈液態的金屬元素是汞..
雖然氫元素在地球上的豐度非常低,但這種元素在整個宇宙中的含量最高,其質量佔到了整個宇宙的75%。那麼,為什麼宇宙中會有這么多元素呢?氫元素以及其他元素都是怎麼來的呢?
氫元素的來源
作為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號元素,氫元素是宇宙中第一種被合成出來的元素,它們出現在極早期的宇宙中。氫原子核(氕核)中只包含一個質子,也就是說,質子就是氫原子核。一個質子俘獲一個電子,可以形成穩定的中性原子,這就是氫原子。
在138億年前,宇宙從熾熱緻密的奇點中發生大爆炸而誕生。此後,空間經歷了極其短暫的暴脹過程,宇宙溫度從10^32度的普朗克溫度迅速降低。宇宙開始合成出了誇克、膠子和輕子基本粒子,但那時的溫度高達數千萬億度,這些基本粒子處於誇克-膠子等離子體的狀態。
到了宇宙誕生大約1微秒之後,宇宙開始了重子產生過程,誇克在膠子的束縛下合成出了質子和中子。理論上,宇宙中最初合成出來的質子和反質子數量應該是一樣的。但如果是這樣,正反質子就會完全湮滅成能量,也就不會有現在充滿物質的宇宙。關於正反物質的不平衡,有很多理論解釋,其中包括CP(電荷共軛和宇稱)對稱破缺。
不管怎樣,在早期宇宙中,每產生一億零一個質子,對應會產生一億個反質子。到了宇宙大爆炸之後100微秒,空間持續快速膨脹,宇宙的溫度下降到了大約10萬億度,反質子都被湮滅掉,最終只有質子殘留下來。同樣地,還有中子、電子保留下來。
Ⅳ 氫元素是什麼
氫是一種化學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於第一位。氫通常的單質形態是氫氣。它是無色無味無臭,極易燃燒的由雙原子分子組成的氣體,氫氣是最輕的氣體。
醫學上用氫氣來治療疾病。氫氣的爆炸極限:4.0~74.2%(氫氣的體積占混合氣總體積比)。
最先把氫氣收集起來並進行認真研究的是在1766年英國的一位化學家卡文迪什。
卡文迪什非常喜歡化學實驗,有一次實驗中,他不小心把一個鐵片掉進了鹽酸中,他正在為自己的粗心而懊惱時,卻發現鹽酸溶液中有氣泡產生,這個情景一下子吸引了他。
(5)氫是宇宙第一元素擴展閱讀:
氫元素的主要作用用途:
1、天然氣
用氣電共生改良後需要15.9百萬立方米的瓦斯,如果每天生產500公斤由改裝的加油站就地生產(例如高科技加氣站),相當於改裝777,000座加油站成本$1兆美金;可產每年1億5000萬噸氫氣。
2、太陽能
用以提供電解水的氫氣電能來源。需要每平方公尺達2,500千瓦(每小時)效率的太陽能版科技共1億1300萬座40千瓦的機組,成本推估約$22兆 等於每GGE單位$9.50美元。
3、氫能
分子化合成水,氫通常的單質形態是氫氣,它是無色無味,極易燃燒的雙原子的氣體,氫氣是密度最小的氣體。在標准狀況(0攝氏度和一個大氣壓)下,每升氫氣只有0.0899克重——僅相當於同體積空氣質量的二十九分之二。氫是宇宙中最常見的元素,氫及其同位素佔到了太陽總質量的84%,宇宙質量的75%都是氫。
4、生物燃油
氣化廠用氣電共生改良後.。需要15億噸乾燥生物材料,3,300座廠房需要113.4百萬英畝(460,000 平方千米)農場提供生物材料。約$5650億美元 等於每GGE單位$1.90美元(假設土地不匱乏且地價最便宜狀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氫
Ⅵ 宇宙中的最多元素是哪一個,是第一號元素
在地球大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和氧。在地球表面上,70%被海水覆蓋,1個水分子中包含2個氫原子,這樣看起來地球上的氫元素非常多。但事實上,地殼中豐度最高的元素是氧、硅、鋁、鐵和鈣等元素,氫元素位列第10,質量佔比僅為0.14%。雖然氫元素在地球上的豐度非常低,但這種元素在整個宇宙中的含量最高,其質量佔到了整個宇宙的75%。是宇宙中最多的元素。
自由中子非常不穩定,它們很容易發生β衰變產生質子、電子和反中微子。自由中子的半衰期只有10.2分鍾,平均壽命僅14.7分鍾。如果宇宙中沒有進一步發生反應讓中子能夠穩定地束縛在原子核中,宇宙將會是純氫。
在宇宙誕生三分鍾之時,宇宙的溫度下降到了10億度,中子經過衰變之後,中子和質子的比例進一步下降到1:7。由此啟動了原初核合成過程,宇宙開始合成比氕核更重的原子核。
考慮到質子和中子數的比例為7:1,一個氫核只有一個質子,一個氦核包含兩個質子和兩個中子,而且質子和中子的質量非常接近,所以氫與氦的質量比為3:1。因此,宇宙中最初的物質組成為75%的氫和25%的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