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新加坡幣圈出海

新加坡幣圈出海

發布時間: 2022-09-02 22:16:35

㈠ 新加坡yb交易平台合法嗎

不在我國,合法的。但是現在幣圈行情不好,不建議入場。

㈡ 新加坡的區塊鏈公司怎麼注冊才合法

新加坡區塊鏈ICO公司

根據市場結果分析,目前已出海新加坡的公司注冊,70%的公司注冊的是公眾公司,30%的公司注冊的是私人有限公司。

特別說明一下:新加坡沒有任何法律實體叫所謂的「基金會」,我們通常所說的注冊新加坡基金會就是指的是公眾公司這種類型。

新加坡公眾公司:

1.獨立的法律實體;

2.有限責任:連帶責任為每個成員承諾擔保的最高上限(最多賠1新幣也是可能的);

3.沒有股,也沒有股本(Share Capital);

4.公司章程(Memoranm&Articles of Association)需澄清每個成員的承擔責任上限;

5.非盈利:最初主要面向非盈利機構;

6.不參與利益分配。

公司至少需要2名公司官員。董事至少一位必須是新加坡人或者永久居民(八戒可提供)。

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1.股東最少1人最多50人,可以為自然人和公司;

2.至少1名本地董事,1名法定秘書(不可以是同一個人,八戒可提供);

3.有限責任;

4.年營業額超過5百萬新幣的需要審計;

5.公司成立前3年享受前10萬新幣利潤免公司稅,30萬新幣以內公司稅率8.5%,超過30萬部分稅率17%。

新加坡區塊鏈ICO公司是選擇公眾公司還是私人有限公司呢?需要什麼條件?

新加坡公眾公司注冊條件與費用:

1.公司名稱:只能用英文注冊,公司類型是公開擔保有限公司,以LTD.或LIMITED結尾;

2.注冊資金:沒有注冊資金,但每個成員會實繳1新幣;

3.董事成員:董事要求和普通公司一樣,但是沒有股東,稱為成員;

4.注冊地址:八戒可提供;

5.經營范圍:最多可以選擇2個主要經營活動(一般選擇計算機軟體、網路、信息技術等方面的經營范圍);

6.公司法定秘書:八戒可提供;

注冊時間:需要4-6周;

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注冊條件與費用:

1.公司名稱:只能用英文注冊,公司類型是私人有限公司,以PTE. LTD.結尾;

2.注冊資本:不用驗資,最低從1元新幣起,最高沒有上限,超過50萬新幣,每年需要繳納新加坡商業聯盟的年費;

3.董事股東:提供最少一名董事股東的護照+身份證(地址證明)掃描件,非新加坡本地人注冊,後期需要開戶,則最少需要提供兩名董事(除新加坡本地董事外)注冊;

4.注冊地址:新加坡本地的注冊地址(八戒可提供);

5.營業范圍:最多可以選擇2個主要經營活動(一般選擇計算機軟體、網路、信息技術等方面的經營范圍);

6.公司法定秘書:我司提供;

注冊時間:通常3-4周。

注意:普通營利性基金會注冊後,沒有開銀行賬戶可以不用做審計,而非營利基金會注冊後必須每年做年檢和審計。

新加坡區塊鏈ICO公司成立新加坡基金會以後,想要發行貨幣,還會涉及到4個證書:

1.白皮書合規:證明基金會所從事項目是符合新加坡條例的,防止MAS(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調查,上交易所的時候需要用到;

2.token非證券化證明:證明所從事的項目是非證券化的,避免引起麻煩,證券化是無法在新加坡從事區塊鏈相關業務的;

3.私募條款合規:證明在上交易所之前進行的籌集資金和銷售是合規合法的;

4.公募條款合規:相當於在上交易所之後,面向廣大投資者所作出的承諾,增加投資者的信心。

註:以上證書,八戒新加坡律師可提供。

㈢ 幣圈涼了,幣好交易所還在嗎

幣好是位於新加坡的一個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它和它的運營團隊所堅持的是:嚴格的審核上幣機制,只上有潛力的人氣幣。這個平台的團隊,旨在為提供最佳的用戶體驗和資產提升的通道,它有這樣的承諾,也確實這樣做到了。

㈣ 新加坡做sto證券型代幣發行的相關流程及費用是怎樣的請詳細解釋!謝謝

新加坡目前已有2家交易所申請,進入MAS SANDBOX計劃。

有望在明年通過,屆時新加坡將會有證券型交易所,提供交易平台。
如果考慮准備以sto的形式發行代幣融資的話,除了美國,新加坡是您的不二之選
STO風風火火了有段時間了,老美也因此被幣圈關注了很久,畢竟之前有且只有美國可以干這事,那現在不同了,作為幣圈公認的新加坡,終於坐不住了,來,我們簡單聊聊這個至今1CO風風火火的新加坡,是如何對待STO的。
由於剛下政策不久,還沒有正式獲批的sto案例,待我們上過項目後,會總結一套服務流程及費用匯總,要不紙上談兵,沒半點意義

㈤ 到新加坡旅遊出海400元是人民幣嗎

不是人民幣元,是新加坡元,根據最新的外匯牌價:1新加坡元=4.8659人民幣元,400新加坡元=1946.36人民幣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請採納!

㈥ 三箭資本新加坡辦事處「人去樓空」,這是怎麼回事

三箭資本新加坡辦事處“人去樓空”,這不僅表明該公司已經徹底破產,同時也表明該公司的老闆並不願意接受破產清算這種程序。按照目前新聞揭露的信息來看,這其實就是三箭資本的創始人已經跑路了,他並不想為公司的虧損承擔任何清償責任。

按照目前的形勢來看,該公司的領導已經跑路了,由於該公司目前早就出現了資不抵債的情況,而且公司出問題也不能夠找員工,我們一般要不就找領導,要不就找法人,目前領導和法人都跑了,這只能夠給破產清算程序留下一個爛攤子。按照今年虛擬貨幣的走勢來看,該機構虧錢也是正常之事,但是對於債權人來說卻是一個拿不回錢的噩夢。

㈦ 區塊鏈項目出海新加坡美國英國基金會注冊

自從區塊鏈ico大火以來,很多人都紛紛選擇在新加坡注冊主體公眾擔保公司(新加坡基金會)。新加坡到底有什麼吸引著這些做區塊鏈ico項目的人呢?首先新加坡正府在區塊鏈ico發展的伊始就持支持態度;其次新加坡在區塊鏈ico方面法律完善,後期可以提供相關的法律服務;再次新加坡的注冊價格適中;最後一些幣圈大佬們主體公司都是新加坡基金會
新加坡公司或者非營利組織都由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發展局(ACRA)登記管理,其中非盈利性基金會類別為Public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CLG(中文直譯公開擔保有限公司)。
一、注冊新加坡基金會需要哪些資料?
注冊新加坡基金會很簡單,
1. 提供一個公司名稱
2.兩位注冊人的身份正,正反面照片就可以。
3.注冊時間:10到15個工作日。
二、注冊新加坡基金會的費用?電話聯系
三、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可以投知區塊鏈嗎?
這個不好說,我們一般不建議客戶注冊私人公司做區塊鏈。首先一些知名的企業比如萊特幣、比原鏈這些都是注冊基金會公司的的,其次這種非盈利性質的公司更加受市場認可,所以大家都會注冊新加坡的基金會用於區塊鏈

㈧ 區塊鏈為什麼要在新加坡注冊基金會

由於比特幣的空前火爆,引起了互聯網大佬們對區塊鏈技‌‌術的高度重視,開始紛紛布局自己的區塊鏈項目,其中區塊鏈項目由於存在投資趨勢,在國內受到嚴格的監管,而相反,新加坡對區塊鏈ICO持開放的政策,並且以區塊鏈技術作為國家發展目標,所以使得新加坡是當前國際上炙手可熱的區塊鏈項目選擇地。
新加坡以穩定而健全的法律、金融環境著稱,在這里注冊基金是安全與便捷的不二選擇。由此越來越多的公司選擇在新加坡成立非盈利公司,目前中國流行的區塊鏈,業務就很適合在基金會性質的非營利性質的組織平台上操作。同時新加坡政府不僅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同時還規定區塊鏈基金會可由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發展局(ACRA)登記管理獲得合法發行項目,這也是為什麼要注冊新加坡基金會的原因之一

㈨ 風暴眼 | 央行等十部委出手,比特幣大跌8%,「幣圈9·4」再現

時隔四年之後,幣圈再次迎來幾大部委的聯手整頓。

9月24日下午,央行、銀保監會、網信辦、外匯局等十部委發布了《關於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

通知指出,比特幣、以太幣等虛擬貨幣,不具有與法定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屬於非法金融活動,應堅決依法取締等。

與此同時,國家發改委也發布文件,矛頭直指「挖礦」:禁止任何名義「挖礦」 ,將數據中心類企業相關承諾納入徵信;將虛擬貨幣「挖礦」活動列為淘汰類產業,停止一切財稅支持等。

消息出來後,主流加密貨幣皆應聲而跌。比特幣跌破41000美元/枚,日內跌8.74%。

以太坊跌破2800美元/枚,日內跌11.23%。其他幣種如萊特幣、狗狗幣等跌幅也都不小。

這次出台的監管政策,不僅讓人想起四年前的幣圈「9·4禁令」。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門曾出手正式叫停ICO融資。此後各大交易所代幣價格一路下跌,數百家小交易所倒閉或出海,幣圈迎來一個大熊市。

同樣是在九月,同樣是多個部位聯手,幣圈會再次迎來一場「狂風暴雨」嗎?

實際上,自今年5月以來,國內對於虛擬貨幣的監管政策就在持續收緊,對於虛擬貨幣挖礦和交易的打擊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國內加密貨幣行業正在迎來一場史無前例的監管風暴。

有行業人士對鳳凰網《風暴眼》表示:政策的出發點,除了維護正常的金融秩序,打擊空氣幣、傳銷等違法行為外,更是在『雙碳』政策的大背景下,對這種於國計民生無益且高耗能的虛擬貨幣挖礦行為的閉環打擊。」

十部委聯手,此次監管政策有何不同?

9月24日,央行等十部委發布的文件,和之前對於虛擬貨幣的監管政策有何不同呢?

世界經合組織區塊鏈政策委員會專家王娟認為,相較於之前的文件,這次的文件在內容上變化非常大。它是分級分類,由中央到省市,再到縣鄉,一層一層的去進行分級整治,對存量增量都有不同的具體實施方法,包括對大數據園區、對高新技術園區異常用電的核查,都是非常具體的實施措施。從財稅優惠、金融政策,到地方監管、舉報,全面的進行細致化的整治、打擊,這個內容是史無前例的。

王娟表示,特別要關注的是,以前虛擬貨幣挖礦被發改委從產業結構調整目錄淘汰類去除之後,這一次虛擬挖礦重新進入了淘汰類的目錄。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虛擬貨幣交易和挖礦在國內處於一個逐步的,完全清退的趨勢中。這個文件里特別也提出,數據中心是不可以用於來挖礦的,所以企圖在數字經濟、戰略新興產業、數據中心建設等一些比較熱點的詞彙上去挖掘監管的空白地帶應該是越來越小。

財經 評論員王赤坤認為:「這次打擊虛擬幣炒作的部委中增加了公安部、最高法、最高檢等,將相關虛擬幣交易行為定性為非法金融活動,將境外交易所在境內的相關活動也定義為非法金融活動,從事虛擬幣炒作不僅損失財產還會涉及犯罪入刑。相關個人相關公司和相關產業鏈應關注、知曉、理解和把握相關政策信號,提前預案,及時做好相關退出工作。」

針對這次政策帶來的影響,有律師認為,這次發文有「最高院」「最高檢」,區別於之前的銀行、行業協會等發文,後續政策落地和各地法院判例都會有明顯的價值傾向。

「單純從法律角度,個人層面的風險沒有因為這個文件而發生變化。核心風險在於平台方,OTC商戶次之,這一點要看政策在各地落地的情況。」該律師表示。

四個月發布19條「禁令」,幣圈迎來最嚴監管風暴

如果說2021年前4個月比特幣從1萬多美元暴漲到6.4萬美元,點燃了很多投資者心中的財富慾火的話,那麼5月以來國內持續的監管風暴,則澆滅了這把火。

5月18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官微轉載了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中銀協和互金協會發布的聯合公告,明確金融機構、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

5月19日早間,內蒙古發改委也發布公告,設立虛擬貨幣「挖礦」企業舉報平台,全面受理關於虛擬貨幣「挖礦」企業問題信訪舉報。

5月21日,國務院金融委召開第五十一次會議,特別強調「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堅決防範個體風險向 社會 領域傳遞」。

此後,內蒙古、雲南、四川、新疆、青海等「挖礦」大省也都相繼發布了打擊虛擬貨幣挖礦的政策。

9月24日,央行等十部委和國家發改委也發布監管文件,禁止任何名義「挖礦」 ,堅決依法取締虛擬貨幣相關業務。

據鳳凰《風暴眼》不完全統計,自5月中旬以來,國務院金融委、國家發改委和央行等十部委,以及內蒙古、雲南、安徽等省份及相關機構,共發布了12條打擊虛擬貨幣挖礦和交易的監管政策。

雖然近些年來國內對於虛擬貨幣保持了持續的嚴監管態度,但今年出台的監管政策的數量之多,范圍之廣,力度之大,可謂史無前例!

從五月到九月,國內為何會掀起一場針對虛擬貨幣挖礦和交易行為的監管風暴呢?

有分析認為,原因可能有多個:一是包括防範「熱錢」資金利用比特幣違規進出境;二是在DC/EP逐漸推廣應用的背景下,清理規范數字貨幣概念和范圍;三是碳中和趨勢下,比特幣挖礦過於耗電等。

打擊「挖礦」行為,成為監管重中之重

實際上,中國對於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以及其衍生行業的監管一直是非常嚴格的。

早在2013年,央行等五部委就發布了《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發文,將ICO定性為非法集資,取締了超過38家的非法虛擬貨幣平台。

今年6月剛剛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議任命為IMF副總裁的央行副行長李波,在談到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時曾表示:「比特幣等加密資產是投資工具而非貨幣,應接受相應監管。」

李波認為,比特幣本身不是貨幣,而是一種另類投資。因此,加密資產將來應該發揮的主要作用,是作為一種投資工具或者是替代性投資。他強調,如果穩定幣等加密資產能夠成為廣泛使用的支付解決方案的話,就需要一個更加強有力的監管規則,也就是說,要比比特幣現在所接受的監管規則更加嚴格。

可以看出,對於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監管,一直是明確的。但對於「挖礦」,政策上一直沒有非常明確規定。

鳳凰網《風暴眼》發現,在這輪針對虛擬貨幣的監管風暴中,政府亮明了對「挖礦」行為絕不容忍的態度,並且從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隨著國內監管政策的驟然收緊,曾佔到全球算力65%的中國比特幣礦場,也上演了一幕遷徙出海的「大逃離」。

5月份以來,四川、內蒙古、雲南等省份已經關停了大批比特幣礦場。國內一些體量較大的礦機企業和礦場主,也陸續向國外遷移。

據中國第一家礦機上市企業「嘉楠 科技 」微信公眾號消息,日前,嘉楠 科技 已正式開啟在哈薩克的自營挖礦業務,首批阿瓦隆礦機上架開機運行。

裝車運往海外的阿瓦隆礦機

據媒體報道,中國另一大礦機企業比特大陸也在6月 22 日對礦工表示,暫時停售現貨機器。此外,比特大陸已宣布全面向海外轉移,部分中高層員工正向海外轉移。

中國為何要嚴打比特幣「挖礦」?

在這輪針對虛擬貨幣挖礦行為的打擊清理風暴之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幣挖礦集中地,四川省更是被稱為「礦都」。

中國的「挖礦」產業究竟有多大?BTC.com上的算力分布圖顯示,目前世界上最大算力的比特幣礦池,如Antpool、F2Pool、BTCC等,都位於中國,中國的算力超過了比特幣總算力的60%。

在國外的社交媒體上,甚至還能看到有許多國外的比特幣愛好者呼籲要打破中國在比特幣上的「算力壟斷」。在2018年,知乎上還有人問「比特幣算力集中在中國有多大隱患?」

另外,世界上最大的三家礦機企業,嘉楠 科技 、億邦國際和比特大陸,都誕生於中國。其中嘉楠和億邦還分別於2019年和2020年在美股上市。

可以說,在中國,比特幣挖礦已經建立了從上游到下游的完整產業鏈,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

這么大的一個產業,政府為何要打掉它呢?因為,它實在太耗能了。

此前劍橋大學另類金融中心公布數據稱,比特幣的總能源消耗介於40-445兆瓦時(TWh)之間,平均統計約為130兆瓦時,比特幣挖礦一年消耗的電量約與荷蘭全國用電量相當。

由成千上萬台礦機組成的比特幣礦場

研究還顯示,約65%的加密貨幣挖礦活動在中國進行,而煤炭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佔比達到60%左右。約75%的礦工使用某種可再生能源,但可再生能源在總能耗中的佔比仍不到40%。

有行業人士對鳳凰《風暴眼》表示,「在碳中和、碳達峰這樣的大背景下,高耗能的挖礦顯然是與大方向相悖的,關停只是遲早問題」。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認為,比特幣挖礦行為,往往以「大數據項目」作為掩護,騙取地方政府支持,耗費大量電力資源,不符合實現「碳中和」目標方向。

他此前在《整治虛擬貨幣挖礦與交易亂象刻不容緩》文章中指出,金融管理部門應加大對虛擬貨幣非法挖礦和交易活動的打擊力度。對比特幣挖礦項目,各地應進行全面清理、及時關停。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虛擬貨幣「挖礦」不僅屬於高耗能產業,而且虛擬貨幣對產業發展沒什麼貢獻,基本上沒有其他有益的作用,政府對此加大打擊力是合情合理的,特別是「碳中和」的大背景下。

林伯強認為,在打擊虛擬貨幣「挖礦」上必須採取「一刀切」,如果不一刀切的話,肯定會有人鑽漏洞,因為虛擬貨幣的利潤太高了。

世界各國態度不一,有國家將比特幣當做法幣

實際上不只是中國,英國、美國、韓國等國家也都在考慮加強對加密貨幣的監管。

今年8月,日本最高金融監管機構將加密貨幣交易商視為反洗錢計劃的一部分;日本FSA也考慮實施更嚴格的加密貨幣法規。

韓國、新加坡等對加密貨幣相對寬容的國家,也都在加強對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監管力度,打擊洗錢等行為。今年6月,墨西哥財長表示,墨西哥金融系統禁止使用加密貨幣。

今年5月24日,美聯儲理事布雷納德表示,在保持安全的央行貨幣作為基礎的情況下,存在競爭的空間,不斷改善加密貨幣監管框架是非常重要的,監管框架應該隨著加密貨幣匯率的發展而變化,與美聯儲相比,其他監管機構可能在加密貨幣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包括美聯儲在內的美國相關機構一直對加密貨幣持謹慎和嚴格監管的態度,包括制裁因涉嫌網路攻擊和洗錢的加密貨幣交易所SUEX等。

但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國家對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敞開了懷抱。今年6月,中美洲國家薩爾瓦所就通過了比特幣法案,宣布將比特幣作為國家法幣。

9月7日,薩爾瓦多的比特幣法案正式生效,薩爾瓦多也因此成為世界上首個採用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的國家。鳳凰網《風暴眼》了解到,目前麥當勞、星巴克、必勝客以及當地的一些商店,都已經可以用比特幣進行消費支付。

近日,據烏克蘭媒體報道,烏克蘭最高拉達(烏克蘭議會)通過了虛擬資產法案,加密貨幣等虛擬資產在該國正式合法化。不過與薩爾瓦多不同,烏克蘭的法案規定虛擬資產在該國不得作為支付手段,但公民可以合法地持有以及交易。

比特幣究竟是「數字黃金」還是騙局?

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幣圈持續的暴漲吸引了許多散戶投資者湧入幣圈,一些瞄準「新韭菜」的各種山寨幣、空氣幣項目也層出不窮。可以說,牛市之下亂象叢生。

盡管監管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已經落下,有人恐懼逃離的同時,也有貪婪者堅守「信仰」。更多的人可能依然充滿疑問:比特幣究竟是不是騙局?還能夠繼續投資嗎?

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經濟學教授,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在接受鳳凰網 財經 采訪時表示,比特幣就是一場賭博,「你輸了,就會輸得很慘」。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認為,不要把比特幣當作一夜暴富的事,你可以去嘗試這種所謂的資產波動、體會這個市場,但是大家現在這種抗風險能力,我不建議大家所謂去高杠桿投資,因為你無法控制這樣的風險。也許你運氣極好,,但從投資概率上來講,很難賺到錢,因為這是高杠桿、高波動的資產,大部分人都是泡沫。

今年5月,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張曉燕接受鳳凰網 財經 采訪時表示,很支持目前對於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監管政策,監管政策是在保護散戶投資者的血汗錢。

張曉燕表示,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和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在本質上是不同的。提到目前熱議的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她表示,首先,據2018年統計,比特幣25-30%的交易場景是非法的。再者,「虛擬貨幣」的交易缺乏有效監管,其價格容易被操縱,導致價格忽上忽下,波動劇烈。

「我很支持目前對於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監管政策,這些政策是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她說,中國的散戶數量很多,中小投資者的共性是金融知識少,對虛擬貨幣的了解不夠深刻。監管政策是在保護散戶投資者的血汗錢。

[責任編輯:劉玉芳 PF012]

熱點內容
bcos區塊鏈官網 發布:2025-08-30 20:02:47 瀏覽:208
doge表示啥 發布:2025-08-30 19:46:01 瀏覽:89
幣圈網格交易實戰 發布:2025-08-30 19:21:18 瀏覽:364
1000台礦機輻射 發布:2025-08-30 19:18:31 瀏覽:365
he大健康區塊鏈 發布:2025-08-30 18:56:30 瀏覽:390
比特幣現在時間什麼價格 發布:2025-08-30 18:46:02 瀏覽:774
DOGE數學學習筆記六年級 發布:2025-08-30 18:18:50 瀏覽:814
區塊鏈中的哈希如何解釋 發布:2025-08-30 18:14:53 瀏覽:746
幣圈嚴冬 發布:2025-08-30 18:10:40 瀏覽:200
區塊鏈各大交易所 發布:2025-08-30 18:09:56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