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幣圈吸引資金外流

幣圈吸引資金外流

發布時間: 2022-09-03 15:57:02

『壹』 人民幣升值為什麼回引起資金的大量外流呢

2005年最大膽、最富有創意,也最具爭議的一個商業構想是買下「沃爾瑪」。「買下沃爾瑪,這個做法對中國是有戰略意義的——作為製造業大國,中國中小企業面臨的最大的渠道問題可以解決很多,品牌和價值也可以提升很多,」分析一下,長江商學院院長的這一大膽構想不僅僅是個商業問題,同時也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學問題,即未來流通資源的主導權對全球製造業大國意味著什麼?
讓我們換一個角度來思考同樣的問題:如果中國買不下「沃爾瑪」,那麼後果將會如何呢?全國人大代表、湖南步步高企業老總王填,正是出於保護中小企業發展的目的,聯合全國若幹家流通企業,提出了《大店法》提案,以此來抗衡國際零售業巨頭「沃爾瑪」、「家樂福」在中國市場上的擴張勢頭。但是,這種擔憂還不是中國零售業缺乏像「沃爾瑪」這樣巨鱷的全部後果,更深層次的問題是——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程度很高的今天,一國駕馭和控制全球經濟的能力到底反映在哪些方面。

東亞金融危機使我們認識到了金融控制力比製造業的控制力更為重要
上個世紀70-80年代,世界製造業的中心從美國開始向亞洲國家轉移,在美國出現產業「空心化」的同時,亞洲新興的工業化國家則憑借外向型製造業的發展而創造了20年的經濟增長奇跡。80年代,日本憑借著巨大的貿易順差所帶來的資本積累而大肆購買美國的不動產,美國成為日本的投資天堂。正當美日經濟差距已達到相當有限的程度時,美國聯合西方諸國的財政首腦與日本簽署了迫使日元大幅升值的「廣場協議」,待到由日元升值所引發的房地產泡沫破滅之後,日本經濟進入了衰退的十年。與日本幾乎同樣的經歷在十年後的東亞經濟體再次出現,盡管東亞金融危機並非源於西方發達國家所要求的貨幣升值,但是,在外向型製造業長足發展的背景下,西方社會向東亞提出了金融體系自由化的改革和資本項目開放的要求,並由此給國際游資提供了可乘之機。由匯率制度的巨變所導致的金融危機,給東亞經濟體帶來的後果同樣也是拉大了與全球經濟中心國家的經濟差距。
實際上,作為全球經濟中心國家的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一直控制著製造業的核心技術和技術的市場標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美國並不在意世界製造業基地處於何方,由誰來控制。特別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完成了金融自由化調整之後,美國更能夠利用其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特殊地位來實現全球的金融統治,這種金融統治的實質是利用金融危機將全球製造業發展所積累的物質財富,以金融資本作為載體流向美國。全球中心國家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條件有三個,即技術壟斷、金融控制和市場資源的佔有。
從東亞的金融危機中我們已經充分感受到了美國的金融控制對世界製造業基地的沖擊和影響是巨大的。這種巨大的沖擊和影響力主要源於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特殊地位以及金融自由化進程的深化,國際金融自由化使得製造業中重要的戰略資源在國際金融市場都有相應的衍生金融產品與其對應,因此,中心國家只要控制了全球的金融市場,那麼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全球經濟福利的分配結果。
東亞金融危機使人們看到了金融控制力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新世紀以來,發展中國家開始反思金融自由化的不利後果,並試圖通過對金融主權的控制來保護製造業發展所帶來的物質成果。

市場資源的佔有及突破
對於以外向型製造業發展為主的經濟體來說,要真正實現通過維護金融主權來保障製造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在當今的全球化背景下也存在著種種困難,原因在於其外部市場主要集中在全球中心國家,而如果後者不能通過金融控制來實現物質財富的轉移的話,國際貿易領域的摩擦和紛爭就會頻繁出現。
對於東亞國家來說,要想突破全球中心國家對市場資源的佔有優勢,途徑主要有兩個,其一,通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方式產生出貿易創造效應,這種努力在東亞金融危機之後一直處於深度階段,但是收效並不顯著,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美國現實市場資源的吸引力遠大於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貿易創造效應,因此,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參與成員的機會主義行為總是難以避免。例如,2000年後美國與東亞地區經濟體之間的雙邊貿易協議的增加充分說明了機會主義行為的存在。其二,通過國內需求的增加來調整一國的外部不平衡,以此來減少對全球中心國家市場資源的依賴。然而,這一點對於東亞多數國家來說也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原因是這些國家的經濟與人口規模有限,市場開發潛力不大。但是,對於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來說則具有一定的內需開發的潛力。

中國零售業所面臨的潛在沖擊及其後果
東亞金融危機使我們認識到了金融控制的重要性,但是,當我們對金融自由化採取了審慎態度之後,市場資源佔有的重要性便又凸現出來。如果說中國的內需發展是一項既對調整中國的外部失衡有利,又對調整世界經濟結構有益的舉措,那麼中國零售業的市場競爭秩序就會成為關繫到保護中國製造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的關鍵,從這個意義上說,如何對待家樂福、沃爾瑪這樣的零售業巨頭就不僅僅是個商業問題了。購買「沃爾瑪」的構想就是要用全球最先進的業態形式和經營模式來掌控中國自身的市場資源。眾所周知,目前中國的民族零售企業在經營管理能力、規模經濟、成本控制方面與沃爾瑪這樣的世界巨頭之間尚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從管理技術手段的角度來看,IT技術的運用是沃爾瑪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沃爾瑪在每輪零售IT系統的投資中,都比競爭對手下手更早,力度更大。沃爾瑪是最早採用計算機跟蹤庫存的零售企業之一(1969年),也是最早使用條形碼(1980年)、利用EDI與供貨商進行更好地協調(1985年)、發射自己的通信衛星(1986年)和使用無線掃描槍(20世紀80年代末)的零售企業之一。現在,沃爾瑪又是全世界最不遺餘力推行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的公司,技術上的創新使沃爾瑪能夠不斷突破零售企業的規模極限,實現規模經濟效益。與中國企業簡單的成本控制方式相比,沃爾瑪的成本控制更多強調的是業務模式的創新、流程的優化、員工技能的提高以及能動性增強。總之,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在中國無法買下「沃爾瑪」的情況下,我們將會看到中國市場資源佔有權的喪失給中國經濟造成的後果。這種後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 隨著WTO後過渡期的到來,國際零售巨頭在中國市場上的擴展勢頭將會進一步加速,劇烈的市場競爭態勢將愈演愈烈。如果中國不能通過對沃爾瑪這一全球零售業巨頭股權的收購,來解決中國企業在全球競爭力方面所遇到的核心技術、全球銷售網路以及發達國家反傾銷策略的制約,那麼在中國零售業市場的中外企業的競爭很可能出現如下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中國零售企業在面對外資低成本的競爭面前,完全放棄商業零售利潤,通過網點規模超常規擴張來追求流通領域的現金流,將商業運作轉化為資本運作,即將流通領域的現金流用於其他投資領域,並反過來用其他投資領域的收益來彌補和維持商業運營。如果這種運營成為了中國零售企業,特別是連鎖零售企業的普遍模式時,那麼中國零售商業企業的資金鏈會處於一種「緊」運行狀態,這種緊運行的資金鏈一旦出現中斷,將會對中國的製造業產生巨大的沖擊。第二種可能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國的零售業全面敗下陣來,這種結果正好與「中國購買沃爾瑪」的構想相反,成了沃爾瑪、家樂福等公司收購中國零售企業的網點,這種結果一旦出現,國際零售巨頭對中國零售業的控制將會直接導致全球化背景下中國製造業物質財富的流失。
2. 作為世界製造業大國,如果中國的流通領域為外資企業所壟斷,那麼我們在上面提到的中心國家利用金融資本統治所實現的吸納製造業國家積累的物質財富的現象同樣也會通過流通渠道來實現,家樂福在中國所收取的進場費,沃爾瑪依賴大額訂單對中國製造企業的產品壓價已經成為人所共知的事實。更為嚴重的後果是作為國際零售企業,家樂福、沃爾瑪完全可以利用跨國公司內部貿易中的轉移價格來實現利潤流向母國的目標,這一潛在的可能性已經從沃爾瑪、家樂福等國際零售業巨頭的全球戰略調整的動向中可見一斑。為什麼沃爾瑪在中國的盈利目標沒有實現的情況下仍然加快了其營業網點擴張的步伐,這是因為沃爾瑪中國公司採取了向其全球配售中心二次采購的方式,沃爾瑪在中國每年的訂單高達100億美元,這100億美元讓中國的製造業企業在與沃爾瑪的交易活動中喪失了討價還價的能力,但是沃爾瑪中國公司向其全球配售中心的訂貨則採取的是公司內部價格,這很容易改變沃爾瑪中國公司的賬面財務狀況,避免了沃爾瑪在中國的稅收負擔,而這一點是中國零售企業很難效仿的。另外,為什麼家樂福放棄了香港市場而專注於對中國大陸市場的拓展,這是因為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香港的製造業已經開始向大陸轉移,香港已不再是東亞一個重要的製造業基地,因此,零售業對製造業的控制和操縱的潛力有限。而中國大陸製造業的發展為國際零售業提供了極其有價值的商品資源,一旦中國的市場資源也被掌握在其鼓掌之間的話,這些企業的商業利潤是能夠得到充分保證的。
基於上述分析,我認為中國應該對零售企業所面對的外部沖擊予以足夠的重視,否則,我們從東亞金融危機中認識到的對外部金融沖擊的防範經驗,就很容易因為忽視了流通領域的防範而付之東流。

『貳』 幣圈怎樣賺錢呢

關於數字貨幣,說點自己的看法,你聽聽,覺得沒道理就一笑而過。
貨幣,是作為一種交易的衡量價值,本身並不一定具有價值,它只能作為中間的衡量單位。就好像我國只有人民幣作為法定貨幣,也就是說政府擔保具有價值。如果像是那些戰亂地區,可能十斤貨幣買不到一個雞蛋,也就是這樣的原因。
說回數字貨幣,數字貨幣,直到現在為止,沒有哪個國家承認作為自己國家的流通貨幣,好像去年還是前年的時候,我們國家還禁止過一些,那麼如此而言,數字貨幣,只能夠是以高於你買入價格賣出去,那樣能賺到錢。但數字貨幣本身並不具有任何的價值,並不像股票一樣,是你對上市公司的所有權。所以,當如果數字貨幣,你找不到有人買,那就是一文不值。
歷史上的龐氏騙局,荷蘭鬱金香,最貴的時候,一顆鬱金香價值都能夠買一套房子了,等沒人買的時候,所有的鬱金香都爛掉,加起來,換不來一個土豆。所以,巴菲特說,數字貨幣,就是一個泡沫,是一個騙局,估計也就是這么想的。
另外,在股市有這么一說,當菜市場的大媽都開始討論股票的時候,就是股市見頂的時候。我覺得,這也同樣適用於數字貨幣,當很多人都在討論怎麼賺錢,能賺很多錢的時候,就是風險已經積累到很大的時候了。這個時候,你進去,說不定被套住的就是你了。

『叄』 「幣圈」圈錢再現新花樣,投資者該如何增強風險防範意識

互聯網投資是金融領域里一種新的投資形式,也是一種投資風險較高的投資形式。由於存在監管、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互聯網融資貸款平台自身的財務能力、管理能力、風險控制能力所帶來的不確定性,都會導致投資收益、甚至本金的風險。

要想預防互聯網投資的理財風險,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參與!!!

『肆』 有關貨幣貶值,貨幣貶值後為什麼會引起資金外流

匯率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杠桿。因為一個國家生產的商品都是按本國貨幣來計算成本的,要拿到國際市場上競爭,其商品成本一定會與匯率相關。匯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響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成本和價格,直接影響商品的國際競爭力。1.匯率與進出口一般來說,本幣匯率下降,即本幣對外的幣值貶低,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若本幣匯率上升,即本幣對外的比值上升,則有利於進口,不利於出口。2.匯率與物價從進口消費品和原材料來看,匯率的下降要引起進口商品在國內的價格上漲。至於它對物價總指數影響的程度則取決於進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反之,本幣升值,其他條件不變,進口品的價格有可能降低,從而可以起抑制物價總水平的作用。3.匯率與資本流出入短期資本流動常常受到匯率的較大影響。當存在本幣對外貶值的趨勢下,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就不願意持有以本幣計值的各種金融資產,並會將其轉兌成外匯,發生資本外流現象。同時,由於紛紛轉兌外匯,加劇外匯供求緊張,會促使本幣匯率進一步下跌。反之,當存在本幣對外升值的趨勢下,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就力求持有的以本幣計值的各種金融資產,並引發資本內流。同時,由於外匯紛紛轉兌本幣,外匯供過於求,會促使本幣匯率進一步上升。

『伍』 投資虛擬貨幣會導致資金外流嗎

會導致資金外流,虛擬貨幣是洗錢的一個絕佳途徑。虛擬貨幣具有匿名性、去中心化、全球流通的特點。虛擬貨幣的交易很難去追蹤,這也是世界上大多說國家的政府對虛擬貨幣持保守謹慎態度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反過來,任何一種資產都可能導致資金的外流,被用於洗錢活動,例如郵票交易市場,收藏品交易市場等等,我們也需要看到虛擬貨幣的積極的一方面。比特幣區塊鏈技術對目前各行各業是具有顛覆性的,狗狗幣在國際慈善和小額打賞具有一定優勢,福源幣聲稱主打珠寶行業的應用積分。

『陸』 本國貨幣升值、貶值和國內資金外流、吸引外資的對應關系

這些都是與貿易關系對應的,只要搞懂了進出口貿易和貨幣的關系,和現金流的關系,就問題不大。
1.貨幣升值,有利進口,進口後,貨幣就要外流。
2.貨幣貶值,有利出口,出口後,外匯儲備就要增加。
但吸引外資,涉及到投資性吸引和貿易性吸引,貨幣升值,購買本國貨幣的外資就要增加,外資對本國的炒作資金會增加。而貨幣貶值,外商會拋棄對本國貨幣的投資,那麼本國貨幣就會用出口來平衡。這其中涉及到國際收支平衡和投資性操作和貿易性操作的問題。

『柒』 幣圈引流是什麼

就是先利用自身資源免費資料來誘導別人加你為好友。
在數字貨幣做流量,來維護市值,提升成交量。
一般說來,如果一個群里全部小白的幣圈,往往最後都會發展成一個死群,所以必須吸引高端人才加入。

『捌』 人民幣貶值有利於引進外資卻反而導致資本外流是真的嗎

在中國做生意或建廠時,外國資本以人民幣的形式流入市場,但投資的收入甚至本金必須兌換成外幣。如果人民幣貶值,當資本和收入迴流時,外國投資者將無法將這么多的人民幣兌換成外幣,這將給他們造成巨大損失。因此,當中國貨幣趨於疲軟和貶值時,外國在中國的投資往往會盡快消失,以減少損失。

如果人民幣只是內部貶值,換言之,這是通脹,特別是如果本幣預期將持續通脹,外國投資者將不會撤資,而是可能繼續增加投資。這樣,就不會有資本外流。這是因為中國的匯率與國內通脹無關,匯率基本上是行政性的,而不是市場導向的。也就是說,當人民幣在內部貶值,它不會使外幣貶值甚至升值。

『玖』 幣圈崩盤57萬人爆倉443億,A股未來的走勢會如何

我認為A股在未來的走勢肯定會越來越好的,因為更多的人已經對幣圈產生了恐懼的心理,所以會把自己的錢投入到A股市場當中的,擁有了資金的進入肯定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其實越來越多的人都已經發現虛擬貨幣的圈子賺錢是非常困難的,風險是非常大的,在短期之內放棄了對於虛擬貨幣的投資之後,肯定會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A股市場的。

一、虛擬貨幣的風險是非常大的。

虛擬的貨幣的風險其實是非常大的,從最近幾個交易日的價格波動當中就可以看出來,每天的波動幅度基本上都已經超過了3%以上。而且目前比特幣的價格已經達到了35,000美元左右,比之前6萬美元左右的高位已經下降了將近一半。

全社會當中貨幣的總量是一樣的,所有的貨幣在投資的過程當中,都是在不同的資產面前進行抉擇的。虛擬貨幣的圈子將會留出更多的資金量,這些資金量大部分將會流入到A股市場當中的,這是一種必然選擇的結果。

『拾』 人民幣貶值為什麼會資金外流

資金外流,也有人稱資本外逃。通常指的是在一國家或區域內發生的大規模資本流出,是國際投資市場上發生的現象之一。資本外流會影響匯率,當一國發生資本外流時,其貨幣將會貶值,長期而言該國的進口成本將會上升。若在短期之內發生劇烈的資本外流,甚至可能發生中央銀行或者國內其他銀行所持有的外幣儲備枯竭的情形,嚴重的甚至會導致進一步的危機。

EPFR 公布數據顯示,國際投資者在截至2月12 日的當周從新興市場中撤出的資金規模為45 億美元,使得2014 年凈流出數據為297 億美元,而2013 年全年流出新興市場的資金規模為292 億美元。廣大投資者不由將最近的人民幣貶值與資本外流結合起來,市場擔憂情緒悄然蔓延開來。

為什麼人民幣貶值會導致資金外流?首先,人民幣對外幣,處於低水平的話,這會吸引外幣前來投資。但是如果人民幣對外幣處於下降軌道上,並使投資者預期到未來其對外幣仍將繼續貶值的話,那就不僅不可能吸引外幣資本前來投資,反而會刺激外幣資本逐步撤資,這就等同於資本外流了。另一方面,人民幣如果只是對內貶值,換句話說,是通貨膨脹的話,尤其是本幣處於不斷通脹的預期中的話,境外投資者,不僅不會撤資,還有可能持續增加投資,這樣的話,資本就不存在外流的問題。由於我國外匯兌換率並未與本國通脹掛鉤,兌換率基本上是行政主導,而非市場主導,所以才出現上述情況。也就是人民幣對內貶值,即通貨膨脹的同時,並未對外幣貶值,甚至升值。近幾年我國人民幣對美元逐步升值,國內通脹同時不斷加劇,就正好說明了這個問題。

如果人民幣對內對外升值貶值是同步的,人民幣又處在貶值軌道上,讓投資者產生繼續貶值預期的話,資本撤離也就是可以預期的了。
請採納~~~~~~~~~~~~~~~~

熱點內容
比特幣預防通貨膨脹 發布:2025-08-30 09:06:51 瀏覽:818
有人買比特幣礦機嗎 發布:2025-08-30 08:53:52 瀏覽:926
比特幣與分布式賬本 發布:2025-08-30 08:53:42 瀏覽:339
aot慈善幣礦機型號 發布:2025-08-30 08:45:21 瀏覽:592
比特幣中兩個人同時挖出礦來怎麼辦 發布:2025-08-30 08:44:25 瀏覽:668
比特幣挖礦機需要固定ip嗎 發布:2025-08-30 08:29:30 瀏覽:904
奇亞幣礦池集群 發布:2025-08-30 08:26:57 瀏覽:231
以太坊測試幣有用嗎 發布:2025-08-30 08:26:51 瀏覽:579
區塊鏈發展曲線圖 發布:2025-08-30 08:25:54 瀏覽:381
有沒有直接挖狗狗幣的礦機 發布:2025-08-30 08:11:56 瀏覽: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