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元宇宙車聯網

元宇宙車聯網

發布時間: 2022-09-18 06:15:00

『壹』 2021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未來汽車長啥樣

第二項成果發布則是由中國汽車基礎軟體生態委員會創始委員、上汽零束軟體分公司首席架構師孟超帶來的《車載SOA軟體架構技術規范1.1》。孟超架構師介紹了致力於提供智能車雲-管-端一體化全棧技術解決方案——零束銀河4+1以及銀河全棧3.0,接著講解了包括服務設計、服務策略、服務分類、服務部署幾個部分的SOA軟體服務設計規范的核心內容。

『貳』 數字經濟沖高回落,權重題材蹺蹺板效應

盤面觀察

周二股指滬強深弱,三大股指漲跌互現,兩市成交額11959億。盤面觀察,煤炭行業、航空機場、銀行、工程建設等板塊漲幅居前,醫療器械、中葯、家用輕工、游戲等板塊跌幅居前。兩市漲停56家,跌停64家,北向資金凈流入約23億。滬指漲0.80%,報3569.91點,深成指漲0.19%,報14391.39點,創指跌0.82%,報3144.33點。

後市展望

今日指數出現分化,主板指數走強,創業板指數調整。盤面看,數字經濟板塊開盤集體沖高,但隨後單邊回落,而權重股盤中拉升走強,題材股則紛紛走低。近期股指築底回升過程中,反復多次出現板塊高低切換的行情,我們認為這恰恰是春節行情醞釀過程中的表現。一方面,經濟托底政策逐步落地,昨日央行向市場凈投放2900億,同時調低了10個基點利率,雙管齊下,今天終於刺激了白酒和券商權重板塊的走強,同時銀行、地產、家電、傢具和基建等低估值板塊也同步走好;另一方面,政策和媒體連續幾日重點提到數字經濟發展藍圖,使得沉積已久的數字貨幣、5G、通信設備、雲計算、數據中心、信創產業、軟體服務、網路安全、互聯網、區塊鏈、物聯網、車聯網等相關產業鏈全面走強,也可以說是元宇宙的加強和延伸。市場新的兩條主線逐漸明朗,一是以經濟托底而逐步形成的低估值板塊(特別是家電、傢具)已逐步走出企穩和反轉趨勢,二是以「數字經濟+元宇宙」疊加形成的數字經濟產業鏈和新能源產業鏈的新基建已成為今年重要投資方向。它們有望取代前兩年大消費價值股和高景氣成長股的抱團行情,成為階段主角。

操作策略

「數字經濟+元宇宙」是目前市場新的主賽道,相關產業鏈可重點挖掘;低估值的銀行、保險、券商、家電、傢具、建材和中字頭板塊仍有反復修復機會,可適當關注;另外,全球通脹形勢下,周期板塊和農業板塊,可以密切關注變化。【廣發 證券投資顧問 羅利民,執業證書編號:S0260611010126】


『叄』 NIO Day 2021全解讀 ET5/ET7明年都交付!

其中AQUILA蔚來超感系統包含了1顆位於前風擋頂部的超遠距高精度激光雷達、7顆位於車身四周的800萬像素高清視覺攝像頭、4顆300萬像素索尼高感光的環影攝像頭(ET7同款)、5顆位於前後保險杠中的毫米波雷達、12顆環繞車身近距監測的超聲波雷達以及1個主駕感知ADMS、1個車路協同感知V2X原件及2個高精度定位單元GPS+IMU。從結構來看,這些元器件不僅能在功能上支持像全景影像、透明底盤、泊車輔助、停車錄像等功能。

<i

『肆』 元宇宙股票代碼是多少

以下列舉十個:國光電器(股票代碼:002045) 、歌爾股份(股票代碼:002241) 、水晶光電(股票代碼:002273) 、寶通科技(股票代碼:300031) 、超圖軟體(股票代碼:300036)、中青寶(股票代碼:300052) 、數碼科技(股票代碼:300079、順網科技(股票代碼:300113) 、絲路視覺(股票代碼:300556) 、萬興科技(股票代碼:300624)(僅供參考)

1、國光電器(股票代碼:002045)
關聯原因:公司的音響電聲類業務主要產品主要應用於可穿戴產品(如VR/AR)2021年VR/AR所涉及的硬體和軟體市場出現爆發式增長,元宇宙概念成為整個生態走向成熟的標志
所屬其他概念:創投、電子元件、家電、基金重倉股、鋰電池、蘋果概念、券商重倉股、人民幣貶值、深股通、特斯拉、新能源汽車、預盈預增、元宇宙、智能音箱

2、歌爾股份(股票代碼:002241)
關聯原因:國內領先的消費電子零組件、整機供應商;公司長期布局VR/AR業務,目前在高端VR/AR設備整機代工領域中市佔率接近80%,客戶包括Facebook、Sony等
所屬其他概念:3D眼鏡、感測器、獨角獸概念、大盤藍籌、電子元件、Facebook、富士康概念、富時羅素概念、工業4.0、工業互聯網、匯金概念、華為產業鏈、基金重倉股、MSCI、蘋果概念、融資融券、深股通、生物識別、物聯網、無線耳機、小米概念、虛擬現實、移動互聯網、預盈預增、元宇宙、智能穿戴、智能手錶、智能音箱

3、水晶光電(股票代碼:002273)
關聯原因:公司主營產品包括濾光片、光學低通濾波器及組合片、智能眼鏡光學模組等,對AR、VR、MR等新型顯示技術均有相關技術儲備,旗下晶景光電已研發出相關零配件,將向設計廠商供貨
所屬其他概念:3D玻璃、3D眼鏡、安防監控、保險重倉股、超高清視頻、車聯網、長三角經濟區、富時羅素概念、匯金概念、華為產業鏈、激光雷達、基金重倉股、LED照明、寧德時代概念股、蘋果概念、全息概念、全息手機、融資融券、社保重倉、深股通、無人駕駛、小米概念、虛擬現實、移動互聯網、元宇宙、證金持股、智能穿戴、智能手錶、增強現實

4、寶通科技(股票代碼:300031)
關聯原因:公司擁有全資子公司海南元宇宙科技有限公司,重點布局AR/VR/MR、機器人、感測器、新能源礦卡、高端裝備等成長性產業相關領域業務;旗下的哈視奇是國內頂尖AR/VR內容研發和解決方案供應商,與華為和抖音存在業務深度合作
所屬其他概念:長三角經濟區、Facebook、光刻機、基金重倉股、江蘇本地、深股通、手游、TMT、網路游戲、雲游戲、預盈預增、元宇宙

5、超圖軟體(股票代碼:300036)
關聯原因:公司在2017年已經支持了Oculus Rift和HTC Vive的VR頭盔設備,公司GIS為提供三維空間復雜多樣化的模型和數據中「地理位置"這一關鍵共同點技術,是元宇宙的真實地理空間基礎底盤
所屬其他概念:北斗導航、大數據、大數據中心、富時羅素概念、國產軟體、華為HMS、華為雲·鯤鵬、基金重倉股、QFII持股、融資融券、深股通、無人駕駛、虛擬現實、雲計算、雲計算數據中心、預盈預增、元宇宙、智慧城市、智能交通

6、中青寶(股票代碼:300052)
關聯原因:公司《慎初燒坊釀酒人(釀酒大師)》游戲以模擬經營「金沙古酒」酒廠為玩法,在游戲世界中對虛擬的現實世界進行經營管理,依託區塊鏈、雲游戲、算力和社交等元宇宙相關技術,從價值交互、內容承載、數據網路傳輸及沉浸式展示融合構建元宇宙,開啟現實與虛擬的夢幻聯動
所屬其他概念:5G、邊緣計算、電子競技、區塊鏈、手游、深圳本地、騰訊、體育產業、網路游戲、虛擬現實、新三板、雲計算、雲計算數據中心、預虧預減、元宇宙、足球

7、數碼科技(股票代碼:300079
關聯原因:公司超高清編解碼技術、無損壓縮技術、低延時公網傳輸、DRM及完整數據傳輸安全保護等技術可為元宇宙提供底層技術支持
所屬其他概念:5G、超高清視頻、ETC、廣電、互聯網金融、基金重倉股、金融改革、區塊鏈、融資融券、深股通、網路安全、虛擬現實、元宇宙、智能電視、智能IC卡、知識產權保護

8、順網科技(股票代碼:300113)
關聯原因:公司目前已有超過10000台商業運營的高算力GPU伺服器,並在互聯網側向超過80萬用戶提供雲電腦服務,利用優勢的技術和創新賦能元宇宙Metaverse
所屬其他概念:邊緣計算、電子競技、富時羅素概念、互聯網金融、基金重倉股、融資融券、社保重倉、深股通、手游、TMT、騰訊、文化傳媒、網路安全、網路游戲、網路直播、信創產業、虛擬現實、雲計算、雲計算數據中心、雲游戲、預盈預增、元宇宙

9、絲路視覺(股票代碼:300556)
關聯原因:公司主營以CG(計算機圖像技術)為基礎的數字視覺綜合服務業務,擁有包括3D實時展示技術、VR虛擬現實、多媒體數字沙盤等技術多項專利,目前已為多家房企提供VR看房等服務
所屬其他概念:創業板殼股、工業4.0、機器視覺、全息概念、深圳本地、數字孿生、TMT、雄安新區、虛擬現實、雲計算數據中心、預虧預減、雲游戲、元宇宙

10、萬興科技(股票代碼:300624)
關聯原因:公司已投資實時3D雲平台提供商廣州引力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後續將持續加大對這一領域的投資,進一步拓展數字創意元宇宙等全新的創意領域
所屬其他概念:國產軟體、基金重倉股、深圳本地、網紅、物聯網、信創產業、遠程辦公、移動互聯網、預盈預增、元宇宙

『伍』 15萬多就能買新蒙迪歐丐版窮酸到沒法買,這款才最合適!

編輯總結:

總的來看,雖然長安福特全新蒙迪歐起售價才15.98萬元,但是配置絕對低到讓人不想買。決定要入手的話,17.98萬元的2022款 EcoBoost 245 豪華型配置夠用,最有性價比;而19.98萬元的2022款 EcoBoost 245 至尊型,配置更加豐富,能夠帶來更加豪華的用車享受,是對配置有要求朋友的最佳選擇。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汽車元宇宙,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陸』 計算機相關的專業未來發展怎麼樣

前景非常好。從近年來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就可以看出來計算機相關的專業一直是熱門,就業前景也非常好,而且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均薪早已遠遠超過其他同類專業。尤其近幾年各大企業紛紛加快了數字化進程,雲辦公、遠程操控、直播帶貨、新基建等新興業態一再刷新世人對新科技新應用的認知,最近炒得火熱的元宇宙也側面說明了未來計算機相關專業的重要性,未來會向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但所有這些的前提是必須要學好這個專業,能獨擋一面。

『柒』 上海將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汽車 計劃打造10款以上爆款

易車訊 近日,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上海市制定促進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培育「元宇宙」新賽道、促進智能終端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個行動方案,未來將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汽車,計劃打造10款以上爆款。預計上汽集團旗下的智己汽車、上汽飛凡、上汽名爵等品牌將推出更多智能純電動車產品。

想了解2022年5月國內汽車銷量?可通過易車App「銷量榜」隨意查詢,如需更多數據,請到易車App查看。接下來,易車App 6月銷量榜盤點即將上線,敬請期待。

『捌』 2022年,通信行業有哪些看點

看點1:5G專網


2021年,是5G toB的發展元年。這一年,在政府的巨額資金支持下,在運營商和廠商的資源堆積下,各個行業都扶持了大量的5G標桿應用,例如5G工廠、5G碼頭、5G礦山等。


2022年的問題在於,如何將這些標桿項目進行低成本復制。


也就是說,如果國家不再砸錢,5G是否能靠自己的本事,活下去。運營商和廠商,從「重點保障單個項目」,到「普遍支撐N個項目」,是否還能搞得定。


5G toB的進一步推進,引發了人們對5G專網的關注。5G公網建設達到初步目標,專網是否會成為新的增長點?


其實,我們國家對專網的政策比較嚴格,對頻譜資源控製得很緊,對於企業來說,自主建網基本上沒有空間。而且,專網的技術門檻太高,建設和維護成本也高。所以,除了電力、石油、鐵路等國有企業之外,大部分企業建設專網的動力和意願並不強烈。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5G的優勢主要集中在時延和帶寬,真正有需求的場景並不是很多。如果是自己掏錢建5G專網,大部分企業都會仔細掂量利弊。


我個人覺得,想要發展專網,僅靠資金扶持是不夠的。還是要多考慮在政策、技術和頻譜方面,能有所松綁,讓企業有更多的選擇權。我們不是為了5G建設專網,而是為了數字化轉型建設專網。與其過於強調5G在專網中的角色,不如更多關注園區全光網路以及雲網融合接入的重要性,通過雲業務來帶動用戶對網的需求,刺激專網的建設。


看點2: 毫米波的政策走向


還有1個月,北京冬奧會就要開幕。作為通信人,這屆冬奧會,最值得關注的應該是毫米波的亮相和應用。


毫米波這個技術爭議很大,很多人將其上升到政治層面。其實,這是沒有必要的。從產業鏈的角度來說,中國同樣是毫米波產業鏈的重要參與者和受益者。沒有必要對一項技術進行排斥。


毫米波作為一項移動通信技術,其實沒有大家想像得那麼不堪。速率和覆蓋是天平的兩端,在不同的場景,各自有各自的優勢。毫米波的技術優勢就是大容量、大帶寬、低時延和精準定位。


冬奧會8K直播、VR/AR直播,是毫米波展示自我的一個機會。如果毫米波在冬奧會現場表現出色,不排除會加速毫米波在國內的測試進展,並進一步影響毫米波發展政策,包括商用頻譜的劃分。


看點3:R16的商用


2020年3GPP R16標准就凍結了,但真正技術落地,是2022年。R16的晶元、終端,2022年批量上市。所以,今年我們需要關注一下R16到底會給5G現網帶來什麼樣的影響。R16的性能指標,是否會帶來顯著的體驗升級。


與此同時,我們往前看,關注R17凍結,R18啟動。5G-Advanced轉眼間就來了,到底有什麼新花樣,我們需要好好研究。RedCap也是值得關注的一個技術,作為青春版的5G,它是否會對NB-IoT等物聯網技術造成影響?


目前這個時代,通信技術發展就是唯3GPP馬首是瞻。3GPP Rxx的走向,就是通信技術的發展方向。緊跟Rxx,大概率不會走錯路。但是,3GPP的一統天下,扼殺了通信技術的創新,形成了巨頭對技術的專利壟斷,新興企業「造反」的難度越來越大,新型通信技術出現的概率越來越低。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一個問題。


看點4: 晶元和模組的價格走勢


2021年到處都在「缺芯」,這個局面2022年很可能還會持續。


在這個大背景下,通信泛終端晶元的價格,沒有如大家預期的明顯下降。尤其是5G晶元的價格,仍然很貴。


一方面數字化轉型加速,物聯網應用爆發,另一方面晶元和模組的價格下不來,這是有問題的。


幾個晶元廠商裡面,華為因為被制裁,現在退而求其次,追求較低製程(28nm)的晶元的穩定供貨。這種製程,雖然5G手機終端不夠用,但至少能保證基站、數通、光通信主設備的需求。


另一家國內廠商紫光展銳,經過多年積累,已經陸續開始輸出產品成果。展銳不像華為,他們沒有自己的終端。從長期角度來看,國內產業鏈應該加大扶持力度,讓更多的終端企業用一下展銳,有人用才會變得更好,保護好這個獨苗。展銳自己也要小心被盯上,時間還是很緊迫的。


2022年,國內晶元模組的出貨量只會越來越大,Cat.1、NB-IoT都有很大的增長潛力。2G、3G加速退網,物聯網市場份額會有一個大的洗牌。成本決定了洗牌後的市場格局。


同樣面臨成本問題的,還有高速光模塊。


傳輸骨幹網方面,繞不開的話題就是400G。400G,說來說去就是成本和價格。


骨幹網的容量擴增沒有停止腳步,雲計算刺激下的數據中心數量增長,也是越來越快。這些都對高速光模塊有強烈的需求。2026年,全球光模塊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45億美元。


與此相對應的是,高速光模塊的價格,和5G晶元的價格一樣,下降緩慢。當年1G、10G光模塊價格飛速下降的局面,不復存在。


全球經濟的整體形勢,決定了資源價格的上漲,也決定最終產品價格的上漲。價格上漲,就意味著運營商CAPEX的居高不下。最終,成本還是會轉嫁到用戶身上。


這一輪行情下來,到底誰會受益,誰會受罪,只能讓時間告訴我們答案。


看點5: 千兆光接入和F5G


國內光接入基礎設施的發展,極為迅速。十餘年的時間,我們一路從1M到8M,10M、20M、50M、100M、200M、500M。如今,很多家庭已經邁入了千兆(1000M)時代。


在千兆快速普及的同時,運營商已經在致力於推動50G-PON的標准推進。


50G-PON帶來的用戶端接入速度,是5Gbps。其實,站在用戶需求的角度,和5G一樣,人們也不知道這么高的網速,除了資費的增長之外,到底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能用到這么高網速的,只有VR/AR和未來的全息視頻。從目前國內民眾對元宇宙的反感來看,沉浸式的數字世界體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家庭網速的標准帶寬,估計200Mbps是一個門檻,再高的話,用戶體驗沒有太大區別。


除了家庭寬頻接入之外,企業商用辦公光纖接入的需求,應引起運營商的充分重視。


商用光接入的成本太高,上行速率太低,沒有外網IP,都是痛點。


在企業上雲的大背景下,用戶對解決這些痛點的需求,逐漸超過了對單純下載速率的需求。運營商是否可以放棄一些利益,給用戶帶來更多的方便和體驗升級?


看點6: 車聯網


2021年,受整個新能源 汽車 發展的影響,人們對車給予了很大的關注。


愛屋及烏,車聯網、自動駕駛、無人駕駛,也被公眾和資本重點關注。華為、小米相繼殺入這個領域,更是刺激了關注的進一步升級。


其實,從技術的角度來看,車聯網尤其是車路協同,取得的進展並不算是特別顯著。


車聯網需要進行的投入很大,在技術沒有完全成熟的情況下,進行廣泛建設的可能性很小。大部分地方,都還是以示範區小規模試驗為主。


現在行業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開始提「封閉或半封閉」環境的車聯網。


說白了,就是園區內部的無人駕駛和車路協同。對於城市規模和公共高速的車聯網,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


我覺得這個思路是對的,在封閉或半封閉做好試驗,再進行規模推廣,從安全形度來說更為穩妥。我個人覺得,如果可以建設更多全封閉的無人駕駛高速公路,相信也會對技術的驗證和成熟有更大幫助。


看點7: 頻譜政策


2022年,一拖再拖的廣電5G將正式迎來放號。以廣電的能力,即便放號,也不會對現有的市場份額造成影響。值得關注的是,移動藉助700M,是否會進一步對電信和聯通的競爭優勢。


700M廣電移動合作,最大的受益者是移動。


電信和聯通對頻譜進一步共享的訴求,一直沒有停止。兩家運營商對700M垂涎已久,始終在爭取政策上的支持。


從宏觀來說,頻譜資源共享對電信和聯通是有利的。中國移動的實力比中國聯通和電信加起來都強,基站數量也是最多的。進一步共享的話,會刺激市場競爭,對市場份額最大的運營商形成壓力。


除了700M之外,高頻頻段(尤其是毫米波頻段)的分配,將是運營商爭奪的重點。頻譜共享政策,最有可能影響國內的市場格局。


看點8:小基站


5G宏站建設已經到了一個門檻,2022年開始,5G會重點進行室內基站的建設。


這就意味著,小基站的市場機會逐漸顯現。


說到小基站,大家一直都在關注的Open RAN,到底能有多少市場?目前,全球Open RAN基站的發展,談不上好,也談不上壞。用的運營商還是不多。主流運營商基本上以觀望為主。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市場,對Open RAN的態度直接決定了Open RAN的命運。我個人覺得,Open RAN大規模用於公共移動通信市場的條件還是不太成熟,尤其是對於中國的運營商來說,運維責任等方面太難界定了,能耗方面也不是很放心。估計會小范圍試用,或者在專網進行試用,然後再決定下一步是否批量使用。


有消息稱,小基站的集采將會在上半年舉行。不知道誰會在這個大蛋糕中受益。


看點9:安全


2021年,全球通信網路並不太平。


6月份,全美網路故障;10月份,FACEBOOK遭遇史上最嚴重的斷網;11月份,甘肅某運營商大規模網路故障;近期,西安一碼通的頻繁宕機……這些都在時刻提醒我們,網路安全穩定,我們還面臨極大的威脅,有很多工作要走。


技術在飛速進步,但網路並沒有大家想得那麼堅不可摧。


2022年,我們將迎來奧運會、二十大等重要事件,網路的安全穩定極為重要。通信網路一直在強調「原生安全」,感覺離得還是有點遙遠。


希望今年網路能夠少出事、不出事,大家平平安安,少一些通信人背鍋。


看點10:新技術


通信技術基礎理論無法突破的局面,2022年不會有改變。


在6G到來之前,無線空口不會有太大的變化。超表面技術和太赫茲技術,都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才會發展成熟。


新技術的話,值得重點關注的是低軌大帶寬衛星通信、AI與傳統通信的融合。


低軌大帶寬衛星通信這幾年很火,帶頭就是馬斯克的星鏈。我們不可能用星鏈,所以一定會發展自己的低軌衛星通信系統。


目前,中國衛通等國家隊在這方面進展迅速,覆蓋范圍逐漸從民航航線,擴展到一帶一路和航海主要航線。


國內民營衛星企業的發展阻力很大。衛星這個東西對技術和資金要求太高,一般的企業玩不起,也容易玩死。


衛星是地面通信系統的有效補充。平時可能看不出來,一旦有事,重要性就顯現出來了。發展衛星通信,形成於地面5G的有效結合,最終促成空天一體化,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


再說說AI。


AI與傳統通信的融合,重點在於性能挖潛、智能運維和降能耗。


性能挖潛,其實就是藉助AI賦能無線演算法,例如高階調制,或者Massive MIMO波束跟蹤。這塊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智能運維。目前通信網路過於復雜,傳統人工維護的方式不可持續。在特定場景下適當引入AI,將有效降低網路的運維工作量和難度。


我們距離全智能自治網路還有很大距離,但場景的智能化,已經看到了不少曙光。


能效是能夠直接帶來經濟收益的,也符合國家戰略,相信會是AI落地最主要的領域。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算力網路。


今年,運營商越來越關注算力網路。其實,算力網路就是雲網融合的延伸。雲和網之間的邊界越來越模糊,算力和聯接力最終都是合為一體。


作為傳統通信領域的從業者,面對這個大勢,要有自己的認知。


始終圍繞著傳統網路轉,最終是死路一條。趁著現在聯接力還是一些話語權,應該趁機滲透算力領域,在包括邊緣計算等方向尋找新的商業機會,將自己轉型為算力演算法工程師,企業則轉型為算力企業。


運營商高層看得還是比較清楚的,想方設法在擺脫管道的定位,積極謀求成為數字基礎設施提供商,兼方案提供商、內容提供商。運營商大力建設的IDC,還有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就是為了在toB領域成為企業數字化的合作夥伴,避免被設備商架空。


好了,以上就是小棗君對2022年通信行業10大看點的點評。個人意見和看法,不一定準確,歡迎大家拍磚!


說實話,2022年,最大的關注點還是在於疫情。希望疫情能夠盡快結束,整個世界恢復到正常的軌道。我們的人生已經被偷走了兩年,實在是不想再被偷走一年了。


對吧?

『玖』 影豹「同胞兄弟」升級啦!增配不增價,超值來襲!

自去年上市以來,影豹在年輕人群中火速「出圈」,上市首月訂單達到15366台,並取得月銷量連續破萬的好成績。不同於影豹的個性與張揚,廣汽傳祺的另一款轎車,傳祺GA6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整體典雅大氣。這個月傳祺GA6進行了年款升級,憑借「增配不增價」高性價比產品優勢,收獲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睞。

(圖左影豹,圖右傳祺GA6)

如果要用人作比喻,影豹像一個運動炫酷的潮玩達人,而傳祺GA6更像是一個舒適寬奢、安全感爆棚的居家能手。無論從車型風格、外觀內飾還是動力配置,影豹和傳祺GA6可以說是全方位「互補」,完美拿捏住了消費者不同喜好和需求。而且兩車售價區間接近,一款是「10萬級平民轎跑」、一款是「10萬級超值大家轎」。目前2022款傳祺GA6還在上市期間,在保持增配不增價同時,推出的四大金融購車政策,如果有興趣的可以自行了解入手啦。

『拾』 堅定看好以華為為基礎的數字經濟概念股

根據中國信通院定義,數字經濟包含「四化」內涵,即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數據價值化。

在技術層面,包括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5G 通信等新興技術。在應用層面,「新零售」、「新製造」等都是其典型代表。

可想而知,整個數字經濟的廣闊性,行業的前景,至少未來5年,會蓬勃發展。

雲計算,分上游、中游、下游幾個細分行業。上游的行業它包括晶元、伺服器、交換機、光模塊;

中游包括數據中心,現在我們國家在幾個重點的省市建立了大數據、雲計算中心,中游還包括基礎設施平台、服務軟體等。

下游包括互聯網金融、製造業、智能製造、智慧政務。比如將傳統金融變成金融 科技 ,數字金融,將傳統製造變成智能製造。

物聯網中會有哪些納入數字經濟?比如:有感知控制層、傳輸網路層、平台搭建層,還有數據應用層等等。

光感知控制層包括感測器、射頻識別、智能控制器;傳輸層包括通訊模組、通訊網關,衛星、物聯網、運營商、量子通信;平台搭建層包括通訊廠商的平台,互聯網廠商的平台、工業廠商的平台、AI平台、大數據平台;

大家說應用層包括什麼消費驅動、政策驅動、產業驅動,整個中國的傳統經濟向數字化轉變中,它搭建在不同的模塊中,不同模塊中如果細分,會有太多的子行業。

5G是中國數字化經濟掀起的一個主升浪行業,5G也是數字化經濟的一個起爆點。5G包括寬頻、車聯網、工業互聯網、智能控制器,還有一些通信基礎設施的搭建。

元宇宙將來就是算例演算法、通訊交互技術、產權規則、應用場景之間的一種組合。

人工智慧有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基礎層里包含雲計算、感測器、AI、晶元、數據管理等等。

我們就不給大家一一細說了,未來希望投資人在以華為為基礎的,這些行業中找到確定性的機會。廣泛布局數字經濟中優質上市公司。

除了技術性分析,還要立足宏觀,研究行業,你要知道產業基金所到之處無不是未來長期投資機會。

投資建議僅供參考

熱點內容
現在挖eth最好的礦池 發布:2025-08-26 00:38:05 瀏覽:986
騰訊區塊鏈發行q幣 發布:2025-08-26 00:34:04 瀏覽:50
ltc和bch走勢 發布:2025-08-26 00:23:00 瀏覽:947
湖南飯飯金服區塊鏈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2025-08-25 23:55:02 瀏覽:628
trx是什麼應用 發布:2025-08-25 23:44:41 瀏覽:711
家庭挖比特幣能賺錢嗎 發布:2025-08-25 23:30:31 瀏覽:977
杭州區塊鏈開發daiyu 發布:2025-08-25 23:29:02 瀏覽:919
貴生態區塊鏈貴人通 發布:2025-08-25 23:04:17 瀏覽:34
區塊鏈交易秦淮 發布:2025-08-25 23:04:12 瀏覽:776
同濟大學區塊鏈DBA 發布:2025-08-25 23:01:46 瀏覽: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