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幣圈
❶ 百度金融在區塊鏈的布局和野心
但具備這些專業能力還不夠,肖偉覺得還需要另外「3個條件」。
「第一個,你的語言必須是C++或者GO;第二個,對於分布式計算、密碼學和P2P網路編程有所了解;第三個,我們希望你對經濟學原理有了解。」
為什麼還要有經濟學原理?
「因為比特幣除了技術以外,它裡面還有一個經濟學博弈論的問題。」肖偉稱,不斷提高作惡的成本,增加工作量的獎勵,從而通過經濟學束縛惡,激勵善。
這大概是博弈論中的經典案例了。
「所以,區塊鏈網路設計,除了技術,還有了解經濟學原理,我們稱之為生態搭建。」肖偉稱。
03區塊鏈信仰
2017年,肖偉正式接觸區塊鏈,就立刻變為信仰。
「就像你沒法問基督徒上帝存不存在一樣,很難回答為什麼會信仰區塊鏈。」肖偉稱,「我對信仰的理解,就是你遇到挫折、遇到任何挑戰的時候,堅信一定可以克服。」
尤其是在區塊鏈萌芽期,技術探索一定會遭遇重重挑戰,「資源上、落地上、技術上和監管上的困難,但只要堅信『這是好的』,你就可以堅持下去。」肖偉表示。
肖偉堅信,區塊鏈技術,是對未來社會有幫助的。
他有幾點判斷。
一是,區塊鏈技術不會馬上黃掉,它有「黃金十年、白銀十年」。
「2018~2028年是區塊鏈行業的好機會。」肖偉認為,可能會像2000年的互聯網和2008年的移動時代一樣,出現一個蓬勃發展的黃金期:人才水平提升、公司市值提升。
「所以我們的建議是,如果你錯過移動和AI,不要錯過區塊鏈。」肖偉會建議程序員去做區塊鏈,「我給現在團隊的定位是,三年後,最低也能達到年薪百萬。」
二是,目前區塊鏈領域,確實存在嚴重泡沫,就像當年的互聯網。
1999年有一個很奇怪現象,就是改域名,只要公司域名改成「.COM」、「**在線」,股票就蹭蹭上漲。
這種改名的浪潮,也完美復制到了區塊鏈領域,A股上市公司紛紛成立「區塊鏈實驗室」,股價應聲上漲;美國軟飲料公司「長島冰茶」宣布改名為「長區塊鏈」,股價暴漲500%。
因此,區塊鏈行業存在一定的泡沫,也可以理解。
三是,區塊鏈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是等價的。
區塊鏈和互聯網之間,會是怎樣的關系?
「互聯網是一個信息獲取的途徑,區塊鏈是一個價值信任的途徑。」肖偉認為,區塊鏈最大的變革,是效率的提升。
這個效率,不是技術性能,而是企業效率。
比如,以前點到點的消費,因為雙方無法互相信任,所以才出現這么多中間環節,目的就是「增信」。
如果點對點能直接信任,整個商業模式都將發生巨變。
「區塊鏈最大的變革,就是解決信任問題,讓你的信任變得特別簡單,整個中間環節在不停被壓縮。」肖偉認為。
而區塊鏈的顛覆之力,就誕生與此。
一方面,區塊鏈帶來效率的提升,推動了整個行業的變革。
對於整個企業而言,提速非常重要。之前規范一個業務線項目,可能需要十天時間,但加上區塊鏈後,信任溝通協作的時間大大降低。
肖偉舉了高鐵的例子:高鐵速度從80km/h提到300km/h,浙江省開始建立「一小時經濟圈」,「如果再快點,甚至能影響房價,這不是顛覆嗎」。
另一方面,在區塊鏈下的商業新生態中,品牌的沖擊會非常大。
「品牌很大程度上是對質量的背書,」肖偉認為,「區塊鏈的出現可以做到,把品牌摘掉,依舊能保證質量。」
這也是新零售、新製造最核心的競爭力。
比如我們買某個牌子的黃金首飾,我們看重的其實是品牌背後的工藝,如果能直接與背後的金店、工藝師建立「信任」,就不再需要這個牌子作為背書。
「整個信任改變後,就改變了整個生產關系。」肖偉認為。
「馬克思說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但現在生產力已富裕了,我們更需要的不是生產力的提高,而是生產關系的重新分配。」肖偉認為,「只有生產關系的天花板『往上拱一拱』,生產力才會繼續往前沖。」
「而每一次生產關系改變帶來的資源重新分配,都是一個造富機會,一定會有人起來,有人倒下。」 肖偉稱,這也是幣圈如此瘋狂的根本原因。
但是,肖偉也不認為區塊鏈可以取代「古典互聯網」。
「古典的不一定就比現代的差,古典音樂、古典經濟學都是這樣。在很多技術領域,古典、現代和後現代是並列關系。」
「之所以出現『古典互聯網』這樣的詞,是因為很多區塊鏈圈的人並沒有明白區塊鏈是什麼,也不清楚區塊鏈究竟為什麼可以改變世界。」肖偉認為。
作為中心化的「巨頭」,網路會被區塊鏈顛覆嗎?
肖偉相信網路不會被顛覆。
「搜索和商業不一樣,和品牌也不一樣,搜索最重要的是好用,不需要品牌去做信用背書。」
「網路在BATJ中,是最不可能被區塊鏈顛覆的一個。」肖偉稱。
❷ 區塊鏈盈利模式
我想了解一下區塊鏈,聽說區塊鏈可以創造十倍於互聯網的價值,所以我想請你用區塊鏈創造100萬的價值送給我,反正這對於區塊鏈來說也就是微不足道的一點點錢。
❸ 區塊鏈盈利方式
來自區視網分享:區視網
區塊鏈到底如何盈利:
1、打造區塊鏈生態圈
初創企業為什麼紛紛投身於區塊鏈公鏈項目?因為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任何企業都有機會藉助自己的理念、運營打造一個顛覆現有格局的生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將以生態圈所有者指定的貨幣進行流通。
由於初創企業自身持有一定貨幣,預留一部分貨幣供企業挖掘而貨幣總量一定,生態圈流動速度越快,對貨幣的需求量也就越大,較多的交易追逐較少的貨幣,貨幣必然會升值,但這樣的想法建立在該貨幣是不可替代品的情況下。
現在不少研究小組正在開發跨鏈技術,將不同領域的區塊鏈連接在一起,最終達到貨幣流和數據流的自由流通,最終去交易所。
在這種情況下,某一鏈條貨幣不足對生態圈造成的影響,可能並非古典貨幣理論介紹的那麼簡單,貨幣價格很有可能不會遵循簡單的供需關系。設計者需要從宏觀經濟角度考慮這個問題。
這也是區塊鏈項目最吸引人的地方:每個人都有可能在這一新的領域中建立新的規則,成為qu中心化系統的管理者。屆時,區塊鏈的擁有者將擁有控制整個領域經濟的能力——拋售或吸入數字貨幣都將對行業造成巨大影響。
2、為企業提供服務
為企業提供服務是區塊鏈項目現階段主要的盈利模式,雲儲存安全懷疑者很有可能轉向可追溯、不可篡改的區塊鏈服務提供商,以尋求數據最大程度的安全。
例如,一家運營數據共享平台的區塊鏈初創公司,它的主要業務就包括為客戶提供數據儲存和數據交易服務,從而收取服務費和手續費。
國內經營此類業務的創業公司非常多,如雲巢智聯、邊界智能、魔鏈科技等。各個公司都擁有卓越的技術,但要盈利,也許還得在運營上下功夫。
如今,騰訊雲的TBaas加入此領域,並能提供涵蓋金融、供應鏈、物聯網、醫療等多個領域服務,想必未來客戶的爭奪與拓展將變得更加艱難。
3、智能合約參與利潤製作
智能合約好比一份可以自動執行的合同,由機器代替人來判斷合同的有效性,並強制執行。它的實質還是一段代碼,但區塊鏈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保證這段代碼在非信任機制下自動運行。區塊鏈是智能合約運行的前提條件。
在實際情況下,通過智能合約進行利潤製造的機會非常廣泛,智能合約可以以非黑箱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
在程序的運行過程中,智能合約執行了審計、分類信息等操作,排除了中間商的干擾,且記錄不會人為損壞,也不會發生時間太長導致文件上的字體模糊不清的情況。
但從某種程度上說,智能合約的運營者自身成為了中間商,通過智能合約自動收付審計費用。這種特殊的中介服務為客戶節省了大量成本,其實質是通過提升效率實現的。
4、特殊服務驅動系統運行
不少企業在打造區塊鏈社區時擁有自己的專屬領域。以遺傳學家Church領導的Nebula Genomics項目為例,消費者在享受Nebula提供的基因測序服務後,並不能以法幣的形式付款,而必須將法幣兌換成Nebula發行的Token。
隨著更多的人將法幣換成這種Token,Nebula便成功打造出一個以基因數據為核心的區塊鏈平台,在那之後,它將更好的開展精準醫療服務。
總的來說,這種模式以實際技術為依託,在項目開端以線下服務盈利,並在盈利過程中將收入中的法幣轉化為Token。隨著項目的進行,該平台能藉助開端模式獲得的數據,開展更多精準醫療服務,其盈利方式也變得多元化,但整個過程不會脫離實體。
在整個企業運營過程中,Token的作用以激勵為主,代幣升值並非遺傳學家應該考慮的問題。
5、毀譽參半——項目1CO
1CO的原本目的是通過預售服務在市場上眾籌。2013年,早期的1CO公司出現在金融領域,隨後迅速引爆整個數字貨幣市場,投機潮由此興起。
但這一風波來得快,去得也快,僅在2013年-2014年間就有眾多項目死在了炒作中,或直接被判定為騙局。
根據Engadget數據現實,2017年,902個基於眾籌的數字貨幣中,45.6%已經失敗。
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倖存者。這些企業(也包括打造生態圈的企業)非常重視Token的作用,代幣升值將作為盈利的一部分計算估值。
這並非空手套白狼,實質上類似於一家企業同時運行金融資產(Token)和經營資產(服務),以管理經營資產來促使金融資產盈利。不過,若是「金融資產」佔比過大,風險也就不請自來了。
6、巨頭湧入
共享經濟的基礎是通過實時監控可用資源和相應需求並作出調整,以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對於Airbnb這樣的獨角獸而言,他們已經有著成熟的管理模式,穩定的現金流。他們嘗試區塊鏈,是因為區塊鏈技術可以帶來更為透明,更為高效,更為公平的系統。
這類企業使用區塊鏈一般採用私有鏈或聯盟鏈的方式,他們並不需要Token參與流通,節點也不以匿名形式存在,他們看中的是區塊鏈技術本身。
在區塊鏈技術的加持下,人工輸入政府簽發的ID信息將轉變為政府簽發ID安全儲存及驗證。顧客和房東可以完全信賴評價內容。同時評論可追溯,避免了負面評價被刪除、水軍參與的可能性。
Airbnb、騰訊的盈利模式
❹ 如何參與Defi投資
總共分三步:
第一步:先建錢包,我用的是Metamask,這是通用的,大家都會用它。
Metamask錢包非常方便,但也有人喜歡用交易所的錢包。目前交易所提供Defi服務的我知道只有Coinbase,不知道國內三大交易所連上去沒有。
Defi圈比幣圈還要快十倍。有人開玩笑說,傳統金融是十年如一日,十年沒什麼變化。金融科技稍微快一點,幣圈比金融科技快很多,所以有「幣圈一天,人間一年」。Defi進來後,幣圈變成了古典幣圈,Defi變化速度更快。
我前一陣看到只有Coinbase可以用錢寶連Defi的項目,不知道三大交易所現在有沒有趕上。現在交易所壓力很大,生意都被Defi搶走很多。
錢包有真實的錢包,有銀行賬戶聯系的錢包,比如微信、支付寶就屬於這類,還有央行數字出來後央行數字貨幣的錢包,還有錢包服務商提供的硬錢包和軟錢包,還有數字貨幣交易所提供的錢包,最後是Defi服務商提供的錢包。
Defi錢包里存放的是加密資產,這不是核心,核心是自管還是託管,是交給別人管還是自己管。Defi錢包的好處是自己管,更安全。放在交易所,萬一被黑了呢?放在銀行丟了一般有賠償,交易所被黑了一般不會賠償。從方便性看,放在交易所比較方便,但安全性比較差。
第二步:充值,要從其他錢包充值進來,一般用得最多的是ETH,你也可以充USDC或USDT。USDT在Defi中不怎麼好用,好像被鄙視。
為什麼我們更多的要用Defi里的DAI穩定幣而不用USDT?因為大家對USDT不放心。穩定幣的產生是因為數字貨幣波動性太大。而之所以要用數字貨幣是因為法幣一直通脹,濫發、沒有限制,貶值,有國界的限制。所以因為法幣有這么多缺點,有了數字貨幣,數字貨幣波動性太大,就有穩定幣,而穩定幣儲備性不足,說是一比一錨定美元,但沒有充分的審計,不透明,所以大家對USDT不放心,只好在Defi中做了穩定幣DAI。
DAI有足額(超額)的抵押,比較透明的審計,分布式管理,沒有跑路的風險。補足了其他貨幣的不足。DAI的規模現在是4億美元。USDT有100億美元,一直發,拚命發。
DAI是由Marker這個當鋪發出的典當穩定幣。去當鋪的人要借錢,需要抵押一個物品,比如勞力士手錶,價值5萬人民幣,借出1萬人民幣,過三天回來,拿1.2萬贖回。DAI就和當鋪一樣,一個人在Marker 用手上十個以太坊抵押,借出2000個DAI。過十天後可能要還2050個DAI,再把10個ETH還給我。DAI就是Marker發行的,以數字貨幣為抵押的典當穩定幣。剛開始發行時,可以抵押的只有BAT和ETH,現在已經擴充到十幾個幣種。
抵押時有幾個重要數據,一是抵押率。比如抵押十個ETH,價值4000美金,你能拿出多少DAI,50%,60%,但不可能達到或者超過100%。典當抵押率會小於抵押的資產的價值;二是借貸利率;三是清倉率,如果市值波動太大,觸發某個臨界點,就會把抵押的幣拿去清倉。這和做杠桿一樣,因為波動太大,被交易所清倉。抵押換穩定幣時要注意這幾個數據。
第三步是選你要參與的方式和項目。比如要投資、借貸、理財、買保險、做衍生品交易。選好到那個網站打開,就會問你要不要連接錢包,連進去一般會讓你鎖倉。
借貸是人類最原始的金融活動,有金融就有了借貸服務。借貸也是Defi最大的一塊產品。以前借貸只能和銀行借,新興的消費貸、P2P、網貸出來,但P2P已經被團滅了,受到了政策的很多限制,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上限從法院承認的24%降到15.4%,也很難做。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❺ 作為投資人,錯過了全部的風口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錯過了全部的風口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15年
在歷史的長河中
並不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份
這一年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火遍了大江南北
這一年
投資人加入了熙熙攘攘的三十萬投資人大軍
全民O2O
投資人入行第一個項目是一個家政服務的O2O項目
至於說為什麼是家政服務而不是滴滴或者餓了么
一定要說原因,可能是打車和外賣已經被巨頭壟斷,而家政行業還是個藍海吧
投決會上,投資人向委員們展示著精心製作的PPT,當說到「現在的白領工作太忙,回家都懶得做家務」,下面的委員頻頻點著頭,投資人心裡泛起了被認可的成就感
然而
風口來得太快,也走得太快
不到一年,O2O從最時髦的風口變成了無人問津的裹腳布
經過了融資燒錢,再融資,再燒錢,家政O2O最終還是沒有融到下一輪,黃了
這天
從創始人一家五口租住的小小農民房回到寬敞的辦公室
投資人把回購協議默默鎖進了抽屜,一絲挫敗感慢慢爬上心頭
「都不容易的,就當花錢做了個慈善吧」
網上,滴滴與Uber合並的新聞掀起了巨大的波瀾,投資人百無聊賴地刷著朋友圈的評論,想著些什麼
分析師打斷了投資人,「領導,這有一個O...的BP,好像有點意思」
「年輕人,要加強學習啊,這都什麼時候了,還O2O」
分析師還想說些啥,最終還是咽了回去,把BP丟進了一旁廢紙堆里,那裡有許多它的同類
一陣妖風吹過,吹開了新來者的一個邊角
「共享女友了解一下?」
投資人眼前一黑,一口老血差點噴了出來
全民pre-IPO
2017年是IPO的大年,這一年創造了421家的最高新股發行紀錄,不少老的投資人更是賺得盆滿缽滿
大V們紛紛宣告:「2017年是注冊制的元年」 、「股權投資最好的時代到來了」
投資人暗暗下定決心,這個風口一定不能錯過了
於是他們忙活了半天,求爹爹告奶奶,終於拿到了一個「pre-IPO企業」的投資份額
投資流程走完,投資人破例去酒吧喝了一杯
在酒精的麻痹中,投資人彷彿看到了鮮花、美酒,哦還有一路上漲的股價,還有好多好多的票子
「今年一定會投出一家上市公司」,投資人把這句話寫在了床頭,很用力
不料,世間風雲變幻,新年剛過,新發審委上任,IPO通過率直線下滑,到最後通過率變成了
五一勞動節
六一兒童節
七一建黨節
看來離「國慶節」也不太遠了
這一天,投資人接到了董秘的電話,「喂,X總啊,跟您匯報下,券商認為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過兩年做到XXXX萬利潤,再申報比較安全……回購……」
放下電話,投資人沉默了半晌,心中的鮮花、美酒、票子彷彿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然後砰地一聲,碎了一地
他拿起簽字筆,默默劃掉了床頭前「今年」兩個字……
幣圈大佬
這天,投資人接到了發小二狗子的電話,「喂,哥啊,我這里新弄了個XX幣交易所的項目,你要不要投一點,看在我們這么熟的份上,額度好商量」
「算了吧,我是價值投資者,不做你們這些投機倒把的事情,你還是找隔壁那個笑口常開吧」說完就不耐煩地掛掉了電話。
「呸,德行!這小子上學時天天抄我作業,後來就搞那些有的沒的的創業項目,也沒見到一個成功的」投資人不由地搖搖頭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著,當年那個抄作業的二狗子,不知怎麼的,真搭上了隔壁的笑口常開,後來竟然也人狗樣兒地成了幣圈大佬,每天叫囂著「古典投資已經過時」、「21世紀是區塊鏈的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