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爾旗下哪家公司涉及元宇宙
A. 引力傳媒公司是元宇宙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18
B. 元宇宙目前跌至4元7角價位的是那一支股票
全世界似乎都在談「元宇宙」。
但圍繞於此的說法,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人認為,面向這個充滿想像的未來世界,應該張開雙臂加速奔跑,而且已有人做出起跑的姿勢;也有人認為,「元宇宙」走紅就是一場資本炒作,是某些企業對曾經失敗的技術投資所進行的一場挽救。
「元宇宙」(Metaverse),想像空間巨大,或將成為一個持續性很強的大炒作題材。目前媒體提及的A股概念股主要集中在AR/VR及游戲上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股票僅為客觀整理,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300556絲路視覺公司主營以CG(計算機圖像技術)為基礎的數字視覺綜合服務業務,擁有包括3D實時展示技術、VR虛擬現實、多媒體數字沙盤等技術多項專利,目前已為多家房企提供VR看房等服務
300624萬興科技公司已投資實時3D雲平台提供商廣州引力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後續將持續加大對這一領域的投資,進一步拓展數字創意元宇宙等全新的創意領域
300036超圖軟體公司在2017年已經支持了OculusRift和HTCVive的VR頭盔設備,公司GIS為提供三維空間復雜多樣化的模型和數據中「地理位置"這一關鍵共同點技術,是元宇宙的真實地理空間基礎底盤
002045國光電器公司的音響電聲類業務主要產品主要應用於可穿戴產品(如VR/AR)2021年VR/AR所涉及的硬體和軟體市場出現爆發式增長,元宇宙概念成為整個生態走向成熟的標志
300079數碼視訊公司超高清編解碼技術、無損壓縮技術、低延時公網傳輸、DRM及完整數據傳輸安全保護等技術可為元宇宙提供底層技術支持
002273水晶光電公司主營產品包括濾光片、光學低通濾波器及組合片、智能眼鏡光學模組等,對AR、VR、MR等新型顯示技術均有相關技術儲備,旗下晶景光電已研發出相關零配件,將向設計廠商供貨
002241歌爾股份國內領先的消費電子零組件、整機供應商;公司長期布局VR/AR業務,目前在高端VR/AR設備整機代工領域中市佔率接近80%,客戶包括Facebook、Sony等
300031寶通科技公司擁有全資子公司海南元宇宙科技有限公司,重點布局AR/VR/MR、機器人、感測器、新能源礦卡、高端裝備等成長性產業相關領域業務;旗下的哈視奇是國內頂尖AR/VR內容研發和解決方案供應商,與華為和抖音存在業務深度合作
300113順網科技公司目前已有超過10000台商業運營的高算力GPU伺服器,並在互聯網側向超過80萬用戶提供雲電腦服務,利用優勢的技術和創新賦能元宇宙Metaverse
300052中青寶公司《慎初燒坊釀酒人(釀酒大師)》游戲以模擬經營「金沙古酒」酒廠為玩法,在游戲世界中對虛擬的現實世界進行經營管理,依託區塊鏈、雲游戲、算力和社交等元宇宙相關技術,從價值交互、內容承載、數據網路傳輸及沉浸式展示融合構建元宇宙,開啟現實與虛擬的夢幻聯動
大家現在可以開始了解blockchain(區塊鏈)和cryptocurrency(加密貨幣)了,為今後的趨勢做一些知識上的儲備,因為它們很可能是未來元宇宙的基礎設施。
C. 曝Meta Oculus 系列頭顯出貨量削減300萬台
曝Meta Oculus 系列頭顯出貨量削減300萬台
曝Meta Oculus 系列頭顯出貨量削減300萬台,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昨日表示,2022年MetaVR 頭顯的出貨量將下滑25%-35%,曝Meta Oculus 系列頭顯出貨量削減300萬台。
曝Meta Oculus 系列頭顯出貨量削減300萬台1
6 月 22 日,天風國際知名科技分析師郭明錤發布 Twitter 稱,Meta 元宇宙智能硬體業務有下滑趨勢。Meta 縮減 2022 年 Oculus 系列頭顯出貨量 40%,從原有預期 1000-1100 萬台下調至 700-800 萬台。此外,Meta 還暫停了 2024 年之後的所有新的 XR 頭顯硬體項目。
隨後郭明錤再次發文稱,發貨預測是基於調查和判斷,而不是官方數據。並更正稱 2022 年 Meta VR 頭顯出貨量下調幅度為 25-35%,對應出貨量不變,為 700-800 萬台。
受此影響,國內元宇宙產業鏈和果鏈上市公司股價受到重挫。為 Meta 代工 VR 頭顯的歌爾股份 22 日股價閃崩,兩天里股價下跌 15%,市值跌去 170 億元。對此,歌爾回應稱,目前生產經營和訂單情況都比較正常,主要業務進展也符合預期,沒有任何調整半年度業績指引的計劃。
巧的是,就在被爆「砍單」的前一天,Meta 剛剛公布了多款 VR 頭戴設備的原型,同日騰訊也傳出正式成立 XR 部門。
一邊是國內大廠和元宇宙創業者「軍備競賽」進行的如火如荼;另一邊全球 XR 硬體的領頭羊,卻在疫情紅利消退後開始放慢腳步。讓人不得不擔心,這波元宇宙熱潮的天花板,會不會比想像中來的更快?
歌爾股份 6 月 22 日大跌|網路
Meta 公開新 XR 硬體後就砍線?
歌爾股份曾用名歌爾聲學,此前主要業務是為蘋果供應聲學器件。2014 年 Meta 收購 Oculus 後掀起 VR 熱,歌爾成為 Meta、索尼 XR 設備的主要代工廠和技術合作夥伴。
早期 XR 業務在歌爾佔比不算太高,但隨著 Meta 近年來 VR 硬體出貨量的提升,XR 對歌爾越發重要。公開數據顯示,2020 年 7 月,歌爾股份拿下 Facebook(Meta 前身)旗下公司 Oculus 新一代 VR 設備的獨供大單,預計 2020 年訂單量為 100-200 萬台,總收入可達 50 億元。
郭明錤最新的更正中還提到,Meta 訂單減少主要在 22 年下半年,鑒於 Meta 減少硬體投資和經濟衰退風險,他將 2022 年下半年 Meta VR 頭顯出貨量的預測下調了 40-50%,並認為原定於 2024 年之後的 Meta 新一代頭顯出貨將被推遲。
郭明錤還對今年 4 月份時做出的預測進行了更新,分析了高端 Meta Quest 2 Pro 的配置與性能,並預測價格將升至 799 美元或更高。
郭明錤推文|Twitter
他透露,Meta Quest 2 Pro 會採用 mini-LED 顯示屏和 2P Pancake 以顯著改善視覺效果,並會支持 VR & AR(視頻透視)。此外會搭載約 16 個攝像頭(頭顯 10 個,兩個控制器共 6 個),採用高通 XR 2 處理器,具備眼動追蹤、面部表情識別和 3D 感應支持。會在 2022 年第三季度量產,預計在 2022 年下半年出貨量將達到約200 萬台。
即使出貨量會下滑,Meta「all in」元宇宙的決心不能有變,信心給夠。
21 日,Meta 罕見地一次性公布了多款 VR 頭戴設備的原型,CEO 扎克伯格在 Facebook 分享了自己體驗這些設備的視頻,並介紹了元宇宙硬體業務發展的近況。據扎克伯格介紹,新設備在解析度、亮度、尺寸方面帶來了現有設備無法達到的新高度,似乎對硬體業務的信心仍在,或許在表達出他們不會放棄高端 VR 的決心。
VR 原型機|Meta
在 Meta 的 Reality Labs(現實實驗室)內部,研究人員使用「視覺圖靈測試」作為測試 VR 眼鏡的標准,這個測試的合格標準是:要讓人的視覺系統,相信在 VR 眼鏡中看到的是一個真實世界。
在通過視覺圖靈測試之前需要解決的四個關鍵技術挑戰:變焦、失真、視網膜解析度和 HDR。在 Meta 演示視頻里,幾款 VR 頭顯原型機就分別用於攻克不同的技術難題,希望在未來能夠提供與現實無法區分的視覺體驗。
扎克伯格展示 VR 原型機|Facebook
Meta Quest 2 Pro 是否能如期到來尚未可知,從扎克伯格的演示視頻倒是可以看出,硬體的進步困難重重,突破性改革的到來仍然不可預期。與消費者期待的、Meta 想要實現的元宇宙,距離還遠。
與前兩代 Quest 相比,硬體技術並沒有顯著突破,這或許是 Meta 硬體業務下滑的原因之一。
國內元宇宙還沒機會下滑
Meta 那邊遇到了出貨量下降的麻煩,與之相比,國內的元宇宙硬體才剛剛開始「創業」——騰訊、位元組,乃至羅永浩,都在過去一年裡紛紛入局。
6 月 21 日,據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透露,騰訊控股周一向其員工宣布正式成立「擴展現實」(XR)部門,該部門的任務是為騰訊建立包括軟體和硬體在內的擴展現實業務,將由騰訊游戲全球首席技術官李申領導,並將成為該公司互動娛樂事業群(IEG)的一部分。
消息稱,該部門最終或將擁有超過 300 名員工。在騰訊一直在削減成本和放緩招聘的環境中,這個人員數字顯得十分可觀。
騰訊要成立 XR 部門的消息不止一次傳出了。今年 2 月,就有消息稱騰訊 XR 全新業務布局全真互聯網,內部開啟活水招聘,目標是在行業領軍人物的帶領下打造世界一流的硬科技團隊。該業務重在布局全鏈路的 XR 生態,包括硬體端的 XR 設備、軟體端的感知交互技術以及內容與行業端的內容與開發者生態。
比騰訊更早,位元組跳動收購 Pico 仍是為人津津樂道的國內元宇宙大事件。去年 8 月,位元組跳動以 90 億元的天價收購了 Pico,一個國產 VR 頭顯設備製造商。
6 月 17 日,位元組虛擬女團 A-SOUL 進行了一場虛擬直播,要求使用 Pico 設備。從體驗者的反饋來看,該直播實際為全景視頻模式,並非真正的 VR 直播。用內容生態促進的硬體銷量有多少,只有位元組知道。
A-SOUL 首次 Pico VR 直播|網路
騰訊、位元組跳動和 Meta 一樣,都選擇了從硬體設備切入,同時發展內容生態的路徑。只是在 Meta 完成了硬體出貨量顯著提高後,國內的布局才剛剛跟上。
在第一波 VR/AR 浪潮的 2016 年至 2018 年,高端 VR 硬體產品的全球出貨量在 100 萬台上下,其中大部分還是依附於 PS 生態的 PSVR,硬體保有量的不足,導致即使是 Meta 這樣的大廠也無力發展 VR/AR 生態。
2020 年,Oculus Quest 2 的出現改變了此前幾年硬體保有量不足的狀況,一舉將出貨量提高到千萬量級。
截至 2021 年 11 月 17 日,Oculus quest 2 銷量已達 1000 萬台,超過上一代的 5 倍,成為歷史上銷量最大的 VR 機型,也是目前市場上主流 VR 產品的樣板,佔全球整體出貨量的 75%。根據第三方平台的預計,預計 2025 年時,全球 VR 頭戴設備的.出貨量將超過 2800 萬台。
有了硬體出貨量,才能保證 VR 游戲的開發者可以賺到錢,並且通過內容生態進一步刺激硬體消費。這便是各家都選擇從硬體到內容生態的布局路線的原因所在。
開發硬體的同時,Meta 還在 2021 年相繼推出了社交 VR 應用 Horizon Worlds,並通過收購 Beat Games 等游戲開發商布局 VR 和雲游戲。
收購硬體公司、成立相關部門這些國內公司當下的動作,Meta(當時的 Facebook)在上一波 VR 熱潮時就做過了。Meta 現在在硬體研發上想的是,如何誕生能夠通過「視覺圖靈測試」的設備,雖然這還是一個需要更多時間的問題,但相比於剛涉足元宇宙硬體的位元組、騰訊,Meta 已經走的很遠。
這樣的煩惱,對國內的追趕者來說還略顯奢侈。國內的元宇宙硬體出貨量,甚至還沒到能下滑的時候。
曝Meta Oculus 系列頭顯出貨量削減300萬台2
Allin元宇宙領域的Meta,一直是行業里的風向標,其旗下Quest2銷量達到1000萬台以上,也給行業打了一針興奮劑。不過,Quest接下來的表現可能會令人失望。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昨日表示,2022年MetaVR 頭顯的出貨量將下滑25%-35%,最終的出貨量會掉到700萬-800萬台的水平,而去年的銷量一度達到1000萬-1100萬台。這意味著下滑開始了。
而且,由於經營業績下滑,前景不佳,Meta已經開始壓縮AR/VR元宇宙事業群RealityLabs的規模,並削減各項開支,包括放緩人員招聘力度,暫停了2024年之後所有新頭顯的AR/VR硬體項目。
事實上,MetaQuest2頭顯之所以在去年出貨量飆升,很大的因素在於Meta採取了激進的價格補貼策略,將Quest2價格打到了299美元的低檔區。
對於這種砸錢補貼VR 頭顯、一體機的做法,STEPVR創始人兼CEO郭成表示,這已經超過了當年出行市場滴滴、快的爆發的補貼大戰的力度,基本上賣一台虧一台,是完全不理性的。
尤其是,頭顯、一體機等VR硬體到底是不是元宇宙的入口終端設備,這一點行業里存在諸多質疑。郭成就提出了疑問:一些公司通過高昂補貼的做法,把VR 頭顯、一體機強行放到消費者手裡,但這個是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嗎?
(STEPVR推出的元宇宙登入門Gates01)
「燒錢補貼是補貼不出真實需求的,燒錢補貼可以在真實需求已經被驗證的情況下去推動銷量規模,但永遠都補貼不出真實需求,真實需求非常明確,消費者需要的是《頭號玩家》《失控玩家》電影里恢復五感的數字世界。」據了解,今年5月26日,STEPVR就發布了可以恢復用戶「五感」的全球元宇宙首個登入門Gates01,郭成認為,這才是一款正確的進入元宇宙世界的設備。
不僅僅是Meta開始從喧囂回歸理性,並縮減Quest2出貨量目標,微軟在AR領域布局的HoloLens眼鏡表現同樣不佳,Magicleap曇花一現後也在消費領域收縮。這些似乎都表明,消費級的VR/AR硬體還遠遠沒到爆發時刻,甚至在終極形態上還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曝Meta Oculus 系列頭顯出貨量削減300萬台3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再次發文稱,此前發布的出貨量預測是基於調查和判斷,而不是官方數據。更正預測 2022 年 Meta VR / 耳機出貨量下調 25-35%(此前為 40%)到 700 萬-800 萬。
郭明錤表示,訂單減少主要在 2022 年下半年,由於 Meta 減少硬體投資和經濟衰退風險,將 Meta VR / 耳機出貨量的預測降低 40-50%,並認為原定於 2024 年或之後的 Meta 耳機發貨將推遲。
昨日晚間,郭明錤發文稱,Meta 的元宇宙硬體 / 頭顯將放緩,將 2022 年的預計出貨量下調 40%(從 1000 萬~1100 萬台下調至 700 萬~800 萬台),此外,Meta 推遲了 2024 年之後所有的頭顯 / AR / MR 硬體項目。
了解到,歌爾股份(002241)是 Facebook 旗下 Oculus 產品核心供應商。今日早盤,歌爾股份盤中閃崩跌停,跌停價 34.09 元 / 股。截至 A 股收盤,歌爾股份股價為 34.09 元,總市值 1165 億元。
對此,今日下午,歌爾股份回應稱,公司生產經營和訂單情況正常,未出現需要披露的重大變化。
D. 國內哪些公司布局了元宇宙
元宇宙如下:
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元宇宙」商標已被多家公司及自然人申請注冊,相關商標申請信息超240條。騰訊、愛奇藝、快手、中青寶。位元組跳動等多家公司先後布局。
今年7月,快手關聯公司北京達佳互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申請注冊多個「快手元宇宙」商標;6月,Soul關聯公司上海任意門科技有限公司申請了「年輕人的社交元宇宙」相關商標。重慶愛奇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也申請注冊了「奇遇元宇宙」等商標。
元宇宙:
元宇宙(Metaverse)一詞,誕生於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小說描繪了一個龐大的虛擬現實世界,在這里,人們用數字化身來控制,並相互競爭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現在看來,描述的還是超前的未來世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元宇宙
E. 什麼是元宇宙概念股,其中包含有哪些股票
元宇宙概念股指的就是一些涉及元宇宙技術或生產相關硬體的股票,其商業模式主要將應用在社交、游戲、消費等領域,會帶來商業模式的升級更迭甚至顛覆。這也意味著這類概念股未來潛力巨大,但是想要徹底實現還有較遠的距離。
包括1、晶元:全志科技、瑞芯微、北京君正。
2、顯示:京東方A、深天馬A、維信諾。
3、光學:藍特光學、聯創電子、水晶光電、歐菲光、藍思科技、舜宇光學、聯合光電、中光學、福晶科技、永新光學。
4、感測器:韋爾股份。
5、代工(ODM/OEM):歌爾股份、聞泰科技、欣旺達、領益智造、鵬鼎控股、兆威機電、國光電器、長盈精密。
6、存儲:兆易創新。
7、封裝:晶方科技、環旭電子。
8、UI/OS:中科創達。
9、技術支持:數碼視訊、萬興科技、超圖軟體。
10、游戲:完美世界、寶通科技、盛天網路、中青寶、順網科技、天神娛樂、吉比特、三七互娛、世紀華通。
元宇宙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與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
它整合了多種新技術而產生的新型虛實相融的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它基於擴展現實技術提供沉浸式體驗,基於數字孿生技術生成現實世界的鏡像,基於區塊鏈技術搭建經濟體系,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在經濟系統、社交系統、身份系統上密切融合,並且允許每個用戶進行內容生產和世界編輯。
元宇宙本質上是對現實世界的虛擬化、數字化過程,需要對內容生產、經濟系統、用戶體驗以及實體世界內容等進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是在共享的基礎設施、標准及協議的支撐下,由眾多工具、平台不斷融合、進化而最終成形。
F. 002619有元宇宙概念嗎
有的
元宇宙概念股有以下:
1、晶元:全志科技、瑞芯微、北京君正。
2、顯示:京東方A、深天馬A、維信諾。
3、光學:藍特光學、聯創電子、水晶光電、歐菲光、藍思科技、舜宇光學、聯合光電、中光學、福晶科技、永新光學。
4、感測器:韋爾股份。
5、存儲:兆易創新。
6、代工(ODM/OEM):歌爾股份、聞泰科技、欣旺達、領益智造、鵬鼎控股、兆威機電、國光電器、長盈精密。
7、封裝:晶方科技、環旭電子。
8、UI/OS:中科創達。
9、技術支持:數碼視訊、萬興科技、超圖軟體。
10、游戲:完美世界、寶通科技、盛天網路、中青寶、順網科技、天神娛樂、吉比特、三七互娛、世紀華通。
G. 中國元宇宙概念股龍頭
中國元宇宙概念股龍頭主要有以下5個,騰訊控股、位元組跳動、歌爾股份、全志科技、新易盛
1. 騰訊控股(不過騰訊是港股),如果說國內有一家公司能夠成為元宇宙領導者,那麼這家公司毫無疑問,最有可能的是騰訊控股,因為元宇宙它的最初形態就是游戲加社交,終極形態是現實世界的完全映射。
2. 位元組跳動,准備在科創板上市,國內目前最受年輕人歡迎的互聯網平台抖音,頭條,西瓜視頻。他們的母公司就是位元組跳動,在今年四月份位元組跳動花一個億收購了元宇宙的游戲公司代碼乾坤,八月份的時候又花90億收購了國內市場佔比超過50%的vr硬體廠商pico,
3. 歌爾股份在2021到2025年期間,全球vr產品的年均增速是41%,ar產品的年均增速是138%,facebook,位元組跳動他們要做元宇宙,他們的vr設備代工商都應該逃不過歌爾,因為歌爾在代工領域的市佔率超過了80%,上半年歌爾的智能硬體收入已經是達到了112億,收入佔比達到了37%,這也意味著歌爾目前是a股最純正的虛擬現實元宇宙設備供應商。
4. 全志科技,全志科技是國內唯一的低端vr晶元概念股,它推出的vr虛擬現實專用晶元vr9能夠達到70幀每秒的速度,vr 的晶元概念股非常的稀有,高端晶元只有高通和蘋果能夠做,而中國未來如果想要做山寨版的vr,那麼它的晶元就(大概率)由全志科技來進行提供。
5. 新易盛,元宇宙最基礎的設施就是算力,為什麼現在元宇宙的模型都是樂高模型?因為他們的算力不足,還只能支持簡單的這種二維卡通式的圖像,未來伴隨著算力的提升,支撐虛擬現實內容的創造和體驗會有更加真實的建模和交互,那這一塊就會讓元宇宙的技術,讓更多的成年人也能夠接受,而在這一塊美國的算力龍頭是英偉達,中國這一塊,我選擇的是電信和數通的雙市場龍頭,新易勝,他是國內少數可攻破800g數據中心,光模塊的企業,而且正在打算新建285萬只高速光模塊的產能,2021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超過了70%.
H. 元宇宙概念是哪幾只股
元宇宙概念股有以下:
1、晶元:全志科技、瑞芯微、北京君正。
2、顯示:京東方A、深天馬A、維信諾。
3、光學:藍特光學、聯創電子、水晶光電、歐菲光、藍思科技、舜宇光學、聯合光電、中光學、福晶科技、永新光學。
4、感測器:韋爾股份。
5、存儲:兆易創新。
6、代工(ODM/OEM):歌爾股份、聞泰科技、欣旺達、領益智造、鵬鼎控股、兆威機電、國光電器、長盈精密。
7、封裝:晶方科技、環旭電子。
8、UI/OS:中科創達。
9、技術支持:數碼視訊、萬興科技、超圖軟體。
10、游戲:完美世界、寶通科技、盛天網路、中青寶、順網科技、天神娛樂、吉比特、三七互娛、世紀華通。
(8)歌爾旗下哪家公司涉及元宇宙擴展閱讀:
一、元宇宙概念股的定義
元宇宙(metaverse)這個概念最早由美國科幻作家尼爾·斯蒂文森在1992年的小說《雪崩》中創造。元宇宙就是指虛擬世界的空間,會為用戶提供豐富的消費內容和交互體驗等等,對應國內雲游戲、VR 等產業,是互聯網的終極形態。而元宇宙概念股就是指與元宇宙概念相關的股票。
二、元宇宙上市公司所屬行業:
1、元宇宙就是指虛擬世界的空間,會為用戶提供豐富的消費內容和交互體驗等等,國內的元宇宙的上市公司主要是做雲游戲、VR 、5G、GPU、雲計算、AI、算力與網路等一系列專業技術的公司,元宇宙是互聯網的終極形態。
2、元宇宙是整合多種新技術而產生的新型虛實相融的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它基於擴展現實技術提供沉浸式體驗,以及數字孿生技術生成現實世界的鏡像,通過區塊鏈技術搭建經濟體系,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在經濟系統、社交系統、身份系統上密切融合,並且允許每個用戶進行內容生產和編輯。
I. 元宇宙概念是指哪些股份
元宇宙技術端:像是括基礎設施標的、交互設備標的、人工智慧標的等、雲計算標的以及5G通信運營商標的等。元宇宙商業模式端:元宇宙會對我們日常生活產生很大影響,像是社交、游戲、消費等領域,會帶來商業模式的升級更迭。例如300052 中青寶、002241 歌爾股份、002624 完美世界、300031 寶通科技、300264 佳創視訊、300296 利亞德。
300052 中青寶
深圳中青寶互動網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青寶」)成立於2003年,是國內最早從事網路游戲開發、運營及發行為一體游戲公司之一,也是中國首支A股上市游戲公司(股票代碼:300052),開創了國內網游公司上市的先河。
002241 歌爾股份
歌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6月,2008年5月在深交所上市,是全球布局的科技創新型企業,主要從事聲光電精密零組件及精密結構件、智能整機、高端裝備的研發、製造和銷售,目前已在多個領域建立了綜合競爭力。
002624 完美世界
業務涵蓋完美世界游戲、完美世界電競和完美世界影視三大板塊,是我國最大的影游綜合體。2004年,完美世界游戲正式創立,其推出的《完美世界》以自主研發的3D引擎和來自《山海經》的中國傳統經典內容大獲成功。2007年7月,完美世界游戲成功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300031 寶通科技
無錫寶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歷經近二十年的探索與實踐,以百年通工業輸送、寶通智能物聯、寶強織造為產業協同平台,以「先進輸送技術與數字化服務創新中心」為科技孵化載體,堅持科技創新、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積極發揮產業鏈優勢,為下游礦產開采、鋼鐵冶煉、建材水泥、港口碼頭、火力發電等行業客戶提供安全可靠、節能高效、綠色環保、智能互聯的工業散貨物料輸送產品、技術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