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馬斯克老媽參加節目討論元宇宙

馬斯克老媽參加節目討論元宇宙

發布時間: 2022-09-28 20:31:59

㈠ 元宇宙游戲毀了多少孩子

大家好,我是很帥的狐狸

今天我准備來聊聊

元宇宙

最近這個概念很火——

facebook改名Meta迎接元宇宙,抖音的元宇宙up主「柳夜熙」憑借兩個視頻收獲了200萬粉絲,甚至羅永浩老師都提到了,自己下一個創業項目將會是元宇宙……


那麼問題就來了——


  • 元宇宙到底是什麼?

  • 後續它會怎麼發展?最終形態是怎樣的?

  • 為什麼說目前元宇宙最大的風險是政策風險?

  • 為什麼我們說它有可能會毀了這個世界?

  • 我們有辦法避免它對人類的摧毀嗎?

  • 這篇文章會回答上面的這些問題,希望可以升級你對世界的認知,輔助你更好地預測人類社會的發展趨勢,找到在後續每個階段最關鍵的技術與應用。

    先來看看第一個問題:元宇宙是什麼?

    「元宇宙」這個概念來自科幻小說《雪崩》,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虛擬世界。

    在這個世界裡頭,用戶可以連接萬物,並且可以做到很多物理世界裡無法實現的操作。

    在科幻作品裡頭,元宇宙會更豐富一些: 比如像《頭號玩家》里頭那樣,使用VR眼鏡來與其他個體互動——

    不過,元宇宙並不會單單停留在「炒作」層面上,它有極強的可拓展性。

    未來的元宇宙,可能是像電影《超能查派》或《超驗駭客》一樣,我們可以把自己的意識上傳到網路上,到時我們可以脫離肉身完全生活在元宇宙里。

    大家聽到這么賽博朋克的概念通常會特別興奮,但我想把大家稍微往現實拉回來一些:

    因為再往後推演了幾步後我們發現,等發展到第4階段,元宇宙很可能會讓人類固步自封,甚至有可能毀了這個世界。

    接下來我們可以一起來看看後續元宇宙的發展推演。

    目前看來,我們還處於第一階段——

    階段 1

    虛擬元宇宙 ️

    元宇宙其實是在復刻人類在現實世界的感官感受。

    最早因為設備的限制 (只有電腦和手機) ,所以我們只能復刻一部分視覺和聽覺的體驗。

    像是我以前詳細介紹過的游戲 ,在那個元宇宙里一切皆有可能:玩家可以開銀行、炒地皮、開會……這個游戲甚至還成功地預言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感興趣的可以翻看我之前的文章。

    德國華人玩家Chung Anshe在現實生活中是個老師,在游戲中卻靠著炒賣地皮賺了上百萬美金,其虛擬形象甚至登上了《財富》和《商業周刊》雜志的封面。

    圖/商業周刊

    還有後來流行的Roblox、我的世界、摩爾庄園、動森等等……

    就像前面說的,所有角色扮演類游戲都可以說是「元宇宙」的前身。

    而這幾年,技術的發展讓我們可以更好地復刻現實世界的體驗——


    基於上面提到的這些技術,我們可以更快地接收、處理、傳輸、輸出感官信息。

    我們來重點說一下負責信息輸出的VR終端,它們的作用是復刻五感的體驗——

    目前我們對視覺和聽覺的模擬已經相對成熟了。

    觸覺方面,目前有類似《頭號玩家》里頭的全身觸覺體驗套件Teslasuit,可以通過電流刺激來模擬觸覺。

    圖/Teslasuit

    嗅覺方面,有個叫OhRoma的產品可以模擬戰爭中的硝煙味、僵屍撲過來時的腐爛味、女生靠近時的體香 (其實…這個產品是色情網站設計的) 等等。

    圖/Techcrunch

    隨著化學和材料學等學科的發展,理論上未來也可以合成相應的氣體固體,模擬更多嗅覺體驗,甚至味覺。

    到時候,我們會進入一個幾乎可以復原現實世界一切感官體驗的元宇宙。

    不過,畢竟一切只是「模擬」,還是很難完美復刻所有感官體驗。

    這時候,我們會嘗試進入「階段2」。

    階段 2

    腦接元宇宙

    之前我在科普 的時候就提到過「缸中之腦」實驗。

    人類的感受其實都是大腦的「騙局」:而既然大腦信號都是電信號,我們完全可以把大腦信號轉化為計算機可以讀懂的語言,反過來也可以把計算機信號轉化為大腦可以感知的電信號。

    這樣我們靠一段代碼,就可以模擬吃飯的感受。

    像是馬斯克這幾年在研究的腦機介面技術,就在努力攻克這些課題。

    圖/Neuralink

    隨著技術發展,未來我們或許完全不需要通過VR眼鏡等外接設備,也可以直接通過電信號完美復刻現實世界帶來的感官體驗。

    不過呢,還是有問題存在:我們的吃喝拉撒還是得在現實世界完成,人類無法跟現實世界完全脫節。

    一種解決方案是類似電影《黑客帝國》的場景:所有人類的肉體被妥善保存,通過營養液維持生命機能——

    圖/《黑客帝國》劇照

    這背後也有「兩顆葯丸」的倫理問題:「真實」到底重不重要?

    Anyway,即使倫理問題解決了,所有人都願意選擇在元宇宙里生活和工作了,仍然有問題無法解決:衰老與死亡。

    這時候,人類會嘗試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元宇宙——

    階段 3

    意識元宇宙

    隨著全腦模擬技術與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未來如果我們可以像《超能查派》或《超驗駭客》一樣,直接把人類意識上載到伺服器上,同時讓意識具備自我計算機能,那麼我們可以脫離肉身完全活在元宇宙里,徹底地進化為硅基生物。

    而且我們的意識還可以無限復制,傳到全世界的各個伺服器上。

    這個哲學上的討論很多,今天就不展開了。

    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WaitButWhy的文章《What Makes You You?》。

    Anyway,假設意識本身都是「我」,那麼在意識可以備份的前提下,只要不存在全球性災難事件引發全網斷網、資料庫全毀這樣的極端情形,理論上我們都可以實現「永生」。

    不過這時候還是有問題:人們會變得不再快樂。

    這一點可能有點違反直覺,我來解釋解釋——

    大家之所以喜歡元宇宙的概念,是因為它能擺脫現實世界的諸多限制。

    比如空間限制,我們可以在元宇宙里實現瞬間移動。

    我們也可以脫離時間限制,很多動作可以有即時反饋,壓根都不需要等待。

    如果我們的意識可以上傳到元宇宙,我們甚至可以通過提高計算速度,來改變我們對時間流逝的感知——就像劉慈欣在長篇處女作《中國2185》里頭所描述的,「虛擬人類」在兩個小時里度過了600年的演化。

    還有就是規律限制——在元宇宙里我們能做到很多違背物理學生物學規律的事情,比如你可以飛可以漂浮,就算被車撞了被劍刺了也不會真正意義上的「死亡」。

    圖/Mark Zuckerberg via FB

    而更重要的,在元宇宙里,理論上你也沒有資源限制——

    你可以擁有無限多的資源,你可以擁有無數套房、無數輛豪車、無數個名牌包包……

    只要計算資源允許,甚至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元宇宙,成為自己宇宙的「神」。

    那麼問題就來了——

    既然幾乎沒有限制,為啥還會「不再快樂」呢?

    這是因為,快樂的來源,在於「預期差」。

    幾乎什麼都做得到,要什麼就有什麼,你就不會有「求之而不得」的感覺。

    就算你得到了一切,都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

    而且意識被上載還有一個後果:我們的計算速度和准確性變強了,出現「意外」的概率很小。

    換句話說,我們的「預期」變得極其准確,這也是導致沒有預期差的原因。

    意識到這一點的人會開始進入下一個階段——

    階段 4

    孿生元宇宙

    為了製造預期差,我們會開始某種程度的自我設限,復刻真實世界中的各種規律:物理學、經濟學…創造出一個現實世界的鏡像,也就是我們經常會聽到的「數字孿生」。

    最簡單的做法是加入隨機數。

    就像玩游戲抽道具,把把歐皇並不會讓人沉迷,有了隨機變數自然會有意外,會有預期差。

    當然,我們也可以自我設限,讓資源不再無限 (不過這也失去了元宇宙的大部分魅力) 。

    比如說,我們可以利用我以前科普過的 ,讓元宇宙里頭的虛擬物品具備稀缺屬性。

    這么做,本質上就是讓資源不再可以隨隨便便地無限復制,那麼現實世界中的經濟規律也可以在元宇宙里頭被復刻。

    當然,這些手段其實在更早的階段就會開始發生,像是NFT在這幾年就被熱炒過幾波。

    不過在這個階段還是有兩個致命的問題,這兩個問題甚至有可能讓人類不再擁有創造力。

    第一個問題是時間資源無法受限。

    上載意識後,人類實現了「永生」。

    雖然我們會自我設限,讓經濟規律重現,但我們不大可能會讓時間資源被壓縮。

    畢竟從倫理道德來看,剝奪一個人的剩餘時間,相當於主動「殺死」他。

    一旦人類擁有近乎無限的生命,他們會做什麼?

    奈飛《愛死機》第二季的《Pop Squad》 (人口警察) 給出了答案——人類將會喪失創新意願。

    劇集里的一個女性角色,她是個歌手,過去20年一直在磨煉某一段獨唱。

    圖/愛死機2

    因為她擁有了無限的時間,已經試錯了足夠多次,「從0到1」甚至「從1到100」都搭好了,所以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從100到101」的層面。

    順帶一提,這時候「繁衍後代」也會變得沒那麼重要,你甚至可以跟NPC (人工智慧) 生下後代,但很可能只是為了體驗當父母的樂趣。

    Anyway,人類創新的步伐確實會因此放緩。

    當然你也可以說,雖然是放緩,但還是在進步的;而且時間資源近乎無限,那長遠來看,人類還是在發展的。

    這時候我們還會面對另一個問題——信息繭房。

    人類知識的發展,要有信息的輸入才能有智慧的輸出。

    而在元宇宙里頭,信息的輸入源會被局限在元宇宙 (外加地球) 本身,這會限制人類知識邊界的拓展,會形成一個信息繭房。

    當然,自我演化本身也可以有輸出:因為我們對原始數據的處理會得到新的信息,會產生新的認知與洞見。

    但這些都只是人類自身活動而產生的信息。

    更可怕的是,一旦算力足夠多,每個人都可以在意識里載入所有人類已知的知識,那麼每個個體的輸入相同、處理機制也相同 (因為處理機制由輸入的信息決定) ,這樣每個個體的輸出也會相同。

    這會誕生很多科幻小說里提到的「統一意識體」。

    多樣性的美將不復存在。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破局呢?

    人類在徹底理解了元宇宙與地球之後,還是有拓展知識邊界的需求的。

    這時候,我們需要打破信息繭房,從地球外部去找輸入。

    就像我在新加坡的ArtScience Musuem (藝術科學博物館) 里頭看到的這么一句話——

    圖/狐狸

    翻譯過來就是「科學是宇宙想告知人類的,而藝術則是人類想告知宇宙的。」

    所以過往一直有所謂「飛船派」和「元宇宙派」的爭論——

    到底人類的未來,是走向外星殖民?還是成為地下運轉的伺服器?

    如果是後者,那麼一個流星過來,人類很可能會就此湮滅。

    這是包括劉慈欣老師在內的諸多科幻小說家、未來學家所擔心的;也是我開頭提到的「元宇宙可能會毀掉這個世界」的底層邏輯。

    無獨有偶,人類登月的第二人Buzz Aldrin也吐槽過:「你承諾過給我們火星殖民,現在我得到的卻只有Facebook。」

    圖/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那麼問題就來了——

    你到底會選擇加入「飛船派」呢?還是「元宇宙派」呢?

    最後我想說,這兩個派別其實並不矛盾。

    這就像是投資和消費的關系一樣。

    像費雪說的,「投資是時間維度上的平衡消費」,或者說,投資其實就是未來的消費。

    一樣的,「飛船派」是在拓寬信息源,而「元宇宙派」則是在更好地利用和處理現有的信息。

    兩者並不矛盾,可以兩者兼有。

    只是,我們不能把所有的錢都花在消費上,還是該拿出一部分來投資。

    照例一張圖總結一下——

    P.S.總有一天,疫情終將過去。疫情前和疫情後的生活會有什麼變化,後疫情時代又有什麼投資機會呢?找天給大家聊聊不曉得你們會感興趣不,感興趣的小夥伴點個在看唄。

    「Greed is good.」

    「很帥的投資客」的所有內容皆僅以傳遞知識與金融教育為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一切請以最新文章為准。

    ⚠️ 風險提示:監管風險。

  • NFT《》

  • 區塊鏈《》

  • 智能城市《》

  • 計算機視覺《》

  • 人工智慧《》

  • 本文分析師/狐狸

    圖片與編輯/狐狸

    Icon/freepik from flaticon

    主創/肖璟,@狐狸君raphael,曾供職於麥肯錫金融機構組,也在 Google 和 VC 打過雜。華爾街見聞、36氪、新浪財經、南方周末、Linkedin等媒體專欄作者,著有暢銷書《風口上的豬》《無現金時代》。

㈡ 推特與馬斯克達成440億美元收購協議,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馬斯克公司將會收購推特。推特會成為他們的名下公司。兩家公司算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了。

㈢ 元宇宙和虛擬世界之間有什麼區別

元宇宙到底是什麼?」 這一概念聽起來像虛擬現實,也確實融合了虛擬現實,但是二者並不完全相同。
那麼,元宇宙到底是什麼?你是否需要用一個Facebook旗下的VR頭顯才能訪問元宇宙?
元宇宙是什麼?
元宇宙的概念不是最近才發明的。然而,許多人卻是現在才第一次聽說元宇宙。
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尼爾·斯蒂芬森1992年出版的小說《雪崩》中。在小說中,元宇宙是一個融合了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和互聯網的虛擬共享空間。
Facebook和其他科技公司宣布的元宇宙概念似乎與上述描述非常相似。雖然其確切的定義似乎因人而異,但是它基本上是一個更強調虛擬世界的新版互聯網。
與使用瀏覽器訪問網站不同,用戶將來可以選擇使用VR虛擬現實和AR增強現實進入虛擬世界來獲取信息。
元宇宙 VS 虛擬現實:區別是什麼?
只要你讀過任何關於元宇宙的文章,就很難忽視它與虛擬現實的諸多相似之處。然而,兩者之間還是存在一些重要的區別。
如果你想要理解虛擬現實和元宇宙之間的區別,以下是二者之間的六個主要區別:
1
虛擬現實定義明確,元宇宙則不然
虛擬現實和元宇宙之間最顯著的區別是,虛擬現實現的定義很明確,而元宇宙定義不明。
根據馬克·扎克伯格的說法,元宇宙是「一個具象的互聯網世界,用戶不僅僅是瀏覽內容,而是身臨其境」。微軟公司在一份最近發布的聲明將其描述為「一個持久的數字世界,由人、地點和事物的數字化身組成」。
扎克伯格介紹:Facebook改名Meta
與我們對虛擬現實的理解相比,這些描述相當模糊,也有可能這些科技公司本身對元宇宙就沒有一個完整的定義。
根據Facebook的說法,公司更名是構建元宇宙的必要舉措,他們想要一個能更好地代表其工作內容的名字。但這肯定不是這么做的唯一合理原因。Facebook正在經歷形象危機。
也可以這么說,元宇宙只不過是一個流行詞彙,用來描述現有互聯網的技術進步。
2
不屬於任何一家公司
關於元宇宙的另一個潛在問題是,到底誰可以定義它。
作為Oculus Rift的所有者,Facebook公司在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與此同時,他們只是VR這個龐大行業內的一家公司而已。

㈣ 有一個講特斯拉老闆馬斯克的脫口秀節目,是誰講的

李光斗講的。
欄目:李光斗觀察
節目:開著特斯拉 私奔去火星

㈤ 馬斯克稱不太相信元宇宙,虛擬和現實世界的本質差異是什麼

虛擬和現實世界的本質差異屬於物質,因為虛擬世界並不存在真實的物質。

每當我們談到元宇宙這個概念的時候,有些人總會覺得元宇宙屬於以後的未來發展趨勢,甚至把元宇宙當成一場技術革命。然而事實上:元宇宙很可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沒有多少人會真正把自己的時間浪費在虛擬世界裡。

一、馬斯克並不相信所謂的元宇宙。

在馬斯克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馬斯克表示自己並不相信元宇宙的概念,同時也認為沒有誰會願意把自己的臉上貼著一個屏幕,更不相信有人會一天24小時面對一個屏幕來生活。對於馬斯克來說,馬斯克希望更多的人可以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現實生活里,沒有必要過分沉迷虛擬世界。

㈥ 馬斯克稱不太相信元宇宙,他不相信的理由是什麼

理由是沒有任何人願意每天將屏幕綁在身上,以防不時之需。

智能時代的到來,改變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多個家居產品已經與網路進行連接。再加上智能互聯系統的不斷強大,國內外的眾多科技廠商紛紛聚焦於元宇宙。隨著相關概念的流傳度越來越大,這就使得科技公司集中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研究vr和AR。

雖然相關概念已經變得非常火爆,但是特斯拉公司的決策人員馬斯克卻不認可相關概念。他在媒體采訪中就已經明確提出了人們之所以會享受vr或AR,是因為人們希望自己可以享受到未來智能時代的成果。

總的來說,特斯拉公司的決策人員馬斯克之所以不看好相關概念,一方面是因為人們不可能每天攜帶著題目出門,另外一方面是因為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存在著差距。

㈦ 周傑倫入局元宇宙,40分鍾1萬張NFT被賣空,元宇宙的風險有多大

周傑倫入局元宇宙,40分鍾1萬張NFT被賣空,元宇宙的風險有多大?

各位網友們大家好,周傑倫入局元宇宙,40分鍾一萬張NFT被賣空,從這個現象我們可以看出元宇宙既是一個風口,同時也具有很大的風險。

現如今這個科技急速發展的年代,我們就應該利用好社會的每一次變革,讓我們可以邁向更好的人生。

㈧ 周傑倫正式入局元宇宙,關於元宇宙概念你了解多少

我所認為的元宇宙的概念只不過是一場騙局,甚至可以稱之為資本的游戲。

之所以會這樣說,主要是因為元宇宙註定不可能成為現實,我們也很難見到一個人整天盯著屏幕看。雖然有些人會覺得元宇宙屬於技術革新,但元宇宙只不過是很多年輕人躲避現實的工具而已。同時,我們現有的技術條件根本就沒有辦法達到元宇宙的要求,所有的很多元宇宙的游戲只不過是小型網頁游戲罷了。

一、周傑倫正式入局了元宇宙。

在一系列的名人入局元宇宙之後,周傑倫和林俊傑這樣的名人也正式入局了元宇宙,他們在虛擬世界交易了一塊土地,交易的金額達到了幾百萬美元。我們都知道元宇宙本身並不客觀存在,所謂的元宇宙更像是一種資本炒作下的跟風的游戲而已。

㈨ 任澤平稱人類會在元宇宙永生,元宇宙到底是什麼

元宇宙成為未來人類永生的數字基礎技術,AIGC賦予數字人創造能力,通過內容創新產業賦予人類元宇宙“生命”。AIGC融入元宇宙文化社會產業,不斷豐富元宇宙環境。AIGC被稱為人工智慧生成內容。它是指基於生成對抗網路、大規模預訓練模型等人工智慧技術,從已有數據中尋找規則,並通過適當的泛化能力生成相關內容的技術。它是繼UGC和PGC之後,利用AI技術自動生成內容的一種新的生產方式。

㈩ 打開時空傳送門 ,「元宇宙」可以改變我們的觀展方式嗎

打開時空傳送門 ,元宇宙確實可以改變我們的觀展方式,從科學技術的角度出發確實如此。

盡管我們說元宇宙只是一個噱頭,但元宇宙這種技術其實是可以改變我們的觀展方式的,對於許多虛擬現實的物品來說,其實我們進入虛擬空間之後去感受和觀望的感受更加真實,而且也能夠完美地再現一個物品的形態。目前大家將元宇宙拿出來討論大多都是從金融學和經濟學的方面出發的,但是卻很少有人用其本質也就是科技的角度去觀察。從科學技術的角度出發元,宇宙目前的板塊技術還是不錯的,其實這能夠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觀展方式。

熱點內容
比特幣和以太坊的三年後趨勢 發布:2024-04-25 17:58:32 瀏覽:959
電信合約業務不想用了怎麼辦 發布:2024-04-25 17:19:24 瀏覽:830
一個萊特幣現價多少錢 發布:2024-04-25 17:18:16 瀏覽:553
比usdt賣出 發布:2024-04-25 16:58:36 瀏覽:132
區塊鏈益智游戲 發布:2024-04-25 16:48:31 瀏覽:114
網吧模擬器挖礦什麼意思 發布:2024-04-25 16:30:45 瀏覽:681
普通上班體檢可以去社區服務中心檢查嘛 發布:2024-04-25 16:30:01 瀏覽:290
比特幣挖礦到底怎麼挖 發布:2024-04-25 15:45:32 瀏覽:646
中國比特幣提款機 發布:2024-04-25 14:58:58 瀏覽:162
理財比特幣靠譜嗎 發布:2024-04-25 14:52:11 瀏覽: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