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擬在歐盟元宇宙研發
『壹』 元宇宙的最新概念是什麼
「元宇宙」的最新概念通常可以描述為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又獨立於現實世界的虛擬空間。放大角度來看其作為一個「宇宙」,運行規則以及常態化管理並不需要受限於其表現形式。
元宇宙作為後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將極大地改變當前的游戲市場和互聯網生態格局。 各大廠商在布局「元宇宙」的同時,或許也在為自己在未來的互聯網中爭取一席之地。
『貳』 什麼是元宇宙NFT和元宇宙什麼關系
關於元宇宙,我們首先要明確這么一點,那就是元宇宙並不是真實存在的世界,而是一個虛擬的數字世界。元宇宙的創造者,就是我們人類。那麼元宇宙是哪來的呢?其實元宇宙的這個概念來源於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雪崩》當中描述的,就是一個人類操控自己的意識分身,完成各種任務的世界。這個世界當中,人類的沉浸體驗感極強,甚至於無法分辨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區別。現在我們說的元宇宙,就是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對這一經典概念的繼承和重現。
元宇宙實現的基礎,是我們的區塊鏈技術以及VR、AR等技術的成熟以及相關產業的成熟布局。而元宇宙的組成要素當中,有一個成員至關重要,可以說它的存在決定著元宇宙的經濟框架,是否能夠形成,以及元宇宙能夠是否能夠繁榮興盛。它的名字叫做NFT,它的英文全稱是Non-Fungible Token,翻譯成漢語的話,叫非同質化代幣。關於非同質化代幣,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它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不可被復制,而且非同質化代幣的單位,只有1,也就是永遠不可拆分,這保證了元宇宙資產的安全。
NFT在元宇宙之中,最廣泛的作用就是提供一種原生數字資產所有權的標記,一張照片一幅畫都可以用來NFT,只要經過NFT的存在,基本上都不怕別人惦記了,因為不管怎麼樣,是你的都是你的,通過NFT都能夠迅速的找到主人。
『叄』 「元宇宙」概念為何能在今年突然爆發
一、緣起
「元宇宙」概念源自美國作家Neal Stephenson在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說《雪崩》(Snow Crash)。小說中構建了一個真人可以生活和社交,並且與現實世界平行的共享虛擬世界。元宇宙這個概念再度被炒熱,緣起Facebook(臉書)改名。Facebook 改名成 Meta 公司,宣布自己要專注於轉向以虛擬現實為主的新興計算平台。
游戲與現實的邊界正在變得模糊,元宇宙不僅僅是游戲,它是人類社會向數字空間拓展的新路徑。它甚至於大航海時代,工業革命時代,宇航時代一樣是具有歷史意義的新時代。
『肆』 元宇宙的元年,百度世界大會有記
元宇宙在互聯網世界裡,非常火爆,其背後的環境與背景,幾乎可以誕生另外一個互聯網的革命,實質上就是數字世界的模擬現實,也是信息化和數字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階段。
對於互聯網信息技術來說,還有大多數的互聯網軟硬體具體,都在前瞻技術領域,都會有大量的投入,以保持自身的競爭優勢,從軟體結構、數據中心、智能演算法、人工智慧、處理晶元等等,軟硬體結合下的下一代互聯網生態,用更多的標簽和元數據來模擬現實世界,使用成千上萬的要素構建起一種更為理想的虛擬現實世界,通過更加便捷化的現實與網路的結合,實現更為舒適有效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
對於世界上前沿的互聯網公司,從早期的應用程序到生態系統到元宇宙,其背後的支撐邏輯還來源科學幻想和合理假設,依託於更為智能和快速的系統控制,實現現實與信息的交互和互動,將現實世界的實物和資產,乃至記憶和信息,都轉化到虛擬世界裡,實現真實幻境的便捷切換。從目前世界上最為全面的模擬模型GPT-3擁有1600億以上的訓練參數,根據谷歌公司最新訓練模型,可以達到1.6萬億的訓練參數,其復雜的模型背後,是更為強大的GPU算力,還有臉書也在近期全力投入元宇宙的開發和技術升級。
任何技術背後,都是更為廣泛的應用需求,其後應該是有更為迫切的盈利需要,對於世界上絕大數的 科技 公司來說,調整前沿科學邊界,其帶來的投入產出還是不一樣的,對於新一代通信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的研究,比如量子計算機帶來的量子霸權,還有相對於超算更為快捷的算力,也是對於復雜模型下計算能力的一種更為有力的支持。
從人工智慧AI到城市大腦到智慧生活,技術滲透的領域將會在一定的程度上變為生活方式,依託於現實物理世界的交互與控制,實現對於品質生活的改善,也是世界和中國 科技 公司和互聯網公司正在 探索 的關鍵點。物理技術的突破將會在更為廣泛的層面上帶來變革,還有就是社交手段上的變化,從早期的PC互聯網終端到移動互聯網再到智能演算法時代,不同階段的技術發展,帶來不同公司的崛起和發展,把控下一次技術發展的浪潮與內核,將會是新一代應用的基石。
現實人與數字人,更為復雜的標簽將更為全面的復現技術對於世界的改變,從晶元植入到腦機介面,從增強現實到虛擬現實,新一代的交互手段,將會在物理邊界上縮短空間尺度,以信息光速來拉進互聯網世界融合發展,也是應對未來挑戰的關鍵方式。
比如宇航時代的殖民之旅,也會在不遠的將來成為現實,再比如 娛樂 時代更為強大數字世界空間,低物質需求的休眠。也許就是在空間和時間尺度上,對於人的本身邊界的拓展,比如記憶移植或者永生等等。
『伍』 元宇宙之路究竟走得怎麼樣了它還有沒有發展前景呢
元宇宙之路今年走的其實還算是比較順暢的,畢竟這個概念從興起到存活的時間已經快超過一年,這個概念其實還是不一定會具備相應前景的,畢竟從各家公司的態度以及投資失敗的案例就可以得知。
一、元宇宙之路走得還是比較順利的
盡管很多人都願意相信凡事都具備雙面性,但是元宇宙所帶來的風險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得多,目前不少媒體以及機構關於該概念的介紹是很多的,同時大家也都願意在這一個概念起步的同時進行初步投資。但在這種投資心理的驅動之下,我們更加的注意到,我們必須嚴格把控自己的投資心理。隨著元宇宙產業逐漸發展起來,而且越來越多的騙子也擅長利用這一個概念進行騙錢,我們普通人更要警惕這一新產業的出現。
『陸』 meta為什麼改名扎克伯克全力投入元宇宙
去年,月活破30億的臉書正式更名為Meta,馬克·扎克伯格製作了一個多小時的視頻進行解釋。
臉書改名的「Meta」其實大有可為。
首先,在希臘語中,這個詞的意思是超越。同時,這個詞也取自元宇宙(Virtual World,Metauniverse)。臉書更名為Meta後,正是為了逐步整合旗下產品,打造「超越現實的元宇宙平台」。
所謂的「元宇宙」最初來自美國作家尼爾·斯蒂芬森的設想:未來,通過設備和終端,人類可以進入計算機模擬的虛擬三維世界,現實世界中的一切都可以數字化復制,人們可以通過數字分身在虛擬世界中做現實生活中的任何事情。
簡單理解一下,想像一下你可以生活在一個虛擬的世界裡,在這個世界裡可以構建類似現實生活的人際互動,可以滿足工作、交流、娛樂的場景。
不要驚訝,Meta是這樣認為的——「元宇宙是社會聯系的下一次進化」。(超宇宙將徹底改變人類的社交方式)
真的會徹底改變人們的社交方式嗎?以下系列視頻來自Meta上周末發布的內容。他們將講述超宇宙在生活各個方面的應用,包括「社交」、「健身」、「工作」等常見場景的應用。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柒』 元宇宙最早的切入點是游戲嗎
是的。
始於游戲
國際游戲公司育碧法國戰略創新實驗室項目經理袁英子向記者表示,「游戲可以說是試驗元宇宙非常好的場景,因為游戲天然擁有娛樂屬性、用戶互動、充值交易等豐富的虛擬場景。這也是為什麼臉書作為一家社交媒體公司也收購了大量游戲、VR、AR初創企業。」
早在臉書宣布更名為「Meta」之前,這家社交媒體巨頭就開始進軍元宇宙並多點開花,從VR前端設備切入,並在戰略層面全面開始元宇宙業務。其中,游戲正是臉書對元宇宙社交場景布局的賽道之一。近年來,臉書頻頻收購VR游戲工作室如Ready at Dawn、Beat Games、Downpour Interactive等。今年6月,臉書宣布收購虛幻引擎游戲創作平台《Crayta》的開發商Unit 2 Games,進一步發力用戶游戲創作平台的建設。
多位受訪對象認為,游戲被廣泛認為是元宇宙的最佳突破口,是最有可能率先實現「元宇宙」概念落地的應用場景。
從公開資料可以看出,騰訊、位元組跳動和網易等國內互聯網巨頭也在布局元宇宙游戲。目前,位元組跳動收購了VR軟硬體製造商Pico,投資了青少年創作社交平台《重啟世界》的手游研發商代碼乾坤。網易於今年1月投資了3D虛擬社交平台Imvu。
2021年,騰訊在游戲發布會上公布了4款元宇宙概念游戲。騰訊還在「元宇宙游戲第一股」Roblox上市之前,便成為後者1.5億美元G輪融資的投資者,並獨家代理Roblox中國區產品發行。
「元宇宙是最近幾年越來越熱的一個概念,大家對元宇宙的廣泛討論,也離不開對游戲未來形態的一種關注和想像。這背後,恰好是因為游戲與科技的關系正在變得愈發緊密。」騰訊游戲團隊向記者透露,游戲作為一個「超級數字場景」,也將生長出很多不同類型的形態。未來的游戲,也許會出現元宇宙級別的虛擬世界,但也很可能是其它的表現形式,不同品類、不同輕重度、不同目的或功能的游戲會並存。目前頭部游戲廠商的元宇宙概念游戲大多市場反響熱烈,創造了大量營收。Axie Infinity是全球首個基於NFT概念取得大量營收的游戲產品,8月1日至26日收入超過3億美元,達到了全球單款游戲收入的第一梯隊。4月28日,A股游戲龍頭世紀華通在Roblox平台推出元宇宙游戲《LiveTopia》,游戲上線不到5個月時間,月活躍用戶就超過4000萬,而在Roblox平台上的用戶數也超過1億。
『捌』 「元宇宙」火了,這玩意到底是啥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與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12]
元宇宙本質上是對現實世界的虛擬化、數字化過程,需要對內容生產、經濟系統、用戶體驗以及實體世界內容等進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是在共享的基礎設施、標准及協議的支撐下,由眾多工具、平台不斷融合、進化而最終成形。[23]它基於擴展現實技術提供沉浸式體驗,基於數字孿生技術生成現實世界的鏡像,基於區塊鏈技術搭建經濟體系,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在經濟系統、社交系統、身份系統上密切融合,並且允許每個用戶進行內容生產和世界編輯。[23]
元宇宙一詞誕生於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小說描繪了一個龐大的虛擬現實世界,在這里,人們用數字化身來控制,並相互競爭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現在看來,描述的還是超前的未來世界。[1]關於「元宇宙」,比較認可的思想源頭是美國數學家和計算機專家弗諾·文奇教授,在其1981年出版的小說《真名實姓》中,創造性地構思了一個通過腦機介面進入並獲得感官體驗的虛擬世界。
『玖』 元宇宙項目有哪些盤點國際三大項目
隨著Facebook正式更名為 Meta,臉書七年來的布局並沒有化為烏有,元宇宙的飛輪效應正在凸顯。在肉眼可見的未來,元宇宙將迅速擴張成為一個市值數千億美元的產業。我們可以拿網游做橫向比較。現在網遊行業已經成長為一個市值數千億甚至接近萬億美元的巨大市場。顯然,元宇宙比網游更有想像力,甚至突破了游戲的概念,讓游戲人生成為可能。
我們來看看元宇宙的三個項目。
1、Decentraland
嚴格來說,這是一個誕生於2015年的項目,但從2017年前後開始,它獲得了大量的曝光。
相對於今年涌現的大量帶有「元宇宙」皮膚的項目,Decentraland是元宇宙真正的先鋒項目之一。為什麼說分散地這么特別,因為它是以太坊區塊鏈上第一個也是最成熟的元宇宙,也是目前「虛擬地產」賽道做得最成功的項目之一。
Decentraland被分成總共90,000塊土地。他們前段時間有個預售,幾個小時就賣光了。
2、Sandbox
Sandbox真正的爆發可能要到2019年。當然,現在它獲得了更多的關注。它成功地將IOS和Android等平台與元宇宙的概念整合在一起。雖然不像《我的世界》或Roblox等競爭對手那樣有利可圖,但它也獲得了4000萬次下載,每月仍有超過100萬名活躍玩家。
3、Axie Infinity
Axie Infinity因為play2earn一炮而紅,成為play 2 earn的代名詞。但其實這個概念從早期的網路游戲就已經誕生了,大家熟悉的「淘金工作室」這個名詞就是玩賺錢這個領域的產物。但是現在,當我們試圖去了解玩和賺錢這個新領域的時候,Axie Infinity是一個必須知道的項目,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