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挖幣礦機算力是什麼意思

挖幣礦機算力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3-01-08 07:08:59

A. 算力是什麼意思

算力指計算能力,指的是在通過「挖礦」得到比特幣的專業術語,
像挖易礦業出售的各種礦機,在算力方面都很高,能耗也低,可以去咨詢一下。

B. 算力是什麼

算力指計算能力,指的是在通過「挖礦」得到比特幣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找到其相應的解m,而對於任何一個六十四位的哈希值,要找到其解m,都沒有固定演算法,只能靠計算機隨機的hash碰撞,而一個挖礦機每秒鍾能做多少次hash碰撞,就是其「算力」的代表,單位寫成hash/s,這就是所謂工作量證明機制pow(proof
of
work)。
1p的全網算力意味著什麼?、
首先,1p算力,折算下來,相當於105萬g左右,這意味著,如果你擁有1g的全網算力,你差不多可以獲得全網產出的比特幣的105萬分之一。按比特幣每天產出3800個計算,我們可以看到1g的算力每天的收益已經下降到了0.0036個比特幣,按當前市價計算約為2.7元左右,如果算上電力成本和礦機硬體成本,盈利幾乎已經沒有了。
其次,1p的全網算力看似驚人,但實際上,一年以後,你會覺得這個只是小兒科,因為cointerra公司將在12月推出2p的礦機,而bitmine公司將在明年3月推出4p的礦機,如果這些公司不被敘利亞投放生化武器的話,一年以後比特幣全網算力達到10p以上應該在意料之中,屆時,1g算力每天將只能挖到0.00036個比特幣。

C. 算力是什麼,如何用算力賺錢有聽說過礦金所的嗎

算力是一個簡稱,是指專門用來挖掘比特幣的的專業計算機,這種專業的計算機被稱為礦機。這種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就叫做算力。比如一台礦機的算力在14T,這就是這台計算機的運算能力。算力運算的結果就是計算得出一串特殊的數字代碼,這就是比特幣! 還有一個模式叫做雲算力,是算力塔在傳統利用礦機挖礦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就是在四川 新疆 西藏等這些風力發電和水利發電等電力資源豐富且便宜的地方,大規模的建設礦場,並由專業的人員維護。普通人參與挖礦,不需要親自購買礦機,只需要購買相應的算力值就可以獲得比特幣和以太坊了!這種模式就叫雲算力!礦金所是一家專注於礦機租賃和買賣的平台,致力於為用戶提供礦機共享租賃,算力買賣,礦機買賣的服務。

D. 什麼叫算力挖礦

算力,簡單說就是你的礦機運算速度的一個量化指標,比如1T算力,就是1s能算10的12次方次運算。如果這10的12次方次能算出符合條件的結果那就挖到了,如果沒有,可以說是白算了。

E. 什麼是算力

算力指計算能力,指的是在通過「挖礦」得到比特幣的專業術語,
像挖易礦業出售的各種礦機,在算力方面都很高,能耗也低,可以去咨詢一下。

F. PoC挖礦中的算力是什麼意思

PoC的本質,用一個普通人也可以理解的話說,就是用硬碟挖礦。沒錯,PoW是用CPU(或者顯卡、ASIC礦機,他們的本質都是更強的計算晶元,與CPU本質上是一樣的)挖礦、PoS是憑借持幣比例挖礦,DPoS是根據投票決定超級節點,而PoC就是憑借硬碟挖礦。
我們可以這么理解:
-在PoW里是誰的晶元計算快、誰就容易挖到礦;
-在PoS里是誰持幣多,誰就容易挖到礦;
-在DPoS里是誰獲得的投票多,誰就能成為超級節點進行挖礦;
-在PoC里就是誰的硬碟容量大,誰就容易挖到礦。
是不是足夠簡單易懂了吧!
要理解PoC的具體原理,我們還是得從比特幣PoW入手(研究區塊鏈,PoW就是你永遠也繞不過去的技術概念)。
PoW的全稱是Proof of Work,即工作量證明。這兒所謂的工作量,就是礦工的CPU(或者顯卡、ASIC晶元,我們前面已經說過,這些硬體只是計算速度更快,本質和CPU並無區別)執行一種叫做哈希演算法的計算工作。簡而言之,誰能夠在單位時間內執行更多次的哈希計算,誰就有更大幾率產生一個符合要求的哈希結果、進而拿到寫入區塊鏈的權利。
可以這么說,比特幣PoW的本質就是算力競爭挖礦。每一個新區塊的產生,就是給礦工出一道「難題」,礦工通過算力競爭,比拼誰能夠先找到符合要求的「答案」。礦工通過購買牛逼的計算晶元,以及持續地消耗電能進行高頻率高強度的哈希計算,去獲得更強的算力佔比,進而獲得更大的找到 「答案」的概率。如果一個比特幣礦工擁有全網20%的算力,理論上他就可以挖出20%的新區塊、進而獲得20%的區塊獎勵(最早每個塊有50個比特幣獎勵,現在已經減少到12.5個,明年還會繼續減半)。
PoW挖礦規則簡單粗暴、算力可以自由進出,因此能建立足夠的安全性,來保證區塊鏈不被篡改的特性。這就是為什麼比特幣雖然技術看似簡單,但是能夠成為幣王之王,占據一半左右的市值。
此外,比特幣的分叉幣(例如BCH和BSV)、萊特幣LTC、以太坊ETH、門羅幣Monero、達世幣Dash也都是全部或部分採用了PoW機制挖礦的幣種,只不過這些幣種可能在一些技術參數上與比特幣有區別,但總體思想是類似的。
我們今天的主角PoC,和比特幣PoW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又有一些實質性的區別。我們知道,比特幣PoW要求礦工持續地、反復地執行哈希計算,礦工需要高強度地運行他們的計算晶元,並消耗極為可觀的電力資源。
我們的PoC則是另行開辟了一條極為巧妙的道路:它要求礦工預先計算好數量巨大的哈希結果,並將這些數據存儲在硬碟里;挖礦的時候,礦工也是爭相破解「難題」,不同的是「難題」的答案要在硬碟數據中找,而不是實時地計算。自然而然,誰的硬碟容量更大,誰就有能預先存儲更多的「備選答案」,誰就有更高的概率找到能夠匹配「難題」的那個「正確答案」。
有人可能要問了,在PoC這個機制中,礦工有沒有可能通過晶元去計算答案作弊呢?不可能。PoC的演算法設計決定了它在找「答案」的時候,對存儲空間這一要素非常敏感,而對晶元的計算能力不那麼敏感。強大的算力對礦工挖礦成功率加成並不是很大,而擁有更多的存儲空間倒是能成倍地提高挖礦成功率。PoC的這種特性也被形象地稱為「空間換時間」。

G. 比特幣挖礦難度和算力有什麼關系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伺服器上,中本聰挖出了 比特幣 的第一個區塊,並獲得了50個比特幣的獎勵。這標志著加密數字貨幣時代的來臨。

創世區塊是區塊鏈技術中的第一個區塊,是區塊鏈中非常獨特的一環,因為它是第一個區塊——整個數字基礎設施中唯一沒有與前一個區塊連接的區塊。

比特幣最早的挖礦難度只有1個哈希值,可以用最弱的消費者級別的CPU來開采比特幣,而且有很大的機會獲得比特幣。

在隨後的幾年裡,隨著交易所建立,比特幣持有者之間的交易活動變得更有組織性。挖礦的難度顯著增加,它需要越來越強大的處理器,到後來升級到圖形處理器。2013年,專門的ASIC挖礦硬體開始出現,性能甚至遠遠超過最強大的圖形處理器。

到2013年底,比特幣挖礦難度首次達到了1個Giga hash哈希值。這是創世紀塊挖礦難度的1000*1000*1000倍。之後,比特幣的挖礦難度又增加了數千倍。

挖礦難度是為了保證讓比特幣新區塊的產生速度在平均每10分鍾產生一個而設置的動態參數。

每挖2016個塊便會做出一次調整,調整的依據是前面2016個塊的出塊時間,如果前一個周期平均出塊時間小於10分鍾,便會加大難度,大於10分鍾,則減小難度,目的是為了保證系統穩定的每過10分鍾產出一個塊,所以難度調整的時間大概是2周(2016 * 10 分鍾)。

比特幣挖礦形同猜數字謎,礦工要找出一個隨機數(Nonce)參與哈希運算 1Hash(Block+Nonce),使得區塊哈希值符合難度要求。算力指計算機每秒可執行哈希運算的次數,也稱為哈希率(hashrate)。一個礦機每秒鍾能做多少次hash碰撞,就是其「算力」的代表,單位寫成 hash/s或者H/s。

算力單位:

1 KH/s = 1000 H/s

1 MH/s = 1000 KH/s

1 GH/s = 1000 MH/s

1 TH/s = 1000 GH/s

1 PH/s = 1000 TH/s

1 EH/s = 1000 PH/s

全網算力是btc網路中參與競爭挖礦的所有礦機的算力總和。當前難度周期全網算力會影響下一個周期的難度調整, 如果全網算力增加,挖礦難度增大,單台礦機固定時間的產出就會減少。

那麼,已知當前全網算力,下一個周期難度將如何調整呢?

根據公式:

難度 * 2^32 / 全網算力 = 出塊時間

出塊時間要穩定在10分鍾, 也就是600s:

難度 = 600 * 24.42 * 10^18 / 2^32

= 3.46e+12

那麼,在3.46e+12的難度下, 一台算力為14TH/s的礦機平均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出一個塊呢?

根據公式:

難度 * 2^32 / 算力 = 出塊時間

有:

3.46 * 10^12 * 2^32 / 14 * 10^12

= 1.06e+9 s

結果大概是12270天。

原本中本聰設計的是一個公平的完全去中心化的一個數字貨幣系統,每個人都可以使用個人電腦進行挖礦。然而,有利可圖時大量新算力不斷加入,礦工競爭激烈,使得單個礦工的挖礦成功率幾乎為零。

2011 年起礦池出現,大量礦工紛紛加入礦池,以穩定收入,攤薄成本。大量算力融入,使得比特幣挖礦難度越來越大。數字貨幣挖礦業形同軍事競備,挖礦設備不斷更新迭代,不再遵循摩爾定律。

H. 數字貨幣挖礦,什麼是算力挖礦算力單位怎麼換算

數字貨幣挖礦 我們經常提到的一個詞就是 礦機的算力,
比如:挖BTC比特幣的螞蟻礦機T9+ 算力10.5TH/S,
挖LTC萊特幣的螞蟻礦機L3+ 算力504MH/S,
挖LCC數字鏈的好礦機Ubuntu×64 算力180KH/S.

那究竟算力是什麼意思呢? 算力代表了什麼 算力單位是怎麼定義的呢?

其實算力的意思很簡單,他就是代表礦機的計算能力、計算性能的衡量 他具體代表的是每秒礦機的整體hash演算法運算次數。
我們先要知道挖礦的本質就是解決一個數學計算,誰先算出來誰就獲得獎勵(幣),這個數學計算方式也很簡單,就是一直不斷的嘗試碰撞結果![什麼是礦機算力?挖礦算力單位怎麼換算?
就類似於你暴力破解一個手機密碼 (假設嘗試多次手機不會被鎖),
你不斷的嘗試密碼 從 000000 ~ 999999 一個一個的嘗試直到你解鎖成功,
如果你1秒內能嘗試一次 你的算力就是1次/s ,1秒內能嘗試兩次 你的算力就是2次/s
你1秒內嘗試的次數越多你的算力就越大, 你解鎖的時間也就越短 。

礦機也是一樣, 礦機1秒內能計算的hash演算法次數越多算力越大,挖的幣越多。
最開始比特幣使用 CPU挖礦, 後來使用顯卡GPU挖礦,到現在的使用ASIC專業定製晶元挖礦,計算速度一直不斷提升

算力單位:
算力每隔千位劃為一個單位,
最小單位 H=1次 1000H = 1K 1000K = 1G 1000G = 1T 1000T = 1P 1000P=1E
S9+ 10.5T 也等於 10500G / 0.0105P
比特幣全網算力現在 24.42 EH/s 相當於232萬台S9的算力

不同幣種的算力
不同的幣種的挖礦演算法可能會不一樣
比如比特幣是sha256演算法,萊特幣是scrypt演算法, 以太坊是Ethash演算法,數字鏈是SHA-2演算法。
這就像 手機1的密碼4位隨便輸入, 手機2的密碼6位, 輸一次後 隔1s才能再次輸入, 實際比這個要復雜的多,
解鎖這兩種不同的手機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那我嘗試解鎖的速度也不一樣, 解鎖手機1 我會更快一點。
不用的幣種之間的算力 是沒有任何關系的, 比特幣礦機是不能挖萊特, 因為演算法不一樣, 他不會解萊特幣的題。

I. 挖礦算力怎麼計算

首先,算力代表的是礦機每秒的運算次數,如達到 1 次 /s ,則對應算力為 1H 。因此知道挖幣礦機的運作時間與運算次數即可計算其算力。算力的單位是每千位一變化,最小單位 H 為 1 次, 1K=1000H,1G=1000K,1T=1000G,1P=1000T,1E=1000P 。大熱幣種比特幣在各地的挖礦算力不完全一致,但基本保持在 24.5E 上下,至少要擁有 150 萬台計算機才能達到這一算力。並且不同的數字貨幣對挖礦方式(演算法)的選擇也有所區分,因此比較不同貨幣的算力是不可比的。

不同幣種間的算力


不同的幣種挖礦選擇的演算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如以太坊使用 Ethash 演算法,比特幣是 sha256 演算法,萊特幣是 scrypt 演算法等。不同演算法對算力的影響就像 6 位數字密碼與 12 位字母和數字密碼解碼的區別,實際情況還要比這個要復雜的多。兩種密碼的解碼要求不同,那麼嘗試解碼的速度也會有較大差距。因此,不同的幣種間的算力是沒有任何關系的。

熱點內容
元宇宙全息宇宙 發布:2025-08-16 01:25:16 瀏覽:758
雲幣eth提現要多久 發布:2025-08-16 01:20:39 瀏覽:583
區塊鏈技術研究golang 發布:2025-08-16 01:19:06 瀏覽:944
元宇宙概念為什麼跌 發布:2025-08-16 01:18:56 瀏覽:408
btc挖礦難度怎麼調整 發布:2025-08-16 01:13:51 瀏覽:170
個人投資數字貨幣有哪些贏利方法 發布:2025-08-16 01:13:15 瀏覽:678
以太坊解決了什麼用 發布:2025-08-16 01:13:10 瀏覽:368
舉例說明什麼是數字貨幣 發布:2025-08-16 01:07:58 瀏覽:500
btc採用的什麼共識方式 發布:2025-08-16 01:07:01 瀏覽:11
數字貨幣可以換現嗎 發布:2025-08-16 01:00:47 瀏覽: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