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幣圈熱門關注
① 區塊鏈sto是什麼,如何注冊美國公司做sec備案和合規法律
美國公司申請條件
1.一位以上的公司董事及股東(無國際限制的自然人或法人);
2.有效的身份證明文件(年滿18歲的身份證或護照)。
注冊美國公司所需材料
1.確定美國公司名稱(英文);
2.提供董事及股東的身份證或護照掃描件;
3.提供董事長的英文簽字;
4.確定美國公司股東股份分配比例。
注冊美國公司常見類型
1.股份有限公司(INC):這是目前中國人在美國注冊公司最常用的公司形式,因為不涉及雙重納稅,股票可以自己私下買賣,後期可以上市,包括蘋果公司、豬八戒公司都是用的INC形式;
2.有限責任公司(LLC):中國人在美國注冊公司起步做生意大多會選擇注冊有限責任公司,因為此類公司形式簡單,但相對費用較高,報稅復雜,需有社會安全碼SSN。
注冊美國公司流程
1.公司名稱查冊(提交1個最滿意名稱,同時提交2個備選名稱);
2.簽署協定(按雙方協商好的條件簽訂協議書);
3.交付費用;
4.簽署確認書;
5.政府審批過程(八戒涉外全程跟進政府辦理相關手續);
6.公司成立完畢(回簽文件備檔,公司資料郵寄)。
美國公司注冊完成後全套資料
1.Articles of Incorporation州務卿簽發的注冊文件一份;
2.公司成立的會議記錄;
3.州政府蓋章的章程及規章細則;
4.法定會議紀錄書一套;
5.公司印章(鋼印、條形章);
6.公司股票賬目1份、公司股票1份;
7.美國公司法定秘書卡1份;
8.美國公司文件清單1份;
9.文件盒1個。
② 什麼是STO,STO代幣發行的流程是什麼
Sto是具有證券性的代幣
STO代幣發行的流程如下:
發行方案設計:根據項目方資格的資料與要求,給出合理的建議,更加有效的規避其他風險;
VIE主體搭建:注冊海外主體公司,稅務豁免,獲利合理合法迴流;
項目法務合規:為項目方提供Reg合規所需全部法律文件,申請CID代碼,提交備案;
代幣發行:根據前期方案,共同協商代幣發行時間周期;
合格投資人/機構對接:中美日新等海外合格投資人、投資機構對接。
STO海外發行分為兩種:一是在證券交易監督委員會SEC下進行注冊的Rge. A+,這一對海外投資人來說要求通常是會比較高的,可以作為長線准備;二是可以在SEC申請豁免,只需備案即可,SEC方面也不會主動去審核的Reg. D和Reg. S,這類代幣不僅對海外投資人的要求沒有那麼嚴格,在融資額度和海外宣傳上也更加有利。
美國的SEC的態度很明確:ICO產生的數字貨幣屬於證券,因此發行過程需要按照證券法來監管。而比特幣不是ICO產生的,因此比特幣不屬於證券,不在SEC監管范圍內。但是數字貨幣的ETF,屬於SEC的監管范疇。目前SEC要求所有ICO都要注冊,走證券類通證發行(Security token Offerring, STO)的過程,遵循現有的證券法規。如果不按照SEC要求走合法STO,SEC將採取嚴厲的執法打擊。
Sto是具有證券性的代幣,它是怎麼憑空出現的呢?縱觀今年ico情形,sto的出現絕非偶然,相比ico去中心化只需要通過虛擬幣融資,門檻低,風險高,sto則是在合法合規的監管下,並以線下有形資產抵押的Token證券發行,投資門檻的提高,也大大減少了風險,於是sto證券代幣發行成為了大家追捧的對象。
新生事物落地必然會有人質疑,有人說STO就是現有的證券換了套衣服,若只是簡單的將現有的證券通證化,那麼的確創新不足,價值也有限,純粹只是資產token化。
這就不得不提到STO的優勢,在ST上市交易之後,和傳統證券不同,一旦在交易所完成交易並提取到錢包,ST就完成了交割,相比傳統證券業的繁瑣顯得更快速。
另外ST相比傳統證券還有個最大的優點,就是ST是可編程的,能給上市企業帶來很多傳統證券不具備的功能。這些新的可編程特性使得傳統證券變成了智能證券,STO具備了取代IPO的技術優勢。
在STO實際落地的過程中,現階段有一種操作方法,那就是仿效互聯網企業海外上市的流程,先注冊離岸公司,再通過VIE結構控制國內公司,再由離岸公司發行ST,只是最後不到納斯達克上市,而是到Open Finance、tZero、CSE等持牌ST數字交易所交易。
具體來說,STO本身具有以下優勢:
1.更好的流動性;
2.協議層面自動化管理 ;
3.24小時交交易 ;
4.更小的交易單位
說到最後本人聯想到SEC屢屢拒絕BT幣ETF,每次SEC有點動靜都能直觀反映在BTC價格上,數字資產市場尋求新融資模式也指日可待。
那麼什麼樣的國內企業可以在美國發行STO呢:
有實際資產,無盈利要求;
有經營歷史和收入;
在美國無不良記錄;
公司形式不限;有較好的市場潛力。
③ 我有一張STO TISUCA100000元的外幣.誰能告訴我這是什麼幣
這是克羅埃西亞1993年版的10萬第納爾紙幣。正面是克羅埃西亞數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路德·博什科維奇,背面是克羅埃西亞之母雕塑。
克羅埃西亞第納爾已於1994年停止流通,目前克羅埃西亞貨幣單位為庫納。所以10萬第納爾紙幣是換不了錢的,不過有收藏價值,全新一張在郵幣交易市場上價值3元人民幣左右。
④ 什麼是STO,STO代幣發行的優勢
一、STO背景
ICO持續破發,區塊鏈技術神話被打破,無資產、無信用、割韭菜、資金盤、跑路等事件持續不斷發生。從根本上說,這些事件的發生是因為ICO沒有資產和價值作為基礎,僅靠忽悠和沒意義的共識。對ICO、交易所等重要環節缺乏直接監管也是重要原因。STO以實際資產為基礎,主動擁抱政府監管,試圖打破ICO窘局。
二、STO定義
STO,即Security Token Offering,證券通證發行的意思。證券是一種財產權的有價憑證,持有者可以依據此憑證,證明其所有權或債權等私權的證明文件。美國 SEC認為滿足Howey測試的就是證券,即滿足Howey Test:a contract, transaction or scheme whereby a person invests his money in a common enterprise and is led to expect profits solely from the efforts of the promoter or a third party。籠統來說,在 SEC 看來,但凡是有「收益預期」的所有投資,都應該被認為是證券。
三、STO對象
STO就是將現有的傳統資產,如股權、債權等作為擔保物進行通證化(Tokenize),上鏈後變成證券化通證,而且必須適用於聯邦證券法監管。
從性質上來說,證券通證化的對象為股權、債權、權證等。從最終標的物形式來看,證券通證化的對象為房產所有權、房地產投資基金、黃金、碳信用額、石油、美術作品、音樂版權等。
四、STO分類
1、按照金融模型,Security Token分為四種類別(見Security Token 2.0 Protocols: Debt Tokens):
A、債權通證(Debt Tokens):一種代表了債務或現金收益權的通證。
B、股權通證(Equity Tokens):一種代表了對基礎資產的部分所有權的通證。即RegA+下的STO。Reg A+被稱之為Mini IPO,可以向全球所有投資人進行募集,且不具備鎖定期,其性質類似於IPO,但相對於IPO而言,Reg A+的披露和備案等要求仍然很低,所以成為替代IPO的優先選項。
C、混合/可轉換通證(Hybrid/Convertible Tokens):結合股票和債務的特徵,比如可轉換債券和可轉換優先股。
D、基金和衍生品通證(Derivative Tokens):ST價格基於標的資產池的當前價格。衍生品可分為遠期期權、期貨、掉期工具,基金可以是類ETF,共同基金。
2、按照資產分級,Security Token分為三層:
A、優先(Senior):優先順序享受固定的較低的無風險收益;
B、次級(Mezzanine):次級層享受固定的無風險收益加浮動的部分溢價;
C、劣後(Equity):劣後層則享受剩餘的收益,但如果資產端出現違約,劣後層首先用於兌付。
五、STO監管要求
STO的根本是獲得監管合規。所有融資類金融活動都在SEC管轄內,項⽬如果想融資一般有兩種選擇,一是在SEC注冊然後融資,二是不注冊,但是在監管下進行融資。
發行STO有Reg D、Reg S、Reg A+和Reg CF幾個主要融資法規:
1、Reg D是私募融資法規。Reg D 沒有融資上限,只針對認證的合格投資者(包括US和非US公民的合格投資者),不需要 SEC 批准,需填寫表格D,但是有一年的鎖定期和最多 2000 個投資人的上線。鎖定期結束後也很難有交易流動性,正常只能在現有投資人之間交易。大部分 STO 現在和早期股權融資一樣,使用的是 RegD 注冊。
2、Reg S是監管美國企業⾯面向海外投資人的法規。針對美國以外(outside the US)的投資者(離岸投資者),允許非美國投資者投資美國企業,對於投資者的財富無任何限制條件,不需要SEC注冊,可以發行股票及債券。
3、Reg A+是小型IPO。有兩種級別:一級是籌資上限為$2000萬,且需要SEC和洲級審查,但沒有持續的報告要求;二級是只有SEC審查,籌資上限為$5000萬,每個投資人最多投資 10 萬美金,有2年財務審查期,融資後需要所有財務公開和年審,會產生大量的法務和審計開銷,投資人限定在18歲以上,允許非合格資質的投資者。
4、Reg CF是早期公司資本階梯的第一步。投資人限定在18歲以上,可以從合格及非合格投資者籌集上限為$100萬的資金,是最快、最便宜的方式。
總的來說,STO必須在如下方面符合規定:1、合格投資人;2、反貪污、洗錢等用途的投資⼈盡職調查(KYC及AML);3、信息披露;4、投資人鎖定期限。
六、STO優勢
STO本身具有以下優勢:
1、內在價值:ST有真實的資產或者收益作為價值支撐,例如公司股份、利潤、地產。
2、自動合規和快速清算:ST獲得監管機構的批准和許可,將KYC/AML機制自動化,並實現瞬時清結算。
3、所有權分割更小單元:加速資產所有權的分割,降低高風險投資品的進入門檻,比如房地產和高端藝術品。
4、風險投資的民主化:拓展籌集資金的方式。
5、資產互通性:資產的標准化協議將促使不同質資產、不同法幣間的互通更為便捷。
6、增加流動性和市場深度:可以通過ST投資於流動性較差的資產,不用擔心贖回問題。市場深度也會通過以下渠道增加:1)數字資產價格的上漲創造了數十億美元的增量財富,會被投向市場。(2)類似Bancor的程序化做市商提高了長尾ST的流動性。(3)資產互通協議將促進跨國資產流通。
7、降低監管風險,加強盡職調查。適用於監管要約豁免,將各國針對KYC和AML的規定寫入智能合約,有望實現自動可編程的合規。
8、ST有望降低資產的流通成本。降低過程中的交易摩擦,比如利用智能合約實現自動合規和資金歸集、將合同和會計報告的數據上鏈、增加資產可分性、實現T+0的清結算等等。
9、受到證券法SEC監管,符合法律合規性,更安全。
10、24小時交易。
七、STO問題
1、有嚴格的轉讓和出售規定。參考Polymath ST-20標準的描述,ERC-20 代幣對於資產的流轉交易沒有限制,任何人可以轉給任何人一堆ERC-20。但是對於證券代幣來說,這是不可以的。ST-20的目的就是要保證發行方能夠確保Token只能在通過KYC的人裡面流轉。
2、不能像 Utility token 那種成為平台上的支付手段。
3、跨平台的 Security Token 流通存在極大的監管障礙。
4、資產流動性過高可能帶來巨大的價格波動。STO可能讓一個初創企業直接成為公眾上市公司,擁有許多ST持有者。由於初創公司面臨的不確定因素和起伏很多,這些不確定信號都可能讓Token價格造成劇烈波動。
5、STO創新可能只是把風險堆積到了尾部。
6、與傳統金融競爭。
1)與傳統金融產品競爭。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說,雖然信息公開度更高,不見得作為證券代幣(ST)就黃袍加身比Utility Token更安全,還是要看標的質量,發展前景,財務健康度等情況。
2)與傳統金融資金競爭。目前來說優質資產在現有證券資本市場能接觸到的資金體量、投資者數量遠超STO。
3)與傳統金融機構競爭。只接受合格投資者的證券融資平台其實在美國已經存在多年,從股權眾籌到地產投資眾籌都有。比如地產投資平台Fundrise能讓合格投資者進行各種項目的部分收益權投資,沒有通過Token罷了。比如Sharepost能讓合格投資者購買各種創業公司Pre IPO股權,也是基於現有技術架構。
4)與傳統金融環境競爭。傳統金融監管和法律成熟度遠超STO。
7、機構投資決策相對成熟和理性,沒有散戶投資者的二級市場,流動性是應該折價而不是溢價,估值一般來說難說會更高。
8、證券代幣依賴金融中介進行風險評估和定價,更好的匹配資產和資金端。ST需要把鏈下資產所有權和信息上鏈,通過代幣的形式在監管框架下流通。目前證券代幣(ST)的價值並不基於鏈上活動或去中心化網路,是在符合監管前提下映射股權或債權的Token憑證,和分布式網路和區塊鏈底層技術關系不大。
⑤ sto是什麼幣
證券代幣發行(Security Token Offering STO)
STO即證券化代幣發行,指在確定的監管框架下,按照法律法規,行政規章的要求,進行合法合規的通證公開發行。STO是現實中的某種金融資產或權益,比如公司股權、債權、知識產權,信託份額,以及黃金珠寶等實物資產,轉變為鏈上加密數字權益憑證,是現實世界各種資產、權益,服務的數字化。
⑥ STO | 證券型通證發行是什麼
說起Token證券化,很多人都會聯想到STO,最近Tokensoft提出ERC1404標准,更讓STO這個詞走上了風口。
這么火熱的STO,它是什麼意思呢?和之前我們所知道的ICO又有什麼關系?
首先我們簡單看一下STO和ICO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ICO(是Initial Coin Offering縮寫),即首次幣發行。
源自股票市場的首次公開發行(IPO)概念,是區塊鏈項目首次發行代幣,募集比特幣、以太坊等通用數字貨幣的行為。
目前,世界各國對ICO還是採取較為謹慎的監管態度,特別是早兩年,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使ICO在技術層面處於監管真空的狀態,大量的ICO欺詐項目橫行,收割了一批又一批的「韭菜」。因此,各國對ICO都呈現出加強監管的趨勢。
STO(是Security Token Offering縮寫),即證券型通證發行。
其目標是在一個合法合規的監管框架下,進行通證的公開發行。STO是一種以Token為載體的證券發行,這種Token可以用來代替股票、債券、貸款等資產標的。
隨著STO的出現,加密貨幣市場的合法性甚至已經比傳統經濟界更高,市場和社會即將受到的影響或許比我們預計的要更大。
但是也有觀點認為由於STO面臨著難以甄別合格投資者的問題,很有可能會是另外一種加速投資者破產的新型金融創新。
ST(證券型通證)會對應著現實中的某種金融資產或權益,比如公司股權、債權、黃金、房地產投資信託、區塊鏈系統的分紅權等,簡單來說,就是把你所有的資產,包括不動產都token化。
ICO市場的魚龍混雜,影響了各國政府的監管態度,導致了很多好的ICO項目可能無法很好的利用區塊鏈技術本身帶來的融資優勢。STO的出現將改變這一現狀,相比較於以往對證券性質遮遮掩掩的態度不同,STO的發行人索性坦誠其發行的是證券性通證(security token),並積極配合監管部門的監管。
畢竟SEC主席Jay Clayton曾於2017年11月在美國證券監管學會的講話中就曾說:
加上前文所述的區塊鏈技術進步,反而使得證券性通證(security token)更加透明和容易被投資人信任。
STO的核心參與者包括資產方(進行Token化的資產擁有者)、交易機構(資產通證化後的發行和交易平台)、搭建者(資產通證化的技術搭建者)、投資者(合格的投資人或機構)。
資產方: STO生態中最為重要的一環。沒有資產方就沒有STO,不論資產證券化,還是證券通證化,其背後都是資產。
交易機構: STO生態中的重要平台。對比傳統的證券交易機構和數字貨幣交易所,各有利弊,前者在強監管之下具備公信力,而後者則因為監管缺失屢屢被質疑;前者因為中心化等問題不夠民主和透明,而這恰恰是後者所具備的屬性。因此,如何監管STO交易機構,使其既具備公信力又能獲得區塊鏈所賦予的公開、透明、可追溯等特性,是能否促進證券通證化這一金融實踐獲得成功最為關鍵的一環。
搭建者: STO生態中的技術驅動和核心推動力。通過鏈改和幣改將資產上鏈完成通證化,並對接到交易機構中,是搭建者的任務。就技術而言,資產的通證化並無太多困難之處,但對於監管而言,這卻是最難的。因為區塊鏈自身的屬性導致監管不可能像傳統證券那樣,按照各個國家壁壘森嚴、分割進行。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搭建者給監管者提出了一個全球性的難題。
投資者: STO生態發展的驅動力。沒有投資者的STO只能停留在實驗階段,所以合格投資者的認定至關重要,因為不論是個人還是機構,在不同國家的認定標准並不相同
當前全球傳統金融資本市場發展遇到明顯的瓶頸,最重要的體現是流動性匱乏,退出困難。
首先,在股權市場上,主要原因是傳統資本市場主要依靠IPO的退出方式完全不能滿足投資人的訴求。IPO比例低,周期長,使得全球積累了超過70萬億美金的股權資產無法得到有效流通。
在債務和房地產市場,主要原因在於投資門檻過高,使得大量人員無法參與其中的投資,市場積累了100萬億美元債權資產、230萬億美元房地產資產無法得到有效流通。
第二大原因在於全球各國對金融市場的保護而帶來的分裂。
金融市場是各國強監管的領域,制定了各種外國人准入限制門檻,使得中國人不能順利的在美國市場購買資產;美國人也不能方便的在日本購買資產。這種金融的國家保護使得資產的流動更加困難。
也就是說,當前的證券體系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證券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的Security Token,給了證券進一步進化的機會。
可以發現在整個行業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很多時候也是個試錯的過程,畢竟區塊鏈還太年輕了,我們需要時間去探索,然後慢慢地把行業成熟地搭建起來。
對於STO這個概念,我們是持看好態度的,從金融創新角度來看,我們認為未來可以和現有的金融系統共存,打造多元化的金融體系。
⑦ 區塊鏈Sto代幣發行怎麼落地應用
最近關注區塊鏈的小主們應該知道到處都是關於sto的消息,什麼是sto?
Sto是具有證券性的代幣,它是怎麼憑空出現的呢?縱觀今年ico情形,sto的出現絕非偶然,相比ico去中心化只需要通過虛擬幣融資,門檻低,風險高,sto則是在合法合規的監管下,並以線下有形資產抵押的Token證券發行,投資門檻的提高,也大大減少了風險,於是sto證券代幣發行成為了大家追捧的對象。怎麼展開sto項目呢?
1、首先要准備整套的項目發行方案,包括白皮書修改,項目梳理,方案設計,這些相當於項目的前期准備, 。
2、其次就是架構搭建,什麼意思呢,還是像之前的ico一樣,sto發幣也需要注冊海外主體公司,目前了解到sto主要分布在,美國、新加坡及歐洲國家。
3、主體公司注冊好之後需要做法律合規,比如您在美國或者新加坡注冊的主體公司必須找相對應的律師事務所出具相關的法律合規。
4、前面都准備好之後就可以Token發行。
⑧ 區塊鏈STO的前景和趨勢 如何落地應用
隨著幣圈寒冬的來臨,ETH頹勢也很明顯,連續兩個月的的低谷期,幣值始終都沒有抬起來。但是區塊鏈的腳步是向前的,人們就想到了證券型代幣發行,也就是我們簡稱的STO。STO能否挽回幣圈的頹勢,打破寒冬的籠罩呢?
證券型代幣發行STO是新興起的一個模式,目前能做的地方很少,僅有美國可以做。因為這是要當地的法律法規來支持的 ,現階段全球范圍盡有位數不多的幾個國家有頒布相應的法律法規,所以做STO首要的就是當地有法可依。
STO發幣的流程其實和做ICO差不多,也是得注冊一個海外的公司,最好是基金會。下面以新加坡基金會為例,注冊新加坡基金會需要的資料,第一、基金會名稱。第二、兩個注冊人資料。
⑨ 什麼是STO
最近在鏈圈幣圈,最火的詞莫過於STO。它的提及率非常之高,同時與之相關的各個主題活動也座無虛席,那麼STO到底是什麼?你真的了解嗎?
STO,全稱Security Token Offering,即證券型通證發行。在證券法約束以及金融監管之下,通過發行證券化通證Security Token來融資的行為。
2017年7月25日,美國證券委員會SEC發布了其對 「The DAO 項目發行失敗」事件的相關 調查報告 ,報告中明確指出The DAO 是一種證券資產,受他們監管,發行方必須遵守美國聯邦證券法的規定向政府登記其交易行為。同時也發布《投資者公告:首次代幣發行》,表示根據每個ICO的實際情況,發行或出售的數字貨幣或代幣可能是證券,受聯邦證券法的管轄。這是SEC首次將某個ICO項目定義為證券,同時也是對Security Token的認定。
STO分類
Token(通證),是區塊鏈世界的權利憑證。一般可分為Security Token與Utility Token,即證券型通證與實用型通證。
按照金融模型,Security Token又分為四種類別:
A、債權通證(Debt Tokens):一種代表了債務或現金收益權的通證。
B、股權通證(Equity Tokens):一種代表了對基礎資產的部分所有權的通證。
C、混合/可轉換通證(Hybrid/Convertible Tokens):結合股票和債務的特徵,比如可轉換債券和可轉換優先股。
D、基金和衍生品通證(Derivative Tokens):ST價格基於標的資產池的當前價格。衍生品可分為遠期期權、期貨、掉期工具,基金可以是類ETF,共同基金。
按照資產分級,Security Token分為三層:
A、優先(Senior):優先順序享受固定的較低的無風險收益;
B、次級(Mezzanine):次級層享受固定的無風險收益加浮動的部分溢價;
C、劣後(Equity):劣後層則享受剩餘的收益,但如果資產端出現違約,劣後層首先用於兌付。
Security Token的優點
1)符合聯邦法規的ST比操作IPO成本更低
2)傳統金融部門與區塊鏈之間的橋梁
3)法律風險更低
4)進入金融市場的門檻更低
5)有可能帶來更好的回報
那麼如何來辨別Security Token,也就是說如何辨別是否為證券呢?
一般情況下,常用的方法為Howey Test. 它分為四個維度:1、是否有資本投入2、是否投資於一項共同的事業3、是否期望獲得利潤4、獲利是否依賴於他人的努力和經營。由專業律師鑒定後,肯定的答案越多,為證券的可能性就越大,就會受到證券法的約束。
Block24Center是一家成立於2017年 ,專門注重於東南亞的區塊鏈加速器,目前已在泰國、新加坡、中國建立了辦公室和運營團隊,為客戶提供本地化的項目孵化和加速服務。為區塊鏈企業提供合規出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