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對幣圈的影響
⑴ 國內NFT數藏暴力利益讓人瘋狂,它到底是什麼
我也玩了很久了,閑來無事,想開一個感受帖,聊一下國內數藏的事情,大家最想問的莫過於他是不是在割韭菜? 個人認為裡面肯定在割韭菜,大家都說賺錢,很少聽見說賠錢,那到底誰虧?誰在買單?
先和大家說一下,數字藏品是根據國外的NFT演化而來,NFT基本和區塊鏈掛鉤,大家只關心它能不能讓我賺到錢,忽視了它對其他應用作出的貢獻,比如金融機構,慈善捐助管理的透明化等。言歸正題,NFT它到底是個啥東西?我打個最簡單的故事,假如,你購買了一個NFT的藝術品,比如說一張JPG圖像,你不會害怕它是贗品或者是復製品,因為你對它保留所有權,已經寫在了NFT的底層區塊鏈上,NFT所有權的更迭都會在區塊鏈上公開,透明,無法更改,它好比是能給你數字資產提供一個身份證明,它只屬於你一個人。
NFT的交易方式在國內是被嚴令禁止的,所以目前國內數字藏品它應該被准確的成為NFR,被資本洗白了,符合國內的法規,我認識很多玩幣圈的,剛開始根本就看不上國內的數字圈,沒成想能一躍而起大有鯉魚跳龍門的姿態。我覺得它成功的主要原因在於年齡段和價格。其一,我問過很多人,平均年齡都在18-25歲。其二,門檻的價格實在是過於低,一般發行十幾塊幾十塊的數字藏品都能在加價後買到成百上千塊錢,可以說是百倍也是比較容易的。打比方原價39元的2022年杭州亞運會數字火炬,在拍賣平台上的標價高達314.9萬,結果第二天,螞蟻鏈就緊急向外發布個聲明,叫停價格不要繼續炒作。再比如唯一的盲盒199,能炒到1W多,幻藏要出合成,昨天的奶龍直沖1.2W以上等。(結尾會發上昨天的收益圖)
看來它真的能讓人賺錢對吧?物來順應,它可以急速的拉開貧富差距,這對於剛剛成年的人是無法抵擋的一塊乳酪,拿我自己來說,作為90後,見過炒股票的,炒比特幣的,在到數藏,可以說數藏確實是投資小,快進快出短期回報率高的物品,這就是它的魅力,大家會根據各大平台的邀新政策不斷的拉取人頭進軍這個行業,美名其曰:賺錢。這種裂變方式比最開始的拼夕夕還拼夕夕,畢竟一個是真的給,一個是超小幾率發放,甚至直接給好運福包來敷衍。
如果你看到這里,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想去試一試,那我勸你,年輕人不妨大膽一些,你現在不去給別人當韭菜,晚了就沒機會啦。數藏我見過有讓那些大學生擔保群主一年來收入1300萬,500萬的都有,見過後續來的人日夜不眠不休的注冊了80多個平台,看見一個抽獎活動就點進去,平台發新品就花錢買,投資了幾萬下去,以為自己明天就能變土豪,結果平台跑路的,或者買了以後原價都賣不出去的,或者運氣爆棚,搶到某大台的,因為不知道價格,隨便掛上去被順秒,掐著大腿直喊少賺了幾千塊,又後者在某魚交易,貨給了別人,對方卻點了退貨,最後判對方勝利,賠了夫人又折兵。實在是太精彩了。
這個時候你想入進來,一定要明白數字藏品仍然存在版權問題,除了阿里拍賣那種明確了持有者擁有一定的版權外,其他平台都對版權進行了保留,用戶拿到手裡僅僅是一個藏品,平台都需要用戶進行實名認證,可以使用銀行卡、微信或支付寶進行數字藏品的購買,有的平台還允許玩家加價出售。在鏈的選擇上聯盟鏈公鏈都有,騰訊阿里普遍使用的是聯盟鏈,而其他數字藏品平台則顯得比較「大膽」,比如使用polygon等公鏈作為發行的區塊鏈,當然無一例外,不管是聯盟鏈還是公鏈,用戶都無法獲取私鑰,而數字藏品的真正掌控權還是在平台手裡。
不是所有平台都是安全的,這就和加密交易所一樣,主要還得看國內發展情況和政策趨勢,另外目前對數字藏品銷售平台來說,投資者還是要去尋找有實力的平台,對於知名度不高的平台盡量避免。由於用戶是沒有私鑰的,如果後期平台被迫關閉,那麼用戶也就一無所有,因此選擇國內大平台比較重要。如阿里拍賣(90天轉贈),支付寶的鯨探(180天後可轉贈),騰訊的幻核(貴,暫未開放轉贈和交易),唯一藝術,優版權等
我身邊的賠錢的少只是因為我們進來的早,現在太多山寨平台迎風而起,隨便在網上找些不知名的畫家,弄點潮流的頭像就開始掛售19.9,亦或者根據某IP的動漫人物,作出相似的蹭熱度行為,更可怕的是有一些明顯P出來的四不像,隨便寫個故事編纂,打造出來獨立的IP來進行圈錢行為。正是因為它的低投資才會被這些平台一次鑽了空子,最後國內魚龍混雜對數字藏品的探索勸解各位謹慎。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願疫情早日退去,國強民安。
⑵ 繼阿里之後,騰訊入局NFT,助力比特幣從「炒過渡到積累」階段
文化:
比特幣正在形成一種,持有即未來的潛在文化。
而保持這種觀點的人,也正在接管幣圈的話語權。
需要注意的是這部分巨鱷投資者通常是幣圈的「後來者」,也就是2020-2021才進場的人。
他們沒有預期BTC給他們帶來多少回報,因為他們所圖甚大,持有比特幣,便掌握這個行業的話語權。隨著時代發展,行業進步,利潤「無限大」。
而很多老韭菜,還停留在「炒幣」的困局裡,以簡單的牛熊定義市場,俗稱「刻舟求劍」。
你知道嗎?舟已經完全不是原來的舟,劍也不是原來的劍,不要再蒙蔽於原始的幣圈思維中。
主力已經從炒,過度到了積累。這是行業進步的表現。
從三年前老頭向散戶「充值信仰」,堅定看多比特幣。
到今年,新進場的巨鱷投資人們,自我「充值信仰」,儼然將比特幣視為未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這說明,BTC去中心化、跨地域流通的價值傳遞、存儲理念,正在被金融金字塔頂層設計者們認可。
持有即未來,這不是老頭說的,這是市場中潛移默化形成的「文化共識」。
互聯網大廠,騰訊入局,上個月支付寶推出NFT產品後,今天騰訊也按捺不住,推出NFT交易APP「幻核」,首期發售300枚NFT資產。
同時,和記電訊表示:集團有意接受客戶以加密貨幣付款。
而和記電訊正是李嘉誠的「和記黃埔」子公司,也是亞洲最大企業之一
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文化,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精英投資人」的認可,價值觀逐漸形成。
時代進步,去中心化獲得認可,比特幣市場會更上層樓。
2021一起加油[加油]
⑶ 目前大火的NFT到底是什麼有什麼創新價值
NFT 的全稱是 Non-fungible-token,即非同質化 Token,對應的是 FT(同質化 Token)。非同質化 Token 是指有唯一標識的、不可互換的 Token,而且是不可拆分的。
聽起來比較抽象,我們先來說說同質化 Token:比如以太坊、比特幣等,我有一個比特幣,和你的一個比特幣交換,完全不影響它的價值,我擁有的還是一個比特幣。就像我手裡的 100 塊和你手裡的 100 塊可以互換一樣(如果不考慮上面編碼不一致的話)。
但是如果我手裡有張演唱會門票,不一定願意換你手裡的一張演唱會門票,因為我的門票和你的門票位置上面的位置肯定是不一樣的,有可能我的在前排你的在最後排,這個座位號門票上面都清清楚楚寫著的,兩張門票是有很明顯的區別的。
NFT 就和演唱會門票類似,每個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且,不像比特幣或以太坊一樣,能分割成 0.1 個或 0.01 個 .NFT 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張演唱會門票,拿到其中半張,是無法入場的一樣。那麼,NFT 到底有什麼用呢?
NFT 的價值和應用場景
我們知道互聯網是個可以讓信息自由流轉的世界,無論是文字、圖片還是視頻等信息,都可以通過互聯網瞬間轉移到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可以說互聯網極大地顛覆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但是,當這些文字、圖片、視頻被轉移的時候,其實轉移的是副本,原件還保存在本地。當一張圖片被互聯網傳播了無數次之後,到底哪份是原件、哪些是副本,誰還能分得清楚呢?
NFT 因為具備唯一標識的特點,所以載入了 NFT 的文字、圖片、視頻相當於在數字世界有了一個唯一的身份識別。
無論這些信息被復制多少份,帶有 NFT 身份標識的是原件。而且 NFT 基於區塊鏈底層技術,可以讓帶有 NFT 的信息在不需要中介巨頭的情況下自由交易。
區塊鏈之所以被稱為「價值互聯網」,是因為其補足了互聯網的最後一塊拼圖,在不需要第三方中介的前提下解決交易的「雙花問題」,NFT 目前是這個「價值互聯網」上的一顆閃亮明珠。
那麼,NFT 具體用在哪兒呢?
其實 NFT 的應用場景很多,像本文開頭提到的佳士得拍賣的 NFT 數字藝術品,藝術品本身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NFT 即代表作品本身,NFT 的 Token 從賣家錢包轉移至買家錢包,同時買家完成付款,即意味著交易的結束。
類似這樣的 NFT 還有加密游戲資產(比如
⑷ NFT2021年發展趨勢如何
NFT市場的興起始於2017年下半年的Crypt Kitties游戲(加密貓)。2020年,NFC市場開始蓬勃發展。與分布式存儲器和DeFi相比,NFT屬於相對較小的階層,NFT特有的魅力在於加入了眾多明星、藝術家等團體,創造了許多傳奇故事,早就不能被忽視。
加密貓
以NFT圈最典型的加密貓為例,NFT的各通行證可增加很多屬性。例如,可以記錄貓的代數、毛色、稀少度、興趣、年齡等特徵。這為什麼有些加密貓賣到幾十萬?一般通用性的證明是基於ERC20,所以無法記錄資產的屬性。NFT基於ERC721或ERC-998或其他。這是因為下面的架構不同,NFT證書具有可以添加屬性的特徵。
比如飛機票。一般證書只能記錄一張機票。但是,在NFT可以記錄這個飛機的票是不是靠窗戶等信息。例如,在酒店,NFT除了記錄場所和酒店名稱外,還可以記錄酒店各房間的樓層、朝向、面積、樣式、價格、早餐等。
從全球市場來看,游戲市場的需求量非常大,NFT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潛力,但也有一個殺手鐧:defi。毋庸置疑,2020年屬於分散化金融,根據德孚脈搏的數據,自去年1月以來,德孚市場增長了20多倍。
NFT發展迅速並越來越普及,但與其他加密貨幣市場相比,NFT的流動性仍然相對不足,這限制了NFT的價值。現在,許多項目對defi和NFT的結合持樂觀態度。我相信兩者的結合將提高雙方的價值。NFT仍然是一個非常新興的領域,但它現在有一個核心功能,允許NFT持有者將他們的令牌放入WiFi應用程序。因此,擁有一隻稀有的加密貓或分散土地的人可以用他們的NFT作為抵押獲得貸款。這就是nftfi,被稱為「NFT抵押貸款市場」。借款人同意將其NFT納入智能合約。如果借款人不還款,將解除對貸款人的鎖定。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⑸ 除了代幣炒作之外,NFT真正的價值在哪裡
NFT的真正價值是為真實世界的物品提供一個上弦方式,當做物理世界和區塊鏈世界的連接公路橋梁,並非隨意創造一個概念設計頭像圖片、照片等以「高價」買賣,相互之間抬轎,生產製造營銷手段。藏品的所有權從具體藏品轉移到真實有效資格證書以後,有著該藏品的大部分使用價值也將遺失。例如 NBA Top Shot NFT 就是一個經典事例,NBA Top Shot 是一個展現 NBA 籃球明星的短視頻個人數字證書,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下載。
自然這樣說也不是說NFT數字藝術品並沒有收藏的價值,只是說藝術設計意味著不上NFT,其僅僅NFT所帶動的其中一項罷了。NFT更重要的是一個商業概念,是抖音逐漸不能再激發老百姓心態時出現的一個新的商業服務、游戲娛樂競技場。因此,對NFT的研究不可以停留在其非同質化的簡易小范圍定義上。而是應該宏觀的去看看NFT與元宇宙的關系,NFT與現實的關系,元宇宙與NFT和現實之間的聯系。
⑹ 什麼是NFT為什麼這么火
可以將NFT視為另一種區塊鏈應用,旨在解決一個非常具體的問題,而不是單純的數字貨幣。
NFT與比特幣不同,它不是一種有價值的資產,也不是數字資產,而是一種所有權的象徵。即使購買NFT可能意味著您擁有了一種對基礎資產的所有權主張,但是您的代幣不能用於行使與所有權相關的任何權利。
⑺ 騰訊看中的「加密藝術收藏品」,是風口還是泡沫
巨頭騰訊又悄悄殺入了一條新賽道。
近日,騰訊旗下 " 幻核 APP" 正式上線,號稱國內首個 NFT 交易平台,首期限量發售 300 枚 " 有聲十三邀數字藝術收藏品 NFT"。
不久前,騰訊音樂也被報道稱,即將推出 NFT 加密藝術品服務 "TME 數字藏品 ",向用戶發行虛擬的收藏品,目前 QQ 音樂已經開啟內測。
NFT 藝術品是什麼?騰訊為何要布局這樣一項在國內還相當小眾的區塊鏈概念業務?
什麼是 NFT 藝術品?
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是指基於區塊鏈去中心化技術,將數字作品進行加密處理,使之成為一個可以永久擁有、保存、追溯的 " 數字資產 "。
這里的數字作品,簡單來說就是創作者、藝術家用計算機處理或製作的數字藝術品。可以是一段視頻、一張手機拍攝的照片、一副畫作,甚至一條微博。
相對於傳統藝術,數字藝術在傳播、存儲、復制等方面都有著明顯的優勢。但數字藝術的缺點也顯而易見,它可以被輕松地予以復制和下載,從而喪失其作為藝術品的獨一無二性。
NFT 為數字作品解決了著作權和所有權的確權問題 。
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黃雋對 NFT 藝術品特徵的總結,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 NFT 價值的理解:
首先,NFT 是不可分割的。每個 NFT 都有它的獨立價值,只能整個交換或出售,如果分割了就會失去價值。
其二,NFT 是獨一無二的。NFT 提供了一種標記原生數字資產所有權的方法,證書存儲在區塊鏈中,不可篡改。當你購買了 NFT 藝術品,那麼這件藝術品將永久性標上你的所有權,將來你轉售給其他人,也會清晰地標識你曾經擁有它的 歷史 。
其三,NFT 加密藝術品是虛擬的、不可觸摸的。NFT 數字藝術品購買者不再擁有一個物理的、可觸摸的畫、雕塑等藝術品。
其四,藝術品的 " 無限復制 " 與 " 所有權 " 兼容並存。持有 NFT 者無法阻止別人免費看到、收藏、轉發、傳播數字藝術品。相反,持有者更願意通過大家廣泛傳播來形成和推廣作品的影響力。
一幅 JPG 拍出 6934 萬美元
過去一年,NFT 在海外藝術品市場掀起了一股巨大的熱潮。
今年 2 月,加拿大音樂家 Grimes 透過平台 Nifty Gateway,拍賣了一系列結合了影像與音樂的 NFT 作品,短短時間內賣出 600 萬美金。
由推特 ( Twitter ) 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傑克 · 多西 ( Jack Dorsey ) 發出的第一條推文,以 NFT 形式拍賣,最終以超過 290 萬美元的價格出售。中標者是數字貨幣交易公司 Bridge Oracle 的 CEO 埃斯塔維 ( Sina Estavi ) 。
更令世人震驚的是,2021 年 2 月 25 日到 3 月 11 日,世界知名藝術品拍賣會佳士得舉辦了首次 NFT 藝術拍賣。美國數字藝術家 Beeple 的 NFT 作品《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在拍賣中打破紀錄,成為在世藝術家(Living artists)的價格第三高作品。
據悉,Beeple 從 2007 年 5 月 1 日開始,每天創作一幅數字圖片,滿 5000 張後用 NFT 加密技術組合到一起生成該作品。作品起拍價為 100 美元,經過 220 次競價後,最終成交價超過 6934 萬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佳士得承諾可以用以太坊代幣支付,而該作品的買家 MetaKovan 恰恰是全球最大 NFT 基金 Metapurse 的創始人與融資人。
NFT 成為熱錢標的,虛擬貨幣的推波助瀾無疑是一個原因。"NFT 火爆的驅動力,其實是金融市場而非消費市場。它的真正領地是幣圈——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貨幣價值飆升,刺激了人們的投資熱情。" 藝術評論人、策展人趙子龍認為。
黃雋也在論文中指出, NFT 的金融屬性超過其藝術性 。由於 NFT 的興起時間不長,人們往往將它與數字經濟和 科技 發展掛鉤,對其前景的期待和估值較高。
一個人購買 NFT 的動機是出於喜歡作品本身?還是因為其數字化的創新意義?或者完全是為了投機賺錢?很難釐清。
騰訊也要分一杯羹
NFT 藝術品的高估值,對藝術品市場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Beeple 的作品被拍出天價後,國際拍賣行蘇富比、富藝斯緊隨佳士得舉行了 NFT 作品拍賣;國內的中國嘉德、永樂、北京保利等大拍賣行也跟上了節奏;北京、上海先後舉行了多場 NFT 數字藝術品的展覽和高峰論壇 ……
今年 3 月,在北京 798 舉辦的一場 NFT 藝術展覽活動中,主辦方現場焚燒了著名藝術家冷軍先生的一幅實體繪畫作品,並生成冷軍首幅 NFT 加密藝術作品《新竹》。同時現場競拍,最終以 40 萬元人民幣成交。
這被中央 財經 大學拍賣研究中心研究員季濤視為:加密數字藝術在向傳統線下藝術進行著公開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NFT 在國內的興起,引起了阿里和騰訊的注意。
2021 年 6 月 23 日零點,支付寶在 " 螞蟻鏈粉絲粒 " 小程序上限量發售了 " 敦煌飛天 "" 九色鹿 " 兩款付款碼 NFT 皮膚。兩款皮膚各 8000 份,用戶可用 "10 支付寶積分 +9.9 元 " 進行兌換,購買後 NFT 皮膚會顯示在付款碼上方。
7 月 30 日,有媒體報道稱,騰訊音樂(TME)將推出 NFT 加密藝術品服務 "TME 數字藏品 ",向用戶發行虛擬的收藏品。目前 QQ 音樂已經開啟內測,後續該項平台技術或將在 TME 內各家產品中同步上線。一位騰訊音樂內部人士向 ZAKER 新聞證實了這一消息。
8 月 2 日,號稱國內首個 NFT 交易平台的 " 幻核 " 正式上線 APP。公開信息顯示,該產品隸屬於騰訊 PCG 事業群,是該部門的 創新業務 。
幻核推出的首個 NFT 收藏品基於騰訊旗下訪談節目《十三邀》,名為 " 限量版十三邀黑膠唱片 NFT",由 " 至信鏈 " 提供技術支持,限量發售 300 枚,售價 18 元人民幣。現已售罄。 閑魚上很快出現了相關交易,二手交易價格高達 20 萬元 。
中央 財經 大學拍賣研究中心研究員季濤在論文中寫道:"NFT 確權技術的出現,使得數字藝術市場的建立和發展具備了可能性。隨著互聯網 科技 的持續開發和普及,隨著更多的數字藝術家投身於創作中, 數字藝術的市場需求一定會越來越大 。" 這正是騰訊和阿里提前卡位 NFT 的原因所在。
但考慮到今年 5 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聯合發布《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關於防範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公告》,嚴禁虛擬貨幣炒作。 NFT 在國內的發展面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 。
目前區塊鏈論壇上的投資者大多持觀望態度。有投資者認為,騰訊幻核的 NFT 由官方推出,限制數量,聯盟鏈提供技術支持,人民幣計價,購買需要抽簽或手速,指向的還是 " 粉絲經濟 "。未來,NFT 技術或將被互聯網大廠應用於明星的數字專輯及限量周邊產品中。
藝術評論人、策展人趙子龍認為:如果 NFT 作為打造藝術品數字資產的工具,那或許是一個風口; 如果 NFT 以藝術品的名義進行金融交易,那大概率又是一場泡沫 。
參考資料:
季濤 .NFT 加密藝術市場的未來 [ J ] . 藝術市場 ,2021 ( 07 ) :130-131.
黃雋 . NFT 與藝術品市場 [ N ] . 金融時報 ,2021-06-11 ( 011 ) .
趙子龍 .NFT 藝術品:風口還是泡沫? [ J ] . 藝術市場 ,2021 ( 06 ) :30-31.
作者 李彤欣
編輯 曾憲天
⑻ NFT到底是什麼為什麼NFT的價值如此高
NFT的全稱是Non-Fungible Tokens,中文常翻譯為“不可同質化代幣/不可替代代幣”。NFT因為其具有唯一性,同時也是互聯網作品的身份證所以造成了其價值很高。簡單來說 NFT是區塊鏈的一個條目,而區塊鏈是類似於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數字賬本技術。 你擁有了這個NFT,別人可以使用,但是它永遠屬於你。NFT提供了一種標記原生數字資產所有權的方法。眾所周知,在互聯網世界中,因為數字化產品很容易被拷貝、傳播,這樣當然是有好處的,也是互聯網分享的基礎,但是也會面臨一個 版權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比如你設計了一個電子圖像,別人可以很容易的將其復制、傳播,到最後可能你自己都沒有辦法證明這個東西是屬於你的,而NFT的出現,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下面就以個人觀點來說一說NFT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么高的價值:
一、身份認證
因為NFT具有唯一認證性,經過NFT認證的作品在全球也是獨一無二隻屬於被認證的人,所以想要在互聯網上擁有屬於自己身份認證的作品的人會來購買NFT,再加上一些湊熱鬧的明星跟風購買,這就吸引了更多的人來購買NFT作品。所以價格就逐漸上升。
你知道NFT是什麼嗎?你知道NFT的價值為啥這么高嗎?歡迎留言討論。
⑼ 2021年被不少人稱為「NFT」元年,「NFT」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
引言:隨著2021的結束,很多人都對2021做了一個總結,也有很多人把2021稱為NFT的元年,那麼什麼是NFT?NFT未來發展的趨勢又是怎麼樣的呢 ?
三、總結
2021也被很多人稱為NFT的元年,這個稱呼其實也沒有錯誤,而未來的發展也是非常好的,而NFT也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所以我們對NFT都可以持有非常積極的態度 。如果將NFT的不足給做好改動,那麼NFT就可以得到快速的發展NFT的價值也會大大提高 。
⑽ 阿里騰訊紛紛入局,NFT究竟有何魔力
一夜之間,NFT成了風口。
這個看似只會流行於極客圈的概念,如今在「圈外」異常火爆。2020年開始,從埃隆·馬斯克到姚明,從可口可樂到迪士尼、漫威,再到LV、GUCCI、eBay、Facebook,各路人馬都開始玩起NFT。
天價拍賣是NFT出圈的重要推手——數字視覺藝術家Beeple的一套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以NFT的方式在佳士得拍出了6935萬美元的天價;推特CEO發布的那條僅由五個字組成的「世界上第一條推特」被轉讓拍出290萬美元。目前,世界上已有4位加密藝術家因其作品在NFT領域受到熱捧而身價上億。
千奇百怪的東西被鑄成了NFT,例如喬布斯手寫的「工作申請」、NBA賽場的高光時刻、球鞋、微信/QQ頭像、虛擬石頭、佛教護身符、房產、萬維網源代碼、諾貝爾獎論文、《時代周刊》封面等。
「萬物皆可NFT」的場面里,NFT到底是什麼?
NFT是非同質化通證(Non-Fungible Token),其「非同質化」意味著每一個NFT都是獨一無二、不可分割的。這意味著當一件作品被鑄成NFT之後,這個作品就成為了區塊鏈上獨一無二的數字資產。
技術革命、版權保護變數、投機泡沫、元宇宙序曲……不同人眼裡NFT承載的意義大不相同。隨著NFT在海外市場高歌猛進,國內也有越來越多的玩家擁抱這一新事物。在藝術領域興起後,國內的互聯網巨頭也相繼尋求入局NFT。它究竟會帶來什麼變化,大廠們又意欲何為?
從最實際的技術落地成果看,文娛、藝術產業是目前NFT最熱情的擁抱者。
NFT則為解決版權問題提供了新思路。當一個作品被鑄成NFT上鏈之後,這個作品便被賦予了一個無法篡改的獨特編碼,以確保其唯一性和真實性。這樣,無論該作品被復制、傳播了多少次,原作者始終都是這份作品的唯一所有者。
不僅如此,相比於傳統的藝術品交易形式,當NFT流通時,其所有權的每一次轉移都意味著創作者能從中獲利,以交易平台Super Rare為例,進行一手交易時,藝術家獲得85%的收益,平台獲得15%;再次交易時,賣家將獲得90%,藝術家則獲得10%。而在傳統交易方式中,即便原作在多次流通中被炒至天價,藝術家也難以從中再次獲利。
潛在的獲利可能性吸引了投機客到來,加上已有的NFT高回報案例,不少入局者期望買下的NFT能一夜升值。
跟蹤NFT市場活動的網站nonfungible.com的數據顯示,今年Beeple的作品在佳士得以超過 6000 萬美元的價格成交後,當周的NFT市場交易額首次達到1億美元。盡管此後加密貨幣市場的走低對NFT交易額有一定影響,但是在5月初,NFT市場當周的交易額飆升一度接近2億美元。
在熱情高漲的藝術家、極客、投資者等各方的擁躉之下,海外已經逐漸形成一套成熟的NFT交易機制——創作者將NFT首次發布後,其他買家能夠在NFT交易平台中不斷進行二次轉手和購買。
一件NFT被首次售出的過程發生在一級市場。海外市場中,火爆的NFT項目頗多,nonfungible.com的數據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中,有三個NFT項目在一級市場中的銷售額超過1000萬美元,且目前市場有四個項目價值在千萬以上,其中最有價值的NFT項目MeeBits價值9076萬美元。此外,售賣NBA球星高光集錦的NBA Top Shot和出售像素頭像的CryptoPunks等也是非常火爆的NFT項目。
發行後的流通過程即是二級市場交易。除了全球最大的數字藏品交易平台OpenSea以外,交易平台Nifty Gateway、MakersPlace、Rarible等也十分活躍。多數NFT交易平台基於公鏈「以太坊」,但由於以太坊吞吐量低、交易費用高、通道擁擠,一些平台也會選擇基於Flow、GSC等新型公鏈。此外,OpenSea、Rarible等大型NFT交易平台也具備一級市場的「發行」功能。
相比海外的火爆,NFT在國內的發展稍微晚了一步,但如今入局NFT的國內玩家已經越來越多。
NFT在中國的流行,也是以藝術為起點。中國加密藝術家宋婷,是2020年中國NFT加密藝術拍賣記錄保持者。今年3月以來,音樂人高嘉豐、阿朵先後發布了自己的NFT數字音樂作品,並被高價買下。
不過動作更顯眼、影響更大的是企業和機構的入局,目前,最為積極擁抱NFT的機構之一是音樂版權機構:
今年5月,阿里拍賣推出NFT數字藝術專場,隨後支付寶在6月聯名敦煌美術研究所、國產動漫《刺客伍六七》推出4款NFT付款碼皮膚;7月,網易旗下 游戲 《永劫無間》IP 也授權發行了NFT;騰訊則在8月上線NFT交易軟體幻核APP,首期限量發售300枚「有聲《十三邀》數字藝術收藏品NFT」,騰訊音樂(TME)也宣布首批限量「TME數字藏品」將在QQ音樂陸續上線發售。
但是與多數海外NFT交易平台選擇的公鏈不同,騰訊和阿里巴巴在進軍NFT領域時,分別基於的是自家公司打造的至信鏈、螞蟻鏈的聯盟鏈。相比公鏈,聯盟鏈參與方可控、且隱私保護能力較強。此外,騰訊、阿里巴巴、網易等推出的NFT均無法進行二次交易。
比如,用戶在購買「有聲《十三邀》數字藝術收藏品NFT」後,僅能對其觀賞和收藏,平台不提供二次交易的機會,目前用戶也無法在平台上線自己的NFT作品。同樣的,用戶對支付寶付款碼皮膚也只能觀賞和收藏,無法將其轉贈和二次交易。
在國內NFT發展尚不成熟的背景下,大廠的謹慎顯然為了不讓試水演變成投機客的炒作熱潮。但文娛產業和 科技 企業的相繼入局所透露出的信號同樣明顯:NFT,已是不可忽視的存在。
人們對NFT的態度分為兩極:支持者們認為NFT不僅會影響版權保護方式,用更長遠的眼光看,NFT將使「元宇宙」概念成為現實;但反對者卻覺得,NFT不過是一種投機的新方式。
兩者都不無道理,NFT帶來的影響本身就是多重的。
元宇宙指的是一個脫胎於現實世界,又與現實世界平行、相互影響,並且始終在線的虛擬世界。NFT則可以作為元宇宙的重要基礎設施,能夠映射虛擬物品,成為元宇宙中原生資產的主要載體。
今年3月,由於 游戲 公司Roblox在IPO招股書中寫到「Metaverse(元宇宙)正在實現」,之後的這半年裡, 游戲 行業迎來元宇宙熱潮。據財聯社報道,2021年上半年,NFT類區塊鏈 游戲 融資高達14億美元,NFT區塊鏈 游戲 Axie Infinity的日活躍用戶數量高達25萬。
一些與區塊鏈毫不相關的參與者也在入局NFT 游戲 ,8月4日,法國 時尚 巨頭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宣布推出自己的NFT手機 游戲 ;7月,可口可樂發布了能在去中心化虛擬現實平台Decentraland上穿戴的NFT虛擬設備。
USDT發行商Tether的前聯合創始人William Quigley在7月的一場采訪中表示:「NFTs作為一種獨特的 娛樂 形式,將與電影、音樂和視頻 游戲 並存。所有不能吃的消費品都將成為NFT。
支持者把NFT作為信仰的一部分,但對NFT發展持謹慎、乃至負面態度的人也不在少數。
投機是NFT熱潮中最顯著的亂象。價格越炒越高的NFT,讓越來越多的圈外人眼紅,也不斷吸引著新玩家急切入場。不少聲音將NFT與前幾年的「空氣幣濫發」進行類比,彼時,處於食物鏈頂端的交易所對空氣幣審核不嚴,造成空氣幣大量涌現,交易所因而被質疑肆意「收割」項目方與投資者。
NFT會步入空氣幣的後塵嗎?目前還沒有答案。盡管不少名人力挺NFT,但質疑NFT的聲浪之大難以忽視。
Coinbase的創始人Fred Ehrsam早前表示:「90%被製作出來的NFT,可能在未來的3到5年裡失去價值,幾乎一文不值。這與90年代後期的早期互聯網公司的情況是一樣的。」而早前作品被拍出高價的藝術家Beeple,也在接受CNN《First Move》時表示NFT以6935萬美元的價格出售是 「瘋狂」的。
萊特幣創始人Charlie Lee也認為僅有少數的NFT具有極高價值,例如畢加索這樣的知名藝術家所創作的作品,但是,「由於創建NFT的成本幾乎為零,假如藝術家為了獲利而蜂擁進入這一領域,那麼市場就會被這種狂熱所淹沒,供應將壓倒需求,價格最終將崩潰。」
監管是NFT可能面臨的另一壓力。國內大廠推行NFT時的謹慎態度反映了其對合規的重視。阿里巴巴、騰訊一再強調其在NFT領域布局的范圍和界限。
針對外界對NFT是否相當於發行代幣的誤解,螞蟻鏈曾明確表示:NFT不是虛擬幣。「NFT是解決數字藝術品確權的一種有效和可靠的技術手段,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分拆性,不具有等價交換物的特徵,和比特幣等虛擬幣有著本質區別。」
在騰訊研究院舉辦的線上圓桌論壇上,騰訊雲區塊鏈產品總監秦青也表示,NFT在聯盟鏈上發行可以做到真正地去掉貨幣的屬性,「我們推斷聯盟鏈發行的NFT是可以合規的發出來的。」
NFT是復雜的,其雖是更好的版權保護方式,卻也存在潛在的炒作屬性,在國內發展的道路中面臨監管也不可避免。如何能夠讓NFT的發展揚長避短,所有中國參與者都需要 探索 NFT合適的發展路徑。